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北京長城分布及情況
萬里長城北京段,地跨京北山區平谷、密雲、懷柔、昌平、門頭溝5個縣區,總廠629千米(其中主幹線長529km,支線長90km)。據查,保存完整無損的累計長度為67km,基本完整的6 km,中等的116 km,壞的95 km,最壞的295 km。長城線上共有城台(包括敵台、附牆台及戰台)827座。北京長城整個走勢呈比較連續完整的半環形。
一、平谷長城
平谷縣位於北京市東北部,其東南與天津市薊縣接壤,西北與密雲縣相連。
長城由薊縣黃土壤村西約二華里起,始為北京平谷縣轄。平谷縣所轄長城的大體走向為:向西過一海拔五百二十三米的山至彰作關,轉北經中心村西側過柵欄峪、柴木峪,繼續向北四華里處折西至將軍關。由將軍關繼續向西,轉南又轉西至黃松峪關。再向西經樓南溝後行約七華里,轉北經龍潭東溝,過海拔七百零一米山峰、七百八十三點三米山峰,經河口轉東上四座樓山。過四座樓山後,經張家台至黃門子,西出平谷入密雲界。
【將軍關】將軍關位於北京平谷區東北約40公里的明長城線上,東靠茅山,東南臨黃崖關,西北近牆子路關,是平谷東北的重要隘口。將軍關又名將軍石關,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明隆慶三年(1569)又經邊總戚繼光重修。一稱因建關前此谷口曾由都司將軍把守,因此得名。又稱因附近有塊巨石,通稱將軍石,以石得名。距今將近600年。關口東部城牆至今猶存,有一敵樓,當地稱之為「正北樓」,只殘留高約6米的基座。靠樓城牆內側有一券門,門南有一家院,內有一天然柱狀豎石,高約6米,據說石上原刻有「將軍石」三字,並署有年號,今字跡已漫漶。將軍關東側山上長城,今多已倒塌,靠近關口處兩側的長城修築堅固,石砌牆體至今仍保存較好。將軍關向西為金山,因山勢陡峭,沒有修築牆體,僅在金山山樑的二凹地有不足50米長的石牆,當地稱為大壩牆。
該關隘口東西兩面依山,中衛平川穀地,將軍關石河常年不斷,從北向南而流。山上植有松、柏和野生的椿、榆及灌木草叢。此關地處兩山相峙的谷口,山巒重疊,長城蜿蜒山巔之上,谷口地勢開闊無遮無障。形勢險要,為要衝之地。關北8.5公里之興隆縣陡子峪,關南10公里直上營(又稱將軍營),東南10公里至彰作里關,西北15公里至黑水灣寨,關左右各建墩堡1座駐軍戍守。東側上崗上設關城一處,並列城樓3座,中高約4丈(約13米),左右次之,周長30丈(約100米)為磚石結構,樓分3層,上層有垛口,中空四壁有箭窗,底層駐兵戍守,有券門3個,高寬約1丈(約3米),可通騎往來。城下為屯兵營寨,明代設都司駐守,清代改由把總衛守。明初有位都司將軍,曾登石布陣,打退過2000來犯之敵的3次進攻,大獲全勝。明成化元年(1465)參將王杞曾在此石上刻「將軍石」3字,以示紀念。城樓和墩堡、營寨早已拆毀,巨石尚存,字跡不清。
【黃松峪關】
黃松峪關建於明永樂年間,由於地勢開闊平坦,所以此關的地位相當於平谷長城沿線中最重要的一處,地位高於毗鄰的將軍關和其他營盤。可惜諾大個城堡在修黃松峪水庫時被完全拆毀,現堡中只留下幾株百年老樹作為歷史回憶。水庫兩邊山上雖然沒有敵樓的身影,但長城的牆體依然,有些地方保存得還相當不錯。長城以「之」字形上山奔西北方向而去,當地稱呼這段牆為七星寨。
黃松峪水庫東邊山樑上的長城從將軍關方向而來,翻過了「大金山」,一下就出溜到水庫中。山上石頭砌的長城堅固完好,並沒有嚴重坍塌,但敵樓卻已蕩然無存。這兒的長城是用種別處見不到的方法碼砌的,很像美洲古印第安文明中的巨石牆,長城都是用半噸左右的石塊很技巧地砌在一起,留下了遺傳千古之謎——我們的先人是如何建成了這漫山遍野的巨石長城?遊人走在山間的長城上,好似閑庭信步在羅馬大道,似乎只要有體力和閑適,就可以一直走到山海關或嘉峪關似的,只可惜,這樣好的長城在這兒只有一小段。
【樓南溝長城】平谷的樓南溝長城實際上是在深山區,這裡的山石海拔足有七百多米,其東面連接的便是黃松峪長城,平時遊人很少到達。樓南溝長城的風貌也不甚很好,長城牆體全部由山石干壘砌築,尚有圓烽火台一座和墩台遺址五座,但自然損毀較為嚴重。樓南溝長城是東西走向,一直向西頂到一座山尖上,上面有一座大塊山石堆成的圓形烽火台。俯視著通往四座樓山的那條大山溝,再向西,對面山坡上也有一道石牆向山上爬去,頂到一座山峰下面就不見了。此地山高谷深,交通非常不便,但仍有長城鎖關,可見古人處事之謹慎小心,處處設防,唯恐有所疏漏。
【四座樓長城】位於平谷區北部的四座樓山上。.向北至南水峪關,以險為障,以崖代牆,部分城段樓、台密集,南水峪關北,長城保存完好。玻璃台至北水峪口,依山勢而建,偶有城牆相接,達北水峪北山,出平谷區境,進入密雲縣、興隆縣一帶。長城為空心敵樓4座,時存3座。敵樓東西排列,樓之間有城牆相連,每座樓形制相同,均為三眼兩層,頂建有鋪房。通高10米,底12米見方,上口11米見方。存基座及中層建築,基座均用石條壘砌。建築為「井」字形格局,南、西、北三面各開箭窗3個,東面開左右2窗。
二、密雲長城據記載:「密雲長城全長207公里,擁有城台568座,城台保存狀況較好的195座。」長城進入密雲,向北經牆子路、干峪溝、營房村折向東北,經遙橋峪轉北過大黑關,再轉北過大角峪、五道梁、頭道溝、司馬台、金山嶺、蟠龍山、古北口、卧虎山、洪洞峪、過白馬關折向南過黃峪口、鹿皮關、石塘路、北石城、南石城、梨樹溝、五座樓、黑山寺、白道峪、牛盆峪、最後到達小水峪。
【牆子路長城】
