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奧修《再次成為孩子》 (依仁山人)
宗教的誕生,全為那令人魂牽夢縈的兒時體驗。那是驚喜、真理、四面八方都有優美舞蹈的生命。鳥兒的鳴唱、彩虹的色彩、花朵的芬芳,小孩一直都記得,在他存在的深處,曾失落了一個天堂。
追尋天堂就是對童年的再度追尋。身體已長大,但意識還可以和小孩一樣純凈。這就是奧秘之道的全部秘密:再次變成一個孩子。純真、未受任何知識污染、一無所知、帶著深深的驚喜以及無法解釋的奧秘之感,覺知身邊的一切。
百依百順的小孩會被所有人稱讚,而愛玩的小孩會被責罵。愛玩無傷大雅,但有一種隱性的叛逆危險存在,所以要被責罵。小孩成長的過程里,可以有絕對的自由,他就不會變成叛逆,不會輕易被奴役,不會輕易從軍,去毀滅別人毀滅自己。
叛逆的小孩成了叛逆的青年,你就無法強迫他做這做那。叛逆的青年走自己的路,照自己內心深處的慾望生活,不依據別人的理想。
聰慧並不是習得的,它是內在的、與生俱來的,是生命本身固有的。一切生命皆是聰慧,不只小孩,動物樹木都有。沒有聰慧,生命不可能存在,生命和聰慧是同義詞。
生命的每一片刻都應該是珍貴的創造。但一切,都應該出自你愛玩和喜悅的內心。
小孩的狀態,遠比有學識的人來得更好,他們很能理解事情。縱然無知,卻很真,極具價值的洞見。
聰慧如一朵玫瑰,而自我就像岩石。如果你能看到孩子的聰慧,就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靜心把你帶向內在更深的地方,挖掘你的存在,直到找到自身智性的活水和源泉。當你再度成為小孩,才會真的了解孩子的聰慧。
純真是每個人的天性,來到這個世界時是一塊白板,什麼都沒有寫。你只有未來,沒有過去,這就是純真。
湖裡滿是蓮花,我會坐著好幾個小時,有一種對自身強烈的滿足,彷佛世界不再重要了,蓮花、白鶴、寧靜……
孩子雖是透過你出生的,但並不屬於你。付出你的愛,但不該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們。
當媽媽是偉大的藝術。媽媽必須照顧孩子,就無法擁有自己的成長。你完成自己的成長,那會很好。生孩子應該很休閑,應該是最後的奢侈,應該是一份享受,否則會讓情況變得更複雜。想當媽媽就要承擔結果。
靜心完再做愛,能量具有靜心的品質。處於靜心狀態中的能量流動,就會受孕到品質較高的靈魂。哪種靈魂會進入你孩子,取決於你做愛時的狀態。
走入愛,祈禱、靜心,當充滿了一種不同的能量,一種和身體和性無關的能量,你會向比較高等的靈魂敞開。取決於母親的地方多著呢。
胎兒形成時,不只是跟著母親的身體發展,也跟著母親心智發展。這都是藍圖。如果負面的東西進入胎兒的構成。以後要擺脫,有一段冗長費力的旅程。懷胎十月,小孩活在母親所處的氣氛里,吸收了母親整個的心智。如果母親小心點,情緒發泄就不需要了,心理分析的職業就會消失。
找時間靜靜地坐著,享受和純真的自然,和樹木、小鳥、動物在一起,因為它們非常純真。多和自然在,放鬆下來。讓胎兒在一個放鬆、不緊張的子宮裡成長,否則孩子從一開始就有神經官能症。
父親也要配合,多一點愛,多享受彼此的寧靜,不要刺激母親走向負面。
多一點愛,少一點性。沒有愛的性一多,從一開始就給胎兒根深柢固的性慾。性是愛的一部分,在愛的情境下是很好的,就不再是性慾而是交融了。
媽媽可以做的事很多,但最好是無為,只要放鬆,不要干擾!感到疼痛,就順著疼痛走。子宮收縮開始準備生了,會有一種有韻律的脈動。脈動不是痛,我們誤解,才會覺得痛。覺得很痛就會開始和它對抗。對抗就開始干擾了這韻律,干擾對孩子具有破壞性。媽媽要順著身體,和身體一起擴張收縮、允許這個脈動,好好享受它——這是極大的歡愉。
生孩子比性高潮還要高潮,性高潮里身體會有一種韻律:擴展、收縮、擴展、收縮,但和生小孩比,就不算什麼。如果把生孩子當成是高潮——快樂、愉悅、歡慶其中——那麼孩子在你的幫助下順利出來。母親在對抗,小孩就卡住了,不卡住孩子會更聰慧。一點點驚嚇、一點點閉鎖,腦部就不會像原本那樣健康了。
