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一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

專題一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

●高考趨勢展望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古代史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已成為古代歷史考查的熱點問題,在文科綜合卷和歷史學科卷中普遍出現,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綜合近年的高考實踐,高考試題對古代政治制度的考查有以下特點:一是從涉及的知識內容來看,主要集中在秦漢、宋元、明清諸階段,集中在加強思想控制、科舉制度、削弱地方勢力等幾個問題上,如在2004年的各份高考試卷中,涉及到郡縣制、監察制度、行省制度等地方官制,「焚書坑儒」和「獨尊儒術」等儒學發展大事,韓非子的中央集權主張等內容。二是從題型看,充分利用各種題型特點,從具體的歷史事實入手,考查系列化的知識聯繫。如2000年新課程版文科綜合卷就以「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經歷了幾次變化」為主題,考查了兩漢的察舉制與魏晉開始的九品中正制的共同特點、隋唐實行科舉制的進步意義、宋代對科舉制的發展,以及1905年廢除科舉制的原因等內容,2001年的春季高考「古代中國官制的演變」的問答題。三是特別注重創新和對史鑒能力的考查,如1997年全國高考「李昪治國方針措施」題、1999年的「唐朝前期用人」題、2001年的「武則天掌權近半個世紀的原因」題,2004年對於春秋戰國秦朝歷史變化趨勢的歸納等。四是從命題角度看,多考查各項制度、做法的內涵、影響、與同類制度的區別與聯繫等,具有知識淺顯、側重記憶的明顯特徵。

備戰2005年高考,本專題的複習應特別突出以下幾點:(1)從政治文明的角度,重視對一些重要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的概括和總結,以「資政教化」「以史為鑒」。(2)適當擴大視野,與近代的政治民主化的歷史變遷相聯繫,形成全局性的政治制度變遷觀,並聯繫經濟基礎、思想意識的變化認識其變遷。(3)理清中央與地方機構的演化,從中總結出變革的特點和規律,以便更好地認識和理解當今機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大意義。(4)要特別關注時政熱點,注意總結其歷史演變規律,聯繫當今現實,從文科綜合的角度認識相關的歷史問題。

●主幹知識整合

一、國家制度

1.禪讓制

傳說中的部落組織民主推選首領的制度。在封建王朝的更替中,大臣、武將以武力強迫皇帝退位的做法也被美化為「禪讓」。

2.世襲制

公元前21世紀,啟以禹子的身份登上王位,成為夏朝的第二代王。從此,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3.基本認識

從「禪讓」到「世襲」、從「公天下」到「家天下」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是階級對立的產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世襲制以其鮮明的私有化色彩,體現了社會的重大進步。秦統一後,王位世襲的制度演化為系統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含義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我國封建社會中基本的政治制度。專制主義是指君主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全國的最高統治權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權是指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中央對地方擁有統帥權,地方聽命於中央。皇權專制、中央集權、地方行政三方面內容的結合,便構成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2.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演變

(1)春秋戰國時期萌芽

春秋戰國時期封建經濟的出現、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增強、國家局部統一局面的出現,為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創造了社會條件。各國進行的變法運動,進一步掃除了奴隸制的殘餘,新的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開始萌芽。

例如,各諸侯國的國君都實行集權的做法,商鞅變法中作出了建立縣制的規定,韓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權和依法治國的思想。這些做法和思想體現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嶄新風貌,形成了一套系統的中央集權理論。

特別提示

皇權至高無上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根本特徵。這在其近千年的發展中基本未變,變化的是其他方面——中央政府的組成、地方機構的設置、文化專制的措施等。

(2)秦朝正式建立

秦統一全國後,為維護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治經濟利益,在繼承商鞅變法的成果、實踐韓非子的政治理論的基礎上,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

從此,皇權至高無上、設立中央機構、劃分地方行政區、大小官吏由皇帝任命、宰相具有位極人臣的特殊地位等一系列政治原則確立下來。

(3)西漢時鞏固

西漢初期,地方上實行郡縣制和封國制,地方王國勢力的強大威脅到中央集權。到漢武帝時,採取了解決王國問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刺史制度、鹽鐵官營等措施,使得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鞏固下來。

