竄三苗於三危——齊家文化玉器的民族屬性與歷史淵源(一)【附圖多】
竄三苗於三危——齊家文化玉器的民族屬性與歷史淵源(一)
《傳說中的古代中國》。來自顧頡剛先生所編寫的《中國歷史地圖》,儘管不太準確,但它反映了老一代歷史學家對中國史前傳說和史前部落及其分布的一些猜想。當然,這些地圖在發表時,很少有人知道良渚,只有極少數考古學者,在良渚發現了一些黑色的陶片。因此,這個中國新石器晚期最重要的文明遺址,在這幅地圖中是一片空白。這幅地圖中的紅色元素以及「良渚」的字樣,是本博加上的,它標明了太湖地區以玉琮為代表的東南方史前文明,向中國西北方遷徙的路線。根據傳說,「三苗」在江西省的鄱陽湖與湖南省的洞庭湖之間,三苗集團後來被舜和大禹所消滅。舜死於蒼梧,禹死於會稽,他們可能都死於對三苗的戰爭。後來,強大的三苗集團被驅趕進中國南部的大山,但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被俘虜了,成為奴隸。這些人被集體轉移到一個叫做「三危」的地方,那是西北窮山惡水之地,但是卻盛產美玉。在「三危」附近,赫然標註著「羌」的字樣。
玉琮,餘杭縣安溪鄉下溪灣村瑤山墓地出土。這是良渚極盛時期的玉琮,良渚文明存在於距今4200至5300年以前。良渚文明消亡之日,正是西北出現齊家文化的開始。在良渚古國崩潰之後,一部分良渚人溯長江向西逃亡,第一站就是江西鄱陽湖地區,他們在這裡堅持了一百年以上,繼續與北方王朝進行著最後的抗爭。
玉琮。江西省德安縣鄒橋鄉湖塘水庫區新石器時代遺址採集,現藏於德安縣博物館。注意,這是標準的良渚玉琮,出土於江西,而且同樣出土於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而在那個時代,這一地區生活著三苗人。
玉琮,江西省豐城市茶塘鄉古縣城遺址採集,現藏於豐城市博物館。這是一隻良渚晚期的玉琮,它在江西出現,再一次證明了三苗人的來歷。跟據現有資料,江西發現的良渚玉琮僅此兩隻,它們可能仍然是良渚製造的舊物,在鄱陽湖地區,三苗人沒有找到新的玉礦。
玉琮,四川成都市金沙遺址出土。這也是一隻標準的良渚晚期玉琮,但是,它比金沙遺址還要早一千多年。
玉琮,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這種帶弦紋的琮,與齊家文化玉琮有一定淵源了。在前面的地圖上,四川盆地被標上了「蜀山氏」的字樣。而蜀山氏離三危不遠了。
齊家文化 玉琮。高16.7、寬7.2、射徑7.2厘米。青綠色,表面局部有白色沁斑。體呈長方型,兩端作環形口,中心有一兩端對穿的圓孔,外周四面呈長方形。器表飾五道一組的弦紋三組。器體打磨精緻。「靜寧七寶之一」。甘肅省靜寧縣治平鄉後柳溝村出土,現藏於靜寧縣博物館。
齊家文化是1924年首先在甘肅省廣河縣齊家坪發現的,據碳14測定,它的絕對年代在公元前2050~l915年前後,但東邊的要比西邊早。齊家文化可分為甘肅東部、中部、青海東部及甘肅西部幾個亞區,其屬性已步入銅石並用及早期青銅時代,聚落遺址一般都選在便於人們生活的綠洲中部的一些河流的河旁台地上,其主要河流為在河隴境內的黃河沿岸及其支流渭河、湟水、洮河、大夏河流域和河西走廊的疏勒河流域,面積達幾十萬平方公里。現今為止齊家文化對已有較多的正式調查和田野考古發掘,其中比較重要的有:甘肅武威皇娘娘台遺址、甘肅永靖縣秦魏家齊家文化墓地、甘肅永靖縣大何庄齊家遺址、甘肅廣河縣齊家坪遺址、甘肅永靖縣張家嘴與姬家川遺址、甘肅積石山縣新莊坪齊家文化遺址、青海樂都縣柳灣墓地、青海大通縣上孫家齊家遺址、寧夏固原海家灣齊家文化墓地等。齊家文化的年代據考古學家碳十四測定,上限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下限可能已進入商代。即距今4300——3500年左右——百度百科
玉琮 齊家文化。高14.7,寬8.2,射徑8.2厘米。青色,有褐斑。體作委角長方體,中心有一上下對穿的圓孔,器兩端呈圓口形,器外轉角有十三節凹槽。器體打磨精緻。 「靜寧七寶之一」。甘肅省靜寧縣治平鄉後柳溝村出土,現藏於靜寧縣博物館。
齊家文化 玉琮。高16.7、寬7.2、射徑7.2厘米。 湖綠色,表面有褐斑和白斑。體兩端作環形口,中心有一兩端對穿的圓孔,體作長方體。器體打磨精緻,光素無紋。 「靜寧七寶之一」。甘肅省靜寧縣治平鄉後柳溝村出土,現藏於靜寧縣博物館。
齊家文化 玉琮。高12.8、寬8.3、射徑8.3厘米。青玉質,局部有乳白色浸斑。體作規整的長方體,兩端作環形口,中心有一兩端對穿的圓孔。器體打磨精緻,光素無紋。甘肅省靜寧縣治平鄉後柳溝村出土,「靜寧七寶之一」。現藏於靜寧縣博物館。
