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志 : 香港民主運動的關鍵時刻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香港民主運動的關鍵時刻 / 張鐵志2010-07-01 11:06 | 閱讀(6756) | 標籤: 香港政改 | 字型大小:大中小

六月二十四日,香港立法會通過政府推出的政改方案,場內一名八零後社運青年陳景輝高喊「港人治港」,迅速被保安帶走交給警方;場外許多年輕人包圍著立法會,高喊著或靜漠在地上寫下一樣的四個字:「港人治港」。

這一天是香港民主發展的關鍵時刻。

這一天之前的半年,香港的政治無比高溫燃燒著。2004年人大常委會決定二零零七、零八不會實行雙普選;2005年香港特區政府提出政改方案被否決,香港的民主前景就陷入停滯。

今年一月,民主黨與部份人士組成終極普選聯盟,敦促特區政府就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選舉提出改革方案。但泛民派的另兩個政黨社民連和公民黨走了另一條路,他們的五名立法會議員在一月底辭職,主張補選就是對廢除功能組別,實現2012特首和立法會雙普選兩個重要民主主張的公民投票。

於是,香港泛民派開始分裂成兩種路線,民主黨強調與北京接觸,進行談判;社民聯公民黨和社運界則希望透過累積群眾基礎,給予北京更大壓力。

4月14日,特區政府公布經過三個月諮詢的政改方案,主要內容是立法會新增五席直選議席和五席由區議員互選的區議會功能議席,同時將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人數由八百增加至一千二百。果然讓許多港人深感失望。

對於五月十六日的補選,公民黨、社民連的「五區公投」和「全民起義」等口號讓香港及北京政府深感不安,親北京的建制派拒絕參加,行政長官曾蔭權則表示不會去投票,但卻激起許多香港八零後青年的政治熱情。選舉結果是五名泛民派辭職議員全部當選,但投票率只有百分之十七點一。

六月初,特區政府為了推動他們提出的政改方案在立法會通過,宣佈「起錨」行動,上街宣傳政改方案,但屢遭民眾奚落。曾蔭權並首次與反對黨的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公開辯論,結果只有百分之十五的支持率。

公投和朝野辯論這些香港人首次嘗試的政治實踐,還只是前菜。就在政改方案表決前兩天,香港政府接受民主黨提出的修正意見(即在立法會普選前的過渡期,新增的區議會功能議席由區議員提名,但交由320萬非功能的選民選出)。2012政改方案通過。這個結果將深深影響香港民主進程。

對中共來說,2003年二十三條立法、2005年政改方案的接連失敗,對他們帶來重大挫折。而五一六的公投結果雖然投票率不高,但社民連、公民黨等強硬派力量卻在泛民派中卻明顯增加,讓北京感到壓力,所以更急迫要推動他們的政改方案。

對民主黨來說,他們認為他們成功地在既有限制下增加功能組別的民主成份,而可以讓立法會由量變到質變。他們更認為由過去的議會抗爭和社會行動,增加多一個對話談判的平台。

但對徹底反對2012政改方案的人來說,民主黨背叛了他們對於普選和廢除功能組別的承諾。且實際上,新增加的席次只有少數會屬於民主黨派,意義不大;但立即的政治效應卻是讓曾蔭權由於通過這個政改而獲得正當性,也降低北京提出更進步方案的誘因。並且,今日民主黨妥協,未來難保不會有更多妥協。

事實上,北京雖然承諾普選時間表,但到底何謂普選?六月初,人大常委副秘書長喬曉陽就定義「普選」為保障人人享有平等的選舉權,至於「普選時提名的民主程序如何設計,需要根據基本法的規定深入研究。」換言之,中共可能還是牢牢掌握特首提名權,使普選名存實亡。

對反對派來說,香港民主前景的關鍵不在於要不要對話,而在於要能持續累積的人民力量,去形成一個強大的民主運動,來落實真正的普選。

從06、07年的捍衛天星和皇后碼頭的歷史記憶,08年保衛象徵本地文化對抗大地產商的利東街;09年至今反對興建高鐵、保育菜園村的運動,乃至從未間斷的六四紀念活動,香港已經累積起一個對抗資本、反對威權、反思香港殖民的民主運動。這是香港最難得的資產。而他們要在這個人民運動的基礎上,去爭取港人民主治港的權

推薦閱讀:

喝一次酒,一周努力都白費了嗎?
會生產≠會設計 | 國產運動鞋的設計囧途
李一男要出獄了,王欣也不遠了
運動系統知識點小匯總
簡單運動6分鐘瘦全身

TAG:香港 | 運動 | 五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