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203_他心通願神足通願_念經念出戒定慧_念佛控制貪嗔痴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0三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二百四十六面,我們從經文看起: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億那由他百千佛剎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這一章只有一願,第九「他心通願」。「他心通,亦名他心智通」,這前面我們都學習過,六種神通的所依就是智慧。這個智慧不是修來的,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般若智慧,就是佛在《華嚴經》上所說的,他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個智就是佛說的。如來是講自性,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智慧,也可以說它是真正法身的本體。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他說的五句話,第三句話裡面,他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些什麼?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智慧、德能、相好,說出這三樁就把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智慧是精神現象的來源,而精神現象又是物質現象的本質,可見得宇宙之間一切法不離自性本具般若。所以,釋迦牟尼佛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為我們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他講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就佔用二十二年的時間,我們就曉得般若在一切法裡面所佔的分量。佛四十九年所說,前面十二年是阿含,人天、小乘;再接著八年方等,這是大乘;二十二年般若;最後的八年,法華;涅槃是一天一夜,那是最後的遺教。從這些地方我們就能體會到,佛法的核心是般若智慧。所以有人說佛教是迷信,那他對佛教是一無所知,他完全不了解,佛法是以智慧為核心。
智慧在意識裡面起作用,就是他心通,能知道別人的心念,起心動念他都知道。「他心智,乃知他人心念之智。他心智通者,照一切眾生心中所念,如明鏡現萬象故。」我們再念下去。「如澄憲雲,世俗猶以知他心為要,況出世利物乎!」世間人對於這樁事情看得很重,為什麼?吉凶禍福能夠預知,預知吉凶禍福就知道,凶禍要知道怎樣迴避它,吉福我們如何來迎接它,所謂趨吉避凶。佛菩薩知道,知道佛菩薩沒有趨吉避凶的念頭,為什麼?所有一切凶災他有能力把它化解,他不需要去躲避,有能力化解。他有他心智通,講經教學就契機。所以佛說法,留下來的經典叫契經,就是說上契諸佛所證之理,那就是自性,與自性完全相應,下契眾生可度之機。眾生不但是在這一生當中,過去生中,那要像西方這些菩薩,厲害,無量劫之前你所做過的什麼事情他全都知道,那是宿命通,起心動念他知道,那就是他心智通。所以,他們弘法利生沒有障礙,道理就在此地。
我們學佛,看到這一願,昨天我也跟同學們提示,這一願讓我們真正相信因果的人不寒而慄,那就是說我們起心動念沒有辦法隱瞞別人。能夠隱瞞的都是凡人、都是愚痴之人,有智慧的、有神通的、有道行的,我們沒有辦法隱瞞他們。現在世尊為我們介紹的是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每個人都圓滿具足四十八願。為什麼?每個往生的人都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所加持,他才往生的,所以叫四十八願度眾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四十八願各個都具足。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有多少?沒法子計算。跟地球不一樣,地球是太小太小的一個星球,這個星球上現在的人口,科學家有個概略的估計,大概在六十五億左右。以地球這麼大,地球上的資源,養六十五億的人非常困難,科學家告訴我們,六十五億的人要幾個地球?要兩個半地球,養這些人恰到好處。這就說明,地球這麼大的一個資源,現在人口已經過多、已經超越,所以生活愈來愈艱難。再加上近代科學技術的發達,對於地球帶來嚴重的染污,最大的染污、最嚴重的染污就是土壤跟水資源。土壤用的一些農藥、化肥,再者工業的廢水染污了海洋,嚴重到將來可能是糧食都是帶著有毒素,都是化學毒素,水也不例外。這個時候地球人就可憐了,沒有乾淨的東西吃,沒有乾淨的水可以飲用。這是科技文明帶來的副作用,這個副作用是災害,嚴重的災害。
