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玄義 (第十三集) 1989/11 新加坡凈宗學會 檔名:02-014-0013
主講人 : 淨空法師
無量壽經玄義 (第十三集) 1989/11 新加坡凈宗學會 檔名:
請掀開講義,第二十五頁第五行:
【蓋此法門。乃彌陀住真實慧。從真實之際之所開化顯示。故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圓融具德。超情離見。舉體是事理無礙。事事無礙之一真法界。故不可思議也。】
在這一節裡面,本經所講的三種真實我們都看到了。這個地方也有兩句,在底下一節裡頭有「惠眾生真實之利」,所以這三種真實是本經的特色。這部經主要就是說這三種真實。『真實之際』,我們前面也曾經討論過,在這個地方我們再補充一點,前面有同修沒有聽到的。真實之際就是真如本性,也就是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諸法通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一切法裡面的真相。《華嚴經》給我們說得很好,這在哲學裡面是一個根本問題,對於一切有情眾生來說,這個問題特別的重要。佛法講迷悟,迷的是什麼?悟的是什麼?就是這個問題。悟了叫佛知佛見,迷了叫邪知邪見。可見知見都有,佛也有知見,眾生也有知見,這裡頭迷悟之分,也就是講到真實之際。
《華嚴》上說「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跟識是一個東西,所以能現跟所現不二。識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心理作用。這心理作用就能夠把所現的這個現象改變;縱然改變,它還是真的。我們用個比喻來說,古人講「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好像我們有一塊黃金,今天我們喜歡要一個手鐲,我們就把它做個手鐲。黃金就好比是心現的,那個手鐲是我們唯心所變的,我們把它變成一個手鐲。手鐲戴了幾天,我們不喜歡了,我們想把它改成幾個戒指,那它又變成戒指。那黃金還沒有變,它始終不變的,它的形狀可以隨著你的心在變。這就是為什麼這個世界,有這許許多多森羅萬象。森羅萬象,識變的,相現出來是真心現的,能現的是真心,真心決定現相。有體當然就有現相,有現相當然就有作用,所以從體上講。從能現上講,唯心所現,我們講它不異,沒有兩樣,從所現,從心現的,不異;從識變,我們講不一,這兩個問題不二。這很難懂的東西,一定要把它搞清楚。
佛法常講「一切法不一不異」,不異就是一樣的,不一就是不一樣的,為什麼說它是一樣的,又說它是不一樣的?就好比那個金一樣,你從金上看這個東西是一不異,但你從那個樣子看,手鐲、戒指各式各樣它又不一,道理是這樣的,這不一跟不異也是不二。這就是古人拿這個東西做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真如本性能現的相是不異的,可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識變的,所以它又不一。雖然不一,實在還是不異,就是講不異是從性上講,不一是從相上講。
我們再舉個比喻,不異我們從金上(黃金上)講,它是一樣的,不一是從款式上來講,從形狀、樣子上來講,它不一,很多的花樣。很多的花樣統統都是金,所以一個說體,一個說相。體從哪裡來的?真心現的。相從哪裡來的?識心變的,就是分別執著變的。要是你真正離開了分別執著,萬法一如。總而言之,不著相了!相雖然森羅萬象,差別很大,不執著了。不執著,這個相就平等,不執著相。好像這個金器一樣,我不在乎什麼樣子,我只要黃金,論論重量看多少,那就不管型式樣子,不選擇樣子,就不著相了。這叫做返妄歸真,歸是這麼個歸法的,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有體有相,它一定產生了作用,像我們這個經里講的「力用」。前面一章討論過力用,它有力量,它有作用。這個力量作用在本經來說,可以說本經的作用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我們講到宗用。嚴格來講可以用四個字都概括「精、一、中、和」。精純,精是不雜,一是專一,中是中道,和跟儒家所講的完全相同,和睦,和平共處。這就是本經所說的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精一,它在作用的時候,就是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一定自自然然顯露出來就是中和,所以我們把它歸納這四個字精、一、中、和。這也就是佛知佛見,就是定慧等持,也可以說,它是三學的力用,戒定慧三學的力用。慧就是正見,正知正見就是佛知佛見。這個戒定可以說戒就是中和,定就是精一,我們用精一中和,佛之知見,就把它的作用全部概括了。
