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劉濟瑞| 歷久彌新的南鑼鼓巷(11.8.16)

也許,南鑼鼓巷是如今北京最有名的一條衚衕了。也許,南鑼鼓巷也是北京最時尚的一條衚衕。不管什麼時候,來這裡的人都絡繹不絕。一到周末,真有點摩肩接踵了。穿著時尚的年輕人漫步在青磚鋪地的小街上。呈現不同創意的酒吧、紀念品商店,還有風味不同的小吃店讓人眼花繚亂。看著這個充滿商業氣息的繁華景象我曾不止一次產生過錯覺,這是南鑼鼓巷嗎?

留在我記憶中的那個靜靜的南鑼鼓巷是永遠揮之不去的。那條靜靜的衚衕伴我走過了整個童年。六歲的時候,我家搬到南鑼鼓巷東邊的一條衚衕里。如今,我住在南鑼鼓巷西邊的一條衚衕里。快二十年了,不管我出門去哪裡都要經過南鑼鼓巷。我總是忘不了和南鑼鼓巷的第一次「邂逅」。

那是一個春日的午後,我一個人出門閑逛。剛從郊區搬到城裡,第一次上街還有著一點小小的恐懼感。我慢悠悠地走著,看著衚衕兩側裝飾簡單的副食店、裁縫鋪、小賣鋪,烤羊肉串的新疆大叔,還有正在專註的修自行車的師傅,輕輕敲打什麼的修鞋匠,包子鋪里散發出的團團炊煙,濃濃的生活氣息把我的恐懼感消除得一乾二淨。走在生機勃勃,安靜祥和的衚衕里,看著兩側高高的槐樹,我心裡產生了一種舒服的親近感。

這條衚衕永遠是靜靜的。清晨,人們騎著自行車從這裡穿過,不時聽到清脆的車鈴聲。午後,衚衕開始休息。此時從這裡經過,偶爾能從某個窗戶里傳出京劇唱腔或是單田芳先生沙啞的嗓音。夏日的傍晚,衚衕兩側坐滿了乘涼的男女老少。小板凳上擺著茶壺茶碗,人們享受著清爽的小風,聊著國家大事和家長里短。九歲那年,我還不幸在南鑼鼓巷遭遇了一場小小的車禍。當時街坊四鄰熱心幫忙的場景至今難忘。

南鑼鼓巷好像一夜之間就變了。變得全球聞名,變得時尚靚麗,曾經的生活氣息不經意間就成了記憶。其實,南鑼鼓巷不僅僅是一條衚衕,她代表了一個街區,一個和元大都同時誕生的街區,南鑼鼓巷元代時隸屬昭回坊。幾百年了,南鑼鼓巷和她兩側的十六條衚衕依然保持著元代的格局。

近代以來,有太多的名人在這個街區留下了歷史的印記。洪承疇的府邸就在南鑼鼓巷,但是今天已然面目全非。榮祿故居在菊兒衚衕,僧格林沁的府邸在炒豆衚衕,黑芝麻衚衕的刑部尚書奎俊的故居恐怕是現在保護得最完美的四合院了。前圓恩寺衚衕里有個小院是茅盾先生的故居,再往前走幾步的那個大院便是蔣介石在北平的行轅。音樂大師王洛賓先生幼年曾在這條衚衕的八旗學堂讀書。雨兒衚衕有齊白石先生的故居,羅榮桓元帥和粟裕將軍的故居也在這條衚衕。因為反對蔣介石發動內戰而毅然辭去上將軍銜的王樹常將軍的故居在蓑衣衚衕。啟功先生曾在黑芝麻衚衕14號居住。帽兒衚衕有馮國璋故居和末代皇后婉容的故居。名人故居讓南鑼鼓巷變得厚重和滄桑。

南鑼鼓巷讓人最真切地體驗到衚衕文化的魅力。走在一條條衚衕里,看著規格不同的院門、巧奪天工的磚雕、精美絕倫的門墩,還有參天的古樹,隨風拂動的垂柳,路邊自由開放的野花。走在衚衕里,能品味到生活的變遷。前鼓樓苑衚衕在明代稱孤老衚衕,因為這裡曾有一個收留孤寡人員的養濟院。依然保持國營副食店風貌的沙井副食店,是否會勾起你某些回憶呢?當年京城頗為有名的萬慶當鋪的外牆上,今天依然能看到「文革」時期豪情萬丈的標語口號。衚衕里仍能看到碩大的上馬石和石制的拴馬樁,可旁邊卻停著一輛色彩鮮艷的跑車。歷史和生活交融,文化經歲月的考驗而歷久彌新。

一提到衚衕,一定讓你想到老和舊,但我覺得衚衕是永遠年輕的。因為她有歷史的積澱,有自己的綠意盎然,更有包容時尚的胸襟。今天的南鑼鼓巷依然是靜靜的。她無需張揚,也遠離喧囂。她帶給人們的是自在與追尋,是懷想和感慨。

(劉濟瑞)


推薦閱讀:

南鑼鼓巷和夫子廟有什麼不同?

TAG:南鑼鼓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