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功理功法問題的講話(下)

關於功理功法問題的講話(下)龐 明 1992年1月16日、17日,於秦皇島 形神庄這套功,應該說它比較吃功夫,要抻筋拔骨。很多同志對此不理解,認為「練氣功就是練氣"。古人講練氣功要虛靜,靜功才是高級功。你智能功練動功,練抻筋拔骨,成了練形,是『形而下』,是"初級功」。我說我們智能功不講過去哪[原作那,誤]個初級高級。過去都認為動是初級,靜是高級,靜功是高級功,不練靜功就高級不了。這個觀點其實是對古人的一個曲解。真正的高級功,應該不分動靜,靜也是動,動也是靜,靜動一如,靜動不分,那才是高級功。光靜,光動,看對這個靜怎麼去理解。真正的靜止有嗎,沒有。意識沒有概念活動可以,但是意識活動還有多種豐富內容。在《簡明智能氣功學》「運用意識」那一章,講到意識的種類,有邏輯思維、形象思維、體察思維、運動思維、特異思維,這都屬於意識活動。我們說的靜止,是指概念思維靜止了,別的意識活動並沒有靜止。因此,古人的講法從氣功科學的高度來看就不全面了。現在智能功強調動功,道理也在於此。動是廣義的,既有宏觀的動,也有微觀的動;既有一般的有形物質運動,也有意識的運動。運動是高層次的,這在形神莊裡,體現得更加突出,每一招每一式,都必須是形(形體)神(精神)互相影響,互相參差的共同運動,成為一個協調的運動統一體。練形神庄時,總的指導思想是:形和神必須時時刻刻在運動之中,要經常地把精神活動和形體活動緊密地結合起來,這本身就是意識活動的一種特殊方式——內向性運用意識的鍛練手段。在形神庄這套功里,精神怎樣做到從常態的意識——外向性運用意識,變成內向性運用意識,是一個非常非常關鍵的問題。要把我們的精神和生命活動緊密結合到一起,形體運動的每一個動作,必須要通過精神、通過大腦皮層,發出信息指令、形成運動,可是在一般情況下,在不練功時,這個運動過程常是被忽略的。我們的意念,也就是注意力,通常是放在外在的事物對象上去了。比如,你要端水杯,腦子裡發出個命令——「端水杯」,「端水杯」這個指令是個複雜的、多層次的複合運動。腦袋一發這個命令——端水杯,好了,哪些肌肉動,身體怎麼動,怎樣去拿,怎麼端起來,腦子從發出指令到支配形體完成動作這個過程,是自然形成的,不知不覺地實現的。意念(注意力)往哪放呢?在這個水杯上,把水杯拿起來了,這是我們不練功的時候生命活動的運動方式。練形神庄就不同了, 同樣是胳膊往外伸,一伸,腦袋裡把這個伸的過程非常仔細地認真地描畫出來,胳膊隨著腦袋裡的信息指令同步地往外伸,伸,一邊伸一邊想一邊體會,這樣就把精神活動和形體運動緊密地結合到一起了,注意力是落到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運動過程上,這樣就成為內向性運用意識了。如果把精神放在水杯上,精神往外走了,軀體運動卻是不知不覺地自然實現的,這是外向性運用意識。如果把精神放在運動著的軀體裡邊,指揮著軀體並和軀體一起運動,那就是內向性運用意識。我們練形神庄的時候,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其實這也是氣功動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多種活動的根本不同點。我們講氣功生活化,生活氣功化,應該從這個意義上去理解它,落實它。練形神庄,就是要通過氣功鍛煉,逐步改變我們的意識活動模式,從外向性而進入內向性。