這種災害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非常明顯的感覺到了。化解這個災難,修學大乘的同學都曉得,「一切法從心想生」,災難現前也不例外,都是從心想生。這些災難是什麼樣的念頭生出來的?貪瞋痴慢疑,這是一百八十度的違背自性,是負面的。佛教給我們戒定慧三學,大小乘經裡面,佛常常告訴我們、勉勵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不但我們身心健康,我們居住的環境什麼災難都不會生起。修學的方法,最殊勝的無過於念佛,為什麼?你一心專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給諸位說,戒定慧三學都在裡面。不但戒定慧在裡面,三學、六度、六和、普賢十願,乃至於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都在這一句名號當中,這一句名號統統都念到、都具足了。所以,古大德常說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你說這個名號能化解災難嗎?肯定能,我們一絲毫都不懷疑,那是自性圓滿的德號,常常存在心中,那就是佛心,彌陀的本心。我們只要能夠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所以我們讀了這一願,心裡就要明瞭,不能有一個雜念,一個雜念就是惡念;不能失念,失念就是把阿彌陀佛忘記,那也是惡念。希望我們都能做到像大勢至菩薩的要求一樣,「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依照這個標準修行的人沒有一個不成就。不但成就,而且成就非常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沒錯,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加持,不需要本願加持也生實報莊嚴土,為什麼?這八個字做到了。「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八個字,這八個字做到那就是明心見性的菩薩,在淨土宗叫理一心不亂。每個宗派名詞不一樣,境界完全相同。「都攝六根」就是我們平常,這是
佛在經典上要求我們的「一向專念」,你看這部經在「三輩往生」這一品裡面,一向專念,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真幹!叫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我們想辦的這樁事情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成功。如果心裡面還有妄想,還有自私自利、還有名聞利養,這一願要多念幾遍。我們這些煩惱習氣,極樂世界這些大眾沒有一個不知道,大眾都知道,菩薩能不知道嗎?佛能不知道嗎?那我們念佛求生淨土,這個心不真,這個心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這一生未必能去得成。真的要想去,一定要萬緣放下,不再幹假的,幹真的。對這個世間沒有貪戀,我們的意念才能夠專;還有絲毫貪戀,這就不行,就成了障礙。
下面《會疏》裡講的。「《會疏》曰,是故願言,我國聖眾」,「我」是阿彌陀佛自稱,「我國」就是極樂世界,這裡面的聖眾,從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實報土的上品上生,「不藉修持,自知他心,應其意樂,接化無方也」。這是阿彌陀佛的隨緣妙用。一切眾生的意樂,西方極樂世界統有,這是法藏菩薩,我們在前面讀過,五劫之中他去參訪去考察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取諸佛之長,捨諸佛之短,建立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可以說它是集諸佛世界美好的大成。那我們就有理由能夠深信不疑,這個地方能夠適合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居住,決定能適應,你不會感到陌生,你不會感覺到有什麼不方便。我們從前面這段歷史就能夠體會到。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應其意樂」,接是接引,化是教化,阿彌陀佛威神教化不可思議。不必用言語、不必用表示,自然就讓這些往生的人,所有一切煩惱習氣統統轉化為正念,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彌陀威神的加持。所以,這個法門真正無比殊勝,能遇到這個法門不是小的因緣,比《華嚴》還要殊勝!
