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書法

概述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是各種書體交相發展的時期,這時,隸書已走東漢末年程序化的道路,楷書趨向成熟,草書經章草階段發展到今草,行書在隸楷遞變過程中從產生經過發展到成熟,儘管後來各朝各代的書法家擅長篆、隸、章草,但畢竟是個別的,只是作為書法藝術來欣賞。而真、行、今草,已為上下所接受,被廣泛應用於社會交往,同時在士大夫階層中形成了普遍的風尚,作為雅俗共賞的標準。這一時期湧現出了大量著名的書法家,產生了許多重要的書法理論著作,成為中國書法史上的光輝時代。 三國的刻石 魏蜀吳三國鼎立,只有四十五年的歷史,三國石刻承東漢餘緒,然而,立碑之風衰竭。建安十年(205)曹操以當時葬禮過繁,曾下令禁止製造石獸、碑銘,自次以後,碑刻減少,但並不因此而完全絕跡,仍舊有不少重要的碑刻。如魏的《上尊號奏》、《受禪表》、《範式碑》等,吳有《天發神讖碑》、《禪國山碑》等,蜀無石刻流傳。在這些碑刻中大多數是隸書體,然而與漢碑不同,其實正是行楷書逐漸取代了隸書之際,隸書中楷書筆法成分加強,在這些典章巨制的碑刻中也能夠透出消息。自魏至明,再也沒有寫出漢碑隸書的風韻,然而,三國時的魏隸其飄逸拓展不及漢隸,然茂密渾穆、整嚴濃麗,卻為兩晉南北朝隸揩的淵源所在。

上尊號奏

受禪表碑 魏晉木簡、寫經 屬於魏晉時代的木簡,大多數是從古樓蘭遺址,所發掘出來的。在20世紀初,為斯坦因等及我國西北科學家考察團先後在樓蘭故址及其周圍的地區內發掘出甚多的木簡。 這時的書跡與前代的簡牘書比較,就是帶有波折的隸書,幾乎完全滅絕,而行揩、行草、草書為多。從其遺迹中可以充分證明現代傳世不多的魏晉法帖或墨跡,如鍾繇宣示力命、陸機平復,以及王羲之諸帖,都是可以互相印證。魏晉時戰亂頻繁,人民顛沛流離、災難深重。於是靈魂不散、因果報應、轉世輪迴的佛教得以大為流行。開窟造像、鐫刻銘記和頌揚佛教的豐碑應時而起,寫經祈福的活動盛極一時,這些活動客觀上給書法的普及和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另外,北魏龍門造像銘的鐫刻、規模巨大的泰山《金剛經》等,也都給書法藝術發展史留下珍貴的遺迹。

金剛經 墨跡 一、三國兩晉時期 三國、兩晉時期的留存至今天的墨跡大多是寫經、簡牘和殘紙。流傳有緒的書法家墨跡,是西晉的書法家陸機寫的《平復帖》。《平復帖》的字體屬於章草,它和出土的漢晉簡牘章草很相似,用筆挺健、樸拙。 魏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有鍾繇、韋誕、皇象、衛恆、索靖、陸機等,並他們的作品有的有刻帖流傳。

平復帖 鍾繇(151-230)字元常,穎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曾師曹喜、劉德升、蔡邕,工篆隸、行草,尤以楷書擅名。有《薦李直表》、《賀捷表》、《宣示表》、《力命表》等。這些作品有的刻成單帖,有的收集在眾帖中。 韋誕(179-253),字仲將,魏京兆(今陝西西安)人,擅長各種書體,尤精題署。《四體書勢》謂"魏氏寶器題名,皆誕書"。 皇象(生卒年不詳),字休明,三國吳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善篆隸、章草,時有"書聖"之稱。傳為皇象作品有《急就章》,今有刻本流傳,《天發神讖碑》傳為其手書。 索靖(244-303),敦煌(今甘肅)人,張芝姊之孫,亦擅章草,傳張芝草書而變其形,傳世有《出師頌》、《淳化閣帖》刻有《七月》等帖。 陸機(261-303), 字士衡,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擅長章草,有真跡《平復帖》傳世,此帖曾在《宣和畫譜》中著錄,此帖和流行後世的刻帖中的一般章草不同,與王羲之的草書也不同,由此可以窺見西晉草書的真貌。 流傳至今的東晉墨跡大都是勾摹本和臨摹本,其中以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的書跡比較多。王羲之及王氏一門書家,為書法發展史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臨沂(今山東)人,官至右軍將軍,人稱"王右 軍",早年學衛夫人,草書學張芝,真書學鍾繇,並博採秦篆、漢隸及六朝碑版之長。一變漢魏以來的質樸的書風,創為妍美流便的新體。有"書聖"之稱,書法特點是奇而正,雄而逸,健而美,無一偏之弊,其書真跡無存,傳世作品散見於宋以來所刻的眾帖中,墨跡也多為唐人雙鉤填之摹本。保存至今的有《姨母》、《寒切》、《二謝》、《喪亂》、《孔侍中》、《初月》、《快雪時晴》、《蘭亭序》、《上虞》、《十七帖》、《樂毅論》等。其中《蘭亭序》享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盛譽。 王獻之(344-386),字子敬,官至中書令,人稱"王大令",自幼從父學書,精諸體,尤以行、草擅名。與父並稱"二王"。他繼承並發展了張芝、王羲之的書法衣缽。並一改當時的古拙之風,用筆英俊豪邁,饒有逸氣,贏得了"破體"之譽。存世的墨跡有《鴨頭丸帖》;小楷有《洛神賦》刻本,因殘存十三行,故也稱《十三行》。另有《中秋帖》、《地黃湯帖》、《廿九日帖》等,其中《中秋帖》為《三希堂法帖》之一。 與二王同時代的書法家還有衛鑠、王珣等人 衛鑠(272-349),字茂漪,汝陰太守李矩之妻,世稱衛夫人。師承鍾繇,尤善隸書。因王羲之少時曾從其學書,所以衛夫人書名傳之久遠。傳世楷書八行在《淳化閣帖》,及書論《筆陣圖》,大概均為好事者為之。 王珣 (350-401),字元琳,琅琊(今山東臨沂)人,他和著名書法家王獻之乃族兄弟。珣之書法行書尤佳,傳世作品有《伯遠帖》。 二、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時期的書法墨跡主要體現在羊欣、王僧虔等著名書法家及南北朝的寫經中 羊欣(370-442),字敬元,泰山南城(今山東費縣西南)人,書法親授於王獻之頗具神韻,當時有「買王得羊,不失所望」的諺語。王僧虔(426-485),琅琊(今山東臨沂)人,王羲之四世族孫,並深受其影響,最善正行書,豐厚淳樸而有骨力,為時人所推崇,影響至唐宋。傳世書跡有《王琰帖》。書品著有《書論》等篇。 南北朝時佛、道兩教空前發展,它們的思想道義宣傳,適合了當時希望過安寧生活的人民大眾,特別是給下層的僧道和廣大的寫經生們造就了書寫經卷的機會,致使我們今天能夠見到南北朝的經卷。此時的寫經書體與同期士大夫階層的書體很不一致。如敦煌出土的《華嚴經卷》,字體大都是扁方形,豎筆細,橫下筆不頓,但收尾重而上挑,有點象隸書。實際上未有中鋒和回筆,不講究間架結構,隨意落筆,似不經意。

