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客家人的根源意識與宗族觀念

淺談客家人的根源意識與宗族觀念  在中國大陸,廣東、江西、福建三省交界的閩粵贛三角地區,居住著客家人。在其周邊的國家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客家華僑很多,還有泰國、寮國、印度以及歐美各國,也都居住著不少客家人。雖然他們離鄉背井,或身在異域,對祖籍地的故土、家族宗親仍然懷有很深的感情。這種「根」的強烈意識,對宗族的強烈認同與別的民族、民系相比顯得十分特別。當然隨著歷史的變遷,這種根源意識與宗族觀念所涵蓋的內容與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例如原來優秀的傳統文化內涵,有的被強化,也有的被淡化,而原來負面的沒有顯現的一面,也慢慢地突顯出來。本文通過文獻及田野調查資料的整理,試圖對這些現象進行剖析,並考察它的起因與對社會的影響,以便對這些傳統文化重新認識。  如今人們大多認同客家人是早自東晉,及至唐宋,由於非漢族勢力入主中原引發的民族紛爭,歷朝農民起義引發的社會動亂,致使中原及江右的大官顯要、將相巨賈以至平民百姓,攜家帶眷,盡室流移,扶老攜幼,相率奔徙。一批批漢族移民大軍,從山西、河南、經皖南、贛北,最後落腳贛南、閩西與粵東廣大山陵地區。  的確,當時中華大地只有閩南粵東一帶,東憑大海,北依峻山,較為平靜,未及兵災,成為最佳的避難之地。因此,這批難民的先行者便聚集此地;又因這批難民一般的文化水準較高,再兼有優越的經濟條件,雖以客卿身份,居住當時開發較晚的閩南粵東,因此固有文化得以保存,其語言習俗,歷久不衰。實際上他們成為當時這一帶的開發功臣了!時日一久,這批難民便乾脆定居下來。而當地的土著人民,卻稱呼這一批難民為「客」,以後便緣俗相稱,自己也就以「客」成其「家」,而乾脆以「客家」相稱。年長日久,原住民(如畲族)也逐漸被融化。可以說這就是今日「客家」人的由來。  正是由於客家人出自中原漢族,有著深厚的中華民族文化傳統,又因歷代社會動蕩造成的這一族群的流動,開發創業的生存狀態,產生了客家人特有的根源意識與宗族觀念。例如一代又一代的遷徙,帶來的是後人的發問:「客家人系從哪裡來?」「涯個祖公哪裡人?」開發新的基業,創建新的家園,要求的是宗親的合力,族群的凝聚。根源意識,族群觀念也就隨著客家族群的發展而形成、發展。  一、客家人根源意識宗族觀念的表現  1.崇尚祖先  每個人都希望知道自己從哪裡來,這是人的本性之一。客家人對祖宗的崇敬可以從他們所撰修的族譜看出。現引用幾段如下:  謝氏族譜記載:  ——周宣王封姜太后裔申伯於謝邑(即河南),後代以封地為姓。謝氏為南陽、陳留望族,因名「陳留堂」。  ——有聯云:鳥衣望族,鳳羽名流。  ——謝安、謝玄,也是謝邑人,亦是陳留、太康一帶的望族。客家先民中謝氏認這位先祖,自是有根據的。  「宋景炎年間,有江西贛州之寧都謝新,隨文信國(文天祥)勤王,收復梅州,任為梅州令尉,遂定居,為梅縣,興寧謝氏之始祖」……〔1〕  廣東《大埔百侯楊氏族譜》記載:  ——楊(yang)源出於羊舌氏。春秋戰國時,晉國大夫羊舌(音逸)字叔向,是著名賢臣。封邑在楊(在山西洪洞東南),又稱楊逸。他的兒子名叫食我,以楊為氏。楊食我與祈奚的子孫祈盈是好友。  ——春秋戰國時有哲學家楊朱;東漢有太尉楊震,文學家楊修;北周時丞相楊堅殺死周靜帝自立,建立隋朝,父子兩代稱帝37年;唐代有宰相楊國忠等;宋代有名將楊業(民間稱楊令公)、楊延昭,詩人楊萬里;元代有文學家書法家楊維幀;明代有文學家楊慎。