從此,中國封建社會有了明確的統治思想;皇帝對各級管理的監察也逐步制度化。

(4)隋唐時完善

隋唐時期,積極進行制度創新,開創了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前者使得封建官僚機構形成完整嚴密的體系,分割相權以加強皇權的做法也為後代所效法;後者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繫起來,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

三省六部制、科舉制的實施,使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更加完善了。

(5)北宋時加強中央集權

唐朝以後,經歷了長期的藩鎮割據,皇權受到以武將為中心的地方割據勢力的嚴重威脅。北宋初,採取各種措施加強中央集權。其特點是,從加強軍權入手、著眼於防止軍閥割據、大力分散地方權力,結果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形成了重文輕武的社會風氣,造成了地方的貧弱,出現了冗兵、冗官、冗費的局面。

自北宋以後,地方再也無力對抗中央。中央集權與地方割據的矛盾基本解決。

(6)明朝加強君主專制

明朝時,採取各種措施加強君主專制。其中,廢除丞相最終解決了君權與相權的矛盾;八股取士極大敗壞了學風;特務機構的設立成為明朝君主專制的明顯特色。

從此,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出現越來越明顯的消極作用。

(7)清朝前期進一步加強君主專制

清朝入關後,為了削弱滿洲貴族的勢力、壓制漢族官員,採取了許多極端措施,如大興「文字獄」、設立軍機處等,使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思考討論

歷代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措施在哪些方面表現出共同性?

提示:考慮限制相權、設置地方機構、加強思想控制三方面。

(8)清朝後期的衰落

鴉片戰爭以後,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西方民主思想的傳播、民族危機的日益嚴重,變革君主專制制度的呼聲逐步高漲,君主制度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戊戌變法和預備立憲是將君主專制制度轉變為君主立憲制度的實踐;辛亥革命則主張廢除君主制,實行民主共和。1912年3月,清帝退位,標誌著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

(9)規律

一定的政治制度是與一定的經濟基礎相適應的。春秋戰國時期封建地主經濟的產生和發展必然導致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而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緩慢發展導致該制度遭到黃宗羲等人的批判,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必然促使該制度退出歷史舞台。

思考討論

韓非子和黃宗羲對君主專制制度持完全相反的觀點。應如何認識這兩種觀點?

提示:應結合當時經濟基礎的狀況、君主專制制度的作用來考慮。應該說,兩個人對君主專制制度的態度在當時都是積極的。

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發展過程中,皇權專制一直沒有大的起伏,變化主要體現在中央集權和地方行政兩方面。中央集權容易產生軍權與相權的矛盾,地方行政容易造成地方與中央的矛盾。大體說來,北宋以前主要解決了地方與中央的矛盾,明清時期廢除丞相最終解決了軍權與相權的矛盾。

3.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評價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也具有積極和消極兩種作用,也經歷了前後不同的變化。大體說來,積極作用主要表現為:(1)有利於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的完整。(2)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組織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生產活動,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3)在統一的社會環境下,有利於民族大融合,有利於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發展和提高,使我國古代人民創造了領先於世界的古代文明。消極作用主要表現為:(1)君權專制易形成暴政統治和導致腐敗現象的出現,成為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2)在思想方面獨尊一家,鉗制了人們的思想,出現了萬馬齊喑的可悲局面。(3)在明清時期,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發展,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其危害尤為嚴重。從歷史發展來看,唐朝以前以積極作用為主,使得中國長期以來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明清時期則以消極作用為主,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阻礙科學文化的發展,說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三、選官制度

選拔官吏是國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原則和方式。

1.奴隸社會選官制度

按照宗法血緣關係實行世卿世祿制度。商鞅變法時廢除了這一特權。

2.封建社會的選官制度

(1)察舉制:漢朝時創設自下(地方官員推薦)而上(皇帝任命)選拔官吏的制度。察舉的主要依據是才學和品德。

(2)九品中正制:曹魏時開始形成的由中正官發現和推薦人才再由皇帝任命為官的制度。中正官推舉人才的依據是門第,該制度促使士族制度形成,造成士族地主長期把持政權。

(3)科舉制:隋唐以後歷代王朝實施的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隋文帝廢九品中正,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煬帝時,始設進士科,科舉制形成;唐朝貞觀年間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和明經兩科為主;武則天創設武科和殿試;開元年間,提高科舉地位;北宋王安石改革科舉,廢明經,進士考經義和時務策,設明法科;明代開始實行八股取士;清朝前期承襲明代科舉制,1905年清政府制定新學制,廢除科舉制。

思考討論

同是科舉制度,為什麼在隋唐和明清發揮的作用不同?

