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訇訪談:穆斯林對先知的愛是非穆斯林難以理解的
【編者按】:2015年11月13日晚,巴黎再次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造成至少100多人死亡,舉世震驚。共識網對山東德州伊斯蘭教阿訇,伊斯蘭教歷史學家李雲飛老師進行了郵件採訪。
1、共識網黃南:巴黎恐怖襲擊事件後,阿訇您對此事的態度?剝離掉社會對穆斯林的偏見,就事論事,溫和穆斯林是否應該對恐怖事件有所發聲、有所譴責、有所思考、有所行動,而非先對社會對穆斯林的偏見不滿?襲擊事件後矛頭從恐怖分子擴大到伊斯蘭教,伊斯蘭世界是不是有做出澄清的必要?穆斯林舉證以及反思改革、改變恐怖分子以及向有可能被恐怖分子洗腦而去參加聖戰的人們進行澄清的重要性?
李雲飛阿訇:針對平民的暴力行為,譴責已是陳詞濫調,但我們還是要予以譴責!自九一一事件以來十餘年間,穆斯林社會從普通民眾到學者和宗教領袖,從未停止消除暴力、實現和平、改善穆斯林形象的努力,但遺憾的是總是事與願違。穆斯林在當前處境下比任何人都更厭惡這類襲擊事件,但戰爭的遊戲規則不是宗教佈道和美好的心愿可以改變的,無論是IS襲擊巴黎平民還是法國轟炸敘利亞,我們都沒有能力來干預這種戰爭行為。
您所說的「伊斯蘭世界」,早在1798年拿破崙入侵埃及時就已分崩離析,歐洲列強打破了穆斯林世界原有的秩序,按照它們的意志把穆斯林世界割裂成幾十個民族國家政權,而且還在巴勒斯坦建了個以色列國,後來又按照西方人主權民族國家的遊戲規則,在這些不成熟的穆斯林國家政權間拉幫結派、排除異己,使這些國家總是處在風雨飄搖中,而各國穆斯林又欠缺在既有國際秩序遊戲規則下的生存經驗,不學無術、不思進取,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已近百年時間,卻仍未能建立起新的行之有效的秩序。當今「伊斯蘭世界」並非歐盟那樣的經濟、政治共同體,所以對巴黎恐襲這類事件既沒有辦法回應更無力解決。
每當發生此類事件,總有人希望全世界穆斯林出來承擔罪責,或者把矛頭指向伊斯蘭教。《古蘭經》說:「一個負罪者,不負他人的罪。」(17:15)穆斯林可以對此類事件予以譴責,也可以為杜絕這類事件而不懈努力,倡導伊斯蘭教的博愛精神、和平理念,但絕不會為IS的行為承擔後果。穆斯林對巴黎恐襲事件的譴責是出於道義而不是責任。個體的行為由整個族群來承擔,這是中國封建王朝一人犯法株連九族的族刑連坐制。如果因為個體的行為就否定一個宗教和文明,那麼當今世界所有宗教和文明都沒有資格立於世界。
2、共識網黃南:為什麼實施恐怖襲擊的多是伊斯蘭教徒?社會上有把整個伊斯蘭教以及穆斯林與恐怖主義聯繫起來並認為伊斯蘭教是恐怖襲擊根源的判斷和氛圍,為什麼其他宗教沒有?有句話流傳「要用戰鬥把世界上所有不信伊斯蘭的人,都變成穆斯林」是否是真實的?
