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凈界法師講楞嚴經
23.凈界法師講楞嚴經--第四卷E 2012-05-02 14:57閱讀:
X淨業學園 61講次 講義125面巳二、別示248這一大科是講到「示不生滅為本修因妙三觀門」,也就是正式講到本經修學的方法。按照佛陀講經的慣例,在講正修之前,都是先講道前基礎。本經的道前基礎有二個:第一、我們要審觀因地的發心,我們在剛開始修學佛法之前,我們要知道我們因地是依止什麼來安住的,或者說我們要了解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呢?為什麼要去審察因地發心呢?佛陀說:我們的因地發心,跟我們最後的果地覺,是有一種相應的關係。這當中本經把因地發心,分成二大類:一個是生滅心,第二個是不生滅心。什麼是生滅心呢?簡單的講就是依止五蘊的果報之法而發心的。比方說你為了要成就莊嚴的色身,你為了成就美好的感受,乃至於美好的想像…等等而發心。凡是依止五蘊的果報之法而發心的,這種生滅心是不能成就不生滅的果報。它這個地方就是要離開五蘊的果報,而安住在一種不生不滅的本性。比方說,我們剛開始在發心的時候,我們會發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會依止眾生而發心,依止佛道而發心。但是要以本經的思想來檢驗的話,這個都是依止事相。因為你看到眾生的五蘊身心很苦而發心,我們看到佛道的五蘊身心很歡樂而發心,這個都是種對立的思考,是生滅心的。所以我們最終一定要提升到:「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眾生是我們一念心性所顯現的眾生,佛道也是我們一念心性顯現的佛道。這個地方的意思是說:所謂的「稱性起修」,你必須要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來發動你的菩薩道。印光大師常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我們整個修學的目的,只是在開顯我們自性的功德,依止一念心性而起修。所以我們在做三皈依的第一皈依,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什麼叫「發無上心」呢?就是發起你一念心性這不生不滅的心,這個就是「無上心」。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一定要依止理性而發心,不能夠依止事相,因為事相是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一個生滅法,不管是眾生,不管是佛道,這個都是事相。所以我們在開始的時候要把第一個因地的發心是要確認的。第二個道前基礎,就是我們應該審詳煩惱的根本。當我們的心開始要趨向佛道的時候,趨向涅槃的時候,第一個很現實的就是對治煩惱,斷惡修善,一定是先斷惡,才能夠修善。這個地方佛陀一再的提醒我們,你要知道煩惱的根本在哪裡,煩惱是在哪裡活動,它平常是在哪裡活動,它的處所在哪裡?按本經說,六根是對治惱最好的方法,你從六根切入,對煩惱是最好對治。為什麼呢?因為六根剛好夾在六塵跟六識的中間,它對外攀緣六塵,對內它牽動六識。所以我們講「六為賊媒,自劫家寶」。你說:你直接從六識對治煩惱。很難!因為煩惱一旦變成六識的時候,它的變化就很大了,只要這煩惱到了心識,它的了別功能的時候,你很難對治的。佛陀告訴我們「捨識用根」。就是對治煩惱要搶第一時間,它還在六根的時候,它還在明了的時候,你就要對治、就要小心。我們在治病,道理也是一樣,小病的時候你就要治,煩惱開始在六根醞釀的時候,這個就是你對治的處所。這是本經一個很重要的思考。《唯識學》的對治都是到了第六意識活動以後才對治,《楞嚴經》它是認為這太慢,這樣對治煩惱太慢。佛陀的意思是說:在整個發業潤生煩惱,是誰作誰受,是誰來造作這些的罪業,又是誰來領納這些果報。佛陀的意思是「六根」。因為它的位置特別的殊勝。對治煩惱搶第一時間,在六根的地方你就要小心。「六根門頭」因為它是通內通外,通於外面的六塵,也通於裡面的六識,所以六根等於是我們對治煩惱最好的處所。在二個道前基礎,一個是理,一個事;理性是講到安住的問題、發心的問題;事相就講到對治的問題,它的一個處所的問題。這個是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之前二個要注意的,第一個安住的問題,第二個是對治的問題。巳二、別示前面已經把對治煩惱的處所,所謂六根門頭已經確認了,那麼佛陀就必須引導我們對六根有所認識。佛陀在講經他是由麤而細,先確定六根是我們一個對治的地方。那麼六根到底是一個什麼相貌呢?佛陀以下就會詳細的說明,帶我們進入到六根的世界。(分六:午一、明眼根相。午二、明耳根相。午三、明鼻根相。午四、明舌根相。午五、明身根相。午六、明意根相)其實當我安住在一念心性的時候,開始修空假中三觀,這三觀所照了的所緣境,其實就在六根照了,那麼我們對六根的相貌應該有所了解。午一、明眼根相眼根的功德相,眼根產生的功能相狀如眼觀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統論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無德。當知眼唯八百功德眼根它有明了色塵的作用,它也能夠帶動眼識的分別。身為眼根它到底有什麼功德呢?「如眼觀見,後暗前明」,眼根它的功能是觀見一切的萬法。它在觀見萬法的過程當中,是什麼情況呢?是「後暗前明」的情況,它的後方是看不到的,前方是看得見的,它只能夠往前看,不能往後看,這是一個簡略的說明。到底眼根在觀見萬物的時候,是什麼情況?「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假設萬物是在眼根的前面,那麼眼根是可以完全看得清楚的;如果這個物質是在眼根的後方,那麼就變成全暗了,就是完全看不到;前後的情況是一個是全明,一個是全暗;如果這物質是放在左右,是左右旁觀三分之二。佛陀的意思是說:我們眼睛在看左邊是以中線為準,往左邊是一百二十度,往右邊也能夠看一百二十度,加起來變成二百四十度。所以我們整個圓周的三百六十度,眼睛看得到的範圍是二百四十度。所以總而言之,是統攝了整個圓周的三分之二的功德。總結「統論所作,三分言功,一分無德」我們作一個攏總的說明,眼根見物的功德是不完全的,因為它三分言功,一分無德;它只有三分之二的功德。眼根在一千二百功德當中,只佔了八百功德,佔了三分之二。補充說明我們剛剛講到六根是對治的地方,但是佛陀的意思是還要再揀別,因為六根太廣了。你不能說:我現在注意觀照眼根,明天觀照耳根,不可以這樣子,一定要一門深入。一門深入就好像我們在挖井,你不能今天在左邊挖一個井,後天在西邊挖一個井,再後天在南邊挖一個井,那你一輩子都挖不到水。你應該要集中所有的精神體力,在一個地方去挖,才能夠很快的挖到水。也就是說:我們在六根當中你要確定,到底你這空假中三觀的智慧,到底是要去觀察哪一根呢?而這一根要具足圓滿的功德,所謂的具足「圓通常」。身為一個《楞嚴經》的所觀境,這個六根的所觀境,它的空間必須要圓通的,圓滿周徧的,不能有所欠缺。在時間上要常,它要恆常相續,不能有間斷。看這個意思,眼根是不具足這種圓通常的效果,所以眼根在本經當中是不列入一個所觀境,把眼根給放棄掉。我們的煩惱是在六根活動,但是你只要把一根的煩惱消滅了,它這煩惱是相通的,你把耳根的煩惱消滅了,其它根的煩惱也就消滅,所以你只要對治一根的煩惱就好。午二、明耳根相。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耳根的功能是周徧圓滿的。怎麼知道呢?這以下提出三點:「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剛好配圓通常。耳根在聽聞的過程當是圓的,因為它對整個十方而來的聲音,都能夠同時的聽聞而沒有遺漏。你看!從東邊來的音聲,從西邊來的音聲,任何方向來的音聲,我們都能夠同時的聽聞沒有任何遺漏。所以耳根在聽聞的過程當中,具足一個「圓」的功能。「動若邇遙」這是講「通」,遠近皆聞。前面是講方向,這裡講距離。我們聽的功能,聲音雖然有遠近的差別,有的比較近,有的比較遠,但是耳根都能夠聽得清清楚楚,不管近,不管遠都能無障礙,這叫做「通」。「靜無邊際」,前面二個是約著動態的聲音來說,這以下是約著靜態的無聲。比方說:我們在靜態無聲當中,我們可以聽到無邊無際寂靜的聲音,而且是相續沒有間斷的。這個地方講「常」,恆常相續,一切實有。(總結)當知耳根圓滿具足一千二百功德。在整個六根當中,最殊勝的有二個,一個是耳根,一個是意根。這二個怎麼差別,我們再說明。從耳根的角度,第一個、它空間上是沒有障礙,「圓通」,不管東西南北,不管遠近,它都能夠清楚的聽了。第二個、它時間能夠恆常相續,耳根的功能它不間斷、它不休息。印光大師文鈔說:我們為什要用耳朵來聽佛號聲,我們為什麼不用眼睛來看佛像?因為你眼睛看佛像,你是沒辦法相續,你看一個小時就很累、很累。