提示:應考慮兩個時期的階級基礎變化、統治者的目的差異、考試內容的規定等方面。

(4)規律:第一,選官制度是保證封建制度的重要舉措,歷代統治者對此極為關注。第二,選拔標準由家世、財產逐漸發展到才學,形式日益嚴密,選拔標準逐步趨向公平、客觀。第三,科舉制度早期積極作用是主要的,後期隨著考試內容和方式的僵化其消極作用明顯。

四、地方行政制度

1.分封制

西周時實行的政治統治形式,即周王按照宗法血緣關係將望族功臣及先代的貴族分封到各地做諸侯,以拱衛王室。結果鞏固並擴大了周王朝的奴隸制國家政權。但分封制的存在,事實上使統一的奴隸制國家處於分裂割據狀態,後來隨著各地實力發展的不平衡,形成了春秋戰國的爭霸戰爭,分封制瓦解。

2.郡縣制

秦統一後在全國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即將全國劃分為郡、縣兩級行政區。郡縣長官均由皇帝任命,代表中央管理地方。郡縣製為以後歷代王朝所繼承,成為我國封建社會前期重要的地方制度。

3.行省制

元朝時在各地設行中書省,作為中央政府的代表機構,負責管理地方。從此,「省」成為地方行政區名稱。省的劃分為以後所沿用,清朝前期,全國劃分為18省,5個將軍轄區,2個辦事大臣轄區,共25個省級行政區域和蒙古盟旗等。

4.土司制度

元朝時開始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制度,即設立宣慰司等機關,任命當地少數民族首領為土司長官,可以世襲但必須忠於朝廷。明清時期經過改土歸流,逐漸廢除了土司制度。

5.規律

由分封制到郡縣制,主要反映管理任用原則由宗法血緣關係到行政任命官銜的變化,屬於政治制度進步的表現。由郡縣制到行省制的變化,主要反映行政區劃分的變化,一般說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行政區越劃越小,越劃越多。

思考討論

在分封制和郡縣制下,國家君主與地方官吏之間的關係有何不同?

提示:在分封制下,地方官吏是受封的貴族、功臣,他們世襲其封號、爵位,與國家君主是宗法關係。在郡縣制下,國家君主任命各級地方官吏,彼此之間是行政隸屬關係。

五、少數民族政權的政治制度

1.遼的蕃漢分治制度

在契丹族、漢族地區實行不同的管制和方式管理,即「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

2.金的猛安謀克制度

將女真族劃分為許多猛安謀克,其成員平時生產,戰時出征,是兵農合一的制度。

3.建州女真的八旗制度

明朝後期,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在武力統一女真各部的過程中,建立八旗制度,其編製按軍事組織形式,是一種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促進了女真社會的發展。

4.認識

除元朝、清朝兩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全國性的封建王朝之外,其他少數民族政權大都帶有自身民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建設。其中,遼朝的蕃漢分治制度是基於各民族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而實施的;猛安謀克制度和八旗制度是女真族先後設立的兵農合一的制度。

●精典題例導引

【例1】(2004年全國文綜二,16)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以後,秦朝

A.郡縣長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貴族不得擔任地方行政長官

C.家族勢力在地方絕跡 D.縣以下不設立基層組織

解析:本題從郡縣制的特徵切入,考查歷史現象的分析能力。郡縣制與分封制的最大差別在於,它不是以宗法關係世襲官職,而是靠行政關係任用官吏。故選A項。還可以用排除法,因為B、C、D三項均不符合歷史常識,故排除之。

答案:A

【例2】(2002年廣東,3)史書記載:「主父偃說上曰:『願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於是上從其計。」文中「上」指

