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輪到了!英國最偉大的100電影,哪裡比美國差?
本文首發於虹膜公眾號(IrisMagazine)
文 | magasa等了好久,想找個機會來介紹偉大的英國電影,但好像大家平時不太關注英國電影,或者把它作為好萊塢的一個附庸來看待。就連英劇都比英國電影更受關注。
最近因為退出歐盟的全民公投,英國突然成為所有人關注的焦點,英國的文化獨特性和政治身份,其實從這個國家的電影也可以看出很多。
英國的電影明星很受歡迎,比如詹姆斯·麥卡沃伊、艾瑪·沃森、埃迪·雷德梅恩、伊恩·麥克萊恩、拉爾夫·費因斯、安東尼·霍普金斯……他們中間有的來自英格蘭,有的是蘇格蘭,還有威爾士,但都屬於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至少現在是。
詹姆斯·麥卡沃伊
埃迪·雷德梅恩
多數影迷還是在好萊塢電影里認識優秀的英國演員,但其實英國本土的電影也有非常輝煌的傳統,下面介紹一個最權威的英國電影排行榜,是英國電影學會(BFI)在上個世紀末推出的。
這個榜單之所以權威,不僅在於BFI的官方權威色彩,而是因為評選調查了來自英國電影行業各個崗位上超過1000名工作人員,他們的投票一共提到了87.0部影片。因為評選的標準是「文化上具有英國性」(culturally British),所以其實一部分影片並非英國電影公司參與制作的,但也入圍了。
正如每個榜單都會有爭議,這個榜單自然也不例外。
最大的爭議是,它忽視了無聲電影,1930年代有3部,40年代有16部,50年代有10部,60年代佔據比例最大,達到26部,70年代也有10部,80年代為18部,90年代17部。因為評選於1999年,自然不會有新世紀影片。
一定有榜單外的電影比上榜的更好,但只要它在這裡上榜了,就說明它具有文化上的不可替代性,這一點無可質疑。
1.《第三個人》(1949)
The Third Man
導演:卡羅爾·里德
經過奧遜·威爾斯光環加成的黑色電影高居第一,本片的編劇是格雷厄姆·格林,講二戰後維也納黑市的勾心鬥角,一部絕望和黑暗的電影,有電影史最令人哀傷的結尾之一。
2.《相見恨晚》(1945)
Brief Encounter
導演:大衛·里恩
大衛·里恩在拍大片之前,改編過很多文學名著,在英國人看來,這些才是最能代表英國文化的電影。
3.《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
Lawrence of Arabia
導演:大衛·里恩
古典時期英國電影製作水準的最高結晶,也影響了後世史詩片的發展。
4.《39級台階》(1935)
The 39 Steps
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英國人經常驕傲地認為希區柯克在去好萊塢之前所達到的水準並不遜色於好萊塢事情,本片常常被作為範例。
5.《遠大前程》(1946)
Great Expectations
導演:大衛·里恩
大衛·里恩是改編狄更斯的高手,而《遠大前程》和《霧都孤兒》也是狄更斯被搬上銀幕最多的小說,其中多部都堪稱經典。
6.《仁心與冠冕》(1949)
Kind Hearts and Coronets
導演:羅伯特·哈默
英國人奉為至寶的喜劇犯罪片。順便說一句,英國人拍喜劇犯罪雜糅的類型,水平天下第一。
7.《小孩與鷹》(1969)
Kes
導演:肯·洛奇
肯·洛奇的少作,奠定了他的寫實主義路線。
8.《威尼斯疑魂》(1973)
Don"t Look Now
導演:尼古拉斯·羅伊格
影史最偉大的恐怖片之一。羅伊格生涯前五部電影,每一部都是絕世經典。
9.《紅菱艷》(1948)
The Red Shoes
導演:艾默力·皮斯伯格 / 邁克爾·鮑威爾
皮斯伯格和鮑威爾的黃金組合的最高傑作,英國Technicolor電影的最高傑作,馬丁·斯科塞斯認為這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
10.《猜火車》(1996)
Trainspotting
導演:丹尼·博伊爾
青年亞文化cult經典,講幾個年輕人的頹廢生活。
11.《桂河大橋》(1957)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導演:大衛·里恩
雖然是傑出的電影,但口味有點老邁了。
12.《如果……》(1968)
If....
