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龍升仙——漢墓中的精神世界
本文由國家地理中文網暨華夏地理(微信號:NationalGeographicCN)授權轉載。
導語 隨著時代變遷,人們除了開始關注墓地的環境,漢人思想和生死觀的轉變更推動著墓葬形制的巨大變革,並為以後的中國墓葬形制奠定了基石。那些形態各異的墓葬和豐富的隨葬品,令今人得以窺見當時漢人對身後世界的構想與信仰。撰文:岳南、胡援
西安楊家灣漢墓出土的彩繪兵馬俑群。這些人俑既為墓主人死後所用,也是他們生前權力的象徵。以人俑作為陪葬,是古人「事死如事生」觀念的反映。
2006年春天,安徽省文物考古所與六安市文物部門組成考古發掘隊,對一座大型墓葬進行發掘。塵封的歷史被打開,早在唐代年間這裡發生了兩次大規模的盜墓。盜墓者將迴廊內陪葬品中的大宗器物洗劫一空後,又在外棺與內棺分別打洞鑽進去,盜取內部隨葬物品。儘管如此, 隨著考古發掘的不斷深入,銅壺、木俑、玉器、金箔等500餘件(套)隨葬品相繼出土,被拋屍棺外的墓主人的身份也最終得到了確認:他就是西漢武帝時六安國第一代諸侯王劉慶。他所在的墓冢因結構複雜、保存完好的「黃腸題湊」墓葬形制引起世人廣泛的關注,將人們的目光拉回那遙遠的時代。
畫 長沙出土
出土於長沙馬王堆一號墓的這幅帛畫,形象地反映了西漢早期人們觀念中的宇宙圖景。這是為墓主人辛追葬儀中用以表示招魂、導引後隨葬的旌幡,又稱「非衣」。帛畫內容從上到下分為天上、人間、地下三部分。天上部分繪有金烏(紅日)、人首蛇身的蛟龍、蟾蜍、嫦娥奔月等神話傳說;人間部分繪有墓主人在三個侍女陪同下飛升天國以及家人在祈求死者靈魂升天的祭祀場面;地下部分繪有神話中的鰲魚和異獸守衛死者的靈魂。中國人自古就有靈魂不死的觀念和死後在靈獸的加護下乘龍升天的美好願望。漢代之前,表現這一主題的繪畫題材還比較單純,進入西漢後內容逐漸變得複雜多樣,描繪更加具體細膩。隨著漢代升仙思想的流行,對升天后到達的境界有了具體的想像,靈魂升仙的主題普及開來。西漢中期以後,更突出表現天門、仙山的造型,而西漢晚期的裝飾墓的天界、仙界圖中又加進了西王母形象,死後升仙的觀念愈加鮮明完善,並對後期畫像磚(石)墓的裝飾產生了影響。
劉慶為王38年薨,謚曰共,後人又稱「共王」。繼劉慶之後,六安國歷經夷王祿、繆王定、頃王光、育(無謚號)四代,但最後一代王劉育在王莽時期被廢為庶人,所以實際上遵照諸侯王葬制的陵墓只有四代王。第一代諸侯王劉慶的大墓坐落在六安市區西南約10公里的雙墩村一處高崗上。因屬並列的雙冢墓,考古人員將南部位於路基穿越處的墓冢編為一號,稱「雙墩一號墓」,即劉慶墓,而位於其北部約10米處的另一對稱大冢被編為二號,即劉慶夫人之墓。
東漢畫像磚中的釀酒場景,四川彭縣出土
根據漢代社會的人文倫理思想,在天地兩界之間,表現人間現世生活的場面也更加豐富。西漢中期以後,隨著橫穴室墓的成熟和定型,畫像磚(石)墓、壁畫墓得以流行,描繪的內容在天象圖、升天成仙圖外,增加了表現庭院宅邸、宴享娛樂、農耕畜牧、手工作坊等場面的生前圖和表現聖賢忠臣、孝子烈女等儒教思想的故事圖。此外,畫像中還有與神話故事關係較少但在民間信仰中佔有一席之地的祥瑞、祥獸,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其作用如戰國末期就開始在墓葬中出現的鎮墓獸一樣,具有保護墓主的功能。
