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朝的官階如何劃分?

明朝的官階如何劃分?

  明朝朱元璋制定了「一品玉帶,二品花犀,三品金花,四品素金,五品銀花,六七品素銀,八九品烏角」的詳細規定。

  明朝官階九品,製作出的服裝也如官階。九品官制奠定以後直到明初,官員的品級只能從服飾的顏色及圖案花紋上區別。如明代官服,一至四品緋色,五至七品青色,八、九品綠色。其圖案花紋,一品大獨科花,徑五寸,其次是越往下越小。二品小獨科花,徑三寸。三品散搭花,徑二寸。四、五品小雜花,徑一寸。六七品小雜花,徑一寸。八品官員以下無花紋。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始定補子制度。補子就是一塊縫在胸前的布,上面綉上各種花紋。公、侯、伯、附馬的補子綉麒麟白澤,官員是文禽武獸。一品文官綉仙鶴,二品是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以下是鷺鷥、黃鸝、藍雀等。武官一二品是獅子,三四品為虎豹,五品是熊,六七品是彪。

  明朝官階

  正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宗人令、宗正宗人、左右都督。

  官階:初授特進榮祿大夫,升授特進光祿大夫。

  勛位:文官叫左柱國,武官叫右柱國。

  從一品:

  少師、少傅、少保和太子太師、太傅、太保以及都督同知。

  官階:初授榮祿大夫,升授光祿大夫。

  勛位:文、武官都叫柱國。

  正二品:

  太子太師、少傅、少保、六部尚書、都御史、都督僉事、正留守都督指揮使、衍聖公。

  官階:文官初授資政大夫,加授資德大夫;武官初授驃騎將軍,升授金吾將軍,加授龍虎將軍。

  勛位:文官叫正治上卿,武官叫上護軍。

  從二品:

  布政指揮同知。

  官階:文官初授中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武官初授鎮國將軍,升授定國將軍,加授奉國將軍。

  勛位:文官叫正治卿,武官叫護軍。

  正三品:

  太子賓客、侍郎、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卿、太常卿、檐事府尹、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揮、僉事指揮使。

  官階:文官初授嘉議大夫,升授通議大夫,加授正議大夫;武官初授昭勇將軍,升授昭毅將軍,加授昭武將軍。

  勛位:文官叫治資尹,武官稱上輕車都尉。

  從三品:

  光祿、太僕、參政、苑馬卿、運使、留守指揮同知衛、指揮同知宣慰使。

  官階:文官初授亞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武官初授懷遠將軍,升授定遠將軍,加授安遠將軍。

  勛位:文官叫治資少尹,武官叫輕驥都尉。

  正四品:

  僉都御史、太僕、通政太常、苑馬少卿,少詹太常、京府丞副使、鴻臚卿、知府衛指揮僉事、宣慰同知。

  官階:文官初授中順大夫,升授中憲大夫,加授中議大夫;武官初授明威將軍,加授廣威將軍。

  勛位:文官叫贊治尹,上騎都尉。

  從四品:

  祭酒、參議運司、宣慰副使、宣撫。

  官階:文官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議大夫,加授朝清大夫;武官初授宣武將軍,升授顯武將軍,加授信武將軍。勛位:文官叫贊治少尹,武官

  稱中騎都尉。

  正五品:

  華蓋殿、謹身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春坊的大學士、翰林學士、庶子通政參議、大理寺丞、尚寶卿、光祿少卿、太醫院使、郎中欽天上

  林監正、寺中宗人經歷、按察僉事府同知、長史、儀衛正、正千戶宣慰僉事、宣撫同知。

  官階:文官初授奉議大夫,升授奉政大夫;武官初授武德將軍,升授武節將軍。

  勛位:文官叫治少尹,武官叫驍騎尉。

  從五品:

  侍讀、侍讀學士、諭德洗馬、尚寶、鴻臚少卿、員外、五府經歷、知州、運副、正提舉、京府判、衛所鎮撫、副千戶、儀衛副、招討使、宣撫

  、副安撫使。

  官階:文官初授奉訓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武官初授武略將軍,升授武毅將軍。

  勛位:文官叫協正庶尹,武官叫飛騎尉。

  正六品:

  大理寺正詹事丞、中允侍講、侍讀、司業、太常、都察院留守、尚寶司丞、大仆寺丞、京知縣、司都司經歷、通判、上林欽天監副、五官正、

  太醫院判、兵馬指揮、斷事百戶典仗審理、正神樂觀提點長官、副招討宣撫僉事。

  官階:文官初授奉直郎,升授承德郎;武官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

  從六品:

  贊喜司直郎、修撰、光祿、鴻臚寺丞、大理寺副署正、京府推官、布政司經歷、正理問、運判、州同知、正提舉安府副長官。

  官階:文官初授承務郎,升授儒林郎,吏目:宣德郎;武官初授忠顯校尉,升授承信校尉。

  正七品:

  都給事中、編修、監察御史、大理評事、行人司正、五府都察院留守、司都司都事通政、司按察司經歷、太常博士、典簿、兵馬副、營膳正、

  京縣丞、府推官、知縣、副斷事審理、副安撫僉事、蠻夷長官。

  官階:文官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稱:宣義郎;武官初授忠靖校尉,升授忠勇校尉。

  從七品:

  檢討給事中、中書舍人、行人司副、光祿典簿、署丞詹事、太僕主簿、京府經歷、靈台郎、祠祭署奉祀、州判、副提舉、問衛運司宣慰經歷、

  布政司都事副理、蠻夷副長官。

  官階:文官初授從仕郎,升授征仕郎;武官初授敦武校尉,升授修武校尉。

  正八品:

  國子監丞、行人部院司照磨、五經博士、通政司衛、按察司運司知事、京縣欽天監、主簿、御醫、保章正、協律郎、營膳副、王府典膳奉祀等

  所正府經歷、縣丞。

  官階:文官初授迪光郎,升授修職郎;武官沒有正八品以下的官階。

  從八品:

  翰林典籍、光祿事監事、典簿博士、國子助教、鴻臚主簿、京府運司知事、挈壺正祠祭署祀丞、布政司照磨、王府典膳奉祀等所副宣撫經歷、

  知觀。

  官階:文官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職佐郎。

  正九品:

  校書、倚書、國子學正、部院司檢校、鴻臚署丞、上林典署監候司歷、營膳丞、各館局大使、京府照磨、贊禮郎、奉鑾府、縣主簿、宣慰安撫

  知事。

  官階:文官初授將仕郎,升授登仕郎。

  從九品:

  待詔、詹事、上林錄事、司諫通事舍人、正字司務、國子學錄、國子典籍、鳴贊序班、韶舞司樂、五官司晨、漏刻博士、京府檢校、京縣典史

  、院司衛州所各吏目、內外教授、府照磨、司獄、巡檢、驛丞、各大使副使、僧道陰陽雜職。

  官階:文官初授將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

  未入流:孔目、國子典館、儒學正、教諭、訓導長官、司吏目、府檢校、縣典吏等。


  明朝的官階制度

  明朝的官階制度是沿襲漢唐兩朝而有所損益的。洪武三十年起罷「丞相」位不設後,中央政治的大權,從此旁落「尚書」六部。但「殿閣大學士」仍為皇帝的備用顧問,帝自操大威之柄,故集權歸於皇帝一人。

  其實大學士在明初時也是鮮有能參決朝廷大事的,這一點上恐怕與我們的現在想像有所距離。因為時糾劾職責屬「都察院」管;章奏達送屬「通政司」管;平反審案屬「大理寺」管;武備屬大都督府管(隸屬兵部)。由此而引成了文、武平行的兩線不同官階制度,大體上以吏、戶、兵三部為重。明初時「都督五府」皆為元勛宿將領之,但永樂年間設「軍監」以後,武將從此不能自大焉。嘉靖年間中葉,內閣大臣才而見重。