所以一切法一定有融通的可能;換句話說,一切法絕對沒有矛盾、沒有衝突。所有這些矛盾衝突從哪來的?從情執(妄想執著)上發生的。離開一切妄想執著,整個宇宙一切眾生,的確都是和睦相處的,絕對不會有衝突。為什麼?一個本性裡頭變現的,這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理論依據。
這個世間糾紛太多了。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這麻煩大!所以大家都想找一個解決的道理,到哪兒去找?真正道理在佛法裡頭。儒家有,儒家沒有佛法講的徹底,沒有佛法講的這麼清楚。所以這個地方講到『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遠離一切妄想就理事無礙,遠離一切執著就事事無礙,道理就在此地。這我們把它找到了,這是佛法之精髓,也是本經的精華。
如果我們再把這個「力用」深入的去觀察,精一不但是定,而且是性定。凈土法門所求的一心不亂是性定,真如本性本來具足的大定。像《楞嚴經》上講的「首楞嚴大定」。中和就是大慈大悲。心中,中是沒有偏心,這叫中,沒有偏移。和平,這是大慈大悲。精一從果上講是大涅盤,因上講是性定,稱性的本定。中和因上講是大慈悲,果上講就是大菩提。這是菩薩所追求的,大涅盤、大菩提。它顯露出來的,就是表現在德相上的是心心平等,我們為什麼用兩個心?第一個心是真心,第二個心是妄心,真心跟妄心平等的,妄心沒有離開真心,真妄不二,所以它是平等的。
這三句話,如果我們把它配在三寶上來說,就是自性三寶。這不是我們隨便說的,經典上、古德的註解上都是這樣講的。前面說無量壽是我們的本覺,念佛是我們的始覺,所以能念之心是始覺,所念的佛號是本覺,始本不二,這叫做究竟覺。由此可知,真實之際就是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真實之際就是無量壽,這是佛寶;住真實慧這就是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惠以眾生真實之利,這真實之利就是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觀音、勢至是僧寶,彌陀是佛寶,這三句真實就是法寶。換句話,阿彌陀佛從哪裡來的?是從真實之際流出來的,現出來的。觀音菩薩從哪來的?是從真實之利變現出來,大勢至菩薩就是住真實慧變現出來的。所以這三個真實就是法寶,就是佛法僧三寶。
這三真實就是我們自性三寶,也是自性全體大用。如果廣說,展開來就是十方一切諸佛法藏。一切諸佛法藏絕對不離開這三個真實。不離開三真實,所以這個地方講的是「從真實之際之所開化顯示」,開化顯示就是度化眾生。開是開示,化是教化,顯是顯明,示是指示,這是講佛對一切眾生,佛教給我們什麼?佛就是教給我們這三樣東西「真實之際,住真實慧,真實之利」,整個歸納起來就這三句話,所以這三種真實。你看
把它歸納起來,把它縮小來就是這部《無量壽經》,你就能體會到這《無量壽經》的價值。《無量壽經》一展開是十方一切諸佛的經藏、法藏。一切諸佛法藏把它合起來、歸納起來就是這部《無量壽經》。我們才知道這個經之不可思議,這個經的好處。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的精華,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一切經的精華。所以我們皈依三寶,皈依哪三寶?要皈依這個三寶才對、才沒錯。佛寶,阿彌陀佛;法寶就是真實之際、住真實慧、真實之利這是法寶;僧寶,觀音、勢至,這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所以這個境界是『唯佛與佛方能究竟』。
『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願海是指本經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願。還是比喻廣大。他這個四十八願是普度十方世界一切有情眾生,所以這個願力太大了,廣大沒有邊際。把這些眾生度到哪裡去?一個個都度他成佛,一乘就是佛乘,比大乘還要深。《法華經》上所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二是大乘、小乘,三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那都是佛的方便說,真正的佛法就是一乘法;換句話說,阿彌陀佛這部經典,這個方法是直接叫凡夫成佛的,所以是一乘願海,直接叫凡夫成佛,它不是二乘,不是三乘。六字洪名,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是本宗修行的秘訣。
『圓融具德』。如果我們對於這三種真實不能透徹的了解認識,圓融具德我們很難體會。明白這三種真實,我們才能夠體會到這一句阿彌陀佛,四個字也好,六個字也好,確實是具足萬德,這句佛號不可思議。『超情離見』,情是情識,見是見解,超越九法界眾生。這個九法界眾生就是從六道,包括等覺菩薩在內,超過了他們的見解,超過他們的意識,所以就不可思議!