「魏譯文曰」,康僧鎧的譯本,也是這一願所說的,「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康僧鎧的本子是四十八願,都是說明極樂世界他心通無比的殊勝,不但是二乘人不能夠跟他相比,大乘菩薩也比不上他。究竟果德上的成就,做為我們現前修行的因地心,這就不是普通的因果。「後世解此經者亦有兩說」,專門只是解釋這一願有兩說,「一者,下至,乃就此通力之下者而言,可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若其上者,則可知十方不可說不可說微塵數佛剎」,這是一個說法。「下至」就是得此通的這個人,得此通的實在說,凡聖同居土的都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的,就是我們業障非常深重的人,也能夠知道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業障要是輕一點的,就跟佛一樣,能夠知道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這些國土眾生心念。
第二種解釋法,「下者指眾生心念,若論其上,則可知諸佛菩薩之心」,這個上、下解釋跟前面不一樣。「若論其上」,前面沒有說能知諸佛菩薩之心。實在說,諸佛菩薩的心,我想每個修學大乘的,稍稍能夠契入大乘經藏,都應該知道諸佛菩薩是什麼心。大乘經上講得很好,「真心離念」,真心裡沒有念頭,有念就不是真心,有念就叫妄心。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是真心還是妄心?給你講老實話,是妄心。妄心還要念它嗎?要念,為什麼?你妄念太多了,用這個妄念把所有妄念給打掉,就這麼個意思。統統打掉,這一句名號也沒有了,也不要念了,真心就現前。如果執著還有一句阿彌陀佛,你真心就不能現前,也就是說你能夠在實報莊嚴土,你回不了常寂光。用《華嚴》教義來說,這個境界是誰的境界?圓教初住以上,等覺以下,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只有這一念。而且這一念,愈往上面去這一念愈淡薄,到等覺幾乎沒有了,若存若亡。真的沒有了,他就不叫等覺,他就叫妙覺位,沒有念頭了。這是說諸佛如來,是妙覺,法身菩薩就是四十一位圓教從初住到等覺,這四十一個位次,妙覺沒有念,等覺有念,法身菩薩有念。什麼念頭?「眾生無邊誓願度」,他沒有別的念頭,只有這一念,希望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什麼時候苦?六道苦,六道苦離開了,四聖法界也苦。沒有苦,那是一真法界,是諸佛的實報莊嚴土,那個地方沒有苦。
所以我們知道,佛的念頭沒有自己,佛證到法身,什麼叫法身?一切法是自身,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自身。為什麼?自己心念變現出來的,彌勒菩薩說得很好,「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法界虛空界從哪來的?從一念不覺變現出來的,這個變現不是有次第的、不是有先後,沒有,就是當下一念,沒有前也沒有後。有前有後就變成時間,有遠有近就變成空間,真相是什麼?真相是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沒有時間就是沒有先後,就當下一念;沒有空間就沒有距離,一切法就在現前。這是大乘教裡面講的諸法實相,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宇宙萬有的真相。大乘經教裡面佛常常提醒我們,我們總是不覺悟,佛的提醒,「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裡不想,一切法都沒有了。
心裡天天想到貪瞋痴慢,貪財、貪名、貪色樣樣都要貪,結果是什麼?結果就是海水上漲,把整個地球陸地統統淹沒,貪心感得的是水災。瞋恚感得的是火災,地球溫度上升是什麼?脾氣太大,不高興就發脾氣,它的後果就是地球溫度不斷上升。上升麻煩,氣候不正常,直接影響了,我們不說別的,農作物的成長,這是我們的糧食。氣候不正常,糧食減產,地球上這些人沒得吃了,這個問題可嚴重了。我們明白這些事實真相,不能發脾氣。愚痴感得的是風災,傲慢、嫉妒感得的是地震,這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哪一類的災難真正的因是什麼,全是我們的念頭錯了。地球是形,物質現象,它就有反應,因為它也有見聞覺知,它也會看、也會聽,它懂得人的念頭;換句話說,它也有他心智,它懂得我們的念頭。你不要看山河大地,它懂得,樹木花草也都懂得,而且感覺非常的靈敏,確實我們一般人感覺比不上這些物質現象。日本