  1、宗人府,設「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五人並列一品)。因掌管皇家九族的所有重大事務(包括立太子、封皇后、立王世子、廢貴妃等),為所有職官中的第一。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為「宗人府」。初多以親王領之,後也以勛臣攝事。屬下設有「經歷司」、「經歷」(正從五品)等職。

  2、三公三孤,設「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皆正一品);「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皆從一品)。因掌佐天子的經邦宏略等,位居無上之尊。後略有息變,但基本都為公、孤六全。

  3、太子師傅保,即「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皆從一品);及「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皆正二品)。因以掌教太子教諭為職責,太子即位時,多被升為三公三孤。下還設有「太子賓客」(掌禮讚,正三品)等職務,一般稱作「東宮」。

  4、六殿閣大學士,分別為「中極」、「建極」、「文華」、「武英」四殿及「文淵閣」、「東閣」共六位「大學士」(並列正五品)。主掌詔、誥、制、冊文、書、符、令、檄等文的起草;及諸司達上的題、奏、表、講章、書狀、文冊、揭貼、制對、露布、譯等審修;充會試考官、殿試讀卷;修帝傳實錄、國史、地誌時任總裁。因常侍天子於殿閣下,為避宰相名,又稱「內閣」。大學士即太祖時的「中書省」(置左右丞相各一人,正一品);後置左右「相國」。洪武元年改為「平章政事」(從一品)、「左右丞」(正二品)、「參知政事」(從二品),下置「左右司」,設有「郎中」(正五品)、「員外郎」(正六品)、「都事、檢校」(正七品)、「照磨、管勾」(從七品)等官;「參議府」,設有「參議」(正三品)、「參軍」、「斷事官」(從三品)、「斷事、經歷」(正七品)、「知事」(正八品)等官;「都鎮撫司」,設有「都鎮撫」(正五品)等官;「考功所」,設有「考功郎」(正七品)等官。洪武七年設「中書舍人」。九年汰平章、參知兩政事,十三年罷中書省。十五年仿宋制設大學士,建文時改稱學士,仁宗時複名大學士,嘉靖時復宰相輔臣地位,朝班位列六部尚書之前。

  5、尚書六部,分別為「吏、戶、禮、兵、刑、工」。各設「尚書」一人(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下置「司務廳」,設「司務」二人(從九品);「文選、驗封、稽勛、考功」四吏司,各設「郎中」(正五品)、「員外郎」(從五品)、「主事」(正六品)等官員。其中吏部掌全國官吏的各類事務,主要有「選授、封勛、考諜、催督、稽緩、勾銷、簿書、文選」及「封爵、襲蔭、褒囎、吏算」等類。其它各部所設基本大同小異,只是按部的性質在名稱上有所區別而已。

  「襲蔭特恩制」宋朝就有,明朝時,正一品的官員兒子,可直接獲得正五品的特封。一般三品以上的官員就可稱為「顯官」,五品以上的官員已可獲「誥命」,六品以下的官員之能授「敕命」。其中曾祖父的孫子、父親的兒子,其官被封為「公、候、伯」者時,該祖或父,亦被視為一品官員。

  文散官的官階設有四十二級之多,故其職位、待遇、榮譽、封號等,都是不一樣的。單命書的幅數與捲軸就不一樣。如一品官員是三代四軸,其軸為玉(註:這裡的「代」是指上代,「三代」即其上輩父、祖父、曾祖父三代,加命官自己,共可得四軸命書);二、三品的官員是兩代三軸,前者為犀角軸、後者為鎏金軸;四到七品的官員只能享一代兩軸,而且只能以牛角之類作為軸頭。

