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out| 老舍故居:那些老北京的事兒和柿兒(10.11.24)
老舍的北京生活前一半在西城,後一半在東城。這裡讓他看慣了老北京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因此下筆如有神。話劇《四世同堂》去寶島巡演前,導演田沁鑫特地到兩處老舍故居「餞行」:「有您家倆柿子墊底,我們這《四世同堂》一定柿柿如意!」文黃哲攝影 王甜小羊圈衚衕:正紅旗的《四世同堂》熙熙攘攘的新街口南大街路東,有條逼仄的小巷。從入口處朝里望,半截小巷只有三塊方磚寬。但一看門牌居然還有名有姓:小楊家衚衕。往裡走不了20步,迎面出現一間房子的側牆,沿著牆根向左一轉彎,再走上幾步,眼前便豁然開朗——這裡北、東、南三面全是小四合院,中間是一塊空場。這不禁讓人想起老舍在《四世同堂》里開場的描寫:「說不定,這個地方在當初或者真是個羊圈,因為它不像一般的北平衚衕那樣直直的,或略微有一兩個彎兒,而是像個葫蘆。通到西大街去的是葫蘆嘴和脖子,很細很長,而且很臟。葫蘆的嘴是那麼窄小,人們若不留心細找,或向郵差打聽,便很容易忽略過去。進了葫蘆脖子,看見了牆根堆著的垃圾,你才敢放膽往裡面走,像哥倫布看到海上漂浮著的東西才敢向前進那樣。走了幾十步,忽然眼一明,你看見了葫蘆的胸:一個東西有四十步、南北有三十步的圓圈,中間有兩棵大槐樹,四周有六七家人家。再往前走,又是一個小巷———葫蘆的腰。穿過『腰』又是一塊空地,比『胸』大著兩倍,這便是葫蘆的『肚』了。『胸』和『肚』大概就是羊圈吧!」原來,這小楊家衚衕就是《四世同堂》里的小羊圈衚衕,精確的描述至今絲毫不差。如此熟悉,難道老舍先生在這兒住過?豈止是住過,他當年的出生地就是《四世同堂》里位於「葫蘆肚」5號的祁家大院(現8號),父親是皇城正紅旗護軍。「我也是滿族正紅旗,這西直門內正是昔日正紅旗的領地。」撫古思今,田沁鑫唏噓不已。「要這麼說,北邊那倆院子,應該就是冠家和錢家了。」這裡往南一牆之隔,就是昔日西城最熱鬧的護國寺,除了廟會,「那裡收留沒有家的人」——在《四世同堂》中,這句台詞的主人錢默吟和陷害他的冠曉荷,都曾先後在那裡棲身。但如今親眼所見的祁家大院卻不是小說中的老北京中產階級住宅,而是典型的貧民大雜院。裡邊南北兩側各一溜房子,在一座南房的前邊長著一棵柿子樹,它在《小人物自述》里可是位明星。雖然很粗壯,但樹身卻和衚衕一樣——打了幾個彎兒,很艱難地從南北兩排房檐間向空中探出頭,在房頂上撐起了一個巨大的傘蓋。清光緒二十五(1899)年臘月二十三,正是過小年的日子。「從五六點鐘起,已有稀疏的爆竹聲,到了酉時左右(就是我降生的偉大時辰),連鋪戶帶人家一齊放起鞭炮……灶王爺上了天,我卻落了地……這小子的來歷不小哇!」(老舍《老捨生活與創作自述》)後來的歷史證明,的確如此。但自古英雄多磨難,次年,老舍的父親舒永壽就在八國聯軍的炮火中「永壽」了。幼年失祜,孤兒舒慶春開始了在夾縫裡討生活的日子:他在北面不遠的正覺寺的義塾完成了初等教育,在正覺寺和護國寺的粥場里討過嚼裹兒,然後考上南邊不遠祖家街的北京三中,接受免費的初中教育。直到15歲,他考上管吃管住還發生活費的北京師範,才徹底離開了這個飽嘗辛酸的院子。丹柿小院:人民藝術家的悲歡晚年解放後,老舍響應號召回國定居,不知是不是因前半生飽受蝸居和流離寄居之苦,在那個不興買房的年代,知天命之年的老舍毅然拿出500美元稿費買了當年「東城乃茲府豐盛衚衕10號」(今燈市口西街豐富衚衕19號)的一處院落。「我這所小房是周總理批准買的,我是作家自己掏錢買私房的頭一名!」