李雲飛阿訇:造成「實施恐怖襲擊的多是伊斯蘭教徒」的觀念,一是因為當今穆斯林世界正處於歐洲殖民統治後的去殖民化時代,新建立的穆斯林民族國家正在按照既有國際秩序的遊戲規則來完善自身的政治制度的歷史轉型時期,這類似於我國從清帝退位到文革結束前的歷史階段,社會內部不同政治勢力間及與外部社會的國際政治勢力間產生了劇烈的衝突,此次巴黎恐襲就是這種衝突的結果;一是因為偏見,以色列人恃強凌弱殺害巴勒斯坦平民,僅2014年就殺害了2314名巴人,緬甸佛教徒迫害羅興亞穆斯林,自1978年以來約80萬羅興亞人被剝奪政治權利,數十萬人被緬甸軍政府放逐到集中營內監視生活,他們受到各種形式的敲詐勒索,在軍營被強迫勞動,以及遭受酷刑、處決和強姦,自九一一事件以來美國發動的「反恐戰爭」,2012年中旬的一份數據顯示就有至少110萬穆斯林喪生,約800萬名兒童面臨生存危機,巴黎恐襲事件發生後的第二天,法國空襲敘利亞擊中一處兒童醫院造成無辜兒童死傷,俄羅斯等國的戰機在敘利亞、伊拉克肆意轟炸,幾天前我看過一個空襲視頻,婦女兒童在空襲後的煙塵中驚恐尖叫逃生,請問,這一切是否屬於「恐怖襲擊」?
在穆斯林世界多事之秋的今天,伊斯蘭威脅論大行其道,面對中東亂局,很多人懷疑是不是古蘭經文存在宣揚暴力的問題。有人掐頭去尾,斷章取義,羅列幾段經文,以此作為伊斯蘭教宣揚暴力的證據。誠然,伊斯蘭教所倡導的和平並非是徹底的非暴力不抵抗,而是公平正義下的和平。《古蘭經》並沒有禁止戰爭,但戰爭是有嚴格前提的,規定只有在穆斯林遭受嚴重迫害時才可以進行反抗。伊斯蘭的先知穆罕默德及其追隨者,曾遭受麥加多神教徒的宗教迫害長達十餘年(610-622年),後來真主降示新的古蘭經文准許穆斯林對迫害進行反抗。
《古蘭經》說:「被進攻者,已獲得反抗的許可,因為他們是受壓迫的。真主對於援助他們,確是全能的。他們被逐出故鄉,只因他們常說:『我們的主是真主。』」(22:39-40)儘管真主允許戰爭,但定下了嚴格的戰爭規則。《古蘭經》說:「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但你們不要過分,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分者。你們在哪裡發現他們,就在哪裡與他們戰鬥;並將他們逐出境外,猶如他們從前驅逐你們一樣,迫害是比殺戮更殘酷的。你們不要在禁寺附近和他們戰鬥,除非他們在那裡進攻你們;如果他們進攻你們,你們就應當與他們戰鬥。不信道者的報酬是這樣的,如果他們停戰,那麼,真主確是至赦的,確是至慈的。你們當反抗他們,直到迫害消除,而宗教專為真主;如果他們停戰,那麼,除不義者外,你們絕不要侵犯任何人。」(2:190-193)以上就是關於戰爭的經文,如果不是對經文斷章取義,而是結合上下文進行客觀評判,經文中顯然沒有外界所說的宣揚暴力、濫殺無辜的情況。相反,倡導和平的經文比比皆是,《古蘭經》說:「你應當原諒他們,你應當說:『祝你們平安』,他們不久就知道了。」(43:89)公元630年先知穆罕默德解放麥加,面對那些曾經殘酷迫害過他的非穆斯林,他選擇了寬容,沒有報復任何人。
巴黎恐襲事件後,外界盛傳的一段最具爭議性的經文是:「當時,你的主啟示眾天使:『我是與你們同在的,故你們當使信道者堅定。我要把恐怖投在不信道的人的心中。』故你們當斬他們的首級,斷他們的指頭。」(8:12)這段經文接下來的敘述則是:「這是因為他們違抗真主及其使者。誰違抗真主及其使者,真主就嚴懲誰。」(8:13)後一節經文指出了前一節經文的原因,並非是無緣無故地針對不信道者。《古蘭經》有個特點,就是經文是根據先知穆罕默德的生活狀態,在22年中陸續啟示形成的。所以要想了解經文的含義就必須知道經文的啟示背景,就是經文是因為什麼事情而啟示的。