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問題奶粉危機(《財經》 2008-9-15)

「三鹿」問題奶粉危機 作者:《財經》記者 任波 實習記者 劉京京 徐凱   [2008-09-15 08:45:45 ]共有0條點評

一年前曾作為飼料誘發了美國寵物死亡的三聚氰胺,如今搖身一變為嬰兒的口糧,毒害了無辜的中國孩童  中國奶業的龍頭企業,奶粉銷量連續11年排名全國第一的石家莊三鹿集團,因「腎結石嬰兒」事件,驟然間陷入風雨飄搖境地。  9月12日清晨,《財經》記者趕到三鹿集團所在地石家莊市新華區。三鹿集團公司的主樓上,豎立著大幅標語,上書「生產名優乳品,奉獻社會民眾」。然而,鐵灰色的大門前,憤怒的人群在陸續聚集。  這些人都是三鹿奶粉的消費者,其中許多是年輕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因為沒有足夠的母乳,選擇了三鹿集團生產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作為主要食糧,卻沒料到未曾離開父母懷抱即罹患腎結石。  9月11日晚間,三鹿集團最終證實,這些奶粉均被一種叫做三聚氰胺的物質所「污染」。三鹿集團自陳:經公司自檢,發現2008年8月6日前出廠的部分批次三鹿嬰幼兒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場上大約有700噸,「為對消費者負責,決定立即對2008年8月6日以前生產的三鹿嬰幼兒奶粉全部召回」。  700噸奶粉,以每包400克計算,相當於175萬包!通過三鹿集團密布全國的銷售鏈條,這些被「污染」的奶粉,銷往甘肅、山西、寧夏、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蘇、江西等省(區)。而「污染」的後果,是大量嬰兒罹患罕見的腎結石,無法正常排泄。目前已有一例死亡,受害總人數尚無法統計。遲到的真相  已經很難追溯最早發現的案例。  輿論大規模的關注僅始於9月8日。當媒體曝光甘肅14名嬰兒疑似因食用「某品牌奶粉」患腎結石後,人們驚覺,全國各地醫院其實早已陸續發現多個相似病例,事態呈擴大趨勢。  這些患病嬰兒均不滿一周歲,大多來自農村地區,都食用奶粉。醫學專家介紹,兒科腎結石的發病率非常低,在這麼短時間內出現如此集中的病例,非常蹊蹺。  據醫院檢測,這些嬰兒的結石屬尿酸胺結石,非常罕見,通常因營養不良造成。醫生推測,嬰兒是由於攝入的脂肪和蛋白質含量比例失調,引起體內嘌呤鹼代謝異常,繼而產生尿酸和尿酸鹽結晶,在上尿路梗阻後形成腎結石,最終導致腎衰竭。  早在6月初,江蘇便有媒體報道稱,短短兩個月間,南京一醫院收治上述癥狀患兒15人之多。7月,在長沙醫治的患兒家屬、來自株洲的瞿先生向國家質檢總局投訴後,獲得了三鹿奶粉的檢測報告,檢測結果竟然均為合格。據《武漢晚報》8月28日消息,由於年內先後收治六例腎結石引起無尿的嬰兒,武漢同濟醫院小兒外科袁繼炎、張文教授通過臨床調查,高度懷疑「某品牌奶粉」與此密切相關,卻不知這樣的事到何處去報告。  所有患兒家長都反映,孩子出生後一直食用三鹿牌奶粉。雖然起初僅僅是懷疑和猜測,但至少目前所有公開資料均顯示,有關政府部門完全有機會了解此事,卻並沒有及時向公眾提供應有的信息。  一個例子是,7月16日,甘肅省衛生廳便已經接獲醫院報告,稱今年該院收治的嬰兒患腎結石病例明顯增多,近幾個月已達十幾例,經了解均食用了「某品牌」配方奶粉。甘肅省衛生廳隨即便將此情況向甘肅省委、省政府和衛生部作了彙報,衛生部也對此作出了安排。  但對於公眾而言,直到9月11日晚間,真相才姍姍來遲。  這一天,衛生部公開證實,對於甘肅等地報告多例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病例,經調查發現,患兒多有食用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歷史。由此高度懷疑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衛生部表示,已組織聯合調查組開展該事件的調查處理,並在全國範圍內對可能由此造成的嬰幼兒患病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同時緊急組織專家研究制定了診療方案。其他相關部門也已採取相應措施。衛生部提醒公眾,立即停止使用該品種奶粉,已食用該奶粉的嬰幼兒如出現小便困難等異常癥狀,要及時就診。  至此,一直設法撇清自身干係的三鹿集團,終於在同日發出聲明,宣布立即對2008年8月6日以前生產的三鹿嬰幼兒奶粉全部召回。  然而,對於食用三鹿奶粉受害的嬰兒及其家長們而言,這一切已經太遲。

