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
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並稱為中國近代歷史上三大移民現象,折射出中國近代的歷史變遷。
走西口是指華北各地流民,特別是以山西人為主,跨過長城到蒙古草原和河套一帶謀求生計,而「西口」指河北張家口以西的長城沿線關隘。走西口的人們身上充分地體現了「節儉勤奮、明理誠信、精於管理、勇於開拓」的晉商精神。
闖關東,中國近代史上華北地區農民向東北三省移民的運動。關東指山海關以東地區,也叫關外地區,原來滿族人的「龍興之地」,清朝初年曾有短暫的開放,康熙七年(1668年)推行封禁政策,以致造成東北地區大量的無人區。1860年,面對沙皇俄國對東北地區領土的蠶食,黑龍江將軍特普欽上疏朝廷,呼籲開禁放墾,鼓勵移民,獲得採納。於是直隸(今河北)、山東等地區無地或者少地農民紛紛進入東北地區開墾荒地。這個過程持續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前。數百萬關內農民移民到東北地區。山海關城東門,界定著關外和中原大地,一關之隔,卻從清朝到民國數百年間,從背井離鄉的山東人開始興起了闖關東。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滿清政府卻禁關令依舊。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成千上萬的冒懲罰危險,「闖」入東北,此為「闖關東」來歷。為什麼叫闖呢?因為當時清朝嚴禁出關。 闖關東實際上是華北農民向關外的一場謀生運動,造成闖關東現象主要是兩個原因造成。一是天災不斷。二是人禍: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直皖、直奉等軍閥混戰不斷。,「闖關東精神」主要表現:敢於和磨難進行抗爭,無畏於犧牲生命,不屈不撓地與天、地、人英勇奮鬥的進取精神
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包括當今東盟十國在內的廣大區域。而廣義的南洋還包含當今的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諸島。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戰亂的普通百姓和權力失落的前朝貴族紛紛移居海外。由於地緣上的毗鄰關係,東南亞成為中國移民的遷徙地和避難所。因此這種遷徙歷史上稱為「下南洋」。
中國與東南亞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漢代。據《史記》、《漢書·地理志》等文獻記載,公元1世紀左右,中國就與緬甸、越南等國互有來往。唐代時,移民人數開始增多,他們被當地人稱為「唐人」。不過,中國人的南洋路,一直到了明朝和清朝前期,才越走越寬。
幾次大規模遷徙:
1.西漢末年,一批漢儒學者、軍政官員數千人逃往越南;2.南北朝時,五胡亂華,中原人士紛紛移居印度支那;3.唐朝後期,黃巢襲擊廣州時,廣東人爭相逃往東南亞;4.元滅南宋時,大批遺臣遺民也落難到此。5.明末清初,大量的難民、被清兵打散的農民軍、抗清失敗的明軍余部以及不願侍奉清廷的明朝遺民,掀起了移民東南亞的高潮。明亡後,高、雷、廉三州總兵陳上川、副將陳安平等率領兵將家眷3000餘人、戰船50餘艘到達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這塊地方因此被稱作「明鄉」。1659年,跟隨永曆帝流亡緬甸的官兵眷屬,有的逃亡暹羅 (今泰國 ),有的被安置在緬甸邊遠地方,今天緬甸北部的桂家與敏家都是這些官兵的後裔。
原因
1.一般來說,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末年,大多伴隨著農民起義、外族入侵和王朝更替,不堪戰亂的普通百姓和權力失落的前朝貴族紛紛移居海外。由於地緣上的毗鄰關係,東南亞成為中國移民的遷徙地和避難所。
2.中國人下南洋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改變個人或家族的命運。據1935年中國太平洋學會對流民出洋的原因所作的調查顯示,因「經濟壓迫」而出洋者占 69.95%。那個時候下南洋的人,既有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人,也有在家鄉故土呆不下去的人。
3.英國、荷蘭殖民統治下的南洋,正處於加速開發過程中,對勞動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南洋諸國為吸引華工,先後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如馬來西亞聯邦最大的一個州——沙撈越州,在白色拉者(意即國王 )二世執政時期,就頒布過一個特別通告:給移民足夠的免費土地種植,政府提供臨時住屋安置移民;免費供給大米和食鹽一年;提供交通運輸工具,建立警察局保護華人安全,華人可永久居住在沙撈越等。這樣的政策對於中國國內流離失所、喪失土地的無業流民來說,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很多人就是在這個時候,或攜妻帶子,或孤身一人,漂洋過海來到南洋。
4.從文化的角度看,中華民族是一個農耕民族。農耕民族的最大特點,就是喜歡固守一畝三分田,願意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平靜生活。要做一個離家的遊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與開拓,確實需要極大的勇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