導演:林賽·安德森
有好幾部關於寄宿學校生活的電影入圍了榜單,因為這是英國很重要的一種文化。本片也是英國新浪潮一代最著名的導演林賽·安德森的代表作。
13.《老婦殺手團》(1955)
The Ladykillers
導演:亞歷山大·麥肯德里克
又一部犯罪喜劇片,後來被科恩兄弟翻拍過。
14.《浪子春潮》(1960)
Saturday Night and Sunday Morning
導演:卡雷爾·賴茲
本片導演寫過一本講剪輯的教科書,影響巨大。本片是英國新浪潮的代表作,講無所事事的青年怎麼酗酒、泡妞。
15.《布賴頓硬糖》(1948)
Brighton Rock
導演:約翰·博爾廷
主演是後來的大導演理查德·阿滕伯勒,很高興看到此片排得這麼高,根據格雷厄姆·格林小說改編的黑色電影,一直覺得喜歡它的人不多,很少看到人提。
16.《黑街正義心》(1971)
Get Carter
導演:邁克·霍奇斯
有人說這是七十年代最棒的犯罪片,我幾乎就要同意了。主演是邁克爾·凱恩。
17.《橫財過眼》(1951)
The Lavender Hill Mob
導演:查爾斯·克萊頓
亞利克·基尼斯主演的喜劇犯罪片。
18.《亨利五世》(1944)
Henry V
導演:勞倫斯·奧利弗
奧利弗的莎劇電影中,一般認為本片最高。
19.《烈火戰車》(1981)
Chariots of Fire
導演:休·赫德森
雖然拍得感人,我並不認為這是一部名垂青史的傑作,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提升了它的文化地位。
20.《平步青雲》(1946)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導演:邁克爾·鮑威爾 / 艾默力·皮斯伯格
很特別的奇幻電影,居然四十年代就拍出來了。
21.《漫長美好的星期五》(1980)
The Long Good Friday
導演:約翰·麥肯齊
這基本就是美國版的《教父》了,但又是用獨立電影的方式拍攝的。
22.《僕人》(1963)
The Servant
導演:約瑟夫·洛塞
如果讓我選,這必須進前五。
23.《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1994)
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導演:邁克·內威爾
電影本身其實一般,但賣座,文化影響力特別大。
24.《荒島酒池》(1949)
Whisky Galore!
導演:亞歷山大·麥肯德里克
伊令喜劇代表作。導演是美國人,拍過多部英國電影,上面的《老婦殺手團》也是他導的。他在好萊塢拍的《成功的滋味》非常偉大。
25.《光豬六壯士》(1997)
The Full Monty
導演:彼得·卡坦紐
把社會問題放到喜劇片來諷刺,這部電影做到了極致。本片已經是九十年代英國電影的一個象徵。
26.《哭泣遊戲》(1992)
The Crying Game
導演:尼爾·喬丹
關於愛爾蘭問題,是該有一部電影來說說了。
27.《日瓦戈醫生》(1965)
Doctor Zhivago
導演:大衛·里恩
本片是大衛·里恩企圖複製之前的大片成功,但稍稍力有不逮,人們對它的評價就不及之前作品,其實也是文學改編的範本。
28.《萬世魔星》(1979)
Monty Python"s Life of Brian
導演:特里·瓊斯
巨蟒團隊的作品,已經是英式喜劇的文化圖騰。
29.《我與長指甲》(1987)
Withnail and I
導演:布魯斯·羅賓遜
八十年代最棒的喜劇片之一。
30.《格里高利的女友》(1980)
Gregory"s Girl
導演:比爾·福塞斯
一般,英國人自己比較喜歡。
31.《祖魯戰爭》(1964)
Zulu
導演:賽·恩菲爾德
講祖魯戰爭的電影,能做到這樣的視角,在六十年代不容易了。
32.《金屋淚》(1958)
Room at the Top
導演:傑克·克萊頓
今天看來略顯平庸,我更喜歡克萊頓的《無辜的人》。
33.《阿爾菲》(1966)
Alfie
