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生活】大溫華人租房市場亂象

近年來,大溫地區房價狂飆,今年更是水漲船高。海外投資人風起雲湧地購房熱潮,使房地產市場更加火爆。加之,7月15日央行降息,人們爭相入市,再次推高了房價。而加拿大按揭及住房公司(CMHC)最近發布的規定,允許業主將居所的空房出租。在一定意義上更進一步抬高了房價。而最新統計資料表明:BC省的房租為全國之最,已經被評為臨界級別(critical)。華人市場民宿業悄然盛行,出租屋價高,跳三跳,而業主租金收入普遍不向稅局納稅。民宿多無牌照經營。由於大部分房東為避稅,不願給房客正式的租賃合約或收據(英文),房客一旦出現問題無法到仲裁機構投訴。如果發生被盜等意外,員警也無可奈何。租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據此,不少租客慨嘆相關部門監管不利,期盼政府想辦法加強監管。

房東獲利的訣竅

L女士早年技術移民來到加拿大。由於天災人禍,被迫成了自僱人士,貸不成款賣房,自己的積蓄又不夠一次付清房款,萬般無奈,就只能租房住。這樣租房有些年頭了。在尋租的過程中,她親眼目睹了不少讓人啼笑皆非的房主。現舉兩例:

其一:在鐵道鎮市中心附近的一幢漂亮的高層公寓的7樓,房主將兩室一大廳的公寓單元分割成了六間小房間出租。 (大廳僅留下窄窄的走道,其餘地方都隔成了僅能放上下鋪單人床的小單間。廚房也被隔出一個小間,主人房被隔成兩間房。最好的房間是原來的客房,估計不到10平方米)租住上下鋪的,每人月付租金是300元,住廳的,一人是650元,一人是550元,住客房的最貴,是700元,而住主人房隔間的也是在550元左右。這個單元,有租客8人。僅有一個廚房,除了主人房裡有個小廁所,供擁有這個單間的人使用外,其他人都要共用一個衛生間。臟、亂、差就不用提了,廁所是早上大家「打衝鋒」的地方。好在住客僅一對配偶,其他是單身年輕人,大家喜歡不遠處的圖書館、購物中心和大樓的泳池、健身房,為此相互禮讓,都為住這裡方便、省錢,自覺盡量繞開與別人衝突的時間做飯,但也相當困難。據說沒人住得長,租客總換。

其二:房主在某中文網的廣告上說:這是一處獨立新公寓單元,房間寬敞、明亮,在kingsway附近,離公車站近,靠近空鐵。 L女士打電話聯繫後,按圖索驥,卻很難找到這棟樓。聯繫了房主,才知房子所處的位置離kingsway還有相當的距離。好不容易她找到了公寓,看了房子卻哭笑不得。這哪裡是獨立公寓,房主也住在其中,她聲稱自己總會回大陸,這居所就相當是獨立單元。更誇張的是:房主想出租的那間房,既不是主人房,也非客房,而是僅有大概不到5平米寬的Den,開價800元。只能放下一張單人床和窄書桌。房間沒有衣櫥,也放不了衣櫃。

筆者的朋友M也有類似經歷。她曾經在溫哥華的Broadway空鐵附近找到了一處單間房。房東要求看定後先交訂金,否則,不留房。她明知本省法律明文規定:房東預先要訂金屬違法,但為能租到房子也就乖乖地交了200元。可是,當她再去準備交房租時,房東卻變卦了。理由是因為親戚要來,不租了。但當她索要訂金時,房東理直氣壯地不認帳,還氣勢洶洶地和她吵架。她拿出本省的法律講理,房東說:「我不懂英文,也不懂這裡的法律,你要告,就告去,我不怕。因為我沒和你有房租契約。那紙條什麼也證明不了。」M知道繼續僵持也沒用,只能怏怏離開。當晚,她打電話向筆者控訴了很久。

