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臨床實用脈診發微

1樓

發表於 2008-5-28 12:05 | 只看該作者 | 倒序看帖 | 列印

臨床實用脈診發微

序論

我中華醫學實為中國古文化中最重要之一種,歷經數年載之演變,早有卓越之成就。中國上古之醫術,原基於先民原始生活之實際需要,由自然啟發而成,其內容浩涵如海,實為我民族生命之學也。

中國醫學源流,本一脈相承,前後並無間斷,但由歷朝醫政制度之變遷,醫術之進展,學理之創穫,社會風氣之轉移,故流派分岐,各有所長。但亦有庸者審證不明,泥古不化,每以臆說己見欺人或挾秘自炫,以訛傳訛,醫家之道漸至不明,真理反晦而不顯。本文謹就中醫診斷學中「脈診」一項做深入之研討。

切脈診斷之法,源自「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論及診法及脈理說明。「平人氣象論」,有最詳盡之脈義論述。「玉機真藏論」則說明四時之脈理變化及由脈論病。「三部九候論」,說脈之部位。「通評虛實論」,據脈象論斷生死。上古之脈法以全身之三九候決生死。以人迎、寸口、趺陽脈診而診之。內經僅有寸口氣口之名,並無尺寸為三部之義。至「難經十始發明獨取寸口之診法,創立關尺之別,但無左右臟腑分配之說。至叔和一代,始立左心小腸肝膽腎,右肺大腸脾腎命門之說,切脈之學,遂臻完備。

自「素」「難」,「傷寒論」而下,雖有診脈治病之法,並未明確發明脈診之理,憑脈以審證,而未溝脈診之法,叔和根據素難之說,參考古代脈法,著「脈經」十卷,此為第一部講求脈法之書,此書內敍及陰陽大法,表裏虛實三部九候,二十四脈等以五臟六腑三焦四時之變,理論綱目條理而不紊,使後世學者由外以知內,視死而別生,頗為詳盡。然其脈法,則甚為死板拘泥,以為某病當見某脈,某脈當見某病,繁瑣有餘而實用不足,不免有泥脈以和病之嫌。但不論如何,此十卷脈經,確為曠古之偉大發明,據徐靈胎所言:「王叔和著脈經,分門別類,條分縷斷,其原亦本內經,而漢以後之說,一無所遺,其滙集群言,使後世有所尊循,亦不可少力之作也。」實中肯之論也。

然後世又見「王叔和脈訣」,乃他人假託叔和之名而作也,朱熹謂俗傳之「脈訣」,辭意鄙淺,非叔和本意,但以其顯淺,醫家入門偏熱是書,自立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似通非通,脈理之精義因而轉晦。代代流傳,遂僅余粗略之論廓,脈診之精華盡失,為人師者心中固已茫茫,而學者更加無所適從,以致「脈學」一道逐漸失傳。真理因而不明,人皆視「脈學」為虛無之談而鄙之。循環以下,醫者不得不致力於辨證之法。臨床診病之時皆以病者口述之證狀及體態神色為主,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僅為表面之「象」。其真假難論,體內複雜之病理不明,發病之根源難尋。治療之法不免局限於癥狀之解除,因而無法澈底根本治療。病者之患雖然暫愈,而病根未除,必反覆發作,不得盡愈矣!

然若醫者能盡知脈理,臨床施治之時,手下三指,左右細尋,郎立刻能洞悉病者五臟之腑寒熱虛實之情。處方之際,依據脈理所示,必能全面掌握病況之來龍去脈,本、標,先,後,而加以整體之治療。不但使病情立退,而全身之健康得以漸復。此為「正本清源」,除病務盡之法,亦為我中華醫學精華之所在,遠勝西法局部癥狀治療之弊,不知脈者,何能為之?

因之「脈診」之學,實為中醫四診最最精要之一門,為醫者不可不潛心研究,以求精專。

實用脈診概論及六病脈之研究

中醫傳統之診斷法則,皆以「八綱」為主,將病者所表現之癥狀,歸納為陰、陽、表、里、虛、實、寒、熱等基本分類,以為病理分析之依據。臨床時,著眼於癥狀之變化,故稱「八綱辨證法」。然如前文所言,病者口述之證狀,以及求診時之形色,僅為片段主觀之感覺,只可供參考之用,如全以為處方之重要資料,則必不夠充實。故辨證法實不足以研判現代社會所生複雜萬端之疾病。況且,病家求診時,未必具備書中所條列之理想化證狀,供醫者診斷。因之誤診之失在所難免。再者傳統之辨證法,內容極端繁雜,條文充斥,不僅學習費時費力,且必然限制後世學者之思考能力,而陷入背誦之窠臼。臨床時,不易隨證應變。因之為求更精密,更深入,更靈活之斷證之法,唯有以脈法為主。

臨床實用之切脈診法,依筆者多年之研究,應以下列三組脈象為主,此三組之間各有錯綜複雜之網狀連絡,彼此互相配合以成一完整之體系:

第一組:六病脈:「大、小、緩、急、滑、澀」,此六脈為入門之基本脈法,用以研究中醫傳統之「八綱」診斷。脈法精要而準確,遠較傳統之辨證法迅速而實在。

第二組:五臟脈:即「心、肝、肺、脾、腎」,研究五臟之根本,正邪之病理變化。脈法深入而實用,並能配合現代醫學之病證分析,臨床價值極大,為中醫脈診之核心。

第三組:六氣脈:即「三陰三陽」之病脈,其中三陰脈與前段五臟脈略右重覆,而三陽脈即為六腑之病脈。此六脈亦研究人體生理與「風、寒、暑、濕、燥、火」六邪之關係,脈法頗為特殊,亦能與現代社會之常見疾病相應。

此三組脈象並非獨立存在,應用時須彼此配合應用。醫者必須融會貫通,方可全面掌握病者全身正邪進退之變化,其精奧之處亦在於斯。

現將此三組脈象之診法略述如下:

第一階段為六病脈,即為「大、小、緩、急、滑、澀」。此六脈名稱源自內經,研究之目的為求能以最迅速最精確之法,而為八綱之辨證,其應用目標著眼於全身性,整體性之病理變化,故初著手時,不必細分於寸關尺。

第一「大脈」:指下滿盛有力:言左右三指之下,脈管皆粗大,強硬,博動有力,其至皆較數。為「實熱」之證,主全身氣血皆處於興奮亢進之狀,邪氣熱盛。常見於高血壓、中風、腦溢血等病發作之前,情況危急。湯藥,粉劑均緩不濟急,必以針刺指尖放血,使邪隨血去,庶幾能保命於萬一。此乃言其極熱之狀,平日病者有感受風熱外邪,亦可傳入臟腑產生「實熱之證」,可於寸關尺局部求之,亦可適合針刺治療。

二「小脈」:指下細弱無力:言左右手三指之下皆細如絲線,而博動無力,常需中、沉取方得。此為「虛寒」之證,主五臟生理功能減退。如出現於右手,則為脾肺所主之消化,呼吸系統功能不足,即為「氣虛」,如現於左手,則主心之血液循環,新陳代謝之能力及肝之解毒,貯藏能量之功能,腎之生殖排泄功能減弱:為「血虛」。如左右兩手同時出現則主「氣血兩虛」,不但機體之活力不足,且易受外邪之侵害,此脈常見於先天體質不佳,或長期卧病,氣血嚴重損耗之人。指下如見小脈,則知其人本源已虧,不論何證,均不宜針刺治療,以免血氣再傷,而應以「溫補扶正」之法為主,長期調養,使氣血由衰而旺,自能抗病而祛邪!

三「緩脈」:(此緩字為「縱緩不收」之緩,非內經所言脾之平脈「和緩」之緩。):指下軟散無力:言三指之下皆粗寬而散,脈管之邊緣不清,博動無力,應指而扁,混濁一片。此為「虛熱」之症,主全身血流緩慢,阻滯而無力,新陳代謝不佳,廢物濁氣宣洩不暢,日久則邪熱漸生。如局部出現,則常為慢性之炎症。此脈亦見於氣血受傷之後:如跌打損傷、骨折、手術、婦女人工流產後等等……如流行感冒、支氣管感染髮生卡他性炎證時,則右寸常見沉而緩之脈。(沉主濕、後詳)婦女之下焦內生殖系統或泌尿道感染時,左尺則必有緩脈。如見此脈則宜清熱行血、通經破瘀,則腫熱、疼痛可消,諸症盡退。此為斧底抽薪之法,不論病者見證如何複雜,對「脈」下藥,無不見效。此脈指下無力,但萬不可以「弱脈」視之,如施以補劑,則邪勢益張,不可收拾。

四「急」脈:指下細如琴弦,緊張有力。言指下所覺如張緊之細綱絲,博動頂手有力,此為「寒實」之證,主臟腑之機能退化,生機減弱,神經、內分泌系統之功能,皆被抑制而不能正常工作,如萬物至多日,生理機能之降低。此脈主病邪深重,常為局部出現,左右寸關尺皆有可能。治法應以「溫散」為主,以辛熱之葯,驅寒外出,否則寒邪攻心,久之而成胸痹之證,即今所謂「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病,死生在反掌之間!

此外診脈時常以手指之取脈輕重而決定疾病之部位,即以「浮沉」定「表裡」之分,此乃醫家之常識,不待多言。唯取脈之手法關係診斷之結果甚巨,故詳述於文末,以供參考。

以上所論四脈皆簡明易行,臨床時醫者不必煩絮多問,而患者之病情莫不瞭然於胸,萬無一失。

茲將此「大、小、緩、急四脈」與八綱之類比,與兩者閭之關係歸納如下表,則更易明了。

表證

虛:浮取細弱無力,脈管細如絲而軟(小)。
右手:主氣分病

>以下均同

左手:主血分病
實:浮取細緊有力,脈管細而硬如鋼絲(急)。

虛:浮取,軟弱無力,脈管不細,重取即散(緩)。
實:浮取即博指下有力,脈管粗而硬(大)。

浮脈表證均與「肺」有直接連繫,故脈當見於右寸。

里證

虛:沉取細弱無力,脈管細軟,應指而停(小),
實:寒實之脈為細緊,但脈管之粗細如常,僅中取之時,脈管內,現出一細如鋼絲之脈,應指有力(急)。
虛:中取或重取具緩脈,脈管塌陷無力(緩)。
實:重取見大盛有力之脈(大)。