〔2〕  2.重視族規家訓  為規範社會道德,維護社會秩序,與宗族利益,不同姓氏宗族內部,往往都制定了嚴格的族規,先祖們常常傳下了「家訓」,它成了不成文的法律,有著很強的威懾力與約束力。下面引用幾段廣東省《大埔百侯楊氏族譜》  家訓規條序  明家訓,嚴規戒,使族人知所法而為善,知所畏而不為不善,庶共勉為良民也。  家規家訓  順父母 遵朱子格言  父母者,天地也,順父母即順天地,逆父母即逆天地矣。故百行以孝為先,養育之恩永世難報。孝順必有孝順子,忤逆終養忤逆兒。只顧妻子兒女而不贍養父母者,如禽獸也。敬老好兒女為人知之榜樣,虐待父母者,家法之訓處也,國法應懲之。  睦兄弟  兄弟者,手足也,骨肉也。世間最難得者,兄弟也。兄弟間,或因語言傷和、或因財產相爭、或聽妻子讒言,萎菲便成貝錦,以致骨肉相殘。大則慘傷拘訟,互打官司;小則朝夕怨言。一時之忿,終身鬩牆。所謂內室操戈,或家破人亡、或不如相交朋友,成為父母之過錯。你本身又何必生兒養女也。為人者以友為兄弟,族人當睦更有於別。宗族之兄弟,是一脈相傳,何又不如朋友也。  和宗族  宗族者,同宗共祖之人也。雖有親疏貴賤之別,其始同出於一人之身。故堯典曰:親睦九族,周室則大封,同姓宗族之誼,由來重矣。今世俗淪薄,間有挾富貴、而厭貧賤,恃強眾、而凌寡弱者,獨不思富貴強眾,為祖宗身後之身乎?觀於此,而利與害共,休戚相關,一體同視可也。凡我族人,當和宗族,以強欺弱者,家法誅之,國法懲之。  完國賦  賦稅者,朝廷國課也。依期交納,及時完全,是公民之本份。抗稅不交,扺賦不納,有損於自身的人格。拖欠欺騙。貽誤鄉村,嚴重者則受法律之制。凡我族眾,應以自覺完成所任賦稅,則是報國之表率也。  務勤儉  勤儉者,起家之本,傳家之寶也。立業之基,人生所當務也。勤而不儉,則財源於奢;儉而不勤,則財終於困。人世間,常見名門世族,莫不由祖考勤儉,以成立之本,下代之福:莫不由子孫奢侈,以敗家業之旨哉。是言,蓋儉則富貴長保,家計不難振興。倘男子不務耕作,女不事機杼,好逸惡勞,鮮衣美食,一旦嬌惰,習慣俯仰無資,將祖資財一敗而空,拖衣漏食。凡我族人,當務勤儉。  勤耕讀  我祖教誨,守祖宗一脈相傳,克勤克儉,教兒孫兩行正道。宣讀宜耕,耕讀者遂生復性之良策也。王政首重,農桑大學,必先時德,語云:地內出黃金,一字值千字。又古訓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有志者,事竟成。一夫不耕,或受之飢。又曰: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凡我族人,當勤耕讀也。  謹喪祭  喪祭者,慎終追遠之大事也。喪盡其禮,祭盡其誠。父母應已在生之時,儘力供養,逝後要從儉治喪。勿須無財大操大辦,喪事從簡,也不能儉而不順民情。凡我族人,當謹慎治喪者也。  肅閨門慎嫁娶  閨門,為起化之源,家規不可不肅。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古之常情。應掃除舊的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的思想,提倡男女平等。嫁女乃人倫之始,聯姻不可不慎。男女婚姻,不能包辦代替。嫁女擇佳婿,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重取聘金,貽誤後世子女。凡我族眾,當共凜之。  安本分  本分者,人生分內當為之事也。未老不能享老之福,未富不能享富之福,未官不能享官之福。