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第二十六集)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第二十六集)
凈空法師主講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
(第二十六集)
上面是一個大段落,從第一觀到第十二觀是屬於觀想念佛。從十三觀則是屬於觀像念佛,這方法跟前面不一樣。我們看底下一段,二百零九面倒數第三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科題裡面是「雜明佛菩薩觀,初觀丈六像」。前面所說的佛菩薩的身相都非常高大,實在很難想像。可是觀像念佛也得要很有福報才行,如果沒有福報很難修行。如果福報很大,自己也不要做事情,生活有人供養,家裡有個佛堂,佛堂上雕的佛菩薩形像一丈六尺。現在在大陸上許多佛像都是一丈六尺,很高很大。佛像供養在家裡,天天看他,觀像。可是如果離開佛堂,這個修因就斷掉了,所以要常常在佛堂觀像,那隻好自己沒有工作才能做到。所以這是說明是很大的福報,現在不但是在家人不容易,出家人也很困難,要把一切放下,天天在念佛堂觀像,都很不容易。這是丈六金身。
註解裡面我們念一念。「行人於前依正諸觀,雖已精修,尚未得入」,這就說雖然像前面這種方法去修觀,觀不能成就,不能成就不能得力。「其求生之心,彌加敦督,名為至心」,但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非常之殷切。觀不成,但是我們很希望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怎麼辦?不得已佛再教給我們方法,勝應身觀不成,觀劣應身,就是丈六之身。「故令此人舍勝觀劣」,前面十二觀那都是非常殊勝,觀不成功,我們放棄,我們觀劣應身的像。「未觀二侍前想彌陀,故云先當觀丈六也」,這一丈六的身,我們作觀就容易的多了。「行人慾托彼土蓮池,故令觀像在池水上」,我們雖然供養佛的形像,要想像佛的像站在七寶池寶蓮花當中。所以觀像裡面還有觀想存在,但是觀像為主,容易修成。「應知勝身,既心作心是,豈今丈六,非作是耶,圓人作為,皆了唯心。」由此可知,無論是觀勝應,或者觀劣應身,都不能夠捨棄這個原則,是心是、是心作。下面這個字我不說,因為它涵蓋一切萬法,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菩薩,是心是菩薩。心作、心是涵蓋世出世間一切萬法,十法界依正莊嚴都離不開這個原則。再看經文。
【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
前面所說,佛知道,很清楚,尤其是末世凡夫決定觀不成的。不要說佛的身相,連日觀、水觀我們都沒有辦法成就。
【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
念佛法門實在講全憑三寶神力加持,特別是阿彌陀佛願力不可思議,一定加持我們。我們的心愿愈是清凈、愈是懇切,佛力加持力量愈是明顯。同修總要曉得,這是我們一條生路,是我們唯一的希望。六道是死路,六道裡面的事情一定要放下。六道什麼些事情?種種見解、種種妄想、種種分別執著、貪瞋痴慢,全是六道的事情,這要捨棄。不捨棄,那你修什麼?修六道。學佛的人,實在講表面上在學佛,真正在修六道的很多。怎麼很多?在佛門裡面嫉妒障礙、是非人我,口裡念佛,心裡還搞這個。那是什麼?在佛門裡頭修六道輪迴,在修三惡道。我們看到別人有這個,不要去理他,自己決定不能起這個意念。
今天早上有幾個同修講到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普賢十願早晚課天天念,「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天天念。什麼叫順?恆順眾生,眾生,凡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相都叫眾生。一切人是眾生,一切物事也是眾生,桌椅板凳也都是眾生,沒有一樣不是眾生,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怎麼樣隨順?在一切眾生,換句話說,一切人事、一切物質環境,不管是善人惡人、好人壞人,境界順境、逆境,我們都不起心都不動念,這叫恆順。起心動念還順什麼?在一切眾生裡頭恆順自性。自性裡頭,六祖講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在本來無一物,恆順自性,一切眾生裡頭恆順自性、恆順物性。不起心、不動念就是順,起心動念就不順了,這個是要知道的。