A.漢高祖 B.漢文帝 C.漢景帝 D.漢武帝

解析:本題藉助於材料,創設問題情景,考查閱讀歷史材料、再現歷史知識的能力。通過閱讀材料,把握住「材料所涉及的制度是推恩令」這一關鍵所在,由推恩令再現其推行者,即材料中的「上」。

答案:D

【例3】(2003年全國春季,12)關於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確的是

A.打破了門第限制 B.削弱了皇權

C.有利於選拔人才 D.促進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解析:本題為否定式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解題時注意要打破思維定勢。科舉制的創立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它衝破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門閥的作用;擴大了官吏來源,大批門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識分子,通過科舉考試參加了政權,「大者登台閣,小者任郡縣」;科舉制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繫起來,從而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也促進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科舉取士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地方豪門士族手裡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局的穩定。據此分析B項「削弱了皇權」是不正確的。

答案:B

【例4】(2002年新課程文綜,14)漢武帝「獨尊儒術」,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主張 B.「民貴君輕」的思想

C.「性善論」 D.「大一統」的思想

解析:主要考查學生理解問題的能力和比較問題的能力。解題關鍵是弄清四個備選項各自的含義,以及漢武帝「獨尊儒術」的背景,明確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他推行的一系列實現封建大一統措施的一個方面。由此可得出正確答案。

答案:D

●「3+X」綜合嚮導

一、科內綜合

1.正確認識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的開創,是社會經濟發展、階級關係的產物,是一種代表下層地主利益、維護封建統治的選官制度。同其他歷史事物一樣,科舉制度也具有積極意義和消極影響。

(1)積極意義:科舉制度的創立和實施,剝奪了士族地主的壟斷官職的政治特權,削弱了地方豪強士族的勢力,使封建官吏的選拔和任用權收歸中央,有利於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選官方面的腐敗,改變了自秦漢以來以薦舉為主的官吏選拔制度,是歷史的一大進步。通過科舉考試,向整個地主階級開放仕途,有利於籠絡人才,緩和矛盾,擴大統治階級的基礎,提高官員的素質,推動隋唐教育的發展,促進科技文化的發展。考試製度所體現的公正、公平、公開和選拔性的原則總是推動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也是人類社會所追求的理想之一。英國工業革命後,借鑒中國的考試辦法,推陳出新創設了適應工業資本主義發展需要的文官制度。科舉制度對今天人才選拔和考試製度的改革有一定借鑒作用。

(2)消極影響:科舉制度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在明清時期。明清時實行八股取士,尤其是關於命題範圍及答卷內容的硬性規定,極大地束縛了知識分子的創造性,壓抑了科技的發展,阻礙了社會的進步,是中國近代落後於西方的文化因素。這一弊端的出現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極端化的產物,是人為地僵化考試製度所致,並非考試製度本身使然。

2.從君主制到民主制

從整個中國歷史發展的全過程來考查,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在古代史時期是君主專制制度,經過中國人民長期的近代化追求,到現代史時期終於確立了社會主義民主制度。

(1)古代的君主專制制度 古代封建王朝實行君主專制制度,君主職位世襲,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通過調節中央政府和地方行政機構,實現對全國的專制統治。正因為如此,不僅皇室家族內部不斷發生爭奪皇位的鬥爭,而且權臣、武將、外戚也極力覬覦皇位,實現改朝換代,宦官、奸臣也寄生在皇權之上,作威作福。另外需要指出,中國的君主也在思想文化領域實行專制統治,這是與歐洲各國的君主專制不同的地方。

(2)近代對民主制度的追求 明清時期的君主專制統治是造成中國落後於西方的原因之一。進入近代,隨著西方民主思想的傳播、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中國先進階級開始反對專制、爭取民主的近代化追求,相繼進行了維新變法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戰爭,所建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制度一直沒有很好地實施,只有共產黨在根據地建立的蘇維埃共和國、抗日民主政權具有充分的民主色彩。

(3)現代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 1949年後,中國共產黨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相繼在全國建立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政協制度、多黨合作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

3.對君主專制制度的經濟文化分析

政治制度是一定的政治、經濟、文化的集中體現,與經濟、文化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對中國古代的君主專制制度也必須聯繫特定的政治、經濟、文化來全面認識。