玉璧。齊家文化 直徑27.3、孔徑7、厚0.78厘米。青色,局部有深褐色斑和白色浸斑。體扁平,中心有一單面穿圓孔。外緣不甚規整,通體磨光,素麵無紋。 「靜寧七寶之一」。甘肅省靜寧縣治平鄉後柳溝村出土,現藏於靜寧縣博物館。
玉璧 齊家用文化 直徑32.1、孔徑4.5-5、厚0.78厘米。青白玉質,有深淺不一的褐色斑紋。體扁平,中心有一單面穿圓孔。外緣不甚規整,通體磨光,素麵無紋。甘肅省靜寧縣治平鄉後柳溝村出土,「靜寧七寶之一」。現藏於靜寧縣博物館。
玉璧 齊家文化 直徑27.8,孔徑5.9,厚0.7厘米。青玉質,有深褐色斑紋。體扁平,中心有一單面穿圓孔。通體麻光,素麵無紋。甘肅省靜寧縣治平鄉後柳溝村出土 ,「靜寧七寶之一」。靜寧縣博物館藏。
據說,靜寧「七寶」原應為「八寶」,一共為四琮四璧,但有一璧居然流失了,所以變為「七寶」。七寶之說據稱是楊伯達先生所取的名,之所以稱為七寶,是因為它們件件都是齊家文化玉器的極品,極為難得也極為罕見。這些珍寶均出土於靜寧縣治平鄉後柳溝村的一個土坑之內,土坑上有石板覆蓋,所以專家們說,這是一個祭祀坑,而不是墓葬。祭祀坑看來是祭祀天地用的,因此這些玉器精作精美,它們反映了祭祀的規格,非常之高。回顧一下,本博在前面曾介紹過魏國的玉器,其中用來祭天的大玉璜,也是極品,看來古人郊祭的禮儀是非同一般的,它們往往超過了帝王陵墓陪葬玉器的規格。還有一個謎可以作一下聯想,紅山的「C」形龍,也不見於部落領袖或者高級巫師的墳墓,而見之于田野,其中三星它拉的一枚,據說也是用一塊石板蓋著的,在一土坑之內。極有可能那也是祭天之物,不在墳墓區,而在於某一古代聚落北郊之田野。本博曾想過,《周易》關於「潛龍勿用」以及「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之類的爻辭,是否會與這些埋在郊外的玉龍有關?所以說,一些事情還需要繼續努力探索,方可以逐步還原歷史的真相。
齊家文化 玉環。直徑8厘米。綠色蛇紋石,夾雜有黑色斑點。扁平圓形,殘存一半。內外邊緣周正,取圓較好,孔較大,表面邊沿打磨圓潤光滑。甘肅省武威市皇娘娘台出土,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玉錛 齊家文化。長11、寬3.8、厚1.1厘米。青玉,有黃色及黑色斑點。扁平長條狀,平頂略窄,一側平直,一側為不規則自然邊,有皮料。刃部略寬,單面斜刃,表面邊沿打磨圓潤光滑。甘肅省武威市皇娘娘台出土,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玉斧 齊家文化 長25.8、寬5.3、厚1.3厘米。灰綠色,玉質較差。扁平長條狀,頂部平齊,兩側平直,雙面直刃,刃部略收攏,略呈弧形。頂部上段有捆紮使用痕迹。通體經打磨。甘肅武威皇娘娘台出土,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玉斧 齊家文化 長11、寬3.8、厚1.1厘米。青玉,有黃色、白色浸蝕。體扁平,呈長方形,頂部微呈弧形,兩邊平直,雙面弧刃,較寬。頂端有一圓形鑽孔,單面鑽透,孔壁留有明顯螺旋鑽痕。斧四邊較薄,中間較厚,通體磨光。甘肅武威皇娘娘台出土,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玉璧 齊家文化。直徑8.5厘米。青白玉,邊緣有黃褐色沁斑。玉璧近正圓形,不甚規整,璧面平,未施花紋。斷面不等高,邊緣打磨較粗糙,中孔單面鑽成,孔呈一面大,一面小,鑽透處留有裂紋毛剌,未做修飾。武威市皇娘娘台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
皇娘娘台遺址,一共進行了四次發掘,據說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僅其中一座墓就出土了玉璧83件,但是這些玉器的圖片資料很少公之於眾,大約就鎖在甘肅省博物館的庫房裡了。這些玉器在土裡埋藏了四千年,如今方與埋著的並無區別,見不了人,不知這是為什麼?在墓葬中一次埋這麼多的玉璧,最早始見於良諸,後來在戰國時代以及西漢南越王墓中,都有重現。
玉璧 齊家文化 直徑9.1厘米。青白玉,泛黃。近正圓形,不甚規整,表面拋光欠佳。璧面留有一直線切割痕迹,未做修整,斷面一邊高,一邊低,中孔較大。甘肅省廣河縣齊家坪出土,甘肅省博物院藏。
齊家坪,原為祁家坪,齊家文化就是以此地命名的。據說在1926年安特生髮現齊家文化遺址時,寫的是譯音,後來中國學者又根據翻譯,寫作齊家坪,將錯就錯,直到如今。
玉琮。高6.7厘米,寬7.2厘米,口徑6.7厘米,重466克。青玉質,色豆青褐黃,半體灰白,局部有灰白瑕斑,體粗矮,內圓外方,兩端出射,四面微弧,四直棱磨圓。製作規整,拋光精細,光潔潤澤,為齊家文化玉器精品。1974年出土於甘肅省庄浪縣白堡鄉野狐灣村。
