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學」怎樣「活」起來 2

  怕的是嘩眾取寵

  求的是潛移默化

  在看似繁多的國學讀本中,對國學的誤讀其實不少。一些所謂的「讀國學」的活動,也往往形式大於內容。穿漢服端坐蒲團誦經,「打造」仿古學堂,在額頭點上意為啟蒙的紅痣……國學的傳承不講究花架子,哪裡需要那麼多俗套的張揚?豈不知國學的要點在於日常生活中的累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國學不是「成功學」,時下諸如「感悟經典,奠基一生成就」的言論不僅淺薄了點,無助於國學傳承,而且損害了國學的優美和魅力,更可能對孩子的成長形成消極引導。

  出版國學經典讀本的目的不是嘩眾取寵,而是讓小學生繼承中華傳統美德,提升對傳統優秀文化的興趣,並涵養文學的審美情趣。在小學生閱讀方面,不宜驟然進行艱深的國學知識教育,更為有效的方法是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走進小學生的心靈,在潛移默化的學習氛圍里,達到閱讀的目的——而這就格外強調了選本的重要性以及知識的難易把握程度。除了編輯出版合適的版本提供給孩子們閱讀,家長和老師還應該注重言傳身教。國學的影響力看似在生活之外,實則存在於舉手投足之間。因此,國學經典教育更適宜在日常生活中繼承與探討,如此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1905年4月,《繪圖中國白話史》在刊登出版廣告時說:「中史浩繁,編纂非易,新輯歷史課本類皆文義稍深,初學未能領會。是書將五千年大事純用白話演說,略通文義者即可讀,此洵小學之佳本也。」現在的小學生接觸的世界更為豐富,國學閱讀也宜以新形式出現,如精彩紛呈的國學趣味故事、幫助孩子感悟經典的特色閱讀等,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既學習了國學常識,又鍛煉了閱讀能力。確實,優秀的小學生國學經典讀本,不僅應該是孩子課堂學習的延伸,更應該是孩子了解傳統文化中蘊含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有效渠道,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才是閱讀國學經典所需要的。

  國學教育無疑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既需要符合小學生的閱讀、生活習慣進行教學,也要發揮國學的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國學通過各種形式潤物細無聲。只有當國學經典所蘊含的思想和智慧貫穿在孩子們的日常行為當中時,國學才會「活」起來。這不僅是一種回歸,還關涉到文化的復興。(朱曉劍)


推薦閱讀:

國學大師梁漱溟的養生智慧二
國學經典名句40:「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
禹音:永樂皇帝之趣文
加拿大總督:5個女兒3個到過中國學習
國學讀物-子部-兵家【尉繚子】

TAG: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