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腦逆生長:從做正確的事開始
雅思 04-02
你意識到自己需要某種轉變,但這似乎還不夠。轉變應該從哪裡開始?簡單的回答就是:做正確的事。
正確的事並不是說你之前的行為是錯的,相反,我們很可能做著正確的事,卻因為沒有意識到它而導致混亂的結果。比如你按時上課,認真完成作業,甚至經常去圖書館看書,但所有這些都並不能保證你真正獲取了某種智慧。
我這裡所說的 " 做正確的事 " 必須是一個人主動的選擇,是一個人能控制自己,免於墜落於坏習慣。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覺悟是這麼重要。
教育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 " 行為覺悟 ",這個層面上的覺悟不同於基礎教育里的說教," 應該做什麼 " 或 " 不該作什麼 "。行為覺悟讓我們明白怎樣養成習慣,從更深的層次去了解它們。
做到行為覺悟的人,能從骨子裡了解自己的行為,明白養成某項好習慣的原理,而不再需要強迫自己或是遏止自己的行為,因為後者違背我們大腦的運行規律,難以堅持。
1. 發展自己的興趣
讓你變得有趣又有料
我們中的很多人對興趣這個詞有所誤解,以為它就像家門口一樣在那永遠等著我們,不用費勁就能找到,可事實並非如此。
教育學家指出,興趣不是天然的存在,而需要我們去努力尋找、培育並且鞏固。注意!尋找只是第一步,充其量不過是播下一顆種子,一個人若不能在此基礎上培育和鞏固興趣,就永遠無法把這種興趣發展到專業水平。
發現興趣得從關注內心世界開始,日積月累,我們學會逐漸看懂行為導致的結果,於是我們就會摒棄老習慣,養成新習慣。
冥想能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讓我們從內心感到有趣,延伸專註力,使我們能在其他時間仔細體會自己的身體和心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從神經科學的角度,冥想幫助我們將意願轉換成當下的體驗,而不是把精力耗費在對抗不好的癮念上。
發現興趣的驅動力是好奇心,它是維持人類進化的先天性的獎勵。好奇的感覺是怎樣的呢?它讓人感覺美妙極了,哪怕你要面對的事情複雜之極或毫無經驗,好奇心也會拖著你繼續探知下去。
想想初戀,那不就是好奇帶給你去探索異性的動力嗎?再多艱難困阻也無法使你不去想 Ta,好奇心是人類進步最重要的品質,而且每個人都能挖掘到這種東西。
接下來,培育和鞏固興趣無疑需要更多技巧。你是否懷疑自己是否有毅力做到它?堅持做一件事那麼難,所以書店裡才會冒出那麼多類似時間管理和健身塑形的書。
依照我的生活經驗,很多立志於讀書的同學都花了大把子力氣去讀那些關於怎樣讀書的書,而未必下得了決心翻開一本不好讀的書。
有次我在公眾號里寫了一篇自認為是的時間管理小文,結果我那好心的學霸姐姐立即指出:你怎麼會閑到寫這樣的文章,而不去讀一本真正有趣的書?真是好囧。
言歸正傳,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該做什麼,而真的堅持去做它又那麼難?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理解人腦是怎樣進化來的,這也是 " 好習慣 " 和 " 壞習慣 " 的淵源。
我們的大腦在漫長的歲月中發展出兩類興趣:一種幫助個體生存——它是一種短暫、淺薄、能即刻生效的獎懲機制,比如遇到猛獸撒腿就跑,在冬季里嗜睡保存體力,甜食依賴,圖像刺激性慾等等。進入現代文明以前,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怪毛病。因為資源總是有限的,和多數人保持一致並節省精力可以讓個體最大程度上獲得生存下去的機會;另一種興趣推動人類的整體發展——它比第一種複雜得多,深刻得多,最麻煩的是它不能對掌握這種興趣的個人構成獎賞,甚至有人為此要付出巨大代價,失去生命以及因為不合群而遭受精神折磨。哲學家、藝術家、文學家、頂尖的運動員、精銳部隊的戰士,都屬於這類人群,他們中很多人都沒有繁衍後代,而推動人類進步只需要極少數這樣的人。
我們在頂尖大學裡經常會遇到一些怪人,這些人一旦離開學術環境,可能連生計都成問題,但他們是知識的創造者,讓人類認知能力不斷突破現有的邊界,就像天才運動員不斷打破記錄,挑戰人類身體的極限。
推薦大家幾本我看過的對理解思維有幫助的書:《我們怎樣思維:經驗與教育》,《思考,快與慢》,《瞬變:如何讓你的世界變好一些》,《決斷兩秒間》(Blink: 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