牆子路關位於北京密雲縣到河北興隆縣的公路旁,是長城自平谷進入密雲境的第一大關隘。薊鎮長城分為三協(協,相當於現在的軍分區),其中中西協四路全部位於今密雲境內,牆子路關居東(其他三路從東向西的順序是曹家路、古北口和石塘路)。據長城學者所述:牆子路關建於明洪武年間,是明長城中較年長者。當時牆子路關統領士兵萬人,主要布防在今平谷地區的各個關口(如關上、鎮魯營、熊兒寨等)。牆子路長城跨越了流向密雲水庫的清水河,河水就從長城下面的水關鑽過去,因此有「一水流二關」之說,長城就在水關以南的山上。
【遙橋峪長城】遙橋峪城堡位於密雲新城子鄉東部、霧靈山西北角,建於明萬曆十六年(1598年)。堡城為方形,南面正中一座城門,至今保存完好,城牆是用大鵝卵石建築的,僅基礎和把角拐彎的地方使用條石和青磚加固。遙橋峪堡子不大,僅南面有一道城門,門外有幾株參天大樹顯得很是古樸。長城出牆子路關先向北,以後大體朝著東北方向的霧靈山走,時斷時續。現在的遙橋峪並沒有大段的長城實體遺存,只在其東面山坡上有幾個烽火台矗立著,這裡有湖泊,有山景,風光美得很。遙橋峪在霧靈山的西坡,由於山高嶺大,形成了天然屏障,所以從南坡到西坡,許多地方根本沒有修長城,或者受地形限制,只能在山口地帶左一段,右一節的修點邊牆和關口。
【大黑關長城】大黑關又名黑關或黑峪關,距密雲曹家路8公里,位於霧靈山山麓東北角,在北京市全圖的最東北犄角尖上,長城自此掉頭猛拐180°,連續不斷地一直向西綿延到古北口。據史料記載,大黑關東、西山皆高且險,唯關口是一道平川,明時在此駐守備。關口處設有關城。今關城除東側牆殘坍嚴重外,其餘三面尚存殘垣。大黑關於明洪武年間建關城,雖然地處偏遠,但昔日卻是來往交通要樞之地,三股道路於此交匯一點,向南到興隆,向東到承德,向西到京師,可謂咽喉要道。由於現在的交通改道走了牆子路和古北口,所以這裡一下子冷清下來了,除當地的農民車輛偶爾駛過,基本沒有多少遊人來打擾。
【大角峪長城】大角峪關建於明洪武年間,關城建築已經毀壞無蹤,只剩東西兩側山上的圈牆還在,老百姓管關城所在地叫「關門」,有公路穿越關門村,目前這裡是北京和河北的分界線。大角峪村的海拔高度已達700多米,但東西兩側的高山均在1100米以上,尤其西山特高,海拔1200多米。徒步上長城可選擇走西溝,大角峪村西有條叫西溝的山溝中有小路可以上山,緣西溝走7里可達五道梁長城,再走3里可登上西山的山頂。
從西山頂山可以清楚觀看東山長城在接近山頂時北折下山的樣子,長城自大角峪西山下來後過水關,又攀緣到西北方向的山巒去,那裡的地勢更高更險。
【頭道溝(白嶺關)長城】「白嶺關位於新城子鄉頭道溝村,建於明代,長2.5公里,城下有白嶺關。」這個頭道溝村就是過去的白嶺關。長城沿著大角峪的高山之巔一直蜿蜒去了司馬台方向,頭道溝長城距離司馬台長城已經很近了,只相隔一個山頭而已。二道溝位置居中,離大角峪更近,其正南方是二郎廟路口(距頭道溝2公里),東南是明代重鎮新城子,從大角峪乘中巴到那裡很方便。這裡的長城高且險,相比之下,著名的司馬台長城望京樓只不過是個小兒科——大約至少低了200~300米。險峻的山勢,讓人望而卻步,所以直到目前為止,很少有長城旅行者和攝影師前往探訪。
可能北京和河北長城上的敵樓都有「恐低症」,沒有一處不盡量蓋得高的。頭道溝和二道溝的山如列屏,高不可及,長城如蛟龍上下翻滾。走過許多地方,見識過許多險要的山,但還未曾見識過在如此險要之地築城的。從遠處看,除山尖有個敵樓,其他兩個墩台卻孤零零地懸在半山的上腰和下腰處,三個樓子自高趨低成了一線,但又與誰都不搭界,顯得與眾不同。頭道溝村山上的敵樓已距離司馬台不遠了,山頂的一排敵樓與望京樓長相守,遠相望。
【司馬台長城】密雲東部的司馬台長城與境內其他各段長城相比,無疑算是脫穎而出的一支奇葩。它猶如一條長龍橫亘在燕山山脈之巔,成為一段跌宕起伏,雄險奇巧,變化多端,綿延不盡的沃野「長龍」,交錯盤踞在明代中原的邊關重地,今被長城愛好者們所推崇。
司馬台長城始建於明洪武初年,後又經薊鎮總兵戚繼光和總督譚倫加固,是一段偏離原北齊長城基礎的明長城,也是至今完好保留明代長城原貌的一段古長城。司馬台長城,全長5.4公里,敵樓35座。著名長城專家羅哲文教授這樣評論司馬台長城:」中國長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馬台是中國長城之最。「所謂之最,就是最絕。整段長城構思奇巧,結構新穎,形態各異,集萬里長城眾多特色於一體,可用險、密、全、巧、奇五字概括。「望京樓是司馬台長城的最高點,海拔986米。據說晴夜中在望京樓可以望見北京城的燈火。再有,司馬台長城有四處最絕之處:其一,長城建築細部精緻,磚雕、石刻、文字磚一個都不少,這是萬里長城中極其少見的段落;其二,創造戰牆的形式,防禦效果超過傻大笨粗的實體牆,其遮掩守城兵士的作用是全方位的,發射火器時,也幾乎沒有死角;其三,司馬台天梯之長,為萬里長城獨一份。北京的長城有天梯的地方不止一處,但司馬台的天梯一蹬一米高,呵呵,似乎古代守城將士都是巨人;四就是障牆密布。登上了司馬台長城,你將發現長城建築的奇特性和多樣性特徵、了解到一般旅行者難以知曉的古長城建造方法,以及長城上的細部結構特徵和各個部件的實際作用,成為深度古長城玩家。
【金山嶺長城】【古北口長城】
古北口河東至蟠龍山:自大小金山樓往西屬於野長城,從這裡到古北口潮河東這一段叫蟠龍山長城,長城在一座名叫「高頭山」的地方穿越了一處軍事禁區(不過不要緊,那段禁區並不長,由北邊的半山腰可以繞過去)。可能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名字起得像這裡一樣貼切的地方了,長城盤旋在低嶺上叫「蟠龍」,長城橫亘在高山上叫「卧虎」,不盡對仗而且確是此段長城的形象寫照,可謂卧虎蟠龍是也!