凡事盡在其中,不以干名犯義,而取優辱。人要經少中壯老,享要與年齡相當,超前享受害自己,勤勞勇敢富終身。安分守己,立志做人。好逸惡勞,貪圖享受,葬送自己。凡我族人,當共戒之。  禁非為  守法奉公,全軀保身之要道。滅理犯義,虧體辱親之污行。工、農、商、學、兵、各有本業,為官為民,社會之分工。偷搶嫖娼,為非作歹,法律之不容。為人者,切忌把個人幸福建築在他人痛苦之上。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長幼有別,老少有分,敬老尊賢,社會之美德。好淫喜賭,則是偷盜之禍根。吾族忠厚傳家,清白世宗,豈容不肖子孫敗家風。凡我族人,立應禁之。  正家訓  孝父母 敦人倫 睦宗族 明尊卑 敬長上 親手足 和夫婦 愛子女  嚴家訓 正婚姻 重文化 愛科學 尊師長 專習業 和鄰里 避是非  義親情 信友誼 重耕讀 尚勤儉 倡義舉 愛公益 奉公法 安本分  崇文明 齊風俗 喜必慶 喪必吊 糾必解 困必助 講團結 共和平  家規  不準虐待父母 背離倫理  不準夫婦相欺 損害家庭  不準忤逆無道 不孝行為  不準包辦婚姻 騙取錢財  不準歧視兄弟 姐妹妯娌  不準血表結親 影響後裔  不準在族淫亂 禽獸行為  不準奢侈淫逸 敗壞風俗  不準虐待子女,重男輕女  不準縱子非為 罪及父母  不準好逸惡勞 撥弄是非  不準打擊報復 倒置真理  不準鋪張浪費 腐化之為  如有故意違犯 訟之公理  不準偷盜賭博 觸犯法律  家規國法昭彰 族眾謹遵  不準嬌橫無憚 欺族凌戚  今立明訓家規 告誡族人  不準叼唆進讒 製造事端  汝等遵依執行 樂及平生  不準窩藏壞人 陷害好人  如若置之度外 縱性非為  不準酗酒滋事 擾亂秩序  輕者必當損財 重者喪身  不準趨炎附勢 行為越軌  此乃合族擬訂 示爾諄諄  不準損害公益 肥私利己  族眾謹遵勿忘 福蔭子孫  3.倡導敬祖睦族孝弟忠信  不光在族譜家訓有無數戒律規定與訓録,還樹立賢人、節女、孝婦形象,記載他們孝弟忠信行狀作為後人仿效的榜樣。現仍從上述楊氏族譜中摘録幾段:  ——仲裔次房履中之妻羅氏,楓朗伊欽公女也,年十七適楊門時,翁已先逝,姑劉氏患癱瘓症又病困頓床褥,伸縮轉側需人,氏日夕侍奉,手進美飯,但聞呻吟聲即趨赴床前,得摩扶掖,必得安寢,然後退。夫弟四人皆幼稚,衣履破裂,親為補紉,勤紡績,以佐中饋。父母在,不敢歸寧,或歸歹不越宿。父母留之,氏曰:吾此,姑必寢不安席也。事姑十年始終不懈。姑沒,盡哀盡禮。以為賢,告於祖廟,旌以匾曰:孝婦。  ——仲裔次房夢衡之妻丁氏,海陽管淑公女也,姑吳氏於清朝乾隆二年病風痹,手足不能運動,時諸子媳皆析爨分居,惟氏常在側,飲食坐卧左右調護,凡洗滌溲溺諸事,日夜勞貰,無幾微憾,孝行純篤,歷久不渝。至乾隆十三年姑卒,經營喪葬,秋依典禮,族人重其行,用鼓吹花紅迎謁祖廟。制孝婦匾旌之。  ——仲裔長房大田之妻連氏,黃蘭叔壯公女也,笄年歸楊門,中饋頻繁,黽勉有無,事舅、姑以孝稱,生子成材,甫三歲而夫卒,時氏年二十有六,家素貧,姑巳先逝矣。矢志孀守,曰:事親撫孤皆未亡人責也。菇荼泣軒孝養彌篤。甲寅,乙卯,山寇竊發,攜孤依外氏,黃蘭樓。聞賊至,踉蹌挈子女出走。同輩惡兒啼,欲扼殺之,氏曰:果遇寇則與之俱斃,何忍絶夫胤乎?入幽谷,窘伏林莽,樓破而氏母子獨完。甲子翁卒,夫幼弟相繼逝,典鬻營喪葬。家益窘支撐門戶,供辦祭祀。勤紡織以襄事苦節五十二年。享壽七十有七。孫清裔中乾隆壬申恩科舉人。  八世祖直齋公行狀  祖考從事公,諱准,字大有,直齋其號,樂道公三子也。樂道公早卒,公以孝友,守先人舊緒,嘗以欲養不逮,抱風木余恨。