以明清時期為例。當時封建自然經濟仍佔有統治地位,表現在政治上就是實行君主專制制度,明朝對元朝、清朝對明朝在制度建設上既有繼承,也有創新;表現在文化上,就是通過八股取士、「文字獄」嚴密控制思想,實行文化專制主義。但這時經濟上已經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新的經濟基礎與君主專制制度為代表的舊的上層建築發生矛盾,表現在文化上,就是以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等為代表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產生了,《牡丹亭》《紅樓夢》等文藝作品也對這種思想進行了一定的渲染。

※4.如何認識宦官專權問題

宦官專權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作為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伴生物,對中國古代政治產生了重要影響。因為宦官身份特殊,極易形成專權局面。通常情況下,皇帝勤政多才,政治清明時,不太容易形成宦官專權局面;而皇帝年幼,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烈時,則易形成宦官專權局面。宦官又多是統治階級中最腐朽、最反動的代表,其專權則極易形成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政治更加黑暗,進而導致農民起義爆發,最終導致舊王朝覆亡。可以說,主要依附於封建專制制度產生、發展,又加速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腐敗和王朝的滅亡。從歷史上來說,東漢、唐、明三朝,是中國歷史宦官專權最嚴重的時期。

東漢中後期後,多由幼主臨朝,政權多落入皇太后為首的外戚之中。皇帝成年後,不甘於外戚專權局面,便依靠身邊的宦官發動政變,這樣,宦官在皇帝支持下形成政治集團而操縱政權。由於宦官沒有社會基礎,沒有政治才幹,因而導致政治更加腐敗。比較正直的文人官吏和外戚集團進而反對宦官,宦官在皇帝支持下進行反擊和鎮壓,因而導致了黨錮之禍,使東漢統治日趨腐敗,政局更加混亂。

唐代宦官專權是從唐中期開始的。安史之亂後,宦官因擁立有功而權力增大。後來又直接掌握了兵權,宦官開始有恃無恐的干涉朝政,連皇帝也任其擺布。

明代自永樂帝後,宦官權勢開始增強。因為明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達到頂峰,皇帝為強化權力,而通過宦官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控制。明代的特務機構,大部分是由宦官控制的;宦官還控制著一些經濟部門;宦官通過充任監軍等,統帥軍隊。正因為宦官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權勢極大,所以明代宦官專權的程度和危害也更為嚴重。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等都是權傾朝野的大宦官。

※5.如何正確認識中國古代「漢法」與「舊俗」之爭

(1)「漢法」是指中國內地的封建剝削方式、先進的生產方式和上層建築。「舊俗」是指邊疆少數民族落後的生產方式和上層建築。古代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後,在漢族先進生產方式和統治制度影響下,均採取了接受「漢法」的措施。「漢法」與「舊俗」之爭的結果是生產關係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體現。

(2)西晉陸續內遷的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原來還保留著自己的語言、習慣和部落組織。到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後,少數民族逐漸學會先進的農耕技術,成為農業居民。孝文帝頒布均田令,遷都洛陽,採用漢族統治階級的政治制度,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進程。契丹族首領阿保機接受漢族封建文化、任用漢族讀書人制定典章制度。党項族仿照漢族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金世宗進行改革推行恢復農業生產的措施。蒙古族是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蒙古貴族攻佔中原地區初期,把游牧生產推廣到中原,後來才「退牧還耕」,中原先進的生產方式要求改變其保守落後的「舊俗」,這勢必會促進蒙古族封建化速度,使元朝統治取得漢族地主階級支持。建立清朝的滿洲貴族,入關後在經濟上逐步調整統治政策,鼓勵和恢復農業生產,在政治上完全沿襲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3)我國古代落後民族吸收漢族的先進文化大都是非強制性的。馬克思說:「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這是一條永恆的歷史規律。」中國古代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的「舊俗」被中原農業民族的「漢法」所替代,證明了馬克思這一論斷的正確性。