『舉體是事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境界在一切經裡面,只有《華嚴經》獨有。佛在其他經上沒有說過,只有在《華嚴經》上說得很多。這很難理解,為什麼會沒有障礙?所以我們也是從《華嚴經》裡面讀到的,佛給我們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我們就想,如果我們斷妄想,理事無礙,斷執著就事事無礙。我是從這個地方體會過來的。你有妄想,決定理與事就有礙;你有執著,事事就有礙。所以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的就是他沒有妄想、沒有執著,所以他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今天日子過得這麼苦,就是有妄想、有執著。
但是要知道,妄想執著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如本性裡頭,本來沒有這個東西,這個東西是無明變現出來的,無明就是迷。如果真正能夠離開妄想執著,那就是一真法界,就不叫做十法界,十法界就變成一真。可見得十法界裡頭沒有障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十法界就合而為一的,成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有沒有十法界?有。相上有,理上沒有;事上有,作用上沒有。所以佛與大菩薩到地獄度化眾生,他住哪裡?他還是住他的一真法界。佛菩薩到我們這個世間來應化,應化成我們這個身體,在這個世間,他住什麼法界?他還是住一真法界。我們跟他兩個雖然是平肩坐到的,我們住在十法界的人法界,他老人家肩膀雖然碰肩膀,他住的是一真法界。這沒法子的,所以他永遠不退轉。如果說到人道來度這個眾生,現的人身,他就變成人法界,他從一真法界掉下來了,退轉了,沒這個道理,決定不退轉的。
為什麼他住一真法界?就是他因為沒有妄想、沒執著,就這麼回事情。他沒有妄想、沒有執著,他看一切法界是平等的。我們因為有妄想、有執著,看一切法不平等。也就是我們的心不平等,人家的心是平等的。我們的心不清凈,他的心清凈的。所以絕對不是十法界以外有個一真法界,你這樣想法就錯了,那叫妄想,這就是妄想執著。所以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是同時存在的,不但同時,同處存在的。一個真如本性變現的!怎麼會有差別?所以變現的相是一樣的。為什麼一真法界裡頭還有這些差別相?差別相是那些沒有覺悟的眾生,他在那裡妄想分別執著變現的。諸位要懂這個道理,所以這個現相是有。
所以佛法裡面講清凈,清凈從哪裡求?從自己心地求。心清凈,身就清凈,身心清凈,外面境界就清凈。平等也是從內心求。我心平了,外面境界就平等。心不平等,要想在外面境界求平等,這是萬萬做不到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這是『一真法界,故不可思議』,是我們思想達不到的,我們連議論也說不出來。這個東西要自己細心去體會。
【行人若能於此無上甚深微妙之法。】
『行人』是修行人,也就是學佛的人。『無上甚深微妙之法』,就是指這部《無量壽經》,也就是指持名念佛的法門。的的確確它是「無上甚深微妙之法」。
【能稍生信解。】
這不要說是多,稍稍能夠相信、能夠理解,不是講你信得很深,你解得很多,不是的!稍稍有一點信解。
【其人必是上根。】
一定是上根。不是上根,稍稍相信都不可能,他沒有法子接受。這是真正上根。
【如來從真實慧中。開演此法門者。欲惠眾生真實之利也。】
這個『如來』,從狹義上來講就是阿彌陀如來,他從真實慧中開演出西方凈土;如果從廣義上說,這個如來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因為沒有一尊佛不讚歎阿彌陀如來,沒有一尊佛不講《無量壽經》,沒有一尊佛不勸一切眾生求生凈土。所以此地這個「如來」,有兩個意思在裡面,我們中國人講雙關語,不是一個單純的意思。『開演』這個法門,才能真正惠施眾生真實之利。這個利益是最真實的,叫你究竟圓滿的明心見性,叫你在一生當中證得無上菩提。所以沒有比這個更真實的!