此外尚有「滑」「澀」二脈,略述如下:

「滑脈」者:指下往來流利:言指下感到脈博波之前行,速度極快,與血液之流動無關。主氣血皆盛,微熱實之證,常與大脈同見。

「澀脈」:指下濇滯不行:言三指之下無法感到脈波之前往,三指同時,垂直往上跳動。主氣滯血瘀,常與緩脈及小脈等氣血不暢之脈同見,此滑澀之脈。臨床之價值不甚重要,僅與其他之病脈相合,以為診斷之參考,並非處方之主要南針。

綜合以上所述之「大、小、緩、急、滑、澀」六者實為入門工作?醫者手法熟練之後,下指便知一切「表、里、虛、實、寒、熱」之變化,不必斤斤計較於表面之見證如何。筆者曾治療,一家四位兒童之感冒,其表面證狀均同:咳嗽、流涕、頭痛、嗜睡、胃口不佳。但經筆者略診其四人右手寸部之脈,則見其中兩位右寸中取見細緊之脈,知系風寒入內,必有寒飲,另二位之右寸則浮而微燥,知是風熱在表,則分別施以小青龍湯及防風通聖散加銀翹散,不久即全愈,再診其右寸之脈,則彼此無甚大之差異矣!

由此實例則可知外表癥狀之不盡可靠,唯有「脈診」之法方能深入掌握病情!然此「六病脈」之主要診斷範圍不過表裡虛實八綱之變化,至於五臟六腑之生尅病理,尚未述及,實不夠完備,必需進一步推求「五臟六腑」之各種脈理變化,方能掌握全身之病理情況!

五臟脈理分論

此「五臟脈」包含三部:即「心、肝、脾、肺、腎」之「平脈」「病脈」「死脈」:其病脈又分邪氣有餘之「實證」脈及正氣不足之「虛證」脈,變化多端,茲分臟敘述如下:

(一)「肝」—肝者,應春木生髮之氣,主「動能」,為全身能量之大貯庫。其氣欣欣向榮,生生不息,性喜條達而惡抑鬱。其無病之脈曰「微弦」:弦者言脈管之狀「直而長」,但粗細軟硬適中,博動柔和,無太過不及之情,故曰「微弦」,主肝氣正常而旺,多見於發育期之青年體質瘦型之人。經曰:「土遇木而達」,肝氣平和則胃土之功能亦強,故平和時此脈兩手均應見之。

肝之生理功能,各醫家均了如指掌,故不再贅言,此謹就其病理及脈象之變化,略作研討。

病者,臟腑陰陽之氣失其平和也。臨床上應分為「有餘」及「不及」二種變化;「有餘」者,邪氣太過,「不及」者,人身之正氣減弱。

臨床所見之脈象及證狀均與前節所述之六病脈有關,換言之,五臟六腑之病理狀況必須研究其虛實寒熱之變化,方能全面掌握病情。

現就常見之證候及脈象,分析如下

(1)脈見左手「弦,中取頂手有力而濇」。主肝氣滯而不通,此為「肝氣鬱結」,可見於神經官能症,膽囊病,月經不調等病。常見兩脅脹滿作痛,胸背或右上腹脹痛拒按,胸悶不舒,急燥易怒,月經疼痛,量少色黑。多因情志不舒,惱怒傷肝所致。

如此脈見於右手,則為「肝木犯胃」,必有嘔逆反胃,食欲不振,腹痛便血等症,主十二指腸潰瘍。治法宜舒肝理氣,使肝氣暢達,則鬱結可清,胃氣可復。

(2)脈見「弦大,粗盛有力。」此為「肝經實火」,可見於高血壓,上消化道出血,急性結膜炎,眩暈等病。證見頭痛眩暈,耳鳴耳聾,急燥易怒,面目紅赤充血、脅肋痛、口乾、尿黃便干,其勢甚凶。宜急清肝火。如施治失宜,病勢更熾,則見「肝陽上亢」之象:證見頭痛劇烈,眩暈眼黑,面熱口乾、頭重腳輕。脈見「弦浮大而長,燥盛有力」。此亦為「少陽」相火之脈(見下節六氣脈象),病邪至此,肝膽之相火已合而為一,有燎原之勢,宜急用瀉火滋陰之劑救之。如再治之不當,則熱極必生內風,風火交煽,上升巔頂,或橫竄脈絡,則見昏迷、抽搐、偏癱、肢體麻木、攣急等症,常造成永久性之損害,預後不良。醫者臨床之際,早應自脈象預先了解病情之轉化,及早施治,而不必坐待癥狀之發生而後再來「辨證」下藥。此亦古曰「上工治未病」之最高境界。如醫者不明脈理,坐失施治之良機,使病者終身偏廢,豈非醫之過也?