時襲祖父之遺,家富於財,由國子監監生補益王府從事。能折節自下,循循然以禮檢其身,無富貴狀。性寬厚愛,人喜施。自宗族貧乏,以逮鄉黨交遊,鰥寡孤獨,下至乞丐,皆有以濟之。而次序分明,秩然不紊。〔3〕  4.重視喪葬祭祀  客家先民們認為,拋棄已逝父母遺骨是最大的不孝。因此,在遷徙時背上骨殖。到了新的居住地,再將骨殖重新洗凈擦乾,放置於「金罌」,然後重新安葬。重葬父母骨骸,要請風水先生選擇龍脈好的山地位置,要選擇吉日良辰。對於祖先的懷念,表現尤為突出,有的一年有春秋兩祭,立春祭先祖在祠堂,八月初一為大清明,則到墓地去祭。那時全族人集中在一起,祭畢聚飲冢旁,表現出異樣的虔誠。今天看來這些行為近乎一種宗教禮儀,尤其對他們背骨殖,洗骨遷葬的行為幾乎是偏執而病態,但這些行為習俗則一代代傳習下來。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墳墓變成了祖宗的象徵,成了凝聚家族力量的載體。全族成員到墓地祭掃之時,猶隱隱感到冥冥之中祖先在監察自己,他(她)仍然陰魂不散。此時此地必然要想到肩上的責任,為家族爭光便成了一種信仰與目標。這些習俗變成一種精神,凝聚著這個家族的每個成員。每年的祭祀活動無疑是一次次的根源意識家族觀念的強化。  5.重血脈承傳  客家先民重視子嗣血親血食,下面引一段「葛藤坑」的傳說,從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對血脈的重視程度。  不妨原文照録:  在昔,黃巢造反,隔山搖劍,動輒殺人;時有賢婦、挈男孩二人,出外逃難,路遇黃巢。怪其負年長者於背,而反攜幼者以並行,因叩其故。婦人不知所遇即黃巢也,對曰:聞黃造反,到處殺人,旦夕且至;長者先兄遺孤,父母雙亡,懼為賊人所獲,至斷血食,故負於背;幼者固吾生子,不敢置侄而負之,故攜行也。巢嘉其賢,因慰之曰:毋恐!巢等邪亂,,驚葛藤,速歸家,取葛藤懸門首,巢兵至,不廝殺矣。婦人歸,急於所居山坑徑口,盛掛葛藤,巢兵過,皆以巢曾命勿殺懸葛藤者,悉不敢入,一坑男子,因得不死。後人遂稱其地曰葛藤坑,今日各地客家,其先皆葛藤坑居。〔4〕  這裡透露出一個信息,客家先民重視傳宗接代,認為沒有子嗣便斷了香火,斷了血食。因此每個家族都重視生兒子。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祖祠中要把當年出生的新男嬰的名字寫在燈籠上並高高掛起,牆上要貼上新男嬰的出生年月日並註上父親及祖父的名字。新生男嬰做滿月時像辦大喜事一般。在宗族祭祀時也特別鼓勵生男孩。用蒸嘗田的租谷做成的祭品中有糍粑(每個近半斤),有形狀似男性生殖器的丁仔糕(也藴涵生男孩的意義),分祭品時每個男丁可分四隻糍粑,兩條丁仔糕,而女性則沒有,這樣一家中如果男丁多的要用大布袋去領取了。「早生貴子」多生兒子成了客家人內心的強烈追求。而宗族的強大也有賴於人丁興旺。早生多子,長大後不但壯大生產力,在族群與族群以及姓氏與姓氏之間的械鬥中,又顯示出較強的戰鬥力。  6.重子孫教育  客家先民一向重視教育,這從客家童謡中就可看出:「蟾蜍婆,啰、啰、啰,不讀書,沒老婆。」為了保障族中子弟能普遍讀書識字,在族規中立有章程:用祖上留下的祖產買田、放利,所獲田租與利息除了用於祭祀及修建祠堂,還要用來聘請私塾老師與奬勵族中子弟讀書。直到解放前夕,祖產蒸嘗田的租谷仍在執行。規定升入初中的子弟每年可領若干斗租谷,升入高一級中學的每年可領更多的租谷,以供交付學費。我們可以從上述「楊氏族譜」中的記載得到佐證:  孝祀祠蒸嘗簿序  始遷祖四十一郎始居大埔之百侯鄉,歷四朝五六百年,傳十餘世,宗仿巋然,享祀不替,可謂盛矣。