鍾繇 薦李直表

鍾繇 宣示表

黃象 天發神讖碑

王羲之 蘭亭序(局部)

王獻之 廿九日帖

王獻之 中秋帖[1]南北朝的碑刻 一、南朝碑刻 南朝宋、齊、梁、陳是楷書盛行的時期,楷書經過魏、西晉的發展,到東晉已趨成熟,南北朝碑刻書法大都是楷書書寫的。南朝著名的碑刻有:宋《爨龍顏碑》(此碑與東晉大亨四年,即:405年的《爨寶子碑》並稱「二爨」。爨龍顏活了六十三歲稱「大爨」,爨寶子活了二十三歲稱「小爨」),齊《吳郡造維衛尊佛題記》,梁《瘞鶴銘》、《太祖文皇帝神道闕》等。其中以《爨龍顏碑》、《瘞鶴銘》為最著名。前者是楷書,帶有隸意,筆勢方折雄勁而又具飛動之勢。後者刻在山崖上,隨山刻石極為自然,書法瀟洒而有法度,字畫厚重、筆勢飛動,其中間雜行書,筆法方圓並用,嚴謹有法度。為歷代書法家所重視 。另外,還有墓誌:《劉懷民墓誌》、《劉岱墓誌》、《桂陽王妃慕昭墓誌》等。這些墓誌上的書法都是比較成熟的楷書。

《爨龍顏碑》

《劉懷民墓誌》 二、北朝碑刻 北朝指當時在中國北方相繼建立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王朝政權。由於北朝不禁碑,因此,其碑刻書法比南朝要豐富多彩,北魏初期書法方勁古拙,仍保留著隸書的筆畫,《太武帝東巡碑》、《中嶽嵩高靈廟碑》等都屬於風格雄強一類。439孝文帝遷都洛陽,漢化達到高潮,書風隨著起了變化。北魏帝王提倡佛教,開窟造像之風大興,因此,造像碑也大為興盛。這些造像、造像碑大多有題記,書法藝術保留至今的也非常豐富,著名的龍門石窟成為北魏書法藝術的寶庫。龍門石窟書法以《牛橛造像記》、《楊大眼造像記》、《孫秋生造像記》等最著名。後世選擇龍門造像題記有:「龍門四品」、「龍門二十品」等名目。 在太和以後又出現了象:《張猛龍碑》、《敬使君碑》、《曹恪碑》等著名的碑刻。北朝的碑刻書法藝術以北魏和東魏為最精,風格多樣。北魏碑刻書風大體上可分雄強、秀麗兩大類。前者以《張猛龍碑》為代表,後者以《敬使君碑》為代表。北朝的摩崖石刻著名的有北魏的《石門銘》、《論經書詩》等,北齊的《泰山金剛經》、《天柱山銘》等,因山鑿石,書寫常隨石勢而成,又因石質不同,鐫刻也有所不同。 北朝墓誌數量之多為前所未有,出現了《元簡墓誌》、《刁遵墓誌》、《張黑女墓誌》、《劉玉墓誌》等各種不同風格的墓誌書法藝術。北魏以後的墓誌書法漸趨疏宕平整,北魏的茂密渾厚的風格已漸趨消失。

中嶽嵩高靈廟碑

牛橛造像記

孫秋生造像記

張猛龍碑

楊大眼造像記

敬使君碑

石門銘

刁遵墓誌[2]
推薦閱讀:

聞名天下的「三絕碑」,其書法有多「絕」?
十屆國展部分獲獎·獲獎提名書法作品大圖欣賞
【書法常識】書法作品格式詳解
書畫家於全法——丹青妙筆 藝無止境

TAG:三國 | 書法 | 南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