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印象1:金字塔的訴說[圖文] 2011.03.14. BZRXZ zhuantie m

埃及印象1:金字塔的訴說[圖文] 2011.03.14. BZRXZ zhuantie 作者 北京1號

一、美夢成真

早在孩提時代,我就知道世界上有個埃及,埃及有個金字塔,夢想著有一天能到埃及,親眼看看金字塔。這一夢想,終於成為現實。

因執行採訪任務,我有幸前往被人們譽為世界上古迹最多的「城市之母」開羅。飛機從北京起飛,飛越了喀喇崑崙山脈,越過了雄偉壯觀的喬戈里峰、紅旗拉普山口、一直向西飛去…….

透過舷窗向外望去,腳下一朵朵白雲,高山、沙漠、碧海從眼前掠過。

當我們乘坐的飛機平安降落在開羅國際機場時,我看看手錶計算了一下,從北京到開羅9170公里,實際飛行了12小時。真是身披秋日的朝霞,在古老的長城腳下,我們展開雙翼沿著先祖們的方向去實現那久遠的夢;當落日的餘輝映現神秘的金字塔時,我們已漫步在尼羅河畔,傾聽獅身人面像吟唱那古老的傳說。我兒時的夢想,終於變成現實。

在埃及逗留的日子裡,每到一處都給我留下了深刻而又難以忘卻的印象。

二、金字塔的訴說

就象長城是中國人的驕傲一樣,金字塔同樣是埃及人的驕傲。正象埃及人說的那樣,沒看到金字塔就等於沒到開羅。熱情好客的主人,在我們抵達開羅的第二天,就安排我們去領略金字塔的雄姿。

我們乘坐的汽車,離開了下榻的牧羊人飯店,穿過尼羅河大橋一直向西南方向駛去。大約一刻鐘,就來到了距開羅約6英里的吉薩金字塔下。

當我們走下汽車,仰頭望去,只見3座雄偉壯觀的金字塔映入我們的眼帘。隨行的主人向我們介紹,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埃及,最早的墓葬形式是在沙地上挖個坑,埋下屍體,然後再堆成一個沙堆圍城亂石。以後發展為墓穴逐漸擴大,在墓穴四周砌成磚牆,蓋上木頂或磚拱頂,上面再壘沙堆。大約在公元前2800到2300年間,埃及出現了後人稱為的「金字塔時代」,埃及已發現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絕大多數都建於此期。我們眼前的3座金字塔,就是最大最雄偉的吉薩大金字塔,哈佛拉金字塔和門喀烏拉金字塔,距今已有5千多年的歷史。

主人告訴我們,大金字塔建於約公元前2690年,是埃及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福的墓,原高146.5米,因頂端已剝落約10米,現高約136.5米,底面成正方形,每邊長約230米,佔地面積達13.1英畝,整個塔身由230萬塊石頭砌成,每塊重達2.5噸,10萬人花了20年的時間,才將230萬塊石頭一塊一塊地壘成金字塔,哈佛拉金字塔是胡福的兒子哈佛拉的陵墓,雖比大金字塔低約3米,但具有更完整壯觀的附屬建築特點。在它的東麓有一座立有哈佛拉雕像的廟,被稱為「上廟」。在「上廟」的東南角有一條寬大的石砌甬道向東南延伸,通至「下廟」。兩座廟內的許多殿堂是當年舉行葬禮和祭禮的地方。在「下廟」的西北方,有一個雕著哈佛拉的頭部而配著獅子身體的大雕像,這就是聞名世界的獅身人面像,它高達20多米,長約55米,雕塑的一隻耳朵就有2米高,除了獅爪有些是石頭砌成的以外,整個獅身人面像就是在一塊大的天然岩石上雕成的,人們傳說這是紀念太陽神「霍魯斯」的標誌,可惜經過幾千年歲月的滄桑,這個大雕像的面部已被破壞。由於建筑前兩個金字塔,到了哈佛拉的兒子門卡烏拉執政時,埃及已民窮財盡,門卡烏拉金字塔的高度也降低了66米,金字塔建築從此也可是衰落。

傾聽著主人的述說,望著眼前雄偉的建築,我感到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國的長城這世界建築的奇蹟,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多少智慧啊,它同時也是奴隸制社會暴君的標誌和歷史發展的見證。

一、美夢成真

早在孩提時代,我就知道世界上有個埃及,埃及有個金字塔,夢想著有一天能到埃及,親眼看看金字塔。這一夢想,終於成為現實。

因執行採訪任務,我有幸前往被人們譽為世界上古迹最多的「城市之母」開羅。飛機從北京起飛,飛越了喀喇崑崙山脈,越過了雄偉壯觀的喬戈里峰、紅旗拉普山口、一直向西飛去…….

