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發展從無序向有序發展 - 辛一山
一.無政府狀態假設的謬誤
對於從事國際關係研究的人員來說,無政府狀態一詞是國際關係理論的關鍵詞,它被置於國際關係學的中心地位。可以說,主流的國際關係理論都傾向於接受國際格局是無政府狀態這個假設,並把這個假設視為基礎真命題,也以此作為分析一切國際問題的起點。無論在經典的教科書中,還是在絕大部分的國際關係理論著作中,也不論在現實主義學派還是許多自由主義理論那裡,無政府狀態都被假設為國際社會與國內社會的本質區別,而且也是國際社會最本質的特徵所在。無疑關於無政府狀態的描述與現實的國際關係的表面狀況比較相符,這只是一個表象。「世界上沒有中央權威,由於缺乏中央權威,無法對主權利益的追求加以限制,國家處於永恆的無政府狀態之中」是對國際關係的一種假設,但世界各國間關係的現有真實狀況並非如無政府論者的推斷一樣是無秩序的,而是處於有秩序的互動中。
在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無政府狀態一詞的詞義解釋意味著無序與混亂,因為用「無政府狀態」來描述國際關係,本身就是借用霍布斯描述的「自然狀態」的無政府狀態。霍布斯認為,人性是惡的:自私自利、殘暴好鬥。因此在原始時代還沒有社會和國家之前,人們是處在一種充滿互相爭鬥、恐懼不安的自然狀態中。自然狀態受著自然法的支配。所謂自然法就是一種合乎理性的規律或法則,例如人人都是天生自由的,人人都有保存自己、企求安全的慾望,人人都有大自然賦予的理性和平等的權利等等。既然自然狀態如虎狼之境悲慘可怕,出於人的理性驅使,人們要求擺脫它而尋求有組織的和平生活,就互相訂立了一種社會契約,甘願放棄原來享有的自然權利,並把它交託給一個統治者或主權者(一個人或一個集體),從此建立了國家。所以,根據霍布斯的理論,國家不是根據神意創造的,而是人們通過社會契約創造的,君權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轉讓的、託付的。換句話說,創建國家的目的是出於人們的理性和幸福生活的需要。這樣一來,霍布斯就徹底推翻了君權神授之說,摧毀了封建專制制度的神學理論基礎。由於霍布斯的思想在十七世紀代表著先進的社會力量,是打擊神權的利器,霍布斯觀點也因此被廣為傳播。
但後來霍布斯關於人的「自然狀態」假設被西方國際關係理論者運用於國際關係的類比上。其結果是西方人套用霍布斯觀點來判斷和描述國際關係。那麼,現在國際體系里的國家就好象置身於一個混亂的、人人自危、戰亂頻發的舞台上,各個國家彼此對立,不斷捲入零和博弈的衝突之中。這就意味著國際體系處於一種霍布斯式的「自然狀態」之中。
無政府狀態的假設表面雖然非常符合國際現狀,但由於無政府狀態定義的誤導,人們推演出了國家間關係如霍布斯的「自然狀態」,「自然狀態」互為敵人毫無秩序的描述又明顯的與國際社會總體有序的真實現狀不符。因此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基礎——無政府狀態假設,雖有創意,但由於詞義的誤導使得整個的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走入歧途。下面仔細分析無政府狀態的推演錯誤。
《一》霍布斯「自然狀態」的推斷錯誤
「在人類的天性中我們便發現:有三種造成爭鬥的主要原因存在。第一是競爭,第二是猜疑,第三是榮譽。第一種原因使人為了求利、第二種原因使人為了求安全、第三種原因則使人為了求名譽而進行侵犯。在第一種情形下,人們使用暴力去奴役他人及其妻子兒女與牲畜,在第二種情形下則是為了保全這一切。在第三種情形下,則是由於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如一言一笑、一點意見上的紛歧,以及任何其他直接對他們本人的藐視。或是間接對他們的親友、民族、職業或名譽的藐視。根據這一切,我們就可以顯然看出:在沒有一個共同權力使大家攝服的時候,人們便處在所謂的戰爭狀態之下。這種故爭是每一個人對每個人的戰爭。因為戰爭不僅存在於戰役或戰鬥行動之中,而且也存在於以戰鬥進行爭奪的意圖普遍被人相信的一段時期之中。」(《利維坦》第十三章)「因為人們的狀況正象上一章所講的一樣,是每一個人對每一個人交戰的狀況;在這種狀況下,人人都受自己的理性控制。凡是他所能利用的東西,沒有一種不能幫助他抵抗敵人,保全生命。這樣說來,在這種情況下,每一個人對每一種事物都具有權利,甚至對彼此的身體也是這樣。因此,當每一個人對每一事物的這種自然權利繼續存在時,任何人不論如何強悍或聰明,都不可能獲得保障,並完全活完大自然通常允許人們生活的時間。於是,以下的話就成了理性的誡條或一般法則:每一個人只要有獲得和平的希望時,就應當力求和平;在不能得到和平時,他就可以尋求並利用戰爭的一切有利條件和助力」、「因為只要每個人都保有憑自己想好做任何事情的權利,所有的人就永遠處在戰爭狀態之中。但是如果別人都不象他那樣放棄自己的權利,那麼任何人就都沒有理由剝奪自己的權利,因為那樣就等於自取滅亡」。(《利維坦》十四章)
我們可以從前面的一些小段落看出,霍布斯關於自然狀態描述全部都是出於推理和猜想,也就是說這是他的主觀臆斷。我們知道現在有科學家研究猿群或者猴群的生活,這些科學家研究後得出的結論是:即使是猿、猴這樣的低等生物他們的群體生活也是有一定規則的,他們依照家庭結構組成群體,是有秩序的。也就是說猿猴裡面都不存在著「一個人針對每個人的戰爭」這樣的狀態。人類是比猿猴更高一級的生物,已經走完了猿猴的進化階段,更不應該有個人針對全體人的敵視狀態。因此一個人與其他人互為敵人的假設肯定是不成立。還有科學家們考察研究了多個原始部落也得出結論,原始部落的結構是群體性的,他們為了更好的生存,必須大家結成團體,才能互濟有無,渡過難關。原始部落里也不存在著「互為敵人」的自然狀態。現有的原始社會考察和研究例子證明了霍布斯假設的錯誤。
三百多年前的霍布斯由於當時的科技落後,他自己推導出來什麼「自然狀態」的結論,不足為奇。奇怪的是為什麼現在很多的專家還要引用「自然狀態」這樣的結論?霍布斯的錯誤之處是,他只看到人與人之間衝突的一面,沒去注意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與合作的一面。而且霍布斯的假設是為了建立更有秩序的資本主義國家做理論宣傳,是反對就封建神權的理論。但不適用於現代社會。
《二》肯尼思·華爾茲無政府假設的弊端
1.華爾茲信心不足,只認定借用假設
1959年華爾茲在《人,國家與戰爭》,歸納出國際事件三種解釋模式,分別從人性與人的行為、國家內部結構和國際無政府狀態三個層次來解釋國際事件和國家行為。對現實主義者而言,第三模式意味著:「無論如何界定其利益,每個國家都是用它認為最好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武力是實現國家最終目標的手段,因為不存在一貫和可靠的緩和利益衝突的途徑,而利益衝突在無政府條件下的相類單位間是不可避免的。」第三模式成為華爾茲後來撰寫的新現實主義經典名著《國際政治理論》的邏輯起點。華爾茲提出無政府狀態論後被人們廣為接受,但他自己也意識到無政府狀態的論斷與國際社會有秩序的現狀不符。
後來在華爾茲1979年出的《國際政治理論》中,華爾茲已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無政府狀態的描述有弊端,故而刻意迴避對無政府狀態引發出來的無序和混亂進行推理,只強調是一個假設。並列舉了亞里士多德、加利略、牛頓等種種事例來說明在理論建設中假設的必要性,指出「假設非事實,假設無所謂真假」。由於無政府狀態的描述被廣為接受,華爾茲不得不花大量的篇幅來說明無政府狀態下的世界為什麼是有秩序的。最後他只能以「均勢」來解釋國際秩序有序的狀態,但均勢只是一種動態的平衡難以解釋長期的和平發展態勢,而且「自助」的現象存在於社會的各階段、各角落,並不單單存在於國際關係領域,與國際關係的穩定無必然的聯繫。源於霍布斯「自然狀態」假設的無政府的假設,最終的推演結論都是「無序和混亂」,這與國際上現有的持續有序狀況不符,也與歷史上大多數時間裡的國家存在狀態不相符。
肯尼斯。華爾茲錯誤的地方在於只見到國際關係衝突的一面而沒有認識到國際關係相互合作、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的另一面。
2.無政府狀態為什麼受歡迎?