【故此法門必方便究竟。】
這就說明為什麼這個法門這麼容易修。如果不是很容易,修起來很難、很繁雜;換句話說,必然有很多人沒法子修,佛就不能算是真正慈悲,不能普度一切眾生。為了要普度一切眾生,要遷就那鈍根的,那你這個方法一定容易、一定簡單。人人都能修,人人都很容易修得成,這才叫做方便法門。才真正顯示出佛度生的大慈悲,也顯示出如來真正的智慧德能。
我們從前學佛的時候,對於如來這個智慧,我們都會懷疑。現在實在講,還有很多老和尚,很有名氣的老和尚,對佛的智慧德能都懷疑。這經上常講如來是萬德萬能,他說哪裡,這讚歎的話,佛也有不能。佛也有不能,我們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其實這是我們自己的錯覺,佛沒有不能的,佛的的確確是萬德萬能。我們就得問,這個人造了阿鼻地獄罪,馬上墮阿鼻地獄,佛能不能叫他立刻成佛?如果佛說能立刻叫他成佛,那佛我們承認他萬德萬能,佛如果不能叫這個墮地獄的眾生馬上成佛,佛的德能有限。我們讀了這個經之後才恍然大悟,佛確實有能力叫阿鼻地獄眾生立刻成佛。這十八大願,十念必生的弘願。現在我們明了不是佛沒有能力,是眾生肯不肯接受、肯不肯相信。你要懷疑佛的智慧,懷疑佛的德能,那當然不行。懷疑,還肯念佛,還願意求往生,經上講「生邊地疑城」。你看看這樣的人佛都還接引他,不過在那個地方多待五百歲而已,真是慈悲到了極處,一切經裡頭找不到!
所以說這個法門一定是、必定是方便究竟,方便不究竟不行,究竟不方便也不行,一定要既方便又究竟。既方便又究竟,給諸位說找遍《大藏經》就這兩種—《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就這兩種既方便又究竟。像《十六觀經》,《十六觀經》究竟是究竟,不方便,因為觀想念佛、觀像念佛不容易成就,那個不方便,沒有這個方便。像《華嚴》、《法華》、《楞嚴》,像《解深密經》、《般若經》都究竟,但是修起來不方便。像《阿含經》裡面有很多很方便的,不究竟,只能修到人天果報。所以既方便又究竟,這兩個條件都符合,不容易,太不容易。究竟是成佛了,成圓教的佛,不是普通佛;換句話說,一切根性沒有一個不包括在其中的,
【普令現在當來一切凡愚濁惡眾生。悉登彼岸。】
這真正是不得了,他的對象現在是的、將來是的,一切『凡夫愚人』、濁世造十惡的這些眾生都能夠同登彼岸,都能夠在一生當中圓成佛道。這樣的好事,我想我們從來都沒聽說過,到哪裡去找?所以這一生當中,能遇到這個法門實在是大因緣,絕對不是普通因緣,你在一生當中能夠遇得到的。《彌陀經》裡面所講的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三個條件同時具足,這很難。有的時候,我們有善根沒有福德,有福德沒有因緣。可以說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就是這三樁事情,都沒有能夠在同一個時候找到。如果同一個時候得到了,那你決定已經成佛;不成佛,你在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絕對不會在這裡六道輪迴。這一生當中真正難得,三樁事情一下碰到了。如果我們真正相信,真正發願,依教奉行,修學這個法門,決定成功!
【大願之核心乃第十八願。】
『十八願』就是十念必生。
【然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
這實在講許多教下的大德,因為經是佛說的,他不敢反對,但是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認為這個經上講,一般經上都講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要無量劫,哪有說十念就成功的?這麼便宜的事情他不能相信。我們自己要記住,絕對不能因為這些名氣很大的大德不相信,我們也懷疑,我們也不敢相信,那就大錯特錯。他學問深、見識廣、德望高、名氣大,那是另外一回事情。如果這個意思會不過來,你就想想諦閑法師那個不認識字的徒弟,念阿彌陀佛念了三年,站著往生的。你想想這樁事情,他往生還站了三天,等老法師替他辦後事,人死了還站三天。這個人一生沒有聽過經,沒有讀過經,不認識字,就是師父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叫他一直念下去,念累了你去歇會,歇好了再念,他就老老實實依教奉行,三年成功。我們想想這個事情。諦閑法師替他辦後事讚歎!說他的成就來講,天下講經說法的這些大德,「天下」是指我們中國,名山大廟的方丈住持比不上!