我們再看下面《甄解》的一段話。「《甄解》曰:二乘但知凡夫小聖粗心,不能知細。」這是真的,凡夫粗的念頭,小聖,小聖指哪些?二乘以下,就是像聲聞乘來講,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在他們都稱為小聖,他們沒這麼高。這些人粗的念頭他們知道,微細的念頭他們還是不知道,極其微細的,大乘經上講八地菩薩才知道,極其微細的是什麼?阿賴耶。現在科學家也發現了,也能說個大概,跟佛經上講得差不多,但是要是細說,佛經比他講得清楚,因為佛經是親證的境界。「諸佛菩薩所知微細,乃至佛心亦能知之。」這個地方的佛心就是真如自性,像惠能大師所說的,他開悟用二十個字來形容真如自性,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我們聽不懂,五祖忍和尚一聽就懂了,所以衣缽就傳給他,後面的話就不說了,問題全解決了。釋迦牟尼佛開悟了、見性了,說出一部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定中講的,所以小乘人不承認。這是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入定,二七日中十四天,定中講了一部《華嚴經》,這些都不是凡人境界,也不是二乘境界,法身菩薩的境界。參與華嚴法會的是哪些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換句話說,要不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你就沒有資格參加這個法會,他不是普通人。
末後這兩句話很重要,「安養菩薩,亦復如是」,安養菩薩跟諸佛、跟法身菩薩是相等的,同一個境界,也就是說「乃至佛心亦能知之」。「安養,乃極樂世界之異名」,極樂世界也稱為安養世界。「生極樂之菩薩眾,其中上者多是一生補處菩薩」。這句話很重要,「其中上者」,不是上上,中上者多是一生補處菩薩,這還得了嗎?一生補處是等覺。「復由彌陀宏願之加被,故可上知佛心」,這個上知佛心是指佛應化的事跡。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眾生有感,佛就有應,從感應、度化,生極樂世界的這些大眾沒有一個不知道。這是說極樂世界菩薩的他心通,我們可以說已經達到究竟圓滿,十方世界沒有方法跟它相比。世尊為我們這樣詳細的介紹,當然讓我們要認識極樂世界,然後你才會生起嚮往極樂世界、願生極樂世界,一步步往上提升。到最後能放下一切,一心一意的修西方淨土,這一生就成就了,這是世尊為我們介紹的用意。我們再看下面一章。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羅蜜多。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
這一章有兩願,從「我作佛時」到「波羅蜜多」,是「神足通願」;「於一念頃」以下,這是「遍供諸佛願」,這兩願也非常重要。神足通,在小乘阿那含證得了,這個能力恢復,確實我們講得大自在,可以分身,可以飛行變化。諸位如果看過古老的小說,古老的小說有好處,文學價值很高,你看《西遊記》孫悟空七十二變,那就是神足通。他能變化、他能分身,但是他分身的能力還很有限,那是剛剛得到的,非常有限。能分很多身,叫人看到都是一樣的,但是不能叫每個分身各個去辦一樁事情,他做不到。極樂世界菩薩能做到,分無量無邊身,每個身可以能夠辦自己想辦的一樁事情,這個能力就大了。
我們看黃念老的註解。「右章」,這就是前面我們念的這一章經文,「具第十神足通願,第十一遍供諸佛願。文中合說兩願,如周遍巡歷供養諸佛」,巡歷是神足通,供養是第十一願。極樂世界修行證果速度快,為什麼?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我們一般講成佛。成佛是修得兩大圓滿,一個是智慧圓滿,一個是福德圓滿,我們一般人講福報,佛教我們要福慧雙修。所以佛門裡面稱佛叫二足尊,我們受持三皈的時候都念「皈依佛,二足尊」。二足是什麼?足是滿足,就是圓滿的意思,智慧圓滿、福報圓滿,兩種都要修。這個供養裡面兩種就修了,對佛財供養,供養香花這是修福,聽佛說法這是智慧增長。我們在這個世界,親自聽佛說法這個機會太難,到哪裡去找?釋迦牟尼佛當年出世,在這個世界上住世八十年,不長。佛的法運雖然一萬二千年,也不算很長。一萬二千年之後,這世界上就沒有佛法了,等底下一尊佛彌勒菩薩來成佛,又講經說法,就又有佛。彌勒菩薩什麼時候來?經上講的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彌勒菩薩才到這個世界上來下生,示現八相成道。這當中這麼長的時間見不到佛,我們就知道修福修慧是多難!