透過舷窗向外望去,腳下一朵朵白雲,高山、沙漠、碧海從眼前掠過。

當我們乘坐的飛機平安降落在開羅國際機場時,我看看手錶計算了一下,從北京到開羅9170公里,實際飛行了12小時。真是身披秋日的朝霞,在古老的長城腳下,我們展開雙翼沿著先祖們的方向去實現那久遠的夢;當落日的餘輝映現神秘的金字塔時,我們已漫步在尼羅河畔,傾聽獅身人面像吟唱那古老的傳說。我兒時的夢想,終於變成現實。

在埃及逗留的日子裡,每到一處都給我留下了深刻而又難以忘卻的印象。

二、金字塔的訴說

就象長城是中國人的驕傲一樣,金字塔同樣是埃及人的驕傲。正象埃及人說的那樣,沒看到金字塔就等於沒到開羅。熱情好客的主人,在我們抵達開羅的第二天,就安排我們去領略金字塔的雄姿。

我們乘坐的汽車,離開了下榻的牧羊人飯店,穿過尼羅河大橋一直向西南方向駛去。大約一刻鐘,就來到了距開羅約6英里的吉薩金字塔下。

當我們走下汽車,仰頭望去,只見3座雄偉壯觀的金字塔映入我們的眼帘。隨行的主人向我們介紹,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埃及,最早的墓葬形式是在沙地上挖個坑,埋下屍體,然後再堆成一個沙堆圍城亂石。以後發展為墓穴逐漸擴大,在墓穴四周砌成磚牆,蓋上木頂或磚拱頂,上面再壘沙堆。大約在公元前2800到2300年間,埃及出現了後人稱為的「金字塔時代」,埃及已發現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絕大多數都建於此期。我們眼前的3座金字塔,就是最大最雄偉的吉薩大金字塔,哈佛拉金字塔和門喀烏拉金字塔,距今已有5千多年的歷史。

主人告訴我們,大金字塔建於約公元前2690年,是埃及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福的墓,原高146.5米,因頂端已剝落約10米,現高約136.5米,底面成正方形,每邊長約230米,佔地面積達13.1英畝,整個塔身由230萬塊石頭砌成,每塊重達2.5噸,10萬人花了20年的時間,才將230萬塊石頭一塊一塊地壘成金字塔,哈佛拉金字塔是胡福的兒子哈佛拉的陵墓,雖比大金字塔低約3米,但具有更完整壯觀的附屬建築特點。在它的東麓有一座立有哈佛拉雕像的廟,被稱為「上廟」。在「上廟」的東南角有一條寬大的石砌甬道向東南延伸,通至「下廟」。兩座廟內的許多殿堂是當年舉行葬禮和祭禮的地方。在「下廟」的西北方,有一個雕著哈佛拉的頭部而配著獅子身體的大雕像,這就是聞名世界的獅身人面像,它高達20多米,長約55米,雕塑的一隻耳朵就有2米高,除了獅爪有些是石頭砌成的以外,整個獅身人面像就是在一塊大的天然岩石上雕成的,人們傳說這是紀念太陽神「霍魯斯」的標誌,可惜經過幾千年歲月的滄桑,這個大雕像的面部已被破壞。由於建筑前兩個金字塔,到了哈佛拉的兒子門卡烏拉執政時,埃及已民窮財盡,門卡烏拉金字塔的高度也降低了66米,金字塔建築從此也可是衰落。

傾聽著主人的述說,望著眼前雄偉的建築,我感到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國的長城這世界建築的奇蹟,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多少智慧啊,它同時也是奴隸制社會暴君的標誌和歷史發展的見證。

三、夜半歌聲

我們下榻的是個五星級飯店,譯成中文叫「牧羊人」飯店,座落在尼羅河的東岸。入夜從陽台遠眺,尼羅河水被兩岸那高大建築上的霓虹燈光輝映得波光粼粼,一艘艘燈火輝煌的遊艇在河中來回穿梭,不時傳出具有阿拉伯特色的舞樂聲。

聽說夜晚乘遊艇在尼羅河上觀光,別有風味。晚上7點鐘,在埃及同行的陪同下我們乘坐法老船,離開碼頭行駛在尼羅河上,這時艙內靠船首方向的小舞台上立刻響起了一陣優美的阿拉伯舞曲,隨著樂曲聲一位美麗而又豐滿的舞女,在前艙的空地上跳了起來。只見那舞女上身只穿一件乳罩,下身穿著一條類似我國雲南傣族少女穿的開襟短筒裙,露著肚皮。經打聽這種舞叫「肚皮舞」,又稱「東方舞」。這種舞蹈雅而不俗,難怪凡是來過埃及的人,都要在夜晚登上法老船欣賞著這優美而又具有特色的舞姿。