所以我們不要被那些名氣大、學問深、見識廣被這些人給唬住了,那就錯了。對這些人我們很恭敬,不管他對我們凈土法門怎麼批評,我們也不要跟他辯駁。用不著跟他辯駁,他怎麼說我們就阿彌陀佛,他說凈土不行,不究竟。我說「阿彌陀佛」,不管他怎麼說,我們就是一句話答覆他,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好了。我們這句阿彌陀佛自行化他,我自己念念不忘,我一句佛號念出來,他聽進去了,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我還度了他!要曉得這個意思。決定不跟人反駁,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他說我迷信也好,說我愚痴也好,不管他,我們就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我們自己心裡清楚、明白,我們前途一片光明。所以不要被這些人唬住,這很重要。『十念必生』這是究竟方便到了極處,的確一切經裡頭沒有的,唯獨《無量壽經?四十八願》有這個。
【實由於彌陀究竟成就之最極方便處。】
這句話說得很難得,是真正的把這個事實真相說出來。這也就是阿彌陀佛在因地里發願,在世自在王如來面前發願。他也發願成佛,而且超過諸佛。憑什麼超過?就憑這個究竟方便超過了。因為一切諸佛沒有這種究竟方便,唯獨彌陀如來有。
【正是本經中如來定慧究暢無極處。】
剛才說過『定慧』是自性的全體大用,只有彌陀如來把這個自性全體大用發揮到了極處,可以說一絲毫的缺陷都沒有。真正像月亮它是滿月,沒有一絲毫欠缺。其他諸佛如來在理上講是平等的;可是在行願上來講,沒有一尊的如來能夠有這樣的方便,幫助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證無上菩提。這是我們查遍《大藏經》上沒有過的。
【今人焉能因此法之易行。而鄙視之。而輕此法門乎。】
這是真的,許多人就是因為這個法門好像太容易、太簡單了,沒看在眼裡,沒瞧得起,這是給我們當頭的棒喝。這個現象自古以來就很普遍,現在更普遍,這是我們要認識清楚的,就是萬不可在這一生錯過。這一生如果錯過了,將來當然還會遇到,但是要到哪一生、哪一劫你才能遇得到?相當不容易,這是真正給我們的忠告。我們自己真正是一個佛弟子,真正依教奉行,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至誠恭敬。無論別人怎麼樣批判我們,我們要能夠容受,不必計較。我們對別人讚歎,謹守自己所修的這個法門,絕不改變,這才能成功!這是我們自己一生成功的保證。末後這一條:
【疏鈔雲。但持佛名。必生彼國。則或高或下。或聖或凡。】
前面這一句是個綱領,只要你具足信願行這三個條件,你必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下面這舉個例子說,『或高或下』是講我們程度,有程度高的、有程度下的。『或聖或凡』,這講九界眾生。菩薩、聲聞、緣覺,這是聖人,六道是凡夫。
【乃至或信或疑。或贊或毀。】
『贊』是讚歎這個法門,『毀』是毀謗。
【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脫。】
蓮池大師這段開示,我們聽了之後,這個心就定了。我們不要看到有很多人相信這個法門的,我們很喜歡;懷疑不相信的,我們就起煩惱,沒有必要。讚歎這個法門的,我們歡喜;毀謗的、侮辱這個法門,我們就受不了了,這也錯了。要知道,他懷疑、毀謗,比那個沒有懷疑、不毀謗的人要好,為什麼?他不懷疑、不毀謗,他沒接觸這個法門,他不知道!這個人就真正可憐,阿彌陀佛的種子都沒有。他懷疑毀謗,他心裡有阿彌陀佛,他有西方極樂世界,可見得他那個阿賴耶識裡頭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種子。我們知道,這個種子他現在煩惱重不能起現行。將來多生多劫之後,『多劫多生,俱蒙解脫』,將來他的業障慢慢消除,善根增長了,他還是憑這個種子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有什麼不好?