蟠龍山地勢較為平緩,容易受敵,明將戚繼光汲取了前朝長城不堅,被俺答部突破古北口直逼京城的教訓(明嘉靖二十九年,即1550年,蒙古俺答部騎兵突破京師長城防線,大肆搶掠),故重修古北口長城時,在地形不利的地方追求高牆深壘。這裡的長城修得高大雄偉,堅固非常,牆高十餘米。在一次活動中,我們曾經在蟠龍山長城的馬道上並行十個人而不顯擁擠。在蟠龍山的制高點上有座將軍樓,南北箭窗各四,東西箭窗各三,奇特的地方是該樓有東西南北四門,一般敵樓只有一門或二門對穿,四門敵樓的例子不多。在蟠龍山長城中段另一制高點上有座二十四眼樓,該樓造型獨特,為萬里長城所僅見:正方,雙層,樓內部為立柱頂梁。每層每面三個箭窗,一共24孔,故名二十四眼樓(蟠龍山為1933年長城抗戰的主戰場之一,古北口戰役中雙方爭奪最激烈的地點就在這個敵樓附近,國民政府第17軍25師在此憑長城頑強抗擊侵略者)。現敵樓四面牆只剩了西北兩面,有可能也是毀於炮火。古北口關城在潮河東岸,現在已幾乎不存。長城從山上下來銜接關口,山上的長城保存還基本完好,但接近關口的地方已經變成一道毫不起眼的土壟了。
古北口河西至卧虎山:長城百轉千折,敵樓鱗次櫛比,蟠龍卧虎飛度關山,何其壯哉。古北口關的東面叫河東,為蟠龍山,關西叫河西,為卧虎山,因此此關又曾得名「虎北口「。
【白馬關長城】白馬關建於明永樂年間,別名「三關口「此地人煙稀少,山巒險峻,風景相當不錯。白馬關有邊牆兩道,當地百姓稱之為「一道邊」和「二道邊」,牆都不長,遇山崖而止。現城堡已廢,惟剩下了一個南門洞還有些模樣,上有匾題「白馬關堡「。
這裡的長城以險為障,大山夾峙,壁如刀削,山谷里地勢稍緩之處有邊牆兩道且保存完好。黃峪口(鯰魚溝附近)山勢險惡,但景色十分壯麗,一般遊人難以到達,現在仍然」養在深閨人不識「。這一代的山上有敵樓,高不可攀。從白馬關到這裡,公路狀況良好,就是長城距離大路有些遠,且前不著村後不把店。
【鹿皮關長城】鹿皮關是明代長城的重要關卡之一,扼守著密雲通往塞外豐寧的交通要道,後來由於修建密雲水庫和公路,一代名關也就此消失。鹿皮關長城初建於北齊,明萬曆年間重修,關口位於密雲黑龍潭風景區東,白河岸邊的大關橋下,是明代時京師北部長城的重要關口(亦是著名水關長城之一)。有此一說:鹿皮關的名字來源於兩種傳說,一說白河兩岸懸崖峭壁山色斑駁,好似鹿皮斑紋,故名;還有一說是居高臨下觀看峽谷中有大石如花鹿安卧,故名鹿皮關。
【石塘路長城】石塘路長城是京北長城中赫赫有名的重要關隘之一。石塘路城堡原為密雲首險之一,昔日的南北交通大路通達這裡,是控制白河湧出山口的關卡。明時石塘路的地位類似於古北口,明嘉靖年間設石塘路為「薊鎮西協四路之一,下轄二十三處關砦,東自陳家口堡,西至亓(音同齊)連口關,城段延伸125公里,負責95座敵樓的設防和兵力部署。「薊州防區東至山海關,西到居庸關,全程共劃分三協,每協四個路。換言之,這段長城中最要緊的十二個關口之中就有石塘路。
石塘路長城共分三段,即北石城、鹿皮關和南石城。由於石塘路山勢不高,敵樓和邊牆被人為因素毀壞的比較嚴重。鹿皮關至北石城再到南石城的長城形成了半環形的防禦工事,圓心就是石塘路關所在地(今石塘路村)。很多時候,遊人到北石城和去鹿皮關一樣,基本不是沖著野長城去的(經過北石城去九道灣大峽谷旅遊區),因為北石城的長城損毀嚴重到根本入不得觀光客們法眼的地步,有心情沿著殘長城走上一遭的遊人實在太少。南石城距北石城大約3里,距石塘路村也是3里,這裡的長城就很精彩。南石城有個四座樓山,山上有四座敵樓,其中三個是空心的,最高處的墩台是實心的。四座樓山看起來不高,但爬起來可不易。幾座敵樓都矗立在懸崖峭壁上,僅僅看看就令人頭暈目眩,可想而知爬起來有多難。
【黑山寺長城】過南石城和五座樓沿著密雲水庫公路再往南走,路和長城就開始分離了,並越走越遠,在黑山寺村附近可以看見山上有三個孤零零的敵樓和煙墩。黑山寺村得名於平頂山山腳下的一座廢廟,現在只存殿基,四周青松環抱,因幾乎沒有遊人打擾,所以環境幽靜得很。黑山寺遺址東有一個峽谷,峽谷兩側絕壁高陡異常,彷彿一雙巨手強行將山壁撕開個口子。面對地形如此險惡的山峽,當初不設防也罷了,但明廷仍在峽口建堡設關。現堡子仍在,方形,周長一里多,其特色是用毛石干砌,不太惹人注意。曾經為辨別真偽,一老友還特意替一個當地撿柴的老太太背了好一段路的柴禾,問她:「大媽,這是個堡子嗎?「老太太一臉茫然,似乎沒有聽懂,再問「這是什麼時候建的堡子啊?」她指了指山上的敵樓說:「和那個一塊兒修的,是皇上那時候修的。」再問:「是哪個皇上修的?」她說:「秦始皇!」
【白道峪長城】白道峪是村名,但山口卻不叫這個名字,當地老鄉說叫「流白水「。白道峪有兩個古代的屯兵堡壘,一個在山口中,叫「外堡「,現只存遺迹;另一個在山口外,叫」內堡「,現白道峪村內。如今,內堡的整個輪廓還基本堅固,但規模很小,周長不過兩三百米,堡子里僅住著一戶人家。流白水山口裡有一個小水庫,過了水庫就註定要在山谷中的大石頭上來回的蹦蹦跳跳,再行1公里,就能看見從山峽兩側垂下來的長城邊牆,前面還有一座形制巨大的鎮關敵樓殘跡,鎮關敵樓後面是被當地百姓稱為「孟良寨」的地方。有此一說:據傳說,當年孟良和焦贊曾經駐守在此寨。孟良寨的山頂有條石壘砌的牆基和堆成堆的大石頭,估計是用來封鎖山口的古代工事。沿峽谷遺址走上去,可以到達雲蒙山的主峰,但地形非常艱險,且路況不明,吉凶難測。
【牛盆峪長城】牛盆峪關為明永樂時期所建,關口城堡現已毀無存。這裡的長城在山上有,但山腳處卻只有很短的一截,當地村民將這半截子長城叫「錯長城「,都說是當初的工匠給修錯了,發現之後才停工,沒有繼續修完。其實不然,只是這段長城的山腰以上部分的地勢既險又陡,完全可以憑險制障,沒必要再修牆上山。在北京,明代長城防禦的方向是正北方,在黑山寺到牛盆峪,再到小水峪一代的正北是密雲和懷柔之間的雲蒙山嶺,山一座比一座高,路一條比一條險,在前些年還出過不少遊人走進去出不來的事件。可想而知,古代這裡的山路狀況一定有甚於此,所以這一代的長城根本沒有連綴成串,明朝關口只在山口設關,坐等入侵者自投羅網。如今,牛盆峪打出的也是山溝游的招牌,牛盆峪、石塘峪和葫蘆峪三條溝壑前後套在一起,以其奇峰怪石、低谷溪潺吸引遊客,所以當地想了個辦法招攬遊人,三溝聯合掛牌成立了「三峪自然風景區」。
【小水峪長城】小水峪是現密雲縣轄區長城的終結點,與懷柔轄區長城的起點大水峪村僅一山之隔。小水峪城堡也建於明永樂年,用鵝卵石和大塊的毛石砌成,原有東西兩門,現已拆毀大半。城堡西門外有5-6株古槐,虯枝老皮,樹冠遮天,很有看頭。