導演:劉易斯·吉爾伯特
邁克爾·凱恩主演的喜劇。
34.《甘地傳》(1982)
Gandhi
導演:理查德·阿滕伯勒
宏大人物傳記片的標杆。
35.《貴婦失蹤記》(1938)
The Lady Vanishes
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很有眼光的選擇,希區柯克這部早期作品被低估了。
36.《義大利任務》(1969)
The Italian Job
導演:彼得·克林遜
強盜片的經典,後來翻拍的版本不如它。又是邁克爾·凱恩主演。
37.《南方英雄》(1983)
Local Hero
導演:比爾·福塞斯
英國人太喜歡比爾·福塞斯的喜劇片了。外國人來看可能get不到太多。
38.《追夢者》(1991)
The Commitments
導演:艾倫·帕克
帕克的音樂片幾乎都是經典。
39. 一條叫旺達的魚(1988)
A Fish Called Wanda
導演:查爾斯·克萊頓
該導演入圍榜單的第二部喜劇犯罪片。
40.《秘密與謊言》(1966)
Secrets & Lies
導演:邁克·李
李導演現在才出現,是不是排位太低了?這個榜單對古舊類型片比當代藝術電影更感興趣。
41.《諾博士》(1962)
Dr. No
導演:特倫斯·楊
間諜片的里程碑。
42.《瘋狂的喬治王》(1994)
The Madness of King George
導演:尼古拉斯·希特納
英國歷史片,用喜劇的方式來表現喬治三世。
43.《良相佐國》(1966)
A Man for All Seasons
導演:弗雷德·金尼曼
歷史片,大法官托馬斯的故事在英國家喻戶曉。
44.《黑水仙》(1947)
Black Narcissus
導演:邁克爾·鮑威爾 / 艾默力·皮斯伯格
還是來自這對黃金組合。
45.《百戰將軍》(1943)
The Life and Death of Colonel Blimp
導演:邁克爾·鮑威爾 / 艾默力·皮斯伯格
Again...刷屏了。
46.《霧都孤兒》(1948)
Oliver Twist
導演:大衛·里恩
毫無疑問是所有版本里最動人的一部。
47.《傑克,我一切都好》(1959)
I"m All Right Jack
導演:約翰·博爾廷
英國人愛極了這部電影,我也不太理解。
48.《迷幻演出》(1970)
Performance
導演: 尼古拉斯·羅伊格 / 唐納德·卡梅爾
羅伊格的又一部神作,米克·賈格爾主演。
49.《莎翁情史》(1998)
Shakespeare in Love
大概是過去三十年最爛的奧斯卡最佳電影。如果不是因為奧斯卡,沒人會選它吧。
50.《我美麗的洗衣店》(1985)
My Beautiful Laundrette
導演:斯蒂芬·弗雷斯
看斯蒂芬·弗雷斯近年的作品覺得他不咋樣,但看這部電影就覺得他還不錯。
51.《湯姆·瓊斯》(1963)
Tom Jones
導演:托尼·理查德森
很平庸的奧斯卡最佳電影,也遠不是托尼·理查德森最佳的發揮,但奧斯卡奠定了它的文化重要性。
52.《如此運動生涯》(1963)
This Sporting Life
導演:林賽·安德森
太喜歡的體育電影,排太低了。
53.《我的左腳》(1989)
My Left Foot
導演:吉姆·謝里丹
留在歷史上是因為丹尼爾·戴-劉易斯的表演。
54.《妙想天開》(1985)
Brazil
導演:特里·吉連姆
反烏托邦科幻神作。
55.《英國病人》(1996)
The English Patient
導演:安東尼·明格拉
奧斯卡最佳電影,很多人心目中的愛情神作。
56.《蜜的滋味》(1961)
A Taste of Honey
導演:托尼·理查德森
這才是托尼·理查德森的代表作。
57.《幽情密使》(1971)
The Go-Between
導演:約瑟夫·洛塞
洛塞是來自美國的黑名單流亡導演,我喜歡他在英國拍的大部分電影。
58.《白衣男子》(1951)
The Man in the White Suit
導演:亞歷山大·麥肯德里克
第幾次看到亞歷山大·麥肯德里克的名字了?沒想到他拍喜劇科幻片也這麼強!