切斷連結母親的臍帶那一刻,就已經創造出一個充滿恐懼的個體。 孩子被帶離母親的速度應該更慢一點、更漸進一點,這樣的驚嚇不應該存在。孩子九個月都在絕對的黑暗之中,孩子應該在黑暗的地方或很柔和的光線下出生,比如說燭光。
新生兒被倒吊、被拍屁股幫助呼吸的歡迎法,不是好的開始。應該把他放在媽媽的肚子上。在切斷連結兩人的臍帶之前,應該把他放在媽媽的肚子上。本來在肚子裡面、現在在外面,這不算劇烈的改變。孩子可以摸到媽媽、感覺到媽媽,讓他和媽媽待久一點,這樣他就可以從外面來熟悉媽媽。
接著最重要的是,不要把他放在毯子里和床上。他需要一個小浴缸,裡面有和他在媽媽子宮裡一樣的溶液。
母親抱小孩時,能量就會流動。這就是愛和溫暖的交流,這就是為什麼女人做媽媽時最美。一個女人成了母親,這個圓就圓滿了,有一種優雅來到她身上,她不只是喂小孩,小孩也在喂媽媽。母子快快樂樂地「進入」對方。
任何一種親密關係都不會這麼親近。孩子是母親的血肉,是母親存在的延伸。愛人可以貼近你的心,但孩子活在母親心裡。
深愛孩子的母親餵奶時,她幾乎會進入一種高潮的喜悅。乳房是最性感的地帶,她會開始散發光彩。孩子也會覺察到,媽媽不只在哺育孩子,也在享受。一個被深愛的小孩會長葆健康狀態,他既不胖也不瘦,會保持一種平衡。不被媽媽愛的孩子,感到自己和存在的疏離,是個局外人、陌生人。連自己的媽媽都無法信任,又怎麼能信任別人?他會懷疑、戒備、恐懼。他發現敵人競爭者無處不在,他無時無刻都害怕自己會被擊倒、會被毀滅。這個世界對他來講根本不是一個家。
幼兒緊張、睡覺時會把大拇指放在嘴裡,大拇指成了媽媽乳頭的替代品,而食物使人放鬆。孩子長大了,再吃手指,會覺丟臉,於是開始抽煙(或吃零食),抽煙只不過是大拇指的替代。
原始的部落里,七、八歲的孩子,都會繼續吃母奶。有滿足感,吸煙就不迫切了。這就是為什麼在原始的部落里,男人對女人的乳房沒興趣的緣故。
小孩都過早地失去雙乳,一直是個創傷。因此文明國家的人滿腦子想著乳房。小孩得到乳房,他們就不會對乳房上癮,不會一生都會去追尋乳房。
傾聽身體、依從身體,不要想用任何方式來支配身體。身體就是你的根基,了解自己的身體,百分之九十九的痛苦就會消失。
我們身體的注意力從小就被擾亂了,失去了和身體的連結。小孩肚子餓了哭了,而媽媽不看孩子卻去看時鐘。他要食物,卻給他奶嘴,這是騙人、蒙人,你給的東西是假的,你擾亂和摧毀了身體的敏銳度。身體的智慧不能表達,因為頭腦介入了。
孩子從一開始就想哭、想笑,他的哭有深切的必要性,他透過哭在凈化。那麼長大了就不需要做什麼「幼始情緒發泄」。
上廁所的訓練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小孩被強迫要在特定的時間內上廁所。小孩不能控制腸子蠕動,強迫他們的肛門機制,使他們對肛門有異常的依戀。這就是便秘、同性戀的原因。
小孩生病,照顧他,但不要關注過度。他應該得到醫學上的照顧,但不是心理上的照顧。不要在他的頭腦里造成聯想,「生病有利可圖」。否則他的一生中,每當感覺有問題的時候,就會生病。
性的三階段:自性戀、同性戀、異性戀。真正脫離了自性、同性的階段,就能夠成熟和戀愛。女人與男人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不同的過程、心理、靈性。這樣就和這個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生物體愉快地互動。
小孩是被剝削最厲害的,這種剝削是在愛的表象下進行的。父母的制約,是世界上最大的奴役。它必須根除,人類才會得到真正的自由、真實的自由、實在的自由。小孩是人類之父。小孩被錯誤的方式撫養長大,整個人類都會出問題。耶穌、佛陀都是聰慧和叛逆的,他們父母怎麼可能對他們滿意呢?
