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公墓式殯葬終將難以為繼

慕毅飛

臨近清明,見到幾個與殯葬有關的新聞,引發我對殯葬改革的憂思。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火化和公墓組合而成的殯葬模式,不環保,不低碳,用地也不節約,長此以往,終將難以為繼。

從2006年開始,國務院就醞釀對《殯葬管理條例》進行修訂,但去年將其從一檔退為二檔,今年又退為三檔,明顯放緩了修訂進程。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不要繼續強制火化,引起廣泛的爭議,令人舉棋難定(4月2日《法制日報》)。這些年來,全國的實際火化率,一直徘徊在48%左右,政府部門強調堅持火化,而民間則呼籲要擁有選擇權。和火化同時推進的,是公墓建設。最近,來自蘇州的消息說,由於「入土為安」的觀念根深蒂固,蘇州所有的墓地,將在20年內告罄,這還不包括上海人要買蘇州的墓地入葬。因此,不用20年,蘇州就將面臨無地可葬的局面(4月1日中國新聞網)。

目前所說的「無地可葬」,還只就已經批准的經營性墓地而言。如果按現行的公墓式殯葬模式發展下去,只要人還在一代代的繁衍,合乎邏輯的結果,必將是整個大地遲早會被公墓所吞噬。公墓式殯葬的比例越高,這個吞噬的過程就會越快。因為現在的公墓,所選用的建材,所建造的方式,所形成的規模,所管理的形態,無一不是永久性。從理論上來說,其中的任何一個墓穴,都不會有坍塌、頹圮、湮沒的可能,而整個公墓,更不可能拆建他用。一個公墓滿了,勢必會擇址新建另一個公墓。宜建公墓的地方,遲早是要建完的;而「入土為安」的剛性需求,必然會讓這樣的公墓,不斷地建下去。從這一點說,死人不僅要跟活人爭地,而且,活人終將爭不過死人。大規模的公墓建設,還只是這一二十年的事情,但在江浙一帶,城郊交通便利一點的山坡上,就能時不時地看到大片白花花的公墓。假以時日,一兩百年以後,如果出現十倍於此的公墓,有些城鎮就有可能被包圍在一片公墓之中。

比較一下中國傳統的殯葬方式。如果古往今來,所有的墳塋都如今天的公墓,是永久性的,那就無法想像,今天的中國人,還能有多少可資利用的山園和田地了。傳統的殯葬方式,註定是可持續的。棺材是木頭的,修墓用的是磚頭、石灰和石板,全是可降解的,可循環的;它的分布又是零星的,很少有大規模的家族陵園;能留存千古的,只有少數帝王陵園和曲阜孔墓這樣的名家墓地。清明能到墳前進行的祭奠活動,通常也只能上溯三四代,遠祖的墳塋,通常會湮沒在歲月的河流中。無論是什麼樣的孝子,都不可能親臨所有先祖的墓前,進行窮盡的祭奠。此類祭奠,通常是在氏族的祠堂里完成。這樣的祭祀傳統,至少在殯葬用地上實現了可持續性。數以萬年的歷史,千百輩人的更迭,並沒有出現死人擠占活人生存空間的現象。在一定意義上,這正是人類自身對生態規律的自覺遵循,表現了深遠的智慧。

現代公墓的出現,讓傳統墳塋的漸次湮沒不再可能,死人與活人爭地的問題,在所難免,而且勢必愈演愈烈。至於火化,其過程的有違人道姑且不說,對親人的心理傷害也可置之不理,其能源耗費的不低碳和廢氣排放的不環保,卻是不可小覷的。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都遠不如讓遺體自然歸土來得人道,來得低碳、環保和生態。如果能對墳塋的面積作個規定,能限定修墓的材料只能用磚頭、石灰和石板,在一些用地條件許可的地方,就可以允許採用傳統的殯葬方式。如果能將墓地確定在一些有待綠化的荒山,墳地和林地有可能一起出現,這更是值得期待的前景。

殯葬改革,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科學發展。

推薦閱讀:

山墳公墓絕戶地|山墳水法水口斷|山墳怎樣截龍
公墓風水
風風雨雨包公墓
人生只合巴黎死,死後就埋拉雪茲
風水好的公墓有哪些

TAG:殯葬 | 公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