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的待客禮儀有什麼不同
《禮記·曲禮上》說:「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隨著國際交往的頻繁和普遍,這就要求商務人士了解並得體運用國際商務禮儀,才能友好、真誠地進行交流、溝通和合作。
一、不同文化的七項對比, 我國和西方國家商務交往最多。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導致在具體禮儀上有很多截然不同的地方。具體來說有七個方面,必須首先有所了解。
1、對待讚美
我們和西方人在對待讚美的態度上大不相同。別人讚美的時候,儘管內心十分喜悅,但表面上總是表現得不敢苟同,對別人的讚美予以禮貌的否定,以示謙虛:「還不行!」、「馬馬虎虎吧!」、「那能與你相比啊!」、「過獎了!」等。
而西方人對待讚美的態度可謂是「喜形於色」,總是用「thank you」來應對別人的讚美。
2、待客和做客
我們和人相處的時候,總是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去為別人著想。這表現在待客和做客上,盡責的客人總是盡量不去麻煩主人,不讓主人破費,因而對於主人的招待總是要禮貌地加以謝絕。比如,主人問客人想喝點什麼,客人一般會說「 不渴」或「不用麻煩了」;主人在餐桌上為客人斟酒,客人總要加以推辭,說「夠了,夠了」,而事實上,客人並不一定是不想喝,往往只是客氣而已。所以,稱職的主人不會直接問客人想要什麼,而是主動揣摩客人的需求,並積極地給予滿足。在餐桌上,殷勤好客的主人總是不停地給客人勸酒勸菜。所以,中國人的待客和做客場面往往氣氛熱烈:一方不停地勸,另一方則不停地推辭。
而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無論是主人還是客人,大家都非常直率,無需客套。當客人上門了,主人會直截了當地問對方「想喝點什麼」;如果客人想喝點什麼,可以直接反問對方「你有什麼飲料」,並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飲料;如果客人確實不想喝,客人會說「謝謝! 不想喝」。在餐桌上,主人會問客人還要不要再來點,如果客人說夠了,主人一般不會再向客人勸吃請喝。
3、謙虛和自我肯定
我們一直視謙虛為美德。不論是對於自己的能力還是成績,總是喜歡自謙。如果不這樣可能會被指責為「不謙虛」、「狂妄自大」。比如,中國學者在作演講前,通常會說:「 學問不深,準備也不充分,請各位多指教」;在宴會上,好客的主人面對滿桌子的菜卻說:「沒有什麼菜,請隨便吃」;當上司委以重任,通常會謙虛地說:「 恐怕難以勝任。」
而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沒有自謙的習慣。他們認為,一個人要得到別人的承認,首先必須自我肯定。所以,他們對於自己的能力和成績總是實事求是地加以評價。宴請的時候,主人會詳盡地向客人介紹所點菜的特色,並希望客人喜歡;而被上司委以重任的時候,他們會感謝上司,並表示自己肯定能幹好。
4、勸告和建議
無論是中國人,還是西方人,都喜歡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提一些友好的建議和勸告,以示關心和愛護。但中西方人在提勸告和建議的方式上卻有很大區別。
中國人向朋友提建議和勸告的時候,往往都非常直接,常用「應該」、「不應該」,「要」、「不要」這些帶有命令口氣的詞。比如,「天氣很冷,要多穿點衣服,別感冒了!」、「路上很滑,走路要小心!」、「你要多注意身體!」、「你該刮鬍子了!」、「你該去上班了!」等。
西方人在向親朋好友提勸告和建議的時候,措詞非常婉轉,比如,「今天天氣很冷, 要是你的話, 會加件毛衣」、「你最好還是把鬍子颳了吧。」一般來說,雙方關係越接近,說話的語氣越直接。但即使是最親密的人之間,也不會使用像我們那樣的命令語氣。否則,會被認為不夠尊重自己獨立的人格。
5、個人隱私權
西方人非常注重個人隱私權。在日常交談中,大家一般不會涉及對方的「私人問題」。這些私人問題包括:年齡、婚姻狀況、收入、工作、住所、經歷、宗教信仰、選舉等。同時,人們還特別注重個人的私人生活空間。別人房間里的壁櫥、桌子、抽屜,以及桌子上的信件、文件和其他文稿都不應隨便亂動、亂翻(如果需要借用別人物品,必須得到對方的許可)。假如別人在閱讀或寫作,也不能從背後去看對方閱讀和寫作的內容,即使對方只是在閱讀報紙或雜誌。