當雙墩一號墓冢的封土全部被清除,一個帶有東西向長斜坡墓道的中字形豎穴土坑顯示出來。墓向朝東,墓坑加墓道長達45米,墓壙本身長17米、寬12米。如此龐大的墓坑,在皖西甚至整個安徽漢代考古中從未曾出現過,而墓室的結構則是西漢前期一種典型的高級墓葬形式——黃腸題湊。
雙墩一號漢墓的黃腸題湊
根據漢代禮制,黃腸題湊與玉衣、梓宮、便房、外藏槨同屬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乃「天子之制也」。簡單說來,就是用柏木堆壘成棺槨形狀,「黃腸」指以柏木堆壘,「題湊」則是木頭頭部向內堆放的墓葬結構。雙墩一號漢墓為西漢六安國第一代王劉慶之墓,「題湊」高度超過槨室,起到承重牆的作用,並把墓室連成一體,從而使整個墓室結構更為嚴謹、堅固。與已經發現的其他同類墓葬相比,此墓用料碩大,結構複雜,製作工藝獨特,保存完整,且在外棺與外槨之間,有一圈獨特的石質槨室,尤為與眾不同。
簡單的說,「黃腸題湊」就是用柏木堆壘成棺槨形狀,外有柏木堆成便房,放置陪葬品。「黃腸」指堆壘的柏木,「題湊」指木頭頭部向內堆放的結構。柏木是中國北方特有的上等名貴木材,材質優良、耐水濕、抗腐性強、有香味,可保護棺木不受損壞。同時,以成千上萬根珍貴的柏木心材來堆壘成一道厚重的圍牆,也是一種身份、等級和權勢的象徵。
那麼黃腸題湊是如何形成的呢?自商周至西漢前期兩千年,王公貴族與地主階級死後一直沿用豎穴式土坑墓葬,墓中設木槨,以密閉、隔絕與外部世界的聯繫為主要特點。這種做法主要是讓死者靈魂安息。戰國之後,根據《周易》理論形成的陰陽五行學說開始流行並受到世人重視,世人看來作為陰宅的墓室應該像地上宮殿建築一樣,開拓空間與開放門戶,以承接宇宙之「氣」。如此才能使死者在陰間安然棲息,並對活著的後人給予庇護、賜福。於是,一個由封閉型轉為開放型的槨室墓——黃腸題湊,悄然登上了歷史舞台。
黃腸題湊型槨室與木槨墓一個根本的差異,就是斜坡墓道、迴廊和玄門的有無。它們的的創立,標誌由單純的封閉型木槨墓轉向與外部世界相通在空間上的完成,是中國葬制史上一個劃時代的變革。
外藏槨隨葬的銅壺及木車馬品
來世多用度
雙墩一號漢墓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郊雙墩村,是西漢武帝時期六安國第一代諸侯王劉慶之墓。儘管雙墩一號漢墓兩遭盜掘,主墓外藏槨和陪葬坑中仍出土了大量隨葬品。除木質車、馬、俑外,還有透空雕花板、銅壺、陶壺、漆盤、耳杯、奩、盒、玉片、玉印坯料、武帝時期的五銖錢等,不少漆木器貼有金銀箔或鑲嵌銀扣和玉石,以及以飛禽走獸、柿蒂植物等為造型的金箔和銀箔,做工精緻,銅器多為錯金銀工藝,玉器精雕細琢,屬於奢華物品,非王室人員能夠使用。而帶有「六安丞」字樣的封泥和肩部帶有「共府」銘文的銅壺則更明確地指示了墓主人的身份。為王38年的劉慶有足夠的時間和財力為自己營造一座豪華的地下宮殿,和死後可以盡情享用的各種物品。