根據華爾茲自己的概括,結構現實主義有以下幾個要點:(1)國家是國際體系的構成單位,國際體系的基本結構特徵是無政府狀態,各單位實力對比變化引起結構變化進而引起國際體系的變化。(2)國際政治體系是個「自助」的體系,國家按實力大小排列,國家行為的變化主要因實力不同而不同,而不是由於其意識形態,或其社會及政府形式的區別。(3)國家間競爭與衝突直接來源於無政府狀態下國際生活的兩個彼此相聯的現實,即在無政府狀態下,國家必須依靠自身的力量來維護自己的安全,與此相聯的是對國家現實的或可能的威脅隨處可見。(4)國際體系的結構導致戰爭的一再爆發;國際政治的本質和形式經久而未變等。華爾茲首先把結構定義為由其組成部分的排列來界定的某種看不到的東西,然後在與國內政治結構的比較中來界定國際政治結構。與國內政治體系的中央集權、等級分明不同,國際政治體系是中央統治的缺位,各組成部分是獨立的、平等的;國際政治系統的這種排列特點持續不變,因而國際政治的無政府狀態經久未變。他認為無政府狀態是指在國家之間和全球範圍缺少法律實施和秩序,而不是指混亂和無序的狀態,「如果把無政府狀態等同於混亂、破壞和死亡的話,那麼,區分無政府狀態和有政府狀態,並不能給我們多少知識」。他認為中央權威或政府的缺失是理解國際體系和國際關係理論的關鍵。「混亂和無序」是華爾茲極力排拒的內涵。
而無政府狀態理論受歡迎的原因是:
第一,人們通常的觀念認為國內的狀態是有秩序,那是因為有統一的政府。而國際社會中無統一的世界政府,也無強制維持秩序的統一暴力機構。人們認識到世界沒有一個統一的權威政府,無政府的論述正好符合現狀。而且國際上有時出現的混亂與無序也讓人們認可無政府描述。
第二,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在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階段,美國和英國都是處於強勢方面的國家,這些列強需要有合理的理論來解釋他們的掠奪和侵略行為。無政府狀態描述正好賦予了他們的侵略掠奪的正當性,讓大家都認為「叢林法則」的「自然狀態」是再正常不過的,「弱肉強食」有理。由於有列強政府的撐腰,無政府狀態假設這種根本就解釋不了世界有序的國際關係理論居然就這樣成為了國際關係研究的核心理論。
3.無政府狀態推演的錯誤
a.無政府理論的假設前提不當。政府並不是「有秩序」和「不混亂」狀態的必要前提條件,從小的方面看,講信用、公平、排隊等規則都不是因為政府的存在而派生出來的。從大的方面看,原始社會、還有很多沒有國家管理的地區,在沒有政府前也是有秩序存在的。(美國獨立後到組成有效政府前的11年各州間也是理論上的無政府狀態、荷蘭獨立前的各聯省也是處於無政府狀態。但建國前的美國和荷蘭都沒有發生混亂和戰爭、德國和義大利在組成統一國家前也不是混亂或無秩序)。無世界政府並不說明「無秩序」,華爾茲的假設與推導存在著邏輯錯誤。
b.無政府狀態的假設只注意到了社會發展混亂無序的一面,而沒有注意到社會發展進化、有序的一面,完全是片面的。人類社會雖然經常的發生戰爭,但和平相處的時間絕對比戰爭的時間長,如果從概率論的方面來判斷,和平還是主流。人類的相互合作、互相扶持、共同獲益的本性還是在人類發展史上起決定作用的。無政府假說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c.設想為「自然狀態」的無政府狀態的推理有問題。無政府的基本假設是人們在無政府時會發生混亂、無序。我們就暫且認可這樣的假設正確。
但人和群體是不同質的,不能就這樣的簡單推理出以群體為主體的社會關係就是簡單的人與人間的關係。簡單的人與由複數的人組成群體後的決策和判斷有很大的不同,不能以單個人的特性來判斷或推理群體的決策,這是常識。而群體和國家又有很大的區別,簡單的以人或群體的行為來推斷國家行為,猶如以甲的行為來推斷乙的行為一樣荒唐,對不同本質的事物作出同類的推理判斷是肯定要出錯誤的。華爾茲的無政府狀態假設正是犯了對不同質的事物進行同質判斷的推理錯誤,屬於嚴重的邏輯錯誤。
《三》錯誤的無政府假設導致錯誤的行為發生
無政府假設的理論本來是強勢國家為了尋找「弱肉強食」的理由而鼓吹流行起來的,但在經過了無數次的宣傳後,因為該「無政府假設」的國際理論不涉及具體國家的具體利益,因此也沒有其他國家的智者出來考證和駁斥。結果,那些不支持無政府假設的國家在無數的宣傳和「理論」影響下也逐漸的相信了這個所謂「無政府假設」。
美國就是好例子。蘇聯解體了,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國家可以跟唯一的超級大國相匹敵了。由無政府假設演繹出來的什麼「均勢」、「霸權」等國際關係理論就指引著美國的行動,世界各國在這樣的理論里就成為了美國設想中的「囊中之物」。
冷戰結束後,美國沒有了原來的禁忌,大國的均勢已經被打破,隨著蘇聯的衰落與解體,美國成為了世界霸主。霸主當然可以為所欲為。伊拉克的石油早就是美國想獲得的利益,再加上薩達姆的暴政,美國人在「霸權」理論的指引下認為拿下伊拉克沒有什麼問題,因為現今世界上美國是沒有敵手的,世界的秩序要由美國這個霸主來定的。結果美國在侵佔伊拉克三年後才明白世界並不是無秩序的,國際社會的運行還有許多的潛規則,一天兩億多美元的伊戰費用,使得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開始吃不消了。雖然美國不會摔死,但美國經此一戰已經衰落是再明顯不過的事實。「伊戰成為美國由興盛走向衰落的轉折點」這樣的觀點,相信會得到很多搞國際關係研究的學者認同。相信錯誤的理論,並以錯誤的理論來指引行動當然會遭受巨大的挫折。事實證明:不單大國間的均勢重要,需要平衡;小國的力量如果不注意,也一樣可以導致強國衰落。
《四》、方法論上的差異
歐洲在引進希臘哲學和自然科學觀念之後,自然科學有了迅猛的發展。十七和十八世紀時,「牛頓體系」為代表的經典科學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整個西方世界的認識觀念基本都遵循牛頓模式。牛頓模式的世界觀是這樣的:一個世界裡,每個事件都是由初始的條件決定,這些初始的條件原則上是可以精確給出的。在這樣的世界裡偶然性因素難以起作用,構成世界的各個細部聚集到一起,就象宇宙世界這樣一個大機器裡面的齒輪。也就是說基本上是「機械論」的觀點。機械論的特點就是善於把各個細部再拆零進行研究,機械論持有者們通常認為認識了精細的局部就可以了解全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國著名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拉普拉斯,他說:「只要給出充分的事實,我們就不僅能夠預測未來,甚至還可以追溯過去」。
近代物理的觀念認為知道現有的事物是可以推理演繹將來和過去。但我們知道現代物理有「測不準」、「不勻稱」的定律;在同一時間裡觀測到同一粒子有不同的路徑,這說明時間的觀念也有待重新界定。就拿光的學說來講,光有波粒兩重性,開始是牛頓提出了光的粒子說,而後惠更斯發現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現象,提出波動說,最後波動說由於解釋力強佔了上風。後來又有觀測者發現波的傳動需要媒介,而真空中的的太陽光又怎麼能傳到地球?但麥克斯韋揭示了電磁波的實質,指出光電效應,說明光是以電磁波的方式傳播的。再後來愛因斯坦提出了波粒兩重性來解釋光的本質,再後來又有先進的學說「德布羅意波」說的是物質存在都有波的形式。種種的例子說明機械論的世界觀是不足取的!對世界的認識是不斷的進化的。
同理,社會科學裡面更不應該持有「機械論」的觀點。例如股票市場理論要比國際關係學理論研究的起步早,投入的力量也要多。但現在還沒有能夠準確預測股票漲跌的理論,大家莫衷一是,甚至連橄欖球賽賽果都能影響股票市場,什麼「博傻理論」、「波浪理論」、「裙子理論」、……等關於股票預測的理論不勝枚舉,但都不能準確的預測股票的價值和走勢。而國際關係理論產生的時間還不到一百年,主流的理論家又持機械論的觀點,摸到一個大象的耳朵就以為大象的形狀是扇子。看到「無政府狀態」就以為抓到要點,並認為就此可以指導國家行為。單單以經典物理觀念的一票否決來看,「無政府狀態」的假設就要被否決。是到了我們反思「無政府狀態假設」的時候了,國際關係理論的基石是如此的脆弱,在這樣的基礎上是建立不了高樓大廈的。
二.世界是從無序向有序發展的
無序與有序看似兩個相對立的概念,無序的特徵是無規則、混亂、隨機發生;有序是存在著發展規則,有規律性、因果性。但這兩個看似對立的概念是相互聯繫,如果用這兩個概念來描述同一事物,我們可以將之比喻為事物發展的起始和結局。起始和結局之間存在著發展過程,這就是無序與有序的聯繫。無序是初始的,有序是客觀實在的;無序是暫時、局部的,有序是長期發展和總體觀察的結論。無序朝有序發展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說明。
1.自然界的發展是有序的
自然界的發展是有序的。我們人類通過長期的觀察和研究形成了現代天文學,天文學的知識告訴我們物質的發展變化也是有規律的,即使是巨大而遙遠的星體也是一樣。星體的的演化模式是:星雲聚合成為恆星系統;恆星系統老化成為紅巨星;紅巨星演化成為白矮星;白矮星再聚合演化成為中子星;中子星聚合演化成為黑洞;黑洞吸收聚合達到極限又引發爆炸產生星雲。因此宇宙的星體演化是有秩序的。
地球的誕生時間是46億年,其發展的歷史也是從無序到有序。最初的地球形成時是無機的世界,與現在的土星類似。後來氫氧氮碳組合形成甲烷和乙烷,再聚合才形成了有機物。有機物的誕生才演化產生微生物;再演化產生無脊椎生物到有脊椎生物;從海洋生物進化成陸地生物;再到人類。地球的誕生到人類的出現,雖是偶然,但有必然性,整個演化過程是從無序到有序。有序的進化原則,後來還被物理大師先生霍金再進一步的闡釋到星體的進化中,他由人類的進化聯想到宇宙的進化,提出宇宙進化論。在他眼裡,宇宙不但是有序的,而且還是具有自組織的進化能力,猶如地球的生物一樣。