空間距離上也很在意。即使在公共場所,大家都十分自覺地為對方留出一定私人空間。比如,排隊的時候他們總是習慣和別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我們的個人隱私觀念比較淡薄。特別是在親朋好友之間,大家喜歡不分你我,共同分享對方的私人生活。另外,長者往往可以隨意問及晚輩的私人生活,以顯示關心。
6、時間安排
西方人大多時間觀念很強,日程安排很緊湊。如果要拜會或是宴請西方人,一定要提前預約,預約時間通常在一周以上。如果你沒有預約而突然拜訪或是臨時約請對方,對方一般會拒絕你。而且,對於工作時間和個人時間有嚴格的區分。如果是工作交往,應選擇在對方的工作時間裡進行;如果是私人交往,就要選擇在對方下班的時間裡進行。
另外,時間上,忌諱日期13和星期五。特別既是13號又是星期五的日子,往往不安排任何外出事宜。 而我們很多人的時間觀念不是太強。沒有預約的突然造訪和臨時約請都相當普遍,即使提前預約也往往在一周以內。 家教另外,職業人在時間分配上往往公私不分,下班以後談公事或是上班時間談私事都是尋常之事。
7、禮尚往來
西方人(除拉美人)不是很重視禮尚往來,儘管他們也常常在節日、生日和拜訪時向親朋好友贈送禮物。他們一般不看重禮品的價值(因而喜歡贈送一些小禮物),認為向朋友贈送禮物不是為了滿足朋友的某種需求,而只是為了表達感情。而中國人大多比較看重禮品的價值,禮品的價值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送禮人的情意。
另外,在送禮的方式上,東西方也存在明顯的差異。西方人在收到禮物的時候,一般要當著送禮人的面打開禮物包裝,並對禮物表示讚賞。如果不當面打開禮物包裝,送禮人會以為對方不喜歡他(她)送的禮物。 而我們大多不會當著送禮人的面打開禮物包裝,除非送禮人要求對方這麼做。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表示自己看重的是相互間的情誼,而不是物質利益,如果當著送禮人的面打開禮物包裝,就有重利輕義的嫌疑。
禮,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孔子聞周禮三月不識肉味,禮記更是自隋唐以來科舉考試的必考科目;西方禮儀歷史較短,羅馬時代的公共澡堂是男女共浴的,美國建國也不過才200來年。 禮,在東方是剛性的,「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禮並不注重於平級之間的交往,更作為一種由上而下的強制的行為規範,用來維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秩序,君以禮祭天,臣以禮祭君,子以禮祭父,條條款款,來不得半點馬虎;西方禮儀是柔性的,是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礎上,所以我們不能理解,為什麼西方人可以直呼父母名字,更奇怪的是他們居然沒有贍養父母的義務。 禮,在東方是含蓄的,講究中庸之道,比如我們送東西,會說「這點東西不值錢,希望您笑納」,我們覺得這是謙虛,而西方人就會很奇怪,為什麼不值錢的東西你要送給我呢?西方禮儀是直接的,比如中世紀騎士最大的榮耀是親吻下公主的手背,如果被一個老學究看到,一定會大搖其頭。 禮,在東方是繁瑣的,講究細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婚禮,西方人看不懂梁山伯與祝英台,為什麼非要什麼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同窗三年都捅不開那層紙;而禮在西方是簡單的,教堂里,雙方人到場了,開個公證會就組成一個幸福的小家庭。 禮,在東方是莊重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從耳熟能詳的「父母在,不遠遊」,「守孝三年」,「七歲不同席」等等操守規定到徽縣層層疊疊的貞潔牌坊,從天安門莊嚴而繞的紅牆到老幼皆知的二十四孝,被尊為聖人府第的曲阜孔府更讓西方人驚嘆,為什麼中國人守一個祖宗可以守兩千多年?而西方禮儀就顯得隨便多了,沒聽說過西方人會守孝,白宮作為美國總統的辦公場所,很大部分是作為旅遊景點開放的,感恩節的時候小孩子們還可以和總統在裡面的草地上玩玩遊戲,這在中國人又是無法想像的。 