隨喜是成人之美,看到人家這樁事情,於眾生有利益、於社會有利益,我們盡心儘力去幫助他、成全他。成全怎麼叫隨喜?成全而不居功,就是隨喜。不要名、不要利、不要功德,盡心儘力幫助他,這叫隨喜。如果這裡面有名利,又要爭好處,那就不叫隨喜。隨喜是完全義務,盡義務不求權利,這才叫隨喜。所以,菩薩修學這個綱目,就是科目裡面真正的含義,我們要搞不清楚,往往全都修錯了。我們看末後這一段。
【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
這是我們塑一尊佛像,或者是彩畫的佛像都一樣。可是有些佛像,特別是像我們現在所印的,塑的也一樣,那個像畫的很小,小的佛像隨身帶方便。但是我們面對佛像觀想,要想那個佛像很大,像真人一樣,一丈六尺,想到我們在佛像面前很小,要這樣子想法。不要想我們很大,佛像一點點大,這個觀想就錯誤。所以,像小一點沒有關係,總是想的時候我們人在佛像面前只有佛像一半,只有佛像一半高大,佛比我們大一倍,要常常做這樣的觀想。禮拜諸佛也要像這樣想法,這樣就很如法。
再看下面一段文,二百一十一面頂格的。
【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
現丈六身、現八尺身,現八尺身就跟普通人身完全一樣。
【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
這一段科題是「拂去眾疑」,註解裡面有。因為我們看到佛像,有大的佛像、有小的佛像,到底我們觀大像好,還是觀小像好?給諸位說大小都一樣。知道佛示現的相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佛所現的身相能大能小。大也是法界,小也是法界,只要我們以至誠恭敬心來觀想,這就正確,所得的利益決定是相同的。
再看二百一十二面,看經文。
【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
菩薩,因為示現的是與眾生同學的身分,像《無量壽經》上所說,「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所以他一定要跟眾生現同類身,身相跟眾生相同。
【但觀手相。】
這個『手』字可能是個錯字,註解里注得很清楚,這個「首」是頭部,是這個「首」,頭首之首,不是手足的手。因為看頭部的面像,我們就認識哪是觀世音,哪是大勢至,就能看得清楚。
【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
從手上看我們看不出來,大勢至菩薩跟觀音菩薩手是一樣的,但是頭上就不一樣了。
【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是為雜想觀。名第十三觀。】
註解裡面講得很好。「觀音冠中立佛,勢至髻上寶瓶,以此為別,若首作手,不是譯人失意,或是抄錄之誤。」這裡可能是經文,決定不會說翻譯的人翻錯,不可能,可能是後來抄寫的人抄錯。抄錯之後,後人不敢改,還要保持原狀,只能在註解上把它加以說明。這是對經典的尊重,不能隨意改進,雖然發現錯誤也不能改。觀像我們就介紹到此地,第十三觀是觀像念佛。下面我們再看第十四觀,十四觀是觀三輩往生。二百一十七面第二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
先說修因,這個就很重要了,這段很重要。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這是佛在本經裡面跟我們講的菩提心,菩提心就是這三心。這個三心是一個心,一個心,怎麼說三個心?『至誠心』是心之體,後面兩種是「至誠心」起的作用,所以說是有體有用。實在講,佛家講的菩提心,儒家也發菩提心。儒家講誠意、正心,誠意就是我們此地講的至誠心;正心,儒家是把深心跟迴向發願心合起來,正心。正心就是誠意的作用。所以儒家也講體、用,跟佛法講的無二無別。前面曾經跟諸位同修報告過,佛法到中國,小乘經論雖然翻的那麼完全,我們中國人不要它,那就是以儒家、道家取而代之。儒家思想、修學境界絕對不在小乘之下,他的思想、心量尤其是接近大乘,所以用儒來入佛,比小乘進入大乘確實有它的方便處。這就是勸告同修們,「四書」不可以不讀。我們最近印的有一本中英文對照的「四書」,剛剛送來了一百本。我們印一千本,就是二百本是穿線裝的,不裝訂的,活頁的,這個書準備送到國外,我們要勸外國人念「四書」。活頁的,人多了,拆開來可以影印做講義用,方便,不要去拆書。另外八百本我們是裝訂成冊的,這二百本是活頁的。
我們勸外國人念「四書」,勸外國人念孔子的書。將來外國人都念了,我們不念,外國人來做我們的老師,我們要跟他學,這很慚愧。這些東西我在外國曾經嘗試了一下,外國人喜歡,一聽說,聞所未聞,非常歡喜,樂意接受,可見得就是沒有人去教他,沒有材料供給他。所以我們現在供給他材料,想方法去幫助他。這是發菩提心。