人類通常對於不了解的事物都是認為是隨機發生的、無序的。最近英國的科學家利用儀器就可根據一個人的腳趾甲知道這個人到過那裡。聽起來很玄妙,象巫術。而實際上,但我們了解了科學家的工作原理是分析腳趾甲裡面所含的微量元素才知道答案的(各地的微量元素構成不同),就認可腳趾甲與到過的地方是有聯繫這樣的結論。過去的人也一樣,開始看到下雨時也會以為是隨機的,不可預測的,而且是無序的。當我們了解到水蒸汽上升形成雲,冷暖空氣相遇時,雲團里的水蒸氣就會凝結成水滴形成降雨。再了解了季候風和大氣環流的規律,現在我們就可以科學的預測什麼時候會下雨。原本看似無序的天氣在現代人看來是十分的有序,而且可以預測。甚至連地震、海嘯、火山爆發這些以前人類認為是神靈發威的現象,現在的人類都可以輕易的預測。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規律性,對事物無序發展的判斷只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其中的規律性。還是中國古老的在哲學思想《易經》具有系統的觀念,知道什麼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規律性的。
再拿日常的生活例子來說,我們知道拿半杯熱水和半杯冷水倒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一杯溫水。而熱水與冷水的相互調和看似無序,實際是有序的,它們之間按照著熱平衡的能量交換規律進行著能量交換,人們不用攪動就可以得到溫水。熱平衡定理是系統內的能量會自動的傳遞,並達到整個系統的能量平衡。可以說自然界到處都是有序發展的例子,從宇宙到地球、從無機到有機、從宏觀到微觀,有序的發展是根本。看似無序的事物,是因為我們還沒有認識到他們內在的規律性。
2.哲學觀念上看世界也是朝有序發展的
哲學是關於智慧的學說,哲學是人們對普遍客觀事物認識的提煉和概括,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古希臘的和諧論(畢達哥拉斯學派)、世界大同論(葛多斯學派)等等都力求找出人類社會發展的共通點和規律性;基督神學的神創論也希望找到共通點來解釋整個世界。這些哲學流派的觀點也是認為世界是有序的,他們認為世界的發展是根據相同的規律進行的。
中國的易經早就確立了有序的系統觀點,並認為天、地、人是構成系統的主要因素,天地人的演化構成了整個世界的發展。世界是由陰陽兩個元素所構成(觀念的來源是人由男女兩個大類組成),天地人三種元素組成了八卦,上卦,下卦的不同組合又組成了六十四卦。觀念的正確使得易經具有了驚人的預測能力,一直至今,易經的理論還被中國廣泛的運用。
有序與無序的差別在於有無這兩字,關於有與無的關係中國的古代哲學就進行了非常詳盡的說明。老子《道德經》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依據說明的是:世界的開始是什麼都沒有的,混沌一片。這符合地球產生的現代物理知識。有是存在,是人們對於事物的認識並給予的名稱,因此有名是萬物之母。同一章:「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說明的是「無」與「有」本質上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一個是初始狀態,一個是存在狀態。都是對事物發展的狀態描述,無與有的相互轉化才是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
《道德經》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天下萬物生於有」這一句容易理解。說的是天下萬物皆有形、有狀、有起始、有終結,也就是說是物質的存在,物質只有存在才能被感知。「天下萬物生於有」說明的是認識事物的基礎是存在。「有生於無」或者說「無中生有」則相對來講較難理解。但《道德經》11章「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可以讓我們能些許的了解「有生於無」。三十根軸線才組成了車輪,可人們見到車輪並不能意識到有軸線存在,因為軸線的功效已包含在完整的車輪裡面,被車子所使用,體現的只是車輪的功效;用泥土做成器皿後,人們意識不到泥土的存在,那是人們的觀念中只有「有用」的器皿;蓋房子要開鑿門窗,可是人們通常的觀感只是看到整個房子,誰也不會單獨提門窗,那是因為門窗已經成為了房子的一個功能。因此,便利、有用的,能感受到就是「有」;功能被包含在整體裡面,人們感受不到的就是「無」。同理,麵包是「有」,麵粉、糖、奶油等相對於整個麵包來說就是「無」。有就是這樣生於無。
從哲學觀念上理解了有與無之間的關係之後,我們就可以很容易明白有序與無序的關係。無序是事物發展的初始階段,只是人們最初的觀感;有序是人們對於事物發展存在狀態的認識。無序是有序的基礎,無序中包含有序,有序中存在無序。有序是必然的,是容易觀察到的事物表象;無序則是悄然起作用被包含於有序之中。舉例說明:現在的資本主義經濟市場是良性發展的、有序的,但經濟發展中存在著無序的現象,那就是競爭。這就是有序中存在無序。而爭奪利益和市場的競爭就是無序,通常被貫名為「無形之手」,它隱藏於看似有序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之中。無序的功效被包含於有序的經濟發展之中。而「無形之手」這樣的無序有反過來影響市場的秩序,它通過價格和價值規律影響供求,因此達致生產與消費的平衡。
回過頭再看無政府狀態假設的哲學來源。現代國際關係關於無政府狀態的假設的思想來源是霍布斯的「自然狀態」假設(利維坦)與洛克的「自然法」理論(《政府論》下篇「論自然狀態」。霍布斯設定在國家產生之前或國家之外,當人們在沒有公共權力樹立絕對威信的情況下。人們按照自然的本性生活的狀態是「自然狀態」。在「自然狀態」中由於每個人都要去實現自己佔有一切的自然權利,於是就發生了人與人之間的鬥爭。自然狀態是「每個人反對一切人」的鬥爭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人人自危,佔有一切的自然權利和慾望就不得不讓位於更為根本的「自我保存」的本性。於是理性就指導人們只有接受那些大家都必須遵守的共同的生活原則「自然法」,才能避免戰爭,確保和平。所謂「自然法」就是理性建立起來的道德法則,它是衡量善惡的一般標準,一自然法的學說是真正和唯一的道德哲學。霍布斯從自我保存的本性出發,推演了若干自然法則,例如爭議、公道、謙讓、悲哀等,總之,就是「象我們願意別人對待我們那樣對待別人」。霍布斯的結論是:如果人們想要確保和平安全,就必須用自然法來約束「自然權利」。因此「自然法」與「自然權利」是相矛盾的。(張志偉、馬麗主編的西方哲學導論P183頁)這是霍布斯對「自然狀態」的完整描述,目的是要證明國家的權力是由人們的契約達成的,而不是神授的。這也說明世界的發展是從無序向有序發展,正好證明了人類社會是從無國家的無序狀態向有國家的有序狀態發展。
洛克在《政府論》下篇的第二章專門論述到自然狀態。洛克認為,最初的自然狀態並不是霍布斯設想的那樣是戰爭狀態,而是和平狀態。「這是一種平等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一切權力和管轄權都是相互的,沒有一個人享有多於別人的權力。極為明顯,同種和同等的人們既毫無差別地生來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樣的有利條件,能夠運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應該人人平等,不存在從屬或受制關係,除非他們全體的主宰以某種方式昭示他的意志,將一人置於另一人之上,並以明確的委任賦予他以不容懷疑的統轄權和主權。」(《政府論》第二章 )洛克還說明,雖然在自然狀態下人們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權利,但這樣的權利是沒有保障的。由於缺乏明確、公認的法律,也沒有公共權力充當裁判者並保證正確判決的執行。因而在自然狀態中就存在著違反自然法、侵犯別人權利的現象。由於誰遭到侵犯或傷害,誰就有報復和懲罰的權利,整個的自然狀態邊陷入恐怖的戰爭狀態 。於是人們為了安定的生活就通過協商,定立契約、建立在政府來保護公民,國家由此而產生了。這也是說明人類社會從無序向有序發展的好例子。
洛克的社會契約論與霍布斯的社會契約論不同。霍布斯不承認神權的指定,宣揚自由組合構成契約;洛克則承認神授的權力,設想有主宰來昭示他的意志,也就是承認神授的權力。霍布斯認為,社會契約的訂約者將自己所有的權利讓給了統治者以獲得安定的生活環境;而洛克則認為社會契約的訂立者只需要出讓一部分的權利就可以達成有安定生活環境的願望,他們還保留著生命、財產和自由等不可轉讓的權利。霍布斯認為統治者不是訂約的一方,而是被授予權力的人,因而不存在違約的問題,人民永遠不能解除對統治者的服從。而洛克則認為,統治者是締約的一方,如果統治者不能履行契約,不能保障大家的利益,人民就有權反對,甚至推翻他們,另立統治者。霍布斯與洛克的區別是一個是封建獨裁的理論而另一個是資本主義民主的理論。但他們的相同之處就是指出了人類社會是從無序想有序發展這樣的總趨勢。
中西方的哲學觀念無不將世界看成是有序發展的系統,各哲學流派都致力於發現人類社會及整個世界,乃至整個宇宙的發展變化規律。從哲學層面的共性看,國際關係的發展並沒有那麼多的不同和分歧,大家都是人類,最終會發覺基於國家主權所引起的國際衝突和戰爭是多麼的無謂和可笑。國際關係的發展也會象其他的事物一樣從無序向有序發展。
三.國際關係有序發展的動因及表徵
《一》有序發展的動因之一生產力
以唯物論的觀點看,國際關係從無序向有序的演化有其根本的動因,那就是生產力的發展。下面詳細說明。
1.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演化和進步。人類的歷史大家知道,從猿猴到人的區分是會使用工具和生火;青銅工具的發明促使人類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轉變;鐵器工藝的產生,便利的鐵制工具的出現又是奴隸社會朝封建社會轉變的主要促進因素;蒸汽機技術的發明,導致工業革命又是生產技術的改進促使封建社會朝資本主義社會轉變。因此,生產力的發展是促進社會發展和轉變的主要因素,這也是唯物論的觀點。人類社會因生產力發展而出現社會形態的轉變本身就預示著一定的規律性,是人類有序發展的好說明。