最近的新情況是:許多房主打出廣告,明言只要海外旅遊者或留學生。還有房東雖然沒有明言登載,但如果有人電話問詢,也是同樣的要求。何故?因為這一族一般流動快,且不在乎現金支付房租。更重要的是房東可以任意漲租,而不受本地政府相關部門對房屋租賃漲價的標準限制。有的房東是換一人,房租就漲50到100元,一年下來,幾個租客輪番後,房價就高出了原租金的七、八倍,也不依國家的要求,正當納出租物業稅。而民宿,一天收租是50-100元不等,如果以月、年計,房東的收益無可限量。而且,這類房客一般有問題,也不會像本地人或移民那樣可能去投訴,因為大多不了解溫哥華的行政法規。故此,這種一本萬利的發財勾當,許多人看出門道,紛紛效仿。如此一來,民宿潮就蜂擁而至。據不完全統計,僅在Airbnb網上登廣告招租的民宿,就已經多達4600家。而華人更喜歡在Vansky網上刊登這類廣告。由此可見:越來越多的業主轉向短租市場。因為房地產目前增值快,出租業很賺錢。所以,在利益驅使下,房產投機和房東用各種手段漲租,甚至借故趕走房客是雙管齊下。而家庭經濟條件好的留學生家長和常到溫哥華旅遊的人士為合算考慮,也齊齊湧入了購房大軍。大溫地區的房地產火上澆油。

「不存在」的大活人

S曾經在養老院作護理員,租住在溫哥華東區的一所華人民宅後院的一個單間。她熱衷選舉,告訴筆者了自己的一段經歷:「我想參加助選團隊,就去議員的辦事處填了個人資料。後來,人家打電話找我,手機聯繫不上,就打到了家裡。我留的是房東的電話。結果,你猜:房東怎麼和人家說?"這兒沒有這個人。"後來,我總等不到消息,就去問。那個辦公室的人對我很不友善,愛搭不理。我不明原因,就換個人問,人家告訴我,早幾天就試圖聯繫我了。可是,我房東說我留的地址不是我住的地方。人家感覺我不誠實,也聯繫不上,就算了。」說完,她還憤憤不平:「一個大活人,被人說沒了。就因為買不起房,要受這份窩囊氣,太不公平!房東為了自己逃稅,竟然撒謊!可咱們是人微言輕,沒人信。差點被當成騙子。你說氣不氣?」

無獨有偶,筆者今年上半年曾經租的房子,明明交了房租,可房東不願意寫收據,還說:「我們這個樓僅幾戶可以租,都是偷著租,如果有人調查,我就說我沒租過你房子,你是朋友,我不在,幫我看房的。」為切身利益與安全著想,筆者決定搬家。後來,換住處通知相關連絡人晚了,有信寄到了原址。這位房東竟然扣著本人的信不給,也當「沒這個人。」

還有人和我反映:他們租房,房東也不讓大樓的管理員知道。這是現在華人租賃市場的較普遍現象。以某中文網的房屋廣告為例:筆者為調查市場狀況做了兩年的電話諮詢調研,發現:竟然有98%的出租廣告,如果尋租人打電話或上門看房時,提出要正式收據或正式的租約時,往往會被婉言拒租。房東多半願意以現金結算。

可憐的w小妹

筆者見到w小妹是在一個認識人的家裡,時值去年冬天。她長得瘦弱、單薄、矮小,很乖巧,身披了件大棉襖,靜悄悄地坐在椅子里,很難受的樣子。那個熟人說她正在發高燒,並告訴我說:w小妹要馬上租住她的房,因為在原房東那邊住不下去了。她媽媽不久前和房東大吵了一架。他們要當天搬。現在她媽媽去烈治文四號路原址搬東西了。可是熟人家的房客計畫到月底才走,她來了,就只能住廳里了。廳里沒有床,怎麼住?這麼做,房子押金也全泡湯了。

