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同濟博士,把魔都小區改造成大菜園,教大媽和孩子養花種草,每家門口變成小森林!
給他一片魔都荒廢的水泥地
只需幾個月
他能把周圍的大爺大媽、大人小孩
全部叫來一起種地
變出一片滿是香草、鮮花、蔬菜的小花園
劉悅來
同濟大學景觀設計學者
四葉草堂創始人
一個夢想在上海城區建成
2040個小花園的大叔
「一座城市,如果城裡人可以品嘗到自己栽植的果蔬香草,如果她的郊野鄉村溝渠河塘隨處可見螢火蟲…
那麼,不需要那麼多縱橫捭闔與繁複論證的數據指標,她一定也是一座偉大的城市。」
NO.1
用500元在垃圾堆建小花園
他只需要三步
在劉悅來住的小區
有一片長期廢棄的小地方:
幾棵為了綠化種下的高大香樟樹
擋死了光線
物業每年都撒過草籽
卻一棵也沒種活
外面的車隨便停進來
慢慢地就變成垃圾堆
平時誰也不願意往這個方向走
劉悅來是同濟景觀設計專業的老師
二十多年一直和花花草草打交道
他給自己設立挑戰
用500元修建出一個社區花園
第一步,先圈地
他放了三塊牌子提醒勿亂停車
第二步,種
既然這裡光線不好,那就種耐陰的植物
他從網上買了一些種子
十月,撒下一些二月蘭
再栽幾株大吳風草
都是可以在樹底下長得很好的品種
第三步,找人組隊
他掛了一個標牌,留下聯繫方式
歡迎其他人一起來造迷你花園
小區里隱藏的花草大神冒出來了
從最初只有三個人
到越來越多人加入
他們建起小區里的第一個住戶微信群
有人主動提出要安欄杆
避免車輛和動物進來搗亂
不用花錢
利用小區路邊廢棄的木棍和電線
1.0版本的欄杆很快豎好了
外面的鋪路材料50元才能買一桶
劉悅來他們拿小樹枝
划出了一條適合行走的小徑
落葉鋪在上面
小孩子特別喜歡踩
感覺就像一場秋雨後走在
靜謐的大森林裡
通過微信群,劉悅來第一次知道
小區里不僅住著同濟的同事,還有復旦的老師
這些教授學者一起各顯神通
製作了專門的落葉堆肥區和堆肥桶
現在各家的主婦每天上下班路上
順手就會把家裡的果皮、廚餘
丟進堆肥區製造花園需要的肥料
小區里的大人小孩
對這片苔蘚花園都特別上心
有人自髮帶來月季花、網紋花、仙人掌
有人拿來家裡小孩淘汰的玩具
把小花園裝飾得越發有樣子
成了小區最有特色的一景
NO.2
每個魔都的小區里
都應該有座「人造」的花園
苔蘚花園不是劉悅來
第一個成功的作品
2014年起,他創辦NGO「四葉草堂」
在上海已經改造和共建了
16個各式各樣的菜園和花園
進入不同社區
在上海寶山區的「火車菜園」
這裡本來丟棄了很多建築垃圾
成為代表性的城市「髒亂差」地區
被周圍居民投訴
怎麼才能把這樣的土地
恢復成舒適自然的城市景觀?
劉悅來他們把三個廢棄的集裝箱
改裝成了自然學校
任何人都可以免費申請試用這片場地
但是來的人一定要給火車菜園留下點東西
要麼帶點種子,要麼來幫忙幹活
土壤糟糕怎麼辦?
讓附近草地的落葉枯枝回到土地
就是最好的養護
有了重新活過來的土地
火車菜園給這些在自然面前
「少見多怪」的城裡人
帶來各種驚喜:
一大片油菜開花結籽
收穫的季節可以自己榨油
上海最有代表性的野鳥烏鶇鳥
也飛來吃桑葚、藍莓
順便幫忙捉蟲子
從土裡挖出蚯蚓當餌
年輕的爸爸帶著兒子
在田溝渠里,竟然釣到了小龍蝦
在一邊是高樓大廈
一邊是破舊老房的大學路
劉悅來他們打造的創智農園
連接了兩個原本互相隔閡的社區
不論你來自哪邊
住在高檔還是老舊的地方
大人孩子們都可以動手參與
幫菜地澆水、除草
一家也可以承包一塊地
種自己想吃的蔬菜,定時照看、耕種
有人提出要種番茄
劉悅來他們會指導
西紅柿在冬天栽種不應季
農園必須遵循自然規律種植
誰也不希望給自己吃的菜
噴洒化學農藥或催熟劑
加入種菜小分隊以後
要是哪天你忘記來澆水
旁邊的菜地「地主」還會在群里提醒
「你家的捲心菜要收啦」
「葉子都枯了」
在寸土寸金的地方,種20平米的水稻
很難想像吧?