2.隨著人類政府自然能力的發展,人類對於疆域或空間的認識不斷的變化。原始時代的人們由於生產里落後,活動範圍狹小,幾百里方圓的地方就是活動極限。奴隸社會由於畜力的使用人類的活動範圍大幅度增長,可以到達千里以外的地方。人們對於疆域和生產空間的概念就與原始社會的人類不同。封建社會各種交通工具的發明,人們的活動範圍和空間又有所增長,但沒有象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那樣的幾何級數的增長。到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時代,航海技術的拓展又讓人類的活動範圍大大的增加,人類對於空間概念的認識已經是一個完整的世界。
生產力的發展增加人類的活動空間,也增加了人類相互接觸和交流的機會。原來因為高山或海洋阻隔所產生的天然疆界,在新的交通工具面前已經失去了天然的防護作用。因此民族的融合與國家的變化發展,也是隨著交通工具的改進和生產力發展而變化發展的。陸地國家的疆界是經常的變化的,國家的居民也是變化的,即使是現在單一的民族國家的居民,如日本的大和民族、韓國朝鮮的朝鮮族,也是以前的不同族群經過融合演化後,現在才確認為單一民族的。漢族的構成也一樣。
3.生產技術的的發展又使得生產活動中的分工細化,分工的細化又反過來提高生產效率。生產效率的提高使得社會的剩餘產品增加。為了改善生活,人們就將自己的剩餘產品進行交換,這就產生了貿易。貿易是一種可以另雙方都得利的模式。這裡要說明一下:「假設甲國家是農業國家,他們的優勢是生產糧食,一個人工在一年內可以生產1000斤糧食,而如果用一個人工來養羊就只能養十隻。再假設乙國家是畜牧業國家,他們一個人工在一年之內可以養一百頭羊,而如果生產糧食則一個人工一年只能生產一百斤。這樣甲乙兩個國家就可以通過貿易來發揮自己國家的生產優勢,貿易是一個關鍵的環節。對於甲國來說,假如用500斤糧食能夠換回40頭羊則是一個合算的買賣。因為照經濟成本來算,甲國在本次交易中可以節省兩個多的人力整年的成本,將這些人工投入農業生產就可以多生產出兩千多斤的糧食。對於乙國來說,如果能夠用50頭羊換回400斤糧食也是一個合算的買賣,因為在此筆買賣中,乙國節省了三個半的勞力。將這節省的勞力投入養羊,就可以多生產3百多隻羊。」這就是貿易的奧妙。分工和貿易的產生是人類有序發展的必然結果。而分工與貿易的發展又促進了人類的交往和融合,使人類社會朝更加有序的方向發展。
4.生產力的發展令人類的觀念發生轉變。過去的游牧民族由於靠天吃飯,如果氣候惡化就難以維持整個族群的生存,他們並沒有農耕民族那樣的抗災能力。因此每當自然災害發生時,為了生存需要,游牧民族就要發動對農耕民族的掠奪戰爭。這樣的現象經常的被作為國際社會缺乏秩序的例證。也因為這樣,各民族和國家都形成了一個固有的觀念:國家之間的關係是「零和關係」。一個國家得利了,別的國家就要損失。長時間的歷史經驗,使得這樣的觀念根深蒂固,一直陪伴著我們人類。這樣的觀念甚至接近於「潛意識」,是人類爭鬥的思想根源。
生產力的發展使得世界上已經不存在純游牧民族。人們從社會分工和貿易中獲得經驗:合作可以大家都得利,貿易可以雙方都得利。過去的「零和觀念」在新的生產力衝擊下發生了改變,相互依賴、合作共存成為了國家或民族的新觀念。
現代社會的生產條件下,世界的分工合作與貿易的世界化使得整個世界成為了大的工場和市場,這樣的生產和銷售模式已經打破了固有的國家疆域界限的觀念。人們產生全球一體化的新概念。分工和貿易的高度發展是世界有序發展的很好說明。
總之,人類社會有序發展的動因是生產力的發展。這是從整體的人類社會發展狀態來看的結論。
《二》有序發展的動因之二利益
利益是影響人際關係、群體關係、國家關係的核心
最初的原始人為了更好的生存必須進行合作才獵殺大型的動物,只有互通有無才能在狩獵失敗時還有食物來維持生命。共同利益是原始人合作的促進因素。
相互合作可以對大家都有利,這就產生了群體。群體間的相互關係也是受利益的影響,為了利益群體間會發生戰爭、征服。為了利益,小的群體會相互合作形成大的群體以抵抗侵略者和防禦掠奪者。
各群體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爭鬥,在爭鬥中大家都受到損失。為了保持安定有序的社會生活秩序,各群體協議或通過武力手段形成統一的國家,以減少總體的利益損耗(戰爭損耗)。國家是為了維護個群體總利益而產生的,利益是國家形成的決定因素。
國家間的關係也是受到利益因素的影響。國家作為國內各利益群體的代表,對外的職責就是增加國家的總體利益收入,減少國家的安全威脅(利益保證)。因此每個國家都是以自己國家的利益為戰略出發點,但就如原始人結合成群體一樣,國家初始的無序,經過長期的實踐之後就會向有序的方向發展,國家間的合作就會成為常態。弱小國家會組成聯盟以對抗強大國家的掠奪和欺壓,長期發展之後,小的國家會組合形成大的國家聯合體。最終的國家間關係會因為共同的利益而形成世界協議或公共的仲裁機構。利益是促使國際關係從無序向有序發展的重要因素。
國家間組織是為了利益而組成的,一戰時的同盟國與協約國、二戰時的同盟國與軸心國,它們都是以自己國家的利益為出發點來尋找同盟。二戰後的華約國集團與北約國集團也是因為安全和國家利益而相互尋找同盟者組成的。利益是國家聯合體組成的驅動因素,因此可以說以前國家間的關係也是有一定秩序的。二戰前他們根據自己國家的利益來組合,而不在乎什麼宗教信仰、政治制度;而二戰後又以政治制度認同為基礎來組合,這是因為資本主義國家認為社會主義國家是他們的最大安全威脅,有可能毀壞他們現有的制度,有必要聯合起來進行抵制。利益貫穿於始終成為有序發展的策動因素。
《三》.有序發展的特徵和現象
有序發展的特徵
人類從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都顯示出有序的特徵,都是以血緣為紐帶來維繫氏族的。而氏族或部落都以首領或酋長來領導,因此氏族或部落都是屬於有序的發展階段。因為他們有權威存在,又有一定的生存和生活法則。
而奴隸社會更是屬於有秩序發展的社會,因為奴隸社會裡存在著鮮明的等級管理,並且有奴隸主和奴隸制國家的存在,在生產力落後,而且疆域狹小的年代裡,奴隸社會也是有序發展的。
封建社會有國王和領主的存在,又有農民階層的存在,君主制的國家政權是維繫封建國家正常秩序的工具,因此那時的社會也是有序發展的。國家內部有序,而「國際上缺乏權威機構,無執法能力維繫,因此無序」只是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推論。
西方國際關係理論認為:以國家為單體的國際體系裡面沒有權威的世界政府存在,就是無政府狀態。無政府狀態的情況下,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就象霍布斯假設的「自然狀態」,國家與國家之間就象人與人之間一樣,為了自己的生存利益必定要發生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而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推導並沒有必然性,因為權威並不是有秩序的必定條件,有權威不一定有秩序,沒有權威不一定就沒有秩序。例如:正常的國家秩序下還會產生黑社會、毒品流通等等,反社會發展的無序狀態。國家的權威並不能消滅無序。再例如:排隊,在沒有什麼權威之下(沒有人維持秩序的情況下),市民修養好的地方就會出現自動的排隊現象,而文明程度不高的地方在需要排隊時就會發生亂擠的現象。排隊並不是只有在有權威的情況下才能實現有秩序,沒有人維持的情況下也可能會出現有秩序的現象。因此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將權威作為有秩序的前提來推論是錯誤的。
國際關係的發展表面上看起來好象很複雜,而實際上的規則是簡單的。這有如人際關係與國際關係一樣,人際關係多種多樣,變化多端。而國際關係的交往規則則簡單許多。這好象自然界的現象一樣,無機分子簡單,但無機分子的組合變化多端,分子反應式極其多樣化,分子的機構也是種類繁多。而有機分子雖然複雜,但有機反應相對來講簡單很多,不外乎聚合、分解、環狀連接反應等。這應該可以引申到國際關係裡面:複雜的單體結構,對外的結合與反應條件會相應的簡單。因為複雜的單體自形成的體系已有內部應力,對外關係發生時符合內部總體應力的條件會大大的減少。國家間的關係沒有很多的規則,並不如人際關係這樣的複雜,因為國家對外的規則必須符合國家整體的利益(內部應力),因此較為容易進行協調。這是國家間關係有序發展的特徵。
有序發展的現象
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國家呈現出一種聚合的趨勢。古代的斯巴達、雅典、及愛琴海諸國形成了今天的希臘;中國的春秋幾百個國家到戰國時成為七個國家,到秦朝時成為統一的中國;俄羅斯以前是由更多的小國組成的;義大利也是歐眾多的小國組成的;荷蘭也是由幾個聯邦組成的;德國則是由更多的小國家組成的;……不勝枚舉。當然國家的發展中也存在著分裂的趨勢,但從總體的歷史發展趨勢看,聚合是一種非常明顯的大趨勢。是有序發展的例證。大家別看二戰後的國家比一戰時多就認為我的結論錯誤,要看一戰前乃至德國和義大利統一前的國家數量,那時肯定要比二戰後多得多。歷史有時也有一定的反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趨勢,但總體的國家數量是不斷地減少的。
國際合作也是有序發展的現象。合作的深化進程中可以形成秩序。在經濟發展中各個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必須進行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增加利益收入。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和生產上的國際分工是各國經濟合作深化的表現。國際合作使得整個世界的經濟呈現全球一體化的趨勢。在經濟發展上世界呈現出有序發展的明顯趨勢。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貨幣組織或協議等都是經濟有序發展的具體表現。