孝祀祠之建,創自十二世孫南麓公,其子慎齋公成之。祥祠記中,向存祀田若干,賴前輩老成後先經理,節縮增置,共得田租若干,著於冊。歲以立冬舉祭,墓則於清明前一日行之。祭之日,几筵籩豆,牲牲之數,秩秩盛具也。又將其餘者用圖式廓子姓之才,由初試為弟子員貢於廷舉、於鄉捷、於南宮道里之資,鼓勵奬賞之用,俱於是出。  仲裔達尊公起立蒸嘗序 楊之徐  昔人於其祖先四時皆有祭,今僅春秋兩舉,又不能,則或春或秋一舉,已耳。  一歲而一祭,典已缺如,矧夫並其一祭而無之者乎。仁人孝子,眾有同情,即何忍恝然置諸懷也。我自八世祖直齋公,分派五房丁蕃衍,人文蔚興,眾建蒸嘗,以隆追報,始歲一行春祭,顧念子雖賢智,不先父食而。  五、六、七三世未有祀,以薦馨香,幽明之理,毋乃有不安於此五房子孫僉議,茲夏收穫之時,每人出谷肆斗,擇舉滄騰一人董理,生放利息,創置嘗田為。〔5〕  因為有族中蒸嘗田租交學費,較貧苦的男孩也可上學,考上功名又為宗族爭光,這樣的鼓勵及認識代代相傳,久而久之客家地區便形成了重視教育的風氣。就連不識字的客家婦女也會說:「我勒緊褲腰帶也要讓孩子讀書」,「我乞食也要供子讀書」。  7.聚族而居  在客家山區,因從北方往南遷徙比別的民系晚,比較肥沃平坦的地方已經讓廣府民系、閩南民系的人先開闢了。他們只能定居在生存環境較差的山區。山區尚未開發,蠻荒之地常有野獸出沒,加上族群之間、姓氏之間、民系之間為爭奪生產資源而常有械鬥發生,惡劣的生存環境需要聚族而居以加強防禦,因此圍龍屋、土樓、方樓、園樓應運而生。一個家族住在一個圍龍屋或土樓內,每天同在一個屋檐下,共飲一個水井,共同供奉一個始祖牌位,共同在祠堂讀書,他們面臨共同的危險,有著共同的命運,長期的聚族而居,鄰裡間的關係會較親密,互助合作較好,日常生活中,呼叔、伯、姑、舅,操共同的語言,認同一樣的習俗。相同的心理特質及信仰理念、道德規範,敬祖睦族的宗親觀念不斷被強化,這種居住方式也會加強宗族間的凝聚力。  8.共同的習俗信仰  客家先民因聚族而居,保留了較多的從中原帶來的官話,以及原來的文化信仰與習俗。比如崇尚忠孝節義,信仰多神教,篤信觀世音菩薩、三山公王、慚愧祖師、伯公伯婆、何仙姑等等。他們以祖上為榮,崇尚「學而優則仕」,「讀書當官」,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光宗耀祖,這樣無數的反覆便又強化了宗族觀念。  從以上粗略舉出的八個方面的表現,可以看出,客家人的根源意識和宗族觀念,既傳承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積澱的傳統,又在自身民系生存環境與發展中有所發展,而且打上了客家民系獨特的烙印。  二、根源意識與宗族觀念在當今的承傳與變異  現今七、八十歲的老輩客家人,特別是華僑,他們不但繼承先民的開拓精神,到處漂泊到處安家,遵循「日久他鄉即故鄉」的祖訓,在新的僑居地創家立業,同時也繼承了客家先民敬祖睦族的優良傳統。不少人在離家時包上一包家鄉的土與種子,帶上祖宗神牌甚至家中的神壇佛像,一起漂洋過海到國外。他們牢記祖上訓導:「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無論處於何種語言環境,在家人的交流中,不忘說客家話。很多老華僑的家中即使媳婦或女婿是別的民系或別國的人,回到家中都要講客家話。他們在國外也仍然喜歡聚族而居,也建圍龍屋,例如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就有客家人的聚居地。