這段經文的啟示背景是公元624年白德爾戰役期間,穆斯林受到宗教迫害後從麥加逃到麥地那,麥加人派出軍隊在麥地那附近與穆斯林發生了一場戰鬥。麥加方面有100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穆斯林一方只有313名信教群眾,大多數老弱病殘,僅有兩匹戰馬。這時真主就啟示了8章12節這段經文。這段經文是真主與天使的對話,真主讓天使們去戰場上幫助穆斯林,幫助的方法就是消除穆斯林一方在戰場上的恐懼心理,而使麥加士兵的內心產生恐懼,這就是「我要把恐怖投在不信道的人的心中」的含義,這與今天的「恐怖主義」沒有任何關係。「斬他們的首級,斷他們的指頭」,只是對壓迫者的警告,現實中的白德爾戰場上並沒有發生這種情況。
《古蘭經》中所說的「不信道者」,都是在特定歷史事件背景下的「不信道者」,在阿拉伯文的行文中都加有特指冠詞,比如針對白德爾戰役所降示的經文,這裡原文中「不信道的那些人」就是指在戰場上與穆斯林對抗的麥加士兵。所有的穆斯林在成為「信道者」之前都是「不信道者」,而關於宗教,《古蘭經》明確指出「宗教絕無強迫」(2:256),這一主張與《世界人權宣言》第十八條的宗教自由精神是一致的。信道與不信道完全是人的自由,伊斯蘭教反對宗教迫害,絕不會因為信仰問題而迫害不信道者。
您提到的「要用戰鬥把世界上所有不信伊斯蘭的人,都變成穆斯林」的說法,我是第二次聽說,第一次是在貴網站的一篇文章中。共識網11月20日刊登曹長青:《當全世界恐懼伊斯蘭,三個女人站了出來》一文,開篇說:「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路易斯曾在《華爾街日報》刊文指出伊斯蘭的暴力本質,因為伊斯蘭教義《古蘭經》上明白地寫著:『要用戰鬥把世界上所有不信伊斯蘭的人,都變成穆斯林』(伊斯蘭信奉者被稱為穆斯林)」。《古蘭經》中沒有這段經文,這也不符合「宗教絕無強迫」的伊斯蘭教的宗教自由精神。今後貴網在面對這類煽動暴力、反伊斯蘭教的文章時,應當慎重。
3、共識網黃南:如何看待「伊斯蘭國」?為什麼他們打著伊斯蘭的旗幟?
李雲飛阿訇:翻開近現代中東歷史,依照歷史事件的因果邏輯關係追根溯源,我們可以看到,IS是歐洲殖民主義和當今西方霸權主義的產物,與伊斯蘭教的教義沒有直接關係。當然,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穆斯林,這是他們的宗教自由,只要一個人在兩個穆斯林證人面前作證「萬物非主,惟有真主」和「穆罕默德,主的使者」即可,而無論這種作證是發自內心的還是虛假的,這隻有真主有權力評判。所以,如果IS組織的成員宣稱自己是穆斯林,那是他們的自由,我們無權干涉,但犯下的罪惡也由他們自己承擔。末日的火獄是懲罰作惡者的,無論作惡者是穆斯林還是非穆斯林。一個武裝組織可以打出任何形式的旗幟,比如IS的旗幟上就打著清真言,但稱號並不能代表本質,就像我們的鄰居朝鮮,國名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實際上我們都清楚,這個國家政權與「民主」和「共和」沒有本質的聯繫,就一個名稱而已。另外,中東阿拉伯語世界把「伊斯蘭國」稱為「達伊沙」(阿拉伯語:?????;拉丁字母發音:Da-esh),以避免在使用中「因詞害意」,今後漢語世界可以借鑒這種用法。
4、共識網黃南:為什麼伊斯蘭世界容易憤怒而不是談判商議解決問題?為什麼當前的伊斯蘭世界充斥著戰爭、暴力、恐怖、專制?為什麼容易情緒極端?為什麼與世界潮流的法治、平等、多元、民主、自由等等格格不入,總有伊斯蘭的例外論?為什麼穆斯林被社會誤會就會想到訴諸暴力和殺人?不殺人是否應該是現代社會的底線?那些人是否是因為信仰了某種宗教而對生命冷漠?