如今這裡是老舍紀念館,不少人力車夫拉著老外過這門口時,總要自豪地說上一句:「中國最好的作家之一,老北京人!」這裡依然保持著昔日的格局:北屋正房三間中有兩間是當客廳用的,靠東頭一間是夫人的畫室兼卧室;東耳房是衛生間,裝有抽水馬桶和洗澡盆,東耳房的牆外有一間小鍋爐房,內裝一台小暖爐,供冬季全院採暖用;倒座南房則是孩子們的居室和客房。西耳房是老舍先生的書房兼卧室。老舍先生在這間屋裡生活了16年,度過了他的晚年,創作了24部戲劇劇本和兩部長篇小說。有趣的是,老舍之前的作品都是以其生長的西城為主要背景,最重要的話劇作品《茶館》正是發生在這附近的王府井、燈市口一帶,眾所周知,這裡茶館、酒肆林立,商業文化發達,各色人等自古魚龍混雜。而《茶館》的寫作,正是在解放後他遷居東城這處宅子之後的事了。這處老舍故居,可謂是精華在屋外。也許正是幼年家中的柿子樹,讓這位人民藝術家一生都有柿柿如意的情結。老舍喜愛花草,卻少有機會實踐,有了自己的院子就可以去大自然中創作了。他搬進來不久就託人到西山移植了兩棵柿子樹,甬道兩邊一邊一棵。老舍女兒、老舍紀念館館長舒濟回憶:「種的時候只有拇指粗,不到10年,樹榦直徑已超過海碗。春天柿花開時,招來蜜蜂數千隻,全院一片嗡嗡聲,重如轟炸機。秋天滿樹碩果,非常壯觀。」他的畫家夫人胡青還將其命名為丹柿小院、給自己的畫室命名為「雙柿齋」。如今二位先賢已作古,只留兩棵大樹伉儷情深。去小羊圈辭行之前的幾小時,田沁鑫剛率《四世同堂》劇組在丹柿小院召開了發布會。不大的院子被擠得水泄不通,但依然擋不住逼人的柿子香氣。「這柿子恐怕你們都沒見過,品種很特殊,是河南的『火柿子』,皮薄、無核,倍兒甜。」熱情的館員介紹說,「你們沒見過的可能還有這影壁——五彩的,北京現在沒處找去;還有這比門還大的缸,必須是建院子之前就在裡面,那起碼一百年了。」「田導,送你十個柿子,祝你們的《四世同堂》演出『柿柿』如意!」舒濟、舒乙姐弟從其父母手植的兩株柿子樹上鄭重摘下十個柿子作為餞行禮,這讓田沁鑫受寵若驚。待到眾人散去,卻發現這位才女導演還留在院子里,手捧一個柿子對著老舍雕像悵然若失。「我得一個人陪老舍先生待會兒,我們爺兒倆有緣啊!都是老北京,都是滿族正紅旗,他的小說《四世同堂》如今成了話劇,導演又是我。」說到這裡,田沁鑫肅立在雕像之前,深深地鞠了三個躬……或許老舍先生在天有靈,真會保佑話劇《四世同堂》「柿柿」如意呢。周邊逛逛平民美食解饞 皇城根下懷古從小楊家衚衕西出新街口,這是老北京傳統的平民潮地,各種外貿商鋪林立,特別是樂器商店很有特色。旁邊的護國寺街里坐落著四九城聞名的護國寺小吃,想給老北京小吃補課的,不能錯過「護小」的種種美味。適逢冬季,正覺衚衕的西安駐京辦餐廳的泡饃和各種湯麵,也適合暖身貼膘。此時吃菌子也正當時,新街口南大街上的哨哆哩也不像城中其他雲南菜那般高高在上,價格頗為親民,味道和民族歌舞表演卻夠正宗。不得不佩服老舍先生選址的眼光,丹柿小院東鄰王府井,西靠皇城根,但鬧中取靜。從院子出來,往東血拚王府井的攻略毋庸多言,還是往西更能繼續體驗老舍先生筆下的老北京,天氣晴好時皇城根遺址公園正適合遛彎懷古。而遛累了,到豐富衚衕口對正面的民福居,要上幾碟老北京的小吃、一壺花茶,您是願意當常四爺呢?還是秦二爺?
推薦閱讀:
※為什麼北京不能像華盛頓、堪培拉、渥太華那樣只作為行政中心存在的城市?
※天津旅遊攻略 北京到天津旅遊攻略 天津自助游
※外地人的北京烤鴨地圖(二)
※北京銀付通鑫聯盟的戰場
※希望政府解決芝麻醬供應問題——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