總的來說,漢墓出土的隨葬品種類十分豐富,從現世生活中常見的實用器物、車馬、道具到各種隨葬專用的明器,應有盡有,主要包括禮樂器、生活實用品、威信儀仗用具、鎮墓辟邪品、供獻祭祀品幾大類。在西漢中期以後的墓葬中,用於死後世界中的隨葬實用物品日益增多,普遍出現了陶制的灶、倉,象徵墓主人在地下有充足的糧食可以食用,各類家畜家禽,各式屋閣樓房、田產池塘等模型,象徵墓主人生前所擁有的財富或者希望死後擁有的財富,以及代表墓主人享受的車船及各色僕役俑。相反,銅鼎、銅簋等傳統禮器在隨葬品中所佔比例愈來愈少。
當黃腸題湊墓在西漢前期貴族階層興行後,一個重要問題隨之出現,這便是所用木材之大與森林資源的逐漸枯竭。考古調查與發掘所知,自新石器時代晚期木槨墓誕生開始,至西漢早期,大型槨墓已達2000座以上。森林採伐持續不斷,生態環境勢必遭到大量破壞。當建造黃腸題湊墓所需的珍貴柏樹被砍伐得所剩無幾時,造墓者只好以其他樹種代替。但專家們認為,柏木因用量過大而漸稀少,用其他樹種來代替,雖非黃腸,仍是題湊,名字和意義依然不變,全部稱為「黃腸題湊」。
隨著木材的缺乏,森林資源的枯竭,採用磚石結構建造墓室顯得更加容易和方便,一種新的墓葬形式——橫穴式墓壙逐漸流行開來。位於河北省滿城漢墓和山東省曲阜九龍山漢墓,可以作為西漢中期新興的橫穴式墓的代表,兩墓分別在山崖中穿鑿巨大的洞穴作為墓室,內部形制和結構完全模仿地面房屋建造。與這種大型洞穴墓相呼應的,是中原和關中一帶的小型磚室墓與形狀、規格不一的石室墓的大量出現。
公出有從騎
當墓葬結構由木槨墓轉變為磚室墓之後,墓內空間增大,與生人之居室更相似,使墓室壁畫成為可能。河南偃師一座東漢晚期墓葬壁畫中,描繪了墓主人生前駕車出行的場面,也反映出漢代厚葬風氣愈盛的事實。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雙墩一號漢墓雙槨中的內層有一副特殊的石槨,長達3.9米、寬2.34米、高1.9米。內髹一層黑漆,北側上端石板有雲紋彩繪,蓋板上面放置隨葬的戈、戟、刀、弩機、弓和弓弦等兵器。石槨的設立,固然有保護內棺的作用,包含承重與防盜的雙重意義。但它又明顯地向後人昭示,六安王入葬時,其轄地背靠大別山,森林資源相對豐富,仍可繼續沿用舊制以木材造墓。但與早期黃腸題湊形式相比,已有了明顯區別和進步。在西漢中後期同類墓葬中僅有的一件石槨的出現,標誌著由豎穴式木槨墓向磚石結構的橫穴式崖洞墓轉變的一個徵兆。到了東漢,這種用大量昂貴木材構建的棺槨曾被改用石條砌築,稱為「黃腸石」。而至東漢末年,木槨墓已逐漸消失,並被以前、中、後三室為特徵的磚券墓和石室墓所代替。由此而論,這具石槨的出土就成為研究漢代墓葬制度變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漢家陵闕 地下遺珍
漢帝國開創了一個黃金的時代,奠定了漢文化的基石。無論在遺址和墓葬的分布上,還是在製作精美的器物中,都可見漢王朝的輝煌和對後世的深遠影響。
