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酒傾茶萬古情——李清照在青州的文學創作簡介 ? 國學網

斗酒傾茶萬古情——李清照在青州的文學創作簡介

崔永勝(江西師範大學歷史系)

  李清照(1084-?),北宋濟南章丘明水人。李清照可謂出身名門。父親李格非,是宋代著名學者。母王氏,是仁宗朝重臣、狀元王拱辰的孫女。她在汴京度過了自己爛漫純真的少年。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十八歲的李清照與當朝宰相趙挺之之子、二十一歲的少年才俊趙明誠結為連理。由於兩人志趣相投,婚後生活幸福美滿。大觀二年(1107),公公趙挺之病死,接著夫家被抄,夫婿入獄,由於沒有趙家人犯罪的證據,不久被釋放。於是趙氏一族回到青州老家。

  對於這次免官歸里,李清照沒有趙氏一家的沮喪不安,她感到的是一種遠離政治紛擾、重回自然的輕鬆。從她甫歸青州創作的《小重山》可以看出這種欣喜之情:

  春到長門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開勻。碧雲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  花影壓重門,疏廉鋪淡月,好黃昏。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

  趙家被抄在大觀元年(1107)七月,後趙氏族人身陷囹圄,回鄉應在這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與這首詩創作時間——初春相和。「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一句如釋重負,可見李清照對回鄉生活的盼望已久和深切的期待。把這次歸鄉比作陶淵明的歸隱。也在此時,李清照把夫妻二人的居室命名為「歸來堂」,與上詞皆取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之意。同時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取意於《歸去來兮辭》中「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一句。

  歸鄉對李清照夫婦來說是得其所願。沒有了官場榮利的左右和提心弔膽,他們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他們美好的生活中,吟詩作詞、收藏考據。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中回憶這段美好時光時說:「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無明珠、翠羽之飾,室無塗金、刺繡之具。」經濟上雖然清苦,他們在精神上卻得到了用金錢買不到的滿足和愉悅。他們用節省下的錢搜集金石書畫,共同鑒賞,寫作題跋,《金石錄》主要是在這段時期寫成的。

  在這種悠閑的生活中,李、趙的感情得到了升華。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中提到「翻書傾茶」的千古佳話,千百年來為人所艷羨:

  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

  無怪乎老年李清照回憶這段時光時,說自己「甘心老是鄉矣」。這種甜蜜的生活在李清照的詞《醜奴兒》中有所體現: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炎。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  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這首小詞裁取了夫妻生活中晚飯後睡前的一個小鏡頭,通過對女主人公嬌媚外貌的描寫,營造了一個香艷甜蜜的氛圍。最後一句,一笑一語,把這種香艷又向上升了一個層次。從中可見二人的幸福生活。

  除了卿卿我我的甜蜜,還有小別的憂愁,在這段時間裡,趙明誠曾約好友遍歷山東名勝,動輒幾月不歸。敏感多情的李清照獨守空閨,其思夫之情可想而知。李清照表達這種情感的詞最多,以《蝶戀花》為代表: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初春時節,趙明誠攜友人出遊,李清照被拋閃在家。看著發芽的柳枝,怒放的梅花,自己卻孤身一人,只有用睡覺來打發無聊的時間。終於捱到晚上,獨自剪著燈花來度過漫漫長夜。女詞人在最後抓住「剪燈花」的細節,使整首詞更加生動、鮮活起來。這種美好的生活隨著趙家的平反而結束。政和元年(1111)初,趙挺之的夫人郭氏奏請朝廷恢復其已故丈夫的觀文殿大學士的官職。大約在這之後,趙氏三兄弟相繼出仕,但大多是一些閑散差使。趙明誠有確切記載的出任實缺地方長官是在宣和三年(1121),出任青州以東幾百里的萊州(今掖縣)的知州。從文獻資料來看,大部分時間趙明誠是單獨在萊州的,李清照仍留在青州。在趙明誠赴任的那一年八月,李清照曾去萊州探望過他。在路經昌樂驛館時,寫下了思念家中姊妹的《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李清照在青州的歲月是她創作的黃金時期,除了大量的詩詞外,她的詞學理論著作《詞論》也是在青州創作完成的。[1]這篇文章只有五百多字,但內容卻極為豐富。從詞的產生說起,回顧唐代以來詞的發展脈絡,並對北宋以來的重要詞作家進行品評,以表達自己對作詞的看法,得出詞「別是一家」的結論。其中尤值得稱道的是,李清照作為封建社會的小女子,不盲從前人,而是逐一指出各家的不足,即使連其父的師輩蘇軾也不能倖免,認為其詞「皆可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展示了李清照與眾不同的胸襟和過人的膽識。

  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趙明誠轉任淄州(今淄博市淄川區),離青州只有百里之遙。可能是由於李清照在青州的緣故,趙明誠的任所都在青州周邊。此前此時的政治形勢急轉直下,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侵,宋軍全線崩潰。徽宗在慌亂中退位,把這個爛攤子甩給了兒子欽宗。但當時戰火還沒有直接影響到京東東路一帶。同時,一些南逃的士兵流入青州,對當地的治安造成一些影響。此後,金兵多次南下,終於在靖康元年(1126)年底,攻陷汴京,掠徽、欽二帝北去。北方地區馬上陷入無政府狀態,局勢相當混亂。建炎元年(1127),三月,李清照的婆母在建康去世,趙明誠奔喪先期到達建康。兩人鑒於當時的形勢,山東很快將非大宋所有,所以趙明誠還帶走了十五車金石書畫。李清照留下照管家裡的其他事務。不久,李清照也南下。這年十二月,青州敗將王定擁兵作亂,留在青州歸來堂的大宗珍貴文物書畫化為灰燼。至此,李清照結束了她一直念念不忘的「屏居鄉里」的幸福時光。

  南渡後,李清照顛沛流離,國亡夫死,凄涼的晚景使她對這段時光更加眷戀。趙明誠死後,李清照寫有一首《偶成》詩,表達了她對歸來堂生活的懷念: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叢曾賦賞花詩。  今看花月渾相似,安得情懷似昔時。

  趙明誠卒於建炎三年(1129),上推十五年,正是二人屏居青州時。

  注釋:

  [1]諸葛憶兵《李清照與趙明誠》,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68頁。


推薦閱讀:

千古才女李清照,你只知道她愁,卻不知道她到底愁什麼?
《李清照評傳》上
康震評說李清照——子虛為友咫尺千里
李清照與張愛玲誰是中國文學「一姐」?
李清照一首《浣溪沙》中,首句淡盪春光寒食天,為何是春光融合,春風和煦呢?

TAG:文學 | 創作 | 國學 | 李清照 | 文學創作 | 青州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