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之三-《山海經》記載的人物與中國上古帝王的聯繫(七) - 天機網

研究之三-《山海經》記載的人物與中國上古帝王的聯繫(七)作者:寒陽添加日期:2010-10-25 14:35:28 閱讀:28(七)帝俊與玄帝——女媧、太皞(太昊)伏羲伏羲被歷史上公認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但是歷史上說他和他妹妹女媧共同繁衍人類的人物,與西方的亞當和夏娃有同等級別。《補史記·三皇本紀》「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於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羲氏。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注春令,故《易》曰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都於陳,東封太山。立十一年崩。其後裔當春秋時有任、宿、須句、顓臾,皆風姓之胤也。」據《三皇本紀》記載:伏羲「有聖德,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旁觀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於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於庖廚」。伏羲通過仰觀俯察,了解自然萬物,所畫八卦是用8個符號分別代表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利用八卦進行占卜吉凶,希望得到神意的顯示,正是這種對世界的初步認識和把握方式,孕育著中國哲學的萌芽。奠定了中國乃至東方文化思想的一個重要特徵。這也是後來《周易》的思想基礎,而《周易》同時也是儒家思想的基礎。女媧《補史記·三皇本紀》「女媧氏亦風姓,蛇身人首,有神聖之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無革造,惟作笙簧,故《易》不載,不承五運。一曰,女媧亦木德王,蓋宓犧之後,已經數世,金木輪環,周而復始,特舉女媧,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頻木王也。當其末年也,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缺。女媧乃煉五色石以補天。斷鼇足以立四極,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濟冀州。於是地平天成,不改舊物。」伏羲妹,上古時人,共工撞不周山,女媧見天崩地缺,乃去崑崙采煉五彩石以補之。(見《淮南子》),「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七十變,其腹化為此神」。《風俗通》釋女媧云:「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搏黃土作人……」女媧為人類始祖,女媧神話與伏羲神話相結合,謂女媧、伏羲兄妹締而繁衍人類。《山海經》記載他們的實際很少,但他們所出的地理位置卻很明確,一個是伏羲在西南,女媧在西北,不周山也就是共工撞斷之後留下了白蛉海峽:《山海經 海內經》「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間,有木名曰叵木,若水出焉。有禺中之國。有列襄之國。有靈山、、、有鹽長之國。有人焉鳥首,名曰鳥氏。有九丘,以水絡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參衛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葉紫莖,玄華黃實,百仞無枝,有九【木屬】,下有九枸,其實如麻,其葉如芒。大皞爰過,黃帝所為。」說,毫無疑問,這個地理在中美洲以南,大皞憑藉建木登上天,黃帝栽培了建木。這裡有關鍵問題:<山海經>沒有直接出現伏羲的名字,後人認為這裡的大皞就是伏羲,如果事實如此,那麼就有一個結論: 伏羲上天時憑藉黃帝栽培的建木,說明伏羲和黃帝同時代的人,甚至比黃帝還小,要知道一棵大樹長成需要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如果結論沒錯的話,女媧、伏羲兄妹締而繁衍人類的事件的時間,應該〈山海經〉記述事件的年代之後的事情了,因為上的人物千奇百怪,顯然不是一個人可以繁衍出來的。《海內經》「西南有巴國。大皞生咸鳥,咸鳥生乘厘,乘厘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西南方有個巴國。大皞(h4o)生了咸鳥,咸鳥生了乘厘,乘厘生了後照,而後照就是巴國人的始祖。《海內西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這裡使人們誤會巴人就是巴蜀,現在的四川,其實在南美。「又有朱卷之國。有黑蛇,青首,食象。」這裡才是南美的場面。