浮雕直線紋玉鉞 齊家文化。長29.5厘米,寬11厘米,厚0.9厘米,重400克。青玉質,色豆青,有糖色斑塊、褐色、青灰色條紋及灰白瑕紋。體呈長方形,薄而規整,下端單面拋刃,上端兩側弧切,端下成肩,端沿齊平,兩肩正中單面鑽一圓孔。鉞身中部一面浮雕兩條橫帶,其上各減地雕出四條直線紋,紋飾略凸出側沿,形同出齒。此鉞體大胎薄,製作規整,拋光精細,紋飾簡練,光潔潤澤,是研究齊家文化玉器的珍品。 1974年出土於甘肅省庄浪縣白堡鄉野狐灣村。
天知道這是不是鉞,倒象是圭。帶著弦紋,看來是高級禮器。
筒式玉鐲。高4.5厘米,口徑6.5厘米,重128克。褐青白玉質,褐色斑紋較重,局部為灰白瑕斑。體呈圓筒狀,外壁微束腰,內壁端直,兩端切割規整,管壁薄厚勻稱,拋光打磨精細,光滑細膩潤澤,充分顯示出高超的鑽孔和拋光技藝。1985年出土於甘肅省庄浪縣盤安鄉王宮家村。
玉璧。直徑22厘米,最大好徑6.5厘米,肉寬8.5厘米,重1109克。青玉質,色淡青褐黃,瑕斑紋理縱橫,質濁且糖色較重,體呈小好寬肉,孔為單面鑽,孔壁斜直;肉較厚,兩面拋光規整,外沿齊棱,有一處磨斜面。此璧較大,肉厚體重,切割、鑽孔、拋光技術精湛,是齊家文化的典型器物 。 1974年出土於良邑鄉良邑村。
有孔玉斧 1992年8月出土於良邑鄉蘇苗塬一處仰韶——齊家文化遺址。長12厘米,寬6厘米,厚1厘米,重164克。白玉質,色白微黃,隱顯青斑,刃部一角有褐色沁。體呈長方形,兩側微弧,下端略寬,刃部雙面稍磨,背端平直,近背正中雙面鑽孔,一面孔側有磨鑽凹坑。玉質精良,光潔溫潤,做工精細,保存完好。
齊家文化 玉琮 。高11.8、直徑7、孔徑3.5厘米。褐色,雜黑色斑。圓孔,外緣呈八角形,整體截面為正方形,一面陰線淺刻一鳳凰,可能為後世所為。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白崖鄉採集,現藏於西吉縣錢幣博物館。這個琮,是七十年代當地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在一位農民家裡發現的,後來用一袋化肥(當時價12元)換取。上面的鳳紋,大約是西周時加刻的。
齊家文化 玉璧。直徑17.3、孔徑5.9厘米。青灰色,有黑色斑點。體扁平,中心有一單面的圓孔。外緣不甚規整,體表殘留有其切割痕。同體磨光,素麵無紋。甘肅省靜寧縣深溝鄉晨光梁出土,現藏於靜寧縣博物館。
本博從《中國出土玉器全集》中抄錄這些齊家文化玉器時,見得最多的描述,就是「外緣不甚規整」之類,這就說明一個問題,齊家玉器不同於良渚玉器,件件精美,很少有粗製的。齊家玉器除少數有極精美的,如靜寧七寶,但是多數製造並不精良。也就是說,在齊家時,玉禮器就已經走入民間,當時,除了整個部落舉行的隆重祭祀儀式之外,以家庭為單位舉行的民間祭祀活動也很普遍。所以齊家玉器的質地和精度,是分等級的。本博認為最少分三個等級,第一個等級,應為貢品,本博認為齊家人一直受到它東部的民族也就是中原統治者的壓迫,因此才將最好的玉,獻給了他們。第二個等級,是部落頭人們用的,或者是公祭用品,如靜寧七寶。第三個等級,就是私用和民用的,根據每個家庭的實力,好壞也是略有差別的。齊家人雖然處在新石器晚期,並且已進入夏代,但是齊家人或許並沒有形成一個國家,他們是很分散的,大大小小的部落,當然偶爾也會聚在一起議事。
玉鏟 長10.75、寬4.9、厚0.5厘米。青白色,局部有褐斑,體扁平,上端有圓形穿孔。斜直狀雙面刃,通體磨光,素麵無紋。甘肅省榆中縣甘草店出土,現藏於靜寧縣博物館。
玉璧 齊家用文化 直徑7、孔徑2.3、厚0.7厘米。白色,局部有淡褐色斑和白色浸斑。體扁平,呈橢圓形,中心有一單面穿圓孔。外緣不規整,通體磨光,素麵無紋。甘肅省榆中縣甘草店出土,現藏於靜寧縣博物館。
玉鏟 齊家文化。長15.2、寬5、厚1.2厘米。青玉質。體扁平,呈長方形,頂端有三個單面穿小圓孔。頂端略殘,弧形雙面刃,通體磨光,素麵無紋。甘肅省靜寧縣李店鄉李店村出土,現藏於靜寧縣博物館。
齊家文化 玉箍形器。直徑9.1、孔徑7.4、高4厘米。白玉,體外緣呈弧形,截面為半圓形,以對鑽法鑽孔。甘肅省靜寧縣李店鄉李店村出土,現藏於靜寧縣博物館。
這種鼓形玉箍是很眼熟的,紅山出現過一隻,未發現第二隻。此外,凌家灘出現過一隻,良渚也出現過一隻,均未發現第二隻。它是否有某種特殊的用途和意義,不得而知。
玉環 齊家用文化 直徑9.7、孔徑5.4、厚0.9厘米。青灰玉質,局部有白色浸斑。體扁平,呈不規則圓形,中心有一單面穿圓孔。殘留有鑽孔錯位時留下的痕迹。通體磨光,素麵無紋。甘肅省靜寧縣出土,現藏於靜寧縣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 玉芯。高7.8、底徑13.5、頂徑7.1厘米。青玉質,外包紅褐色瑕斑。圓台體,底中央又琢成的凹坑,並磨光。甘肅省會寧中川鄉老鴉溝村油坊庄出土,現藏於靜寧縣博物館。