禮,在東方是斷裂的,朝代換禮也換,所以,我們會覺得韓國人的服飾很大氣,會覺得日本人很懂禮貌,其實都是唐朝的舊典,只是沒有象恐龍一樣徹底滅絕罷了,誰還知道周禮是什麼?誰還能考證出來漢朝的民之六禮「冠、昏、喪、祭、鄉、相見」又是怎麼回事?最能創造的民族也是最能破壞的民族;而西方禮儀是傳承的,也許是因為年歲短的緣故吧,當古希臘最後一個學院被迫關閉之後,中世紀的漫漫長夜,然後文藝復興又讓人們在歷史中發掘出自己年少時的活力與激情。 正是由於關於禮儀,東西方有太多的差異,所以西方人覺得我們太含蓄,而我們覺得西方人不誠懇;西方人覺得我們嘴裡說不的時候心裡反而是說是,而我們覺得西方人往往太沖了,不懂得謙虛;西方人認為我們事事講究人情,效率不高,而我們覺得西方人刻板、僵硬、不會變通;西方人覺得我們不懂得注意他人權利,公共場合大聲說話,而我們覺得西方人冷漠、無情、沒有生氣;等等等等。 其實中西方的禮儀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老子有言「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正是對西方人注重個人隱私、講求獨立生活的完美想像,而西方的「LADY FIRST」和我們俠義小說所津津樂道的「懲強扶弱,濟善救貧」完全一根所生,歐陽修所詠唱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從個人的角度闡述了林肯對於政府「民權、民有、民享」的構建基礎,而聖經所宣揚的「愛你的鄰居、朋友、兄弟姐妹」完全就是我們儒家倡導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形式的區別類化並不與主題的單一相矛盾,不同時代、不同區域的禮儀文化所追求的正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而所遵循的基本原則正如老子所言「己所不言勿施於人」。由此而看,東西方禮儀不過是一棵大樹上分開的兩個枝丫罷了。 西方人從東方禮儀悠久的歷史中,可以得到啟發,發現與未來相通的啟示,成長其實也意味著僵化,而西方短暫的發展史,正好保存了人類最直接的感情交流方式,如果梁山伯多一些羅密歐的勇敢,而朱麗葉多一些祝英台的耐性,恐怕這兩出悲劇就會變成甜蜜的愛情故事了。 東方人從西方柔性的禮儀規範中,可以得到借鑒,讓長幼間、師生間更多一些靈活,少一些拘束,多一些親情,少一些摩擦,而近期愈演愈烈的巴黎騷亂,更讓西方明白是時候讓年輕人學習一下什麼是責任,什麼是奉獻。 西方人認為東方的太極圖反映了世間的至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互相包容,互相轉化,沒有絕對的陽,更不存在徹底的陰,而這同樣也體現了東方人的中庸之道,不求絕對,只求平衡,不求最好,只求平和,「月盈則虧,物極必反」。 東方人可以以西方人為師,在繁忙緊張的現代生活中,給自己一個更輕鬆自在的選擇,尋求本性,回歸自然,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逃離大排筵宴,而是兩個人自由自在的,找一個喜歡的地方,過一個「honey moon」,而西方人如果想讓某些值得紀念的日子,過的隆重的再隆重一些,不妨參考一東方的風格,法國大餐現在不是就開始借鑒滿漢全席的套路了嗎。 西方的老人羨慕東方老人幾世同堂的合家歡樂,而東方的家長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一些獨立自強,所以《成長的煩惱》《老友記》此類宣揚友情親情的片子屢次刷新收視狂潮,而東方的家長們搶著送自己的孩子出洋深造,早經風霜。 禮儀文化的形成是一個吐故納新、不斷發展的過程,三千年前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那時候的胡就是我們現在的西方吧,歲月悠悠,滄桑巨變,現在誰還說得清哪些是胡,哪些是漢呢?也正是由於有些是符合了時代發展要求的,所以才得以傳承到今天,也正是由於有些是符合了人類總體要求的,所以才得以走向世界。
推薦閱讀:
※世界報 中國崛起為世界強國,西方如何應對?
※終於,特朗普完成了搞亂西方的任務!
※西方兜售「普世價值」的真實緣由
※十五年過去了,他們為什麼依舊恨西方?| 911十五周年
※西方青年是否比中國青年更包容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