晚上10點多鐘,由於時差關係和到埃的緊張活動,大家都早早地休息了。為了保證第二天採訪工作的順利進行,我正在自己的房間里整理採訪資料和設備,卻突然聽到了一陣陣小號聲,接著又聽到了一陣陣狂歡的歌舞聲,這深夜歌聲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便立即打電話向新華社的記者尋問,才知道這是一對青年在我們下榻的飯店裡舉行婚禮。他告訴我如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主人們是歡迎的。

當我拎著照相機趕到十樓的宴會大廳時,這裡的婚禮已經舉行了一半,新郎新娘在一群天真活潑的童男童女的簇擁下,正繞場一周,然後走上一個高高的檯子,在檯子中間的桌子上擺著一個多層的大蛋糕,新郎新娘互贈戒指,相互接吻,然後一對新人手把手地切開了蛋糕。整個婚禮的場面是熱烈而又隆重的,可惜我們來晚了,後悔應該早些知道這一信息,看看全過程。

正當為此遺憾時,我們聽到一樓大廳里又想起了一陣陣鼓號聲,立即跑下樓去一看,又有一對青年的婚禮就要開始了,整個大廳內迎新人的足有二、三百人,真是熱鬧極了。當我們向司儀說明來歷時,立即受到熱烈的歡迎,新郎新娘為我們能參加他們的婚禮而感到高興。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埃及現代青年婚禮的全過程。凌晨兩點種這對青年的婚禮還未結束,大門外又響起了迎親的樂曲。據說,埃及當代青年的婚禮都是在周末(星期四)晚上舉行的。這一夜在我們下榻的飯店裡舉行婚禮的青年達四、五對。

四、美麗的阿斯旺

阿斯旺是埃及的著名旅遊城市,從開羅到阿斯旺的空中距離是819公里。我們乘坐的A300—600R型寬體客機,只飛行了1小時20分鐘,就到了這裡。

阿斯旺是埃及南方尼羅河畔的重鎮,也是尼羅河進入埃及國土後第一個流經的城市。阿斯旺古稱阿萊方庭,歷史上一直是南方的貿易中心和通往非洲內部的門戶。

在希臘語中,阿斯旺是「大象」的意思,這可能是古代這裡是北非象牙貿易的集市。在科普特語里,阿斯旺的意思是市場,那是說過去這裡有興盛、發達的商業。在阿拉伯語里,阿斯旺是「開朗」的意思,那是由於它地處一埃及尼羅河第一急灘附近的狹隘地方,從這裡向北向南兩邊逐漸開朗,故名。

埃及朋友向我們介紹,攔腰截斷尼羅河,興建百年大水庫,是埃及人民長期以來夢寐以求的願望。為了實現這一願望,埃及人民從1960年1月9日在阿斯旺以南6公里處破土動工,歷時10年,總投資約10億美圓,使用了體積相當於大金字塔17倍的4300萬立方米的建材,於1970年7月23日建成了這座全長3600米、基寬980米、頂寬40米、高111米的聞名世界的大壩。這個大壩所截圍的水形成了一個大水庫,即長50公里、寬約10公里、總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的納賽爾湖。周恩來總理生前曾讚揚,「阿斯旺水壩宏偉的建築工程體現了埃及人民改造大自然,變沙漠為良田的雄心壯志」。

站在大壩的觀景台上,波光粼粼的納賽爾湖盡收眼底,頓感神清氣爽,身心舒暢。做為貴賓,當我們受到主人的熱情邀請,乘坐電梯登上高高的紀念塔頂舉目向四處遠眺,才真正體會到阿斯旺高壩工程的巨大宏偉,才真正感到它不愧被列入世界著名的七大水壩的行列。

在距阿斯旺市區僅兩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古埃及的採石場遺址。採石場沿尼羅河而建,約有6公里長.進入採石場,就進入了花崗石的世界.阿斯旺地區的石質好,顏色多為有小黑點的瑪瑙紅,石體光滑注澤,即使在現代也是很奢侈的建築裝飾材料.在採石場遺址上,如果細心,可以看到岩壁上有切割出的溝槽.據說古埃及的石料都是從阿斯旺開採,通過水路運輸以滿足尼羅河兩岸的建設需要。

採石場遺址中有一個著名的景點—未完成的方尖碑.這個巨大的方尖碑橫卧在採石場中.長41米,重達1267噸,原本是女王哈特舍普蘇特修建的.如果將這個方尖碑豎立起來,它將是全埃及最大的方尖碑.景點設置了梯子,遊人可登上碑身,在此冥想方尖碑為什麼沒有從這裡運走的不解之迷。

世界上那些著名的方尖碑,在巴黎的協和廣場,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廣場,都有從埃及劫掠的方尖碑的蹤影,它們似乎比埃及本土的方尖碑更經常出現在報紙、雜誌的圖片上.而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方尖碑卻靜靜地躺在埃及本土,卧在花崗石中,尼羅河畔,與我們在神殿廟宇所見的方尖碑不同,它只完成了切割石材的程序,沿未雕刻與圖畫,簡單中更有古樸的風韻,碑身已有幾處形成了裂縫。