捧氣貫頂法,雖然也要求內向性運用意識,但一推推向天邊,天邊是個「外」,所以,還有一定的外向的問題,而練形神庄則是把意念全部集中到自己身體裡面,動哪想哪兒,這樣練功就進了一步了。練形神庄很吃力,練練這兒酸了那兒疼了,千萬不要灰心喪氣,要堅持下去,鍛煉我們頑強的毅力,意志力本身能夠統帥身體裡邊的氣起變化。定向性嘛!做一個式子,把這個式子定住,活動也定住,形成一種不動的定式,意念和形體的這種結合,就帶著氣在那個定式裡邊活動,總那麼做,到了一定程度就形成了習慣,身體裡邊的氣血流通,憑藉定式姿勢的牽引,氣通得就好。這種情況如果按現代科學來講,就是一個練氣功進行的自組織過程。自己把自己重新組織一下,叫自組織。在系統論裡邊有個自組織的理論,即自己根據某種特定的需要,對自己重新組合。好比大家在這裡開會,這個省那個省,南來的北往的,集中到一塊兒了,這麼一集中,如果不管它,不組織組織就亂套了。我們把大家分成班組,有了班組長,組成一個完善的系統,有什麼活動通知班組長,一下子都動起來了。雖然幾百人開會,都是來自祖國各地,但是,各種活動有條不紊,秩序井然。怎麼形成的?就是通過重新組合,使有序化加強而體現出來的。通過自組織之後形成一個有序的整體,有序化提高,功能也就強化起來了。不練功的時候有它一套活動方法,練功以後按照練功的姿勢和意念活動的要求去做,就把人體裡邊重新進行了組合。如果我們是潦潦草草地練功,那就不容易做到這點了,所以我們要求要定時定點練功,要氣功生活化,同時還要搞強化訓練,道理即在於此。會上介紹的上海一個單位帶功做立掌分指做半個鐘頭,這是很吃力的,但大家別小看這個動作,立掌分指,彈腿翹足,這一上一下,通過手指、腳趾頭,把全身經絡[原作胳,誤]氣血都牽動了,所以,你要想把身體各部分氣血通調得更好,就需要認真練形神庄。捧氣貫頂主要是練外邊氣能進來,裡邊氣能出去,這就把人的生機加強了。在《內經》里講,維繫一個生命體有兩方面因素,一個是外邊的因素,一個是裡邊的因素。「根於外者命曰氣立」,以外邊的因素作根據的是氣立,拿氣把它建立起來;「根於內者命曰神機」,根於裡邊的指神,精神,神和氣這兩個一交合,變成為一個有機的生命體。捧氣貫頂法中,「神機」、「氣立」體現的多一點。外氣進來,有了這個基礎了,身體裡邊能不能很好地用它,變成你身體自己的東西,那就需要練形神庄了。練形神庄通過認認真真地做每一個動作,一招一式地去搞,精神和形體相結合,就把外邊來的混元氣真正固定到自己身體裡邊了,這就是自組織的過程。其實每一個正常人不練功時,外邊混元氣也進來,也出去,練功之後把進來出去的氣量加大了。因為混元氣有穿透性,你做開合時,它就會穿透你的軀體。為什麼不能變成你自己的呢?道理就在於混元氣穿透性很強,它能進去也能出來,沒有任何阻礙,進去又出來走了。怎麼才能固定成自己的呢?一方面人體裡面的新陳代謝過程需要一部分,人體能自然地把它結合起來,再就要用意識把它固定起來。意識怎麼固定?就通過練形神庄動作把它固定起來。動哪兒,集中想哪兒,把氣往那裡聚,結合運動,結合各組織的功能,就把混元氣內化到那個組織裡邊去了,所以,形神庄安排的動作全身上下沒有一處不到,通過從頭到軀幹到四肢,大關節、小關節的運動,把氣真正固定到身體各個部位上去,使其功能得到強化。有的同志問少練幾節行不行,我說也行,也不行。你實在沒時間,就少練點,總比不練強。反正你練哪兒練得多,意念往哪兒集中得[原作的,誤]多,氣就往哪兒集中得多,往哪兒固定得就多;如果你練得[原作的,誤]少,氣去得[原作的,誤]少,固定得[原作的,誤]少,功能相應的就低一點。俗話說,「練什麼有什麼」,你練的那個東西,意念往那裡去了,氣就過去了。