齊家文化 玉琮。高5.4、寬6.3、射高0.7、射內徑5.8厘米。青玉質,有褐色和黑色的斑點,體作扁方柱體,兩端作圓環口形,中心有一對穿的圓孔。光素無紋。甘肅省臨洮縣李家坪出土,現藏於定西市博物館。
齊家文化 玉錛 長11.2、寬4.8、厚1.3厘米。青白色,有褐色沁斑。體呈扁長方形,四邊為圓弧形,雙面圓弧刃,光素無紋。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三十里鋪出土,現藏於定西市博物館。
玉鏟 齊家文化 長28.2、寬4.6-6.3、厚1.3、孔徑0.9厘米。青色,體扁平,呈梯形。雙面直刃,光素無紋。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官營鎮清溪村出土,現藏於定西市博物館。
齊家文化 玉琮。高4.1、寬6.7、射高0.6、射內徑4.9厘米。青玉質,有黑色的斑點,體作扁長方柱體,兩端作圓環口形,中心有對穿的圓孔。光素無紋。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內官營鎮清溪出土,現藏於定西市博物館。
齊家文化 玉琮。高3.2、寬5.5、射高0.6厘米。黃綠色玉,琮體內方外圓,中央作圓筒狀,外周呈正方;形體矮,兩面三刀端短射,中孔較大,光素無紋。玉琮切割規整,稜角分明,中孔對鑽圓正,拋磨光潤。甘肅定西市團結鄉高泉村出土,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這一類的矮方琮,在中國分布極廣大。良渚時就有這種,但是上面是有精美雕刻的。在山東出土過一隻,花紋已簡化,不過山東的那一隻,是山東目前唯一的一隻,它是龍山文化的琮。在延安蘆山峁出土的矮琮,上面還帶著良渚式的圖騰,因此沒有人懷疑它與良諸的淵源。本博曾分析過,在陝北以及山西南部出土的那些琮,是有虞氏的遺存。有虞氏的帝舜,也就是重華,在良渚中晚期脫離良渚,北上投靠了帝堯集團。山東、山西、河南和浙江數省的學者,都在為爭奪舜帝的故鄉打嘴仗,也都搬出了一大堆的典故。但本博以為,舜不止是一個人,或者說舜是有虞氏的祖先,但有虞氏並非只有舜這一代,有虞氏是一個歷經了數百年的王朝。傳說舜在少年時,出身平民之家,父親是個瞎子,也就是「瞽叟」。舜母死後,父親娶了繼母,生了舜的弟弟,名叫做「象」。傳說舜的繼母和弟弟十分狠毒,一心要除掉舜,於是設計了坑埋、火燒、下毒等種種方法,但都未能達到目的。而舜還是對繼母十分孝順,對弟弟也十分友好。舜在後來發達了,還讓弟弟做了「有鼻國」的國王。「有鼻」即是象,學者們都肯定了這一點。在中國古代,女子在婚前有與男子「野合」的習俗,這種風俗一直到春秋戰國時代都很普遍。故古人多不立長子,甚至會殺掉長子,而傳家於少子,這是為了確保將財產傳於親生子。舜被追殺的傳說,提供了舜逃出良渚的理由,而浙江人認為帝舜出生於餘姚或者上虞,大概也不是空穴來風。所謂「瞽叟」,即今蘇州的舊稱「姑蘇」是也。姑蘇又稱姑胥,蘇州人自己都說不清是什麼意思,「姑」是一個古老的南方口語,冠詞,又寫作「句」。商晚期,周太王的長子太伯不得立,於是自我流放來到蘇州,披髮紋身,自號「句吳」,而他的一個弟弟與他同行,是為仲雍,這二人便是後來吳國的始祖。所以「瞽叟」與「句吳」的意思都是一樣的,它們都代表一個部落或者是一個方國的名號。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就可以判斷,舜的父親並不是一個瞎子,說他「瞎」,是因為他不用自己賢良的長子,因傳家於品質惡劣的少子象。而且,舜也不是平民出身,良渚本來是重黎氏祝融家族創立的,舜名「重華」,說明了他出身於顯赫的貴族世家。良渚有著很多大大小小的部落,而舜的父親,最少是一位較大的部落領袖。
良渚存續的年代為距今5300年至距今4200年前,但是舜這一族逃出良渚,應在距今4500年左右,也就是在良渚的中後期。就是在這個時候,帶有良渚標記的玉琮,突然出現在陝北延安,而在此之前,黃河中上游流域從未出現過玉禮器,就是連極普通的玉制裝飾器,也是極其罕見的。大約,舜這一族投靠帝堯之後,就被封於西方之地。山海經說西方有座「虞山」,是日落之地,這也說明,虞在帝堯集團的西方。所以本博說,有虞氏帝舜及其後代們,是真正的黃河玉器文明的傳播者。傳說帝舜的兒子商均,始封於商,這個商,就在陝西。有虞氏的勢力後來從陝西東擴到了山西省的中部和南部,於是在這一地區出土了很多矮方琮,現在,它們被稱為「陶寺文化」的玉琮。但是幾百年過去了,玉琮上也就不再有良渚的圖騰標記,這可能因為,神權的時代越來越遠,而王權的時代,越來越近了。