我們今天在這個社會上,看到很多富貴人,擁有億萬財富的,在社會上做到部長以上的這些高官,這都是有福有慧,在哪裡修的?全都是在佛門修的,過去生中修的,這一生到世間來享福。享福如果不知道再繼續修,福報享完就沒了,是享得盡的,不是永恆享不盡的福,不是,福報是有限的。只有成佛,那就是永恆的,為什麼?他自性的智慧、福報現前,那就永遠享不盡,他那個不是修得的,是自性裡的性德。那要什麼人?明心見性的菩薩才行,不是法身菩薩做不到。不是法身菩薩,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一願,就提供大家快速的福慧圓滿。他有這麼大的神通,能夠遍供諸佛,就是福慧雙修,這個利益太大太大了。第十願所說的,神足通願。
「波羅蜜多」,皆得神通自在,波羅蜜多,他這裡沒有說神通智通,他沒這樣說法,或者是神足智通。波羅蜜就是智,後面這個波羅蜜就是智。「波羅蜜多或波羅蜜」,把尾音省掉,中國人喜歡簡單,不喜歡複雜,所以翻譯常常把尾音都省掉。你看佛,佛後頭有尾音,叫佛陀耶,只取一個字,後面兩個尾音都不要了,只有在經典裡面可以能看到,通常一般都不用了。波羅蜜是什麼意思?下面說,「譯為事究竟」,一樁事情辦到究竟圓滿就叫做波羅蜜,這是古印度梵文,他們就稱為波羅蜜。所以波羅蜜實際上它的意思跟中國人講事情做圓滿、做成功了,就這個意思。也翻作「到彼岸」,到達彼岸,我們中國人講到家了,功夫到家,這也讚歎一般人的才藝,外國就稱為波羅蜜。也翻作「度無極」,度無極是佛教裡用的,就是度化眾生、教化眾生達到究竟圓滿,是這麼個意思。「或簡譯為度」,這是最簡單的,就是用一個度。
「菩薩之大行」,我們講菩薩行,也就是菩薩的事業,就是度眾生。四弘誓願裡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菩薩就是這一願,後面三願是圓滿第一願的方法,你用什麼方法度眾生。第一個要「煩惱無盡誓願斷」,這就是什麼?持戒,如果不持戒你就不能斷煩惱,戒律是幫助我們有效斷除煩惱的方法。不持戒不行,你煩惱永遠不會斷,所以才說「戒為無上菩提本」,菩薩成佛的根本依,就是要依戒律。不但佛法,世法也不例外,戒是規矩,你不守規矩,古人所謂你不能有成就。在佛法裡,「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叫戒定慧三學。定從哪裡來的?定從持戒來的。為什麼要得定?為的是要開慧,所以終極的目標是開智慧,智慧是從定得來的,不是從學習上得來的,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你學習經教,你要是不從戒定慧,所學的經教是佛學知識,不是智慧,得到的是知識。知識不能解決生死大事,可以幫助你在社會上拿到個學位,拿到博士學位,可以;在這個社會上做為一種學術研究的成就,你也可以做個學者專家,世間這些名利你可以得到;了生死、出三界,往生極樂世界,這個都不相干,這個知識辦不到。
我們讀經書能不能開智慧?能,用戒定慧的方法就能。戒定慧是怎麼個讀法?先告訴你規矩,你一定要守穩,「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智慧沒有開之前,你就念這一本書。無論哪本經書都可以,你只抓定這一本,從頭念到尾,念完再從頭念,就念一本,永遠不要換,你頭腦裡面就這一樁事情,除這樁事情,其他事情都沒有。就跟念佛道理一樣,用念這部經把所有雜念妄想都給念掉,這就叫持戒。五戒裡,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我念這部經行嗎?行,五戒全在裡面。你天天專念這部經,你還會想殺生嗎?還會想偷盜嗎?你有這個念頭,就把你那個戒破掉了。這種叫什麼?叫定共戒跟道共戒,這裡頭都有了。念一句阿彌陀佛,真的他也沒有受三皈,他也沒有受五戒,他念佛念到臨命終,真的往生了,阿彌陀佛接他走了,這怎麼回事情?你就曉得一句阿彌陀佛裡頭什麼都具足,戒定慧統統具足,全都有了,他一次都完成了。
我們會念經的,念這部經,戒定慧三學也是一次完成,沒有雜念,一心專注,就念這部經。你念上個幾千遍,中國古人有句話說得好,「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其義自見就是開悟了,自然明白了。為什麼自然明白?你心清淨了,清淨心生智慧,智慧一現前就明白,道理就在此地。一千遍還不行,煩惱習氣還很重,實際上還壓不住,你再念一千遍。永遠這樣念下去,一千一千就這樣念下去。一般中等根性,中等根性應該三年到五年,清淨心現前,真的把一些煩惱習氣都念掉了,清淨心現前,經題上清淨得到了。得到之後,你能夠保持,還是用老方法保持,就是說我每天還念經,我不會把它放棄。清淨心現前,我還是照規矩去念,再念個二、三年,智慧開了。智慧開了之後,念不念沒有關係了,為什麼?不會退轉了。定會退轉,智慧不會退轉。可是有菩薩,因為他有慈悲心,他還是要念,為什麼要念?念給別人看,給別人做個好樣子,那在化他,意在化他,不是自利,自利已經圓滿了,成就了。那是幫助眾生,給眾生做個好的示範,告訴大眾,佛菩薩這種教學的方法高明、有效,「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決定能成就。