熟人解釋說:「w小妹只有十四歲,她租的房子是地下室,房東給的暖氣不熱,有時乾脆不給,她反映了,也不解決,就凍病了。人老實,不敢說,燒得厲害,也不知道上哪告?怎麼保護自己的權益?一個剛登陸不久的小留學生,英語還不過關,唯一能做的是往國內打長途電話,向家長哭訴。她遠隔萬里的父母一聽就急了。媽媽懷抱還在襁褓中的弟弟匆匆趕到溫哥華,與房東一見面就要求給暖氣。房東不答應,認為暖風已經足夠。兩廂互不讓步,起了很大的衝突。因為沒有正式的英文房租契約,房租多為現金交易,她們又不懂英語,沒有本地的身份,不知道怎麼解決好?只能啞巴吃黃連,苦往肚子里咽。為了女兒的健康,沒法子,母親隨即決定連夜找房,只能搬家。

這不是孤本,此類狀況筆者聽了不少。問題大多出在二、三十年前的老房子上。因為這類老房子的供暖系統設計,多不考慮地下室住人。所以,樓上溫度足矣,而樓下卻冷風嗖嗖。房東雖然進行了適當的裝修,改變了地下室的用途,但整個房子的供暖系統不改造,再加上大溫地區的多雨、潮濕,一到冬季,那裡的陰冷,就不用提了。房客為此與房東起衝突,時有耳聞。但有人不喜歡面對面交鋒,或是乾脆搬家,或是曲線與房東鬥智斗勇。沒辦法的,就只能忍。

數年前,筆者曾經拜訪過一家剛從北京技術移民登陸的新移民。夫妻倆帶著一個五歲多的小男孩,租住在奈乃莫空鐵站附近的一處舊屋半地下的兩室一廳。十一月初,我們進了房間,一股寒氣撲面而來。太太忙著招呼我,而先生沒有片刻猶豫地馬上打開了自備的電暖氣。他們說:這叫「自救」。如果讓房東知道了,怒斥免不了。因為包水電,房東絕不允許房客用電暖氣。可是,不開就沒法住,實在是太冷了,還有孩子呢。為偷用暖氣,他們在暖氣旁放著一塊裝飾布。回來,就揭開用,人走,就在暖氣上鋪上布。他們說:「之前的租戶就傻,與房東理論,要求開大暖氣,結果碰了一鼻子灰,才搬走。他們剛來加拿大,圖便宜,因為今後的生活還是未知數,所以,能省就省……」

筆者現在住的鐵道鎮中心附近的二層舊公寓,今年供暖前檢修,全樓僅兩、三家暖氣正常。自己儘管屬那兩、三家之內的幸運戶,但衛生間的暖氣始終不熱。為此,要求房東檢修。他瞪大眼睛,大言不慚道:「樓里的供暖不包括衛生間。現在全樓的暖氣都不行,你單元里沒問題,就別再多說了。」

對房客如此馬虎,可是,租客如果無意落了郵箱或房門鑰匙,請求房東幫忙用備用鑰匙開一下門,女房東開口就要5元,絕不含糊。大概算是服務費吧。而他們還有許多匪夷所思的規矩,令你大開眼界。譬如:他們家為防木地板損害,不許住戶的傢具接觸地面。筆者搬進時,他們不讓搬家公司的人搬進傢具,女房東硬讓把傢具全堆在樓道,她要全部貼上防劃痕膠貼。別以為她會白給你貼,都是收費的。她要多少錢,你給她。可如果你要收據,對不起,沒有!這樣等待了一個小時,筆者就要多付搬運費一百多元。且還不算完,搬進後,所有的傢具必須放在他們給的硬紙殼上,堆在牆的角落裡,不許隨自己的需要擺放。讓人無語的是:竟要求筆者把裝滿衣物的幾個大旅行箱都要舉起來,不能運用箱子的輪子推行至衣櫥。本人腰、頸部有因車禍留下的痼疾,不能承重,這種近於苛刻的要求,很難從命。但剛剛搬入,不想衝突,就不吭聲。更可笑的是,人還沒真正進去住,女房東就揚言:要把我四百多元的押金全扣光,說是弄壞了她的地板。筆者終於忍無可忍,告訴她:「我早聽開清潔公司的人介紹,他們的客戶留學生有被房東惡意找茬不退房屋押金的事。為防患於未然,我留了心眼,在拿到鑰匙後就全將屋裡的設施拍了照。你的地板是什麼狀況,有影像記錄。我不怕你訛詐。」這下可捅了馬蜂窩,她大叫大吵地張牙舞爪。後來住進後,筆者一次不小心將電視遙控器掉在了地上,房東夫妻氣勢洶洶地找上樓來,男人沒說話,女人又說把他們的地板弄壞了……苛刻到不可理喻的地步,何必要出租呢?回想到筆者登廣告求租,她殷切地幾次主動來電,去看房時,她和顏悅色、周到的介紹,讓人無法想像:怎麼反差就那麼大?