只用了三個月
這裡從四處堆放建築材料
變成「聽取蛙聲一片」
種下香草,就能享受「岸芷汀蘭」的風雅
國外園藝界流行的
「螺旋花園」、「一米菜園」
在這裡,人人都可以動手實現
不少人成了半個園藝農活專家
一個九歲的小姑娘為收割季節寫了一首詩
讓劉悅來印象很深
她說:凡事看上去很小
但它卻在這個星球上
在這個小小的院子里發生
NO.3
大爺大媽 孩子
成為造園主力軍
把鮮花蔬菜帶進社區
劉悅來也遇到過「小偷」
在一個小區臨街的道路旁
他們種了不少漂亮的盆栽花草
在色彩鮮艷的木盒中
沒過三天
有兩個盒子里的花全沒了
就連土都被挖得一點也不剩
旁邊大媽看劉悅來他們
都是一臉「我就知道會這樣」的神情
這些花是40位附近居民自願貢獻的
共建的小花園還有個名字
叫「療愈花園」
卻被「小偷」搞得很心塞
要麼把盒子鎖起來
放到居委會辦公室
要麼補充土和花
要是還有人偷,就要一直補
劉悅來卻用了第三種辦法
他們通知居民
我們有專門的老師,你可以來聽課學習
怎麼做好用的養花土
怎麼自己種美美的花
第一層土上面
鋪上家裡擇菜剩下的新鮮葉子
第二層土上面
可以放乾枯的葉子或者咖啡渣
最後再蓋上一層土或者松針
就變成完美的種花土了
森林裡的土壤也是這樣形成的
結果你猜發生了什麼?
私自來挖土,順走盆栽的人
越來越少
連小孩子都會反過來教育家長
「這是我們種好的,你們不能動」
小區有了一塊大家都願意來的地方
還多出了一支
拿著榔頭、鋸子待命的最強修理隊
他們加起來年齡將近300歲
自發地為各家各戶修椅子
上海老城區的綠化改造和維護
是個「老大難」問題
傳統的做法是設計弄好後
都交給施工隊
他們幾天就能完成一個小區的景觀搭建
養護責任全部留給物業
劉悅來說,物業也不是什麼都能幹的
他們哪裡知道怎麼養花養草坪呢
我希望全社區的人,都能一起來參與
他們找小朋友來畫花園的方案
有的希望小區里有鞦韆
有的希望樓下可以種草莓
設計師就負責把這些暢想
變成一個可以實施的方案
平時不幹活不運動的小胖
現在有模有樣地學著鋪路
一開始有寶寶不願意用手
直接伸進泥土裡
劉悅來他們就教小朋友做遊戲
把種子放在手心,加入泥土搓成球
種子球就可以到處扔了
讓它們自由落入土地,自由生長
玩high之後,每個人都變成泥孩子
開心到飛起
小區養狗的弊端也被輕鬆解決
只要用鐵絲搭起堆肥塔
原本草坪上隨處都是的狗狗大便
收集起來能變成絕佳肥料
花園建好之後
兩支隊伍自覺承擔起了運營管理的責任
大爺大媽們組成社區花友會
小區里只要是小學四年級以下的孩子
都可以當小小志願者
幼兒園的毛毛一聽說今天值班
早上根本不賴床
按照規定先上班澆水
這裡成了每個人都願意來坐坐的百草園
NO.4
建立2040個食物森林
改造1萬個社區花園
2015年,劉悅來的工作室
做了一個引發各界關注的項目
他們在上海世紀公園
設計修建了上海市所有城市公園裡
第一個可食地景(Edible Garden)
從一開始的200平米到現在的1000平米
即便是「最單調」的冬季
蔬菜花園裡也有30多種蔬菜生長
可以參觀、可以摸、可以採摘
這個特別「接地氣」的園子
在國內都少見
也越來越受市民歡迎
其實劉悅來從小在農村長大
泥土本來是他最熟悉的東西
在同濟教書的過程中
他卻漸漸發現
連需要跟植物打交道的景觀專業學生
大家都得了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城市病
孩子們想要接觸自然
偶爾去郊外都成為一種新的「奢侈」
「禮失求諸野」
在混凝土旁邊
能不能種出一片自然生長的花兒
一顆天然無污染的菜呢?
他和四葉草堂
在魔都有一個食物森林地圖計劃
一顆種子可以複製成2040個食物森林
也就是到2040年
在上海
將有2040個可以享受生態的綠景
今年他和團隊有50個直接參与的
社區花園項目
要實現2040這個小目標
光靠他們有點困難
但是有了現有16個社區的成功經驗
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小孩
都可以成為花園建造的主力
同濟大學附屬實驗小學
學生造了一個生態小園子
收集雨水澆灌
上海曹楊中學濕地科普園
也是老師和學生的實驗田
在嘉定區安亭鎮
老上海居民進行護土栽培
在四平路街道
2.0版本的花園更精緻好看
「我們所有的努力
是希望這樣的花園能夠越來越多
它們可以連接起來
形成一片又一片的綠洲
這些綠洲連在一起就是一個新的大陸」
「你家LOGO太辣眼睛了!我給改改…」這個強迫症女設計獅,11年怒改幾百家小店、菜市、遊樂場…讓小而美的台北驚艷世界!
可可西里申遺成功!美麗的少女,驚艷世界!為保護它,他們曾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益美傳媒
公益傳播第一大號,讓愛更有力量
推薦閱讀:
※孩子安好,一切都好!
※母親在這4點越懶,孩子未來越成功!!!
※如何在英語課堂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
※女孩子的臉到底有多貴?
※對待孩子,永遠不要忽視語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