小水峪又被稱為「道牆溝」。山谷北面是連綿高聳的雲蒙山,路況曲折,走起來十分艱難。即便如此,這裡也在山口地帶修起了石牆閘邊,山上分布著稀稀拉拉的幾個敵樓。距離小水峪堡子北大約二里有個小水峪關口,山溝中有兩道障牆,難怪過去叫做「道牆溝」,在最裡面的溝中還殘存著一座少見的閘溝敵樓基座。
三、懷柔長城懷柔區在北京城正北偏東一點,直線距離45公里。懷柔一詞有安撫的意思,這可能跟這裡曾是多民族雜居區的因素有關。懷柔多山,為溫帶半濕潤氣候區,境內水系縱橫,山區林木覆蓋率70%,超過了密雲。山清水秀,壞境優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歷史古迹使懷柔成為了北京市的旅遊大區,有「首都後花園」之稱。
萬里長城攔腰從懷柔中段穿過,據《北京明長城》記述:「懷柔境長城全長63公里,其中大水峪至九孔樓36公里,莊戶火石山至西水峪口27公里。共有城台241座,其中大水峪至九孔樓59座,莊戶火石山至西水峪39座,保存較好的有98座,破殘的有103座,其餘只有基礎或殘址。」
長城自小水峪關出了密雲界,來到懷柔的第一關便是目前比較著名的「青龍峽旅遊區」(大水峪關),以後依次向西的著名關隘有河防口關、慕田峪關、桃峪口關、磨石口關、大榛峪口、黃花城關、撞道口關、西水峪關等。懷柔山地形狀玲瓏崎嶇,多褶皺山地,因此長城景色不像密雲那樣氣勢磅礴,以跌宕起伏取勝,特別是桃峪口關所屬的箭扣長城曲折險峻,更是攝影家最常去的景點和各種畫冊中最容易出鏡的地方。
【大水峪長城】
從如今的行政區劃位置上講,大水峪關是懷柔長城的第一關,位於懷柔城區以北20公里。大水峪的東西兩山中間是一條通路,由大水峪村在山口塞之。其東側高山上的長城不知從什麼地方突然就蹦了出來,像下山走「之」字形似的出溜下來。大水峪關口南三里是大水峪堡,據《四鎮三關志》記載:「大水谷,永樂年建」,原城堡周二里,過去有東南西三個門,後被逐個拆除。大水峪西側為長城古關河防口,直線距離大約3公里,是長城兩個小有規模的關口相鄰最近的一處。
從青龍峽內沿蒼龍峪能直接登上長城,並可一路走到河防口,山越來越高,路也越走越艱辛,但景色卻相當不錯。
【河防口長城】河防口關建於明永樂年間,又名九穀口,原有關口和關城,據《日下舊聞考》記載:「河防口關在縣東北(指懷柔城關)亓連口東,第二關也。口外為連雲棧,又北為沙嶺兒,隘窄不容馬,防守較易。」現河防口村,關城已不存。河防口和大水峪一樣,位居山脈和平原交接的山麓地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今這裡有了新名字「九穀口自然風景區」,當然也要門票。河防口的敵樓保存不錯,且處在矮山樑處顯山露水的位置上,遠遠就能看到,敵樓成為了河防口的標誌性建築。
河防口東側長城向北爬上海拔500多米的北斗峰後又朝東折向大水峪,東邊山樑上錯落分布了九個敵樓。夾扁樓(又稱夾板樓)在111國道西面的高山上,由於山頂地形的限制,敵樓只能修成扁扁的一條,故名「夾扁」。夾扁樓一帶的長城大起大落,攀爬相當不容易,繼續西行的路途更為艱難,且不說地形複雜危險和垂直起落高度太大,難以超越的最大困難是長城馬道上灌木叢生。據當地老鄉說,很早之前就沒有多少人到那邊砍柴,幾乎沒有路,現在尋路就更難了。對於我們這些喜歡長城的遊人來說,眼巴巴的看著山外有山,山上有樓而去不得,其實也是一種煎熬啊。去河防口長城遊覽,通常只能往東走去北斗峰。夾扁樓西面大山的背後是神堂峪長城,要去的話可以從雁棲湖那邊繞路過去,坐火車則在范各庄下車,走路打車都可以,路程8公里。
【神堂峪長城】神堂峪堡在長城內,現神堂峪村西邊的高崗上,建於明萬曆年間,如今城堡早已不存。神堂峪同河防口僅一嶺之隔,直線距離也只有幾公里,但因為山勢太險峻,兩地給人以恍如隔世之感,很少有人能從河防口沿長城走過來。這裡有兩座名叫「蕎麥山」和「羊鼻山」的大山,山上有幾個敵樓。蕎麥山上最高處的叫東高樓,長城緣山勢比較平緩的地方下來,一直伸到了雁棲河的河邊,現在還有敵樓的殘跡矗立在溪水中,而且山坡上的長城保存相當完好,馬道城堞都還在。神堂峪西面的山勢看起來沒有東邊險,但是比東面高了很多,羊鼻山最高的那個敵樓叫西高樓,它的下面是蓮花池,距離神堂峪大約5公里。
【蓮花池長城】懷柔雁棲鎮蓮花池長城在古代叫亓連口關,蓮花池得名於現蓮花池村的泉水,噴涌似朵朵蓮花浮出水面,故名。如今泉水除供村民飲用外,還被罐裝為「蓮花」牌礦泉水出售。
亓連口關建於明永樂年間,是現在密雲石塘路管轄的最西一關,同時也是以山海關為起點的薊鎮長城的最西,過山樑到慕田峪長城的正關台,就是明代昌鎮長城黃花路管轄的地界了。據說,蓮花池當地原有關門,門外遺存有兩門古鐵炮,後來修公路將門拆了,鐵炮則當廢鐵賣掉了,令人十分痛惜。山上的長城和敵樓保存還好,城牆有磚砌的,也有石砌的。
【慕田峪長城】慕田峪長城於明初大將軍徐達在北齊古長城之上重建而成。永樂元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立自己為皇帝。翌年,為遷都北京,因此大修長城,慕田峪關於此時正式建關得名。明代北京長城修築規模巨大,堅固雄偉,除用以拱衛帝都外,還身擔守護明朝歷代皇帝陵寢的重任。明書《長安客話》稱:「居庸關、黃花城、邊城、慕田峪、灰嶺口俱系沖地,雖宣薊為之屏障,紫荊藉以身援,然外而扼控要害,內而擁護京陵,干係至重。」歷史上這裡也的確燃過烽火:明初,徐達統軍追擊元兵,在慕田峪關和亓連口關外擺下真實,決一死戰,徐達勝;明嘉靖年蒙古朵顏部大舉進攻慕田峪關,殺其守備陳舜後退兵,蒙古勝。
慕田峪長城位於懷柔三渡河鄉,東鄰蓮花池關,西接箭扣長城,中間這一段開放的長城山勢比較平緩,也不太高,還有整齊的石板登山道,適宜一般旅遊者遊玩,要是體力不佳的人到這裡也沒關係,山底下有索道可以上山。慕田峪長城向西北方向延伸,地勢開始一點點高聳陡峭起來,最高峰海拔1039米,山頂上矗立著一座雄偉挺拔的敵樓,大家都叫它「正北樓」,又叫「鎮北樓」,還有的叫法是「大南樓」,由此西去就是著名的箭扣野長城。正北樓東面山坡上有段長城偏偏違反了兩點一線的幾何原理,順山爬上去後繞了一大圈又順坡滑了下來(似乎是為了使牆體兜住制高點),形成牛角的形狀,所以大家就送了它一個形象的名字——牛犄角邊。
【箭扣長城】箭扣長城是慕田峪長城的自然延伸,但兩者有一點不同,箭扣是野長城!箭扣段長城多坐落於懸崖峭壁之上,地形極其險峻,長城隨山勢跌宕起伏,像筆走龍蛇的草體書法一樣。由於箭扣長城的曲折多變,波瀾壯闊,色調飽和度高,故而十分入鏡,惹得各地攝影人春夏秋冬一次次來此拍片採風,樂此不疲。