在客家新移民所在地,不少地名,也沿用客家祖地的名字,例如香港也有大埔、台灣嘉義縣也有一個大埔鄉。梅州舊時稱「嘉應州」,移民到台灣的人起地名「嘉東」。的確新移民不肯對祖居地有一刻的忘懷。同樣,他們遵循父輩的教導,敬祖睦族,孝敬父母,愛護兄弟姐妹。他們儘管在異國他鄉生活艱辛,但仍盡量省下銀錢寄回家鄉奉養父母妻兒及祭祀祖先。到如今,老一代華僑對家鄉的兄弟子侄,不少人仍在盡自己所能給予幫助,包括建房、修墳,子侄讀書交費,生產上的投資。為了發展壯大宗族力量,他們一旦在國外站穩了腳跟,便把兄弟子侄帶出去加盟事業。他們以家族企業為多,相信親戚勝過相信別人。老一代華僑,在國外艱苦創業幾十年,事業有成後,不忘回報家鄉,捐款給家鄉鋪路、修橋、建學校、辦醫院。有些父母過早地過世了,老華僑認為雖然對父母「生前不能敬碗湯」,死後也要讓他們在陰間過上好日子。因此老華僑重視回鄉修父母墳塋(又叫做風水)。他們重視祭祀的原因,一方面認為沒有盡到孝子之心,有一個補償心理,另一方面也希望在陰間的父母能保佑陽間的子孫繼續興旺發達多子多孫香火不斷。老一代華僑對修宗祠,修族譜的事情也很熱心。他們從愛家擴展到愛宗族,再擴展到愛家鄉父老。這都是來自從小受到的「敬祖睦族」的根源意識的教育。他們雖身在異國,但對這些傳統文化不但保留而且發揚光大。他們深知:「沒有家鄉的這片山這條水,就不能養育我成長,就沒有我今天。」他們對「根」的認識既真摯又檏實。為了讓後代也不忘祖根,不少人年年帶領孩子回鄉尋根問祖。讓孩子們認識父輩出生的地方,父母出生的房間,祖父母的墳塋,一切變得真實而親切。許多老華僑把事業交給子孫後,回到家鄉安度晚年,他們管這叫「葉落歸根」。  但是不能不看到,如今年輕的一代客家人比起老一代人敬祖睦族的意識澹薄多了。對早生、多生「多子多福」是徹底否定了,他們也不會再去住土圍樓了。他們不只講客家話,更學普通話還學廣府話閩南話,他們對宗族的事不甚關心,認為與自己的切身利益關係不大。他們對修族譜也不太過問。對父母祖父母一輩還能講孝敬,再往上,祖先為何人恐怕就連名字也不知道了,其實他們也不想詢問。至於堂聯、堂號、族規、家訓、村規、民約以及祖上的訓戒,則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這些條條框框對他們也沒有約束力。他們雖也跟父母參加祭祀拜祖活動,但心中實際不信鬼神。在祭祀時,老人們三叩九拜非常虔誠而年青人只是拱一拱手,甚至是叉著腰,在旁邊當看客。至於修宗祠、祖墳,他們不會關注。外面的人肯寄錢回來就會去操辦,否則就丟在一邊。至於對血親血緣的認同,也同老輩人不同。有錢的華僑會有很多的親戚,阿叔、叔公、伯公、姑婆、大姑、舅公、舅舅嘴上叫個不停,而沒錢的華僑即使是很親的骨肉同胞也不一定會受到熱情接待也許會被冷落。他們把「血脈」二字只是掛在嘴上,心中的份量與老輩人相比實則小多了。二十年來,人們的價值觀念已經起了很大變化,想用過去的宗族關係來維繫親情已不大現實。老一輩人對血親很看重,說到某某人在那裡居住,不管有錢沒錢也要想辦法打聽、查找。而現代人則講現實,講實際,講價錢。是在用「錢」維繫人與人的關係,而不再是用宗族觀念維繫關係。宗族關係要靠「錢」字這一層薄薄的面紗來維繫本身就說明,宗族力量已經顯得十分單薄、無力與脆弱了。  為什麼年青一代宗族觀念淡泊了呢?原因是時代變了、環境變了、宗族賴以維繫的基礎喪失了。現在是處在走向全球化的時代,是個競爭的社會。人們為了生存、為了事業發展,要建立各種新的人際的和社會的關係。過去只相信親戚的家族企業已不再適應現今的全球化經濟。要發展事業不能只相信自己親戚,要運用賢能的人,有技術、懂業務、有管理才能的人,要組織董事會、監理會。