「至誠心」簡單的講就是真誠,真誠就是真心。真誠有沒有一個標準?曾國藩先生在讀書筆記裡面,對這個「誠」他下了一個定義,就是下了一個註解,「一念不生是謂誠」,這個註解下的很正確,跟佛法講的相應。心裏面沒有一個妄念,這才叫誠心,有妄念就不誠。你們念《了凡四訓》,《了凡四訓》註解里講畫符,念咒也是如此。畫符,符為什麼會靈?要用誠心畫。畫這一道符,裡面起一個妄念,這道符就不靈了。所以畫符的人,他畫符平常要練,練得很熟。很熟的時候,他一筆一點下去之後,一道符畫完成,心裡頭不起一個妄想,這道符就靈。念咒也是如此,所以咒愈長愈不容易念。你說楞嚴咒那麼長,從頭到尾裡面打了好多個妄頭,這個楞嚴咒還靈嗎?不靈。大悲咒很長,你們念一遍,裡面有沒有一個妄想?有一個妄想,這個咒就不靈了。誠則靈,不容易。一句阿彌陀佛好念,「阿彌陀佛」這裡頭沒有妄想,這靈。所以古人說念經不如念咒,為什麼?經太長,一部經那麼長,裡頭沒有一個妄念,難,太難了,不如念咒,咒短。念咒不如念佛,佛號更短,比咒語短的多,道理就在此地。所以,動一個妄念就不靈了。這是真誠。
『深心』就是自受用,深心就是清凈心、平等心,是屬於自受用。好善、好德,善德之極就是清凈平等。『迴向發願心』就是大慈悲心,利益眾生。所以第三是我們真誠為他受用,他受用是大慈大悲。我們自己有一絲毫的善,我們自己不願意享受,希望把這個善的果實讓一切眾生來享受。迴向發願,發願普度一切眾生,這是在《起信論》裡面稱為大悲心。《起信論》裡面的三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就是至誠心,深心是相同的,大悲心就是此地講的迴向發願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能不發心,不發菩提心是決定不能往生的。
【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第二種實在講就是前面所說的三福,凈業正因。可見得《觀經》裡面這個幾段文字是非常重要,一定要牢牢的記住,三福,跟此地講的菩提心。菩提心實在是不容易,在蕅益大師《彌陀經要解》裡面,他老人家告訴我們,他說真正發願求生西方凈土,這個願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是古人沒說過的,我們在古來典籍當中,的確這個說法蕅益大師是頭一個人。想一想他這個話對不對?真對!你把這個經這段文字,這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一比照,他講的話一點都不錯,真正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三心就具足了。已經發了自己不曉得,不知道三心圓發,所以他老人家這句話說得好。我們自己要真心求生,不是假心假意,真心求生,這一念心是具足圓滿的大菩提心。本經也說一日到七日,與《彌陀經》、《無量壽經》都是同一個說法。由此可知,這個法門是頓教、是頓超。
我們看下面經文,二百二十面: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
這是說明修行人往生的狀況。所以只要一心一意去念,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也不要去想品位高下。為什麼?想這些都是妄想。甚至於一心不亂都不要想,只是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這叫老實念佛。真心真意求生凈土,你樣樣都圓滿具足了。往生的時候,這個境界太殊勝了,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與無數菩薩、聲聞諸天來迎接你。西方世界在哪裡不需要知道,他來迎接,我也不要去找路,也不要去找方向,這個自在。所以經上說西方,到底哪裡是西方?這個念頭不要生,到時候佛來接引我,准錯不了的。我現在在國外旅行,我不知道方向,也不知道路,為什麼?走到那個地方都有人來迎接,我何必要記路?何必要記方向?不需要。到處都有人迎接,所以根本就不需要。一切他們都給我準備好了,機票,人家說法師,機票多少錢?不知道,不曉得,因為從來沒有問過,機票從來看都沒看過。
念佛往生的人好,佛菩薩都替你安排好了,樣樣不要操心,只要老實念就行了,老實念重要!我們自己只要做到老實念就行了,其他的佛菩薩都安排好了,一點都不要操心,你看這多殊勝,這是你做什麼樣的好事、修什麼樣的法門都得不到。修禪、修密修成就了,阿彌陀佛來迎接你嗎?有這麼多諸佛菩薩來迎嗎?沒有!由此可知,這個法門確實是殊勝無比。看二百二十一面的經文。