我們看到現前,中國傳統文化已經到危急存亡的關頭,怎麼救?要不要救?要救,誰來救?給諸位說,你要想寄望於別人,你會失望,真正發心就是靠自己。誰來救?我來救,你會成功。怎麼個救法要知道,那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把這八個字抓緊了,你就能救得了。這部經典,《無量壽經》好,《無量壽經》確實是佛法裡頭第一經,這個太難得、太稀有,文字又不是很長,也不算短。真正要去念,給諸位說,一天至少要念十部,就是十遍,為什麼?它不長。念熟了,念一遍大概四十多分鐘,念得很熟的話。就算一個小時吧,你一天十小時讀這部經,把這部經讀十遍,一生一天都不空過,你就成功了。我們的估計,五年得定,得念佛三昧,七、八年就開悟了,你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人。這一開悟,給諸位說,不但《無量壽經》你講得很好,你講的就是佛的意思,為什麼?因為你的意思跟佛的意思是一個意思,開悟就見性了,生佛不二,眾生跟佛是一不是二。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是真正解如來真實義了,前面講他心智通,你能知道佛的意思。佛當年講這部經什麼意思你全明白了,你講的跟釋迦牟尼佛講的無二無別。所以這個事情求別人,別人未必能做得到,得求自己。
如果你現在是五十歲,來得及,六十歲你就成佛了,你要是六十歲,還來得及,七十歲成佛了。人人都能成就,要好學,字不認識,查字典,名詞術語不清楚,查佛學字典。開頭是要下工夫,要多費一點時間仔細去查,做成筆記,統統都查明白、查清楚,沒有懷疑了,就念,老實念,一遍一遍念下去就成功了。不能念的,聽講也行,像我們這分享的時候跟諸位講這個經這些光碟,你一遍一遍聽,你聽上十年也一樣,一個道理。甚至於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六個字,這六個字你念上十年,你到西方世界上上品往生。你看從前諦閑老和尚那個徒弟鍋漏匠,就一句佛號念三年,我相信他的往生品位不是很低,站著走的,沒有生病,預知時至,站著走的。諦閑老和尚趕著去替他辦後事,他在那裡站了三天,你看死了以後站三天。諦老對他讚歎,他一生勸人念佛往生,這個人是他勸的,他真做出這麼好的樣子出來。古人所謂「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你真幹,沒有一個不成就的。幹成功了就是波羅蜜多,印度人的讚歎就說這句話,叫圓滿成就了。
我們接著看,「菩薩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究竟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這是從比喻上說的。「波羅者,彼岸也。蜜多者,到也」,這是從字上翻。「彼方文法為彼岸到」,這是梵文的文法,他們彼岸放在前面,到放在後頭,我們中國人的文法是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諸法之廣遠,故名度無極。」這個方法無限的廣大,我們常常講沒有邊際,這就是「度無極」的意思。「生彼國者,具足神通」,這底下有個括弧,這是解釋,「神者妙用不測」,我們一般凡夫沒有方法理解的,「通者通融自在」,他沒有障礙,「自在無礙,能徹底貫徹一切自行與化他之事,故名神通自在,波羅蜜多。」這是解釋經文裡這八個字,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都具足。這些全都是事實,佛菩薩決定沒有妄語,祖師大德不會騙人。現在的社會騙人太多了,讓我們對於人說話的信心失掉,不像古人,古人說話算話,沒有騙人的。現在人誠信沒有了,所以社會上麻煩就很多。
「於一念頃,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此顯神足通,亦名神足智通」,這個地方我們看到這個字,神足智通,或者是「神境智通,身如意通」,這都是一個意思,這幾個名詞都是一個意思,就是「身通」。也就是身可以隨意變化,沒有障礙,這個身要變大,身會變成大身,要變小,可以變小身,沒有不自在的,可以分身。我們曾經在《神僧傳》裡面看到一段故事,《神僧傳》,《神僧傳》看到一個故事。唐朝時候,印度有位法師在中國弘法教學,在中國住了十幾年,他想回國去。法緣非常殊勝,許多信徒聽說法師要回國去,依依不捨,爭著供養法師,請法師供齋,請法師吃飯。法師很慈悲,只要有人請他,都非常樂意的接受了,到第二天去供齋。第三天回去的時候,大家送行,送到十里長亭。送行的人都很歡喜,法師很瞧得起我,昨天在我家應供;那個人說不對,他昨天明明在我家,怎麼會在你家?大家一串通才曉得,他昨天應供到了五百家;換句話說,他分五百個身去了,每一家都看到他來,都歡喜。第二天一對照的時候,這法師了不起,他有神足通。有神足通,至少是三果阿那含才有這個神通,二果沒有,做不到,得有這個本事。有這個本事他回去就很方便,飛行自在,他不需要交通工具。有神足通就不需要,現在出去旅行不要坐飛機、不要坐車,他有神足通就到了,而且速度非常快。