所以這個種子要普遍去種。我們構想當中,在報紙上刊登阿彌陀佛的名號,或者印阿彌陀佛的佛像,不要怕人丟字紙簍,沒有關係。丟字紙簍,他也看了一下,他也會看一下。他看一下,他這個種子已經種到阿賴耶識裡頭去了,我們的目標達到了。所以不要顧忌這些,顧忌這些的話,多少人在這一生當中沒有機會看到,這個種子都不能得到,這很可惜。所以讓他糟蹋不怕,他阿賴耶識里的種子種下去了,我們為這些人下種子。
問:師父,但是外國人他字看不懂。
答:拼音,我們用英文的東西拼,可以的。
問:看中文的話種子種下去。
答:看英文也是一樣,「阿彌陀佛」,外國人知道。外國人,我們給他用,最好能用一個佛像,阿彌陀佛的佛像,上面用英文拼的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都可以。我們以前做汽車貼紙後面有音譯的,貼個佛像,他的印象就更深,要這樣做法。
問:那個佛像要像西方人
答:那都不必要,現在通訊旅遊很發達,對、對。我們東方人的佛像,他們也看得很多,到東方去旅遊的人,觀光的非常多,這可以。
所以這段開示非常非常之好。
【至於當世。何人當機。】
『當世』就是我們現前,我們現在世。什麼樣的人是這個法門最適合的,最適合修學的這個人。
【則不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上智下愚。久修初習。宿根利鈍。善惡差別。】
這都不須論,他這個『不論』兩個字是一直貫下來的,不論『男女老少』,不論『富貴貧賤』,不論『上智下愚』,一直貫下來的;換句話說,這些都不要緊。
【只要於此法門。能生實信。】
你能夠真正相信,『能生實信』。
【因信發願。】
你相信,自然他就發願,願見阿彌陀佛,願生西方凈土。這個願是從真實信心裏面生出來的。
【從願起行。】
這個『起行』就是一向專念,就要學諦閑老法師教人的,這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我們有工作的時候,工作來了認真工作,工作放下了,佛號就提起來,這就叫專念。能夠時時刻刻把這句佛號提起來:
【如是之人。正是當機。】
這章是討論這個法門當機的。蓮池大師這段話可以說,說得非常的具體、非常的明確。我們讀了之後,一切疑慮都沒有了,曉得我們自己正是這個法門當機者。玄義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前面這五章,後面的五章就簡單得多。因為前面五章有許多是理論的存在,後面多半都從事相上說,那就很容易了解。我們看第六「藏教所攝」。這段要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這部經典在整個《大藏經》裡面,它的分類應該分屬於哪一類的,是這個意思。如學校教學也就是分科,這個課程應該把它分在第幾年,第幾個年度來教學,就有這個課程標準的味道在裡面,就是這個意思。
【凡體究經典。】
『體』是體會,『究』是研究,或者我們講參究,對於佛的經典。
【宜先知此經屬於何藏。】
應該要先要了解,就是在三藏裡面,它屬於哪一藏,這就是它是哪一類的。
【說在何時。】
釋迦牟尼佛什麼時候說的。
【判屬何教。】
這個『教』就是教學的儀式,教學的方法,這都是教。
【知此。則有助於理解全經。】
對於這個經典的理解有幫助。
【經典能包含蘊積文義。故名為藏。】
佛經到中國來才分類的。印度雖然有經律論,但是並沒有把它整理歸類。這是佛經到中國之後,到宋朝的時候,才有人發心把整個佛經搜集起來,把它整理分類,這才成為《大藏經》。所以稱為三藏經典,經藏、律藏、論藏,宋朝時候。到明朝末年,我們中國人把自己自古以來的典籍,仿照佛經的方法分類編輯,《永樂大典》,分類編輯,編成叢書。到清朝的時候就分得更明顯,雍正、乾隆的時候,編成了《四庫全書》,庫跟藏是一個意思,藏就是庫藏。我們講書庫,藏書,就是這個意思。
講到「藏」,在佛法有兩種,一種是三藏,就是把它分成三類。實際上現在一共有四類,現在除了經律論,第四叫雜藏,大概都是後人的著作,後人的著作不屬於經律論的,收到這裡面,有關於佛教的文獻,這些文字收在這一類。像現在一般的佛學概論,佛教史之類的,佛教研究法之類,大概都屬於雜藏,歸到雜藏,這一類。