阿斯旺是古代古埃及與努比亞地區的交匯處,所以直至今日我們仍能在這座城市看見大量的努比亞黑人。

主人向我們介紹,阿斯旺日照充足,常年少雨,是埃及最炎熱的地方。夏天氣溫高達40℃-50℃,強烈、灼熱的陽光令人難以忍受。而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 月「冬季」時節,氣溫降至30℃上下。高大的棕櫚樹和各種非洲熱帶植物枝繁葉茂、鬱鬱蔥蔥。此時,歐洲和世界許多地方正值嚴冬,這裡寧靜的環境、獨特的古迹、綺麗的熱帶風光、乾燥適宜的氣候,吸引著埃及國內外大批旅遊者前來觀光、度假和療養,故人世間稱其為避寒勝地。每當黃金旅遊季節來臨,阿斯旺就一反夏天的沉悶,呈現出一派人群如織、生機盎然的景象。儘管我們來的不是這裡最好的季節,但當我們走在阿斯旺的大街上,仍然能夠感受到陽光明媚,空氣清新,樹木蔥蔥,行人悠閑,尼羅河中點點漾舟,一派恬靜祥和的景象。

在尼羅河上泛舟之旅,別有情調。尼羅河的帆船極有民族特色,船工都是努比亞黑人,穿著長袍,赤著雙腳,頭上裹著包頭,閑暇時還會來幾段民族歌舞,別有情趣。

乘著帆船,我們來到位於阿格凱亞島上的伊西斯神廟。主人告訴我們,這座神廟是托勒密和羅馬時期的產物,伊西斯神是冥神奧西里斯的妻子,是愛情神、母親神,在古埃及的宗教信仰中佔據重要地位。伊西斯神廟原先位於菲萊島上,阿斯旺大壩建成後,神廟和菲萊島都逐漸被淹沒,為挽救神廟,埃及政府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幫助下,費時7年將神廟整體搬遷到了現在的阿格凱亞島上,至今仍能看到神廟牆上留下的清晰水痕。

走進神廟,映入眼帘的是長長的柱廊,石柱的頂端呈荷花形或紙莎草形,形態各異,柱廊的盡頭是高達十幾米的比龍門,門上雕刻有伊西斯女神的形象,皆是古埃及的正面律樣式,門樑上還有當年被淹時留下的水位線。走過3個大廳,就來到了聖殿,聖殿的每面牆上都有大量精美的浮雕,在昏黃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有些神秘。穿過彎曲的通道,最後來到一間昏暗的小屋,據說此處是神廟的中心,曾長期供奉著伊西斯女神,現在已空空如也。走出神廟,在尼羅河畔,有一座很別緻的亭子,呈長方形,四面都有漂亮的石柱,牆上有敘事性的壁刻,與中國亭子所展現的俊秀不同,它更顯宏偉氣勢。在亭子里,還可以欣賞迤邐的尼羅河風光。

離開小島,我們參觀了一個枝繁葉茂、滿目綠色的植物島,然後繼續在尼羅河上漂流。陽光和煦,微風輕撫,河水清澈,隨風航行的白色帆船,悅耳動聽的努比亞民歌,互相交融,形成了一種和諧和美感。如果沒有岸邊的沙丘,我實在無法相信我正處於沙漠之中。我們一直漂到了日落,夕陽下的尼羅河和泛舟其間的努比亞小船,構成了一副色彩極美的油畫,讓人流連忘返。

阿斯旺的確美麗迷人。整個市區就建在尼羅河的岸邊,古老的傳統建築和現代化建築相互輝映,向人們顯示了這裡的悠久歷史和現代文明。從岸上向遠處望去,尼羅河水奔騰不息,清澈透明,一艘艘豪華游輪在河上穿梭,點點白帆把尼羅河裝扮得更加美麗壯觀。

入夜,我們登上坐落在河中心島上的奧佩羅飯店頂層,目睹了阿斯旺城那燈火輝煌的夜色,不禁贊道:阿斯旺太美了!

