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族的來歷( 比鄭成功的名聲還要大的明末抗清英雄是誰?

比鄭成功的名聲還要大的明末抗清英雄是誰?

點擊看大圖

在毗鄰中國雲南的緬甸北部山區有一個民族叫果敢族,他們其實屬於我們正宗的漢民族,現在這個地方早已經被緬甸政府單獨劃為了一個縣,名字就叫果敢縣。面積十五萬平方公里,人口約十五萬。為什麼本屬於我們漢民族的百姓要跑到貧困的緬甸山區生活?他們的祖先到底遭遇了什麼?這還得從三百多前的明朝末年那些波雲詭譎的形勢說起。

1644年,李自成的起義大軍打進了明朝的首都北京,崇禎皇帝在走投無路之際,在煤山上吊自殺。李自成在北京沒待多長時間,也在明朝叛臣吳三桂和滿清大軍的合擊下狼狽出逃,於1645年在湖北的九宮山陷入四面楚歌,被當地民團殺死,殘餘力量成鳥獸散各奔東西。之後吳三桂和滿清軍隊乘勝開始進攻四川一帶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張獻忠於1646年在和清軍的一次遭遇戰中中箭身亡。張獻忠死後他所建立的政權也就分崩瓦解了。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當權者的死亡最多只能代表一個時代的結束,卻不能代表其力量的徹底消亡。

明朝滅亡後,朱氏宗族的藩王們在原明朝大臣將領等的扶持下曾經在南方建立了好幾個明室小朝廷,先後有福王朱由崧建立的「弘光政權」;唐王朱聿鍵建立的「隆武政權」;魯王朱以海建立的「魯王政權」;還有朱聿鍵之弟朱聿鐭建立的「紹武政權」;以及桂王朱由榔建立的「永曆政權」。這些明朝的殘餘政權大多在滿清大軍的傾力打擊之下,如曇花一現稍縱即逝,時間最短的政權僅存在四十一天。但唯獨「永曆政權」政權硬是苦苦支撐了近二十年。

「永曆政權」因何能夠在滿清鐵蹄日益堅硬之下苟延殘喘如此之久?關鍵原因就是這個殘明小政權能夠和李自成、張獻忠這兩支失勢的起義軍在最危難的時候捐棄前嫌暫時聯合,共同對付外敵。

自從李自成於1645年戰死於湖北的九宮山後,他的余部分為二支,分別由郝搖旗、劉體純和李過、高一功等率領,先後退入湖南,與明朝的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北巡撫堵胤錫聯合起來一致抗清。1647年,郝搖旗部護衛逃到廣西的永曆帝在柳州安居下來,並於年底,大敗清軍於廣西的全州。之後他們以永曆帝為旗幟,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抗清戰爭,幾乎收復了湖南全境。看到恢復明朝的火焰之後,一些已經被迫投降了滿清的明朝軍官們也趁機反正抗清,一時間,永曆政權名義控制的區域擴大到了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還包括北方山西、陝西、甘肅三省一部以及東南福建和浙江兩省的沿海島嶼,出現了南明時期第一次抗清鬥爭的高潮。

但此時的永曆政權內部不是因「多難而興邦」,而是在相對平穩的時候,各種暫時被掩蓋下去的矛盾重新抬頭,各派政治勢力互相攻訐、傾軋,李自成的農民軍殘餘力量在排擠打擊下被迫脫離南明政權,轉移到巴東荊襄地區組成夔東十三家軍,獨立抗清。永曆政權的內訌給了清軍以喘息之機。1649—1650年,何騰蛟、瞿式耜先後在湘潭、桂林的戰役中被俘殺,清軍重新佔領湖南、廣西;其他剛剛收復的失地也相繼丟掉了。南明一時又陷入了低谷時期。

直到以孫可望、李定國等為主的張獻忠的大西軍的殘餘勢力的加入,永曆政權才再次改變了局勢。

張獻忠於1646年戰死後,以其義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等人為主的大西軍殘部於1647年進佔雲南、貴州二省。1652年,岌岌可危的南明永曆政權接受孫可望和李定國的建議和大西余部聯合抗清。之後,以大西軍余部為主體的南明軍對清軍展開了全面反擊。李定國率軍8萬東出湖南,取得靖州大捷,收復湖南大部;隨後南下廣西,取得桂林大捷,擊斃清定南王孔有德,收復廣西全省;然後又北上湖南取得衡陽大捷,擊斃清敬謹親王尼堪,天下震動。同時,劉文秀亦出擊四川,取得敘州大捷、停溪大捷,克複川南、川東。孫可望也親自率軍在湖南取得辰州大捷。東南沿海的張煌言、鄭成功等的抗清軍隊也乘機發動攻勢,接連取得一連串勝利,並接受了永曆封號。一時間,永曆政權名義控制的區域又恢復到了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全部,湖南、四川兩省大部,廣東、江西、福建、湖北四省一部,出現了南明時期第二次抗清鬥爭的高潮。

張獻忠一生曾經收養了四個養子,分別為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孫可望是張獻忠最為器重的。所以孫可望在張獻忠死後成為大西余部首領的不二人選。李定國是僅次於孫可望的張獻忠的第二養子。他十歲被收養,四十二歲去世,前後在軍中凡三十二年之久。他相貌英俊、身材奇偉,以寬厚溫和著稱,每次臨陣必披堅執銳、勇不可當,在軍中素有「萬人敵」和「小尉遲」之美譽。十七歲的時候,就成為張獻忠手下第二號大將!崇禎十七年,張獻忠建立政權,他受封安西將軍,地位僅次於孫可望,是大西政權的第三號人物。時年不過二十四歲。