(3)脈見左手「微沉而弦,細弱無力」,即「小脈」。主「肝血不足」,見於肝炎、貧血、眼科疾患、月經不調等病,證見眼乾目澀、視力減退、手足麻木、頭暈耳鳴、爪甲乾枯、急燥易怒、月經量少色淡?甚則閉而不行。皆血不養榮之故。

陰血久虛,亦足以生熱,其證則兼見手足心熱、口乾咽燥、盜汗、痿黃等。其脈左手「浮取弦細燥有力,重取全無。」法當滋陰養血而柔肝,萬不可用苦寒退火之劑。

(4)脈見左手「關尺細緊有力」,此主「寒滯肝經」,可見睾丸疾患、疝氣等病而有下列證候者:少腹痛引睾丸,陰囊等脹腫硬而痛、喜暖畏寒。主下焦有寒實之邪,法當溫肝散寒,以除其陰寒內盛之象,寒邪主收引,故此脈亦主肝之機能敗壞,生長之能減退,如不及早治療,其終必變成細緊如刀刃之死脈,生機絕滅,死不旋踵!

(5)脈見左手關部「沉緩散,無力」沉為濕,(見下章六氣脈)緩散無力為虛熱,此為肝膽濕熱,可見黃膽性肝炎,膽囊炎,膽石症等,病有下列證候者:眼睛鞏膜外營水平處及皮膚見黃色,脅痛、尿少而赤、噁心嘔吐、食少腹脹、倦怠無力。法當清熱滲濕,利膽退黃。

(二)「心」—心者人之君主也,應夏火至旺之氣,主「熱能」。其氣洪盛至極,全身各臟腑器官之機能是否能正常發動,全賴此「心氣」。

其平脈曰微「鉤」:鉤者,言脈管之狀,寸部較尺部浮,應指有力而不燥,故曰「微鉤」,主心氣強旺。多見於體健肢短或性急好動之人。心氣平和則肺金之氣亦無傷,故常兩手俱見之。

臨床常見之病理及脈象如下:

(1)脈見左寸「沉細而小,鼓動無力」。可見於某些神經衰弱症,或貧血具有下列之症者,心悸、心煩、失眠、多夢、健忘、多疑多驚等。長期陰虛不足,亦足以生邪熱,兼具低熱、盜汗、顴紅,主心煩熱等,脈見左寸「浮細燥有力,重取則無」。治法應養心血,補心陰,安心神。

(2)左寸脈,「浮沉皆無力,重取則散,尺部之脈高於寸部」。名曰「倒鉤」脈。甚至至數不定,或結或代,主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常見心氣無力,心悸、心空、氣短自汗、動則加重、胸口蹙悶之證。治法宜大補心氣,以免君主之火衰微。

(3)左寸脈「中取見弦細緊有力之脈」,此為胸陽不振、心脈瘀阻。主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病。臨床見心前區或胸骨後刺痛、絞痛。其痛勢劇烈或散至肩背至手少陰心經向左上肢尺側放散。重者唇甲青紫、四肢冰冷。

細緊之脈主大寒之邪,已如前述,今現於左寸為「寒害心火」,實為大凶之脈,生死常在旦夕之間,醫者不可不知。病者平日可能並無明顯癥狀出現,多因誘發因素,如天氣驟寒,大量吸煙,暴飲暴食,等而發作,來熱兇猛,常搶救不及。然其左寸之脈早有預警,惜醫者不知爾。若醫者能洞悉脈理,則此致命之疾搭手便知,必能及早治療,則何患不可安養天年乎?

(4)左寸脈「極旺,輕重皆有力,寸部尤甚於尺部」。此乃鉤之甚也。此為心火上炎之脈,可是於舌炎,舌體潰瘍等症而有下述證候者:舌尖紅、舌體或舌邊癀爛或潰瘍、心煩、夜卧不安、口渴思飲。如心移熱於小腸,則左寸「浮大而長」,為太陽脈(見下節天氣脈象),兼見小便黃赤,淋瀝不斷、尿道赤痛,甚則尿血等症,皆因心火內熾之故,治法當宜清心,降火利尿。

(5)左寸「頂手而燥數,中取見脈滑而有力」。滑主痰火,此為「痰火擾心」。可見於瘡病、癲癇、精神分裂、燥狂性精神病有下列癥候者:精神錯亂、胡言亂語、哭笑無常、狂燥妄動,甚意識朦朧、嘔吐痰涎、或昏迷不醒人事等,此乃痰火熾盛,上蒙清竅,內擾心神之故也,治法多宜鎮心,滌痰、瀉火。肥胖之人如見此脈,應多加小心,以免引起腦出血之意外。

(三)「肺」—肺者,心之匡佐也,應秋金收斂之性,其氣自夏令盛極而衰,洪盛漸斂,故其平脈曰「浮」:浮者,輕取之不若鉤之燥盛,指下較柔,但仍應有力。又肺者手太陰,其用為燥金之性,本體之性則為濕土,濕脈當沉,故肺之平脈,右寸當見「浮沉皆和而有力」,方為肺氣之常脈。

臨床常見之脈及病理如下:

(1)脈見右寸「輕取即燥有力,重取則較無力。」浮燥之脈多為津液不足,此為「肺燥」,可見感冒初期、支氣管炎等有下列癥候者:乾咳、無痰,或痰少不易喀出,鼻燥涸乾,咳甚則胸痛,或見畏寒身熱之表證,此為風熱燥火傷金,津液灼傷之故,法常清肺潤燥,不可妄用苦燥之葯。

(2)脈見右寸「浮取或中取見一小細緊之脈,博手有力。」細緊為寒,此為「風寒入肺」,可見於肺氣腫,喘息性支氣管炎、哮喘等,有下列證候者:咳嗽痰多、稀白、形寒怕冷、口不渴,重則咳喘胸悶,呼吸急促。或兼見表邪未除之證:惡寒發熱、頭痛無汗、鼻寒流涕,此為寒邪犯肺,肺氣不宣而束緊之故。法當溫肺化痰,散寒解表。

(3)脈見右寸「頂手而燥數,浮沉皆有力。」數者主實熱,亦主內有癰疽。此為「實火犯肺」。多見於急性支氣管感染,發炎、肺膿瘍、哮喘等。常見下列證候:咳嗽、咳喘、痰黃粘稠,甚則咳吐膿血、痰味腥臭、發熱、胸痛等,此為邪熱蘊肺,—熱壅血瘀之故也。治法為清熱化痰,排膿化瘀。此症來勢頗速,如治療不當或反覆感染,則熱邪易轉、為慢性炎症,其脈則轉為「右寸沉而緩散」,沉主濕,緩散為虛熱:亦主瘀血不化,常見於滲出性之炎症。痰涎必多,阻滯氣機,以致呼吸不暢,咳喘劇烈,治法應清熱,利濕、行水。

(4)脈見右寸「輕取細燥有力,重取則無。」重取無脈主陰虛,可見於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等病具有下列證候者,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偶帶血絲,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午後顴紅,咽干聲啞等,皆為肺陰虧虛,陰火內熾之故。治應大補肺陰,清熱涼血,不可用苦寒之劑退火,否則必傷人之正氣。

(5)脈見右寸「細弱,鼓動無力,亦即小脈也。」多見肺氣虛弱之病,常見咳嗽無力,咳聲低微,痰多而清稀,喘促氣短,面白自汗,倦怠無力。皆因氣虛津液不得輸布之故,其人衛氣不固,則必易受邪攻,亦常轉為慢性之炎症。治應補氣固表。正氣強旺,則諸般外邪不得而入矣!

(四)「脾」—脾者中宮之主也,經曰「萬物皆生於土,土為萬物之母也。」脾主運化輸布營養之精氣,為營血化生之源。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賴以養,主益氣、統血、肌肉等,為「後天之本」。

其氣四季常在,和緩而從容,故其平脈來「和緩而微滑」指下柔和不躁,其博動均勻穩定,無太過不及之偏也。右手見之主衛氣充盛,左手見之則血氣旺盛,皆無病常生之脈也。

如脾失其正,則百病生焉;常見之病脈如下:

(1)右關「重取弦而濇」,弦為木脈,此為「肝木犯胃」可見於癀瘍病,慢性胃炎、腸炎等,常見之證候為食欲不振,噯氣吞酸,思心嘔吐,空腹則脘痛,食後則痛減,均為運化失職之故。久之則水谷生化之精微減少,營養不足,則兼見面色痿黃,倦怠無力,肌肉消瘦之症。治法多為和肝理脾,補中益氣。

(2)脈見右關「中取細而微緊。」此為脾胃陽虛,臨床所見除脾胃虛弱之癥候外又兼見寒象,腹脘疼痛,喜熱喜按,口泛清水,呃逆嘔吐,食欲不振,食後脹滿,甚則久瀉不止,倦怠無力。此皆因寒邪凝滯中焦,睥陽衰微,水谷之精微不能運化所致。治法當以溫補脾胃為主。

(3)脈見右關「沉陷而弱,應手無力」,此為中氣下陷之兆,可見於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腸炎,脫肛、小便淋瀝不禁、胃下垂、子宮脫垂等症。常見氣短懶言、氣不銜接、下腹脹痛,甚則久瀉、脫肛、腎下垂、子宮脫垂等症。多因脾氣極虛,清陽不升反陷所致。治法多以升補中氣為主。

(4)脈見右手或關部「沉濡而緩散。」此為「脾虛濕困」。可見於慢性腸胃發炎、下利、浮腫、女子白帶過多等病。臨床必見頭重如裹,口粘苔厚,飲食減少,胃脘滿悶,嗯心欲吐、腹瀉、肢膿、白帶清稀量多等症。多因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濕停中焦或四肢所引致。治法必先利濕燥脾,則中宮之氣方得運化。

(5)脈見「右關頂手而涌濇,浮沉皆有力。」此為「胃火熾盛」,見於中消,牙周病,或急性胃炎、腸炎下利等。多見煩渴多飲,多食易飢,口臭嘈雜,口唇縻爛,牙齦腫痛,大便秘結或下利膿血不止,或胃脘絞痛,有燒灼感。多因平素嗜食辛辣厚味,化熱生火而上蒸,灼干津液之故,法當滋陰降火。