「那由他」,也是印度話,「即此方之億」,這是數目字,萬萬稱為億,這是一萬個萬。可是我國古時,億有三種說法,有十萬稱億的、百萬稱億的、千萬稱億的,現在這個億是定在萬萬,十個千萬稱億。「故古師定此數亦不同」,從前有這些說法,所以古來祖師大德講這個數字也不完全相同,這我們應該知道。「神足,亦云如意足」,隨意變化。大家要看過《西遊記》,用孫悟空來做比喻你就很好懂,他能夠變,隨著自己意思去變。《會疏》裡面講,「此有三」,神通很廣大,分為三大類,「一、運身通。謂乘空行,猶如飛鳥」。這是說他飛行自在,他不需要飛行的工具。而且神足通高的人,他飛行的時候你看不到他身體,你看到一道光,他就跟光的速度一樣,他一道光過去了。沒有光的速度這麼快,好像我們看到流星一樣,看不到他身體,看到一道光。落到地上,他人身就現前,飛在空中的時候,看不到身體,只看到一道光。這是運身通。第二,「勝解通。謂極遠方,作意思維,便能速至。」這個能力比前面的更高,他坐在那裡不動,想去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是很遠的地方。譬如講我們橫越太平洋,我們想到美國,這邊身體就沒有了,身體就到那邊去了,你沒有看到痕跡,身體已經到達了。這是第二種,這叫勝解通。第三,「意勢通。謂極遠方,舉心緣時,身即能到。」那就是更遠的地方,我們講十方佛國土,極樂世界人都做到。他自己的本身坐在阿彌陀佛面前,聽經聞法,他的意念到十方諸佛剎土,十方剎土面前都有他的化身,都有他的身形在那邊供佛、聞法,有這樣的能力。所以,極樂修行一天,我們這個世界修行一億年都比不上,沒有辦法跟它相比。你說一天他見多少佛、他聽多少東西,你就曉得那個福慧增長多快;這個地方修福修慧都非常非常緩慢,沒有辦法跟他相比,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我們要想福慧圓滿,不能不到極樂世界去。世出世間無比福慧的修學,都不能跟極樂世界相比,我們有這個緣分,你不去就很可惜了,到極樂世界,一生當中就修成圓滿的福慧。
下面,「又《大論》雲」,這是《大智度論》上講的,「如意通有三種:一、能到,二、轉變,三、聖如意」,實際跟前面講得差不多,三個意思差不多。「一者,身能飛行,如鳥無礙。二者,移遠令近,不往而到。」他有這個能力,遠方的境界就像我們現在看電視一樣,再遠的地方從屏幕上就現出來,就現在眼前。其實我們明瞭,法藏菩薩五劫修行,去參觀、考察十方諸佛剎土,老師世間自在王如來領著他,是不是去一個地方給他參觀?不是,完全把十方諸佛剎土移到面前,全看見了。自己沒去,十方世界也沒有來,可是就在當下就看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如意通。「三者,此處沒、彼處出。四者,一念能至」,有這種能力。
「轉變者,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能作多,多能作一。種種諸物,皆能轉變。」我們看了轉變的這一節經文,從我們眼前來說,我們身上有很多病毒的細胞,這是疾病的根源。如果有這個能力,把所有病毒細胞都給它恢復正常,轉變,人病就沒有了,不需要吃藥,也不要打針,不需要診斷。是不是真的?真的,「一切法從心想生」,為什麼會有病毒細胞?是你自己的心有病毒。什麼病毒?你看佛跟我們講的三毒,那是病毒,貪瞋痴。如果我們把貪心斷掉、瞋恚心斷掉、愚痴心斷掉,病毒就沒有了,所有病毒細胞統統恢復正常,就這麼個道理。這是真的,一點不假,端正心念,什麼毛病都沒有了。你得相信,佛天天在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怎麼不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心裡放著這些貪瞋痴慢疑,這叫五毒,你怎麼會不生病?心裡有五毒,心裡本來沒有五毒,五毒是你自己妄念產生的,真心沒有五毒,真心離念,沒有念頭!心裡有這五樣東西,就是你已經有了病毒,這病毒是病因,因加上緣,病就發作。緣有兩種,有內緣、外緣,內緣是惱怒怨恨煩,這是你的情緒,是內緣,外緣是財色名食睡。因緣一聚合,病發作了,嚴重就要命。
你明白這個道理,你的病肯定治好,再嚴重都沒有問題。轉變心態,遠離財色名食睡,外緣遠離,控制自己不發脾氣,把怨恨惱怒煩控制住,把貪瞋痴慢疑把它降溫,能控制好,就沒有毛病了。你要問用什麼方法控制?告訴你,念阿彌陀佛控制最好,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會治病。你看東北
「外道輩轉變,極久不過七日。」外道不是指佛門以外的,心外求法稱之為外道。我們自己要是不懂佛法這些道理,天天也在求,求佛菩薩加持、求神明保佑,那也是屬於外道,我們自己變成外道自己都不知道。外道修持轉變有沒有效果?有效果,這個效果連現在科學家都承認,科學家說它為集體意識,大家一起來祈禱。集體意識這個能量很大,可以改變眼前的環境,我常常講這個治標不治本,這裡講「極久不過七日」,這就是治標不治本。能把災難化解,可是根本沒有治療,你的毛病又犯,再過幾時這個病又發作了,災難又來了,你怎麼辦?不是不靈。它還是從人心感召的!