五、走馬觀花盧克索

盧克索位於埃及的南方,是埃及文化古迹集中的旅遊勝地。盧克索建於古代名城底比斯的南半部遺址上,在開羅於阿斯旺的中間,距開羅約700公里,從阿斯旺到這裡才118公里,距離好象從北京到天津一樣,我們乘坐的飛機從阿斯旺起飛,不到20分鐘就抵達了盧克索。

盧克索曾經是埃及古王國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也是王后的「冬宮」。底比斯是古埃及中王朝和新王朝時代的都城、距今已有四千年的歷史。在第十八代王朝(約公元前1584—1341年)時,底比斯處於鼎盛時期,城跨尼羅河兩岸,有「一百個城門的底比斯」的描述,可惜毀於公元前88年。

現存的古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兩千多年。難怪許多旅遊者都說,不到盧克索就等於沒到埃及。

盧克索古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尼羅河東岸的卡納克神廟(karnak temple)和盧克索神廟(luxor temple) 。

盧克索神廟是著名的古迹之一,它坐落在尼羅河的東岸,是公元前1398—1361年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九個國王艾米諾菲斯,為所崇拜的太陽神阿芒和其父、其妻以及兒子月亮神修建的。這座廟原長190多米,寬約50米,包括庭院、大柱廳和諸神殿等。在十八王朝後期,拉美西斯一世法老王又在庭院內增建了許多石柱,並在庭院前修了一條宏偉的塔形門道,擴大了神廟,長度也增加到約260米

卡爾納克神廟是埃及最大的廟宇遺址。建於公元前十九世紀,後幾經擴建,反映了古埃及不同時期的建築藝術風格。這裡有建於公元前333-30年大塔門。建於公元前945年、佔地面積86000平方英尺的埃及最大的神廟院;建於公元前1350年的第二塔門等。

國王谷是盧克索的第三大旅遊點。這是古代國王的墓地,位於尼羅河的西岸。公元前1560-1100年即第十八至二十五朝的統治者,都在這裡為自己建造了陵墓。陵墓的形式基本相同,坡度很陡的階梯通道直通陵墓走廊,走廊通前墓室,前室內有數間墓穴,放木乃伊的花崗岩石棺停放在最後一間墓穴。墓穴的牆壁和柱子刻有浮雕和象形文字。現已發現64所陵墓,其中有17所對外開放。除西提一世,艾米諾菲斯二世陵墓外,最聞名的要數圖坦阿蒙墓了。

圖坦阿蒙墓建於公元前1350年左右,儘管最小,但在這裡發現的東西,無論從種類上還是歷史價值上,都是獨一無二的,至今未被其他新發現所超過。這座墓室的入口處前方立有兩尊國王的石象,石棺分三層,外棺最大,幾乎添滿了整個墓室,墓內有許多珍寶、古董和歷史文物。圖坦阿蒙由金子和寶石包嵌,埋在石棺內,這些珍寶於1931年起展出在開羅市的埃及博物館內。

盧克索的名勝古迹,吸引了無數的世界遊人,每天乘坐飛機和游輪到這裡的旅遊者絡繹不絕,使這裡成為埃及旅遊業外匯收入最多的城市。

六、獅身羊面像

開羅的獅身人面像舉世聞名,成了古埃及文化的標誌。但鮮為人知的是,在埃及還有獅身羊面像呢。

獅身羊面像最集中的地方,莫過於埃及南部城市盧克索的卡納克神廟了。要進入神廟大門,必須走過一條長長的甬道。甬道兩旁,是看上去有些滑稽的獅身羊面像。只見那些前爪伏地卧著的雄獅上面,無一例外全是羊角、羊臉、羊耳,栩栩如生,十分逼真。

這條甬道叫「公羊之路」,又稱「斯芬克司道」,全長約300多米,獅身羊面像多達90多座。此外,在卡納克神廟與盧克索神廟間,還有條類似「公羊之路」的路,有數百個獅身羊面像,只是現在已不對外開放了。

「有沒有搞錯呀,怎麼會有獅身羊面像?」看到獅身羊面像後,許多遊客都會這樣頗為驚訝地說。也難怪,在開羅等地看到的是獅身人面像,乍見這情景,真有些疑惑。

獅身人面像好理解。法老們常常將獅身人面像放在墓穴外作為守護神。古埃及人崇拜獅子,獅身人面像寓意智慧和權力,人面一般以法老的形象為基準。如三座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像,就是依照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哈夫拉的模樣精心雕造的。法老希望自己能夠擁有獅子的身體,向臣民顯示威力,並在死後受到保護。可羊面怎樣解釋呢?難道法老們希望自己成為一隻溫順柔弱的小綿羊不成?

原來,在這裡,獅身依然象徵威嚴、力量和王權,而羊頭則代表阿蒙神,埃及史書記載「獅為百獸之王,象徵統御的力量;公羊接受阿蒙神之神力,威力無比」,兩者合在一起,則標誌著神明的最高權力,寓意法老的力量和生命力等。

其實,卡納克神廟就是獻給阿蒙神的。阿蒙神本是盧克索的地方神,到中王國時期,盧克索形成了一個崇拜阿蒙神的中心。後來,古埃及第18王朝時,阿蒙神的地位超過其他眾神,成為埃及的第一神祗。這期間,人們在卡納克為阿蒙神建造了一座氣勢恢宏的神殿。