《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意思說,在西北海以外,大荒的一個角落,有座山斷裂而合不攏,名叫不周山,這裡明顯阿拉斯加山脈,有兩頭黃色的野獸守護著它。有一條水流名叫寒暑水白嶺海峽。寒暑水的西面有座濕山麥金利山,寒暑水的東面有座幕山落基山山脈,威爾士王子角。還有一座禹攻共工國山。接著說:「有國名曰淑士,顓頊之子。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女蝸:神話傳說女媧是一位以神女的身份做帝王的女神人,是人的臉面蛇的身子,一天內有七十次變化,她的腸子就化成這十位神人。  說:有十個神人,名叫女媧腸,就是女媧的腸子變化而成神的,在稱作栗廣的原野上;他們攔斷道路而居住。處栗廣之野我推測北美平原,此時北美和歐洲還沒分開,伊麗莎白群島,現在的加拿大的哈得孫彎、拉不拉多半島和非洲還連接著。接下來說得更清楚:「有大澤之長山。有白氏之國。」說,有一座大澤長山,而大澤在崑崙西北。有一個白氏國。前面提到過大澤在崑崙、河、渭以北,夸父曾經要到那裡喝水。《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復土穰,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說明共工是炎帝的第四代孫子輩分的人,「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缺。女媧乃煉五色石以補天。」說明女媧也是共工同時代的人,那麼女媧補天的時代也是《山海經》記載年代的同時代甚至是後來的事情。繁衍人類以上我推斷:女媧、伏羲兄妹是黃帝、炎帝的晚輩,不是他們創造了黃帝、炎帝。女媧、伏羲繁衍人類是繁衍黃帝、炎帝之後的人類,可能是後來發生了巨大災難,造成《山海經》上記載的大陸板塊分裂,還有上面記載的大人國、小人國等等希奇古怪的國家和人類大都毀滅之後的事情了。所以女媧,伏羲繁衍的人類不是和炎黃時代的人類,而是炎、黃時代結束時災難之後的人類,也就是我們現代人類。由於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使華夏文化在長達550年的戰亂後再遭浩劫。因此注重史料的司馬遷在《史記》中,沒有寫三皇本紀,只能把黃帝作為中華之祖從五帝本紀開始。但他以及他的後人還是按照後來出現儒家正統的世襲觀念,想當然地編撰一個世襲宗譜:華胥氏在中華先祖中的位置是華胥氏生伏羲、女媧;伏羲、女媧生少典;少典生炎、黃二帝。於是認為,華胥氏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母,是華夏之根、民族之母。從華胥到華夏,從華夏到中華,形成了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文化,這是這一切,都是無法考證的,因為上古時代首先沒有大一統的社會?大家都承認上古時代的政治是禪讓制,後人要把他杜撰成世襲宗譜,這就必須花大力氣造假。不但要把他們說成中國人,還得要編好他們的世襲關係,不惜張冠李戴。至少從《山海經》上看女媧和伏羲都不在中國,不周山其實就是現在的傑日尼奧夫角和威爾士王子角,他們就是被共工撞斷的。史載:「華胥於雷澤履大人跡,而生伏羲於成紀」。中國的人自稱是華夏子孫,其中的「華」一般指華胥,《山海經》上沒有這個人,但是有雷澤這個地方,《海內東經》的範圍是:「海內東北陬以南者。鉅燕在東北陬。國在流沙中者埻端、璽【日奐】,在崑崙虛東南。一曰海內之郡,不為郡縣,在流沙中。國在流沙外者,大夏、豎沙、居繇、月支之國。西胡白玉山在大夏東,蒼梧(南美平原)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崑崙虛東南。昆崙山(北美洲中美)在西胡西。皆在西北。雷澤中有雷神,龍首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都州在海中。一曰郁州。琅邪台在渤海間,琅邪之東。其北有山,一曰在海間。這裡我懷疑後人做過整理,但是還是能看出雷澤在西北,但是這裡的西北是北美洲,是中國的古人把它看成是中國的西北的。中國的現在的琅邪、渤海也都是古人根據記憶或傳說,自相情願叫的名字,如同現在的上海有個南京路,其實南京不在上海。由於《山海經》後來被後人整理過,如果整理的人也是把昆崙山、赤水、河、渤海、流沙、渭等地方誤讀成中國的話,他後加上去的內容就會混淆視聽,這也就是人們讀不懂《山海經》的原因之一。《山海經 西山經》上說:「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鳥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我們提到過河自崑崙東北出發,向北、西南、轉北,然後向北過積石之山後向西北流去,而渭水在向東流,注入於河。可見鳥鼠同穴之山應該在昆崙山的西北面。渭水的的流向是正東,北美的落基山脈在大陸漂移之前就應該存在了,所以它流出來的水自西向東很正常。