過去的家族模式已不再符合社會的發展了。因此,靠宗族觀念、靠血緣、靠地緣來維持人與人的關係已不適合時代的需要了。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經濟合作夥伴的內容已一改過去的血緣、地緣,代之以經濟實力、技術、能力與信任。過去族長有極大的權威,他的權威是建立在族中有祖產,掌握祭祀權,經濟分配權,子弟讀書的奬勵權,還有懲罰權。哪個宗族成員犯了族規,他可以開家族會罰谷、罰打,甚至驅逐出門。而今天,賴以支持族長的那些基石崩塌了,原來維繫宗族的實際利益沒有了。現在沒有了祖產,沒有了蒸嘗田,沒有田租,也不能由祖嘗田辦學。過去的族規沒有人宣傳、執行、監督,它對族中子弟已沒有什麼威懾力與約束力。至於要求年青人要生男孩以傳宗接代,這對主張戀愛婚姻自由的年青人來說又是一句空話。他們說:「我要不要生孩子,是我們夫妻自己的事,我怎麼也理解不了這與祖宗有什麼關係?」  綜上所述,根源意識,宗族觀念對年青一代來說已經變了。如果誰還在拒絶與族外的人交流,通商,拒絶與不同民系、民族的人通婚,他就是個不識時務者。誰如果只躺在祖先的光榮薄上,靠在有錢的親戚華僑身上,不思進取,不去努力工作創造財富,他也會被時代拋棄。我聽說,現在年青一代中有一些人生活好了,或找到一個華僑親戚有得靠了,便好吃懶做,當伸手派、享樂派了。這種依賴思想,等、靠、要的行為,往往使一些華僑心冷了、心涼了。特別是有一些素質低點的表現不好的青年,給錢就親熱,錢少一點就發牢騷說風涼話,讓華僑高興而來掃興而去。  我還聽說,有的地方,兄弟之間因為修已亡父母墳墓,因風水的「分金」不平而引起兄弟反目,甚至把過世父母的墓碑砸了。我還聽說,有的子孫因自己不爭氣,沒有發財,或家中有人生病,也怪父母沒有保佑自己而把墳墓的墓碑撬了。  以上所舉都是宗族觀念變化中出現的負面的東西。過去隱匿的、沉降的,而今天反面顯現並強化了,這些現象中藴含的宗親觀念的變化都是需要我們重視的。  流行於粵東的各種客家黃姓族譜中,常常録有「祖公詩」:  外八句:  駿馬堂堂出異鄉 任君隨地立綱常  年深外境猶吾境 日久他鄉即故鄉  朝夕莫忘親命語 晨昏須薦祖宗香  惟願蒼天垂庇佑 三七男兒總熾昌  內八句:  十郎肖老娶三妻 官氏夫人吳鄭齊  聖悉召承江夏縣 迭今瓜瓞鶴巢西  七三兒輩為仁處 九八年人信筆題  代遠不無愚與智 相逢須念柳同堤。〔6〕  這首詩生動地描述了客家人遷徙的事實與流動的歷史。作為始祖,叮囑的是,兒孫們既要勇於向外開拓,勇敢地去創造新的家園,又要不忘祖宗,永記先祖的遺訓。只有這樣才能蒼天庇佑,兒孫熾昌。我以為,這首詩不正是客家人根源意識與宗族觀念的寫照嗎!    (作者:劉錦雲,北京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北京海外聯誼會學術委員會)  注 釋:  〔1〕〔4〕引自譚元亨《客家聖典》第34頁58頁,海天出版社1997年版。  〔2〕〔3〕〔5〕引自《大埔百侯楊氏族譜》489、493、553、558-563頁2003年非正式出版。  〔6〕引自黃馬金:《黃桂清傳》第220頁中國婦女出版社2002年版。
推薦閱讀:

客家地區的家庭氛圍對孩子有什麼負面影響嗎?
客家人穿「木屐」習俗
為什麼有些客家人是講畲族話?
像粵語,上海話有書面語言一樣,客家話有沒有書面語言?

TAG:意識 | 觀念 | 客家 | 客家人 | 家人 | 宗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