A女士的苦惱

筆者技術移民剛到溫哥華時在一家麵食公司打工,遇到同事A女士。從別人的口裡得知:她家從英國移民來加,丈夫是搞尖端科學的博士後。由於兩人都找不到工作,為了積蓄不要掉得過快,也為丈夫能安心努力找到專業工作,她就來打工了。一天,她遲到了一個多小時,情緒相當低落地告訴大家:她家放在屋裡的5000美金不翼而飛了。家裡沒有被盜的痕迹,她丈夫通常在家。那天,僅去附近的學校送孩子上學,連半個小時也不到,錢就沒了。他們報警,員警說:如果房子有保險,丟失的物品可以賠償,但必須是本地的收據。而現金無法說明狀況,一般不賠。另外,他們沒有英文正式的房屋租契,基本不屬於員警管的範圍,保險賠償,需要和房東聯繫,房東不負責,員警也沒辦法。因為他們現在的狀況是不受相關法律保護的。 」

她先生又問員警:"如果發生火災等意外災害,我們怎麼辦?」

員警的回答是:「如果你的房東不願意用他的房險賠償你的損失,你是無法爭取權益的。最好的狀況是住在有房屋正式租約的地方。」

她丈夫報警的狀況如此,又拙嘴笨舌,不願找房東,拖到其下班回家。遂兩人議論此事,她一方面怪罪丈夫讓小偷鑽了空子,一方面覺得房東的嫌疑大。因為這麼了解狀況的人非房東莫屬。在要不要和房東講的問題上兩人意見不合,從當晚爭吵到第二天清早。最終,他們決定找房子搬家。因為去看房,所以遲到了。她苦惱地說:「誰知道移民到加拿大會是這種現狀呀,丟了錢沒地方說理。」

很少有人信:房東會偷房客的錢?但現實確有這類狀況發生。 A女士是一例,也曾有新聞報導,美國的中國留學生被房東偷了錢,事情敗露,報導出來。因為一些房主是付債賣房,生活拮据,道德差的人打房客的主意就不足奇了。

開清潔公司的M告訴筆者,他們去給客戶清潔時,曾幾次看到有房東故意找辦法不退房客押金的狀況。這類房東多半是華人,大都屬於私租,沒有向政府報備。有一次,她實在看不過眼了,就為客戶與那個房東理論起來。因為那個十七、八歲的小留學生只像個受氣包,不敢吭聲。而房主沒完沒了,態度惡劣,提出不給押金的理由絕對讓人無語。

她說:「我廚房瓷磚抹的白膩縫現在和原來不一樣了,你必須賠。把你800元押金都扣了,也不夠我請人工的。」(那是坐落在溫哥華市中心鬧市區的一個一房廳公寓。)房客已經是第二次找清潔公司來清理房子了。

