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輻射污染的危害與對策
今天你被電磁輻射了嗎?答案幾乎是肯定的。因為隨著電的發明,人類的足跡所至都少不了電的隨行,當然,「電磁輻射」這個電的影子也接踵而至。有電磁輻射就可能帶來電磁輻射污染,大多數污染對人們的健康威脅不大,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有些污染長期潛伏、日積月累,當人們發現了它的危害時,大事已晚。 與水污染、大氣污染、白色垃圾污染等相比,電磁輻射污染看不見摸不著,現在還沒有被大多數人所認識和重視。但是隨著媒體對電磁污染事件的報道不斷增加,老百姓對自身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電磁輻射污染的話題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注,電磁輻射污染的問題日漸浮出水面。 認識電磁輻射及其來源 不少手機用戶都有這樣的經歷,在開啟的電視或電腦前接聽手機時,電視、電腦的畫面會出現跳動;有的人接聽手機時間稍長,會出現頭暈、噁心等反應。這些,就是電磁輻射在作怪。儘管電磁輻射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實實在在地存在著。 電磁輻射是指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由源頭髮射到空間的現象,能量以電磁波形式在空間傳播。電磁輻射和電磁輻射污染是兩個概念,任何帶電體都有電磁輻射,當電磁輻射強度超過一定標準,就會產生負面效應,引起人體的不同病變,這部分超過標準的電磁場強度的輻射叫電磁輻射污染。 影響人類生活環境的電磁污染按來源可分為自然型和人工型兩大類。 自然型電磁污染是某些自然現象引起的,最常見的是雷電,雷電除了可能對電器設備、飛機、建築物等直接造成危害外,還會在廣大地區產生嚴重的電磁干擾,尤其是對短波通訊的干擾最為嚴重。此外,火山噴發、地震和太陽黑子活動引起的磁暴等都會產生電磁干擾。 人工型指人工製造的各種系統、電氣和電子設備產生的電磁輻射,可以危害環境。人為造成的輻射源包括某些類型的放電、工頻場源與射頻場源。工頻場源主要指大功率輸電線路產生的電磁污染,如大功率電機、變壓器、輸電線路等產生的電磁場,它不是以電磁波形式向外輻射,而主要是對近場區產生電磁干擾。射頻場源主要是指無線電、電視和各種射頻設備在工作過程中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和電磁感應,這些都造成了射頻輻射污染。這種輻射源頻率範圍寬,影響區域大,對近場工作人員危害也較大,因此已成為電磁污染環境的主要因素。
隱形污染的現實危害 電磁輻射污染的危害主要包括對電器設備的干擾和對人體健康的負面影響兩大方面。 其中對電器設備的干擾,最突出的情況有三種: 一是無線通信發展迅速,但發射台(站)的建設缺乏合理規劃和布局,使航空通信受到干擾。如1997年8月13日,深圳機場由於附近山頭上的數十家無線尋呼台發射的電磁波對機場指揮塔的無線電通信系統造成嚴重干擾,使地對空指揮失靈,機場被迫關閉兩小時。二是一些企業使用的高頻工業設備對廣播電視信號造成干擾,使周圍居民無法正常收看電視而導致嚴重的群眾糾紛。如北京市東城區文具廠就曾因其高頻熱合機干擾了電視台的體育比賽轉播,被憤怒的群眾砸壞了工廠的玻璃。三是一些原來位於城市郊區的廣播電台發射站,後來隨著城市的發展被市區所包圍,周圍環境也從人煙稀少變為人口密集,電台發射出的電磁輻射干擾了當地百姓。 電磁輻射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究竟有多可怕?以醫科馳名於世的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醫學中心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即使最不起眼的電磁場也會引起精神緊張、頭疼、抑鬱和失眠等癥狀,大大提高各種疾病的發病率;日本東京大學的專家還發現,除了電磁場輻射,電腦工作時還會向空氣中揮發有害物質,這些都能誘發過敏反應和呼吸道疾病;電視機同樣也不安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的科學家曾將電視機搬到供實驗用的老鼠跟前,日夜不停地開著,一星期後一些老鼠的子宮和乳腺癌變,另一些老鼠免疫力急劇下降。而將這些老鼠放在電視機前越近,它們死得越快。 