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型糖尿病的病因與發病機制

1型糖尿病的病因與發病機制

T1DM可能是遺傳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特異性自身免疫性反應破壞胰島β細胞所致。

一、遺傳因素

1、家系研究

單卵雙生T1DM一致率約50%,而在T2DM一致率則幾乎為100%。研究分析了493個家系,發現僅79個家系中有一個或數個同胞或雙親患T1DM。如果

在10歲之前已確診T1DM,那麼同胞患T1DM風險約8.5%,如果在10以後確診,則同胞患T1DM的風險為4.6%。另一組9000個在樣本家系研究分析顯示,雙親、同胞、子女的T1DM風險分別為1.3%,4.1%,和1.9%。上述研究結果表明,T1DM親屬發生T1DM的機會顯著高於一般人群,但垂直傳遞率不高。提示T1DM有一定的遺傳性,但其他因素(環境和免疫因素)可能更重要。

2、HLA

HLA是機體重要組織相關性抗原系統,是一個多基因合體,定位於人類第6號染色體短臂上,此系統由HLAⅠ,Ⅱ,Ⅲ類基因組成。

研究顯示,此3類基因均與T1DM發病有關,但普遍認為HLAⅡ類基因與T1DM發生的關係更為密切。  

HLAⅡ類基因包括DR,DQ,DP等位基因點,這些等位基因編碼的HLAⅡ類抗原是由α鏈和β鏈以非共價結合的細胞表面異二聚體。

二、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包括感染、病毒和飲食因素等,其中病毒感染最為重要,秋冬季節T1DM發生率高,可能與病毒感染機會多有關。

柯薩奇病毒感染與T1DM的發生關係密切:在2/3 發病的T1DM兒童檢測到抗柯薩奇病毒β的免疫球蛋白M(IgM),而正常兒童檢測率僅為12%。在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病人分離出柯薩奇病毒4。柯薩奇病毒感染後相當數量的病人為急性或慢性胰島細胞損傷。

從病理組織學、流行病學調查、動物實驗等研究證實,胰島炎病毒、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亦與T1DM發病有關。

病毒感染致使胰島β細胞損傷的方式可能有3種:

  (1)病毒直入胰島β細胞,迅速、大量破壞胰島β細胞,使並無糖尿病病史的病人突發嚴重高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甚至死亡。

(2)病毒進入胰島β細胞,長期滯留,使細胞生長速度減慢,細胞壽命縮短,β細胞數量逐漸減少,若干年後出現糖尿病。婦女妊娠期曾患風疹病毒感染,她們的子女中先後發生1型糖尿病的佔20%,稱為先天風疹病毒感染後糖尿病,這是病毒潛隱性感染損傷β細胞的例證。

(3)具有糖尿病易感性的個體發生病毒感染,反覆損害胰島β細胞,病毒抗原在β細胞表面表達,引發自身免疫應答,β細胞遭受自身免疫破壞。

病毒感染是少年兒童發生1型糖尿病的重要環境因素。但是並非每次病毒感染都會損壞胰島β細胞。在眾多的病毒感染病人中,發生糖尿病的畢竟是少數。

三、自身免疫

1、體液免疫 

T1DM是具有一定的遺傳基礎,在多種環境因子(如病毒、細菌、藥物等)觸發下發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參與其病理過程。新診斷的T1DM病人血漿中存在著高滴度的自身抗體,如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胰島細胞抗體(ICAS)、胰島素抗體(IAA)等,這些抗體雖然並非T1DM的致病原因,但卻是胰島β細胞損傷和自身免疫的標誌。

2、細胞免疫

細胞免疫在T1DM發病機制中的作用較體液免疫更為重要。其特徵表現為CD4和CD8+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浸潤的胰島炎;選擇性的胰島β細胞損傷;致胰島素分泌下降或缺乏。T淋巴細胞在T1DM的病理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推薦閱讀:

不攝入糖量,血糖還會有嗎??
患者教育 | 妊娠糖尿病的最佳飲食
餐前「小吃」——無壓力運動減脂方法
糖尿病初期都有哪些癥狀?
我媽媽昨天剛查出來得了糖尿病,我第一次見我爸爸哭,我應該怎麼幫助我媽媽?

TAG:糖尿病 | 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