李雲飛阿訇:我們缺少一個秉持公平正義原則的關於伊斯蘭世界問題的國際爭端解決機制,2014年以色列入侵加沙,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決議要譴責任何地方發生的所有針對平民的暴力行為,但美國投了反對票。在所謂全球合作塑造的新世界政治秩序面前,在萬眾矚目下,兩千多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軍警殺害,國際社會並沒有像關心IS或巴黎恐襲事件那樣來對以色列採取實質行動。嚴復說:「弱者當為強肉,愚者當為智者役焉。」穆斯林在這種現實面前,必定把今天的國際社會視為一個弱肉強食的萬國叢林,把西方在中東的行為解讀為「新十字軍」。當然,我反對非理性的激進行為,今天伊斯蘭文明在西方世俗文明面前是個「失敗者」,而失敗者就應當「認賭服輸」,要想重新獲得生存的尊嚴,就當自強!1899 年,梁啟超先生在《論強權》中就世界的殘酷現實寫道:「世界之中,只有強權,別無他力,強者常制弱者,實天演之第一大公例也。然欲得自由權者,無他道焉。惟當先自求為強者而已。欲自由其一身,不可不先強其身,欲自由其一國,不可不先強其國。」
說伊斯蘭社會崇尚專制拒斥民主是不正確的,伊斯蘭歷史上最專制的國家政權也沒有東方的專制政權專制,從公元610年到1922年,穆斯林國家都相對保持了司法(教法)的獨立性。先知穆罕默德所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個穆斯林國家政權就是個民權國家,政府和人民,即使先知本人都要遵守法律。它還是個憲政國家,先知與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和其他宗教信徒及各部落,共同簽署通過了一部書面法典,這就是《麥地那憲章》,如果兩個猶太人打架,他們找到先知來處理,先知則會依據猶太人的法律來評判而不是伊斯蘭法。先知之後,穆斯林社會還進一步發展出了對哈里發的選舉制度,比如在公元644年的一次選舉中,有6位候選人競選哈里發職位。當然這種伊斯蘭的民主並非當今世界的民主,但可以說都秉持著共和、憲政的精神。當然,伊斯蘭世界最終並沒有發展出當今西方世界這種成熟的政治體制,但歷史至少證實伊斯蘭絕非崇尚專制而拒斥民主。幾年前中東的「茉莉花革命」曾為改變當今阿拉伯世界主權民族國家的專制狀況帶來一絲希望,但隨著穆爾西的失敗及塞西軍人政權的上台,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從前,而塞西軍人政權又是美國所支持的。
伊斯蘭教絕不會蔑視生命,每一個人,無論是信道者還是不信道者,都有在真主面前作為人的絕對價值。古蘭經說:「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5:32)英國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Edward Gibbon)把先知穆罕默德描述成「一手執劍,一手執《古蘭經》傳教」,給世人他崇尚武力的印象,這種說法與歷史事實不符。先知的歷史證明,如果可以實現和平,他絕不會選擇戰爭,如果戰爭不可避免,他就給士兵定下嚴格的紀律,「不能殺害婦女、兒童」及與戰爭無關的平民,這類似於今天《日內瓦公約》的相關精神,對此大家可翻閱先知歷史去了解。先知穆罕默德警告穆斯林:「第一件在審判日判決的人類罪行是濫殺無辜。」先知穆罕默德為穆斯林留下良好的行為示範,他性情溫和,從不責備人,他指責一個人時用過的最嚴厲的語句是:「某人竟然這樣。」他極為仁慈,有一位婦女遭遇搶劫,她的駱駝拚命地奔跑救了她一命,她來到先知面前說,自己已許願,如果能夠安全脫身就用這頭駱駝為安拉獻牲,讓先知把駱駝殺了。先知微笑著說:「這個報答真不幸,安拉通過駱駝救了你,而你卻要殺了它?還是把這畜生放生吧,讓安拉保佑你平安回家。」
5、共識網黃南:關於上半年的《查理周刊》事件,伊斯蘭世界為什麼對先知的漫畫感到無法容忍?一定要用暴力把漫畫家殺掉?為什麼不尊重言論自由?為什麼不相信語言和文章表達,以及對話和平的力量,而總是崇尚暴力?