從正北樓西側的刀把樓沿著長城往西走,地勢越來越險,此處長城多騎在懸崖峭壁上,攀登者不敢有絲毫大意。到了「天梯」就更是險中之險,這是一段長不過二十多米的山崖,大約有70°~80°之陡,長城像瓷磚一樣附著在崖壁上,遊人只能沿手掌寬的轉稜子往上爬,想想都會十分駭人,這就是所謂的「天梯」。「鷹飛倒仰」也指的是這裡,所謂鷹飛倒仰是山高而險,老鷹到此也不得不翻身仰飛才能越過,由此可以想像攀爬的艱險程度了。
過了鷹飛倒仰再往前就是北京結了,北京結的命名最早來源於一則遙感數據,據記載「中國地質礦產部地質遙感中心採用航空遙感技術,對北京地區長城的空間分布格局進行了全面勘察,發現北京地區長城總的走向主要分為東西、北西兩個體系,這兩個體系在懷柔縣八道河鄉西柵子村舊水坑西南的分水嶺上會合,其南會合點位於東經119度29分38.9秒和北緯40度27分45秒之間,這個會合點被命名為『北京結點』,簡稱北京結「。
西去的內長城在下山途中又分成兩岔,一岔直接朝西奔黃花城,向南的一岔沒走多遠就斷了,所以老鄉叫它「耷拉邊」。古代這裡是長城軍事防區的分界線,以慕田峪長城正關為界,東為薊鎮下的薊州鎮石塘路長城,西為昌鎮黃花路長城,北京結正北不遠的九眼樓以北則是宣府鎮長城。
【莊戶長城】長城從北京結往西順山勢急劇下降,形成險峻氣勢。從邊坑村西到黃花城的大段長城都是沒有開放的野長城,也是北京攝影人常去的地方。邊坑到北京結的直線距離不遠,但是老話說得好,望山跑死馬,這段牆走過的地方地勢大起大落,路經幾個關口,走起來十分艱辛。按照攝影發燒友的通常叫法,取山下最大的村莊——莊戶,命名此地為莊戶長城。這裡的山谷中有擦石口關、田仙峪和十八盤等。
【旺泉峪長城】旺泉峪長城一般是指從磨石口關到邊坑的一道長城,由於旺泉峪村距長城更近,而且旅遊服務設施比較周全,所以一提起這裡,大家都知道這兒是旺泉峪長城。旺泉峪確實有旺泉,就在村東,還有摩崖石刻「固若金湯」四個大字。傳說旺泉的泉水奇特,水旺時則生有一種黑色小魚,水少則無。
旺泉峪長城的最大特色是城牆上兩面都有垛口,長城兩面設防的地方別處也有,但是沒有這兒的長,保存也沒有這裡完好。推測這裡設兩面垛口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東面箭扣長城的地勢比這裡既高又險,唯恐敵人專揀薄弱的地方犯邊。旺泉峪一帶的山不甚高,所以建造者一開始就做了最壞的打算,一旦防線被突破,守城將士可以就地堅守,擊退來自任何方向的進攻。
【磨石口長城】磨石口長城其實就是旺泉峪長城最西端,這段長城還有其他名字,作為旅遊區叫響水湖旅遊區,所以也叫響水湖長城;因為磨石口關北面的山叫連雲嶺,山中有洞叫連雲洞,所以這裡還叫連雲嶺長城。
磨石口關始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關隘兩邊都是懸崖,一條小溪穿關而過,由於峽口狹窄,經常年流水沖刷,水關兩邊的石壁被溪水沖刷得十分光滑,故此得名。磨石口關現淹沒在邊坑水庫中,據說水枯時還能看到原來水關的影子。磨石口關北有立崖,山下修了條山路可以攀登連雲嶺長城,半途的懸崖邊上設有一鎮關敵樓,於此俯瞰下面的關口,仰望東南方高山上無盡無休的長城,令人不免感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鎮關敵樓附近有摩崖石刻,有河南靈寶縣人許XX所鐫刻不到三尺的四個大字「天設金湯」,並有萬曆戊寅年秋的款記,以形容磨石口關的險要。
【大榛峪長城】
長城由磨石口來,下山往大榛峪蜿蜒而去,敵樓和大牆在山的西南側。由於這段長城的甬道破損很厲害,轉頭石塊鬆動,角度又很刁,所以路很難走。大榛峪山口保存了一個拱門洞,南邊不遠的地方還有個小小的石頭城,但牆裡現在已經完全被黃土淤平,變成了有牆的土檯子。城牆距離大榛峪村還有一段距離,走在這段鄉間路上本身就是享受,四周滿是栗子樹、山核桃樹等果樹。
大榛峪西山上有個大敵樓,都叫它「西大樓」,也是攝影愛好者常常光顧的地方。樓中存有一塊斷碑,碑文記述了當年修築該樓的情況,其中一段為「萬曆七年春防,分修黃花鎮本鎮邊牆一百五十丈,自本字一號台起,至本字二號台迤西空,接良、涿工界為止。」落款為萬曆四十二年九月。
【黃花城長城】黃花城,又叫黃花鎮,建於明景泰四年(1453年),屬明長城昌鎮。黃花城的南邊不遠就是明皇十三陵,為拱衛皇朝龍脈的極沖之地,因此黃花鎮是極其重要的長城關隘。過去黃花城的防衛縱深很長,設有重重關卡和邊牆:從四海到黃花城之間還有頭道關、二道關、三道關和長城副線。其他長城關隘,一般是頭關在外側,往裡是二關、三關,這裡剛好反過來,頭關(黃花城堡)在內,而從此向北一公里的鷂子峪堡(二道關)卻在外側。
【撞道口長城】自黃花城水庫往南一點,有小公路西去不遠就是撞道口村,這裡也算是一個黃花城長城的小關口。撞道口關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又稱鎮虜關。一百多年後,即明萬曆五年(1577年)欽差守備都指揮僉事劉勛又重整撞道口關。現在關口的拱門保存還好,門的南楣有石匾刻著「撞道口」,北面門楣上刻有「鎮虜關」。
撞道口關門比較狹窄,而且出關往北的道路崎嶇不平,需要一個勁地爬山,不適宜走車,只能通行騾馬和行人,很明顯撞道口古代是作為黃花城關的偏門設置的,一旦有事時可以於此出奇兵迂迴到進攻黃花城的敵人身後偷襲作戰,平時則供當地百姓和守城士卒出入。沿撞道口長城西行,松樹滿山崗,待爬到較高的敵樓上就能放眼看見東西側長城的全貌,山上的敵樓、牆垛和城堞保存得很好,形態俱佳。
【西水峪長城】西水峪關在撞道口以西,位於懷柔區西隅,不遠就是延慶縣,該關同樣是建於明永樂年間。關城所在地成了西水峪民俗村,村北側有小西湖水長城風景區,景區內的山上是保存較為完好的明長城,城堞、敵樓、馬道、垛口具存。
西水峪原關城西翼的長城從山上探入小西湖水庫中又躍然而出,成為了北京境內唯一的水下長城。水庫周邊有明代守邊將士所栽的100畝板栗樹林,樹齡多在500年左右,幾百年的老樹樹圍很大,而且有數十畝之多,其正規成都可與北京皇城裡的柏樹相比,棵棵都是活文物。
西水峪山上的長城保存較好,築城的石頭采自本地的黃色花崗岩,在夕陽餘暉下,熠熠發光。這一帶的長城敵樓比較多,牆體也高大,說明明時此關口的位置還比較重要。古代修長城是分等級的,如何確定某段長城的級別是要根據當時的形勢、地形、地貌的需要,以及能支配的財力、人力和物力等情況,據說西水峪長城享受到和黃花城、慕田峪一樣的特別待遇,視為一等邊。長城在小西湖的西岸上山,再跨過一個小山澗,又爬到西面的山上去。這裡是西水峪長城的終點,龍泉峪長城的起點,同時也是懷柔和延慶的分界線。