國家間關係有序發展的典型例子是東盟、歐盟,值得專門介紹。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前身是由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3國於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東南亞聯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四國外長和馬來西亞副總理在曼谷舉行會議,發表了《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的成立。東盟的宗旨是以平等和協作精神,共同努力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遵循正義、國家關係準則和《聯合國憲章》,促進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同國際和地區組織進行緊密和互利的合作。 東盟成立之初只是一個保衛自己安全利益及與西方保持戰略關係的聯盟,其活動僅限於探討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合作。1976年2月,第一次東盟首腦會議在印尼巴厘島舉行,會議簽署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以及強調東盟各國協調一致的《巴厘宣言》。此後,東盟各國加強了政治、經濟和軍事領域的合作,並採取了切實可行的經濟發展戰略,推動經濟迅速增長,逐步成為一個有一定影響的區域性組織。除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5個創始成員國外,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汶萊(1984年)、越南(1995年)、寮國(1997年)、緬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5國先後加入東盟,使這一組織涵蓋整個東南亞地區,形成一個人口超過5億、面積達450萬平方公里的10國集團。巴布亞紐幾內亞為其觀察員國。東盟10個對話夥伴國是: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歐盟、印度、日本、紐西蘭、俄羅斯、韓國和美國。東盟是弱小國家為了自身安全和經濟發展而組成的一個國家聯合體,現在的東盟在世界事物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公正的重要力量。
歐盟的前身是歐洲煤鋼聯盟,成員國有法國、義大利、聯邦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6 國。1973年,丹麥、愛爾蘭和英國加入歐共體,1981年,希臘加入歐共體。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歐共體。1995年1月1日奧地利、瑞典、芬蘭加入歐共體。發展到2007年歐盟已有27個成員國了。1999年6月,歐洲中央銀行宣告成立,其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是保持物價穩定。歐洲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操作工具主要包括存款準備金、公開市場操作和信貸便利;另外,還負責制定匯率政策,並管理外匯儲備。由於歐盟的貨幣政策透明度高,而且對各成員國的財政收支平衡有一定的限度,因此歐元一出台就迅速的成為強勢貨幣。這大大的提高了歐盟國家的財政能力(貨幣成為儲藏手段、發債容易)。一致的貿易政策和貨幣政策使得歐盟國家的人力物力可以得到合理的配置,可以減少商品流通成本,使整個歐共體內的國家都獲益。歐盟的國家聯合體是國家間合作最為深入的聯合體,歐盟有歐洲議會、中央銀行,甚至還通過了2009年1月生效的《里斯本條約》。歐盟的國家聯合機制,基本消滅了一千多年來歐洲國家間以武力爭鬥解決問題的無序狀態,是人類發展史的里程碑。為國際關係的和諧發展摸索出一條和平協議解決糾紛的道路。
除歐盟和東盟是國際關係有序發展的典範外,還有APEC、上合組織、非洲聯盟、安第斯共同體等國家聯合組織,這些都是國際關係有序發展的表現。
四.國際關係有序發展的典型例證:趨同性
國際法定義:國家必須具備有固定的人口、既定的國界、權威的政府。主權國家的定義確定了國家的功能。國家的主要功能有A.保護自己國家免遭其他國家的侵犯,確保國民安全。B.在國內建立秩序,使國內有公平安全的經濟發展環境。C.國家肩負增加整體國民收入的任務。從唯物主義觀點出發我們可以觀察到國家間相互關係的發展是圍繞著利益這一中心議題來進行的。在利益這個因素的驅動作用下,國際關係呈現出較明顯的趨同性,也就是說呈現和諧性。
1. 政治上的趨同性
1)國家在任務和目的趨同
國家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國民利益(個人利益和整體國民利益)和國民安全,而國民利益的公平分配就具體表現在國內實行民主。因此無論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都無一例外的倡導民主,並將民主發展作為國家發展的主要宗旨。每個國家對外的主要任務是使自己的國家有安全保障(不遭受侵略和侵害),人民有安定的生活環境。追求安定與和平是所有國家的目的和任務。民主、和平、發展是所有國家的發展方向,即使是獨裁的君主國家也在努力的使自己的國家看起來更加的民主(如沙特);強大如美國者也希望他們自己國家的人民能夠享有安全的、不受恐怖襲擊威脅的生活環境。因此從國家職能方面看,各個國家的任務和目的是基本相同的。
國家在任務和目的上的趨同,促使世界上不同類型的國家組織起來實現一些沒有利益衝突而有共同利益的目標。如疾病控制、反恐、環保、文化推廣、和平、平等、自由、人權等等。國家間的合作必然產生共有的國際機構,在利益衝突不大的情況下,國家還願意交出一些方面的監督權和控制權來實現共有利益。如傳染流行病的控制,世界衛生組織就對各個國家的衛生組織具有相當大的管轄能力和協調能力。各國也樂意承擔自己國家所應承擔的責任。
因此,可以推斷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思想觀念的轉變,基於主權概念的國家觀念將逐漸的弱化,相同的國家任務和目的會促使國際關係朝向低成本操作的大融合趨勢發展。
2)國家結構的趨同
所有國家實行治理都是依據人類以前的成功經驗來實施的,那就是依照法律來治理國家。治理國家所需要的權威機構,立法機構那個國家都有,而且很相似,只是在機構名稱上略有區別而已;執法的暴力機構設置也一樣,各國家都保留著強制執法的暴力機構。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軍事力量來保證國家的正常秩序和國民安全。
唯物論的觀點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各種各樣經濟活動的正常和有效進行是各國所共同需要的。為了配合好經濟的發展必須有適合經濟發展的法律和規則,在金融、貿易、保險、證券等等方面上的法律,各國是大同小異。而為適應經濟生產而產生的法律又反過來促使各類意識形態和觀念發生變化。以前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是勢不兩立、水火不容的,現在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跟50年前就有完全不同的概念,沒有誰容不下誰的概念了,已經從水火不容的敵對觀念轉化為和平共處各自發展的理念。資本主義的美國也可以學習社會主義的先進經驗,進行國家集中調控和管理以提高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和整體社會福利。而社會主義的中國也可以學習資本主義的先進操作經驗,在國家調控的基礎上實行市場經濟以使整個國民經濟和諧發展。在觀念和操作手法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要是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大家都可以採用。意識形態上的爭辯並不象以前那樣的激烈。制度和模式的好壞,不靠嘴說,而靠社會模式實際對生產力的促進效果來說明,究竟是社會主義好還是資本主義好大家自會分辨。眾多的美洲國家在實行多年的資本主義後轉而實行社會主義政策就是最好的回答。「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各個國家在職能和機構上的相同,使國家的體制差別日漸縮小。
3)政治趨同的內在誘因
政治上的趨同性是一個歷史的必然,就象從封建過渡到資本主義一樣,生產力的發展是決定性的因素。各個國家為了實現總體的國家利益必須促進生產力發展,而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措施又使得各國在政治上趨同。現在的國際關係發展和演化都服從於經濟因素,各國在政治上的趨同是在不知不覺中達成的。政治上的趨同,弱化了意識形態方面的鬥爭,體制優劣的爭辯已沒那麼的重要,這增加了國際關係的和諧性。國際關係的和諧發展趨勢又使得國際關係民主化成為可能,霸權主義在以後的國際關係中將越來越沒有市場。
舉冷戰的例子來說明政治趨同最有實際意義。冷戰指的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集團和一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集團的對峙。冷戰的根源是意識形態的鬥爭,歐美國家是在資本家統治下的國家,他們認為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是剝奪資本家全部利益的極端模式,因此對社會主義極端的抵制和痛恨。而蘇聯雖然沒有固定的發展推進目標,但按馬克思主義的設想,社會主義的社會模式將在整個世界建立。再加上蘇聯自己經濟建設上的驕人成績,又攜帶著對德戰爭勝利的餘威,蘇聯人認為社會主義將在全世界獲得勝利。一方面是歐美國家對社會主義極力的抵制,另一方面是信心飽滿的蘇聯式推進,世界上就此形成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個不同陣營的對立。為了彼此意識形態上的勝利,兩大陣營都不計較經濟成本的相互幫助和相互支持其他具有相同意識形態的國家和黨派,形成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無私援助」的國際關係格局。