在《西山經》里渭水被描述是一條不小的河流:「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濩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中多銅……又西六十里,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鳥獸莫居……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渭……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竹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又西七十里,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又西百五十里,曰時山,無草木。逐水出焉,北海注於渭,其中多水玉……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又西四百八里,曰大時之山……涔水出焉,北流注於渭。清水出焉,南流注於漢水……西二百里,曰泰冒之山……浴(洛)水出焉,東流注於河……又西一百七十里,曰數歷之山……楚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渭,其中多白珠。」由於當時大陸板塊沒有分開,中間高,對於北美來說是南高,北低,所以渭水的支流對由南向北注入。而中國的渭河直接就是黃河的上游,也有個地方叫在西面鳥鼠山,也有個地方叫華山,還有洛水、漢水之類的名字。我想這一切也都是後人根據《山海經》的記載,自己叫出來的。此河非彼河,此山非彼山罷了,你能說中國的華山就是「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鳥獸莫居」嗎?上古神話中華胥之國的華胥氏生伏羲,伏羲與女媧結合生萬民,這種神話不僅存在於漢族神話中,還存在於藏緬和苗瑤中,可見漢藏人的祖先即華胥及其子伏羲。在多種典籍中有關於「華胥國」的記載,而這種記載可能就是指華胥氏族團。「華夏」的「華」應為「華胥」,「夏」為「人」,所以「華夏」很可能就是「來自於華胥國的人」。上古漢藏人可能都把「人」叫做「夏」———殷墟甲骨文里的「夏」字就是一個「人」字;《越絕書吳內傳》:「越人謂人鎩(夏)也」,至今壯侗(百越)還把「人」叫做「鎩」,閩語也把「人」叫「鎩」(「夏」)。可見,「華夏」即「華胥人」,就像早期印度人自稱「雅利安人」認為自己來自雅利安(中亞)那樣,其實就是棕色人種。華胥,是伏羲氏女媧之母。她起源於甘青高原,其後裔部分留居原地,有的向西遷移,其中有一支華人則沿黃河向東遷至肥沃的平原和丘陵。華夏是漢民族形成的主體。華夏之得名,乃是華胥氏及其嫡裔夏人所構成的。歷來對夏人研究較多,卻很少對華夏族的始祖母即華胥氏的研究。傳說他後來稱王,都城於陳(今河南淮陽,卒於陳(今淮陽縣城北的蔡河之濱),在位長達160年之久。渭水流域的成紀即今天水秦安縣、秦城縣一帶。後徙至陳倉(今陝西寶雞),又都於陳(今河南淮陽),死後葬南郡。伏羲陵墓—太昊陵,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數理而建。太昊陵,位於河南省淮陽縣城北1。5公里。每年正月十六為伏羲誕辰,也有說是農曆五月十三日,實為春祭,農曆七月十九,為伏羲祭日,為秋祭。相傳伏羲在伏羲畫卦台,畫下伏羲先天八卦。連幾千年的以前的人物的祭日都說的這麼清楚,卻不知道他的出處,這真是歷史的嘲弄。我沒有能力證明以上的東西是否真的屬實,我這裡只是提出一種和以上所謂定論相反的一種推測。而八卦陰陽之說可是中國文化之核心,如果伏羲真是創造八卦的人,那麼我們只能推測,也是在這場災難之後的事情了。有一份研究資料上說,上古時代實行氏族分工負責制,吉林省扶余縣人原是伏羲氏的一個家族,被派到今黑龍江以北作「冬官」,即是「黑龍氏」(黑龍江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後來,這個家族不願意在這個寒冷的地方生活,私自違抗帝命,南遷到扶余縣境內的松花江以南地區。為了表示告別冬天,他們過了松花江就把一道山嶺命名為「長春嶺」,又在其西方修築了「長春城」居住。由於是「叛逆家族」,後來的扶餘人老者仍自稱「古之亡(逃亡之意)人也」。這個家族離開後,統治者又把「華渚人」派到了黑龍江流域及北極圈內,即今之赫哲人和愛斯基摩人。如果他們說的都是真的,那我們可以找到一個證據,那就是他們極有可能是從北美過白令海峽來到中國的。於是,伏羲就成為了中華民族心智的先啟者,是人類從原始狀態步入文明時代的探路人。也許以伏羲為代表的集團部落,有著自白令海峽向中國遷徙的艱辛過程。這個遷移的線路也和人家說的每州的黃種人是從中國遷徙過去的相反。古人將自然方位與顏色相聯繫稱東蒼、南赤、西白、北玄,看來黑龍江的名字也是這樣得名的。歷史上只有關於玄女的傳說,卻沒有玄帝的傳說,我想女媧和這個玄帝有關,但因為她是女人,所以後來的男權封建學者不肯承認她的玄帝地位。上一篇 : 研究之三-《山海經》記載的人物與中國上古帝王的聯繫(六)下一篇 : 研究之三-《山海經》記載的人物與中國上古帝王的聯繫(八)評論條
推薦閱讀:

全球人均預期壽命提高了5歲,中國人是……
中國女服變遷圖:端莊典雅,美輪美奐
人體:中國易經的活存體
分手了 我們還是朋友嗎 | 藍心網?中國最大的心理學門戶網站
是誰造就了「高利貸中國」——銀行監守自盜,國企成貸款中轉站

TAG:中國 | 人物 | 聯繫 | 山海經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