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日本父母帶孩子,我們的差異在哪兒
圖/文:花時間幾年前,我住在香港,一個生活細節至今讓我記憶猶新:搭乘地鐵時,如果車裡有放學的小朋友,哪怕都是黑頭髮黑眼睛,你也很容易判斷出他們的國籍——那些有家長或菲佣跟隨,且讓別人幫著拎著大包小包,自己只顧低頭玩手掌遊戲機的,是香港本地小孩;那些沒有大人跟隨,單獨行動或與同學結伴,不僅自己背著書包、便當盒甚至足球等運動器材,滿頭流汗的,是跟隨父母在香港生活的日本小孩。是的,日本孩子不僅獨立,而且非常有能力。還記得日本福岡女孩阿花4歲起就開始做飯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阿花故事可查看今日推送次條)雖然事出有因,不是每個日本孩子都能像阿花一樣,但在日本,孩子們從進幼兒園開始便能幫大人分擔家務、達到一定程度的生活自理,是再普通不過的事兒。我都看到了什麼呢?
1、無論年齡大小都要參與集體活動,塑造良好家庭觀念正值新年,日本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寺院和神社裡人頭攢動,擠滿前來祈福的人群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關西一帶的氣溫在10度上下浮動,陰天或起風的時候,戶外還是冷的。不過,日本的爸媽可不管這些。如果說國內的朋友圈裡都是「曬娃狂魔」,日本的街頭就都是「遛娃狂人」。本地人往往是全家集體出行,即使家有新生小寶寶也不例外。許多年輕的父母推著嬰兒車,小寶寶懵懵懂懂卻精神奕奕地跟隨爸爸媽媽去拜訪神佛,親身迎接新年的到來。
(圖說:一家三口走在去春日大社祈福的路上)除去傳統文化和信仰的影響,日本人也確實很重視家庭。對日本家長來說,一方面,無論寶寶多大,都希望孩子能夠作為家庭中的一份子,充分參與集體活動,所以你會看到他們往往不是迫不得已帶上孩子,而是計劃要全家一起做什麼事情;另一方面,爸爸媽媽無論多忙,在關鍵時刻也不能缺席(例如孩子的表演、學校運動會等),哪怕你的出現只是做個觀眾,但那一刻,最重要的是你「在那裡」,你是「家人」。這樣從小置身在一個隨時充滿「家庭集體感」的環境中,不僅有助孩子安全感的培養,也有利於塑造全面的人格。而安全感強的孩子會在未來表現得更為獨立、自信,不僅生活能力強,更能活出自己的人生。相比之下,國內的爸媽有多少一提起帶孩子出門就嫌麻煩?有多少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何必折騰?又有多少人認識到「家庭是個集體」、「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孩子性格塑造極為重要這件事呢?我們重視孩子的吃、孩子的穿,恨不得樣樣都是最好的,但我們在行為處事中有營造最重要的「家庭」觀念嗎?一個缺乏「家庭集體」觀念的小朋友,會主動為家庭出力嗎?未來自己有了家庭,能夠維持幸福嗎?
(圖說:東大寺門前的台階很高,成人都要小心,這個小寶寶在爸爸的監護下自己爬上去,而不是抱進去。)2、不嬌慣孩子,「若要小兒安,須帶三分飢與寒」看看日本街頭「遛娃」的家庭,大大小小的寶寶們沒有哪個是里三層外三層裹起來的,女孩子尤其明顯,從會走的一歲寶寶開始,都是穿著連褲襪、小裙子,萌得不要不要的。「若要小兒安,須帶三分飢與寒」,這句傳說是出自我國明代醫術的理念,卻在一海之隔的日本被發揚光大。對日本的「饑寒」教育,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時候看《櫻桃小丸子》,有一集講放寒假了,學校要求小學生每天早上在家長的帶領下,光著上身在烈烈寒風中擦澡,小丸子雖然極不情願,但還是在爸爸的陪伴下堅持下來了。
(圖說:冬日裡穿著短裙的小姑娘)二戰後日本一直著力提高國民身體素質,例如學校午餐強制喝牛奶、我們所熟知的日本幼兒園小朋友形象—男孩四季著短褲、小丸子動畫片中的「冬季露天浴」,都是一種體現。事實上,「不嬌慣」孩子,除了提高身體抵抗力,這種「不心疼、很捨得」的心態,也說明家長並沒有將孩子擺在一個過於寵愛的位置上,也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為孩子謀幸福。3、年輕父母獨立自強,孩子自覺以大帶小在日本街頭,莫說一對父母帶兩個寶寶出門極為常見,一個媽媽獨自帶兩個寶寶上街也是尋常風景。在日本期間,我沒有見到任何需要老人陪伴出行負責帶孩子的情況。記得網上曾經流傳一篇文章分析「為什麼外國人是一個人帶一團隊孩子,而中國人是一團隊人帶一個孩子」,除了社會安全程度、福利制度等客觀環境差異,主觀上,中外年輕父母的自我定位和生活方式也確實不同。