※6.康乾盛世與封建制度衰落的關係

盛世和封建制度的衰落是從不同角度而言的,二者並不矛盾。第一,衰落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明清時期封建制度已成為生產力發展的嚴重障礙,它的落後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這是客觀規律,任何封建統治者都不能阻擋。第二,「康乾盛世」的出現是調整生產關係,使其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結果。由於清初統治者調整統治政策,注意與民休息,出現了這種盛世局面。這種盛世局面超過了前代任何一次盛世。它是在前代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出現的。第三,在盛世中隱藏著危機。這種盛世局面是相對的、暫時的,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從中國發展的趨勢看,這只是封建專制制度衰落前的迴光返照,盛世裡面暗含著衰落和危機。主要表現為: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衝擊並削弱了封建自然經濟的基礎;反對君主專制的民主思想也在康熙年間產生。為維護封建統治,統治者採取了一系列強化中央集權措施,他們對外實施消極防禦的鎖國政策,這些措施只能是封建制度的強心劑。這些現象和發展勢必加速封建制度的衰落,加劇封建統治危機。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專制統治,必然會引起政治的腐敗;封建經濟的發展,必然會造成土地集中,從而引起階級矛盾尖銳;同時,反封建的各種因素正在成長。從世界歷史發展看,17、18世紀的歐洲,資本主義取代封建主義已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以後中國歷史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自乾隆後期,政治腐敗,土地兼并嚴重,階級矛盾尖銳,各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加上西方列強入侵,封建制度面臨嚴重危機。

※7.中國古代宰相制度的變化

宰相,或稱丞相,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重要官職。作為封建國家最高行政機構的首長,成為皇權的伴生物,與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有著密切關係。

(1)宰相這種官職,是隨國家的出現而產生的,但此時名稱不固定,職權也並不顯赫。到戰國末出現了「宰相」這一專稱。秦統一後,秦始皇建立了正規的丞相制度,丞相「掌承天子、助理萬機」,既是國務總管,又是皇帝家務總管。同時設立御史大夫為副丞相。漢承秦制,仍設立丞相。漢武帝為加強皇權,在設立丞相的同時又寵任外戚與近臣,組成與丞相相對應的「內朝官」,丞相權力受到一定削弱。這種情況延續到魏晉南北朝。

(2)隋唐到宋,宰相制度發生了變化。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分掌決策、審議和政務,三省同為宰相機構,三省長官同為宰相。共同「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其間,宰相由多人擔任,不僅三省正副長官為相,只要被皇帝授予「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三品」者都是宰相。有時宰相達十多人。三省制的建立,使相權分割,減弱了對皇權的威脅。

(3)明初仍設宰相,適應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加強的需要,朱元璋利用丞相胡惟庸謀反案,廢丞相,分丞相政務歸六部,六部直屬皇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沒有宰相的朝代。此後,適應處理政務的需要,先後創立了內閣和軍機處,內閣和軍機處首長雖無宰相之名,但實際上成為宰相,只不過其職權與前相比有了削弱。

縱觀我國古代宰相制度的演變,相權和皇權一直處於矛盾和共存中,君主怕相權危及皇權,常用宦官奴僕控制宰相,相權被削弱;宦官、奴僕卻成了宰相;君主為加強權力,又千方百計地削弱相權,從而導致宰相制度不斷演變。

註:加※號的為教師使用的拓展內容。

二、跨科聯繫

1.多角度認識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1)運用政治與經濟的辯證關係理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此制度根源於封建經濟,由封建經濟所決定,地主階級運用這一制度維護自己的經濟利益;(2)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認識此制度的影響,既要看到它的積極作用,又要看到它的消極作用;(3)運用矛盾的主次關係原理認識此制度,封建社會上升時期其積極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會的衰落階段其消極作用是主要的;(4)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認識此制度存在的兩對基本矛盾(皇權和相權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以及這兩對矛盾總的發展趨勢);(5)可與當今國家政治制度中民主與集中的原則進行比較,正確認識民主集中制的科學性。

2.制度創新和與時俱進

古代政治制度在發展過程中既有繼承,也有創新,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發展特徵。繼承中,既有前後王朝之間的繼承,也有不同民族政權間的繼承;創新時,既考慮政治需要,也適應社會現實。對於這些歷史現象,要從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一切從實際出發等政治理論角度理解這些做法。