眼根的功能不是一個很好的根,但是耳根的功能它特別強,它不用休息的。你看我們身根動一、二個小時就很累,耳根你從白天聽到晚上…印光大師說:不但攝心又特別養神。耳根用十幾個小時你不會累,它這個根很奇怪,它不疲憊。所以身為一個耳根,它能夠在我們的所觀境,你不斷的去觀它的時候,它能夠產生相續;相續的意思,就是容易成就三昧,「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它有這種常的功能。當然可以看得出來耳根…當然這個是約著娑婆世界,其他世界我們就不談。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的確是一個很好用的,要返妄歸真這耳根它具足「圓通常」。第二個、耳根的功德相是圓滿。午三、明鼻根相。如鼻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闕中交,驗於鼻根,三分闕一,當知鼻唯八百功德。鼻根的功能是什麼呢?是齅聞,它能夠齅聞種種的香塵,它在齅聞過程當中,是通於出息跟入息,所以它是有出有入。「出者取香,入者聞香」,當它出的時候是取香的所緣境,當它吸進來的時候就開始聞香。這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而闕中交」,「中交」是說它在出息跟入息中間有一個暫停的時間,而在暫停當中它就不能產生齅聞的功能,它的功能要暫停一下。所以我們考驗鼻根的功能是三分闕一,只有得到三分之二,因為它在進出的時候中間的地方有休息,所以只有三分之二,八百功德。身為鼻根它的功能不能相續,所以三昧難成。你如果以鼻根來當所觀境,一天到晚在那邊等煩惱,等了半天,你很難成就,因為你的所觀境找錯了。它後面會說,你找錯了所觀境,是日劫相倍。同樣的用功,你煩惱對治的處所錯誤,你修一劫的時間,人家修一天跟你功德一樣,所以選擇一個圓通的本根是相當重要的。午四、明舌根相。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舌根的功能,這個地方講到宣揚,它能夠做種種的宣說跟揚化。它宣說什麼事情呢?「盡諸世間出世間智」,它能夠窮盡的表達一切世間的智慧,所謂世俗諦的智慧,講一切善惡因果的道理;以及整個出世間的智慧,這講到勝義諦,講到不生不滅,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它在宣揚的過程當中,「言有方分,理無窮盡」,雖然在言詞的表達上是有時間限制的,比方說,我們一堂課是四十五分鐘,乃至於九十分鐘,時間到了就要下課,但是它所詮釋的道理卻是無窮無盡。我們順著這個道理去思惟,我們就能夠得到無窮無盡的道在心中生起,所以這舌根的宣揚,是具足一千二百個。這經文它的意思,我們從表面上看好像舌根的功德是很不錯啊!一千二百功德。但是你看蕅益大師的註解你就知道,他說:舌根的功能其實是有二種:一者知味,二者宣揚。那我們一般也不可能經常宣揚,他說:知味是粗劣的,宣揚是殊勝。這個但舉宣揚,而沒有列出知味。這個地方只是藉著宣揚這一部份,但我們的日常生活舌根是用來辨別滋味,所以它的功能又變得比較粗劣。午五、明身根相。如身覺觸,識於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驗於身根,三分闕一,當知身唯八百功德。身根就是我們的身體,身根有什麼功能呢?它能夠覺知一切冷熱色法的觸塵,它在整個覺知的功能當中是「識於違順」,它能夠在當中去了知,是如意跟不如意的境界。比方說,如果在夏天,我們身體接觸到太陽,我們就知道這是違背的不如意的境;但是如要是在冬天遇到太陽,我們就覺得太陽是如意的,是一個順的境,身根它能夠產生違順的判斷。「合時能覺,離中不知」,它在整個覺知的功能當中,當觸塵跟身根要相合的時候,它就能夠產生覺知違順的功能;但「離中不知」,如果觸塵跟身根是相分離的時候,這身根就不能產生覺知,它一定要合在一起,所以它的功能是「離一合雙」。什麼叫「離一合雙」呢?「離一」是當外境跟身體分開的時候,這叫做「離」,這種離是一種情況,這種功能就不能顯現;當外境跟身根相離的時候,這樣的一種情況,它的覺知功能就喪失掉,它沒辦法判斷。「合雙」外境跟身根相合的時候,它能夠產生二種判斷,它能夠判斷它是順的境,或者是違的境,合起來的時候它能夠判斷,順違二種差別的境界。所以在整個身根功能當中,它是三分闕一,因為它離的時候不知,但是合起來的時候知道二個,知道順、知道違,所以它具足三分之二的八百功德。也就是說,身根的功能也不具足,也不能當作空假中三觀的所緣境。午六、明意根相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唯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意根是什麼功德呢?「默容」因為內心是不能講話的,它能夠默默的去容納一切善惡的諸法。比方說,我們看到一個人或一個事,我們嘴巴並沒有說話,但心中對這一切法,卻能夠產生了了分明,這個就是一種「默容」;它能夠默默的去容納,去了知一切善惡之法。它所了知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法呢?這當中包括了十方(約空間)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約時間),一切世間出世法,它能夠了知世間的這些雜染諸法,也能夠了解世間的清淨之法,這是約法來說。唯聖與凡(約人),我們也可以去了解聖人種種的功德相,也能夠了解到凡夫的種種果報之法。總而言之,整個十法界的染淨諸法,依正二報,都能夠包容在一念心中,而窮盡一切的諸法沒有欠缺,所以意根是圓滿一千二百功德。249這個地方的「意根」主要的還是第六意識,我們撇開本經的內涵不談,幾乎佛陀在所有的大乘經典,讚嘆的就是第六意識。印光法師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所以一切法是從它發動出來,所以一切法還是回歸到這一念心。《天台宗》它在修止觀的時候,它的空假中三觀,其實它主要觀現前念心性,就是這個第六意識。它的理由是什麼?他認為觀第六意識有很多好處,因為它能夠通前通後,通上通下。我們解釋一下:《天台宗》認為法有上下的差別,佛法界是很殊勝,佛的功德法界;六凡法界是很廣大,各有各的因緣,有些人造什麼業到什麼果報去。佛法界很高,眾生法界很廣,你怎麼辦呢?《天台宗》說:在佛法界跟眾生法界當中,有一個貫穿佛法界跟眾生法界,就是心法,因為通於佛、通於法、通於眾生;因為你一念迷它就眾生法界,你一念的悟就是佛法界,所以在空間上你觀一念心,你就知道你跟什麼法界相應,通上通下。通左通右就是講時間,我們生命有過去現在未來,你怎麼知道前生的你是怎麼回事?其實前生的你它就保存在你一念心中,我們講所以走過的路,都有留下痕跡。我們這一念心是怎麼來的?從《唯識》的角度就是熏習、累積嘛!就是過去、過去、過去…,有很多、很多的過去,就累積成現在「諸法因緣生」,它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你過去經歷了很多事情,造了很多事情,全部累積起來,就是你這一念心。你說:誒!為什麼我看到佛就想拜?事出必有因,你以前有拜過。所以我們內心的功能都是由於你過去的造作累積下來,所以你了解你過去,欲知前世因,你觀察你這一念心,哦!前生大概哪一方面的業造得特別多,你大概清楚。了解前生看你的一心,因為你這一念心經歷過前生,它去過前生嘛!我們從前生跑到今生的時候,色身是死掉了,但是心識是通過來的,心識是沒有所謂的死亡,它能夠超越死亡。所以《天台宗》說:你觀這一念心,你可以知道你的過去,你看你的想法,你也知道你將往哪裡而去,你也可以知道你的未來。所以它通左通右,觀這一念心可以知道過去、現在、未來,可以知道佛法界,可以知道眾生法界。所以《天台宗》安立了現前一念心性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就在一念心中。他說這麼多法你一輩子學不完,佛法界太高,眾生法界太廣,過去不可知,未來還沒有出現,但是你掌握你這一念心,全部都知道。那這樣子講的話,為什麼本經不以一念心性為所觀境?這地方執得我探討,我們說明一下:其實六根當中,從娑婆世界的眾生來說,耳根跟意根二根都特別好,但這二個有所不同。你看《楞嚴經》它是以耳根為入門,《法華經》它就不同了,《法華經》的稱性起修,它是以第六意識,它不講耳根。也就是說《楞嚴經》的重點在於攝用歸體,把心帶回家,它的重點在從假入空,返妄歸真。當我們的心從生滅的心到不生滅的心的過程,從耳根這個門進去,是最容易進去的;但是當我們心要出來的時候,要稱性起修,廣學方便的時候,那你要從意根出來,從耳根進去從意根出來。《天台宗》它講到成佛的方便,它是從第六意識出動。所以我們這一念心性,跟外在的宇宙萬法是二個門,是從耳根入門,從意根出門。你看你要行菩薩道,你很難從耳根行菩薩道,但是你要專注,耳根特別容易專注。