平常咱們講注意,你把意念往裡邊一注,氣就跟進去了。練形神庄必須要領會這個根本思想。我們講練哪兒就注意哪兒,精神就想著哪兒,就把意念注到那裡了,可是我們練功練得不夠時,意念沒這麼強的穿透力,你注不進去。讓你注意手,只是肉皮,裡邊進不去。能注到裡邊去了,意志力穿透力強了,這就是功能。有的同志想練功能又不肯下苦功,總想找竅門,以為有個什麼訣竅,我一說,嘎嘣一下功能就出來了,那不現實。咱們走路,吃飯,喊爸爸媽媽容易吧,還要學一二年,二三年,一種超常智能一說就會了,能那麼容易嗎?必須得苦練才行。練捧氣貫頂、練形神庄都可以出功能,就看你是不是認真練。翟元禎同志那兒(註:廣東省)練捧氣貫頂出了功能,如果象那樣去體會形神庄,比捧氣貫頂練的功能還要更深刻一點,更強化一點。真正把意念注進體內,注到那裡,裡邊什麼樣就感覺到了,那就不是一般的出意識感知了。我們現在練智能功之後,出意識感知的多而真正出內視的少,原因就是沒有象練捧氣貫頂那樣拚命地練形神庄。捧氣貫頂法可以連續練四個鐘頭不那麼累,形神庄連續練四個鐘頭可能就受不了了,可是真正練功能,就是需要下苦功夫。靈感也好,智慧也好,就在於勤奮。過去有句話叫「天道酬勤」嘛!大自然就獎賞勤勞的。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誠是一心一意,專心致志,不僅包括了勤奮,還有其內在的水平達到的程度。真正做到「精誠」了,該有的都會有了。練形神庄要注意兩點: 第一點,不能光注意形體。一開始練功注意動作的規範、姿勢的正確是應該的。以後就得把姿勢放掉,認真體會身體裡邊是什麼樣子,每一個動作裡邊有什麼感受。現在同志們一般就能體會到酸、疼、脹、累,能體會這個也好,在剛動彈幾下的時候你體會體會裡邊,是哪根筋在動彈,一動彈裡邊什麼樣?有時是熱乎乎的,有時麻蘇蘇的,都是體會。然後再體會裡邊有流水樣的,或是裡邊空蕩蕩的,以後慢慢越體會越細,越體會越細,意念就注進去了。「注意」,就是需要你認真體察、體會,也叫觀(音guàn)察。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感覺去體會身體裡邊的變化。體察不是預有概念,應該安安靜靜地象鏡子一樣,有什麼變化就反映它的自然狀態。有了感覺知道了也不去想,不去分辨它的好壞。前面講的有了感覺要逮住它,那是指練捧氣貫頂,是外混元的範疇。逮那個舒服的感覺是讓你的意識里動得更快,來了馬上反應過來了,捉住舒服的感覺,但不能有舒服的概念,讓意識直接和那個好的感覺融合在一起,不打彎。不要概念,不要欣喜,用體察到的感覺直接和意識相結合,這就成為直接的意識活動,這種狀態類似意守原則裡邊講的「神守一如」,但兩者是在不同層次上的不同要求。氣功中的運用意識是個高級的、複雜的學問,其內容浩瀚無際。這麼一個非常非常難以形容的、廣泛的、廣博的人類文化的源泉和它的表現,不是一下子就能把它說清楚的,要靠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從不同層次來探討它。現在我多講,以後希望大家多講,你們講怎麼搞,怎麼搞,我聽著,這樣會把它完善得更快一點。再重複地強調一下,練形神庄的時候,有了感覺要認真去體察,體察時不要加意念,不要預想。有了好的感覺以後心裡非常美,可不能貪圖那個美,「讓它多呆一會吧」,怎麼怎麼著,有了這些概念,如果你不控制它,不禁止它,當你比較安靜了,腦子裡邊活動統一了的時候,它一發展就「突——」都好了。這按過去說法稱為喜魔,著了魔了,沒事就「嘿嘿嘿,嘿嘿嘿」地笑。