電磁輻射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有五大表現: 一、電磁輻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英國一基金會對一些遭電磁輻射損傷的病人抽樣化驗,研究結果表明在高壓線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細胞生長速度比一般人快20倍。 二、電磁輻射對人體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和生殖系統易造成直接傷害。頭部長期受電磁輻射影響後,輕則引起失眠多夢、頭痛頭昏、疲勞無力、記憶力減退、易怒、抑鬱等神經衰弱症,重則使大腦皮層細胞活動能力減弱,並造成腦損傷。電磁輻射還可使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內分泌紊亂,月經失調。 三、電磁輻射是造成孕婦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女性和胎兒尤其容易受到傷害,調查表明:1~3個月為胚胎期,受到強電磁輻射可能造成肢體缺陷或畸形;4~5個月為胎兒成長期,受電磁輻射可導致免疫力低下,出生後身體弱,抵抗力差。 四、過量的電磁輻射直接影響兒童組織發育、骨骼發育、視力下降、肝臟造血功能下降,嚴重者可導致視網膜脫落。傷害眼睛功率密度與形成白內障的時間的閾值曲線不是直線,在每一個頻率上照射兔眼似乎都需要一個微波功率密度閾值,低於這個曲線,即使連續照射也不會產生眼損傷。在500MHz以上,白內障形成的最小功率密度約150mw/cm ,低於500MHz的頻率引起眼損害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如何防治電磁輻射污染 控制電磁輻射污染也同控制其他類型的污染一樣,必須採取綜合防治的辦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要合理設計使用各種電氣、電子設備,減少設備的電磁漏場及電磁漏能;通過合理工業布局,使電磁污染源遠離居民稠密區,以加強損害防護,從根本上減少放射性污染物的排量;應制定設備的輻射標準並進行嚴格控制;對已經進入到環境中的電磁輻射,要採取一定的技術防護手段,以減少對人及環境的危害。下面介紹常用的防護電磁場輻射的方法。 一、區域控制及綠化 對工業集中城市,特別是電子工業集中城市或電氣、電子設備密集使用地區,可以將電磁輻射源相對集中在某一區域,使其遠離一般工作區或居民區,並對這樣的區域設置安全隔離帶,從而在較大的區域範圍內控制電磁輻射的危害。 區域控制大體分為四類:1. 自然乾淨區。在這樣的區域內要求基本上不設置任何電磁設備。2. 輕度污染區。只允許某些小功率設備存在。3. 廣播輻射區。指電台、電視台附近區域,因其輻射較強,一般應設在郊區。4. 工業干擾區。屬於不嚴格控制輻射強度的區域,對這樣的區域要設置安全隔離帶並實施綠化。由於綠色植物對電磁輻射能具有較好的吸收作用,因此加強綠化是防治電磁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依據上述區域的劃分標準,合理進行城市、工業等的布局,可以減少電磁輻射對環境的污染。 二、屏蔽防護 使用某種能抑制電磁輻射擴散的材料,將電磁場源與其環境隔離開來,使輻射能被限制在某一範圍內,達到防止電磁污染的目的,這種技術手段稱為屏蔽防護。從防護技術角度來說,屏蔽防護是目前應用最多的一種手段,具體方法是在電磁場傳遞的路徑中,安設用屏蔽材料製成的屏蔽裝置。屏蔽防護主要是利用屏蔽材料對電磁能進行反射與吸收。傳遞到屏蔽上的電磁場,一部分被反射,且通過反射作用使進入屏蔽體內部的電磁能減到很少。另有一部分被吸收,因此透過屏蔽的電磁場強度會大幅度衰減,從而避免了對人與環境的危害。 三、吸收防護 採用對某種輻射能量具有強烈吸收作用的材料,敷設於場源外圍,以防止大範圍污染。吸收防護是減少微波輻射危害的一項積極有效的措施,可在場源附近將輻射能大幅度降低,多用於近場區的防護上。 四、個人防護 個人防護的對象是個體的微波作業人員。當因工作需要操作人員必須進入微波輻射源的近場區作業時,或因某些原因不能對輻射源採取有效的屏蔽、吸收等措施時,必須採取個人防護措施,以保護作業人員安全。個人防護措施主要有穿防護服、戴防護頭盔和防護眼鏡等。這些個人防護裝備同樣也是應用了屏蔽、吸收等原理,用相應材料製成的。 (責任編輯:綠色印象)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