政府的監管不利

幾例或許不能管窺全貌,但至少反映了一些問題。房客的利益在無監管或監管不利的狀況下是很難得到保證的。上月地產局公布的資料顯示:房銷同比躍三成,買家市場極旺,柏文勁增42.7%,而據《溫哥華太陽報》載:房租普遍上漲10-20%。而據加拿大統計局公布的資料顯示,三月BC省非農業工作者周薪為905元,低於全國水準。房價最高,而人工最低。靠租房生活的人已經將收入的80%以上用來交租,打工族愈來愈難承受和負擔高得離譜的房價。找合適的住房,也更困難。一旦失業,就有流離失所之虞。因為政府的廉租房並不能滿足需要。排期長,房源少,許多人不夠入住的條件。而在大溫地區多達40%強的人租房住。由於經濟下滑,失業水準攀升,一部份中產階級家庭也步入租房住的行列。

最新統計資料表明:BC省的房租不僅是全國之最,已經被評為臨界級別(critical)。據美國人力資源管理諮詢公司美世諮詢(Mercer)調查顯示,由於加元走弱,溫哥華房屋租金的升勢快,生活難易度從2014年的96位,跌至今年的119位。另據Square One 保險公司這月公布的調查顯示,超過4成的業主將部分房屋出租,在全加拿大主要城市的出租比例最高。這個數字一般是房主向政府或保險公司報備的,而華人出租業很大一部分是不申報的。據筆者對Vansky中文網近兩年的調查顯示,98%強的出租業主不希望給房客據有法律效率的租房合同,其意味著不向相關部門報備。如果這一部分房主也囊括其中,上述形勢更加嚴峻。如此這般,房客的利益無從保護,因為BC省的住宅租務處和Residential Tenancy Branch以及Tenant Resource and Advisory Centre 等租務仲裁機構和組織,只對有正式英文租契的人提供保護。如若問題任其發展,勢必使本已經不良的房屋市場環境更加惡化,本地租客將何去何從?推高房價的作用和嚴重性,不可小覷。由此,居民的貧富差距也將快速拉大。這是對守法居民和弱勢族群的極大不公!

從五月到六月,大溫地區出現了數次集會、抗議,對高房價表示了強烈不滿,要求將房價降至可負擔水準。有人把矛頭直接對準了華裔。列治文、奈乃莫都出現了反華標語。筆者在和包括印度裔、菲律賓裔和白人等其他族裔的人聊天時得到資訊,其普遍認為:華人是推高房價的罪魁禍首。由安格斯列特研究所(Angus Reid Institute)發表的研究資料也佐證了這個結論,64%的受訪者認同上述看法。其報告還反映出人們對省、市兩級政府的措施不滿。

華人社會正在改變著大溫哥華地區,是不爭的事實。不能不說一方面不同的文化,給加拿大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也把一些不良的風氣帶來了,包括買房、出租、投機房市,一些不合理的行為、習慣和價值觀,引來其他族裔的不滿,這種情緒正在擴大。

最近,溫哥華市政府相應出台了一些治理的辦法,可問題沒有解決,形勢還在惡化。為何?出錯了藥方。譬如:為了緩解租房緊張,溫哥華市政府出台措施,將允許業主出租。立意雖好,然而卻沒有相應的法規跟上。監管不利,堵漏的方法漏洞百出,反映出沒有能綱舉目張。租客的利益非但不能保護,連住房緊張的狀況也真正解決不了。尤其是華人市場,因為房東不喜歡本地租客,無房可住的人還會增加。

租客慨嘆相關部門監管不利,期盼政府想出更正確的辦法,加強監管,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據知,還有新政出台。但願不再是隔靴搔癢!


推薦閱讀:

洋奶粉打「噴嚏」,中國市場緣何感冒?·每日商報
抗生素市場「爆款」 碳青黴烯狂攬100億
別以為只有包包才輕奢,中產消費者喝酒也要輕奢才夠味!
IMAX大舉入華 市場反饋不給力
同一條街碰到同行競爭,我該怎麼做市場?

TAG:生活 | 市場 | 移民 | 租房 | 華人 | 房市 | 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