3.選官制度和人才標準問題

選官制度和人才標準問題從古至今都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對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從政治方面,可運用經濟與政治的辯證關係認識古代選官制度和人才標準問題的根源。從歷史與現實關係方面,分析當今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以及考試改革發展的趨勢。

4.政治文明的繼承和發展

政治文明的發展歷程是人類歷史的重要內容,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當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這一切都涉及古代的政治制度。要從政治文明的繼承和發展的角度,深刻認識古代政治制度的歷史意義和現實作用。

三、綜合演練

閱讀下列材料:

青海省的可可西里是藏羚羊、藏野驢、野氂牛、雪豹等一大批國家珍稀野生動物的天堂,是我國大型珍稀野生動物物種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地區。近年來,這裡的珍稀野生動物卻因其極高的經濟價值而受到盜獵者的瘋狂捕殺。在短短的14年間,可可西里的野生動物就減少了三分之二,其中藏羚羊佔了絕大多數。藏羚羊是我國的稀有動物,生活於西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1979年,它被列入《國際野生瀕危動植物貿易公約》(CITES)嚴禁貿易的物種名錄中。然而儘管有這樣的國際禁令,自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藏羚羊絨製品在國際市場上卻十分走紅。它們可以在歐洲許多國家和其他國家的市場買到,而這些卻都是CITES的簽字國。1996年,在倫敦,一條藏羚羊披肩售價可高達3500英鎊。歐洲市場上的高價又使我國一些不法分子非法偷運到印度進行加工的藏羚羊原料價格也隨之上漲。

請回答:

(1)在唐、宋、元、清時期各是如何管理藏羚羊活動地區的?

(2)試從經濟學角度分析藏羚羊絨製品售價高的原因。

(3)該材料主要揭示了環境問題中的什麼嚴重問題?據材料分析「在短短的14年間,可可西里的野生動物就減少了三分之二,其中藏羚羊佔了絕大多數」的原因。

(4)你認為要使藏羚羊不再受到盜獵者的殺戮,應採取哪些措施?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政治、歷史、地理三科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第(1)問首先應該依據地理知識和材料確定青海省可可西里藏羚羊活動地區的地理位置,再聯繫歷史知識歸納唐、宋、元、清時期管轄此地的政權或機構。第(2)問「原因」在材料中有明確的信息,可從經濟學角度進行分析。第(3)問中的「嚴重問題」根據材料不難作答,其中的「原因」在材料中也有很多信息,應從多角度進行歸納。第(4)問「措施」應結合導致「嚴重問題」的原因綜合分析。

參考答案:(1)吐蕃(唐宋)、宣政院(元)、青海(清)。

(2)藏羚羊絨製品質量好,產品稀少。

(3)問題:珍稀野生動物被瘋狂捕殺。原因:物種日益減少;盜獵者的瘋狂捕殺;CITES簽字國的令行不止;高額利潤的驅使。

(4)加大對犯罪分子的打擊力度;加強對環境、物種問題的宣傳;設立更多的自然保護區;加強國際間的聯合;增強防範打擊的投入和科技含量等。

●教師下載中心

●教學建議

中國古代政治史,在當前的高考中重點突出政治制度沿革變化的內容。古代的政治制度首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此外還包括與之相關的選官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少數民族的軍政制度,具體到問題系列,則包括宰相制度、文化專制主義、科舉制度、地方機構設置、監察制度等。這些內容不僅與中國社會近代化的歷史變遷相映襯,也與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相聯繫,在文科綜合考試形勢下便於與政治等學科的跨學科考查,更在最新的課程標準中列為知識模塊之一。社會的需要、課程的改革、高考的變化,都要求關注古代的政治制度內容。

複習本專題應特別注重以下幾個問題:

(1)注意知識的點、線結合。點就是各種政治措施、各項政治制度的方方面面,對此應有準確的理解和記憶。線就是對同類知識的梳理整合,形成系列化的知識體系。例如在政治制度框架內,分別梳理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選官制度、監察制度、創新舉措、文化專制主義等。知識點與知識系列的結合,能夠涵蓋整個古代政治制度內容,適應高考的需要。