宗教只有一個!它非關《聖經》、《吠陀經》、梵歌,它關乎一顆充滿愛的心、一個聰慧的存在體,它關乎覺知、靜心的品質。可是這樣一來,所有的既得利益者就慘了。
人格模式(personality)不過是包裝紙,它源自很美的字persona,意思是面具。在希臘戲劇里,演員會戴上面具,sona是聲音,per是透過。透過面具說話,看不到他們真正的臉,只能聽聲音。這個面具就是persona,「人格模式」就是這樣衍生出來的。
小孩需要不受干擾的極大自由,愈大愈好,這樣他就可以發展出未受干涉的個體性。然而我們都擅自不停地侵佔小孩的空間。父母總問:「你在做什麼呀?你在想什麼呀?」連想什麼都要問!他們連你的頭腦都要透視。
小孩需要不受干擾的自由。父母只是幫他,而不是干涉。父母只要很警覺,讓他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就夠了。此外都是醜陋的。
佛陀對他的弟子說:「別相信我說的話!這是我的體驗,但是當我告訴你的時候,它就變成假的了,對你來說,那並不是體驗。聽,但是別信。去實驗、去探詢、去追尋。除非你自己知道,否則你的知識是沒用的危險的。抄來的知識是一種阻礙。」但是父母親一直都在不斷地制約孩子。
不愛自己就無法愛世界上任何人。小孩尊敬自己,才能尊敬別人。可是社會有太多虛假的愛、偽裝的尊敬、充斥的假貨。愛不在自己的存在里誕生,是無法向別人發光發熱的。先成為自己的光,才會散發出去,才會觸及別人。
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說,除非你殺死父母,否則永遠不會得到自由的緣故。殺死父母就是殺死你內在的父母的聲音、殺死你內在的訓條、丟掉那些胡說八道的概念,按照自己的意識活出你的生命。
走上歧路是回家的一種方式,從來沒走岔,是回不了家的。從沒做錯過事,也就無法享受做對的感覺,他只是一個心智的奴隸。
如果我的聲音有朝一日普及於世,那麼小孩將會真心地愛父母和父母融洽相處。父母不會是敵人,而是朋友。
順從的小孩不麻煩,不順從的小孩則是持續不斷的麻煩,但不順從的小孩才是真正的人類。順從的小孩一定很平庸,不順從需要有聰明才智。
孩子降生帶著極度的芬芳,找不到比孩子眼裡更深的東西了。不幸社會催毀它,他的眼裡只剩膚淺了。層層的制約,使極深的深度消失了。
要保護、拯救小孩本來面目,不論採取怎樣的行動,都會扭曲。要學習無為、學習保持距離,不擋孩子的路。
最初的七年是被制約、被填入各樣概念的時間。這些概念將糾纏一輩子、不斷地腐敗你,使你偏離潛能、看不清事情,把一切弄得困惑不已。
讓七歲到十四歲的孩子赤身裸體一起相處、一起游泳,百分之九十的性變態和百分之九十的色情作品自然會消失。
社會不允許兩性排演,七歲到十四歲之間,會讓你瞥一眼前戲;第三個七年會讓你瞥一眼後戲,戀愛是存在開始的新階段。前戲愈長,達到的高潮的可能性愈大,後戲就開始得愈好。一對男女除非知道什麼是後戲,否則他們永遠不知道完整的性。唯有在前戲後戲完全平衡,才會達到性高潮。性高潮orgasm,這字應理解為——整個的存在、身體、頭腦、一切都參與,都有機地(organically)參與,這就成為靜心的時刻。
孩子因平凡的性而來,靜心因超凡的性而來。
二十一到二十八歲之間,如果一切順利,沒有外在干擾,那就會安定下來。這是生命中最愉悅的時間——最喜悅、最平靜和諧——兩個人開始彼此融化、彼此融合。
所謂教育,只是幫你賺錢買麵包而已。耶穌說:「人不能只靠麵包而活。」大學只是幫你用更好、更輕鬆、更舒適、不費力、不辛苦的方法賺錢買麵包,卻沒幫你準備好面對生命。錢賺得多,在成功的梯子上爬得愈高,但內心深處仍空虛貧瘠。