資本主義陣營方面由於美國原來就具有領先的生產技術,為抵抗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美國對具有相同意識形態國家的技術的輸出比較無私,致使眾多跟隨美國的資本主義國家具備技術發展優勢。再加上資本主義國家原有的工業基礎好,因此,在經濟實力發展方面資本主義陣營看起來領先於社會主義陣營。而蘇聯方面由於斯大林的大國沙文主義及其狹隘的民族主義觀點,使得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得不到有效發揮,致使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普遍遜色於資本主義國家。而蘇聯自己也因為實行「斯大林式」的社會主義(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而導致蘇聯的經濟發展脫節。長時期的經濟不平衡發展給蘇聯的經濟造成極大的壓力,在面臨經濟崩潰的巨大壓力下,蘇聯的領導人沒有認真的總結歷史發展經驗,而是屈服於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自我認輸。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在這種背景倡導朝向資本主義方向的改革導致了俄羅斯經濟的崩潰,使俄羅斯的經濟倒退了幾十年。整個東歐國家也隨著蘇聯解體而資本主義化,冷戰以蘇聯陣營的失敗而結束。而在冷戰後期實行經濟改革的中國和後來跟隨中國改革的越南卻以驚人的經濟增長速度成為了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的奇葩。
早在二戰以前,美國的羅斯福就是吸取蘇聯經濟成功的經驗,實行國家調控才順利渡過經濟危機的。資本主義國家還吸收了社會主義理論關於提高社會福利的觀點,緩和了社會矛盾。而蘇聯在後來沒有認真的總結經驗,居然將社會主義制度當作是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原因。美國英國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採用社會主義國家調控方式取得經濟快速發展的例子;土耳其、印度、新加坡、韓國、日本也是採取國家統一調控經濟發展才取得驕人經濟成績的。這些蘇聯人都沒看到,卻錯誤的採取急速朝資本主義生產轉化的方式進行改革,致使俄羅斯經濟快速衰退。而後的普京,採取部分國家調控,國家控制主要的資源生產的方式,很快的就使俄羅斯的經濟恢復生機。中國的經濟改革方式是自我摸索出來的:「在國家主導宏觀調控的條件下,大力推行市場經濟」,這是中國的成功經驗。後來的越南學習中國的方式進行改革也取得了成功,這更加證明了中國經驗的正確。
在冷戰的過程中,兩大陣營不自覺的進行經濟改進,資本主義陣營採取社會主義的國家調控模式取得經濟發展,社會主義陣營的中國採用資本主義的經濟方式結合國家調控獲得更快的發展。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兩大陣營的國家都不自覺的使國家經濟結構趨同,自由市場經濟和國家調控成為了成功的經濟發展模式。
4)思想觀念上的趨同
從古到今,多少人類先賢聖哲所追求的就是怎樣才能使得人類有公正、平等及安定的生活環境。孔子的「禮」、墨子的「兼愛」,到柏拉圖的「公平」和「平均主義」,再到孟德斯鳩的法的精神、盧梭的民主思想的社會契約論,再到聖西門、傅立葉等的空想社會主義。這些思想家都是思考著怎樣才能使整個的人類過上平等、安定的生活。
二十世紀開始後在思想意識上的爭鬥,集中表現在「公有制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私有制的民主資本主義意識形態」鬥爭上。社會主義理論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堅持公有制的觀點,是因為馬克思經過考證思考後認為公有制才是最合理的分配方式,只有實行公有制才能實現社會的公平。而源於孟德斯鳩和盧梭的資本主義民主思想,則是在承認個人原有財富的基礎上實行民主。民主的真諦就是實現形式上的權利平等,最終的目的也是為了社會公正和平等。
因此,歸根結底,公有制社會主義與私有制民主資本主義最後的目的都是要追求社會公平。兩種思想意識在本質目的上講,是基本一致的。只不過對於公平的追求和實施方式不同而已。因此可以說人類的思想觀念在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為了人民可以有公正、平等、安定的生活環境。這就是思想觀念在目的上的趨同。
歸結一點,還是唯物論的觀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的發展使得各個國家的機構在目標追求的趨同(民主、平等、自由),結構的趨同(立法、司法)。意識形態的爭鬥最後還是回歸於物質基礎之上,那就是看誰的經濟模式可以更好的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世界政治的趨同性是非常明顯的。中國奧運會的口號「同一世界,同一夢想」就是國際關係在政治上趨同的最好說明,這個口號雖然只用於體育上,但將之推廣於現代國際關係發展上也將是非常適用的。
2.經濟上的趨同性
所謂的全球化,只是人們看到了全球各國家在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後所出現的種種趨同性,並將之籠統的稱為「全球化」。對於全球化現在的學術界還沒有明確或準確的定義,這是因為全球化的範圍廣泛,人們難以將之進行具體的概括和描述。但人們對於全球化的印象主要集中在經濟變化上,各種經濟表象如市場、技術、資本等等都顯示出全球化的特徵。這就是經濟上的趨同性。
1)。生產技術的趨同
英國憑藉著十八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領先優勢,一舉成為了「日不落帝國」。歐美國家由於在文化、宗教、地緣等方面相近的因素,也跟隨著英國一起掌握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並領先於整個世界。先進的生產技術確立了歐美國家十七和十八世紀在世界上的支配地位。
生產技術上第二次科技革命是電磁技術,電磁技術使得人類的生產力得到極大的提高。由於歐美原有的工業發展優勢明顯,歐美國家對於電磁技術的傳播和擴展沒有多加限制,使得電磁技術推廣比蒸汽機技術的推廣快得多。世界上各地區都得利於電磁技術的發明。整個人類的生產力發展水平隨著電磁技術的普及而得到極大的提高,人類進入了電氣化時代。
生產技術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標誌是原子能、航天、計算機技術的運用。電磁技術的發明和計算機運用的普及使得世界各地的信息交流便捷、快速。這有利於科學技術的傳播。良好的傳播技術使得世界各國的生產技術趨同。在非洲生產鞋子的工藝流程和在歐洲、亞洲或美洲的生產工藝上沒有什麼大的不同。而各類先進的管理技術也因通訊的發達而得到迅速傳播,泰勒的科學管理方法在發明不久就被運用於日本的生產管理之中,經過日本人的改造後的科學管理方法反而在很多地方超越了美國的科學管理法。基本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的趨同,可統稱為生產趨同。
現在的世界各地的生產技術,除了航天技術、核技術、計算機編程設計技術等高端技術外,其他的一般商品生產的技術基本接近,這就是生產技術上的趨同性。這也為跨國公司縮減成本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如電腦在台灣生產晶圓、晶元,在東莞生產硬體和配件,再回到美國安裝軟體。這就是跨國公司運用生產技術的趨同,利用各地的生產優勢,並將之進行組合以達成最低的製造成本。
2)市場的趨同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簡稱WTO)是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其前身為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1994年4月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的關貿總協定部長級會議上正式決定成立世界貿易組織,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正式開始運作,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總部設在日內瓦萊蒙湖畔的關貿總部大樓內。該組織的基本原則和宗旨是通過實施非歧視、關稅減讓以及透明公平的貿易政策,來達到推動世界貿易自由化的目標。世界貿易組織由部長級會議、總理事會、部長會議下設的專門委員和秘書處等機構組成。它管轄的範圍除傳統的和烏拉圭回全新確定的貨物貿易外,還包括長期遊離於關貿總協定外的知識產權、投資措施和非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領域。世界貿易組織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在促進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方面起著巨大作用。(http://www.cctv.com/special/173/-1/22445.html)