(6)脈見右關「短而突起,應手濇而不燥。」此為「食滯胃脘」。多見消化不良,停食等症;如胃脘脹滿,嘔吐酸腐,不思飲食、大便秘結、便下惡臭等。皆因飲食積滯,中焦氣機受阻,食積化熱之故。法當消食導滯,則脾胃氣暢,短脈可平。

(五)「腎」—腎為藏積之臟,為發育生殖之源,並主五液,以維體內水液代謝之平衡。此皆「腎陽」所主之功能,腎陽者,命門之火也。古人論脈皆雲左尺主命門之火,右尺為腎。殊不知命火者,乃今之所謂腎上腺皮質賀爾蒙之功能,豈有左右之分乎?但脈診之法,左右手尺部確有不同,其相異之處為:右尺主「先天腎氣」,受之於父母,及三焦主水液平衡之機轉。左尺主「後天腎氣」,即人身腎氣後天之消耗狀況,以及腎臟本體及輸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統而言。

腎氣宜收,不宜泄,故左右手尺部之脈均應較寸部微沉,但「博手需有力,無粗細軟硬之偏」,始為腎氣強旺之平脈也。其臨床之病理變化及脈證主要為「陰虛」及「陽虛」二類,茲分述如下:

(1)脈見左尺「浮而細燥有力,重取則無。」此為「腎陰虛」,亦即賀爾蒙失調。可見於慢性腎炎、結核、不孕、更年經障礙等症,臨床多見腰酸腿軟、頭暈目眩、潮熱、顴紅、虛汗、視力減退、耳鳴、遺精、女子經閉不孕,男子精少不育。皆因腎陰不足,虛火妄動之故。法當大補腎陰,引火歸元。

(2)脈見左尺「沉細而弦緊」,皆為陽虛陰盛之脈。臨床見證則分以下五種:

(1)「腎陽不足」:多見久病不愈,年老體弱或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神經衰弱等病,具下列癥候者:腰酸背痛、腿膝發涼、不耐久立、性慾減退、陽痿早泄等,皆因命火衰弱所致。理當溫補腎陽。

(2)「腎虛水泛」:可見於慢性腎炎,腎病綜合證,心力衰竭等病具下列證候;除一般腎陽不足之見證外,兼見周身水腫,腰下尤甚,尿少腹脹,甚者可見腹水,陰囊水腫,或見心悸氣促,咳喘痰鳴,不得平卧。皆因腎陽不能運化水液,水濕停滯所致。治則應為溫腎利水。

(3)「腎虛泄瀉」:可見於慢性腸炎、下利等病,常見完谷不化,久瀉不止,俗稱「五更瀉」。瀉前腹痛腸鳴,瀉後則緩,下腹畏冷,遇寒加重等症,此皆因命門火衰,不能暖脾以助運化之故,法當溫補腎陽,亦即補火生土之法也。

(4)「腎不納氣」:可見於肺氣腫,肺原性心臟病,見證以呼吸困難之喘息為主,動則加重,氣不銜接,汗出肢冷,咳則尿失禁,皆因腎火不足納氣及固攝使然。治則以補腎納氣為主。

(5)「腎氣不固」:可見性神經衰弱、尿失禁、尿崩,遺尿等病,臨床見證多為精與尿不能固澀,故見早泄,滑精,小便頻數,尿後餘瀝,夜尿多,甚則遺尿不禁。多因房事不節,陽虛陰盛致使腎氣不固。法當溫補腎陽,固澀腎氣。

「腎陰」為人之真陰,滋養全身,「腎陽」為人之真陽,溫煦機體,為全身各臟腑之動力,陰陽失調則必百病叢生。醫者施治之際必仔細推敲其脈理變化,方不致誤補其有餘而攻其不足也。

六氣脈象論

本節所述為六氣之脈象,六氣者:三陰三陽之氣也,分為太陰、少陰、厥陰、太陽、陽明、少陽。在天為「風、寒、暑、濕、燥、火。」,又稱六淫,或六邪。素問曰「人以天地之氣生」,故此六氣即為人之所以生成之本,如此六氣略有偏勝,則又亦為病之本也。四時六氣發生太過,必直接中於人而為病,古稱六氣淫勝。又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人體若疏於攝生,正氣減退,則此六氣亦必乘虛而作,而成致病之外因,此六氣以現代醫學之論點觀之,除物理機械性之傷寒外,亦包括一切傳染性之因素如病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因。

此六氣之病理機轉為中醫臨床診斷之重點,其脈象亦有特殊之處,現分段論述如下:

(一)厥陰為風,素問曰「風者,百病之始也」,其氣終歲常在,四時皆有。「風」者,並非自然界空氣之流風,而為某種致病之因,醫學中「病毒」類之感染,即可歸為風邪。

風性善動,變化無常,邪之中人,常留於皮毛,肌腠久之必竄入經絡臟腑。風性又曰輕揚,故常侵害人體之外經及上部。此為「外風」。

厥陰之氣化為風,厥陰者,在天為風,在地為木,為六氣之終,陰氣之始生,乃陰盡陽生之氣,四時相應為「春」,主生髮之能,其平脈為「弦」,其有餘不及之變化已於前章述及,此段再論風氣中人之病理變化,及相應之脈象。