你看我只要聽一個聲音,所有的東西我都不會在乎,你聽一個法師說法,你眼睛大概就不會看東西了,第六意識也不會想東西,就是耳根它容易攝心;你聽到一個音樂,聽到一個聲音,你就很容易被它吸引,然後其它根的功能就自然慢慢凋零。耳根的功能就是這樣子,它很容易把心攝住。所以從「破妄顯真」的角度,耳根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從「積功累德」的角度,第六意根扮演殊勝的角色。這就是為什麼在《楞嚴經》取耳根為圓通的本根,但到《法華會上》它是以一念心性為所觀境。因為《楞嚴經》偏重在從假入空,《法華經》偏重在從空出假,它們二個目標不一樣。這一點大家要好好的去體會。總而言之,佛陀講出六根的差別功德,他是有用意的。它的正式用意在下一段,佛陀會講出來…丑二、正勸詳擇降伏合知解喻佛陀講六根的功德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以下正式的勸勉我們,有志於修學《首楞嚴王三昧》之前,你要詳細的去揀擇「圓通本根」,來降伏我們的煩惱根本,來合「知解」的譬喻。前面佛陀說:六根門頭當中打了結,你要解開之前,你要知道怎麼解開,從哪裡解開最快。你說:這繩子打了六個結。它這個結很奇怪,你打開一個結,其它五個結都打開。問題是先從哪裡下手呢?這個就是佛陀要告訴我們的,你要找到一個「圓通本根」。(分二:寅一、勸簡略明。寅二、因疑廣示)寅一、勸簡略明先作一個簡略的說明,來勸勉我們要揀別六根的差別功德。你應該要揀別,不能隨便選擇,要智慧揀別。較量功德阿難!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窮流根,至不生滅,當驗此等六受用根,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不圓滿?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正式較量六根的功德) 佛陀先講出一個修學的目標:從本經的角度,我們現今希望要逆轉生死的欲流,因為我們的六根向外攀緣是我們習慣性的動作,攀緣色聲香味觸法,造了很多貪瞋癡的慾望,這個叫作「順流」,隨順我們的心情。現在要逆轉,逆轉就等於是「返窮流根」,「返」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窮」就是窮盡流根;「流根」就是一切煩惱的根源。而到達內心真如不生不滅的理諦。補充說明選擇六根它的先決條件是在「逆生死流」,而到不生滅地,是以這個角度來選擇。不是要你從空出假,廣度眾生,積集資糧,不是這個角度,是返妄歸真的角度,先按定這個目標。所以我們應當去考驗在此等六受用根,六根為什麼叫「六受用根」?因為六根它有受用六塵的受用。到底這當中怎麼判斷六根,有三個條件:第一、合離,二、深淺,三、圓通不圓通。「合離」是六根在了別六塵的過程當中,是有「合中知」跟「離中知」的差別;「合」外境跟六根要相合,才能夠產生了別;比方說鼻根,比方說舌根,比方說身根;鼻舌身三根是要合中知。外境要跟身根相合,才能夠產生了知,所以這障緣比較多,因緣比較難具足,鼻舌身三根要捨棄,因為它是「合」所以難修,有因緣具足的時間少。「離中知」是眼根、耳根跟意根,眼耳意三根是離中知,所以它因緣具足的時間多,所以容易修學。首先就去除了鼻舌身三根,先把這三根去掉,再慢慢揀別進去。二、深淺的問題,在眼根跟耳根、意根當中,這個「深」就是深隱難修,它很難了解,你很難掌控。比方說意根,第六意識變化很厲害,你昨天明明是這樣想,今天又改變,變來變去的。所以從「返妄歸真,逆生死流」的角度,你難掌控它,所以這個就很難修,因為它變化性太強。反過來,眼跟根耳根它沒有什麼變化,它昨天是這樣,今天也是這樣,淺顯易修,它比較淺,變化性比較沒那麼多,容易掌控。所以從深淺這二個角度來判定,又揀別了意根,因為它深隱難修把意根揀掉,就剩下眼根跟耳根。眼耳二根最後再選擇,「誰為圓通,誰不圓通?」在眼根跟耳根的功能中,哪一個是圓通常的,哪一個是不圓通常?我們知道,第一個、眼根你後面看不到,所以你空間上有障礙,你看到前面,看到左右二邊,看不到後面;第二個、你眼根也不能常常用它,你常常用它,它眼睛會疲憊,時間會中斷。但是耳根就沒有這個問題,耳根三百六十度,都能聽得清清楚楚,你白天用它來聽佛號,晚上用它來聽佛號完全沒有障礙,不會疲憊。所以從圓通跟不圓通的角度,耳根就變成了在逆生死流的角度是最好的,它是經過合離,經過淺深,經過圓通跟不圓通,三個角度來判定,耳根最殊勝。假若我們在六根的合離、淺深、圓通跟不圓通的角度來判定,而選擇圓通的本根,依止圓通本根來當做我們的所觀境,來生起空假中三觀,來逆轉無始的「織妄業流」;「織」是所有煩惱都是由妄心跟妄境,所編織而成,色心二法的和合。如果能夠遵循圓通本根來起修,跟遵循不圓通的根來起修,是日劫相倍;你修一天的功德,超過人家修一劫,事相上還是有差別。揀擇圓通 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隨汝詳擇其可入者,吾當發明,令汝增進。前面是選擇六根的判定方法,合離、淺深、圓通不圓通聊出來,這以下,佛陀要我們正式去選擇。佛陀說:我已經完備的顯示六根湛然的理性,六根之性都是圓滿的,講到理性都是圓滿的。但是講到事相,它的本所功德,那就差別了。差別的相貌、數量正如前段經文所宣說的,在修《首楞嚴王三昧》我們應該好好的去揀擇「可入者」,修行的下手處所,你選擇了下手處所,我再告訴你要怎麼去修。你要跟賊打仗,到底我們是在哪裡打仗,先把處所找好,再來準備工具。因為你這個處所選得對不對,你選擇對,你會很輕鬆又很愉快,效果又很好;你處所選錯了,你修了半天,你很難進步。所以這個地方佛陀說:先把處所找出來,我再告訴你怎麼修行。入一解六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如果就著十方如來在因地起修的時候,十方如來在因地起修都是成就初地以上,成就自在的智慧,也就是證得了我空法空的真如,至少是圓教初住以上。所以他法法圓融,在十八界當中也不一定要六根,他選擇六塵也可以,選擇六識也可以啊!在十八界當中,每一個法都可以當作下手處,就能夠成就圓滿無上菩提,這當中沒有所謂優劣的差別。因為初地以上的菩薩,已經證得法空一部分的功德。但是阿難尊者跟我們凡夫不同,我們生死凡夫還沒有入圓教初住以上,我們根機是下劣的,我們法執猶在,未能成就圓滿自在二空的智慧。所以我們就必須要去了解,佛陀也必須要去宣揚六根的差別,使令我們在六根當中,去選擇圓通本根,去一門深入,只要在一根當中迴光返照,破除虛妄,那麼其它的六根都能夠圓滿清淨。六根是有相通性的,你一根把煩惱破壞了,其它五根的煩惱都破壞。淨業學園 62講次 講義127面我們這一科講到「丑二、正勸詳擇降伏合知解喻」佛陀前面是講到六根的差別功德,到這一科就要我們修學者,要很詳細的去揀擇,六根的這些差別功德,來選擇一個圓通本根,也就是我們整個《首楞嚴王三昧》的一個所觀境。為什麼要選擇所觀境呢?在這一段寅一的勸解略明當中,他就提出了二個理由:第一個理由,就是你六根的修學,一定要一門深入,所謂的「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雖然煩惱是普遍在六根活動,但是你不可能同時去攀緣六根,你這樣子最後一定被煩惱打敗,因為你的心力分散。蕅益大師講出一個譬喻說:「譬如掘井,深造自得」,你看你口渴你要挖井,你不可能同時挖六個洞,你挖六個洞你一輩子也挖不到水,你要把所有的精神體力統一的挖一個洞,那你才能夠得到水。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集中,我們在有限的生命當中,去集中在一個所觀境,你才能夠深造而自得,所以你必要選擇一個圓通本根。因為你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你一定要找一個根一門深入。第二個、你選擇一個圓通本根,跟沒有選擇一個圓通本根,是差很多的效果,自劫相倍。在事相上,法門的確有高劣的差別,你看佛陀把法門比喻作「乘」,你說你從這邊到台北去,你坐汽車跟騎腳踏車,肯定是不一樣,法門的確有它契機性的差別。你選擇一個契理契機的法門,的確能夠使令我們很容易上手,所以你非選擇不可。六根的理性是相通的,但六根的事相的確要揀別。這是我們為什麼要選擇的二個理由。而我們應該怎選擇呢?佛陀告訴我們三個方法:一、合離,二、淺深,三、圓通跟不圓通。那要照這樣選擇下來,當然就剩下耳根圓通。因為正如印光大師說的:耳根它容易攝心。六根當中我們對於音樂、對於聲音最容易產生專注,我們眼睛本來在看一個東西,突然有聲音,我們很容易被聲音牽著走,因為聲音對我們影響太大;我們只要聽著聲音,我們其它的根都可以放下,很自然的放下,它的主導性特別強,所以用耳根來運作是最容易攝心。第二個、印光大師強調,它特別養神,它沒有疲憊的感覺。它能夠讓你白天去聽佛號,晚上也聽佛號,它就沒有疲憊厭煩的感覺,不像你用第六意識,用久了你就厭煩、會疲憊。所以在我們由業力所招感的六根當中,耳根的確扮演一個非常好的門,一個下手處。在這一段佛陀是做一個簡略的說明,也等於有一種勸勉我們去好好選擇的意思。