有的練功的人,沒事自己就笑,不知不覺,有人沒人就嘿嘿嘿笑一陣,弄不好神經快失常了。越是當你練功集中精神的時候,你來一個特殊的意念加給它,讓它在裡邊起作用,它就要出問題。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練形神庄時,要大家反覆做動作,就是避免你把這一個念頭,如「這真舒服」老停在這個地方,停住了,就壞了。拿動作把你分神,你這個動作很好,下面動作又來了,老得跟著動作想,這樣情況就不一樣了。希望同志們在練形神庄時,要認真注意這個問題,這是總的前提。真要把這一點注意了,下面的問題就都比較好說了。 第二點,正確處理緊張和放鬆的關係。有人問,練形神庄要抻筋拔骨,和練氣功要放鬆的要求怎麼統一?前天講,練捧氣貫頂法關鍵是松靜,如果真正把捧氣貫頂法練好了,身體放鬆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前年,培訓中心來了一位山東煙台女學員,三十多歲,原來有心臟病,心房纖顫,北京大醫院要給她安心臟起搏器,還有腰椎骨刺,腰上七節有骨刺,腿上膝關節骨質增生,彎腰時手僅僅能摸到膝蓋,沒辦法來練智能功。她練捧氣貫頂非常刻苦,練,練,時間不長,有一天練著練著腰痛、腿疼、骨頭脹痛,疼得不得了,教功老師給她貫氣,越貫越疼。到醫院去也查不出病來,打止疼針也不管用,回來還疼,怎麼辦?練功吧,練著練著,覺得「突嚕」一下,身體里「突」一下子好了,腰腿不疼了,心跳也過去了,彎腰頭能貼到膝蓋上邊來,病好了,身體也鬆開了。所以,練捧氣貫頂法,就要練松靜,要過松靜關。氣通了,肌腱、肌肉都能松得開,什麼骨質增生,什麼這個病那個病,氣一通都過去了,所以練捧氣貫頂還有它另外的意義。在這個基礎上身體鬆開了再練形神庄,就應該好練了。有人說,現在還沒鬆開怎麼辦呢?那就多練練捧氣貫頂,但也不是說讓大家都練到鬆開了之後,才能練形神庄。沒鬆開練形神庄,一開始會有些緊張,立掌分指不使勁立不起來,使勁一立就緊張了,這也疼那也疼。一開始就得從不自然到自然,要放鬆就得從緊張開始,局部的緊張和全身的放鬆相結合。周身要放鬆,要把動作做到家,局部可以緊張一點,局部緊張,緊、緊、緊……氣過去了也就鬆開了。既要放鬆,動作還要做出來,開始用一點勁,但是不要故意綳著勁,如立掌分指,越是綳著勁越累。既要保持正確的姿勢,又不能那麼使勁、用力氣,[有]能把姿勢維持住的緊張度就夠了。希望同志們練形神庄時,對放鬆和緊張要辯證地去看,不能因為說練氣功要松靜就不使勁,又不能說為了使勁就把肌肉都讓它緊張得要命,要自己去摸索、體會。正是由於形神庄從上到下一個部位一個部位地練,到了收功的時候,回氣歸一轉混元,在身體外面轉,裡面轉,把氣連成一體。有人問:為什麼三心並站庄最後揉腹時不大轉?因為三心並站庄氣比較集中,集中後安靜,就不再大轉了。練形神庄就不然,周身各個地方都動彈,得大轉往一塊集中它。至於捧氣貫頂和形神庄不一樣,實際上都做一樣了關係也不大,只不過一個練外混元,一個練內混元,這兩者的氣機有稍微的不同。智能功里沒有絕對的清規戒律,只是一般的、相對的,不那麼做也可以。總的原則就這樣,不要鑿死鉚,裡邊有些規律也不是絕對不能變化的。智能功就是要改變很多規律,有時候是順應自然規律,有時候會改變這個規律。對一個規律從不同的角度對待它就可以有不同做法,這和你的意識起的作用有很大關係。形神庄就簡單地談這些。 下面談五元庄。五元庄是智能功抻第三步功法,按照過去講的練功層次,應該要求每個人必須改變你已有的那種身心狀況。身體要改變,精神要改變,整體地把身心健康水平再提高一個層次,把人的素質提高上去。