教育應該給你內在的財富,而不只見多識廣。「如果我沒受到很好教育,就無法生存」,它的深層是暴力的,教你競爭和野心,彼此都是敵人。
生命不該是一場求生存的鬥爭,生命是一場慶典。生命不該只是競爭,生命是喜悅的。正確的教育教你成為你自己,真實的自己。你是獨一無二的,沒人像你一樣;別去模仿,別變成影印本。
尋求安逸和方便,社會會給你。你得到了方便,但失去了意識;你得到了舒適,失去了靈魂。你得到聲望,便不再忠於自己成了偽裝的人,背叛了自己和存在。但社會就想要這樣,它要你背叛自己。聰慧的存在會說:不行,我做不到。
現在的教育都不是真正的教育。沒有為人類服務,一直在為既得利益者服務、為過去服務。教育一直都是目標指向的,學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考試,它使未來變得很重要,比現在更重要。為了未來犧牲掉現在,為某種不在的東西犧牲掉當下這個片刻,它使生命變得空虛。
沒有人是低劣的,也沒人是優越的。一個人就只是他自己,是不可比較的。
老師應該是一個引導人,把你導入正確的通道。
教育的五個層面:第一是知識性的,象歷史、地理、還有語言;第二是科學主題的探詢;第三是幽默感;第四是藝術和創造性;第五是死的藝術。
把精力放在蛻變自己,幫助父母,感覺就幸福一點。
要渴望愛父母,你的生命要感激他們。靠近父母,交融、願諒、建立新橋樑的深層渴望。和父母沒有和諧融洽的關係,和自己也不會有和諧融洽的關係。要達到和諧融洽,不要去刻意努力。
我們出生時都是靜心者,然後才學到頭腦的運作。我們真實的本性一直潛藏在某個深層的地方,像暗流一樣。不管何時,稍微挖一下,就會發現這個仍在流動的活水之源。生命最大的喜悅就是找到它。
小孩都喜歡旋轉身體,在旋轉時,可以看到它在旋轉。他們不再認同於它,這是一個很新的體驗。
發生在你身上的事純屬偶然。如果你去追尋,它會再回來的。
有人去找莫扎特學琴,他會問:「你以前有在別處學過音樂嗎?」學過的話,會收兩倍學費。沒學過,他會說:「沒關係。只付一半也可以。」莫扎特說:「這是有道理的。我必須先把這塊板子擦乾淨,這工作更難。要毀掉這個人已經學到的一切,比教他還難。」
如果你敞開的話,教是很容易的。有一顆童貞之心,教是很容易的——小孩即童貞之心。
對小孩子來說,靜心就是在這個裡消失。在你的舞蹈里消失,在你的旋轉中消失,在你的慢跑里消失,把自己忘得一乾二凈。遺忘就是靜心,不管做什麼都忘記自己,靜心就來到了。
兒童壓抑的精力必須得到釋放。他們精力旺盛,強迫他們坐下來做不到,找機會讓他們沸騰、胡鬧。這有很大的幫助,他們將變得更聰慧、專註力更強、聽力更好、理解力更強,因為他們不再有重擔了。他們對你的愛和尊敬會增加,他們會聽你的。
一個人或一群人一起做皆可,閉上眼睛,開始說一些無意義的聲音,「亂語」源自蘇菲神秘家賈巴:「你的頭腦不過是在胡言亂語罷了。把它放在一邊吧,這樣你就會品嘗到你的存在。」亂語十五分鐘,趴在地上,感覺你自己彷彿與大地之母融合。每當你吐氣的時候,都感覺你融入身體下的土地。這個靜心持續七天,一天兩小時,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身體也許會老去,但若你學習變得寧靜、平靜、靜心、充滿愛,你就不會老。你會長葆年輕、清新,如清晨的露珠在燦爛的日光中閃耀,遠比任何珍珠寶貴。一個人必須再次成為小孩,這樣生命便完整了。我們始於童年,終於童年。如果人死的時候沒有變成小孩,他的整個生命循環便不完整,他將必須再次出生。
此書第五章《給父母的建言》第六章《青少年》有目無文。
這是讀電子書奧修《再次成為孩子》所感。
二零零九年八月八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