寅二、因疑廣示阿難尊者聽到佛陀在講到前面這一段開示以後,他產生了三種疑惑,這時候佛陀就根據阿難尊者的疑惑來廣泛的開示,來破除他的疑惑。(分二:卯一、疑請。卯二、廣示)阿難尊者因為心中有疑,來請示佛陀。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淨?」阿難尊者白告佛陀說:「世尊!為什麼在六根門頭當中,我們產生迴光返照,只要深入其中的一根,把這一根的妄想破壞了,而恢復到清淨,就能夠使令所有的六根都能夠得到清淨;為什麼一根清淨,六根都清淨呢?」這個地方表面上提出這個問題,但是古德他說:其實阿難尊者的問,它有三層涵義(從後面佛陀的回答可以看得出來):第一、就是經文所表達的,為什麼深入一根的觀照,能夠使令六根清淨。第二、如何一門深入,如何正確的一門深入。第三、當我們一門深入以後,應該怎麼來做一個下手,第一步要怎麼做;當我們選擇圓通本根以後,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去做,才能夠破壞六根裡面虛妄的力量,他提出了三點。這以下就是根據阿難尊者的疑請,佛陀以下做了種種廣泛的開示,有關六根的相互關係。卯二、廣示佛陀就因為阿難尊者的祈請,而廣泛的開示它的內涵。(分二:辰一、約研破總示。辰二、約行相別示)辰一、約研破總示 「研」就是研究六根的煩惱相貌;「破」就是談到它破除的方法。先研究它的煩惱相貌再破除,來作一個攏總的指示(分三:巳一、就法研破。巳二、借喻顯理。巳三、以法合喻)巳一、就法研破「法」指的是阿難尊者它自己所證得之法(阿難尊者當然是證得初果,約著初果的法來研破)情執尚深我執未盡 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這地方是說明,身為一個阿難尊者,你為什麼要選擇六根?佛告阿難:「你現在已經證得小乘見道位的初果,初果當然就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對於六塵麤的分別已經不生起了。因為他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所以他能夠滅除三界的有情眾生當中的一個見所斷惑,三界的見惑已經斷除了,也證得了無我的真理。但是具生微細的我執還是存在的,所以仍然沒有完全了知,在六根當中所累積無始以來這種虛妄的習氣。這個就是所謂思惑,而這思惑要慢慢從修道位,才能夠慢慢的斷除。因為他的我執未盡,破了分別我執,具生我執還在。法執全在 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齊頭數?更何況在六根當中那微細的生住異滅;我們煩惱有四種相貌,生住異滅,這種種產生的分齊頭數,包括我們講「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一念的妄動,產生三細六粗,這種種的差別相,那更難掌控。佛陀訶責阿難尊者法執猶在,就是說:為什麼要選擇六根呢?因為我們的確有法執,有法執的話,每一個根對我們的效果的確不同,因為我們不能夠法法自在,所以凡位的眾生的確要選擇六根,這個在事相上你必須要揀別。以下佛陀將六根的關係,詳細的說明一六之義徵 問 今汝且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你現在姑且去觀察,你現前身心世界的六根門頭,到底是一還是六?一的話是完全相同,如果是一的話那你選擇哪一根都一樣。若你選擇六,六根完全不同,六根完全不同那就糟糕啦!六根完全不同,那你斷了耳根的煩惱,你還得去斷眼根的煩惱,還要斷意根的煩惱,因為六根完全不同。所以到底它是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這個要揀別出來。非 一 阿難!若言一者,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無語?阿難!假設六根的功德是完全相同的,那麼你耳朵為什麼不見東西呢?眼睛為什麼不能去聽聲音呢?頭部為什麼不能走路呢?雙腳為什麼不能說話呢?可見六根的作用,的確有它個別獨立的體性,既然有它個別獨立的體性,那當然要再揀別,因為它非一。非 六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汝之六根誰來領受?」阿難言:「我用耳聞。」佛言:「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它也不是完全的六,也不是完全不同。說:假設六根是決定成六,是個個不同,那個個不同就糟糕了!六根是完全獨立,那我們修行就要修六次,耳根圓通修完還要修眼跟圓通乃至於意根圓通法門,因為它完全獨立,所以它不能說是完全不同。比方說,我們在《楞嚴》法會當中,佛陀為汝等眾生來宣揚《首楞嚴王大定》的微妙法門,那阿難尊者,你是用六根當中的哪一根來領受佛陀的法音呢?」阿難說:「我是用耳根來聽聞佛陀的法音。」佛陀說:「你用耳根來聽聞佛陀的法音,那跟你的身口二根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你耳根聽了法音以後,你會用嘴巴來問問題,身體會很恭敬的起來跟佛陀頂禮呢?因為你是用耳根聽,就算你感動,你有很多的感覺、想法也應該是在耳根裡面活動,怎會跑到身根,跑到口業去呢?因為你那個聲音是從耳朵進去的,怎麼到最後嘴巴也開始動作了,身體也開始動作了?可見得六根的確是有它相通之處。所以說:聲音是從耳根進去,但是它表達出來卻是身口意六根的活動,所以你不能夠說,六根是完全獨立的。結 示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六根的相互關係這以下作一個總結,它是非一終六,非六終一;從功能上來說它不是一而是六(終就是畢竟)它畢竟是六,因為用中相背,在作用的確是有它的差別。但是從體性上來說,它卻一而不是六,因為它性中相知。所以我們終究不能說,六根它決定是一,或決定是六。阿難當知!這六根它非一,因為它用中相背;非六,因為它性中相知。這六根是怎麼來呢?是我們無始劫來因顛倒的妄想,而淪落於生死,所以把這種圓滿湛然不動的清淨本性,而虛妄產生一六的差別。我們講「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雖然阿難尊者證得須陀洹果,已經能夠六銷,對六塵不再生起麤的分別,所謂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但是猶未亡一;對六根門頭當中,這妄想的結使,還沒有真正的消除,還沒有回歸到一念心性。250六根是一是六,我們這樣講:六根它有二個方向,它向外的時候變成六;你看,六根向外動的時候真的是六,因為你的耳朵真的只有能夠聽,眼根只能夠看。所以當六根是向外活動的時候變成六,但是當六根向內迴光返照的時候它又變成一,因為六根到最後回歸的就是一念心性。就構成了「性中相知,用中相背」。所以當眼根它迴光返照的時候變成「見性」,耳根變成「聞性」,這二個是完全一樣,見性跟聞性,是完全一樣。所以向內的時候就找到共同點了,向外的時候就產生差別相,這是所謂的「用中相背,性中相知」。這是說明整個六根的相互關係,這以下佛陀講出一個現實的譬喻,來開顯六根非一非六,即一即六的深妙道理。巳二、借喻顯理。 講義128從一成六 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比方說太虛空,太虛空就比喻我們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它當然是所謂的「一」;但是你在同相的太虛空當中,摻雜很多不同的器具,你放了一個圓形的器具,或者放了一個方形的器具,因為器具的形狀不同,就產生不同的虛空,叫作「異空」。你放了一個圓形的器具,就產生一個圓形的虛空,你放方形的器具,就產生方形的虛空。六根因為一念妄動以後,在作用上產生不同的作用。除六說一 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前面是講到,六根往外去攀緣的作用產生「異空」,這以下當我們把這些大小方圓的器具把它除掉,迴光返照去單獨的去觀察太虛空,其實虛空又恢復它的本來面目,又變成一。法體如如 彼太虛空,云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從太虛空的角度,它又怎麼讓你切割成同或不同?更何況是一或者不是一?虛空是一樣,但是擺了不同的器具,就產生不同的差別。六根你的確要很好的掌控,因為你未來在整個修行當中,你整個觀照的活動都在六根。就像佛陀說的,你要打開結之前,你要知道這結是結在哪裡,你了解你的問題點,你才能夠真實的去觀照。我講一個小故事,大家體會一下:小老鼠的故事說:有一隻小老鼠牠很怕,牠看到什麼都怕,牠看人也怕,看到小狗也怕,所以牠就覺得老是這樣的怕,也不是辦法,牠要學牠的膽量。牠就想這宇宙間誰是有最強大勢力的,牠就想,哦!天空是最有強大勢力的。牠就跟天空學習,牠去找天空的時候,天空說你不能跟我學習,我也是怕!你怕什麼呢?