齊家文化 玉璧 直徑14.4、孔徑5.8厘米、厚0.5厘米。淡褐色。體扁平,圓環形,中心有一單面穿圓孔,光素無紋。甘肅省渭源縣七聖村出土,現藏於定西市博物館。
齊家文化 玉琮。高8.8、射高0.4、寬6.8-7、射內徑6厘米。玉料一半呈青色,另一半為淺赭色,局部呈褐色。體呈長方柱形,器兩端作圓環形口,中心有一對穿的圓孔。磨製精緻。甘肅省臨洮縣出土,現藏於定西市博物館。
齊家文化 玉環。直徑7.8、孔徑3.9、厚0.4厘米。青色,有白色斑點。體扁平,圓環形。器表殘留有切割玉料時留下的痕迹,外緣不甚規整,琢磨精緻,光素無紋。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內官營鎮清溪村出土,現藏於定西市博物館。
齊家文化 玉環。直徑9.8、孔徑4.5、厚0.35厘米。體扁平,圓環形,中心有一單面穿圓孔。外緣呈不甚規整的圓形。光素無紋。青玉質,有白色斑紋。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三十里鋪出土,現藏定西市博物館。
齊家文化 玉璧。直徑10.2、孔徑4.4、厚0.3厘米。褐色。扁平體,中心有一單面穿圓孔,邊緣較規整,光素無紋。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三十里鋪出土,現藏定西市博物館。
齊家文化 玉璧。直徑24、孔徑5.5、厚1厘米。青綠色,有褐斑,體扁圓,中心有一單面穿圓孔,內緣不規整,邊緣殘,光素無紋。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內官營鎮四月八山出土,現藏定西市博物館。
齊家文化 玉環。直徑9.2厘米 孔徑4.8厘米 厚0.5厘米。青色,有褐色浸斑。體扁平,圓環形,中心有一單穿圓孔,外緣不甚規整。甘肅省渭源縣七聖村出土,現藏於定西市博物館。
玉環,齊家文化。直徑9.9、孔徑5.2、厚0.4厘。褐色,有紅褐色斑點,體扁平,圓環形,中心有一單面穿圓孔,孔邊緣及外緣不規整,光素無紋。甘肅省隴西縣採集,現藏於定西市博物館。
玉琮 齊家文化。高2,寬5.6厘米。黃綠色青玉,有解玉破茬及褐色玉皮。琮體外方內圓,兩端出射,射極短,內有中孔。琮體製作較粗糙,俯視呈不規則方形,孔上小下大,內壁光滑,稍有鑽痕,射台加工草率,留有加工痕。甘肅甘谷縣渭水峪出土。甘肅省博物館。
齊家文化 四孔玉刀。長54、寬8.5-10.3、厚0.8厘米。青黃色,一端部受沁,略呈白色。梯形,素麵,背部等距單面鑽四孔,孔徑1-1.2厘米,背部平直。雙面開刃,刃呈弧狀,兩端部略開刃,刃寬1.3厘米。通體磨光。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墓地出土,現藏於青海省博物館。
玉刀,是起源於長江流域的古老器物。6000年前,玉刀就廣泛地分布於長江流域的各個地方。玉刀在後來北傳至山東,始見於山東龍山文化時期。在距今4500年至4300年之間,隨著有虞氏和夏後氏一先一後的西遷,玉刀便又出現在黃河中西部地區。所以齊家人在中國西部的出現,不會早於距今4200年以前,為什麼是這個時段?因為這是古良渚國消失的年代。
齊家文化 玉琮。高3.7、 長3.9 、寬3.7厘米。黃綠色青玉。琮體外方內圓,無射沒內有中孔。琮體俯視呈不規則方形,一角為圓角,孔為上下對穿,內壁光滑,稍有鑽痕,通體表面打磨光滑。甘肅省廣河縣齊家坪出土,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齊家文化 聯璜玉璧。直徑20、孔徑8.1厘米。黑綠色,中間雜黑色。由三片組成,每片兩端穿一孔(為穿綴所用),為單面鑽孔法,位置規整。薄厚均勻,磨製光滑、精細。寧夏回族自治區原州區河川鄉徵集,現藏於固原博物館。
齊家文化 玉璧 直徑15.3、孔徑5.1厘米。青色。採用單面鑽法,外大內小。磨製光滑,素麵無紋。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沙塘鄉出土,現藏於固原博物館。
玉片 齊家文化 寬25.1、高17.5厘米。局部呈墨綠色。呈不規則的四邊形,邊緣不整齊,薄厚不一,最長的一邊經過磨製明顯薄於中部和另外三邊,為刃部。四角分別鑽有小孔,孔徑大小不一。兩面分別切割,一而切割後有掰開的痕迹,另一面經兩面次分割,結合處有一條明顯的直線。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沙塘鄉出土,現藏於固原縣博物館。
齊家文化 玉鏟。長30、寬3.4-4.3、厚0.5-0.7厘米。青色。長條形,後部有一孔,孔兩面對穿。刃部鋒利且使用痕迹。通體磨製光亮,做工精細。寧夏回族自治區原州區河川鄉上台村出土,現藏於原州區文物管理所。
