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教學心得【9】進步搬攔錘,搬攔、攔搬不分家

太極拳的套路編排非常合乎練功要求,雖然如同長江大河連綿滔滔,但第一趟里的幾個式子有根基始發之要。讓人體驗整勁、掤勁、樁功最簡單的式子是起手式、封閉式、提手上式這一類,與人動手最乾脆利落的,則是摟膝拗步與搬攔錘了。

特別是搬攔錘,可以說是楊氏太極拳的核心拳法,像肘底錘、栽錘、指襠錘,都可以視為是搬攔錘的勁路變化,合以楊氏撇身捶的回身組合,可以說楊氏太極的拳打,即是圍繞著搬攔錘展開的。

所以在分解白鵝亮翅之前,繼續順著摟膝拗步把初級的搬攔錘一併講了。

其實打法攻擊性強的拳法,都是越強勁就越發地簡單直接,難的不在招式動作,而是支撐根基,即是這一簡單動作之中,凝聚綜合了諸多的技法。即是前有輔助,中有變法,後有埋伏。

所以第一搬攔錘,咱們就沖著外形往簡單里說。搬攔錘從套路上看,是自陳氏掩手紅拳演化而來,但帶有鮮明特色的是,搬攔錘一式是個連續的上步,而在運行之中打出中拳。

中國傳統拳法,許多都是自腰際出拳的,這跟傳統拳法與長桿兵器的配合有關,往大了說是自戰陣而來的經驗。所以即便是高拳、低拳,也都是從「口」而發。一則是求其整,二則是求守護,三則是可以與兵器慣用。試想,手中持上了兵器,無論長短,還有誰是用後手直拳的方式去猛力一「扎」的?犯不著。

自心口出拳,不代表就必須落在心口位置,就是中平槍法的定式都是槍與口平呢。所以傳統內家拳法,講究的是拳從口出,三口並一口。所以無論初收、再收還是手揮琵琶,都是一個「手回」團聚,楊氏套路編排也沒有丟下這一「收」,所以摟膝拗步之後,由收轉放,接上了搬攔錘。

搬攔錘,即是出自中平槍法,也就所謂的攔拿扎。拳訣叫做:搬攔、攔搬不分家。只要落在錘上就好。攔即攔拿,搬通擺、幫,即是擺拿、幫槍。所以搬攔錘大可當頭之上,因為少了那些擰晃蓄力的,所以這一下周全而迅猛,就打法理念上,與形意崩拳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錘後又有六封四閉,照應回身撇身錘、抱虎歸山,單純攻防理念上,又與心意虎撲有相通之處。這是楊氏太極結合了陳氏紅拳與小擒拿中和而來的精髓拳法。

當有了之前動作練就的整勁、進退、開合、顧盼、收放之後,合了這諸多功能的主動一擊,就有了中平槍王的威力。好似騎馬挺槍,「就著便上」,遇著對方拳來,我只管搬攔直入,靠著周身衝撞之力也能把對方破開,在他束手束腳又失重之時,當著要害就是一錘。絕對可以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想盛名百年奇正不擋的郭雲深「半步崩拳」,即是同樣的道理。

若是一擊未能如願,在套路編排上,便跟上了如封似閉的關門手法,足可保護自己周全。當然重要的還是得有內勁支撐。若是換了追打,這一式大可闊步欺身,就這封閉給他一個雙按掌。

太極拳尚柔尚巧尚容讓,所以搬攔錘一式,雖然雙手是右搬左攔當胸直闖,但步下卻是迂迴轉折,趁虛而入,這又通著形意的蛇形崩拳,制人之法強了,也就更有分寸的把握了。所以雖然如封似閉是個定步的封閉擠按,但是出手的時機,卻也含著以斜打正的輾轉。這也是陳氏原傳的小擒打與六封四閉的上步理念。而肘底錘含著許多的變法殺招,在拳架中,卻又僅僅是一個做了一半的防守動作。

毫不誇張,在心意十大形中,老雞形的雞步橫崩近乎就是搬攔錘的一氣串練;而就楊氏太極的曲折搬攔,加上功法也能練就渾身起橫,上步直趟。從這一式可以看出,所謂太極、形意、八卦內三家相通,還是有道理的。在我的教學裡,這三家無論哪一家,在含蓄之前都必須含有橫崩直趟的本事,不然也沒什麼可含的了。任何教學也都是沖著最後階段去的,以某一拳入手,不過是尋一條方便法門。要說形意五行最簡單,那也太小看形意了。

功力貴乎正,勢法貴乎奇,搬攔槍贏人贏在功力上,不足為奇,為奇的是合上了。所以在楊氏的撇身錘就與陳氏的撇身錘理念不同了,看似少了中間隱藏的好幾錘的變化,但合乎直接的原理,這一下是搬攔錘的補救。

至於它是怎麼個補救,還有搬攔錘的相應種種,咱們將隨著講解的深入,等到接上了撇身捶後的第二搬攔錘時再做分解。但是有一點要記住,太極五錘之中,搬攔錘外其餘四錘,則圍繞著它分別練就收放、中定、浮沉、反側種種輔助埋伏,而與其它幾錘不同的是,搬攔錘在定名上,就叫做進步搬攔錘。錘法不為奇,要緊還是「進步搬攔」。體會不深的朋友也不用著急,後邊會出現大量的事例參考,你只要記著「搬攔、攔搬不分家」就好了,這是欲求實戰必須關注的意識理念。


推薦閱讀:

擇日心得-- 牟銳/文
《感應篇》心得分享之十七
「一掌經」實踐心得之————論六衝
學習心得分享:《常禮舉要》處世篇第十四
【譚居士《金剛經講義節要》學習心得(10-12集)】

TAG:太極拳 | 教學 | 心得 | 進步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