(2)關注歷史與現實聯繫密切的政治制度。歷史服務於現實,歷史為現實提供經驗教訓,「資政教化」「以史為鑒」是歷史學習的特有社會功能。故考查與現實重大問題有密切聯繫的內容是綜合考試命題的基本要求。例如古代治理國家的措施與當今國家的方針政策的比較,為今天的改革和國家治理提供經驗教訓;深入研究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與治亂興衰現象的關係,總結可資借鑒的經驗教訓,也可為當今社會發展服務。

(3)溝通古代政治制度與近代民主化進程的聯繫。以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為代表的古代政治制度是與古代的經濟基礎相適應、以個人專製為特色的政治制度,是與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格格不入的。所以引起了近現代先進中國人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的政治追求,構成了整個中國政治制度變遷的歷史脈絡。

(4)注意與政治學理論的結合。政治學的基本內容就是介紹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應自覺地運用政治學觀點對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進行分析評價。

●拓展題例

【例1】(2003年江蘇、廣東,4)下列事件中屬於封建王朝皇族內部爭鬥的是

①七國之亂 ②靖康之變 ③靖難之役 ④陳橋兵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例2】(2000年全國,8)明初加強專制統治的措施中,與後來宦官專權有直接關係的是

A.廢除丞相 B.設立廠衛特務機構

C.八股取士 D.地方設「三司」

答案:B

【例3】(2001年全國,3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則天進號「天后」,上書建言:「勸農桑,薄賦徭……禁浮巧;省功費、力役……」

——《新唐書》

材料二:魏晉以來,士族靠門第世代把持高位。武則天修《姓氏錄》,以帝、後族及三公等高官為第一姓,「各以品位高下敘之,凡九等……當時軍功入五品者,皆升譜限(列入上等士流),縉紳(指世家大族)恥焉」。

——《新唐書》

材料三:則天以女主臨朝,大臣未附,委政獄吏,剪除宗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舊唐書》

材料四:武則天大開科舉,唐人稱她「開汲引之門,進用不疑,求訪無倦……才能者驟升。是以當代謂知人之明,累朝賴多士之用。」

——《陸宣公翰苑集》

請回答:

根據以上材料,分析武則天得以掌握政權近半個世紀的原因。

參考答案:原因是武則天推行了有積極作用的政策:輕徭薄賦,反對奢侈浪費、濫用民力;獎勵農桑,發展生產;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反對派;大開科舉,破格選拔人才;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打擊士族腐朽勢力,反映新興庶族地主利益。

【例4】(2000年全國,38)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一:契丹舊俗,事簡職專,官制樸實……至於太宗,兼制中國(指得幽雲十六州後,統治區域擴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國制(遼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稅賦、軍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遼史·百官志》

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薊以北,拓跋自得靈夏以西,其間所生豪英,皆為其用。得中國(指中原)土地,役中國人力,稱中國位號,仿中國官屬,任中國賢才,讀中國書籍,用中國車服,行中國法令,是二敵(指遼、西夏)所為,皆與中國等。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50

材料三:燕薊之地陷於胡虜且百年而忘南顧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簡易,鹽粬俱出,科役不煩故也。 ——余靖《武溪集·論河北榷鹽》

請回答:

(1)遼實行南北雙軌政治制度的原因是什麼?評價其歷史作用。

(2)材料三所述燕薊之民忘「南顧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為什麼?

參考答案:(1)契丹征服者一時尚不能適應被征服地區先進的封建文明,於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實行雙軌政治制度分別管理。這種承認漢法、設立南面官的做法,實際上是對先進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護,並促進了契丹社會向封建制過渡,有利於民族融合。

(2)不全面。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即遼政權放棄落後的生產方式,仿行漢法,逐漸向封建制轉化。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訴訟(轉)+中國古代法律制度中對於證明標準的規定(轉)
古代有賣書的地方么,或者說古代書籍如何流通?
如果唐朝人穿越到了你的身邊,你該如何跟他解釋這個完全陌生的世界?
如果知乎放到中國古代會被問什麼問題?
古代女人出嫁時,父母為何要送開襠褲做嫁妝?原因讓人羞紅了臉

TAG:中國 | 政治 | 制度 | 古代 | 政治制度 | 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