為什麼法老不再堅持在獅子身上雕上他們的頭像了呢?原來,阿蒙神作為全國最高神的地位確立後,被視為「萬物的創造者」,任何法老都必須依靠他的庇護和佑助才能使江山永固,否則社稷難保,甚至有生命危險。為討阿蒙神歡喜,法老不再將自己的形象雕刻在獅子身上了,而代之以阿蒙神青睞的動物———羊。

不過,法老們還是做了變通。他們把自己的形象挪了個地方,雕刻在了公羊頭前的脖子下面、獅子的兩個前爪之間。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得到阿蒙神的庇護了。但相比之下,法老們的個頭兒小多了,表明他們對阿蒙神的敬畏。

七、探訪帝王谷

帝王谷位於埃及盧克索尼羅河西岸的沙漠中,是古埃及第十八、十九、二十王朝歷代法老們的陵墓集中谷地,這裡已發現的陵墓近七十座,大都依岩開鑿,墓內有出色的浮雕和生動的壁畫等。其中,圖特卡蒙陵墓最令人觀止。

在1900年左右,幾乎所有帝王谷里的陵墓都被發現了,考古學家和盜墓者在這方面平分秋色。但是仍然有成群的人在帝王谷里轉悠,他們都是在尋找傳說中國王圖特卡蒙的陵墓。

圖特卡蒙是3300多年前的一個年輕埃及法老,他曾在金雕御座上管理著龐大帝國。他的統治時間短暫,在埃及漫長的法老時代中,圖特卡蒙因為在位時間短而名不見經傳,他的猝死也使得他沒有事先修建的豪華金字塔陵墓。正因為不起眼,其陵墓在很長時間裡始終沒有被發現。

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熟讀古埃及歷史,發現圖特卡蒙陵墓是他畢生的夢想。1903年起,他就帶領助手在帝王谷的每一寸土地上搜索,1922年11月5日,在19年的努力後,他終於找到了圖特卡蒙陵墓入口。它竟然位於另一個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六世的陵墓下面,開鑿於岩石內。

這是3300年來惟一一個完好無缺的法老陵墓,也是埃及最豪華的陵寢,更是埃及考古史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卡特之前以為這個年輕法老的墓葬品會比較簡單,誰知之後長達3年時間的挖掘向全世界證實了這種預想的愚蠢。卡特說過,圖特卡蒙一生惟一出色的成績就是他死了並且被埋葬了,這話是有道理的。那個成為埃及文明象徵的純金面具,那個純金製成的棺材,那個由純金雕制鑲滿寶石的王位,那些鋪滿墓室牆壁的純金浮雕,那具完整無缺的木乃伊……所有一切都讓人驚嘆,3300年前埃及人的工藝技巧和現在的我們到底有什麼不同?

早晨的空氣里有微微的涼意,在晨霧未散的沙海中,我在極力猜想著幾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是如何思想的。。。 莫非古埃及人的生死觀非常豁達——崇拜死亡?莫非他們認為現世是暫時的,來世才是永恆的?莫非他們認為死亡是通向極樂世界的必由之路?莫非這裡就是通往永生的大門,走向天堂的階梯?如此天方夜潭的奇象,難道真是5000年前祖先的傑作?

帝王谷的法老陵墓,見證著時光的存在。雖然歷經千年的風霜,卻依然埋葬在沙漠中,笑看滄海桑田、人世變幻,生命就是這樣流逝在歲月的縫隙里。

我在位於尼羅河西岸沙漠中的帝王谷,親自體驗著這裡撒向大地的光芒,傾聽著時間的聲音,在歷史面前,一切都微小地如同一粒塵埃。 因為,所有的驚天動地都埋葬在沙漠里了。

八、埃及的博物館

埃及博物館是旅遊者到埃及參觀的第一個景點,但卻成為我此次埃及之行的最後一個參觀採訪之地。從盧克索返回開羅後,一下飛機就來到這裡,目的是想拍些文物的照片。

早就知道這裡有大約15萬件收藏品,而且99.9%都是真品。博物館規定遊客在館內是禁止照像的,但是由於工作的需要,熱情的主人破例為我放行。儘管如此,我還是堅持不用閃光燈拍攝。因為,這裡的文物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愛護這裡的文物是每個人的義務。

一走進埃及博物館內部,映入眼帘的是雄偉的拉美西斯二世的立像,大廳中則整齊的排列著石棺等,包括有3500歷史的做木乃伊的石灰岩床、花崗岩做的人型棺,再往裡走,就是極為著名的卡菲王坐像、雪花石膏制的內臟容器、拉荷泰普王子夫妻像、木乃伊人形棺… 大都十分華麗、壯觀。可惜現今發現的法老王墓,大都已被盜墓者洗劫得差不多了,唯一倖免而能完整出土、並因此而出名的也只有圖特卡蒙的陵墓了!