【行者見已。】
這個修行人看到這個境界,佛菩薩來迎接。
【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我們在這個經文上,諸位仔細去看,不要疏忽了,往生是活著往生的,這不死的法門。這個修行人見到這個境界,見是活的時候見的,不是死的時候,死的時候就見不到了,活的時候見的。福報大的,活的時候見到,很清楚,告訴助念的同修,「我看到了,佛來接引我了,我現在跟他去了」,會告訴你,會說出來,這是福報大的。福報差一點的,也見到了,想給你說,嘴巴在動,沒有聲音,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見到,往生了。我們看到臨終的人嘴巴在動,有時候我們覺得他在跟著念佛,實在講是他見到這個境界,他想給我們說說不出來,沒有聲音,這是往生。我們不曉得,以為他嘴動是跟著我們在念佛,其實他在告訴我們,佛菩薩來迎接,他看到了,很歡喜,跟佛走了,那個時候氣力很衰,嘴動沒有聲音。這說明往生是活著往生,不是死了往生。所以這個法門是不死的法門,一生成佛,我們往生不是死了才往生的,到西方極樂世界一生成佛。哪裡去找這個法門?找不到。舍這個法門不修,那真的叫愚痴,真是叫狂妄。李老師講愚痴、狂妄,沒說錯!再看後面這一段。
【生彼國已。】
這是講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了。
【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
就跟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的境界完全相同。從前是聽佛說的,現在是親身見到,親自見到的。情與無情都說法,聞到佛法之後就開悟。
【聞已即悟無生法忍。】
一聽就開悟了,就證無生法忍。
【經須臾間。】
須臾是極短的時間。
【歷事諸佛遍十方界。】
他的神通、道力馬上就現前,就能夠到十方諸佛剎土去禮佛、去聽佛說法。也許我們在這裡看到,就懷疑了,怎麼剛剛跟阿彌陀佛見了面,馬上就走了?諸位要知道,到這時候他的能力不可思議,他的身在阿彌陀佛那裡禮拜,他的分身已經遍滿十方諸佛國土,每一尊佛菩薩面前都有他的身在,有這樣大的能力。不像我們這個世間,修的再好,分身無術。他有能力分身,他有沒有離開極樂世界?沒有。沒有離開極樂世界,化身已經遍滿十方。這樣的快速成就,所以一般學教的人都不相信,難信之法,哪有這麼快!這裡才往生,那邊已經化身遍滿一切諸佛剎土,太快了吧!其實這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
【於諸佛前。次第授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真的在很短時間有這樣殊勝不可思議的成就,這實在是我們應當要覺悟,應當要修學。末後接著:
【是名上品上生者。】
這個文在二百二十二面。我們接著再看。
【上品中生者。】
這個修因比前面稍為差一點。
【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前面是說上品上生的人有讀誦大乘,這個地方不必讀誦大乘,但是『深信因果』。因果是什麼?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他對於這個完全沒有懷疑,一句佛號念到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以到上品中生,這個地位非常之高。以這段經文來看,諦閑法師以前那個念阿彌陀佛的徒弟,他什麼也不懂,就是一句名號念了三年。老法師教給他,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他念了三年站著往生,預知時至。我們要以這個經來判斷,這個人非常可能是上品中生,他有這麼高的地位往生,遇緣殊勝,什麼緣?老法師教他念佛這個緣,他真能完全接受,深信不疑,才有這樣殊勝的果報。他對於老師的教誡百分之百的依從,一點折扣都不打,三年不可思議的成就。緣之殊勝是在這個地方去看。