三聯玉璜。長7.3-10、寬2.4-2.8、厚0.3-0.5厘米。淺綠色。單璜扇面形,素麵,三聯綴合成璧。甘肅省天水市師趙村遺址出土,現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齊家文化 聯璜玉璧。璜長9.1-9.9、寬2.6-2.9、厚0.5厘米。墨綠色,韓黑色雜質紋理。單璜扇面形,素麵,三璜綴合成璧。甘肅省天水市師趙村遺址出土,現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三聯璧或者多聯璧,是齊家文化特有的「新生事物」。壁為什麼要製成這個樣子?有研究者發現,它們往往是用同一塊較小的玉料切割拼接而成。所以不能排除,這種做法可能是為了節省玉料。然而,齊家文化所在的地區並不缺少玉石礦,相反地,玉礦石資源還是很豐富的。所以我們可以想一想,齊家人為何如此節省?好的和大的玉石都上哪裡去了?在商代晚期的婦好墓以及西周時期的貴族墓中,我們常常可以見到齊家文化時代的作品,它們的品相都很好,質量上乘。還有在陝北的神木以及二里頭遺址,夏後氏製作了大量的玉牙璋和玉刀,都是用墨玉製作的,這些玉器的原料來自哪裡?夏後氏的玉器動不動就有半米長,而且從來不用拼接這種方式。所以我們可以推測,齊家人用拼接的方法製作玉器,原是迫於無奈,他們是被壓迫的民族,是一群古老的「賤民」。不過,拼接也有拼接的美,不排除這種古樸的製作後來竟然會成為一種時尚,它們代表了當時的「西部風格」,這就像今天的「牛仔褲」,原不過是貧窮的美國西部礦工們的工作服,但如今卻風靡全球了。
齊家文化 玉璜。長8.2、寬2.4、厚0.15-0.25厘米。淡綠色。扇面形,較薄,素麵。甘肅省天水市師趙村遺址出土,現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齊家文化 玉璜。長8.3、寬2.4-2.6、厚0.3厘米。淡綠色。扇面形,素麵。甘肅省天水市師趙村遺址出土,現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有可能,這些被稱做「璜」的東西,原本是三聯璧的一部分。璜起源於長江流域,但最初並不是這個樣子。長江流域年代較早的璜,如城頭山文化、大溪文化等,其截面為圓形。而凌家灘遺址則更是中國南方史前玉璜的標本庫,那裡聚積了長江流所有的玉璜標本,但是像這種扇面形的,還真是少見。周民族起源於中國西部,所以齊家文化的元素後來對西周的玉器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我們甚至可以認為西周的玉璜其實仿照了齊家人的聯璜璧——聯在一起時很美,而單獨作為玉璜佩帶時也很美。
玉璜。長10.2、寬4.3-4.5、厚0.6厘米。褐綠色有白色紋理。扇面形,兩端有穿,素麵,一角有殘。甘肅省天水市師趙村遺址出土,現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齊家文化 玉璧。直徑18.4-18.6,孔徑4.8-5.1厘米、厚0.4-0.5厘米。深綠色,邊緣色淺。器形較大,比較規整,一面平整,另一面有鋸切痕迹,有許多交錯的線條,管鑽孔。甘肅省天水市趙村8號墓出土,現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齊家文化 玉環 。直徑9.5-9.7、孔徑5.5、厚0.6厘米。褐色間白色並雜有黑色。器形規整,有加工痕迹,比較精緻。甘肅省天水市師趙村遺址出土,現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玉琮 齊家文化 高3.4-3.9、邊長5.2-5.5、孔徑4.2-4.5、射高0.4-0.8厘米。淺黃綠色。造型較小,方邊圓孔,不甚規則,一邊高一邊低。素麵,表面保留一些加工痕迹。甘肅天水市師趙村遺址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齊家文化 玉紡輪。直徑4.3-4.5、孔上徑0.95、孔下徑0.57、厚0.9厘米。褐色。不規則圓形,周邊交錯磨製有稜角。中孔單鑽,位置偏移,鑽孔內旋轉切割痕迹明顯,周邊及表面磨製痕迹不甚明顯。素麵拋光。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17號墓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齊家文化 玉管。長5.14、上徑1.6、下徑2.16、孔上徑1.04、孔下徑0.4厘米。青灰色,受沁嚴重,大面積變白。喇叭形。上下端磨平,單鑽一孔,孔位置偏移,孔內旋轉痕迹清晰,素麵拋光,加工細緻。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12號墓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這種喇叭形的玉管,在商周時期很常見了。