簡單的講,現代社會裡的很多所謂 " 壞習慣 " 是人類為生存而發展出來的思維方式,我們不妨稱其為第一種天性;而 " 好習慣 " 則相反,它也是人類天性的一部分,比如追求發展、尋求創新。
當今社會的物質條件已經比人類進入現代文明以前豐富得多,所以社會就有了更多刺激第二種天性發展的空間,第一種天性反而越來越不合時宜。
認識到這一點,你也就明白,為什麼直到近幾十年,才出現減肥和學習的風潮。因為人類社會從來沒有儲備這樣大的資源,供如此多的人擺脫生存危機,轉而追求個體發展,以應對人類文明繼續向前發展的各種難題。
2. 養成好習慣讓你的大腦變年輕
大多數人已經知道我們人體的各種活動都受大腦支配:大腦決定我們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如何表現,以及如何與他人相處。
一個擁有健康的大腦的人通常更快樂,更健康,更富有,更聰明,更自信、敏銳而且更有創造力,而一旦大腦受損,那麼這個人很可能會在生活中遇到各種麻煩,注意力不集中,愛暴躁、沮喪,自我評價低,尖刻,缺乏靈活性。
腦科學家丹尼爾阿門教授在掃描過 63000 個大腦後證實,人腦是人體里唯一能克服衰老的器官。壞習慣能讓大腦衰老得更快,好習慣能讓這個過程減緩甚至逆轉。這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他對比了自己 23 歲和 57 歲時的大腦掃描成像,事實證明那張 57 歲的大腦的確比先前的大腦更年輕,更健康。據他所說,這是因為他在 20 多歲時的很多行為其實是在傷害大腦,比如愛飲酒,吃大量油炸食品和甜食,總熬夜,而且當時的他還受到肥胖的困擾。
現代科學通過無數實驗已經證實我們可以通過好習慣讓大腦更健康:?
大腦容量及機能與一個人的體重成反比,超重和肥胖是腦健康殺手。丹尼爾教授 30 歲前逼自己減掉了 25 磅的體重,體重變化對大腦尺寸和活躍程度的影響直接反映在前後兩張掃描圖片上。
酒精危害大腦健康——不僅針對酗酒者,正常飲酒也會加速腦細胞死亡。飯後喝一小杯紅酒的確有助於心血管健康,但這對你的大腦有害無利。
吸煙和高血壓都令大腦受損,它們會讓腦血管的彈性降低。
鍛煉能刺激腦細胞活力,增加顱內的血流速度,提高腦神經元活躍程度。
焦躁情緒損害大腦,容易造成神經錯亂和抑鬱症。
積極的社交活動讓大腦更健康。另有多項研究的統計數據證明,和樂觀開朗、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相處能促進長壽,這是因為社交行為本身具有傳染性——和節制、寬容、有趣的夥伴多相處,我們自己也會變得風趣有魅力,和成癮、易怒、愛抱怨的人相處,讓人死得快。所以下次聚會之前,多了解一下來的都是些什麼樣的朋友。
飲食習慣對大腦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吃進有營養的東西促進大腦發育,吃有毒性的食物阻礙大腦發育。
睡眠也很關鍵,丹尼爾教授提到:20 世紀初人們在夜間的平均睡眠是 9 小時,而到 2011 年就只有 6 小時了。對大多數人而言,夜間睡眠少於 7 小時,顱內的血流速度會減慢,這讓我們白天的運動和思考變得遲緩。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就是這個道理。
更糟糕的是,很多人因為睡眠不足而增重,因為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人體會自動調節體重,讓大腦變笨,少消耗一些能量。前面提到過,增重能導致腦容量變小,或者說讓腦子變笨。
3. 幾個好習慣,
下決心照著做,別問為什麼
與有智慧的人為友。主動接近具有精神光芒的人,遠離對什麼都無所謂的人。不要為了耍帥就什麼都不當回事。活出有質量的生命其實是相當費功夫的。
與其刷 10 個小時的公眾號、知乎和微博,不如老老實實看一個小時的書。唯有讀書,能改變氣質。不讀書別找借口,市面上有大量可供你學習的資源。
早睡早起,改掉熬夜的習慣。爭取每晚睡眠時間不少於 7 小時。爭取跟室友達成一致,共同養成有規律的作息習慣。
學會用科學的方法控制體重,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塑形和健身。所謂高顏值,50% 以上是因為身材好,而不僅是臉蛋漂亮。
學會正確的呼吸方式。改善呼吸可以通過冥想或瑜伽,也可以從最簡單的日常呼吸開始練習。養成好的呼吸習慣,能幫助你控制情緒和思維,提高專註力。
照顧好自己的大腦,你將終身受益。 相關標籤: 大腦 逆生長 教授 學霸 大學
推薦閱讀:
※離別之後,開始之前
※五月份開始桃花運越來越旺的四大生肖!有你嗎?
※三足鼎立大決戰,從二零一四年開始
※【小米人物_雷軍】雷軍開始剪羊毛了 米粉準備好被收割了嗎?
※從2018年開始,連續十年運氣旺的3大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