第一類就是經藏,契經,第二類是律藏,第三類是論藏。經律論在釋迦牟尼佛的時候就有,論裡面又分為宗經論、釋經論兩大類。這附帶跟諸位說明一下。宗經論這兩種論都是解釋經的,或者是解釋戒律的,宗經就是根據經典的意義來發揮、來說明,並不是按照經文一句一句的來註解,不是這樣說的。像《瑜伽師地論》,廣泛討論一切佛法,它不是根據某一部經典,不是某一部經的註解,像《大乘起信論》,這都是屬於宗經論。我們凈土裡面像《往生論》也是宗經論,因為它不是解釋一部經的,它是根據凈土三經意思寫的,不是一部經的註解,像這樣的論就是屬於宗經論。像
釋經論就是經的註解,像佛門裡面的《大智度論》。《大智度論》是《摩訶般若經》的註解。菩薩註解佛經,這個註解稱為論。這一類的注經的按照經的經文,一段一段,一句一句來解釋,所以這叫解釋經的,釋經論。後人對於佛經的註解不用論。用注、用疏、用演義,用這些名稱。像清涼註解《華嚴經》,他用疏鈔,《華嚴經疏鈔》用這個名字,實際上他那個是屬於釋經論。像李長者注的《華嚴經》,它就叫《論》。
論跟註疏有什麼差別?給諸位說有差別,佛家這個論相當儒家講的傳一樣。我們讀五經,五經裡面有《左傳》,十三經裡面有《左傳》、有《穀梁傳》、有《公羊傳》有三傳。那個傳什麼?傳是註解。儒家後人也不敢用傳,都用注、用解、用疏都用這些名詞。凡是這個註解,用論這個字,這個意思就是說我所注的跟佛講的意思是一樣的,決定沒有錯,後人只要照這個解釋就行了,我講的這個東西決定不能更改,注的跟佛的意思一樣。用疏鈔就客氣一點,我所注的可能還有不到的地方,請你們大家可以給我修改、指導,有這個意思、這個意味在。如果用論,這個語氣就非常肯定,跟儒家用傳,用傳這個註解,就是孔老夫子的意思,後人不能更改的。所以後來的人是愈來愈謙虛、愈來愈客氣,不用傳。
實在講的這是像蕅益大師注的《彌陀經》應該就是《彌陀經論》,他用《要解》,用解這都是謙虛、都是客氣。像蓮池大師作的《彌陀經疏鈔》,實在也是論,這是個人謙虛不用這個字,用疏。疏是疏通,鈔就是鈔略,用這種非常謙虛、客氣的話,實際上都是屬於釋經論。這是常識,我們應當要曉得。第二種就是:
【二藏。】
這都是佛經裡面的,『二藏』就是把經典分成兩大類,也就是我們一般所習慣稱的大乘、小乘。聲聞藏、菩薩藏。聲聞藏就是小乘法,菩薩藏是大乘法,把它分成兩大類。
【本經廣演大乘。】
《無量壽經》是廣說大乘的教義。
【詳陳信願往生。殊勝因果。凈佛國土。依正莊嚴。彌陀無邊願海。普度眾生之道。】
這個『道』就含著兩個意思,一個是理論,一個是方法。普度一切眾生的理論與方法。
【故為菩薩藏攝。】
所以他這幾句話就是把《彌陀經》全經的內容給我們說出來,這經里說的什麼?這個經說的是大乘,是講信願往生的因果,講西方極樂世界的概況,依正莊嚴;說阿彌陀佛的弘願,普度眾生的理論跟方法。簡簡單單的這部經所說的都介紹出來了,所以在二藏它是屬於『菩薩藏攝』,在三藏裡面它屬於經藏,這是屬於經。
經律論三藏簡單的說,經多半講定學,講定講得多,律是講戒講得多,論是講慧講得多,就是討論的文字講得多。實在講佛當年講經很少是專講一個問題的,很少。一般佛的開示大概戒定慧三學統統都講,像我們這個經上也是如此,戒定慧三學統統都講到。但是定學講得多,所以分類就把它分到經藏。如果嚴格的來分就沒法子分,就是看它偏重在哪裡,講哪一類的文字比較多,分量比較重再歸入哪一類,是這麼個分法的。第二個問題就討論這部經佛在什麼時候說的。佛說法一共四十九年,古德將它分判為五個時期。
【說時有五。】
五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
【華嚴時。】
這是釋迦牟尼佛剛剛成佛,一成佛:
【最初三七日中。】