我怕烏雲,烏雲能遮蔽天日,烏雲一來,就把我給遮住了,我是怕烏雲的。小老鼠說:烏雲很厲害,那我應該跟烏雲學習。就跑去跟烏雲說:我是很怕,你能教我怎麼樣能夠不怕。烏雲說:我也很怕的,我很怕風,風一吹的時候霧消雲散,你看風一來的時候,我就被吹走了。小老鼠看到風很厲害,就趕快跑去向風學習說:風啊!你能夠告訴我怎麼樣讓我不害怕。風說:我也是很怕,因為我很怕牆壁,前面有一道牆壁的時候,就把我給擋住了。那麼小老鼠就去找牆壁說:牆壁啊!你真的是很厲害,風已經很厲害了,你把風這麼一檔就擋住了。牆壁說:我也是很怕,我很怕小老鼠,你在牆角上給我挖幾個洞,我哪一天就「啪」整個垮下來了。小老鼠說:那我是最厲害的。它的意思是說:因為小老鼠的心剛開始是向外攀緣,向外攀緣的時候產生了很多的障礙,六根就很多障礙,但是小老鼠迴光返照的時候,回歸到牠的一念心性的時候,牠就找到了自性。其實六根的道理也是這樣,你去向外攀緣你就受到這器具的影響,這是方形的器具,這是圓形的器具;但是你迴光返照,把器具拿走以後,其實就是虛空。六根它就是二個方向,一個向外,一個向內,當你要向外攀緣,那你就是障礙重重,當你一迴光返照,你就覺得你功德具足,這六根是很妙的。巳三、以法合喻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六受用根到底是一還是六,它的道理就跟前面太虛空跟群器的道理是一樣,你說它是六也對,是一也對。辰二、約行相別示約著六根的差別形相,來個別的解釋(分二:巳一、明從真起妄六用偏局。巳二、明返妄歸真六根互用)巳一、明從真起妄六用偏局凡夫因為迷真而起妄,使令六根的作用就偏局某一種範圍,比如眼根只能夠攀緣色塵,耳根只能攀緣聲塵…(分二:午一、別示生起之由。午二、總結偏局之相)午一、別示生起之由 個別解釋凡夫六根生起的緣由當中又分六段(分六:末一、示眼根結相。末二、示耳根結相。末三、示鼻根結相。末四、示舌根結相。末五、示身根結相。末六、示意根結相。)◎末一、示眼根結相這地方就很重要,因為我們知道整個《首楞嚴王三昧》的空假中三觀,是在六根活動。那麼六根裡面到底有什麼內涵,你要清楚。我們一般講六根、六根,其實根當中有三個東西:一、見精、聞精、意精、見聞嗅嘗覺知的知精,六根的精;二、勝義根;三、浮塵根。你要了解它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見精暎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每一段經文都分成三段:第一、見精,二、勝義根,三、浮塵根。「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到這個地方形成的見精。見精是怎麼形成呢?就是由光明跟黑暗二種形狀相互的顯發,相互的對比;也就是眾生的心性本來是一念心性,但是一念妄動以後把妙明的真空,變成晦昧的頑空,就好像日被雲所遮一樣,就構成個明暗的相狀,一個晦昧的相狀。而這晦昧的相狀它又產生「於妙圓中黏湛發見」這種晦昧的明暗;「晦昧的明暗」是說它暗它又不是全暗,說它是明也不是全明,一種明暗摻雜的相狀,好像太陽被雲遮住,那種若明若暗的相狀。這種明暗摻雜的相狀,它會相黏於我們一念心性,而產生的一種見精的功能;一念妄動以後產生第八識的見分。這地方是講「由境牽心」但這個「境」是很微細的,阿賴耶識那個三細的境,就產生了見精(心法)。見精暎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 勝義根的形成。見精相對(暎)色塵,攬取色塵而成為勝義的眼根,而勝義的眼根名之為清淨的四大。勝義眼根是見精跟色塵所成的;而這色塵是很微細的,眼睛所不能見的叫清淨的四大,這個叫勝義根。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因名眼體就產生了浮塵根;「因」依止。依止清淨四大的勝義根,以它為自體,而產生了浮塵根。「浮塵根」海公說:勝義根就像一個模型,把色法灌進去,就變成了浮塵根。浮塵根是從勝義根作自體,因為有勝義根的關係,依止勝義根為自體,而產生一個像蒲萄朵的浮塵根。當浮塵根產生以後,我們這明了的見精就依止浮塵根跟勝義根,就開始流逸奔色。「浮塵根」的結構是四塵,色香味觸,四塵所成。依止浮塵根就到處的攀緣色塵,然後就循色流轉,奔騰於色塵當中。從此以後我們眼根就不能超越色塵。每一個根它打了三個結:一、見精,二、勝義根,三、浮塵根。我們今天的關鍵在勝義根,勝義根它往內是見精,再往外一層就是浮塵根。(這個地方要清楚)末二、示耳根結相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黏湛發聽;聽精暎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由於外在動靜的聲塵的一種相互的擊發,假設以動來擊靜,這靜相就消失而生動相,如果是以靜來擊動,動相消失而生靜相。動靜二相互相的擊發,就在一念妙覺圓滿的心中,而相黏一念心性而產生了聞精;元一精明,分成了六和合,產生見聞嗅嘗覺知,第八識的見分產生了,這時候是「精」還沒有色法。聽精暎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 勝義根的形成。由於聽精相對於聲塵,把聲音就收攝成勝義的耳根,這勝義的耳根它名為微細的清淨的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依止勝義耳根為自體,又產生,如新卷葉,好像新生的樹葉還帶著卷;那麼這浮根四塵是由,色香味觸,四塵所成。而我們的聽精就依止勝義耳根,乃至於浮塵根,就像瀑布一樣攀緣於外在的聲塵,從此以後我們的耳根就不能超越聲塵。這是耳根它形成的過程。末三、示鼻根結相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黏湛發齅;齅精暎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鼻根的打結相狀也是三種,第一個由通塞;「通」是暢通,「塞」阻塞。暢通跟阻塞二種相狀來互相的顯發,因為它是通它就不是塞,塞就不是通;在一念心性當中,由通塞二種相狀相黏於一念心性,而產生了齅精。此齅精再相對香塵,就領納香塵而轉成了勝義的鼻根;這勝義鼻根它的組織結構是一種清淨四大所成。我們再依止清淨的勝義的鼻根為自體,又轉成了浮塵根;浮塵根就像雙垂爪,二個爪下垂的相狀,它的結構是浮根四塵,色香味觸所成。由此齅精就根據勝義根跟浮塵根二根就攀緣於香塵,而奔騰於香塵之中,從此齅精就再也不能離開香塵。末四、示舌根結相由恬變二種相參,於妙圓中黏湛發嘗;嘗精暎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恬」是我們舌根不動的時候,叫恬,舌根不動的時候是平淡無味;「變」是我們舌根轉動的時候,就有酸甜苦辣的滋味產生。由恬變二種滋味,互相的對比,在於一念心性當中它就相黏於一念心性,而產生的嘗精;而這個嘗精相對於味塵,就絞味成根;「絞」就是彼此絞在一起,色心二法分不開,絞在一起,就轉成勝義的舌根;而這勝義舌根的組織結構,是一種微細的清淨四大。然後再依止這微細清淨的勝義根,再轉成較粗淺的浮塵根,就像初偃月,月初半圓的形狀,浮根四塵流逸奔味。我們就跟著勝義根、浮塵根奔馳在滋味當中,從此再也離不開滋味。末五、示身根結相。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黏湛發覺;覺精暎觸,摶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ㄙㄤˇ),浮根四塵流逸奔觸。身根是怎麼產生,為什麼會有根呢?「離合」的,「離」是分離,觸塵跟身根分離的情況;「合」,觸塵跟身根相合。由這二種互相的交接,在一念心中因離合二種相狀相黏一念心性,而產生了覺精。而這個覺精相對於離合二種觸塵,再摶取這個觸塵,而成勝義身根,這時候的勝義身根,它的組織結構是一個清淨微細的四大,依止這清淨微細勝義身根,再轉成比較粗淺的浮塵身根,它形狀像腰骨顙;「腰骨顙」這中國沒有印度才有,中間很小二邊比較大。腰骨顙的結構是浮根四塵,色香味觸所成。覺精就依止勝義身根跟浮塵根,就流逸奔馳於觸塵當中,就從此再也離不開觸塵。末六、示意根結相。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黏湛發知;知精暎味,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由「生滅」,這意根所對的是法塵,「生」是生法塵,當我們心中有種種想像的時候,叫「生法塵」。「滅」滅法塵,當我們心中的想像消失的時候叫「滅法塵」,就是沒有想像的時候。由生滅二種法塵的相續,由生而滅,由滅而生,這二種輾轉相續。所以由這生滅二種的法塵就相黏一念心性,而成就了一個知精,再依止知精相對於生滅的法塵,而攬取這個法塵,轉成勝義的意根;這意根是種清淨微細的四大所成,再依止清淨微細勝義的意根的功能,而產生種種的思量,它在思量的時候就如幽室見,在黑暗中見種種物,似見不見。比喻意根在思惟法塵的時候,是似有似無,似見非見的狀態。