由此可知,我們同修遇緣不能說不勝,第一殊勝。讀誦大乘,讀誦《無量壽經》就好,能夠讀誦五經一論那就更好。五經一論嫌太多、太繁了,一部經就好,依教奉行,把經裡面的理論教訓統統做到,那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當然上品上生。這個是靠得住的,不必都讀,一部經就行了,一經通就是一切經通。所以,這一部《無量壽經》我一再跟諸位介紹,是《華嚴經》的濃縮,《華嚴經》是整個三藏十二部的濃縮。由此可知,讀這部經就是讀整個《大藏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要曉得,這個功德真正不可思議,這個話是古大德,古來祖師大德給我們講的,我們不能不相信。我們可以說,釋迦牟尼佛一代所說之法,都出不了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你看看一部《無量壽經》所講的,全是在解釋四十八願,沒有一句違背了四十八願願文。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實際上就是《無量壽經》的詳細解釋,詳細的講解;一部《大藏經》,全部《大藏經》就是《華嚴經》的細說。到最後歸納,真的,歸納成一部《無量壽經》。經上教給我們讀誦大乘,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真相,念這部《無量壽經》一點懷疑都沒有,原來我所有一切大乘經統統都讀到了。
這個人是雖然沒有讀經,他對大乘不毀謗,他只老實念佛,一句佛號成就無上功德,上品中生。我們遇的緣這樣殊勝,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上品上生、上品中生,那是很冤枉。我們再看底下一段經文,二百二十四面第一行。
【行此行者。】
依照這個法門修行的人。
【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贊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西方三聖與諸佛菩薩,這『千化佛』,諸佛菩薩統統都來迎接。再看下面經文。
【行者自見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寶華。經宿則開。】
「花開見佛悟無生」,他比上品時間稍為長一點。上品的到那裡花馬上就開,這個地方是隔一天,第二天花開見佛。花開見佛就是七地以上的菩薩,沒有開是准七地菩薩,一開就真正是七地以上的菩薩,可見得成就實在是太快了。下面經文這說他利益。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
這個『目』是講心目。
【因前宿習。】
這是過去生中學習的。
【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台。禮佛合掌。讚歎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七天圓證三不退。
【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
與上品上生沒有兩樣。上品上生是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能力立刻就得到。上品中生的人七天,七天他的道力、神通、智慧跟上品完全相同。
【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受記。】
此地這『無生忍』是真實的無生法忍,就是七地、八地、九地,這屬於圓教。我們在此地看到,上品上生是一時證得,上品中生是一小劫才真正證得。這個原因在哪裡?我們在經文上應該明確的看到,一個是讀誦大乘,一個是沒有讀誦大乘,原因在這個地方。讀誦大乘宿習深厚,一聽佛法他就開悟了;過去沒有讀誦大乘,必須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聽經他才開悟,希望同修要牢牢的記住。我們看《六祖壇經》,法達禪師念《法華經》念了三千遍,六祖大師給他一說,他就開悟了。我們《法華經》沒有念三千遍,怎麼說也開悟不了,才知道讀誦功德利益不可思議。現在人怕念經,尤其我叫他要背誦,更害怕了,嚇的都不敢念了,這怎麼行?諸位從這個經文上你就體會到,讀誦與不讀誦差別有多大?回過頭看看我們這個世間,看看古人,一聽經幾句話就開悟了,底子都是在讀誦;我們今天聽經、聽開示不能開悟,沒有讀誦。讀到這一段總應該明了了,我勸你讀誦沒錯。
【是名上品中生者。】
好,我們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Heart Sutra下載 (注音讀本、硬筆手抄本、書法手抄本、桌布、全文講記、影音講記、音樂佛經概說------ 八、雜寶藏經 5 七種施因緣
※觀無量壽佛經講記(第四集)
※慈心是認知因果 減少自己成為別人負擔 減少別人成為自己負擔的原則 互相依賴是不安感來源 以自為洲以法為洲
※佛經背誦
※佛經告訴你佛光是什麼樣的?佛為何放光?
TAG: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