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在武術運動中的作用(上)

  武術是中華民族的國術之一,它具有技擊防身和強身健體的雙重作用,經絡與這兩方面有著密切聯繫。人們常可在一些武俠傳記中看到某武士在打通經脈後武功大增,成為一流高手。在現實的練武過程中,我們亦已體會到經絡的存在,並通過導引經絡使武術技擊提高。其次,從人體發生學知識看,在人體形成的早期胚胎髮育中,胚胎的營養輸布和代謝物的排出,全部是通過細胞間隙中的擴散完成的。此時的細胞間隙,就是最原始的經絡。在胚胎髮育的第三周初開始出現血管,直至第五周末淋巴系統形成,這時的組織間隙在長期的「沖刷」下,已發育成了相當固定的網路,這就是人體逐步形成的經絡系統。它在血管系統和淋巴系統形成之後,仍然扮演著輸送氣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角色。可見,經絡對於人體運動的重要性。同時,在經絡系統與武術運動的關係中亦蘊含著一個道理,這個道理使得中國武術與西方拳術之間有著質的不同。  練武者,「內煉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內外是相輔相成兼顧結合內勁的統一體。所謂內勁,是一種人的整體力,其中包括從地面反作用到發勁點的力。內勁的產生和運用是一個非常艱辛的過程,它需要在師父的口傳心授下進行長期的導引經絡、節節貫通、氣沉丹田等磨鍊,這就是中國「功夫」的含義。經絡究竟是什麼?人體結構包括骨架、血肉、內臟、筋皮及水分。除此之外,還有「氣」。人體從頭至腳各處間隙都充滿著「氣」。根據科學實驗證實,這種「氣」實際上就是一種霧露樣的「組織間隙液氣」,這些「氣」組成的通道就是經絡。因此,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筋肉及皮膚,並溝通人身上下內外的輸送通道。《黃帝內經》認為,經絡是由經脈和絡脈組成的,分布於體內深部的大多為經脈,而分布於人體淺表部位的則為絡脈。為此,《靈樞經脈》篇載道:「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  經脈分正經和奇經兩大類,是經絡的主要組成部分。正經有十二條,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合稱為「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奇經有八條,即督、任、沖、帶、陰蹺、陰維、陽維,合稱「奇經八脈」,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十二經脈的作用。此外,還有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它們都屬於經脈範疇,其名稱同十二正經。絡脈是經脈的分支,有別絡、浮洛和孫絡之分。經絡在武術運動中的作用體現是全方位的,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經絡與陽陽  人生有形,不離陰陽。《素問·匱真言論》對此作了詳細論述:「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臟腑中陰陽,則臟者為陰,腑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如具體落實到每一臟腑。則又有陰陽可分。即心有心陰心陽,腎有腎陰腎陽等等。所以,《靈樞·壽夭剛柔》篇說道:「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是故內有陰陽,外亦有陰陽。在內者,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在外者,筋骨為陰,皮膚為陽。」  根據經絡在人體四肢、軀幹的循行路線,又可分為陰經和陽經。例如,十二經脈就分為手三陽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陽明大腸經)、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和足三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此外,十二經別、十二筋經和絡脈等,都有陰陽之分。而在經脈內的經氣,則通過腧穴的不斷調整以保持陰陽經氣的相對平衡。正如《素問·調經論》所說:「夫陰與陽,皆有腧會。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  練武者功力的提高是周而復始循環序進的,循環越快,身體素質的變化就越快越好。在導引經絡方面,須注意陰陽不協調的時候。諸如在導引手太陰肺經時,足太陽膀胱經及其它的經脈要受影響。為此,導引經絡必須循序漸進。周天功直接練任督二脈,它們統御著人體的六個陰經和六個陽經。統六陽經的是督脈,統六陰經的是任脈。就中醫講,督脈是諸陽之會,任脈是諸陰之會。從這兩個經脈著手練功,然後帶動人體的六陽經和六陰經。由於經絡陰陽的變化帶動了人體的表、中、里內內外外的變化,從而使人的整體功力發生改變,目久逐步提高。  二、經絡與臟腑  經絡與臟腑有直接聯繫,每一經脈各屬一臟或腑,並以其所屬臟腑命名。「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是指十二經脈中氣血流行是循環貫注的。《靈樞·營氣》就其具體流注次序作了詳細描述:「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趾問,與太陰合;上行抵脾,從脾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顱內,注目內眥上,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下行注小趾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從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心至脈,出腋,下臂,出兩筋之間,人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肋,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復從跗注大趾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於畜門。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人骶,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逆順之常也。」  

  

    三、經絡與肢節  經絡內與臟腑聯繫,外聯肢節分布於體表。從《馬王堆帛書》中的十一經脈,到《黃帝內經》變成了十二條經脈,並有了明確的表裡經和同名經關係。從十二經脈的分布來看,手三陰經都分布在胳臂的內側(陰面),而手陽明在前側面,手太陽在後側面,手少陽在胳臂的正背面。如果讓胳臂自然下垂,則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與足部的六條經脈完全相同。在身體軀幹部,足陽明在前,足少陽在側,足太陽在背,仍然與四肢的情況大體相同。由於軀幹只有三個外側,故這時的足三陰經應該循經行軀幹的內部,這樣符合「陽在外,陰在內」的中醫陰陽思想。(待續)  責任編輯 喬漢
推薦閱讀:

紅豆薏米粥的副作用 哪些人不適合吃紅豆薏米粥
小磨合大作用 手把手教你新車磨合
瑪卡的功效是什麼?作用有多大?
什麼是六神,六神在八字預測中有何作用
八字十神:正印的作用及含義

TAG:運動 | 武術 | 作用 | 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