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與董鄂妃
順治執意尋找自己心愛的那個人。
那個人出現了,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董鄂妃。
一種廣泛流傳的說法是,這位董鄂妃,就是風情萬種的江南名妓董小宛。
董小宛的故事,在經過了民間的演繹之後,已經變得跌宕起伏,絲絲入扣,一路發展為「滿清開國第一艷史」。她先是被明末江南四大公子之一冒辟疆納為小妾,清朝收服江南,派明朝投降的將領洪承疇為兩江總督,洪承疇對董小宛垂涎已久,就趁著戰亂把董小宛搶了過來。但無論洪承疇如何討好董小宛,董美女都沒有給他一個好臉,洪承疇於是使了一個狠招,把董小宛進獻給了順治皇帝,既可拍皇帝馬屁,又可以看看在清朝皇帝面前,這位江南名妓的風骨還能保持多久。
洪承疇不會想到,面對董小宛,順治沒有動她一個手指,而是讓宮女好好服侍。他比洪承疇更有耐心,因為順治很快愛上了董小宛,在她的面前山盟海誓,要與董小宛白頭到老。終於,順治的柔情讓顛沛已久的董小宛感到,那是一個可以投靠的懷抱。
然而,歷史中的董小宛比順治大了14歲,「當小宛艷幟高張之日,正世祖呱呱墜地之年」[(孟森:《董小宛考》)即使被掠入京,送入後宮,也不大可能與當時只有八九歲的順治發生「姐弟戀」,何況歷史學家們早已證明,董小宛與順治並不相識。
查清代的官方記載,發現所有的記載對董鄂妃的身世都諱莫如深,這至少說明了一點,那就是董鄂妃的來歷可疑。順治在題為《端敬皇后行狀》的輓詞中說:董鄂妃「年十八,以德選入內庭」。這一說法根本不可信,因為依照清朝的選秀制度,一旦超過17歲,入選內庭的幾率就基本為零了。
但這些障礙都絲毫不會抵銷我們對這位神秘妃子的身世的興趣。很少有人想到,一個外國傳教士的傳記資料里,居然暗藏著董鄂妃的身影。他叫湯若望。《湯若望傳》中有這樣的記載:「順治皇帝對一位滿籍軍人之夫人,起了一種火熱愛戀,當這一位軍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時,他竟被對於他這申斥有所聞知的天子……親手打了一個極怪異的耳摑。這位軍人於是乃因怨憤致死,或許竟是自殺而死。皇帝遂即將這位軍人的未亡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
《湯若望傳》是根據湯若望遺留的材料整理成書的,上面這段記載正是出自他的日記或函牘,所以被認為「可靠性相當高」。文中所說的那位滿籍軍人,是皇太極第十一子、順治的弟弟、和碩襄親王博穆博果爾。
順治十年(公元1853年)的深秋,董鄂氏參加選秀,她的美貌讓順治的第一位皇后深感嫉妒,將她除名了。但孝庄太后對她十分喜愛,將她婚配給了博穆博果爾。
清代曾有三品以上大員命婦入宮侍候皇室成員的成例,董鄂氏或許就是這樣,穿越了密不透風的護衛和層層疊疊的宮牆進入後宮的。她一出現,就讓順治皇帝一見鍾情,命她留侍宮中。實際上,順治曾經不止一次地召寵過入宮的命婦。比如順治十一年的春天,一位京官的妻子奉命入宮侍奉孝庄皇太后。這位國色天香的女人於是盛飾而往,但誰也沒有想到,當她完成「任務」回到家中,丈夫吃驚地發現,站在眼前的「妻子」,雖然衣服首飾一概如常,相貌卻完全是另一個人的模樣。他立時出了一身冷汗,因為他意識到,自己的妻子被「掉包」了,而那個如此膽大妄為的人,只有當今的風流天子順治。
但這一次,順治認真了。與兩位來自蒙古科爾沁草原、對漢文化知之甚少的皇后不同,董鄂氏是內大臣鄂碩的女兒,比順治小一歲,從小隨父親居住在蘇州、杭州、湖州一帶,深受江南漢族文化的浸染,靈秀、嫵媚、溫柔、文雅,她的儀容風度,讓順治朝思暮想、夜不能寐。終於,順治下了狠心,要不顧一切地抓住愛河中的一葉孤舟,只有董鄂氏能夠拯救自己。
湯若望見證了順治的瘋狂,他形容順治「內心會忽然閃起一種狂妄的計劃,而以一種青年人的固執心腸,堅決施行。一件小小的事情,也會激起他的暴怒來,竟使他的舉動如同一位發瘋發狂的人一般……一個有這樣權威、這樣性格的青年,自然會做出極令人可怕的禍害。」
順治十三年七月初三,無路可走的博穆博果爾自殺身亡。
而董鄂妃,則在皇帝的身邊步步「高升」。《清史稿》記載,「十二月己卯,冊內大臣鄂碩女董鄂氏為皇貴妃,頒恩赦。」
查《清世祖實錄》,我們會發現,就在順治擬立董鄂氏為賢妃的當天,還有立她為皇貴妃的前四天,朝廷都指派專人前往和碩襄親王府,向那位年輕的逝者表示哀悼。這似乎暗示了這兩件紅白喜事之間的神秘聯繫。
順治在《端敬皇后行狀》中說董鄂妃「年十八,以德選入掖庭」,迴避了其中最不堪的環節:董鄂氏是先許配給博穆博果爾,然後才被順治這個第三者插足。
慈寧宮裡,孝庄太后終於慌了神,下令終止命婦入侍后妃的制度,更不準漢族女子入宮,降旨「有以纏足女子入宮者,斬」無奈,為時已晚。
已深居冷宮的靜妃更不會想到,她的偏狹,並沒有阻止董鄂氏投向順治的懷抱,卻讓無辜的皇子博穆博果爾白白丟了性命。
董鄂氏就這樣變成了董鄂妃,開始了與順治紅袖添香的甜蜜歲月。二人自此如膠似漆,時時相伴,即使順治批閱奏摺到夜半時分,董鄂妃都陪在君側,捻燈添香。有時奏本過多,順治看得不耐煩,她就輕聲細語地提醒皇帝,不可疏忽朝政。有一次她見順治面對朝廷的奏本,硃筆在空中舉了良久,不能落下,她心想皇上一定是有了難處,悄然詢問,才知道那是一份關於秋決的奏疏,奏疏中的十個名字,一旦皇帝批決,就要押赴刑場了。董鄂妃聽後,落下幾滴清淚,說:「民命至重,死不可復生,陛下幸留意參稽之。」還說,寧肯留錯了,也不能殺錯了。順治有時索性拉她一起批閱奏摺,她慌忙起身敬謝:「妾聞婦無外事,豈敢以女子干國政。惟陛下裁察!」所以《清史稿》說,「上眷之特厚,寵冠三宮。」
推薦閱讀:
※誰是董鄂妃(清檔揭秘)
※秦淮名妓董小宛和順治帝的董鄂妃是同一個人嗎?
※清朝順治皇帝之董鄂妃身世之謎
※順治為之出家的董鄂妃與名妓董小宛有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