按照古人的觀念,人死後埋入土中,是靈魂得到安息的最好處所。當歷史發展到商代,作為木棺的葬具從原始的保護屍體的純樸舉動,演變為等級森嚴的棺槨制度。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為顯示墓主的身份和威嚴,墳頭越築越高,好似山丘,因而又稱墓為丘、陵丘,如趙武靈王的趙丘、燕昭王的昭丘等。。這個制度一直延續到唐宋,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時代才改方形為圓形寶頂。之後無論貴族還是平民,其墓葬封土皆為饅頭形。
春秋戰國之後,一些王侯貴族墓葬之所開始在地面上興建寢、祠堂、墓闕、墓碑等附屬物,平山戰國中山王墓封土堆上就有建築物的遺迹,墓中出土的「兆域圖」標明這些建築為「王堂」、「王后堂」、「哀後堂」、「夫人堂」等,其性質正相當於供墓主靈魂日常出入起居的寢。西漢中期,開始在墓前出現了用來祭祀死者的祠堂,又稱享堂。考古人員進入六安雙墩高崗後發現,一號墓四周散布著建築材料殘片,有板瓦、筒瓦、瓦當、殘磚和井圈等,這些遺物表明原來地面有建築,應屬於寢、祠堂一類附屬建築。如此廣泛豐富的遺存,可見當年殿堂建築之盛。
仙人好高樓
這件仿木建築的陶樓模型出土於河北阜城縣,由台基、門樓和五層樓閣組成,各層門窗、屋脊、欄杆等部位都塑有人物、花鳥等。東漢時期隨著莊園經濟的發展,各地豪門大族為加強防範,常常興建大型塔樓。高樓的盛行,一是軍事守衛的需要,便於觀察敵情。同時也與漢代崇尚高台有關,漢代神仙學家公孫卿說過:「仙人好樓居。」認為仙人都是住在高樓之處,因此漢代貴族豪強往往熱衷修建高樓。
雙墩一號墓規模可謂宏大,封土西端有三座南北並列的小型陪葬墓,西南側有一座車馬坑。雖然三座陪葬墓皆已被盜,棺槨已朽,仍有數量可觀的鼎、壺、鈁、井等隨葬品出土。車馬坑總長28米,坑內四壁用木板作襯並用木柱撐擋,均腐朽嚴重,且同樣遭到盜掘,殘存8匹馬遺骸和4車殘跡,伴有銅車馬飾件等120餘件。主墓道兩側發現了兩個豎穴式陪葬坑,內有紅色彩繪遺迹和鉛質模型小車馬器90多件。大型陵墓使用車馬坑陪葬,與用人殉葬一樣在商周已成定製。戰國時期征戰連綿,人與車馬的地位凸顯,喪葬中開始以木俑、泥俑等代替真人與車馬,漢代前期達到鼎盛,其間雖有反覆,卻一直延續到明清。
秉承天地氣
龜山漢墓是西漢第六代楚王劉注夫婦的並列合葬墓,由兩條墓道、兩條甬道及15間墓室組成,墓室之間室室相通,主次分明。西漢中期以後,這種玄室頂部增高、按橫穴原理築造的開通型室墓逐漸成熟和定型。
從公元前六安國立國至公元9年西漢王朝滅亡的一百多年裡,六安國一直很平靜,國泰民安,實現了漢武帝「六地平安,永不反叛」的政治期待。劉慶在六安國執政38年之久,有足夠的時間和財力為自己營造了一座規模如此龐大的陵墓和豪華的地下宮殿。
但有一點也非常耐人尋味,為何劉慶與其夫人沒有合葬在一處墓葬之中呢?商代之前,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並無夫妻合葬之說,至西周始有其制,但並不普遍。合葬墓真正興行始於西漢,其因是社會結構發生了變革,人們的靈魂觀念、宗教觀念與夫權思想等也隨之發生了劇烈變化。在時人的觀念中,只有夫妻合葬,才能最後確定女性的身份和社會地位。但作為夫妻,一般不會同時死去,這就出現了一個需要解決的難題,即如何合葬?