現今的世界由於各種貿易機制的建立,如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使得各種各樣的商品有統一的銷售市場。只要你的商品在品質上不比別人生產的同類商品差,你就有可能將之銷售到世界的各個地方。世界性市場的建立是經濟一體化具體表現。對於加入世界組織的國家來講,市場是統一的,採購和銷售的差別只是運費和達到時間上的不同。各商品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到世界各地採購商品。而各國不同的商品生產者也可以接受不同國家消費者的生產定單,並進行生產。無法參加世界貿易組織的國家也在努力的使自己國家的市場營銷模式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要求,以獲得加入的資格。世界市場在世界貿易組織的帶動下正形成交易規則比較統一的市場,一體化程度越來越高。
世界貿易組織為世界經濟提供了統一公平的平台對於促進各國間的貿易往來和生產技術交流起很大的促進作用。貿易是可以讓雙方都得利的模式,這早已被各個國家認知。在共同利益的驅動下,人們在貿易上的合作首先達到世界市場基本一體化的水平。這是市場的趨同。
3)。經濟機制的趨同
美國泰勒發明了科學管理方法來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福特汽車製造廠將管理技術更進一步提高至實行流水線作業,為生產效率的提高創造了更大的空間。以後流水線、規模化的高效率生產成為了各國工業生產積極仿效的方式。這是各國在生產管理方式上的趨同。
二戰以後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標誌著國際金融進入了新的時代。新的國際金融制度的建立為國際貿易的穩定發展創立了良好的金融結算機制,對促進各國的貿易順暢進行有很大的實際作用。除促進國際貿易外,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建立的國際金融結算制度對於國際資金的流動也起非常大的促進作用。金融的自由流動機製為世界各國吸引外資投資發展本國生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無形中完成了世界資源合理配置任務。這是金融機制上的趨同。
在商品貿易上所有國家的商品生產者的促銷手段是基本一致的,提高質量、減少成本、廣告、樹立品牌一獲得信任和保證銷量。這是上皮銷售上的趨同。貿易的結算方式(信用證、電匯、匯票、信用卡等等)也完全一致。
國際貿易規則的一致;金融結算制度的統一;財務管理制度的趨同,從總體上看減少了整個商品流通的成本。這使得世界各國的經濟相互依賴和相互依存的程度越來越高。世界經濟慢慢的成為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那部位的經濟出問題了就會影響到其他地區的經濟也出問題。在經濟方面上世界正逐漸成為榮辱與共的共同體,經濟上的趨同使得國際分工更加的精細,這有利於發揮各國的特長,從這個角度講也是生產力的進步。世界經濟上的分工現在雖然存在著西方發達國家佔據有利地位的不公平因素,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不平等差別會逐漸的減少。生產力的提高使得經濟發展在世界各地逐漸趨同,平等發展是一個明顯的趨勢。這就象物理的熱平衡一樣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3.文化上的趨同
亨廷頓只看到文明的衝突、文化的不協調、宗教的不相容,他因此寫出了《文明衝突》一書,可悲的是他的觀點還被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界廣為接受。實際上在文化上面除了差異之外,現在的生產技術進步正使得不同的文化出現種種趨同的跡象。
1)接受信息的途徑趨同
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世界人民接受信息的來源基本趨同,書籍、報紙、電視、網路、廣播、電影、教育、音樂等等是信息來源。電視、網路、廣播這三樣傳播方式基本上屬於無阻隔的,一些專制的國家要象以前一樣實行愚民政策也已經成為不可能。現代科技所造就的傳播途徑讓人們具備了基本一致的信息接受途徑。而我們知道文化是觀念的集合,觀念是人們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匯總,而人的生命時間有限,因此間接的經驗就成為了人們形成觀念的主要來源。相類似的傳播媒體,發出來幾乎相同的信息給世界的人民接收,這些信息經過個人的主觀加工就成為了個體的間接經驗,再經個人思維發展就形成了觀念。個人觀念的集合加上集體觀念的集合就是文化。類似的文化傳播途徑,類似的信息接收途徑會造就了基本相同的思想理念,原理相同的經驗使得文化趨同。如實際的例子,民主才能促進平等,腐敗是權力不受制約才造成的,有了民主的監督機制就可以減少腐敗。這些信息是人們通過接收大量外部信息而獲得的經驗,然後就產生觀念:必須爭取民主。這樣全世界的各種國家都在朝著民主的方向發展。再如9.11恐怖襲擊,通過電視和網路,全球的人民都看到了血腥的屠殺畫面,人類共同的正義情感使得世界上大多數人譴責這樣的恐怖襲擊。大眾接受信息途徑的相似,讓大部分民眾產生了相同的道義觀念。如9.11後世界性的同聲譴責;印尼海嘯災難爆發後,世界性對災難的同情和援助。共有道德觀念的產生使人類逐漸認識到人並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不管什麼膚色、種族都同樣是生活在地球的人類,有災難發生時要共同的面對。由此世界融合以至和諧發展有了堅實的基礎。這些都是信息接受途徑趨同的結果。
2)文化市場趨同
全球的文化產品市場正逐漸集中,諸如藝術、音樂、電影、電視和書記等市場日漸集中,呈現了全球化的特徵。羅琳寫的哈里波特發行時可以在一百多個國家同一時間裡發行;好萊塢的大片也可以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裡放映;世界各地都可以收看到ESPN、BBC等電視節目。在文化市場的趨同化過程中,各式各樣特點的文化,如儒教文化、印度教文化、伊斯蘭文化、基督文化等都沒有出現極端的排異現象(少數極端伊斯蘭國家除外)。
網路文化市場更是一枝獨秀,世界各國安裝的計算機和網路的操作系統基本上都是微軟的軟體。而搜索工具也相當的集中,YAHOOO、GOOGLE等是計算機的必備工具。網路直播、資料庫、商品供銷情況、網路銷售、廣告等等都是世界性的市場。
電視、電影、網路、書籍等等文化吸收和交流的途徑,在文化市場趨同的條件,激烈的衝擊著劃地為牢的各種宗教和文化禁地。它們是文化交流的先鋒,促進了各種各樣文化的融合。使世界文化在多樣性之下又呈現出一種趨同性。
文化市場的世界性趨同,促進了世界各文化的融合。各種文化取長補短、相得益彰,相互吸收和改進使得整個世界的文化觀念更加的先進。文化融合出現了反駁亨庭頓所說「文明衝突」的典型例子,新加坡、香港、印度就是典型的東西方文化和諧共處相互融合的典範。而且在這樣新興的文化融合北京下還產生了新的文化觀念,新的文化觀念削弱了宗族和種族狹隘的文化認同基礎,建立了以不分種族、不分民族,不分膚色新的文化認同觀念。以同為人類的共性為認同基礎的新文化觀念對於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與和諧世界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啟示作用。
3)共同觀念的產生
觀念(IDEA),英文的含義比較容易理解一點,IDEA就是概念、觀念、思想。而觀念的中文解釋觀是看,念是想,觀與念的結合觀念就是一個觀察相成觀點、想法的認識過程。而人的正確認識的來源是錯綜複雜的,並不是一次就可以形成正確的認識。而一次性的觀念或經過多次實踐修改過後的觀念都統稱為「觀念」。文化是各種各樣觀念的集合。
文化的融合以及知識的迅速傳播,使得人類在一些公共利益問題上有一致的認識。公共利益問題上的相同認識產生了相同的觀念,相同的觀念使得人們在處理有認識的問題上行動協調一致。
現在世界上的熱門話題是溫室效應,說的是人類因自己的需要製造了太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積聚導致地球氣溫變暖,地球氣溫變暖反過來又危害人類自己的生存。地球的環抱涉及的是整個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問題,因此每個國家都重視。而自私自利的美國出於自己國家利益的考慮不簽訂旨在保護全球氣候安全的《京都協議》,因此美國失去了以往餓道德制高點,國際影響力大為下降。環抱課題除了溫室效應外,還有大氣污染、海洋污染、電磁污染、核污染等等。進行環境保護,維護好整個人類生存發展環境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識。這是一個共同觀念。
衛生是要敘述的第二個共同觀念。對於傳染性疾病的防控是人類的共同利益,惡性疾病的傳播對於任何國家來講都是巨大的損失。因此在世界衛生組織的領導下,世界各國形成共識,協調行動共同防治傳染性疾病。如禽流感、流感、愛滋病、肺結核。在疾病傳播的合作方面各國政府可以說是無私的,大家都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來為控制疾病傳播做貢獻。
和平是地三個人類的共同觀念。是各國人民都希望有安定和平的生活,因此對於戰爭、核武器擴散、恐怖主義襲擊、損人利己的極端國際行為深惡痛絕,諸如此類的行為已被多數民眾認定為邪惡行為。這是人類的共同觀念。
小結:由上面羅列的事實和理據,我們可以知道趨同性的出現減少了國際關係中的鬥爭性,國際關係的發展趨勢正呈現出合作發展的良好一面。國際關係發展的各種趨同為建設和諧世界,建立大同世界提供了堅實的理據。 「四海之內皆兄弟」的觀念正在從宗教和哲學層面上慢慢過渡到了現實生活層面上來了。從無序向有序發展是國際關係發展的必然趨勢。
五.從無序到有序發展的啟示
從上面羅列的事實來看,國際關係從無序向有序發展具有必然性,其中有幾個結論,也可以說是啟示,對於以後的國際關係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下面逐一列舉出來。