李雲飛阿訇:穆斯林對先知的愛是非穆斯林難以理解的,當他去世時,他的弟子艾布·伯克爾悲痛地說:我願用我的命把你從真主那裡贖回來。先知穆罕默德與他的弟子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而他的言行記錄(哈迪斯,聖訓)又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穆斯林,成為穆斯林的最高道德示範。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說:「不寬容本身就是一種暴力。」這個不寬容指的就是《查理周刊》以及襲擊它的IS槍手,雙方都犯有「不寬容的暴力」。我們清楚,言論自由是所有民主制度的生命線,但這項自由主要是就有關政治和其他公共事務發表言論和意見的自由,民主理論家認為這種自由的目的是為了形成最佳意見並避免更大失誤。言論自由是一項基本權利,但它不是絕對的,不能被用作誹謗、煽動仇恨的理由。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規定,言論自由「帶有特殊的義務和責任,因此得受某些限制」,這種自由設有兩個前提:「(甲)尊重他人的權利或名譽;(乙)保障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衛生或道德。」此外,「任何鼓吹民族、種族或宗教仇恨的主張,構成煽動歧視、敵視或強暴者,應以法律加以禁止。」美國奉行的言論自由也設有前提,任何「激起暴力、妄害他人名譽、推翻合憲政府或鼓動淫蕩行為的言論」當受到禁止。《查理周刊》對伊斯蘭先知的侮辱顯然違背了西方文明言論自由的初衷和精神。
上次《查理周刊》事件發生後,我曾告誡法國激進的世俗主義者,和平掌握在法蘭西人手裡,絕大部分穆斯林可以容忍,但沒有辦法防控個別人的極端行為,如果法國人仍然我行我素針對穆斯林推行極端世俗主義,恐將再次面臨「巴黎血案」。遺憾的是,自今年3月開始,法國極右勢力在所控制的市鎮推行學校午餐政策,宣布在學校取消無豬肉午餐,讓穆斯林家庭的孩子們「要麼吃豬肉,要麼餓肚子」。《衛報》專欄作者安琪莉可·克里薩菲斯撰寫了題為《飲食撕裂法國》的文章,指出「對女士能否戴頭巾的爭論在法國持續多年後,豬肉又成為了這個國家關於國家形象和伊斯蘭教地位激烈爭論的新戰場。」巴黎高等研究實踐學院的宗教與國際關係歷史學家瓦倫汀·珠伯(Valentine Zuber)說:「這是對政教分離原則(世俗主義原則)的扭曲」,「沒有其他地方像法國世俗主義一樣宣稱人們必須吃一樣的,穿一樣的,喝一樣的。」
此外,穆斯林要懂得寬容,絕對不能用暴力的手段來解決此類問題,面對法國人激進的世俗主義言行,正如您所言,穆斯林應當通過文章和對話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古蘭經》說:「你們肯定要從曾受天經的人(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和以物配主的人的口裡聽到許多惡言,如果你們能堅忍,而且心存敬畏,那末,這確是應該決心去做的事情。」(3:186)《古蘭經》說:「你應當憑智慧和善言而勸人遵循主道,你應當以最優美的態度與人辯論,你的主的確知道誰是背離他的正道的,誰又是遵循他的正道的。」(16:125)我們譴責針對《查理周刊》和此次巴黎平民的暴力襲擊,這不符合伊斯蘭教的精神。
6、共識網黃南:伊斯蘭教為什麼有各種言論表達禁忌?穆斯林總是說,社會對伊斯蘭有偏見,對古蘭經不了解,看到被曲解的伊斯蘭,可是世俗社會為什麼一定要了解古蘭經才可以不冒犯穆斯林?穆斯林為什麼不寬容和適應現代社會?
李雲飛阿訇:伊斯蘭教的禁忌只是對穆斯林的規定,非穆斯林沒有義務去了解這些禁忌並尊重穆斯林。如果非穆斯林出於無知冒犯了穆斯林的禁忌,穆斯林應當寬容對待;如果非穆斯林有意冒犯了穆斯林的禁忌,如法國人那樣,穆斯林也應當寬容對待。《古蘭經》說:「你當以善待人,像真主以善待你一樣。」(28:77)穆斯林應當懂得寬容,以寬容在現代社會踐行伊斯蘭信仰。
7、共識網黃南:您對非穆斯林與穆斯林的和平相處,有哪些建議?