風性善動而變,常見動搖弦運,四肢抽搐,強直等證,甚則中風,暈倒不知人。此皆風自內生,實則肝氣失和所致,經曰「肝為風不之藏」此之謂也。

肝本體為陰,其用為動,為陽,內風之因,不外二論,一為「陰虛」,二為「陽盛」。

陰虛生風,多見於汗吐泄之後或大失血,或久病卧床,諸陰不足之人,津液虧損,血少筋枯,陰不濟陽。亦有腎陰不及,水不養木而風熱上擾。其脈左手「浮取弦細燥有力,重取則無,尤見於關尺」。

陽盛者,實火,火熱則生風,多見於熱病之人,陰陽天調,燥熱太甚,木火相煽,鼓動內風上升,「肝陽上亢」其症來勢甚急,為害頗烈,脈則見「弦粗,浮大而燥,浮沉皆有力」。詳見五臟篇。

(二)少陰為暑,暑者火之熱也。熱主開泄,熱在皮膺則腠理開,汗大泄。熱在血脈則脈流薄急,充盈而盛,甚則血逆妄行。熱在筋肉則弛綏不收,熱盛則為火,火盛則神為之動,氣行上逆而見精神異常之狀。

火熱之氣化為少陰,少陰者,二陰也、離也,離為火,其體陽,故熱。為君火,火熱之病理變化亦分內外二種,其內火為人身之陽氣所變。如人氣血平和,則陽火可養神柔筋,溫煦臟腑經絡組織以營生,此為「君火」,其脈為鉤,已如前述。

如陽氣過亢,必致傷陰耗精則氣失共正而成病,此亦轉為相火,其脈為「鉤而燥,極有力」。但亦因相火傷人之部位不同,而略有變化。

如熱聚於腠理肌表與血脈凝聚則為癰疽腫痛,其脈「鉤,甚而數,浮沉皆有力」。如邪熱郁於腹脘腸胃之間,則運化傳導之功能失常,可見下利穢濁,里急後重,嘔吐、小便黃赤等證,其脈「右關浮燥有力而數」。

亦有外感六淫,內傷積滯鬱結生火者,其邪來自傷寒外感漸入陽明,發為壯熱、大汗、大渴或實熱內結之證,脈則見「浮大而數」,此皆為「實火」。

此外心血不足,精虧血少,陰虛陽亢而生熱,則屬於「虛火」。常因為勞傷過度,精血虧耗,陽氣被擾,虛火上炎之症,脈見「左寸浮取細燥有力,重取則無」,法當滋陰壯水,萬不可以苦寒之葯伐之。

(三)太陰為濕,太陰者,三陰也,兌為澤,在天主體為濕,在地為土,其用為生化。然太過則淫潰,其氣降臨,中人為濕,土淖為災,易傷人之陽氣,最易阻塞氣機,其性重濁賦滯,為病多纏綿難愈。

濕之形成多因外傷霧露汗出沾夾或涉水淋雨,居處卑濕得之,以為外濕。亦有多食冰冷瓜果,酒漿厚味之物,妨礙中焦運化功能,脾陽不運,則內濕成焉。

如為外濕,多因地之濕氣上蒸,故鄉起於下部,足跗浮腫,下肢重滯,筋骨關節疼痛,腰背酸楚,其脈為「沉重取之則散」,表為陽氣為濕邪阻抑,失其溫煦濡養之故也。

如為飲食失節所致則隨人之體質而變,如其人素有熱邪則中焦之濕多熱化為痰,上下流行,其脈則見「滑而有力」。如其人平素體質虛寒則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其濕邪必堵於中焦,脈見右關「沉而濡」軟故無力,多見下利,腹瀉,食欲不振、噁心、嘔吐,面色痿黃等證。濕邪亦常與其它病邪相合為病,如風濕,其脈「沉,重取弦無力。」寒濕,其脈「沉而細弱無力」,濕熱,其脈「沉而緩散」,其人亦必有見證,醫者應仔細體會。

(四)太陽為寒,太陽者,序列三陽,干為天,在天為寒,人應之於膀胱。太陽之氣至其脈「大而長」,大者強硬而有力,長者遠超過尺部數寸,寒性收引為冬季之主氣,最傷人之陽,但此處所論之寒為膀胱所受之內寒,不同於前段所論「細緊脈」之外寒。膀胱者實泌尿系統之總稱也,如此脈見於尺部則表示腎陽不足,無法蒸運水液故體內新陳代謝之廢物無法適當排泄,常見於各種腎炎,古之痰飲水腫多屬之,如不及早施治易變為尿毒症。此症初起時全無癥狀,病者常不自覺,唯脈象中早已顯示,如醫者早有別覺見此脈時速令病者採取尿液及血液加以檢驗,及早施治或許能免於洗腎之悲慘結果矣!