再依止勝義根就轉成浮塵根;意根的浮塵根就是肉團心,我們說的心臟。就奔馳在生滅的二種法塵,意根就再也離不開法塵。佛陀講六根的打結之相,意思就是說:我們現在開始進入到六根,要把這個結解開來。那你就注意哦!這個結是怎麼解的。以耳根來說,它有聞精、勝義根跟浮塵根,它的關鍵在勝義根,「勝義根」它的結構是由於色塵的牽動而有的,由境牽心,再由心起境。所以它的意思是說:勝義根是色心的和合體,所以它每一個勝義根都具足了五蘊的混濁,色受想行識,因為它的結構就是色心的和合。佛陀講這打結的意思是說:我們現在是這樣子的一個相貌,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是從什麼地方而來,為什麼會轉成這樣一個勝義根。你才能夠迴光返照,你現在要迴光返照,要就路還家之前,你要知道我們是怎麼來的,而後你再逆向操作,你就可以回去了。我們來從勝義根的角度是先有識,識蘊、行蘊、想蘊、受蘊再來色蘊,是由細到麤;而我們回去是先破色蘊、破受、再破想;再破行、再破識。來的時候是由細到麤,而你現回去就要反方向,就由麤到細。就像五塵一樣,它出來是從識蘊出來,一念的妄動產生八識的見分,而受產生感受想法,最後變成色蘊,但你回過去要逆向操作。我們要先知道,我們是怎麼來的,你才知道怎麼回去。所以它後面開始破的時候,先破色蘊。午二、總結偏局之相 把前面的結相作總結由迷成六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發光。阿難!我們知道六根的生起過程,是由彼覺明;「覺明」是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是本覺的是妙明的。但是一念妄動以後就有明明覺,就有一念無明的妄動;第一個明就是無明的妄動,增加了一個妄明,而產生能所的對立,這時候產生種種的妄想。依止無明妄想的活動,而失去了本具的精純明了之性,而將清淨的心性,相黏於外在的塵相,而形成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的作用,就產生了所謂「失彼精了,黏妄發光」;產生了妄動就有很多很多的色塵出現,再跟色塵再相黏就產生了六根。離塵無體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所以六根的活動就再也離不開六塵,當我們離開了暗相跟光明之相的時候,我們就產生不了見的功能;「離動離境,元無聽質」,離開了動靜二相,我們聽的功能也就消失掉了;離開暢通跟阻塞二種相狀,我們齅聞的功能也就不能生起;離開了變味跟恬味二種滋味,我們嘗的功能也就沒有根源;如果離開了離跟合二種的觸塵,我們的覺知的身根也本來就不存在;離開生滅二種法塵,了知的意根也就沒有依託的處所。六根的作用是離塵無體的,所以你看我們一開始是從六根進去,到最後是破六根,把六根破。就好像一個太虛空,我們安立了很多的器具,把這個器具拿掉。蕅益大師講:除器而恢復它原來的空。最後還是把六根的功能破掉,六根破掉以後就恢復到本來的面目了。這個地方等於是把它修行的消息先透露出來,六根是離塵無體的。所以它剛開始的時候先脫離外塵。淨業學園 63講次 講義131面巳二、明返妄歸真六根互用當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我們要掌握二個重點:第一個是內心的安住,第二個是內心的降伏。安住跟降伏,其實它是牽涉到整個「理跟事」的相互作用。我想我們剛開始修學一定是把內心安住下來,當我們安住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一個問題,我們不能安住在一個有為的事相,我們不能為了三寶的功德而修學,也不能因為眾生的苦而修學。這個是不對的!因為有為諸法都是生滅變化的,而且這個變化你作不了主的,所以我們依止事相而住,我們就會躁動不安。所以我們剛開始一定找到一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的現前一念心性,然後安住下來,「安住」其實就是確定你一個修學的目標。你看!我們一個人安住以後,他的修學是怎麼樣?印光大師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所有的修學依止一念心性而發動,最後的功德還是在開顯一念心性。所以我們講,法法銷歸自性。一個會講這句話的人,就表示這個人安住下來了,他走得快慢是一回事,起碼他已經是如實安住了,他找到家了。說:我們今天去台北,你整個方向的定位已經清楚了,我要怎麼走,我的目標在哪裡,很清楚。這個過程會有些曲折,沒關係!所以我們整個開始修學,你一定是確定你的目標在哪裡。古人講:「你安住了沒有?」這個地方當然是以離一切相的「理體」來安住。251安住以後接下來,就是一個事相的對治,因為理體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是超越時空的。那你修行一定要有一個所觀境,你在哪裡修學,你的煩惱在哪裡活動。我們煩惱要斷惑証真,煩惱在哪裡?所以當我們安住以後,就開始要找事相上的對治。我們的身心世界有六根、六塵、六識。在本經當中,一個對治煩惱最好的處所就是「六根」,六根門頭。為什麼呢?因為它向外可以攀緣六塵,向內可以牽動六識,它剛好居在中間。所以在整個《楞嚴經》它的所觀境,其實就是在六根當中,特別我們到了二十五圓通,我們會強調,這當中有二個圓通是特別重要的,一個是「耳根圓通」,另外一個是「念佛圓通」,念佛圓通是強調意根。一個是從耳根的返聞聞自性,而趨向真如本性。一個是從憶佛念佛,思惟諸佛的功德,而產生強烈的皈依,而產生感應道交。蕅益大師說:這二個都非常的重要,一個是從耳根入手,一個是從意根入手。所以整個對治煩惱,基本上用功的處所,就是在六根的當中生起觀照。所以我們在整個修學當中,第一個先把自己修學的目標確定,然後在六根當中念念起觀照。這個時候我們就能夠使令自己成就《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也能夠成就《諸菩薩萬行》的功德圓滿。這是本經主修的概念。我們這一科是講到六根的對治,應該怎麼對治的問題。巳二是講,返妄歸真六根互用,前面是講迷真起妄六根偏局,返妄歸真就是從眾生的妄想當中,而回歸到真實的心性,這時候六根的功能就能互相的通用。返妄歸真是講因地的修學,六根的互用是講果地的功德。(分二:午一、明返妄圓拔。午二、明歸真互用)午一、明返妄圓拔「明返」就在眾生妄想的因緣當中,而迴光返照;「圓拔」圓滿的拔除六根當中五蘊的障礙。遠離諸塵 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明暗、如是十二諸有為相。當我們安住在一念心性以後,我們開始對治,就開始經常的觀照六根。那怎麼對治呢?這個地方講「汝但不循動靜」。蕅益大師說:整個《楞嚴經》的下手功夫,就是「不循」這二個字,就是不隨順。當然這個地方是依止「止觀」的力量、的現前,而產生不隨順。比方說:耳根不隨順動靜二相而轉,身根不隨順合離二相而轉,乃至於眼根不隨順於明暗二相而轉。我們的六根去接觸六塵的時候,我們生起一種返妄歸真,正念真如的觀照,這時候就不再隨順外在的諸有為,生滅變化之相而轉,這時候六根慢慢脫離六塵的繫縳。這樣子會有什麼功德出現?一根返元 隨拔一根,脫黏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曜。「隨拔一根,脫黏內伏」剛開始我們在六根當中,你不可能經常注意六根的,你可能注意耳根或者注意意根,你剛開始先守住一門收入,先把一個門看好,不要讓那個賊活動。或者我們依止耳根,念佛的人依止意根,把一根當中的五蘊的障礙,把它脫黏內伏;「脫黏」是脫除萬相之黏,「內伏」是內伏心中之妄想。因為六根當中每一根都有五蘊,這個五蘊是五重,最外一層最粗的就是色蘊。「脫黏」是先脫除外在的色蘊,色蘊包括前面的動靜、合離、明暗等諸有為相。六根當中絕對不要給這六種相把你給黏住了,黏住以後你會完蛋,你就很難離開生死。這個「黏」就好像強力膠,把六根黏住。所以我們的六根很難脫離六塵就是這樣,因為六塵是把你黏住。那我們怎麼把這黏住解開呢?前面說的「不隨妄轉」。先脫除外相之黏,然後再慢慢的從六根當中,去破除心中的受想行識這四種妄想,最後「伏歸元真,發本明曜」,使令內心能夠回歸到,離諸對待的一真法界,而本具的光明就能夠全部的顯現。五根圓脫 耀性發明,諸餘五黏,應拔圓脫。最後的結果是252「耀性發明,諸餘五黏,應拔圓脫。」一旦我們本具的光明顯現出來,其餘五根種種的障礙也都能夠相應的拔除,而圓滿得解脫。我們講「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在註解當中提出二個重點,他說這個地方其實道盡了《首楞嚴王三昧》修學的因果。從因地,蕅益大師說:這「不循」二字是下手功夫。因為六根你一向外,你一定被六塵黏住,你就完了!所以修行人經常保持警覺。我們不是說,不要去接觸六塵,其實你也做不到。你說:我眼睛一輩子都不看東西,你也做不到!耳朵不聽聲音,也不是這個意思。