59.《伊普克雷斯檔案》(1965)
The Ipcress File
導演:西德尼·J·弗里爾
這部間諜片排得太低了!對後世影響巨大。邁克爾·凱恩主演。
60.《放大》(1966)
Blow-Up
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排這麼低,是因為不想沾光義大利人吧。英國人的傲嬌心思呢。
61.《長跑者的寂寞》(1962)
The Loneliness of the Long Distance Runner
導演:托尼·理查德森
感人的體育電影。
62.《理智與情感》(1995)
Sense and Sensibility
導演:李安
很多人喜歡的一部電影。
63.《通往平利可的護照》(1949)
Passport to Pimlico
導演:亨利·科內利烏斯
英國人對伊令喜劇的愛太深沉。
64.《去日留痕》(1993)
The Remains of the Day
導演:詹姆斯·艾沃里
艾沃里和麥錢特的合作,被視為英式紳士電影的典範。
65.《血腥星期天》(1971)
Sunday Bloody Sunday
導演:約翰·施萊辛格
今天看來已經平平無奇。
66.《天下兒女心》(1970)
The Railway Children
導演:萊昂內爾·傑夫瑞斯
今天看來有點土了,引進過中國。
67.《聖女保鏢》(1986)
Mona Lisa
導演:尼爾·喬丹
邊緣人電影。
68.《轟炸魯爾水壩記》(1955)
The Dam Busters
導演:邁克爾·安德森
用紀錄片的方式展示二戰的經典戰役。
69.《哈姆雷特》(1948)
Hamlet
導演:勞倫斯·奧利弗
最經典的王子復仇記。
70.《金手指》(1964)
Goldfinger
導演:蓋伊·漢彌爾頓
007代表作。
71.《伊麗莎白女王》(1998)
Elizabeth
導演:謝加·凱普爾
凱特·布蘭切特從此成為女王。影片其實一般。
72.《萬世師表》(1939)
Goodbye, Mr. Chips
導演:山姆·伍德
奧斯卡影帝競爭贏了《亂世佳人》克拉克·蓋博,大概是奧斯卡歷史上最大的冤案吧。
73.《看得見風景的房間》(1985)
A Room with a View
導演:詹姆斯·艾沃里
好多人喜歡得不得了。
74.《豺狼的日子》(1973)
The Day of the Jackal
導演:弗雷德·金尼曼
弗雷德·金尼曼這一代導演,老了還能達到這個水準的,沒有第二人。太喜歡這部電政治驚悚片了,小說也很棒。
75.《滄海無情》(1953)
The Cruel Sea
導演:查爾斯·弗倫德
二戰片,看過的人很少。
76.《說謊者比利》(1963)
Billy Liar
導演:約翰·施萊辛格
英國新浪潮的名作。
77.《霧都孤兒》(1968)
Oliver!