四、延慶長城延慶是北京的遠郊區之一,要說距離北京也就是70公里,但延慶的雄偉峻急的大山,略帶些乾旱荒蕪的高原景色,夏天涼爽,冬天嚴寒風大,以及當地人獨特的口音,顯得與首都有些距離,但也使得它更獨具特色。
自從延慶因為有了著名景點八達嶺之後,多少年前就成了北京旅遊的大戶,「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名言膾炙人口,八達嶺長城吸引著全國乃至全世界遊客的目光。延慶長城的分布和其他區縣有所不同,長城東一段,西一段,南一段,北面還有一段,彼此之間並沒有完全相連,或者完全不相連。儘管如此,大體上還可以依其走向和體系分出兩大部分:東南幾段屬於昌平鎮長城部分,西北方向屬於宣府鎮長城部分。當然,延慶縣中間地帶也有許多殘長城的走向、歸屬均不明確。
【龍泉峪長城】
龍泉峪長城東接西水峪、黃花城,與懷柔山水相連,長城蜿蜒在一條名叫「黑龍潭大峽谷」南面的山樑上,峽谷東頭是西水峪,西頭是龍泉峪村,直線距離約5公里。龍泉峪村附近有四道長城平行構築,以花崗岩、條石構成,地勢平緩,敵樓密集。
萬里長城自進入北京後,曾在平谷、密雲山勢特別險惡的地方中斷了幾處,到懷柔的北京結後分成內外兩道長城,外長城斷斷續續到赤城去,而內長城在懷柔境內延續到延慶一個名叫「東三岔」的小村莊旁的山頭上就突然中斷了,所以這段長城仍舊被稱為龍泉峪長城。
東三岔村位於昌赤路的東側,公里西邊的軍都山山脈一重接一重,有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穿山而去,然而古代這裡的地形卻是訊如疾風的蒙古騎兵不可逾越的障礙。由於此地山深,以險制塞,所以基本沒有築城。從懷柔邊上的東三岔到八達嶺邊上的山神廟,一共二十六公里,只在幾條曲折難行的山徑中築了幾個關隘(如得勝口和錐石口等),直到山神廟西,長城才重新出現,並經過八達嶺北關綿延到河北懷來縣。
【九眼樓長城】九眼樓敵樓坐落在懷柔箭扣長城的西北方向,在該地鳥瞰箭扣長城一覽無遺,景色壯觀。九眼樓因其建築規模和形制在萬里長城中是最大的,且雙層空心,每邊設箭窗9個,四面共36個,號稱「萬里長城第一樓」。九眼樓位於延慶四海鎮東南粉蝶谷內海拔1141米的火焰山頂峰,現已開發為「九眼樓長城自然風景區」,對外開放。
目前九眼樓的西北面外牆基本損毀,只有東南外牆能依稀看出當年九個窗孔的模樣。該樓的樓芯內部結構尚基本保存,東南西北各有券洞通往室內,中間是個跨度很大的窯,形成了一個大廳。或許這裡是某位神聖的居所,常有當地老鄉上來燒香膜拜,旌旗神位一應俱全。
【四海冶長城】四海鎮四面環山,周圍山林上儘是長城(但多崩塌或拆毀無餘),可見此城在明代的重要性。四海鎮又名北口子,古代還稱四海冶口,為宣府鎮東路咽喉要衝。
四海冶建於明天順八年(1464年),後成化、嘉靖、萬曆等年間曾多次重修,原城堡周長三里,現今堡牆已被拆光,沒有了古城堡的影子和味道。四海鎮長城屬宣府鎮,長城修築質量遠比不上附近的薊鎮和昌鎮長城,多數是干壘的石塊城牆,容易塌陷,少數磚樓子則是被拆掉的,只有海子口附近萬曆年間修建的「頭樓子」(當地人的叫法)和旁邊的兩個烽火台還有些模樣,但四海鎮東的九眼樓因規制宏大,多少彌補了四海鎮四周長城殘缺的遺憾。
【黑漢嶺長城】四海的頭樓子還有一個「花樓」保存比較完整,除了這僅剩的「三個敵樓」外,其他的樓子好像都久不在世了。花樓子在下花樓村,距離四海鎮西5公里,要從黑漢嶺去,黑漢嶺在四海和花樓子中間,距離鄉鎮大約6公里,有路可以前往。黑漢嶺的自然風光很美,可彌補殘長城所帶來的缺憾。
從黑漢嶺往北步行1個小時山路才能見到花樓子,花樓子為磚石結構,長城則是干插邊的。過黑漢嶺3公里是紅果寺,處在山溝中的公路南有一古代敵樓殘跡,想必當初也是控制過往客商的關卡,遠處還有以大山為背景掩映的土墩子;從黑漢嶺西行3公里到周四溝,這裡過去曾有個比較大的守口堡子,坐落在公路北邊的小山崗上。如今堡子早已不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幾乎是用長城磚建起來的小村莊,已基本沒有什麼可以遊覽的價值。
【白河堡(小河口)長城】外長城由九眼樓向西北越黑坨山,到四海冶,之後一直奔西北方向到達白河邊的白河堡(明代又稱靖安堡、小河口)。如今城堡早以被拆毀,但水庫兩側山上的烽火台還逶迤不斷,白河堡也成了一道自然景點——燕山天池。
「東邊」是長城腳下的一個村莊名,顧名思義,應是取東面的邊牆之意。這一帶的長城都是所謂的「干插邊」,到如今基本都坍塌成了一條石龍,有少數幾個敵樓,但外皮已被扒光,都是土檯子形狀,但這一段的殘長城自有其荒涼殘破之美。從此處再往北就出了北京進入了河北赤城縣地段,北面的長城大多也都是這種模樣。白河堡水庫大壩東面那一段,名叫小水口關(今延慶縣小川村),現在還有個小小的堡子鎮守在山谷中的路邊,當然也被扒得精光,這裡是北京段白河大峽谷的入口處,有條窄窄的柏油路一直通往懷柔湯河口。
【水關長城】「水關長城」是個十年前才叫起來的名字,再早的話萬里長城景點裡根本沒這一關。在八達嶺長城旅遊最紅火的那些年,附近三個鄉鎮共同集資修復了一段無人光顧的八達嶺分支長城,隨後便對外開放,因石佛寺附近曾有個水關(關樓在1905年修京張鐵路時已被拆毀),所以新起的名字就叫「水關長城」。
水關長城和八達嶺連接在一起,保護著關溝古道的側翼,事實上水關屬於八達嶺長城防禦體系,兩者既有不同之處,又有相似的地方。水關距離八達嶺主登城口大約2公里遠,復建的正關箭樓總體高度為15米多,較八達嶺的「北門鎖鑰」還高大,山上的長城都是大塊花崗岩條石築就,長城的規制等級相同,敵樓同樣高大雄偉,而且山勢曲折陡峭,景色也完全不遜於八達嶺。不同的地方只是水關的遊客比八達嶺要少了N多倍,遊客遊覽起來更為愜意。還有,水關長城的最東段是整個八達嶺長城的起點,按地位來說還應是八達嶺的「龍頭老大」。水關長城美中不足之處,水關長城靠近青龍橋的北面一段長城還被封閉著,無法通行,也沒有對外開放(但可能有路可以繞行到達)。