  明朝時,「大夫」的稱呼已很多,但凡獲大夫稱號的,一般均為五品及以上的官員。如正、從一品官員初授「特進榮祿大夫」,升授「光祿大夫」(地位最高);「資善、資政、資德」這「三資大夫』,為正二品官員的標誌;「中奉、通奉、正奉」這」後三奉大夫」,為從二品的標誌;「嘉議、通議、正議」這「三議大夫」,為正三品的官員;「亞中、中、大中」這「中三大夫」,為從三品的官員;「中順、中憲、中議」這「前三中大夫」,為正四品的官員;「朝列、朝議、朝請」這「三朝大夫」,為從四品的官員;「奉議、奉政」大夫為正五品,「奉訓、奉直」大夫為從五品(簡稱四前奉大夫)。也就是說該官員一旦獲得大夫頭銜,其相應的官階至少是從五品。一般進士出身、翰林院官員等均可獲得五品官位,但一生中未必一定能獲得大夫級的封銜(即榮號)。

  「郎」類官位只授五品以下官員,如正六品為「承直郎」,升「承德郎」;從六品為「承務郎」,升「儒林郎、宣德郎」;正七品為「承事郎」,升「文林郎、宣議郎」;從七品為「仕郎」,升「征仕郎」;正八品為「迪功郎」,升「修職郎」;從八品為「迪功左郎」,升「修職佐郎」;正九品為「將仕郎」,升「登仕郎」;從九品為「將仕左郎」,升「登仕佐郎」。

  「命婦」亦分九類,命婦就是官員的夫人或母親,一般七品以上官員才有可能獲封。最高為「國夫人」,其公爵者妻子,可封曰為「某國夫人」;其次為候或伯的妻子,可封稱為「候夫人」、「伯夫人」;其下是「一品夫人」、「二品夫人」;三品官員的妻子可封為「淑人」;四品的為「恭人」;五品的為「宜人」;六品的為「安人」;七品的為「孺人」。如因其子孫貴、或夫已死者,則加「太」字。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夫人」一詞其實是不能亂稱的,明朝時,只有二品以上的大官妻子或其母親,才有資格獲得「夫人」或「太夫人」的稱號。

  「文勛官」分為十類:正一品可稱「左右柱國」;從一品稱「柱國」;正二品稱為「正治上卿」;從二品稱「正治卿」;正三品為「資治尹」;從三品為「資治少尹」;正四品為「贊治尹」;從四品為「贊治少尹」;正五品為「修正庶尹」;從五品為「協正庶尹」。故代的勛號一般是封給有建功立業人的,故在春秋戰國時,常以青銅鼎、爵器的鑄成,來記錄功勛的過程。不過到明朝時,可能是就純稱號而已,但從中我們還可以分辨出《周官》以來的大略遺韻(即公卿、令這「三官」首長制)。

  考功原為夏制,歷經漢、唐以來,應該說是更加完善了。明朝時,三年為「初考」;六年為「再考」;九年為「通考」。評為「稱職」、「平常」、「不稱職」三種,不稱職者黜遷之。其時京官會遭六年一察,外官則需三年一朝。永樂元年朝廷變異,北京先置設「北京行部」,設尚書兩人、侍郎四人、行人等。後來朝廷分置於北京,從此朝官就成為兩套班子了(即南京和北京均為京都)。正統六年時,北京方去「行在」兩字,南京則加「南京」兩字,從此北正南副兩京都正式移位。

  戶部分為「浙江、江西、湖廣、陝西、廣東、山東、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廣西、貴州、雲南」十三「清吏司」(註:即後來的天下十三省),各以郎中一人(正五品)、員外郎一人(從五品)負責。文武官皆以歲祿俸支為制,正一品為一千另四十四石糧食一年。至從九品時只有六十石了,而未入流者(即無品吏員)皆為三十六石一年。明朝時已有銀票通行,已可米與鈔本折兼支。