齊家文化 綠松石珠。長2.67、寬1.9、厚0.84、孔徑0.36厘米。大面積受沁呈白色。扁圓梭形。兩端磨平,對鑽一孔。器表拋光。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齊家文化 綠松石珠。長1.18、寬0.95、厚0.66、孔徑0.22厘米。夾雜黑褐色條紋,大面積受沁呈白色。扁圓梭形。兩端磨平,對鑽一孔,鑽孔內旋轉痕迹清晰。素麵拋光。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12號墓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齊家文化 綠松石管 長3.7、寬1.54、孔徑0.4厘米。夾雜白色。梭形,兩端磨成斜面。中孔對鑽,對鑽銜接有錯位。通體素麵拋光。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17號墓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齊家文化 綠松石管飾。長4.27、寬1.09、厚0.97、孔徑0.45厘米。受沁略泛白。圓角四棱形,兩頭略收。端頭磨平,對鑽一孔。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12號墓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璧 齊家文化 直徑20、孔徑4.5、厚1厘米。青綠色,圓形,素麵,通體磨光。單面鑽孔,有管鑽痕迹,表面有切割痕迹,邊緣切割不甚規整。青海民和縣馬家營鄉馬家村陽坪遺址採集,現藏於青海省博物館。
玉環 齊家文化 直徑10、孔徑4.8、厚1.2厘米。白色微泛青,器表分布淺褐色沁。圓形,中部厚邊緣漸薄,素麵。器物邊緣切割不甚規整,單面鑽孔。通體磨光。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採集,現藏於青海省博物館。
玉環 齊家文化 直徑10.4、孔上徑5.43、孔下徑5.06、厚0.6厘米。青灰色,受沁嚴重成白色,局部已風化。圓形,素麵。周邊加工規整,孔為單孔鑽,旋轉痕明顯,邊緣有入切槽痕。青海民和縣喇家遺址12號墓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環 齊家文化 直徑10.1、孔上徑5.24、孔下徑4.8、厚0.44-0.65厘米。綠色,夾雜褐色,輕微受沁。圓形素麵。璧面不平整,略有起伏,外緣加工周整。孔為單孔鑽,斷裂處已磨平。璧面除了自然造成的坑窪磨平,還有多次切割平面殘留的斷線。青海民和縣喇家遺址12號墓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環 齊家文化 直徑5.15、孔上徑3.5、孔下徑3.3、厚0.47-0.62厘米。淡綠色,玉質透亮。圓形,素麵,邊緣略不規整。內孔偏於一側,呈不規側圓形。一面厚一面薄。用單孔鑽余料製成,外周邊緣有旋轉切割痕迹,最薄處外緣有斷裂面。內孔單鑽與外周方向相反,鑽壁不規整,壁上鑽切痕迹明顯。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17號墓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齊家文化 玉璧。直徑11.3、孔上徑4.7、孔下徑4.2、厚0.7厘米。深綠色,夾雜黑色和黃褐色斑紋,局部有褐色水銹。邊緣不甚規整,有自然的破裂面。為單鑽孔。此璧當時斷裂,斷裂處對應鑽四孔,一組單鑽,一組對鑽,孔以便相連。鑽孔旋轉痕迹清晰。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19號灰坑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齊家文化 玉環 直徑10.5、孔上徑5.3、孔下徑4.97、厚0.42-0.63厘米。淺綠色,夾雜深褐色,局部受沁成白色。圓形,素麵拋光。周邊加工不規整,又自然的破裂面。璧面起伏不平整,厚薄不一。孔為單孔鑽,旋轉痕迹明顯,並有斷裂痕迹,斷裂處略經打磨。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17號墓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齊家文化 玉璧。