大西政權隨著張獻忠的戰死而分崩離析,定國隨孫可望轉戰滇、黔,建立了以昆明為中心的著名的「四將軍」政權,這四個異性兄弟同時稱王,定國為安西王。

定國最早提出聯明抗清,儘管曾一再遭到大哥兼主帥孫可望的反對,但最後還是弟兄之間形成了共識,最終把他們的部隊歸入南明的永曆政權。之後李定國主動請纓抗清。一戰逼死四大漢奸降王之首的滿清定南王孔有德。再戰在湖南衡州擊殺滿清理政三王之一的敬謹親王尼堪。兩戰殺死滿清兩位王爺,使「清君臣聞警,上下震動,聞定國名,股慄戰懼,有棄湘、粵、桂、贛、川、滇、黔七省與帝媾和之議」。至此,定國已經「兩蹶名王,天下震動」!為此李定國也被南明永曆皇帝封為晉王。這兩次戰爭是自從明朝萬曆年間以來,明清作戰清軍的最大損失!

面對李定國所取得的重大成功,孫可望如坐針氈,生怕危及了自己的主帥地位。開始暗中策劃偷襲李定國,結果被李定國擊敗。但他還不死心於1657年八月再次調兵十四萬,下決心要把李定國趕盡殺絕,當時李定國兵不滿三萬,然而,在決戰之時孫可望的可恥行為受到全軍將士的一致唾棄,紛紛倒戈投向李定國。所以,戰役不到十天,孫可望大敗,僅以身免。

兵敗以後的孫可望,狗急跳牆,向洪承疇投降,做了民族的敗類!他把雲貴的虛實都告訴了清軍,滿清以他為嚮導大舉進攻雲貴。明永曆十三年,清軍三路大軍進逼雲貴,李定國兵敗,被迫向南撤退。在撤退之前,他完成了他一生最後一次震動天下的戰役--磨盤山戰役,他部署非常嚴密擬一舉殲滅吳三桂的清軍主力。但由於叛徒的告密最後功敗垂成。

此戰役是雲貴會戰以來最大的惡戰,在此戰役中李定國軍隊三分之二的戰士戰死,清軍也「死傷甚眾,卻三十里」,十八名將官都統被擊斃。李定國卓越的指揮才能和頑強果敢的鬥志在這次戰役中再次得到體現,使清軍不再敢驕橫窮追自己的部隊。

李定國從磨盤山撤退以後,和永曆皇帝進入緬甸的時候失散,自己率部轉戰於雲南和緬甸的邊界。此時滿清的軍隊也雲集於此,李定國部隊的處境日益艱難,他意識到要使抗清大業延續,唯有接回永曆帝。於是,李定國積極聯絡逃入緬甸的永曆朝廷,並親率大軍至緬甸迎接永曆帝,然而,此時的永曆帝被清軍嚇破了膽,再也沒有了收復山河的雄心壯志,甘心苟安於緬甸的庇護之下。而緬甸人也趁火打劫出爾反爾,多次襲擊李定國軍隊,定國忍無可忍,與緬甸軍隊發生衝突,以少勝多大破緬甸十萬象軍,令緬甸人聞風喪膽。而永曆帝此時不但不鼓勵李定國,反而下詔命定國撤軍。定國望詔凄愴,嘆道:「大明亡矣。」部將乘機指責永曆帝不義,勸定國為自己打算,投降清朝。定國怒道:「自受大明之封爵,我便是大明之臣子,為人臣者不為人謀,可乎?今社稷獰淪,主上托於異邦,為臣者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焉能為一己之安,背宗棄祖,剃髮受辱,投降滿狗。」將士聞言,無不泣下。定國在再勸永曆帝無果的情況下,無奈退兵,但仍盤桓在中緬邊境,希望等到永曆帝回心轉意的一天。

順治十八年十二月初一日,清軍迫近緬甸,緬甸國王大驚,送出了永曆帝朱由榔父子,以避免本國捲入明、清之戰。康熙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永曆帝被吳三桂派人在昆明一小廟內,用弓弦勒死。永曆帝和太子被清軍俘獲的噩耗傳來時,李定國傷心備至,捶胸大哭。他感到擁明抗清的旗幟既倒,再無回天之力,部下兵馬由於駐紮在人煙稀少地區,糧食醫藥不足,病死了差不多一半。強弩之末,無法久支,此時自己的得力大將白文選等人也被迫投降吳三桂,從李定國憂鬱成疾,臨終前,託孤於部將平陽侯靳統武,命世子李嗣興拜統武為養父,叮嚀道:「寧死荒徼,無降也!」一代豪傑終於齎志以歿。他的那些不願意投向滿清的部下從此散落在緬甸的北部山區,稱為「桂家」後來漸漸形成了緬甸的果敢族。

至今雲南人仍然視定國為滇中的脊樑!(雲南人最為崇拜的就是武侯和李定國)他一直被當作神靈受到祭祀,晚清革命黨人蔡鍔在雲南起義時,以李定國為自己最高榜樣,章太炎曾經說:「願吾滇人,勿忘李定國!」


推薦閱讀:

《海閭倡和香詞》明末清初·宋徵輿
大明末路——最終是誰滅了大明?
如何看待統治階級民族所屬對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影響?
明末的這個讀書人為何如此心狠手辣?投降清朝後連滿清都不敢用他

TAG:成功 | 英雄 | 名聲 | 鄭成功 | 明末 | 來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