禍起三聚氰胺  在衛生部和企業相繼發表聲明後,三聚氰胺,「腎結石嬰兒」所食用奶粉的疑似污染物,終於暴露於公眾眼前。  三聚氰胺原本與奶粉毫無關聯。它只是一種工業原料,分子式為C3N3(NH2)3,又名氰尿醯胺,俗稱蜜胺,是一種有機化工中間體,日常主要用途是與醛縮合,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用於塗料、層壓板、模塑料、粘合劑、紡織和造紙等。此外還可用於皮革鞣製、阻燃化學品以及脫漆劑等。  這樣一個化工產品,為何會進入牛奶之中?一位對食品、動物飼料添加劑較有研究的業內人士告訴《財經》,原因其實一點就透。  目前,在現實中,蛋白質含量高低是判斷奶製品營養性最重要指標之一。國際上檢測蛋白質含量通行的方法是測量氮含量,再乘以一定係數得出蛋白質含量。蛋白質主要成分是氨基酸,含氮量通常不到30%。但三聚氰胺的分子式顯示其含氮量高達66%。因此,在食品中添加這種化學物質,其含氮量會立即大幅上升,從而蛋白質含量「虛高」。  三聚氰胺價格不高,由於其在化工、裝飾市場廣為使用,也不難獲得。使用此法成本低,但可造成產品營養價值高假象。  事實上,三聚氰胺毫無營養價值。不僅如此,由國際化學品安全規劃署和歐洲聯盟委員會合編的《國際化學品安全手冊》(第三卷),對三聚氰胺有如下描述:「長期或反覆接觸作用:該物質可能對腎發生作用。」顯然,此描述也被此次中國眾多患兒罹患腎結石病所證實。   早於2007年3月以來,中國江蘇和山東兩企業輸往美國的寵物食品誘發大量貓狗死亡。之後調查顯示,這兩個企業部分出口的小麥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違規添加了三聚氰胺。事發後,中國相關產品短期內的出口在多個國家遭禁,「中國製造」受到質疑。  為此,農業部專門發文,將三聚氰胺、羥甲基羧基氮等非蛋白氮添加劑定性為非法添加劑,「禁止在任何飼料生產中使用」。由此,在飼料中使用三聚氰胺被認定為違法行為,屬於農業部嚴厲查處的對象。  與此同時,農業部頒布了對飼料中三聚氰胺的測定標準,這意味著飼料一旦被檢測出超標準三聚氰胺,即為不合格。  人們沒有想到:一年前曾作為飼料誘發美國寵物死亡的三聚氰胺,如今搖身一變為嬰兒的口糧,毒害了無辜的中國孩童。「污染」何來  9月12日上午,三鹿集團品牌管理部部長蘇長生對《財經》記者說,三鹿奶粉中之所以存在三聚氰胺,是由於不法奶農向鮮牛奶中摻入了三聚氰胺。集團斷然否認添加三聚氰胺是在生產環節發生。  然而,化學專家和業內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此說法存在較多疑點。  業內人士認為,從常理判斷,奶粉中出現三聚氰胺,無非存在三種可能性:一是奶牛吃了含三聚氰胺的飼料,傳導至所產的鮮牛奶中;二是由原料中加入,即三聚氰胺摻入鮮牛奶或奶粉的其他輔料中;三是在生產環節中加入。  第一種可能性被受訪各方認為基本不存在。曾在2007年「寵物毒糧」事件中接受《財經》記者採訪的南京大學高分子化學教授諶東中認為,奶牛吃了此類飼料,要麼不消化而在體內累積,進而傷害其自身;要麼消化後排泄,不可能以原封不動的化學形式進入鮮牛奶。  事實上,「寵物毒糧」事件發生後不久的2007年5月7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與美國農業部(USDA)聯合發表新聞稱,經過美聯邦FDA、USDA、美疾病預防中心(CDC)、美國土安全部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和美環保署(EPA)五機構聯合評估分析,餵食了含三聚氰胺寵物食品殘食的生豬與雞,屠宰後食用對人體健康風險極低。  其次,包括三鹿集團廠方說法的第二可能性也存在不少疑點。  疑點一:三聚氰胺是一種「白色單斜晶體」,「無味」,但諶東中查證卻發現,三聚氰胺一個物理性能為「微溶於水」,即鮮牛奶能溶解的三聚氰胺十分有限,它何以能溶入鮮奶中?  疑點之二:假使該物質確實有辦法摻入鮮牛奶,但其營養比顯然會發生較大變化,三鹿集團如何就未發現?  業內人士認為,不同於固態飼料(可以有不同營養配比),鮮牛奶是奶牛乳汁,其中蛋白質、水、脂肪的比例應當是一定的,一般只會因氣候、飼料的變化發生季節性波動。前述原理顯示,一旦加入三聚氰胺其蛋白質含量就會大增,進而與水、脂肪的比例就會異常,這很容易發現。  目前在中國,即使生產飼料,正規廠家一般都會對每批原料進行蛋白質含量、水含量和灰份(燒乾後測試殘留物)檢測,必要時加脂肪檢測。一旦發現比例不正常,就需追加檢測。以目前技術手段,假如加入三聚氰胺引起鮮奶營養比不正常,並不難檢測出來。  據分析,要想讓加入三聚氰胺後的鮮牛奶營養比協調,一般還需再向鮮奶中加水和脂肪。但一般的脂肪產品很難加入,必須加專業勻質脂肪。此類手法非一般奶農所能掌握。  不過,對於在生產環節加入三聚氰胺的可能性,業內人士認為現在尚不掌握充分證據。  