(圖說:路邊攤,哥哥去給推車中的妹妹買吃的)日本父母給我的印象是,雖然他們很年輕,甚至有些人的時尚風格「朋克」得很(看過日劇你懂的),但與孩子的互動中都表現得相當成熟,很有擔當。孩子們也被父母言傳身教,早早有了獨立意識。多孩家庭中孩子的年齡差在三歲左右比較常見,以大帶小是很常見的模式,幼稚園大小的孩子已經會主動照顧弟弟妹妹了。在這種家庭模式下,爸媽有了個小幫手,照顧二胎也可以輕鬆一些。這其中,之前提到的「家庭集體」意識和不嬌慣的養育態度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家庭的一分子,當然不能只是索取,也要給予。為家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幫父母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是自然而然的,孩子的責任感油然而生,甚至無需引導。
(圖說:日本小兄妹倆在討論池中的鯉魚)4、親近大自然 ,重視人文教育日本人原本就是非常重視大自然的,說對自然抱有敬畏乃至信仰也不為過。日本的家長大多鼓勵孩子從小接觸自然,與各種生物互動。無論是春天萌生的花草、夏天飛舞的昆蟲,還是樹林中的野生動物,在安全監護的前提下都鼓勵去了解和探索。相比我們生活在被砍光了綠樹,只剩下夏天灼傷皮膚的烈日和秋冬無法驅散的霧霾的環境中,日本的孩子也確實幸福太多,森林、河灘、山谷,都是他們可以暢遊的樂園,而這些並不僅僅存在於郊野,大城市也不乏貼近自然的公園、綠地或是寺廟、園林。
(圖說:東大寺前,孩子們都在和鹿親密接觸)說到寺廟、園林,在日本,帶孩子參觀歷史古迹、人文景點簡直是不分年齡的。你不難看到家長對著話都講不清的小寶寶,認真轉述古迹中一段歷史事件的描述,或是某一種建築結構或精彩繪畫的解釋。你問:有用嗎?讀個繪本,講個童話,說是啟發IQ、EQ啥的我還信,這些有什麼用?
(圖說:孩子在研究地上的排水口,家長在耐心解釋)給大家講個故事。我第一次去盧浮宮的時候,有印象派的主題展,一群法國的低年級小學生就在莫奈的一幅畫前席地而坐,盧浮宮的講解員在給他們講畫中光影、色彩的運用。孩子們可以隨時打斷、舉手提問。我當時特別感慨,自己從小看到的世界名畫都是美術書上巴掌大的一張圖,顏色如何還要取決於印刷廠的技術,老師分析的時候會講伏爾加河的縴夫反映的是階級壓迫……而人家的孩子從小看到的是真跡,聽到的是盧浮宮專業講解員的藝術分析。這些孩子從小在美和藝術的環境中長大,那種環境的熏陶融化在骨子裡,影響和塑造這他們的世界觀和審美,自然而然就不一樣。如今我再看日本父母在孩子人文感觀上的培養,覺得是同一個道理。在這樣氛圍中成長的孩子,你不用去解釋為什麼保護古建築如此重要,為什麼認識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如此重要,為什麼保護環境熱愛自然如此重要,這些都是他生命、生活、童年記憶中的一部分,他自然而然就會去繼承和捍衛。不要總覺得孩子不懂,孩子懂不懂,看你怎麼教。
(圖說:東大寺里的媽媽在和孩子解釋「繪馬」)相信大家和我一樣,都讀過不少描述日本教育優越性的文章,例如幼兒園著重教孩子自理能力、一開學就要求媽媽做六個大小不同的布包收納東西的故事,還有小學生要自己組織吃午餐、輪流值日給大家發飯、收拾的故事。這次旅程卻讓我感受到日本家長對幼兒的言傳身教,例如小孩子說話大聲會遭到家長的制止,不能亂扔垃圾、闖紅燈這些就更不說了,只有能樹立榜樣的爸媽,才能教出行事規矩的小孩。當然,各國教育都有自己的長處,我們沒必要盲目崇拜,但若能取其所長為我所用,豈不是最好?養育孩子不只是看著孩子的背影,而是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我們也在不斷學習如果做更好的爸媽,如何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就讓我們與孩子一起進步,攜手並進吧。
推薦閱讀:
※日語的"沉"寫作"沈",是為什麼?
※為什麼日本人都喜歡用iPhone和翻蓋手機?
※高級商務日語試題
※《夏日大作戰》里奶奶的鳥形家紋在日本歷史上是哪一家?
※為什麼很多人說只喜歡hey say jump以前的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