圖特卡蒙墓的寶藏,在博物館的二樓。那金光閃閃、令人難忘的黃金面具,不僅充滿活力的面容栩栩如生,以石英和黑曜石嵌上的眼睛,更讓人感到法老在凝視著遠方,果然名不虛傳,令人注目驚嘆!為什麼在9歲登基、18歲就死亡的圖特卡蒙的陵墓,出土了如此驚人的殉葬品?其它的一座座巨大的人形棺、一具具完美的陪葬品,也都使人暇想無窮…

熱情的主人,還向我們介紹了一些經常看在眼裡、卻不知情的細節。如蓮花是埃及的國花;古埃及的人體雕像如果左腳在前表示活著,如兩手交叉在胸口前則表示死亡;好比法老像的鬍子如是直的表活著,如末端有翹起來則表死亡;經常出現在壁畫和人體裝飾上的眼鏡蛇和鷹神,則前者是下埃及的神(金王冠)、後者是上埃及的神(銀王冠)。(另外,埃及現在的國旗由黑、白、紅、叄色和老鷹所組成,分別代很尼羅河泥土、和平、為國家犧牲、埃及文明。)

館內還有一木乃伊室,據說是1994年才開放。沉睡在這裡的木乃伊,有不少是埃及著名的法老,如拉美西斯二世、塞提一世(Setil)、圖特摩斯四世(Thutmosis IV)等,具具十分清晰地叫人一覽無遺,其中有幾具的表情更是活脫。不知這樣觀賞他們,是否會冒犯和觸怒了他們的沉眠?

博物館內,放眼望去儘是兩千年以前的古物。館內還有許多小巧可愛的模型,展示著古埃及人的生活方式,包括軍隊的列陣、家畜的點收、戒船出遊、家居生活、棋藝及歌舞、農耕、做麵包…等等,日常所用的枕頭、床鋪、文具、飾品、寶石、甚至還有數千年前的食物、種子、動物(鱷魚、貓、狗、鳥)的木乃伊,看得人目不暇接。可惜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只重點地走馬看花了。想想看,15萬件館藏品怎麼能在有限的時間裡細看呢?只能期許自己下回來埃及時再細看了。

離開埃及博物館時,我在紀念品櫃檯買了一尊圖特卡蒙的黃金面具,當然是個假的模型,只想留個紀念而已。

其實,我能從埃及博物館內帶走的東西夠多了,那就是在這裡拍攝的照片,照片中的文物可是真的噢!

九、埃及人的習俗

中國人出了國門,就成為"外國人"。既然是「外國人」,到了人家的國家,就應該入鄉隨俗。因此,我在去埃及前和在埃及期間,對埃及人的習俗都很留意。不妨將我了解的告訴大家。

埃及人的交往禮儀,既有民族傳統的習俗,又通行西方人的做法, 兩者皆有。對於前往埃及的中國人來說,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儀容與形象,男士應刮鬍,頭髮整齊;女士可適當淡妝,但不應濃汝艷抹,給人以輕浮風騷之感,穿著要整潔,並要注意場合。如果女士穿著絲絨旗袍和高跟鞋逛公園,自以為很美,殊不知穿錯了場合,令人發笑。在埃及,一般說正式場合穿西服,家訪穿襯衣不扎領帶,外出遊玩宜著T恤衫和旅遊鞋,總之,出席一項活動時要斟酌一番,要跟多數人和諧、合流。

埃及人見面時異常熱情。一般情況下,見到不太熟悉的人,先致問候的人說全世界穆斯林通行的問候語---"安塞倆目爾來庫姆"(直譯為"和平降於你",意為"你好").我國穆斯林簡稱它為"色蘭".如果是老朋友,特別是久別重逢,則擁抱行貼面禮,即用右手扶住對方的左肩,左手摟抱對方腰部,先左後右,各貼一次或多次.而且還會連珠炮似的發出一串問候語:"你好吧?""你怎麼樣?""你近來可好?""你身體怎樣?"等等.

如果你上門拜訪朋友,主人會一次或多次地重複說:"愛赫蘭烏塞赫蘭烏邁爾哈板"(意為"你遇到的是親人.你走的是平原,歡迎你").有時也簡單地說:"愛赫蘭!愛赫蘭!"女性之間出於禮貌或表示親熱.更多地採用溫柔的貼面禮,一般是先右邊貼一次.後左邊一次。異性之間通常是握手,只有親戚之間行貼面禮,男女之間也可不握手,男士不宜主動伸手,握手時不應交叉,即四人呈"十"字形面對面握,男士在握手時必須從座位上站起來,女士則不必,可以繼續坐在椅上。

埃及人不忌諱外國人家訪,甚至很歡迎外國人的訪問.並引以為榮.但異性拜訪是禁止的,即使在埃及人之間,男女同學、同事也不能相互家訪.除貧困戶外,埃及人家裡都有客廳.卧室作為私房是不歡迎外人入內的。家訪時應主動問候老人並與之攀談,埃及人樂於天南海北地神侃.一般應在聊完一個話題後告辭.主人對客人說:"邁阿.薩拉麥")直譯為"平安伴隨你",意

為"一路平安"或"再見").客人不宜重複此話.仍可說:"阿塞倆目.爾來庫姆".