9月12日,石家莊市政府調查組初步認定,三鹿集團所產的嬰幼兒問題奶粉是在原奶收購過程中被不法分子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至於三鹿集團是否在生產環節也添加了三聚氰胺,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表示,目前由衛生部牽頭的聯合調查組仍在調查之中。為何堵不勝堵  回溯去年寵物毒糧事件之後,農業部隨即制定三聚氰胺的飼料標準,並將其列入出口法檢範疇,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姿態。  然而,也有識者指出,這種亡羊補牢式的監管模式,仍無法真正填補食品添加物制度漏洞,「下一個三聚氰胺總會出現」。  只是沒有人想到,這「下一個」來得如此之快,並且受害者不再是動物,而是剛出生的嬰兒。  檢測是食品安全監管的一個重要手段。事實上,無論在目前飼料或是食物的檢測,內容均十分有限。例如,在飼料當中,除了對瘦肉精、蘇丹紅等少數違禁添加劑會進行檢測,像三聚氰胺等絕大部分化工原料,過去都未被列入檢測範圍。其原因是化工原料種類太多,不可能都列入檢測名錄。況且,瘦肉精、蘇丹紅等之所以要被檢測,也是發現相當部分養殖戶違規使用後才列入的。  實際上,企業從利益角度出發,任意添加各種添加物的行為十分普遍,添加物的選擇也五花八門,門類繁多,時時更新換代。相比之下,目前無論是在標準制定和產品檢測監管上,無論事後如何彌補,都必然漏洞重重。  根據國家現有標準,奶製品的檢驗十分嚴格。嬰幼兒配方奶粉有嚴格的國家標準,檢測項目有50多個,是食品行業中檢測內容最多的食品之一。眾多標準當中,並不包含三聚氰胺。  中央電視台2007年9月2日《每周質量報告》曾播出特別節目,對三鹿集團的嬰幼兒奶粉的生產流程進行了全方位報道,稱讚三鹿集團的嬰幼兒奶粉生產有「1100道檢測關」。但是,這麼多的關口,也沒有能夠擋住三聚氰胺的侵入。  農業部畜產品質檢中心有關人士告訴記者,要檢測出三聚氰胺,技術上並沒有困難,只設置需要專門性的檢驗手段。由於這並未列入奶製品標準,並且目前產品的生產過程主要以企業自檢為主,因此某種意義上,企業並沒有責任對此進行檢驗。  即便常規檢測項目,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保證執行。廣東省奶業協會副會長王丁棉指出,在企業自行進行的奶源檢測當中,一些項目如細菌總數檢測只有少數大企業才會進行。  更重要的是,在中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中,食品安全的管理職能散布在衛生部、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工商總局等若干個部委。但齊抓共管之下,監管力量其實格外分散。例如,衛生部門制定衛生標準,質檢部門負責制定產品質量標準和所有標準的審批,各行業主管部門也有權制定本行業的標準。故此,根據農業部頒布標準,動物飼料添加三聚氰胺為非法,但嬰幼兒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卻無可奈何。  即使農業部出台了三聚氰胺檢測標準,但因飼料生產企業數量多,分布不均,農業檢測部門力量有限,鞭長莫及,加之檢測也並不具備強制性,實際上,國內動物飼料當中添加三聚氰胺仍十分普遍。   各地「腎結石嬰兒」病例曝光後,矛頭很快指向問題奶粉。事實上,調查腎結石嬰兒與奶粉之間關聯在技術上並無難度,部分地方和中央衛生部門接獲病例報告後,雖然對流行病學調查做出安排,但其調查結果卻未及時向其他部門反饋。  質檢部門和工商部門反應遲緩,很大程度上也與此有關。《財經》記者致電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司監督管理處獲悉,國家質監局僅在9月9日媒體曝光之後,才意識到此事,並介入調查。該處工作人員表示,包括河北省質監局,沒有任何地方質監局向國家質檢總局上報此事。  從6月首現公開病例,到9月事態不斷發展,漫長的三個月時間,食品安全監管機制近乎失靈,三鹿問題奶粉繼續熱銷,無辜的嬰兒繼續受到殘害,這是何等殘酷的人間悲劇!  本刊記者宮靖、王姍姍、陳茜,本刊實習記者李鵬、張艷玲對此文亦有貢獻http://magazine.caijing.com.cn/templates/inc/content.jsp?infoid=77599&type=0&ptime=20080914
推薦閱讀:

意拳推手應注意的問題--謝永廣
王占奎:何尊銘文的釋讀與營建成周的紀年問題
想要練好羽毛球的手法, 你必須要好好重視以下這幾個問題
施文忠|你的名字有什麼問題?
一走路腿就疼,血管問題

TAG:財經 | 奶粉 | 危機 | 《財經》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