1.生產力是社會演化的推動力。這符合唯物論的觀點:物質存在決定思想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思想觀念隨生產力發展而轉變是國際關係有序發展的保證。例如在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及資本主義社會這麼長的歷史時期里,由於生產力的落後,國家間的關係主要呈現出:如果你得利,我就損失;我得利,你就損失的「零和」狀態。大量的觀察事實和時間經驗使得人們形成了國家關係是零和的關係的概念。可是在二戰後到現在的六十年里,由於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的交通便利,信息交流上已無國際障礙。在這樣的基礎上,人們又觀察到大量的貿易能共同得利及國際分工可相互得利的事實。事例和實踐促使人們的觀念逐漸轉變,「世界是相互依賴、合作共存的整體」,這樣的觀念逐漸被各國的有識之仕所接受。和平共處是大家都能獲利的觀念逐漸清晰,正如溫特所說,社會意識在構建過程中及形成後會逐漸影響國際關係的演化進程。和平有利全部人的觀念一旦形成全人類的共識之後,和平相處就應該可普遍實施。但現在還不是時候,因為有些超級大國,還以為自己的實力強大,要多佔有一些別人的利益。只有猖狂的大國接受教訓或者是衰敗的時候,和平的實施可能性才較大。國際關係的長期發展趨勢是和平及大一統的,世界大同不是烏托邦,而是可實現的遠景。相互爭奪的「零和」觀念與霍布斯模式必將被拋棄。
2.共同的利益會促使國際關係走向和平。國家之間之所以發生戰爭,多數都是為了利益。先發動戰爭者都以為自己可以通過武力手段來輕易獲取應得的利益。可歷史的事實證明戰爭發動者,並不能經常的按計劃實現自己的利益,有些誤判打了敗仗,事與願違。有些即使是打了勝仗了,雖然可以見到短期的利益。但為了鎮壓被佔領國家或維護不平等秩序,戰勝國必須保持強有力的軍事組織和力量,強大的軍事組織反過來就會成為戰勝者,也就是強國的包袱,長此下去,強國不能勝任保持強大軍事組織的巨大財政開支而逐漸衰落。這是無數的大國由強轉弱的歷史經驗。因此來講,戰爭在短期並不一定可以帶來效益,有可能出意外;長期來看又不利於國家的長期發展,是國家衰敗的根源。只有平等的貿易或國際分工合作所獲得的利益才沒有什麼副作用。再有很多的國際糾紛,如主權爭奪,根本就沒有什麼實際的利益,人們所爭奪的是對以後利益的預期,但實力相當的爭奪必定是曠日持久的、消耗巨大的,這就從根本上違背了獲取國家利益的初衷。如果大家恢復平和以科學的態度來對待主權糾紛,協商解決。最起碼在免去戰爭費用上就已經大家獲利了。而如果可以達成共同開發的協議則則主權爭議地區就有可能為發生爭端的兩國都帶來效益。相反兩國都不理智以為自己的強硬可以為自己爭取多一點利益則爭奪是難免的。
但生產力發達以後,人們的爭鬥觀念會逐漸的被和平協商的機制所替代。這好象以前人們相互不滿需要通過決鬥來確定勝負。可當人們意識到這樣拿生命當兒戲是不值得之後,人們就採取了其他協商或者交由中間人仲裁的和平形式來解決個人的爭端。國際關係也是這樣是一個從不理智向理智轉化的過程,和平協商對於爭議雙方都是有利的。當經濟分析和利益分析的科學模式為各國政府所後相信國家間的關係就會有飛躍性的進展。國際關係朝和平方向轉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3.人們看到國家或者組織需要具有暴力執法的機構才能保障秩序的良好,因此人們形成了固有的觀念,那就是:需要有暴力的執法機構才可以正常的社會秩序。沒有社會權威和仲裁者,社會就會發生混亂。這也是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根據。但我們可以看到秩序的產生並不一定需要暴力執法或權威機構,暴力執法和權威機構只是我們觀察到的產生秩序的極小的一部分現象。自然界從天體運轉,到分子間的相互作用,無不是處於有序的狀態之中,他們的秩序或者遵循能量守恆定律,或者馴從熱平衡定律,又或者遵從電磁場的相互吸引、相互排斥原理,……這些秩序並不需要中心權威或力量來維持,而是自然達成的。
或許有人說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不同,那我們就拿排隊來舉例。當大家都按照先來先得的平等性原則來處理時,不需要存在權威(執法者)就會自然的形成排隊(就是人們所說的文明修養)。在一個地方有排隊的習慣之後就不需要權威來維持秩序,而一旦有人存心不排隊想佔有別人的先到權利的話,就要看插隊的人是多少,還有排隊人員的數量與忍耐能力。通常影響不大的情況下,人們會用鄙視的眼光來看待事件,而影響大的時候排隊的人會自動的譴責不排隊的人,甚至會出現暴力懲罰不排隊者的現象。排隊在無權威的狀況下,會出現多種的情況,而無秩序或者混亂所佔的幾率並不大。經常插隊者有可能一時便利,但以後有可能遭受暴力懲罰,或者在信譽上受損。因此權威機構並不是秩序產生的必然前提,在道德、文化、觀念等非暴力執法狀況下也有可能出現有秩序的狀態。
很多的商業行會的出現都是自由結合產生的,其中並沒有暴力懲罰原則,行會的組織也是民主推舉,秩序在無暴力執法機構和無權威的情況下由自由產生。對於違反秩序者也沒有特別的懲罰措施,只是大家不與之來往而已。以前的徽商行會就是這樣。日本大家都知道是最有秩序的民族,可日本社會的秩序維持並不靠暴力執法機構,也不靠權威。他們靠的是傳統習慣認同的等級,遵從老少尊卑有序的規定。日本社會這樣的社會秩序完全不是靠暴力和權威機構來維持的。
4.生產力的發展在另一個方面促進世界和平的更快實現。核時代是從二戰末期,廣島和長崎兩顆原子彈爆炸開始的(雖然核研究早在居里夫人時就開始,但人們習慣將核武器運用作為核時代開始)。隨後1949年8月蘇聯又試爆了原子彈,接著是英國在1952年10月試爆了原子彈,在接下來是法國和中國分別在1960年2月和1964年10月試爆原子彈。隨後是印度與1975年5月進行核試爆,1998年巴基斯坦又進行了核試爆,2006年就是朝鮮進行了核試爆。
人們看到二戰末期核武器的巨大破壞力,因此對於核武器的生產技術嚴密控制,防止核武器擴散。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美國之後的國家都是在技術封鎖的情況下實現自己的核武器研製任務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以後的加工工藝更加的精良,對於鈾濃縮的提取會更加的簡便,什麼離心機、原子彈製作原理等等在現在屬於高技術的,但在20至30年後就應該不是什麼艱難的生產技術了。到那時一般的國家只要願意集中力量研發核武器,就應該可以造出來。這是遲早要發生的事,誰也阻擋不了。
核武器的普及化將使全球的國家意識到隨時有檫槍走火的可能,說不準因為什麼事就有可能發生毀滅世界的核武器大戰。如果象美國這樣的國家希望靠封鎖或限制來禁止別的國家擁有核武器,應該是在做夢。美國人應該知道技術的進步是禁止不了的,美國人是擔心害怕受襲擊,而是要反省自己的國家行為,在國際社會上要餞行公義。如果美國老想以雙重或多重標準來要求別人,就難免產生積怨,到頭來想與別人修好來防止遭受核攻擊就太遲了。照現在的發展趨勢來看,美國國民的將來是最危險的。
核武器的產生成為了一個制約暴力的因素,強大國家不敢貿然的侵略或消滅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因為 大家打起來會是世界毀滅。因此人們會理智的坐下來檢討核武器政策。現在的美國在核武器方面好象佔盡優勢,但不用多久美國人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優勢,只有劣勢。這好像體力強健的人不需要發明什麼武器來決鬥,而隨著武器的進步,小個子的人就可以輕易地拿槍來與大塊頭進行決鬥。美國如果不乘現在就有優勢的時候就公開倡導世界放棄核武器,而想等到優勢不在的時候來消滅或者裁減核武器就將苦難重重。所謂「沒有遠慮必有近憂」正是如此。即使以後想跟別人和好,美國人也難以做到。因為優勢時不檢討,在劣勢時就沒有討價還價的能力了。核武器這樣的威懾工具反過來變為促成人類和平協商的輔助工具,這大家都想不到。
5.國家和主權觀念的弱化。近現代的國際關係主要是基於國家主權這樣的概念,因此具有主權的國家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主要的國家行為體。但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世界越來越一體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依存、相互依賴。經濟發展的需要促使建立區域化經濟聯合體,這就需要交出部分的主權國家權利,從本質上講弱化了現有的主權國家的概念。另一方面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很多跨國家的跨國企業,他們為了利益根本不會在乎國家的性質和政體,它們只在乎利潤。在跨國組織的穿越國界的經濟活動中,國家的主權觀念也不起作用,國家的各種作用在經濟全球化之下逐漸被弱化。人類普遍利益的問題上,如疾病流傳的控制、環境保護、防止恐怖襲擊、貿易平等、核不擴散等等都因為需要而產生固定的組織,這些組織需要國家出讓部分的權利來實施控制,因此在國際組織方面,國家的作用也遭到很大的削弱。
國家和主權觀念的削弱是國際關係發展的趨勢,國際關係的行為體的多樣化將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增加。國際關係現在已經不單單是國家間的關係,還涉及跨國企業、國際組織、宗教團體、文化團體。世界多樣化正是和諧有序發展的表現,就如我們現在的社會一樣,各式各樣的人,各施其職,和平共處。和平有序的國際關係發展前景就是這樣觸手可及。
認定了人類社會的國際關係是有序發展的事實,我們接下來就可以討論影響國際秩序和維護國際秩序有序發展的各類因素。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三星9月29日官網發布的最新聲明?後期事件發展還會怎樣?
※李天一案件的發展過程是什麼?
※禪宗發展歷史
※資本主義勞動力的屬性與人的發展
※走好香港政制發展的關鍵一步(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