當時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情況,平民與中小型地主階級,多採取「同穴合葬」的形式,即夫妻中的一個死後先入墳,另一人去世時,重新掘開墓穴,按男左女右的規矩並置棺槨而葬。高級貴族與王侯級人物,多採取「不同穴,但同塋」、「同墳異穴合葬」的葬制。
此種葬制出現的主要原因是高級貴族的墓壙深達十米甚至幾十米,棺槨寬大厚重,隨葬品豐富。若為後死者入葬而二次掘開,其密封、隨葬品、甚至墓主屍體等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操作起來極其不易。所以採取「不同穴,但同塋」的葬制是最明智的做法。這正是六安雙墩墓的由來。
生死總相隨
漢景帝陽陵中出土的人俑造型精緻,神態逼真。漢墓中陪葬人俑種類繁多,除兵馬俑和侍俑外,還有舞樂雜技俑、說唱俑等,在墓主人的身後世界提供各種服務。不過,到了西漢中期以後,各種橫穴式、磚室和石室墓廣為興行,墓室本身代替了木槨的作用,內部葬具只有棺而無槨。正是橫穴式墓室的構建和流行,使墓室與墓門與地面建築十分接近,關閉與開合更加方便,墓室的空間得以拓展,致使夫婦同穴合葬成為可能,並較異穴合葬更加經濟和方便。這個時候,除帝陵以外,無論是平民還是王侯貴族,多數採取夫婦同穴合葬,此類形式一直延續至清朝末年,對中國人的思想觀念產生了重要影響。
考古調查表明,六安雙墩周圍有許多古墓葬,在23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分布著36座大小不一的封土堆,其中以雙墩為中心約6平方公里內,有4處形狀相同高大的並列雙墩墓,當地群眾稱「八大墩」。,當地農民曾經發現過一個車馬坑,結構與雙墩一號漢墓的車馬坑相同,出土過一些車馬器,這說明該墓的等級很高。雙墩一號漢墓的發掘及墓主身份的確定,表明這四處高大的雙冢墓葬極有可能是六安國四代王的陵墓,這一區域的古墓葬應屬於西漢六安國的王陵區,這無疑將為研究漢代墓葬形制提供了新的線索和研究方向。
祖靈有所依
四川雅安高頤墓前闕和神獸。春秋戰國以後,墓葬之上開始出現闕、碑等附屬物,至東漢中晚期,在墓前築造祠堂成風。通過在此定期展開祭祀祖先的活動,加強家族血緣紐帶,將過去的祖靈、現在的個人、未來的子孫連成一體,是為靈魂不死和永遠。這與儒教「孝」的理論一致,也是室墓在漢帝國得以推廣和流行的原動力之一。
一個社會中實行的墓葬制度既可以反映出當時的物質文化水平,也可以反映出這個社會的宗教思想。在普遍講求宗族關係的中國古代,尤其如此。在漫長的漢朝歷史中,六安國只是其中的一個片段,它為我們走進那古老的年代又打開了一扇窗。
作為中國封建統治史上時間最長的王朝,漢帝國統一後,在政治、經濟等方面進行了深遠的改革,開創了一個黃金時代,奠定了漢文化的基石。在墓葬的構築形制方面,也進行了劃時代的變革,這種改變是個緩慢的過程,代表了一種集體意識的改變。延用數千年的豎穴槨墓開始衰退,橫穴室墓開始流行,宗教信仰和生死觀念的變化使人對死後居所有著越來越具體的想像。迄今為止,人們已發現上萬座漢墓,這些形態各異的墓葬、豐富的隨葬品、繁雜的祭祀寢殿、生動的畫像磚,令今人得以窺見那個變革年代中漢人對身後世界的構想與信仰。
歡迎訂閱考古微信公眾號:上下探方五千年
微信號:Archae-bigcui
新浪微博:@鏟釋
推薦閱讀:
※世界各國八字命理國運分析(轉)
※毛主席時期,我國造出的三大世界級工程,至今仍在使用,現在有錢也造不出了
※《世界上筆畫最多的漢字是什麼? 》
※關於鹿晗關曉彤和新的世界
※大家怎麼看待一個17歲小孩開口閉口都是社會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