(五)陽明主燥:陽明者,序列二陽、一陰不勝二陽的燥,在地為金。陽明之氣至其脈「短而濇」,短者其脈上下不及本部,三指之下應手有如駝峯而鼓,亦為氣機不暢,上下不通。陽明之用為「金」主收飲,故此脈見於右手則為中焦消化不良,飲食積滯,如以沽導之劑治之而,脈不變,亦可為幽門痙攣而堵塞,有胃癌之可能,醫者亦多加小心。如此脈見於左手關部,則為「金克木」,如素問:「清氣大來,燥之勝也,風木受邪,肝病生焉」,其人必有肝臟之病變,必須配合病理檢驗,作更精密之分析。

(六)少陽為相火,少陽之至其脈「大而浮」,大者粗而有力,浮者其氣在表,在上,此脈常則弦脈同見,表示肝膽之火極旺,臨床見症已如前述。

少陽者,一陽也,陰極而陽生,陰陽當位,震而動,故為相火。介於陰陽交會之處,半陰半陽。相火為因相而生之火,有別於君火,為實邪,法當恣懼省修,勿使妄動。

切脈手法辨正

由上述之脈象變化及病理,識者當可明見此三組脈象—「六病」,「五臟」、「六氣」脈之綜合配法,在臨床診斷上實妙用無窮。其深奧之境界,實遠超過「叔和十卷脈經」之範圍,更遠非傳統二十八脈可比。

再者,傳統醫經中所述切脈之手法,亦多有不當,臨床時不能與實際相和。故筆者不得不將正確之「手法」,略述如下,以求更精確之診斷:

(一)切診時,當先以醫者之左手切病者之右手,再以右手切病者之左手,不可以單手切病者雙手之脈。病者右手之動脈博動應全身「氣」之進退,亦主肺循環之狀況、屬陽、屬表,故當先察其外經之病理變化於此。左手主全身「血」氣之衰旺,亦為體循環之狀況。屬陰、屬里,故次當察其血分之病變於此。

(二)定位法:醫者運用自己之雙手時,均應自病者之外(橈)側切入,先將食指之中心平搭於病者腕後第二道橫紋之上,此為寸,再下中,無名二指,使三指務必平按於病者之脈管上,萬不可用指尖切脈。此時可用醫之大指頂住病者之腕背方可自由施力。

傳統之脈法均稱腕後之高骨為關,實不知根據何理,臨床時百無一驗。腕後之高骨實應在本法所述之寸關之間,方為正確。

至於臟腑之分配:應如下述:

(一)右手

(1)右寸之脈象屬肺之病理變化。其脈「浮沉皆有力」。肺雖與大腸相表裡,但大腸之病脈,應視「短脈」之有無而斷之,並非浮取為大腸脈,沉取為肺脈。左右三部臟腑病變之斷法皆同此。醫者不可不知。

(2)右關屬睥,脾胃相表裡,「微沉」為脾脈,「短」則為胃脈。

(3)右尺為先天腎氣,其脈言「微沉有力」。亦主三焦利水之功能。如見「大而長」之太陽膀胱脈,則主泌尿系統之病變。

(二)左手

(1)左寸屬心,其脈「微鉤,微浮而有力」,心與小腸表裡,如見「大而長」之太陽脈始為小腸之病變。

(2)在關屬肝,其脈「微弦」。肝膽相表裡,如見「弦大而浮」,有力之脈則為少腸膽之相火。

(3)左尺屬後天腎氣,主生殖、發育,平脈當「微沉而有力」,如大而長之見膀胱脈,亦主泌尿系統之疾。

以上所述各節,多略與傳統脈學相左,但無論脈理或手法均經筆者多般臨床印證,千錘百鍊,決無疑問。

結 論

中國傳統之文化及發明者甚多,而其中最深奧難精者莫如醫學,經數千年時間之流傅,其術雖可知,其學則難明。其術雖可治病,其學卻流於固陋而無法盡知。筆者嘗遍翻古書,見古代各醫家論病之理,多喜著眼於癥狀之變化,長篇大論,辨之不休。殊不知癥狀者,及正邪交爭之表現爾,並非疾病之本體,而論治之際,常為一葯之取捨而爭論不已,或為一方之選用誇己而非人。言之頗似成理,實則爭者不過表面之假象而已。本末倒置,對疾病之本質特性,來龍去脈根本無法深入掌握。究其因者,實乃不明脈理之故也。

中華醫學內涵精奧無比,惜醫者非流於死板之古文教條,頑固不化。即或挾秘而自珍,至死不傳。以至今世醫家知脈者百不得一,而以現代精神鑽研脈理者,更如鳳毛麟角;如此偉大之中醫脈學焉得不流於暗味而失傳?

筆者多年潛心研究臨床脈診,略有所得,雖不免疏漏,仍不敢藏私,特藉此篇求教於中醫先進前賢,望我輩醫者能共同集思廣義,更透發其性能,認取其價值,以我炎黃子孫之智慧毅力,不難將中醫脈診之精華,光耀於全世界也。

民國七十二年於容平中醫脈理研究中心

推薦閱讀:

李小璐事件後賈乃亮發微博長文訴心聲 一夜打賞收入近300萬
天原發微卷之十四
皇極經世心易發微一
電影《長城》航拍攝影師遇難 張藝謀發微博悼念
天原發微卷之十六

TAG:實用 | 發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