  禮部,主要分掌「儀制、銀印、祠祭、給賜、精膳、邦禮」等事務。其中印的尺寸、紐式、文字等都有規定,如「將軍印」規定為二寸三分見方,厚九分,柳葉篆文,虎紐等。其中內閣、將軍府、宗人府、五軍都督府俱為正一品的銀印;六部、都察院、各都司、「衍聖公」、「張真人」、「中都留守司」等職,俱為正二品的銀印;各布政司為從二品的銀印。

  從官府的印品中,我們是可以看出明時職務的設立及地位變異情況的。如「後賜衍聖公」三台、「順天、應天」兩府、通政司、大理寺、太常寺、詹事府、京衛、按察司、各衛,俱為正三品印(註:二品官以下均為銅印);苑馬寺、宣慰司、太僕寺、光祿寺、各鹽運司,為從三品印;鴻臚寺、各府,正四品;國子監、宣撫司,從四品印;翰林院、左右春坊、尚寶司、欽天監、太醫院、上林苑監、六部各司、宗人府經歷司、王府長史司、各衛千戶所,俱正五品印;司經局、五府經歷司、招討司、按撫司、俱從五品。

  位居六品的官位大多是院、寺、監、都、衛、部司下的司署與衛百戶所,但也有特別的部門設置,如有一個「五城兵馬司」為正六品印;大興、宛平、上元、江寧四縣,也是正六品的署印;持六品印的還有「僧錄司」和「道錄司」,可見明朝時的宗教地位不低。六科行人司、寺下典簿廳、中書舍人、各縣、司下經歷司類,大多屬七品官署。其它各類廳、所如「博士廳」、「照磨所」等屬八品印官署。

  九品印所涉及的範圍已極廣,如寺下獄司、內府鈔庫、御馬草倉、會同館、顏料局、文思院、府衛儒學、稅課司、陰陽學、道紀司、巡檢司等均是。不過九品銅印也還是蠻大的,其方仍有一寸九分,但厚卻只有二分二厘了。九品以下為「不入流」的單位,如各州縣儒學、倉庫、驛遞、閘壩批驗所、抽分竹木局、河泊所、僧道會司等都是。它雖屬國家所有,但沒有品的級位。不過仍有「銅條記」為印證,而且也有規定的尺寸。

  直紐的印文按不同等級分為「九疊篆」或「八疊篆」,如果沒有理解錯誤的話,那麼這些明朝的官印印文,應該與書畫作品中的那些石刻印文是大不一樣的。外國(附從國)王者也有明朝的統一官印,分為金、鍍金、銀三種。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官分爵位、職位、權位三種。爵以榮譽顯,最高為王、公,次為候、伯,均稱國;職以事務分,最高為一品官,任職於丞相、大學士等;權以掌印顯,最高為皇帝的玉璽,次為王國的玉璽。

  兵部是軍隊事務的標誌,在明朝,軍隊均為兵部總管。武官分為六品十二勛級,正一品為左右柱國,從一品為柱國;正二品為上護軍,從二品為護軍;正三品為上輕騎都尉,從三品為輕騎都尉;正四品為上騎都尉,從四品為騎都尉;正五品為驍騎尉,從五品為飛騎尉;正六品為雲騎尉,從六品為武騎尉。其它均為散階,共分為三十階。

  正、從一品武將初授榮祿大夫,升授光祿大夫;正二品初授驃騎將軍,升授金吾將軍,加授龍虎將軍;從二品初授鎮國將軍,升授定國將軍,加授奉國將軍;正三品初授昭勇將軍,升授昭毅將軍,加昭武將軍;從三品初授懷遠將軍,升授定遠將軍;正四品初授明威將軍,升授宣威將軍,加授廣威將軍;從四品初授宣武將軍,升授顯武將軍,加授武信將軍;正五品初授武德將軍,升授武節將軍;從五品初授武略將軍,升授武毅將軍。