埃及人的親吻方式 埃及人稱親吻為"布斯", 嘴對嘴的接吻局限於情人和夫婦之間, 而且在公開場合是禁止的。聽說曾有一對熱戀中的青年男女,在公園中情到濃時禁不住擁抱親吻,恰好被警察看見,被帶到警察局,交付罰款後才被釋放。夫妻一方出遠門,在車站或機場送別和迎接時,丈夫只能吻妻子的臉頰。

有一種吻,可譯為"吹吻".方法是將右手掌張開,用嘴向手掌吹一口氣,把"吻"吹給遠處的人.

此外,有表示喜悅感情的吻,如兒女考試成績優異或獲獎,父母摟抱兒女,邊說:"謝謝,謝謝",邊親吻他們的臉頰。表示尊敬的吻,則是吻手背, 兒女對父母、弟弟對兄長、年輕人對長者、地位低的人對地位高的或有權勢威望的人實行吻手背。

埃及婦女的禁忌 按伊斯蘭教義.婦女的"迷人之處"是不能讓丈夫以外人的窺見的.即使是同性之間,也不應相互觀看對方的私處。因此,短、薄、透,、露的服裝是禁止的,哪怕是嬰兒的身體也不應無掩無蓋.街上也不見公共澡堂,在埃及.看不見袒胸露背或穿短裙的婦女,也遇不到穿背心和短褲的男人.雖然.埃及人對外國人是寬容的.不像某些 伊斯蘭國家那麼嚴厲,但必須提醒一點;在埃及穿背心、短褲和超短裙是嚴禁到清真寺去的。

埃及人喜歡的顏色 一般來說,埃及人喜歡綠色和白色,討厭黑色和藍色。他們在表示美好的一天時,稱"白色的一天";而不幸的一天,則稱做"黑色的一天或藍色的一天"。對真誠坦率的人,稱為"白心";而稱充滿仇恨,嫉妨,奸詐的人為"黑心"。埃及的喪服為黑色。有地位或年老者喜好黑色或深色服裝.以表示莊重和顯示其威望。

在埃及人面前盡量不要打哈欠 如果實在控制不住,應轉臉捂嘴並說聲"對不起"。埃及人討厭打哈欠,認為哈欠是魔鬼在作崇。一個人打哈欠,如同犯罪似的急忙說:"請真主寬恕" 。而對打噴嚏卻認為不一定是壞事,一個人如果在眾人前打噴嚏,則說:"我作證:一切非主.惟有真",而旁邊的人卻說:"真主憐愛你",打噴嚏的人接著說:"真主寬怒我和大家"。

埃及人的習俗還有很多,我知道的也是一知半解,由於時間的關係就寫這些吧。

還有一個小秘密,在埃及什麼樣的女人最漂亮?根據我的觀察,就象我國唐朝時的標準一樣,在這裡豐滿的女人最漂亮。在「牧羊人」飯店,看到的埃及當代四、五對青年的婚禮,就證明了這一點。根據是,能在這個五星級飯店舉行婚禮的都是有錢人,新娘都是豐滿型的,在婚禮上穿的婚紗可是薄透露的啊!聽說廋女人是不太好嫁人噢。當然,這只是我通過觀察的猜測,沒有好意思向埃及同行打聽和證實,等下次到埃及再問吧。

十、再見,埃及!再見,開羅!

我們在埃及訪問的最後一天,熱情的主人舉行了招待會為我們送行。

招待會一結束,我們就直奔開羅國際機場。21點30分,當我們乘坐的希臘奧林匹克航空公司的飛機,騰空而起飛向迪拜時,我才真正感到在埃及停留的時間太少了,對埃及的了解也太少了。儘管我來埃及帶的50個膠捲已全部拍光,但是我還是後悔帶的太少了。

飛機向夜空中飛去,透過舷窗向外望去,開羅那美麗的夜色,那宏偉壯觀的金字塔、古老的尼羅河、那盧克索的神廟、阿斯旺的美麗風光和熱情好客的朋友,已經漸漸離去,但是這裡的一切,都已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再見吧,埃及!再見吧,開羅!(完)

推薦閱讀:

入埃及記-卡那卡和盧克索神廟
埃及游:盧克索與帝王谷(葉平)
神秘吉薩金字塔群(憧憬埃及文明1)
到處留情之埃及篇:(1)我要去埃及
從突尼西亞到埃及、約旦和葉門---

TAG:金字塔 | 印象 | 2011 | 埃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