常見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及其防治

常見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及其防治

發表時間:2010-1-21 16:06:39 來源:創新醫學網推薦

常見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及其防治劉艷梅130123長春市傳染病醫院隨著抗菌藥物的研製開發和廣泛應用,抗菌藥物的過多過濫和不合理應用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藥物不良反應和耐葯菌的新課題、特別是藥物不良反應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的不良後果,必須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並予以積極的防範[1]。本文對常見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作一綜述[2]。β-內醯胺類抗生素抗菌作用機制: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黴素結合蛋白,從而阻礙細胞壁粘肽合成,使細菌胞壁缺損,菌體膨脹裂解。除此之外,對細菌的致死效應還應包括觸發細菌的自溶酶活性,缺乏自溶酶的突變株則表現出耐藥性。哺乳動物無細胞壁,不受β-內醯胺類藥物的影響,因而本類葯具有對細菌的選擇性殺菌作用,對宿主毒性小。不良反應:①神經、精神系統反應;②低鉀血症;③腎損害;④造成膽汁代謝紊亂,肝功能損害;⑤二重感染;⑥血液系統;⑦戒酒硫樣反應。變態反應:①過敏性休克及皮疹:較為常見,主要機制是半抗原與蛋白結合成複合抗原,再由IgE介導產生過敏性休克、血管神經性水腫與尋麻疹等。②藥物熱:一般發生在用藥後1~25天(大多為7~15天),為弛張熱或稽留熱,需要與原發感染的發熱相鑒別。氨基糖苷類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是由氨基糖與氨基環醇通過氧橋連接而成的苷類抗生素。有來自鏈黴菌的鏈黴素等、來自小單孢菌的慶大黴素等天然氨基糖苷類,還有阿米卡星等半合成氨基糖苷類。雖然大多數抑制微生物蛋白質合成的抗生素為抑菌葯,但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卻可起到殺菌作用,屬靜止期殺菌葯。不良反應:①腎毒性: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主要以原形由腎臟排泄,並可通過細胞膜吞飲作用使藥物大量蓄積在腎皮質,故可引起腎毒性。輕則引起腎小管腫脹,重則產生腎小管急性壞死,但一般不損傷腎小球。腎毒性通常表現為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等,嚴重時可產生氮質血症和導致腎功能降低。腎功能減退可使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血漿濃度升高,這又進一步加重腎功能損傷和耳毒性;②營養不良綜合征;③神經系統:耳毒性,神經肌肉阻滯作用,周圍神經炎,精神癥狀。變態反應:①過敏性休克;②皮疹;③接觸性皮炎;④藥物熱。大環內酯類不良反應:①胃腸道反應:腹痛、腹脹、噁心、嘔吐及腹瀉。②肝功能損害:以膽汁瘀積為主,亦可發生肝實質損害。③耳毒性:老年腎功能不良者偶發耳鳴及暫時性耳聾。④局部:血栓性靜脈炎、局部疼痛、變硬等。⑤其他:偶可引起葯疹、藥物熱等。避免大環內酯類心臟毒性注意事項:①原有QT間期延長的患者避免使用;②電解質紊亂患者慎用;③正在服用可能延長QT間期藥物者慎用;④應用時應注意劑量和輸注速度,必要時做心電圖檢查;⑤心、肝、腎功能不全患者慎用。氟喹諾酮類氟喹諾酮類藥物具有以下特點:①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尤其對G-桿菌的抗菌活性高,包括對許多耐葯菌株如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②耐葯發生率低,無質粒介導的耐藥性發生;③體內分布廣,組織濃度高,可達有效抑菌或殺菌濃度;④大多數系口服製劑,亦有注射劑,半衰期較長,用藥次數少,使用方便;⑤為全化學合成藥,價格比療效相當的抗生素低廉,性能穩定,不良反應較少。隨著氟喹諾酮類藥物的廣泛應用,細菌耐葯和不良反應也相繼發生。新上市氟喹諾酮類如替馬沙星(Temafloxacin)1992年在英國上市僅15周後,因發現有過敏、溢血、腎衰等不良反應而停用。故亦不是脂溶性越高、半衰期越長就越好,還應從葯動學及臨床利弊綜合考慮。不良反應:①消化系統癥狀;②神經系統:顱內壓增高,驚厥、抽搐和癲癇,錐體外系癥狀,精神癥狀,周圍神經炎;③骨關節反應;④肝腎損害和對血細胞的影響;⑤腎損害;⑥血液系統;⑦局部的刺激癥狀;⑧肌腱炎、肌腱斷裂及橫紋肌溶解症;⑨心臟毒性;⑩其他嚴重不良反應。變態反應:①斑丘疹;②光敏性皮炎。多肽類不良反應:①腎毒性:感覺障礙,神經肌肉阻滯,腦膜刺激症,耳蝸和前庭神經損害。②局部刺激癥狀。③其他。變態反應:①注射給葯可見面部潮紅、皮膚瘙癢、皮疹、支氣管哮喘和葯熱,偶發過敏性休克。②萬古黴素可引發紅勁或紅人綜合征。藥物不良反應的預防用藥時注意下述幾點可預防或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①了解患者的過敏史或藥物不良反應史。②老年人病多,用藥品種也較多,醫生應提醒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至於小兒,尤其新生兒,對藥物的反應不同於成人,其劑量應按體重或體表面積計算,用藥期間應加強觀察。孕婦用藥應特別慎重,尤其是妊娠頭3個月應避免用任何藥物,若用藥不當有可能致畸。③肝病和腎病患者,除選用對肝腎功能無不良影響的藥物外,還應適當減量。④由於一些藥物可經乳汁進入嬰兒體內而引起不良反應,故對哺乳婦女用藥應慎重選擇。⑤用藥品種應合理,避免不必需的聯合應用,還應了解患者自用藥品的情況,以免發生藥物不良相互作用。⑥應用新葯時,必須掌握有關資料,慎重用藥,嚴密觀察。⑦應用對臟器功能有損害的藥物時,須按規定檢查器官功能,如應用利福平、異煙肼時檢查肝功能,應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時檢查聽力、腎功能,應用氯黴素時檢查血象。⑧注意不良反應的早期癥狀,以便及時停葯和處理,防止進一步發展。⑨應注意藥物的遲發反應,這種反應常發生於用藥數月或數年後,如藥物的致癌、致畸作用。加強合理應用抗菌藥物,加強藥物警戒,以防止及減少抗菌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參考文獻1 杜文民.常見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中外健康文摘B版,2007,7.2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第1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推薦閱讀:

發泄情緒也要注意方式!3個小技巧讓孩子合理髮泄不良情緒
藥物不良反應為何增多了
不良情緒也會導致內分泌失調
領導最慣用七種職場損招你應全掌握,附如何對付六種不良領導
臨床常用監測精神科藥品不良反應的化驗指標

TAG:藥物 | 反應 | 不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