  六品為校尉官,正六品初授昭毅校尉,升授承信校尉;從六品初授忠顯校尉,升授忠武校尉。

  武將歲凡六選,有世官、流官之分。世官九等為一、指揮使;二、指揮同知;三、指揮僉事;四、衛鎮撫;五、正千戶;六、副千戶;七、百戶;八、試百戶;九、所鎮撫。皆有襲職,其替職待遇中,幼子有優給。所以將軍所鎮之處,往往是父子兵軍政世襲。一般來說,「將軍」及「校尉」都是軍隊的標誌及地位榮號;「軍府」則相當於地方府;「衛署」跟地方縣署大體同級;「千戶」已可為城;「百戶」多稱為「鎮」。

  「流官」的概念與「世官」是大不一樣的,由於常涉及到地方的安危,在文學作品中出現較多。流官則分為八等,一、左右都督;二、都督同知;三、都督僉事;四、都指揮使;五、都指揮同知;六、都指揮僉事;七、正留守;八、副留守。由於都督之類常是跨越地府範圍管理軍隊(如明前有的大都督都五州一上軍事、有的都督都一州五郡軍事),所以在概念上,要比地方的郡府官大得多。流官職位一般多從世官中升授(相當於從邊關調往內地),但也常用武舉人才(如武進士)。只有少數能獲特恩的流官,有時也能直接成為世官。

  軍政也有考試,一般五年一考。戰功則分為「奇功、頭功」兩等;「首功」四等一般用於邊事;「土司」之官(即少數民族地區)也有三至七品之官、分為九等,但一般皆無朝廷歲祿。

  刑部、工部的官位設置,大體與吏部、禮部類同,區別的只是名稱而已。

  6、都察院,即皇家的監察機構。自秦朝起設御史台以來,各朝各代基本都沒有斷過。所不同的只是名稱不同、職位不同、人員配備不同、待遇不同。明朝以「都察院」為朝廷對全國的監理總綱,根據十三道地區數,分設十三個都院使司。共設御史一百十人,相當於漢時的九十八郡國加後來的擴展範圍。明朝的都御史制自吳元年起置御史台,初設左右御史大夫(從一品);御史中丞(正二品);侍御史(從二品);治書侍御史(正三品);殿中侍御史(正五品);察院監御史(正七品)。洪武十五年更置為都察院,改「察院監御史」為「監察都御史」(正七品)八人監十二道,「分監察御史」每道三至五人(正九品)。不過每道設有鑄印兩枚,一枚文為「繩愆糾繆」,一枚為「某道監察御史印」。明朝由於給監察御史的品級太低,故後來太監當道、插手內外政。

  7、詹事府,即皇太子的府邸。設有詹事(從二品)、少詹事(正三品)、府丞(正四品)、通事舍人(正九品)等職。後來春坊也歸入詹事府管,設有左右春坊大學士、庶子、諭德(正五品)、贊善(正六品)、司諫、正字(正九品)等等。不過太子府的培養職事很重,如監國、撫軍、出征、朝會等國家大事,一般都會有尚書、都御史等重臣兼教習之。

  8、翰林院,文化及教育單位;也常備為皇帝顧問。設學士一人(正五品),博士九人(正八品)等。其中博士一職可世襲,其中學士一職備為皇帝顧問。侍讀、侍講(從五品)的職責掌經史講解;博士治書學;史官(修撰正六品、編修正七品)掌國史;庶吉士讀書於翰林院;學士掌教授;侍書(正九品)管理書籍;待詔(正六品)應對皇上問題;孔目(未入流)掌文移等等。不過明初時翰林學士為正三品;侍講、直學士位四品官。後來翰林身份漸高,凡六部尚書、侍郎兩職,必須兼翰林學士;崇禎七年,推官、知縣也必須為編修、檢討(從七品)銜。