就是說:它聲音現前的時候,你觀照力要現前,「觀相原妄,觀性原真」,從相妄性真當中,我們放棄了生滅的相狀,我們依止真實的理性,這個時候迴光返照真實的理性,放下了虛妄的相狀。所以我們講「捨識用根」,就是不要去攀緣六塵,從六根當中迴光返照,「不循」二字是下手功夫。其次,蕅益大師提出:「應拔圓脫」。「圓」這個字是很重要的,因為《首楞嚴王三昧》是一個圓教的法門,它是「頓超」的。頓超的法門,就是在一個法門得到了成就,其它的法門相應的功德現前,一修一切修,一斷一切斷,一成一切成。它剛開始六根的時候,《楞嚴經》修學它的基本思想是掌握先機。你看我們一般在修四念處,大概六根跟六塵接觸了以後,已經打成一片了,糾纏不清了,煩惱開始活動了,才開始對治,「多貪眾生不淨觀,多瞋眾生慈悲觀」,我們一般人很少能夠掌握,六根跟六處接觸的那一剎那就開始起觀,很少這樣子,沒那麼快!《楞嚴經》它的關鍵是你要覺悟得快、你要覺悟得快。為什麼《首楞嚴經》在臨命終的時候,它斷煩惱,它遠離障礙特別快?因為它往往就在六根活動的時候就開始注意了。這個地方它的「不循」,你要訓練自己警覺心要高。最後的結果就能夠從一個根當中,而成就六根的解脫叫做「圓」。這個地方等於是把《楞嚴經》修學的因果標出來。午二、明歸真互用當我們的心歸於真實的心性以後,六根有什麼功德,就能夠相互作用。(分二:末一、證互用之相。未二、示互用所以)分二:末一、證互用之相六根互用 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我們一般六根的啟動,一般沒有修行的人是被動的,有六塵,六根才作用,所以平常我們一般人都是沒事的時候,六根就打自己的妄想;修行人不是,修行人的六根你不能夠由六塵啟動,由自己的智慧的觀照啟動,由觀照力來啟動六根。所以他說:一個真正由六根當中生起智慧的人,他所生起的知見是怎麼生起呢?「不由前塵所起知見」,他這時候慢慢的脫離六塵以後,他已經不再依靠外在的動靜、合離乃至於明暗等種種的相狀,來啟動他內心的了別作用,也就是說它就是「明不循根」;這個「明」是他整個六根的作用是依止心中的智慧,你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該拜佛就去拜佛,你不要管你心中是怎麼想,也不要管外在的環境是怎麼樣,這個時候六根是完全用智慧來主導六根的作用。這個時候已經不循根,已經不再隨順於外在的塵境而發動,外在的塵境是怎麼樣,已經不再影響這修行人六根的作用,所以「明不循根」,而只是「寄根明發」,但是他還是要假借六根來顯發他心中的智慧,如此一來,六根就能相互作用。他的六根已經不再被六塵牽動,而是用他智慧的光明來主導他的生命。這個地方把六根互用的相狀,先講出一個道理,這以下引出六個現實的例子來作證明。舉例證成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憍梵鉢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覺觸;如來光中,暎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六根互用的整個相狀,佛陀舉出六位的凡聖,這當中有三位是聖人,有三位是凡夫。佛陀說:阿難!你看看在這「楞嚴法會」當中,阿那律尊者,無目而見,他不需要眼根也能夠見到種種諸物。阿那律尊者剛出家的時候,佛陀一說法,他就好樂睡眠,就打瞌睡。佛陀種種呵斥以後,他生起增上慚愧,七日七夜相續用功,結果眼睛失明。失明以後,佛陀要他修學《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成功以後,成就半頭天眼;頭前半段是可以觀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羅果,而後半頭就看不到,叫「半頭天眼」。所以他也不需要用眼根來看,他眼睛沒有作用,但他用頭部,他往左邊看往右邊看,他還是看得到,他用身根來照見諸法。這個地方也就是說:其實六根它內在的心性是相通的。跋難陀龍,無耳而聽。跋難陀龍王本身,因為他過去的業力,他耳朵就已經失聰,他是用他頭上的角來聽聲音。這個是凡夫,前面那個是聖人。殑伽神女,非鼻聞香。「殑伽」就是恆河。恆河神女他在聞香味的時候,他也不是用鼻根而是用眼根來聞香。這個也是凡夫。憍梵鉢提,異舌知味。「憍梵鉢提」翻成牛呞,牛呞尊者他在嘗味道的時候,他是不用舌根就能夠知味的。這個都由修學三昧所成就的功德。舜若多神,無身覺觸;如來光中,暎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舜若多」就是虛空,虛空之神他本身沒有身體,但他也能夠感覺到身上苦樂的觸法。他是怎麼感受到呢?他因為過去的業力,沒有身體的感覺,它覺得很痛苦。佛陀的慈悲以光明來照射他,使令他的色身暫時的顯現。他的顯現是佛陀光明所照射,所以他身體的本質,就像風一般若有若無,他的本質事實上是不存在的;但是他的若有若無,他還是可以感覺得到那種苦樂的感受。這是佛的光明所加被。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寂滅聲聞」指的是三果以上的聖人,他入了滅盡定以後,他整個前五識的受消滅了,第六意識的想也消滅了,第七意識的行蘊,也就是思心所,染污的這一部分也消滅了。所以他「受想」是全部滅掉,「行識」滅一部分。身為一個滅盡定三果以上的聖人,譬如說迦葉尊者,他長遠已經滅掉意根,第六意識的想,跟第七意識的行,染污的行滅掉了,清淨的行是保存下來。也就是說:他第六意識的想心所已經滅了,但是他的第六意識還是能夠圓滿了知一切法的差別,他在想像事情根本不用第六意識的想,他就可以想像很多很多的事情。佛陀舉這六個例子,也就是證明六根的互用,這當中凡夫由業力所招感,聖人是修學聖道所成就的。253六根互用,蕅益大師講出一個譬喻說:像太虛空,太虛空是相通的,你現在太虛空當中放了六個容器,這個容器是暫時的,你把六個容器拿起來它又恢復太虛空。也就是說:六根它其實是一個因緣所生法,我們不是一開始就是需要六根。但沒辦法,一念不覺以後,向外攀緣,結果眼根去黏色塵,黏久了以後你就離不開色塵,你一天到晚就跟色塵在一起,耳根就跟聲塵一天到晚黏在一起,黏久了以後你就跟聲塵在一起。那麼現在你要怎麼樣呢?你要脫黏內伏,你要把它拔掉,你眼根不要老是跟色塵在一起,觀照,把它拔掉。拔掉以後你把心帶回家,這時候你六根就可以相互作用。把容器拿掉以後,恢復到太虛空,這時候就相通了。未二、示互用所以 六根之所以互用,它的道理,它的理由在哪裡呢?(分三:申一、示妄體本真。申二、指現量為證。申三、示以修顯性)申一、示妄體本真虛妄的本體當下就是真實,煩惱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只就是一念的迷而全真成妄。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消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佛陀說:當我們的六根色受想行識,這五重的障礙被圓滿拔除,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慢慢的拔掉以後。這時候「內瑩發光」「瑩」照耀的意思;內在的自性光明,產生一種光明的照耀,這光明自性照耀一照出來的時候,不得了!產生什麼變化呢?我們生命當中的浮塵,「浮塵」指的是正報的五蘊身心,還有器世間,外在的山河大地,依報的環境,我們整個有漏的依正二報,這種生滅變化之相,就如熱湯消除冰一樣,整個融化而轉成無上知覺。254其實本經的修學是破根塵,「迥脫根塵,靈光獨耀」。當然它先破塵,它先破外在的塵,再破六根裡面的受想行識。那大家會問:我平常眼睛是靠眼根,聽聲音是靠耳根,把外塵破壞我可以理解,你把六根也破壞了,那要怎麼辦呢?其實它不是破壞,它是一個轉化。蕅益大師說:這一句話的關鍵字在「化」,應念化成無上知覺。你現在本來是一塊冰塊,冰塊就是障礙重重很死板,你現在把冰塊化成水,它的本質沒有變還是溼性。你說:我眼睛看東西,那佛陀的眼睛幹什麼呢?佛陀眼睛還是看東西,只是他眼睛看到西,他有無量的波羅蜜,我們眼睛看東西產生很多的障礙。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迴光返照。所以你修成就以後,你往生極樂世界以後,你還就是用你這個六根,只是這個六根已從冰塊轉成柔軟的水,作用不同,本質沒有改變,它是轉變。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知道,哦!原來成就聖道,六根還是六根,但是它是一個無上知覺相應的六根,不是跟煩惱相應的六根。申二、指現量為證。依眼成見 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佛陀舉出現前的事相,來證明六根的確是可以互用的。怎麼知道六根可以互用呢?佛陀說:你不用等到成就聖人,我現在就可以證明給你看。比方說,阿難!世間上有一個人,「聚見於眼」,世間上的人,我們經常由於過去的妄想,就習慣性把見的功能聚集在眼根當中,聚久了以後,他的看就看眼睛。