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專家:重陽也曾是「女兒節」

新華網西寧電(記者龐書緯)10月9日恰逢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民俗學家告訴記者,在傳統社會,重陽文化的內涵非常豐富,除傳承至今的敬老、愛老之外,還有著鮮明的女性特質。

據華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的研究人員劉苗苗介紹,重陽節的女性特質,至少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在西漢人劉歆所著的《西京雜記》中,就有「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祓禊登高」的記述。

「在古代九為『陽數』,雙九則為『重陽』,古人為圖吉利,常常會在這一天讓女人休息,男人做家務,因此有『九月九,大撒手』『九月九,搬回閨女息息手』等說法。」劉苗苗說。

上述民俗在一些地區,逐漸演化為重陽節女子回娘家的習俗。據新加坡國立大學文理學院的學者賀晏然介紹,成書於明朝末期的《帝京景物略》中記載,每到重陽,「父母家必迎女來食花糕,或不得迎,母則詬,女則怨,小妹則泣,望其姊姨,亦曰『女兒節』」。

賞菊是重要的重陽民俗。對女性來說,除了賞菊,還常常會佩戴菊花。劉苗苗告訴記者,在唐代人李綽的《輦下歲時記》中,就有「九日宮掖間爭插菊花,民俗尤甚」的記載。古代稱未婚女性為「黃花閨女」,「黃花」即菊花。

進入現代社會,重陽節的女性特質漸漸減弱。相關學者認為,這恰恰是婦女地位逐步提升的結果。「傳統社會女性地位低下,女性更需要利用有限的節日稍事休息,因此一些節日就有了『女性休息日』的特質。現代社會女性地位提升,自我實現空間在擴大。當然,重陽文化中尊重、關愛女性的傳統應當得到繼承,並成為社會公序良俗的一部分。」青海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胡芳說。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外國女性結婚後會跟男方姓而中國不是?
72首歌謠裡面沒有一個「二十六、燉牛肉」
十二生肖的順序是怎麼排定的?
玉匣記全文:民俗吉凶日篇 滅沒日 水痕日 人神所在日
未央喊你一起玩咯

TAG:民俗 | 女兒 | 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