  庶吉士是陞官的進修部門(相當於現在的中央黨校),洪武初設六科庶吉士(即尚書六部);十八年,以進士出身凡在翰林院、承敕監等近侍者,也稱為庶吉士;永樂二年,始定為翰林院庶吉士,選進士(即會試合格)中文學優等者及善書者為之。三年一試(即殿試),其留者二甲(榜眼)任職於編修;三甲(探花)授為檢討(從七品);不得留者,則為給事中、御史、或出為州、縣官。宣德五年,才始命學士去教習庶吉士;萬曆以後,掌教者專以吏、禮兩部的侍郎任教師等。

  翰林院管理的範圍也很廣,初有弘文館學士、秘書監、起居注(即記錄皇帝的起居日事)、國子監祭酒、司業等職。後又設立國學,改設博士五人(正八品)、六堂助教十五人(從八品)、學正十人(正九品)、學錄七人(從九品)等。時國家規定,凡舉人(鄉試即省試合格)、貢生(已有秀才資格而又考進國子監讀書的)、官生、恩生、功生、例生、土官、外國生、幼勛臣、勛戚大臣子弟,均可入國子監深造。歲終考校有幸者,其文冊會直接選送皇帝過目(註:能獲特恩機會)。翰林院的「衍聖公」(正二品)一職,則只能是孔氏世襲。

  9、禮儀四寺,它們分別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各設正卿一人(正三品)、少卿兩人(正四品)、寺丞兩人(正六品)等。其中太常掌祭祀總務,各壇、廟、殿、陵等處都有祭署;光祿掌祭物;太僕掌馬事;鴻臚掌賓事。

  10、尚寶司,為特殊的一個部門。因掌寶璽、符牌、印章等事,為內宮的重要部門之一,多由太監宦官掌領。設卿一人(正五品)、少卿一人(從五品)。舊有傳世寶璽十七枚,嘉靖時增制了七枚,共計二十四枚。它們分別為「皇帝奉天之寶」(唐宋傳璽),專用於祭祀天地;「皇帝之寶」,用於誥、赦行文;「皇帝行寶」,用於冊封、賜勞;「皇帝信寶」,用於詔親王、大臣、及調兵;「皇帝尊親寶之」,用於上尊號;「皇帝親親寶之」,用於諭親王;「天子之寶」,用於祀山川、鬼神;「天子行寶」,以封外國及賜勞;「天子信寶」,招外服及徵發;「制詔之寶」,用於敕書;「廣運之寶」,用於獎勵臣工;「敬天勤民之寶」,用於敕諭朝覲官;「御前之寶」、「寶章經史之寶」、「欽文之寶」,用於圖、書、文史;世宗增制「奉天承運大明天子之寶」、「大明受命之寶」、「巡獵天下之寶」、「垂訓之寶」、「命德之寶」、「討罪安民之寶」、「敕正萬民之寶」七種。

  「金牌」也有定製,號字為「仁、義、禮、智、信」五種。其中仁者形龍,只有公、候、伯、駙馬都尉才能佩之;義形為虎,勛衛指揮佩之;禮形麟,千戶佩之;智形獅,百戶佩之;信形雲,將軍佩之。

  「兵符」夏即有之,《史記》有「皇帝合符釜山」之句,這裡的符,就是兵符意思。明朝「半字銅符」有四種,分別為「承、東、西、北」四字。巡者持左半,守者持右半,合契為察焉(註:只有巡守城的侍衛官才能有之)。

  「令牌」之號六:「申」字給金吾諸之警夜者(註:即宮衛);「金、木、水、火、土」字給五城警夜者(註:京城及大興、宛平、上元、江寧四縣城,合稱「京都五城」);銅牌號曰「勇」,以稽守卒。

  「牙牌」是廷臣的標誌(即笏),夏周以玉,約唐朝時,因西胡貢品象牙較多,或才改為牙制。牙牌亦以五等分,以察朝參之人。其中公候伯曰「勛」;駙馬都尉曰「親」;文官曰「文」;武官曰「武」;教坊司曰「樂」。