他老人家在菩提樹下入定,《華嚴經》是定中說的。所以我們一般人看到釋迦牟尼佛在樹下打坐,哪裡曉得他在那裡講《華嚴經》。所以這是凡夫沒有辦法入他這個境界的,凡夫、二乘都沒分的。《華嚴經》當機者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才有能力參加釋迦牟尼佛定中的法會。所以現在有一些學者稱為「華嚴非佛說」,不是佛說的;還有說龍樹菩薩傳出來的,說龍樹菩薩偽造的,龍樹菩薩造的,不承認是佛說的,這我們要曉得。因為現在人他都論跡象,跡象上的確看不到佛什麼時候說過《華嚴經》,《華嚴經》真的世間人不曉得,一直到龍樹菩薩,到見了大龍菩薩之後,在龍宮裡面看到《華嚴經》這才帶出來的,才知道釋迦牟尼佛最初成道『三七日中』所講的。
《華嚴》,我們用個比喻來說。好像一個做生意賣珠寶,這第一天開張,把他所有家裡的貨統統陳列出來,《華嚴經》就好比這個意思,全部陳列出來,非常之美觀、壯觀。結果看看這些來的人,來的人不識貨,不識貨怎麼辦?把那個好的收起來,不識貨,把最差的擺出來,為什麼?價廉物美,大家很喜歡。好的東西看的不起眼,價錢那麼高,沒人要,沒人要趕緊收起來。所以《華嚴》是開張的頭一天,統統擺出來了,全是如來境界。這不契機,沒有人認識,不識貨。
佛到這個世間來是主要度凡夫,這怎麼辦?開始講《阿含》,這就好像辦學,《阿含》就好像辦小學。阿含十二年,講人天小乘,如何保住人身,如何生天,如何出離三界證阿羅漢果。阿羅漢、辟支佛都屬於這個時期,所以小乘教。這個時期的教,現在流傳在南洋,像泰國、錫蘭都是小乘法。所以小乘最高只講到阿羅漢,沒有成菩薩的、沒有成佛的。我們今天到泰國去參觀,泰國的寺廟佛像很多,統統是釋迦牟尼佛的像。你看那個寺廟供養幾百尊佛像,幾千尊佛像統統是釋迦牟尼佛的像,他不承認有第二尊佛。這就是他們小乘人很執著,分別執著很重。第三時就是:
【方等時。次八年說。廣演四教。均被眾機。】
這就是大乘,大乘的開始。『方』是方便,『等』是平等。所以這個時候,天台家所判的教是藏通別圓,這是統統都說了。不像前面十二年專講藏教(小乘的三藏教)不講大乘。有這十二年的基礎打下去,佛看到弟子當中可以接受大乘佛法,於是乎這才開始講大乘法,這是八年。
【第四時講般若。】
『般若』是二十二年,諸位要知道,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一共是四十九年,四十九年當中般若佔了二十二年,你才曉得佛的教法裡頭最重要的就是般若。由方等引導你到般若,所以說般若是佛母,不學《般若》不能成就。最後就是法華。
【法華涅盤時。後八年說法華。一日一夜說涅盤。】
釋迦牟尼佛在入滅之前,先到忉利天度他的母親,為他母親說法。說完之後,這從忉利天下來,示現入般涅盤。就在從忉利天下來的時候講《大涅盤經》,講了一天一夜他就入滅了。這是五個時期。五個時期,阿含好比小學,方等好比是中學,般若好比是大學,法華就好比是研究所,慢慢、慢慢的把學生程度往上提升。
【說此法時。在第三方等時。】
我們要問《彌陀經》跟《無量壽經》佛是在什麼時候說的?這是在『方等時』說的。換句話說,佛一開始說大乘法就說這個經典。可是前面我們曾經討論到,這部經是佛多次宣說。不像其他的經典釋迦牟尼佛一生只說了一遍,這個經是說過很多遍。
【又此經蒙世尊多次宣說。故不應限於一時。】
實在講佛勸人念佛,這五時都有。你看華嚴時最後的時候,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到法華,《法華經》第二十三品「藥王菩薩本事品」裡面,也是勸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徹始徹終。『多次宣說』,這是在經上能夠找得到證據的,確實是多次宣說。由此可知,佛對於這個經典的重視,這部經典的重要,從這個地方可以能看得出來。我們今天就說到此地。
推薦閱讀:
※李顯龍訪華背後——新加坡為什麼現在向中國認慫?
※在那蘭花盛開的地方,有個地圖上兇悍的小紅點
※一個人的大馬、新加坡、香港二十天自助游+攻略
※新加坡的公屋制度是怎樣的?和中國的公租房制度有哪些異同?
※一頁南洋 · 新加坡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