直徑13.5、孔徑5.7、厚0.84厘米。淡綠色,局部受沁成白色,圓形,素麵,平整光潔。孔為單面孔鑽,經磨製上下徑較為一致,孔內有磨製痕迹。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12號墓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齊家文化 玉璧 直徑9.6、孔上徑4.6、孔下徑4.14、厚0.3-0.86厘米。白色,夾雜淡紅色。周邊磨製不規整,並有自然斷裂面。孔為單孔鑽,較規整。素麵磨光,璧身中間厚邊緣薄且不平整。單孔鑽旋轉痕迹較明顯,並斷裂痕迹。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4號房址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齊家文化 玉璧。長徑8.3、短徑7.4、孔上徑4.6、孔下徑4.14、厚0.5-0.86厘米。綠色,局部受沁呈白色。不規則扁圓形,素麵。內孔較規整,圓形,單孔鑽,位置偏移。整體中間厚邊緣薄,兩端磨製痕迹較明顯。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4號房址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齊家文化 玉璧。直徑7.6、孔上徑3.28、孔下徑3、厚0.3厘米。淺綠色,大部分面積受沁成白色。周邊加工較規整,孔為單孔鑽。素而拋光。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4號房址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料 齊家文化 長10.6、寬7.7、厚4.4厘米。深褐色,含有白色、灰色雜質,包裹褐色水銹。青海民和縣喇家遺址4號房址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齊家文化 玉璧。長徑8.44、短徑8.04、厚0.65-0.8厘米。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2號墓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綠色,顏色局部為深褐色,部分位置受沁呈灰白色。橢圓形,孔亦呈橢圓形。素麵拋光,不透亮。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2號墓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條形玉器 齊家文化 長6.8、寬1.4、厚1.24厘米。白色,通體透亮。長條形,兩端為自然斜面磨製,器身四面稜角分明。兩端磨製痕迹較明顯。表面磨光。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2號墓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喇家遺址,是黃河岸邊一個被地震以及隨後而來的山洪所摧毀的古代聚落遺址,這些玉器或者出土於倒塌的房址,或者出土於墓葬。它們大多可以用「製作不甚規整」來形容。研究玉器的專家們說,中國古代玉器直到唐宋時期才走向民間,而在此之前,玉器的使用和佩戴是貴族和神職人員才有的專利。但是在喇家,我們真正見到4000年前的平民玉器。一個人數眾多,分布十分廣泛的民族,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許多部落,但是他們並沒有形成一個國家,甚至也沒有形成一個較大的部落聯盟。這種現象在黃河上游地區,是異乎尋常的。繼仰韶文明和馬家窯文明之後,黃河上游地區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溫馨提示:閱讀完以後 辛苦各位藏友幫忙轉發到朋友圈 感謝大家了
▎文章精選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END —
推薦閱讀:
※沒有天賦的孩子需要堅持學習下去嗎?
※中國神秘文化解讀,從面相上看一個人的印堂的氣色分析
※[i·寧德] 八月照相館,蕉城那些年老照片
※中國人崇敬龍,那麼龍所代表的具體民族精神是什麼?
※儒家文化和茶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