  另有祭牌、雙魚銅牌、善牌、使牌(註:一般親王之藩、文武官出鎮撫使、行人通達使命等用之。但御史出巡察時給印,事竣交還)等。

  11、給事中,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察」等百事。他們的地位雖然不高,但是職威卻很重。因未任何一個官員如經他們的稽劾後,麻煩就會很多。他們的奏章往往可直達天子上聰,相當於皇帝的眼睛。明朝時設有「都給事中」六部六科各一人(正七品);「左右給事中」各一人(從七品);「給事中」六部六科總四到十人不等(從七品)。

  12、宦官十二監,每監設「太監」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監」各一人(從四品)。十二監下為四司、八局,總計有二十四個衙門。各衙都有「令、丞、奉御、內史、典簿」等職(四到九品),與我們想像中的太監(即去勢男侍)有些不一樣。另有女宮六局。

  附:武備編製

  明朝初都南京以後,永樂年間遷都北平,由此形成了歷史上常有的正副兩京制度(如秦、漢、唐三朝以西安與洛陽同時為京;元朝時有東西南北中五京之都)。永樂始元後北京被稱為「順天府」,後為正京都;南京被稱為「應天府」,後為副京都。由於永樂朝是在王畿的基礎上強武為帝的(即篡位性質),所以形成了歷史獨有的南北兩京兩套朝官班子制度。他們的品佚相同,只是南京的朝官,俱前綴「南京」兩字。所以武備上也是南北兩京為同時的中心,從京師到郡縣皆以衛所為軍駐地的標誌。

  其時全國軍隊被分「內、外兩統」。外統謂之「都司」,內統謂之「五軍都督府」。上十二衛屬「天子親軍」,征伐時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隊領之。後來衛所之兵疲於藩上,京師之旅困於戰役,這就是軍隊「親衛制」的不足之處了。總體上,軍的性質有「京營、直軍、衛營」三種,其中京軍地位最高亦稱「元帥府軍」,並以「大都督府」節制中外諸軍。內外置大、小場分教四十八衛卒;都督五府,分掌「前、後、中、左、右」五軍。洪武四年,京軍總數約為二十萬七千八百人。

  衛軍制,是朱元璋以元集慶路為吳王時改過來的。時諸翼「統軍元帥」有十七,朱元璋改為「武德、龍驤、豹韜、飛熊、威武、廣武、興武、英武、鷹揚、驍騎、神武、雄武、鳳翔、天策、振武、宣武、羽林」這十七「親軍指揮使司」。下設「指揮」(領兵五千人)、「千戶」(領兵一千人)、「百戶」(領兵一百人)、「大旗」(領兵五十人)、「小旗」(領兵十人)。

  天下大定以後,大略以各郡縣為一衛所;洪武三年,升「杭州、江西、燕山、青州」四衛為「都衛」;復置「河南、西安、太原、武昌」為四「都衛」;八年改南京的「京留守都衛」為「留守指揮使司」,置「北平、陝西、浙江、江西、山東、四川、福建、湖廣、廣東、廣西、療東、河南」十二「都指揮使司」;十三年析「大都督府」為左軍、右軍、中軍、前軍、後軍為「五軍都督府」,分天下駐軍為「都司」十七個、「留守司」一個、「內、外衛」三百二十九個;「守御千戶」(與衛同級)六十五個。其中上十二衛(即天子親軍)都有冠號名稱,它們分別為「金吾前後衛、羽林前後衛、府軍中及左右前後衛、虎賁左衛、錦衣衛、旌手衛」。

本文地址:http://www.lishixinzhi.com/mingchaolishi/1981.html


推薦閱讀:

明朝董旻與琉球的變遷
朱元璋的文化是怎麼學來的?
王寶強的成功史與朱重八建立明朝相比,哪個更難?
諸臣與皇帝如何稱呼張居正?
佛教思想對明太祖朱元璋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