導演:卡羅爾·里德
儘管我喜歡卡羅爾·里德,但對這部奧斯卡最佳影片實在喜歡不起來,奧斯卡就是它的主要意義吧。
78.《偷窺狂》(1960)
Peeping Tom
導演:邁克爾·鮑威爾
鮑威爾單飛後也很牛逼,這部電影和希區柯克的《驚魂記》交相輝映。
79.《遠離塵囂》(1967)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導演:約翰·施萊辛格
朱莉·克里斯蒂在這部片里美到極點。
80.《繪圖師的合約》(1982)
The Draughtsman"s Contract
導演:彼得·格林納威
太偉大了,可看性非常高的藝術電影。
81.《發條橙》(1971)
A Clockwork Orange
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
庫布里克幾乎沒有被關注,因為他是美國人嗎?他後半輩子一直待在英國拍電影。
82.《遠方的聲音》(1988)
Distant Voices, Still Lives
導演:特倫斯·戴維斯
偉大的藝術傑作,典型的英國藝術電影風格。場面調度出色,這才是導演的處女作啊。
83.《親愛的》(1965)
Darling
導演:約翰·施萊辛格
約翰·施萊辛格入圍數量真多,本片也是明星雲集。
84.《凡夫俗女》(1983)
Educating Rita
導演:劉易斯·吉爾伯特
熱門舞台劇改編,如今外國人來看會比較無感。
85.《奏出新希望》(1996)
Brassed Off
導演:馬克·赫爾曼
會有人批評這個榜單太左的,因為太多這樣講下崗工人、失業礦工的電影入圍了。
86.《飛車艷史》(1953)
Genevieve
導演:亨利·科內利烏斯
有趣的喜劇。
87.《戀愛中的女人》(1969)
Women in Love
導演:肯·拉塞爾
拉塞爾幾乎被遺忘!
88.《一夜狂歡》(1964)
A Hard Day"s Night
導演:理查德·萊斯特
這不是電影,是文化現象。
89.《救火英雄》(1943)
Fires Were Started
導演:亨弗萊·詹寧斯
地位特殊的紀錄片,影評人評價很高,愛國主義和詩意的完美結合。
90.《希望與榮耀》(1987)
Hope and Glory
導演:約翰·保曼
影片是不錯,但就是視角太正了一點。
91.《我的名字是喬》(1998)
My Name is Joe
導演:肯·洛奇
肯·洛奇的電影,總是關於工人階級。
92.《與祖國同在》(1942)
In Which We Serve
導演:大衛·里恩 / 諾埃爾·考沃德
戰時主旋律電影。
93.《卡拉瓦喬》(1986)
Caravaggio
導演:德里克·賈曼
先鋒電影難得佔據一席之地,何不選擇《藍》?
94.《烏龍女校》(1954)
The Belles of St. Trinian"s
導演:弗蘭克·勞恩德
寄宿女校的故事,有英國人的生活經驗才能懂裡面的笑點吧。
95.《生活是甜蜜的》(1990)
Life is Sweet
導演:邁克·李
這個榜單對邁克·李不算友好。
96.《柳條人》(1973)
The Wicker Man
導演:羅賓·哈迪
我非常喜歡的恐怖片,氣氛詭譎。
97.《切勿吞食》(1997)
Nil By Mouth
導演:加里·奧德曼
加里·奧德曼當導演就這一次,好多人喜歡這部重口味電影。說句無關的,奧德曼最近在導演一部關於Eadweard Muybridge的傳記片,我很期待。
98.《現代鬥魚》(1996)
Small Faces
導演:吉利斯·麥金農
這個選擇不太好,1996年出來時是很新鮮的電影,現在已經被遺忘。
99.《百鳥嬉春》(1968)
Carry On Up The Khyber
導演:傑拉德·托馬斯
本片的歷史地位也值得商榷,可能入圍有運氣成分。
100.《殺戮戰場》(1984)
The Killing Fields
導演:羅蘭·約菲
本片應該排得更高一些,關於柬埔寨戰爭和紅色高棉。華人演員吳漢潤憑藉此片獲得奧斯卡男配角獎。後來在美國被槍殺,死因至今紛紜,官方說是被搶劫,但也有人在法庭作證說是因為演了這部電影被報復。
推薦閱讀:
※福山:美國政治的衰敗和復興
※土耳其「橄欖枝」軍事行動損失慘重或掉入美國「陷阱」?
※美圖手機攜滴滴租車、美國南方旅遊聯盟推「美國南部最美拍照指南」
※O編輯總結: 寫在2.20之後的一些個人總結和想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