在這個世間,這種情形已經發生過好幾次。古老的預言裡面,中國、外國都說一九九九年有災難,就是千禧年,一九九九年、二000年有大災難。這個預言最著名的就是法國的諾查丹瑪斯的預言,到二000年就沒有了,就世界末日了。可是二000年平安的過來了。那一年我在新加坡,我聽一個同學告訴我,新加坡有個神學院的院長提到這樁事情,他感覺得很驚訝,不可思議,明明說今年有災難,為什麼沒有了?同學們聽了這個話來告訴我。我說這個沒有了不奇怪,為什麼?這個傳說已經傳說了四、五百年,全世界人都知道,所以一九九九年、二000年那個時間裡頭,我相信全世界許許多多宗教徒都來做祈禱。有感應,所以這個災難就沒有了。不是沒有,推遲了,大災難變成小災難,災難減輕、災難延後了,延到哪一年?現在又變成二0一二。你看,不退後了嗎?這又來了,那全世界的人大家,現在這個很好,因為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二0一二,所以很多宗教的信徒都在做祈禱。我們很相信二0一二也會平安度過,但是要曉得這不是一了百了,後續還有,只要我們心念一不善,它就來了,而且來的時候肯定比上一次來得厲害。這就跟病沒發作,你把它壓伏住,你沒有斷根,過一個時期發作的話會更厲害。怎樣斷根?認真修行就斷根。這個世界上每個宗教,都能夠依照它的經典認真去修行,經典裡面所講的道理要明白,所講的方法要懂得,依照這個道理、依照方法好好去做。那就是科學家所講的,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這是治本,這個跟我們大乘教裡面所講的,這是把災難的根本化解,那就永遠沒有災難。我們應當努力去做,這是自度度他。自利,身心健康,法喜充滿,家庭幸福美滿,社會和諧,天下太平,好事情。希望宗教與宗教之間永遠沒有衝突,互相學習、互助合作,化解衝突,給社會、給世界帶來安定和平,這是宗教對於現前社會的一個很大貢獻。這是講轉變。
下面說,「諸佛及弟子,轉變自在,無有久近」。這轉變到自在,問題才真解決;轉變不是到自在,那個問題沒有解決,只是暫時的,像這裡所說的轉變極久不過七日。下面解釋「聖如意」,「六塵中不可愛不淨物,能觀令淨;可愛淨物,能觀令不淨。是聖如意法,唯佛獨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境隨心轉」,佛都有。這個佛是什麼佛?我們要知道,破無明、證法身的這個佛就有了,在《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統統有。這四十一個位次,法身大士,天台大師六即佛裡面,定他們的名稱叫分證即佛,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他們統統都有這個能力。所以,「不可愛不淨物,能觀令淨」,他們用觀想就能把環境轉變,「可愛淨物,能觀令不淨」,真的是隨自己的心念,外面境界是隨著念頭在轉,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道理,賢首國師《還源觀》裡面講得很清楚,大乘經論裡也說得很多,一般稍稍有一點定功的人,他就懂得這個道理。以意念移動物品,像這個杯子放在這裡,我把它移到這邊來,不要用手拉,用念頭讓它自己移動來,這是小把戲,那些玩魔術的小玩意,這沒有什麼了不起。一個災難能把它化解掉,這就是大功夫,大本事。這一點都不稀奇,你懂得佛法,這是什麼?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本能,這種能力我們各個都有,只是我們的念頭為什麼移不動它?我們念頭裡的雜念太多,它不起作用;如果把雜念去掉,所以說制心一念就有這感應,你就能移動外面這些物品。
所以集體意識,這是科學家特別強調的,一個人沒有這個能力,如果能有幾十人、能有一、二百人,我們同一個時間、同一個意念,產生力量就很大。
真正把外面境界,那就是你的心態轉變過來,那個力量就大了,那就跟佛的力量一樣。所以佛有,我們眾生集體的意念跟佛的力量就相彷彿。但是佛有這個力量,佛為什麼不替我們轉?我們眾生的業力太可怕了,佛經上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個力量幾乎是相等的。我們的業力力量太大,所以有些經上講,佛不能轉眾生的定業,這佛都沒有法子,一定要靠自己。自己真正懺悔,真正改過自新,斷惡修善,那個力量就大,肯定會得到諸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你就很輕而易舉的把一些災難化解了。如果自己沒有真正懺悔、沒有真正回頭,佛想幫幫不上,這個我們要了解,不是佛不慈悲,是我們的業力太重了。所以,一定把理搞清楚,對事我們就不會迷惑,事情發生了,我們知道它什麼原因,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天下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再嚴重的問題都有方法解決。但是現在,現在人不相信,說你是宗教、說你是迷信,那就沒法子,那隻好讓他自己去受,他不能接受嘛。這就是懷疑,不相信,這非常嚴重的煩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推薦閱讀:
※左手小指麻木可以用什麼葯控制?
※無人機飛控通俗演義之 跨越千年的控制
※你可以為了孩子去死,卻控制不了發脾氣?
※控制血糖的最佳搭配吃法竟然是它?真相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