【青龍橋長城】青龍橋長城南邊緊接水關長城,北部則和八達嶺長城連在一起,這裡的長城大起大落,非常陡峭,特別是山崖下方敵台之下還有一些看不見的階梯,可能出於安全的考慮,一直沒有正式開放。青龍橋最著名之處倒不是長城,而是借了近代中國有名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的光,他是晚清的留洋學生,歸國後成為我國第一代鐵路工程專家,在1905年至1909年主持修建了中國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所以,青龍橋長城的看點不僅在長城,也在這個青龍橋百年老車站。
【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關城建於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關城呈不規則四方形,周長三百多米,東西各設一門對穿。東門匾額為嘉靖十八年(1539年)巡按監察御史陳豪書「居庸外鎮」四字,西門匾額萬曆十年(1582年)總督薊遼保定軍務兵部尚書吳兌等所題「北門鎖鑰」。1984年前,整個八達嶺開放的長城旅遊區從北八樓到南四樓,足有兩千多米長,空心敵台十二座,後又陸續開放,並延伸到3741米。開放至今,八達嶺長城累計接待中外遊人一億五千萬次以上,撫今思古,令人浮想聯翩。
有此一說:八達嶺為什麼叫八達嶺,一直存在各種說法,其中一說是八達嶺是天下名關居庸關的北口「出『北門鎖鑰,向右到延慶赤城,向左道宣化張家口,是為倒八字,故名『八達』」。
【東溝長城】東溝在八達嶺西南5公里,之所以叫東溝長城是因為長城腳下有個風景優美的小山村——東溝。幾年前,除了少數攝影愛好者和長城發燒友偶爾光顧過這裡,東溝簡直不為世人所知,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八達嶺野生動物園開門迎客之後。
東溝的山頂,長城保存得還好。東溝長城上的敵樓一律命名為「東字XX號」,從一號到二十一號,可見東溝之名古已有之。東溝長城走勢呈M型,靠近八達嶺處的地方低落(今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境內),然後高聳,山高海拔700多米,繼而還有一凹處,中間有敵樓坐鎮在上山過往的小路上,從該樓起長城向西上揚。經過一段相對平緩的山樑後,長城又躍下峽谷,那裡便是所謂的東溝關峽谷,古代這裡確有一關門,現已不見蹤影。過東溝關,長城就爬上更高的大山,再緣山脊下降,過幾處一個比一個矮的山頭到石峽關。
【石峽長城】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闖王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朝後發兵東進,連克山西大同和宣府,長驅直入,兵臨八達嶺城下,猛攻不克,而後農民軍偷渡石峽關,走陽坊,終於攻破了北京西直門。石峽長城一半在北京境內,另一半延伸到了河北懷來地區。石峽關殘長城位於八達嶺長城景區西南5公里處,這裡崇山峻岭、深溝險隘,長城城關相連,墩堡相望。已開發的殘長城景區有2000米的殘長城。
五、昌平長城昌平區位於北京北郊,四環以外,距離北京城區34公里,其西北枕山,東南跨接華北平原。昌平過去是北京歷代皇朝的北大門和畿輔重鎮,素有「京師之枕」和「股肱重地」之稱。昌平境內的長城不多,因此也看不到有比較詳細的長城記載資料。由於長城的主體多在北京北部的延慶,所以昌平境內只有幾個關口及護衛關口的城牆。
【居庸關長城】
昌平的居庸關彷彿沾了延慶八達嶺的光,過往八達嶺旅遊的遊客途經這裡時一般都會留心地多張望一眼這座長城古關。明代長城關隘最著名者有內三關和外三關之說,內三關之首就是居庸關(另為紫荊關和倒馬關)。居庸關關城橫跨關溝兩邊的山崖,東面翠屏山和西面金櫃山的山巒上都有城垣環圍,中為居庸關雲台,圍城共有7公里,關內外有大小城樓、敵樓等建築。現存的居庸關關城建築年代有兩說,一是明洪武元年(1368年)由徐達所建,二是現在看到的關城題記是建於明景泰五年(1454年),其實兩者都沒錯。洪武元年草創關口,以後歷朝增修,到明景泰初年,由於土木之變的慘痛教訓,兵部尚書于謙上書重修加固,徐達之關城被後來加固重修的城所覆蓋。
古代居庸關是北京的屏障和關塞,因此這裡兵患屢起,其中改變了中國歷史的大事件有金滅遼戰役: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金國先攻佔居庸關,後占遼都南京(今北京);蒙古滅金:蒙軍數次攻陷居庸關,在張家口外圍和居庸關一帶全殲金國主力部隊,金國很快滅亡;明滅元:大明將軍徐達先攻入居庸關而後進入元大都,驅除蒙元勢力退縮漠北;李自成滅明:李自成於西安稱大順王后率軍東進,發兵一個多月後就攻進了居庸關,顛覆了大明王朝;清滅準噶爾蒙古叛亂:大清康熙山十五年(1696年),康熙皇帝御駕親征準噶爾,大軍自居庸關出關區大同。
【南口長城】南口村所在位置是明代的南口關城堡,這是居庸關係列防禦工事中最後的一個守口堡壘,從塞外進了南口,便是坦坦蕩蕩的華北大平原的北沿,距北京德勝門不過40公里,若無阻攔,馬隊疾馳這段路程只需要三四個小時而已。
南口建關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北魏時稱其為「下口」,北齊稱為「夏口」,元代開始稱「南口」並沿用至今。南口關乃天造地設,北為20公里的關溝峽谷,南面渙然一變為大平原。由於時代變遷,南口古長城的軍事防禦作用基本喪失。南口村的村東村西各有一小山,聽當地老人說,原來上頭都有空心敵樓虎視關口,為保護長城的安全,原來在山上的敵樓和南口堡之間都有長城相連,後來搞建設,逐漸就把南口的長城拆光了。目前只剩下起於鐵道邊到南口小學中的一道三四百米長的關口南牆和一個南門洞。南牆保存還算完整,但沒有了城堞,城牆大部分是由河中的滾圓的大塊鵝卵石砌就,靠近城門的地方則是白灰勾縫青磚砌的。
【白羊城長城】昌平區流村鄉白羊城村有段鮮為人知的長城,據記載白羊城關設有東西兩個城門,一條白羊溝穿城而過,明代是「白羊口所」。長城從北山下來又到南山上,據白羊城村的老人說,這裡曾有牆台3個,空心敵樓19個,當初也是小有規模的一處長城關隘。如今白羊口長城是北京保存狀況較差的地方,已基本看不見山上山下有敵樓的身影,最明顯的長城標誌是橫亘在莊稼地里一段不長的原正關牆的遺迹。
