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詩中的桃花潭(上)
桃花潭之所以有名,歷來說法不一,有云:古人風于澄泓蒼靄,如入《桃花潭記》所述之武陵源,古名之。而桃花潭之所以著名,則是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唐天寶年間,涇州(今安徽省涇縣)豪士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陽家,欣喜萬分,遂修書一封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這裡有萬家酒店。李白欣然而來,汪倫便據實以告之:桃花者,實為潭名:萬家者,乃店主姓萬。李白聽後大笑不止,並不以為忤,反而被汪倫的盛情所感動。
踏歌岸閣適逢春風桃李花開日,群山無處不飛紅,加之潭水深碧,清轍晶瑩,翠巒倒映,李白與汪倫詩酒唱合,流連忘返。臨別時在踏歌古岸,李白題下《贈汪倫》這首千古絕唱:「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如今,詩仙、豪士逝者如斯,但桃花潭卻因之流芳千古。潭邊至今有汪倫墓碑文「唐史官汪諱倫也之墓「
踏歌岸閣是在汪倫當年送別李白的東園古渡之處建造的一座二層樓閣中華祠是陳氏大姓翟氏宗族的祭祀之所。據記載,翟氏宗族明清兩代,共有十五人榮登進士,舉人上百,秀才上千。明萬曆年間,江南鎮撫大將軍翟國儒赴雲南邊疆平叛為國捐軀,祠堂被御賜「忠孝堂」。「忠孝堂」前後三進,佔地千畝,建築材料均為楠木,漢白玉石,其石雕和木雕世所罕見,被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羅哲文先生譽為「中華第一祠」。
桃花潭晨霧,渡船浮在霧中,恍若仙境文昌閣建於清乾隆32年,共三層,八角。一至三層分別高懸「盛世文明」、「文光射斗」、「共登雲梯」匾額,是昔日翟氏宗族文武理學的豐碑,由於造型秀麗典雅,也是著名的景觀之一。此外,諸如懷仙閣、萬姓義門、韃子樓、撫風會館、司馬第等古建築也都有著十分重要性的歷史意義和研究價值。
桃花潭晨霧縣誌《桃花潭記》稱「層岩衍曲,回湍清深」,「清泠皎潔,煙波無際」。峭岩上古藤綴拂,煙霧繚繞,朝陽夕暈,山光水色,尤顯旖旎。駕一葉扁舟泛遊其上,一篙新綠,微波漣漪,足見「千尺潭光九里煙,桃花如雨柳如綿」。潭東岸,有東園古渡,系汪倫踏歌送別李白處,有明朝建踏歌古岸,西岸有壘玉墩、書板石、彩虹崗、謫仙樓、釣隱台、懷仙閣、汪倫墓等。
桃花潭邊至今有汪倫墓汪倫墓碑有「光緒二年季秋月重建」,碑文「史官汪諱倫也之墓」相傳為李白所題寫,其真偽已無從考證。「謫仙題」,謫仙即是李白。汪倫墓位於桃花潭懷仙閣後方,佔地一畝左右,主墓為橢圓形,墳背高2米,邊高1米,直徑6米左右。汪倫墓是一波三折,曾三次被人挖毀並進行過一次遷移。汪倫是762年後謝世的。他死後墓葬在桃花潭東岸金盤獻果處(現桃花潭鎮政府後山)。元代,蒙古人將皖南墓碑洗劫一空,汪倫墓碑不能倖免。清代時,地方人士在原址復建汪倫墓,並立碑,文曰:光緒十一年秋月重建,唐史官墓汪倫也,謫仙題,十五年十月南陽立1958年,國家興建陳村水庫時,汪倫墓被毀,只發現了汪倫墓碑一塊。1985年,涇縣政府撥款重選址在桃花潭西岸彩虹崗修建了汪倫墓,並將碑移去安置,另堅了一塊長碑,刻有重修汪倫墓簡介。主墓正前方放置著一條石板桌。墓冢和地面用古磚鋪砌而成,顯示古樸。墓冢兩旁有石人像、石馬像,墓側兩旁植有風景樹、翠竹等各種花草。墓周圍是由古磚堆砌成的圍牆。
推薦閱讀:
※唐代李白草書《愛酒帖》欣賞
※「詩仙」李白的經典七絕,喜歡的轉起
※詩仙聖境---當凃李白墓園(絕品收藏)
※如何評價李白的詞、蘇軾的詩以及蘇軾在北宋文壇的地位?
※李白:把酒問月
TAG: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