如你走路,你在草叢當中,你不斷的走一個地方,走久了,草叢也被你走出一條路出來。我們凡夫我們經常把我們一念心性,把它聚集在眼根當中去看事情,聚久了眼根就變成一個見的功能。急合成暗 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假設老是靠眼睛在看東西這個人,你叫他快速的把眼睛閉起來,這時他的眼根一定是產生一個暗相而一無所見。這個閉眼睛的人,如果他前面站著一個人,這個閉眼睛的人對前面這個人的相貌,可以說是從頭到腳完全都不知道。你看你把眼睛閉起來,站在你前面這個人,不管是頭、不管是身體、不管是腳,你完全看不清楚,這是正常的。暗中知覺 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辨,知覺是同。但是如果這個閉眼睛的人,他可以用手來代替他的眼睛,用手去摸站在前面的人,循著這個人的身體,他摸到他的頭,摸到他的身體,摸到他的腳。雖然這閉眼睛的人,他看不到對方的相貌,但是他透過頭的摸觸,他也可以知道這是頭、這是身體、這是腳,很清楚的能夠分辨出來,「知覺是同」。也就是說,你利用手摸觸的知覺跟用眼睛的知覺,達到的效果是相同的。意思是說:其實六根在向外攀緣的時候,六根是各自獨立的,但是六根在往內迴光返照的時候,六根是相同的。這個地方佛陀舉例子他說:不一定要佛菩薩,阿那律尊者用頭來看一切法,你就是凡夫用手來代替眼睛,你看那些眼睛瞎的人,他的耳根特別厲害,他聽腳步聲就可以知道這是誰來了,就跟眼睛看一樣,知覺是同,他的判斷力也是正確的。所以說六根其實是有現量可以證明的,可以互通的。當然這互通是必須要有方法,這以下佛陀指示修德的方法,來開顯內在的性德。申三、示以修顯性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一般人眼根的見,都必須要假借外在的光明,才能夠看到種種諸物。我們之前講過,一般人的六根要靠外在的塵境來啟動,所以「緣見因明」,眼根要靠外在的光明相才能夠產生見;「暗成無見」如果暗相現前就不能產生見。但是修行人就不一樣,修行人「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當我們的六根經過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時候,把自性的光明顯現的時候,他的眼根就不再假借光明也就能夠見物。也就是說:這個人外在的一切暗相,都不能夠障礙他的見性。自性的光明既然顯現,根塵自然脫落,這時候他本覺的光明,自然就能夠圓滿無上菩提,跟無上菩提相應。這個地方的重點在「根塵既銷」,《楞嚴經》它就是在對治根塵,其實它也對治六識,但是你六根不動,六識就不能動,它先脫離六塵,再處理受想行識,這四個心法,慢慢的一層一層的往內走。總而言之,你今天又修習《首楞嚴王三昧》,你從今以後,你在眼睛當中,要多注意不能用眼光來看,要用心光來看,它是向內去看的,用智慧來看。《楞嚴經》它一再強調的觀念就是說:什麼是生滅的因緣,什麼是一個永恆的功德?生滅的因緣就是我們因為過去的顛倒,一念的迷情我們六根向外攀緣,眼根攀緣色塵,結果被色塵給綁住了、被黏住了;耳根攀緣聲塵,耳根就被聲塵綁住了。結果弄到自己很多功德都表現不出來,本來是百千大海,結果變成一個小水泡。我們之前也講過一個公案,說一隻老鷹,這個獵人養這一隻老鷹也是很辛苦,而這老鷹牠一天到晚跟雞長在一起,久了以後,牠翅膀沒有用以後,牠老是靠腳。因為一般小雞都是靠腳在跑步,牠就跟雞跑來跑去,牠只是一隻比較大的雞而已。後來這個獵人想這一隻老鷹長這麼大,應該訓練牠飛翔才對啊!但這隻老鷹怎麼樣都飛不起來,牠認為我是靠腳在走路的,這個翅膀也沒有用。結果這個獵人很失望,就把這隻老鷹帶到很高很高的懸崖,就把牠放下去讓牠自由落體。結果這隻老鷹快要著地的時候,把牠的潛能發揮出來,展開牠的翅膀高空飛翔。其實牠的翅膀是本來就存在的,只是我們習慣性,活在一種習慣性的自我設限,譬如我的眼睛一定要去看外面的色塵,我的耳朵一定要去攀緣外在的聲塵。因為這個路是走得很熟悉了,結果我們六根的功德全部都表現不出來,更糟糕!佛陀的意思就是說:其實我們的六根裡面有很多珍寶,但是我們因為外向外攀緣,我們很多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種種的波羅蜜通通表現不出來。就像這隻老鷹一樣,牠的翅膀後來就不能表現出來。佛陀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不要往外攀緣,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把自性的光明顯現出來,這時候會產生種種波羅蜜的妙用。到這個地方等於是把《楞嚴經》的一些修學概念,說是把心帶回家,把它描繪出來。庚二、決通疑滯這一段是決斷匯通阿難尊者心中的疑惑跟執著(分二:辛一、明因果俱常決通初義。辛二、明結解無二決通次義)辛一、明因果俱常決通初義「因果俱常」是什麼意思呢?因地的真因跟果地的覺性,都是真實不生滅的;因果都是真實不生滅的來決通初義(因地初心的義理)(分二:壬一、疑問。壬二、示答)壬一、疑問 阿難尊者心中的疑問敘佛教誨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這段是阿難尊者先引用佛陀前面的開示阿難白佛言:「佛陀!您老人家在講第一決定義的時候,您老人家曾經說:『一個大乘的修行人,他因地的發心要成就整個常住的菩提涅槃之果,它必須要有一個條件,他的因地發心跟他果地的覺性,因果之間的名稱跟義理要完全相應才對。也就是說:如果你追求的是一個常住不滅的菩提涅槃,你因地的發心也必須是不生不滅才可以,因地的發心跟你最後的結果是要相同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其實你的念頭一動,你的結果就出來了。你去拜佛,到底這拜佛的功德是什麼?它未來這個拜佛的功德是帶到人天去,還是帶你到極樂世界去,就靠你在拜佛那個念頭一動,你為什麼要拜佛,那個念頭一動以後,就決定這個拜佛的功德,就是你的因地心跟果地覺,絕對是畫等號的。說:為什麼他拜一部八十八佛,來生變成一個大國王,你拜八十八佛,來生到極樂世界去,同樣是八十八佛?因為他們剛開始的目標,他們的因地發心不同。所以諸位!我們不要以為法是有主導性的,是心來主導八十八佛,不是法來主導,是心的主導,那個法只是個助緣。你整個因地的發心,會主導你整個修學的法門,而趨向於你發心的處所。什麼叫果地的功德呢?引果明常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阿難尊者把我們追求佛道,這個果地上的七種功德把它講出來。(以下根據蕅益大師的註解)菩提。什麼叫菩提呢?消除惡障叫「菩提」;它是一種智德,透過我空法空的智慧,來消除煩惱障所知障,這時所成的叫「菩提」。這是約著智慧的光明來說。涅槃。涅槃是約斷德。什麼叫涅槃呢?斷除二死,就著斷除分段變異二種生死,而成就那種寂靜的狀態,我們安立作「涅槃」。真如。真如是個道理,不妄名真,不異名如。這個道理不管是過去,不管是現在也不管是未來,不管你到天上,你到地獄去,這個道理永遠是真實,永遠是沒有變化的。說:我們這一念心的本質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的,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如此,是真實而不變化的叫「真如」。佛性。什麼叫佛性?不變不壞名為「佛性」。它沒有生滅的,沒有生起,沒有變化,沒有消失的叫「佛性」。菴摩羅識。當然這個「識」就是能夠分別,它能夠分別一切而無染著,明了的心去分別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不會跟六塵黏在一起,不生染著。空如來藏。空如來藏是惟一真心,更非他物;指的是離一切相的一種智慧「空如來藏」。大圓鏡智。什麼叫大圓鏡智呢?洞照萬法而無分別;觀察一切法的時候不生起虛妄的分別。菴摩羅識跟大圓鏡智,其實是同一個東西;只是菴摩羅識是約著離開過失來說,大圓鏡智是約著增善,生起功德來說,一個是離過,一個是增善。阿難尊者說:以上七種大乘果位的功德,名稱雖然有差別,但是它的體性都是清淨的,都是圓滿具足一切功德的,而且是堅固不可破壞的,就像金剛寶王,是常住而不可破壞的。阿難尊者先把成佛的七種功德講出來,他強調這個都是不生不滅不可破壞的。阿難尊者到底是想要問什麼,下一堂課會說明…
分享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楞嚴經第十卷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卷一 第一篇
※【平 湖 許士中】配合共修《楞嚴經》了知:「悲欣交集」原是佛教語言
※大佛頂首楞嚴經破妄識無處(七處徵心)第1片
※4.凈界法師講楞嚴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