從王家元水庫往北沿山谷一直走,可以到黃樓院,那裡有屬於河北懷來的黃檯子長城。昌平區境內從白羊城往西南因為山勢險要,基本沒建長城,只有少數山口有小堡子,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到門頭溝境內,只有到河北淶源才又出現了大段的長城。
【長峪城長城】北京昌平西部與河北交界處有個長城古城堡,名叫「長峪城」,是明代建造的戍邊屯兵古城堡,如今古村落里還保留著最傳統的民俗社戲,古城堡城亘、瓮城依然存在。長峪城有北京最高的烽火台(海拔1460米),以及稀有的圓柱體烽火台。
通常,前往長峪城,在還沒到長峪城村之前就能看見遠處的山上有長城(堡子的圍塞),然後一座磚頭小城門就會出現在眼前,這就是長峪城的「新城」,在長城以內,西面1公里還有一座連接長城的「舊城」。長峪城的新城城門是個很小的瓮城,其空間比一套三居室大不了多少,算是「古城」中最小型的哈巴門,這在北京地區的長城堡壘中十分罕見。城裡有老房子也有老路。新城西有娘娘廟,外有古樹參天,廟內有兩進殿堂和一座翻新且正在使用的大戲台,平時村民就在這裡表演民俗社戲。
舊城在新城西北,居住人口較多,原來城池有兩門,現只剩下半個門。挨著北門西原是把總衙署(長峪城為明代的「長峪城所」)。舊城的第一道長城還在山頭和山谷中,呈現倒八字,從溝底往上爬,到山頂為止。長城基石都是由二三百斤的紅褐色大石塊壘的,石頭經過了粗加工,大致有四方的輪廓。從長峪城沿著長城再往西北5公里就是河北懷來境內的鎮邊城長城。
六、門頭溝長城門頭溝歷史悠久,地處北京西部,全區以褶皺山地為主,山區面積高達98%,東靈山海拔2303米,是北京地區最高峰,門頭溝全境海拔1500米以上山峰達到160餘座。永定河蜿蜒曲折,穿越深山峽谷之中,流經區境約一百公里,是北京三大峽谷之一,兩岸山巒高聳奇特,風景雄奇壯美,是北京地區度假休閑的好去處。
門頭溝地區號稱「東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是北京通往塞北的重要道路之一,由於境內高山峽谷縱橫,只有幾處山口可通行人馬,所以門頭溝的軍防基本以山險為障,在關口要隘處設塞圍。門頭溝沒有大修長城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門頭溝的山系是由百花山和東靈山發育而成,西高東低,基本呈東西走向,沒有辦法沿南北方向修築長城,如果沿東西方向的山脊修長城則無法形成對北京的保護圈,毫無軍事防禦意義。
門頭溝長城體系歸屬紫荊關管轄,明景泰年間在今沿河口村設立守備營,下轄自東北到西南方向的天津關口、黎元嶺口(現叫梨園嶺口)、洪水峪口、小龍門口等17處隘口,累計長度二百多公里(長城防線長度,並非長城修築長度)。此後,萬曆年間又在境內沿河城、齋堂城等地加築要塞,與北京經密雲、懷柔、延慶的主題長城相呼應,共同組成了京師西北方向的防禦體系。從沿河城關城經黃草梁,到洪水口,最後到達小龍門口,共有沿字編號敵樓15座,北京境內的最後關隘小龍門恰好是沿字第15號敵樓。
【沿河城長城】
沿河城——永定河畔的一座城池,是明朝用以阻隔蒙古馬隊沿冰封河谷來襲而設的關城。沿河城是明代真保鎮紫荊關所管轄的重要關隘之一,明景泰二年(1451年)由衛所派官員把守,到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提升為守備。隆慶五年(1571年)至萬曆四年(1576年)全面增建沿河城防區,所轄地段數十公里關隘、障牆和長城等設施。
沿河城的城牆北面臨永定河,南面在山樑上,東面基本拆毀,西面城牆和西門保存狀況最好,成為沿河城古城的標誌。現在的沿河城內基本格局仍在,但老式房屋多已翻修或重蓋,明顯的古迹只有一座大戲台和西門洞。
沿河城西南2公里有個名叫「沿河口」的小村,山口東西各矗立著一座高大完好的守口空心敵樓,其中東面編號「沿字肆號台」敵樓,配備50位兵卒駐守,保存狀況相當之好,似乎是上天昨天才創造出來的奇蹟——敵樓通身上下完好如初,有木門,有對稱的磚梯可登頂,樓頂城堞一人高,一切都好像是守城人剛剛離去時的模樣,其規制之宏偉,其用料用工之精良,其完好如初之品相,亦是長城敵樓中的上等規格,堪稱天下無雙!若稱其為萬里長城第一樓,亦當之無愧。
沿河口處兩山夾著石羊溝,溝口小山肆號敵樓的對面是伍號樓,從溝口入山1公里還有一個叄號敵樓。沿河城防區內十幾個敵台都是「肆號台」這種制式,高10多米,寬亦有10米,只是新舊好壞程度不同而已。長城全線的敵樓都沒有了原來的窗戶隔扇,但門頭溝的敵樓卻倖存了安置窗戶框子的窗樞,不僅沿河城有,距離這裡30公里的黃草樑上的「七座樓」的敵樓也有保存。
【黃草梁長城】從石羊溝小路往上延續30公里是黃草梁長城。黃草梁又稱七座樓,鮮為人知的是這裡長城的正名為明代天津關。天津者,字意為「天上的渡口」或「天子的渡口」,其地勢高達海拔1700米,是靈山北麓古道必經之地。因此關口地勢雖高,位置卻十分重要,幾乎沿河長城的一半敵樓都設在了天津關兩邊。
黃草梁主峰海拔1737米,峰頂一帶為高山草甸,叫十里坪,地勢比較平坦,是逢春夏,漫山草甸黃花開遍,金光燦燦;秋冬兩季,萬物枯萎,又是一片橙黃天地,故名「黃草梁」。黃草梁長城建於明萬曆年間,山上有沿字陸號台至沿字壹號台等6座石基磚砌空心敵樓,外加一座完全石砌的敵樓,號稱「七座樓」。7個敵樓依山據險,分布在山樑和斷崖之處,地形比較平坦的地方還有古長城殘垣蜿蜒盤旋數里遠。除空心敵樓外,這裡還有幾座烽火台。敵樓、敵台以及煙墩相互呼應,藍天映襯長城,座座山嶺相連,景色十分壯觀。
【洪水口長城】洪水口在門頭溝區齊家莊北8公里的地方,也就是去靈山的旅遊公路旁,過了木蘭台靈山旅遊區收費站往前走2公里左右就到了。洪水口長城就像一叢路邊的野花,車來車往,卻少人經意。
洪水口共有3個空心敵樓,都在當地一條山溝的山上。據記載,洪水口關明萬曆三年(1575年)築成,這裡的三座樓的編號是「沿字壹拾貳號台」到「沿字壹拾肆號台」。其中最大的是壹拾貳號台,保存相當好,北面的壹拾叄號台半毀,山頭上的一座全毀,只剩基座。從關內向關外看,溝沿有堡牆,溝口安坐著鎮關的壹拾貳號敵樓。洪水口關地處靈山南麓峽谷中,扼守一條從靈山南麓來的古道和另一條從靈山北麓繞過來的古道交匯點的咽喉要道,控制前往齋堂川的商路(京西古道),三座敵樓恰好把住了三個方向。沿字壹拾貳號和壹拾叄號敵樓處於同一線上,這裡是進關的路徑,沿溝底修了一道長几百米的石牆,由於山溝中多斷崖,石牆也時斷時續,只在緩坡的地方有,有的地方的石牆上殘留著城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