李雲飛阿訇:我首先想到的是尊重和寬容。《聯合國人權宣言》說:「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並應以兄弟關係的精神相對待。」《古蘭經》說:「世人!我從一男一女創造了你們,使你們成為各種民族和宗族,目的是讓你們互相認識。」(49:13)宗教、文明、種族、國家、政權、穆斯林和非穆斯林本是人對生命和世界的不同觀念,是真主賦予人的自由意志的體現,是《古蘭經》中所言的人類「相互認識」中的「他者」,這種他者的「身份」本應是一面鏡子,一面取長補短促進人類共同實現人的終極價值的鏡子,但狹隘、自私的「自我主義」(egocentrism)卻讓這種身份的差異成為我們格格不入的災難,讓我們深陷身份的暴力中。人,在伊斯蘭歷史觀及伊斯蘭教的教義學話語中被視為造物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擁有萬物不曾有的智慧,是萬物之靈。莎士比亞說:「人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錶!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 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我要說的是,無論現實世界中我們之間的關係陷入了多麼可怕的僵局中,但因為我們是人,所以未來仍然充滿著希望,實現和平相處所需要的僅僅是彼此間的尊重和寬容。穆斯林世界正處於伊斯蘭歷史上最沒落的時期,面對西方強國的崛起和文化的興盛,反觀中東暗無天日的混亂,想著擁有輝煌過去的往昔,穆斯林深感他們已被歷史拋棄,但無論時局多麼艱難,穆斯林都不能失掉信仰者的精神和伊斯蘭的原則,他們要懂得寬容對待非穆斯林,要懂得尊重非穆斯林,要拒絕一切形式的非理性的暴力行為。《古蘭經》曾經這樣讚譽穆斯林說:「你們是為世人而被產生的最優秀的民族,你們勸善戒惡,你們確信安拉。」(3: 110)穆斯林是信仰後世的人,在今世社會層面上失敗了至少還有後世,總之要不惜一切代價實現和平。
2015年12月2日於北京
編者註:由於時間問題,以下提問沒有回答:
1、我知道穆斯林女性戴面紗以及不工作的原因是想要保護女性,並且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很高,並且尊重知識而不是美色。但是女性是否應該有自己選擇去工作還是在家裡照顧家庭的權利?如果沒有選擇的權利是不是就是不尊重女性權利。
2、穆斯林為何禁止通婚?為何一定要歸信伊斯蘭教才能和非穆斯林結婚?
3、穆斯林總是說,社會對伊斯蘭有偏見,對古蘭經不了解,看到被曲解的伊斯蘭,可是世俗社會為什麼一定要了解古蘭經才可以不冒犯穆斯林?穆斯林為什麼不寬容和適應現代社會?
4、 穆斯林在一個城市裡「聚居」的原因?為什麼不融入世俗社會?為何嚴格「五功」,人被信仰束縛,沒有辦法去創新?為什麼科技進步的現代社會工具的產生及發展很少來自伊斯蘭世界?
5、為什麼伊斯蘭極端分子會毀滅其他宗教的古迹,比如巴米揚大佛、 巴爾米拉,以及一些伊拉克古迹。
6、 伊斯蘭世界如何看待西方對穆斯林難民的政策?
(事前阿訇希望問題尖銳,本人其實持宗教對話與寬容的態度,如有冒犯請多包涵。就此話題還有對非穆斯林學者的專訪,敬請關注共識網。)
推薦閱讀:
※王珂:自從被封「京城四少」就是非不斷
※善惡是非皆發於心等三則
※是非、對錯、善惡,這些是絕對的嗎?真的有嗎?怎麼評判?我想解答這樣的問題應該研究哪一門學科?
※甜酸苦辣宜嘗遍,是非好惡總由人——曾國藩修身處世語錄(二)
※抗美援朝是非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