這就不能僅僅練動作、練功夫,而應該自覺地從身體內在的層次上,尤其從精神層次上去改造自己。從總體要求來說,很多人目前仍做不到這點。很多人練功以後不想改變自己,比如,有人會喝酒、吸煙,他就不想改變,就想在那種俗套子里沉浸,還覺得挺美。有人說,龐老師講的不符合人之常情。什麼叫人之常情?十萬年以前人之常情是什麼?可以吃人。不要十萬年前,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時,在火地島還是人吃人呢嘛!到冬天先吃老人,後吃狗,狗比老人價值都高,那就是人之常情。所謂人之常情不是天經地義、天生就有的,它是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化而在不停地變化著的。農村六七十歲沒文化的老太太,聚在一起議論家長里短,議論兒媳婦的是非是人之常情,我們聽了則認為是家庭婦女的水平,庸俗之至。因為我們受了些教育,有些文化了。比我們層次再高點的人,看我們是不是也庸俗之至啊?我們現在的這個人之常情,是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表現出來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大家公認的或是大家正在自覺執行的,是生活在這個社會當中不知不覺地打下的烙印。我們人類要進步,要向前發展,要不要自覺克服我們身上存在的不良習慣和不健康心理啊?人類的本質怎麼進一步提高啊?我想氣功會起到相應的作用。練五元庄就需要矯正自己身和心不健康的東西。當然,我們說的這個健康標準比普通人要更高一點。在一般人來看很正常的東西,到練五元庄了它就是不正常的了,需要更純潔了。否則,你有點小錯事,如自己發了脾氣,心情一激動就會頭痛,睡不了覺,吃不下飯,胸悶,受不了了,自己受了懲罰。為什麼人家打架拼刀子的沒這種情況?因為我們練功以后里邊的氣很純了,稍微加上點東西就很明顯,說明基點不一樣,背景不一樣。諸葛亮三氣周瑜,把周瑜氣死了,首先他氣量狹窄,可是氣量狹窄的人很多為什麼氣不死?再即因為周瑜有本事,武功不錯,功夫高了氣足了,再一生氣,光是長氣了,意念活動不提高,就產生了上層建築和基礎的矛盾。氣的基礎,精神的上層建築,矛盾起來了。氣多了,精神的穩定性不行,意識一亂造成氣的高度紊亂,結果吐血而死。我們練五元庄就要解決這個根本問題,即首先必須解決自己的意識領域的問題,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解決自己的情操問題。有的同志練氣功很刻苦,但是不注意調節自己的情操,這樣可不行啊!練五元庄就更不行! 一年多來,推廣五元庄當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有三方面: 一個方面,有的人原來身體有病沒有好,練前一、二步功形體也沒有很好地放鬆,練五元庄時由於過度追求,練得挺狠,內髒的氣一衝動,而外面形體的氣還沒沖開,兩個矛盾起來就出現問題了。另外大家一般對當中五節功都比較注意,而對前四節、後四節功就不那麼注意。本來前面兩步功練功的要求還沒達到,現在練五元庄前面四節又不注意練,光顧練五臟,五臟氣一動彈里外矛盾了,氣通不了,內髒的臟真混元氣和軀體混元氣不能很好地融合,不能很好地轉化,出了問題。 第二方面,是情緒不行。五元庄應該練怒、喜、思、憂、恐,還要想像,還要作意,同時還要發聲,和動作同時搞起來,形、聲、氣、意一塊練。由於功法比較複雜不好運用,更加平時自己的情緒調整不夠,把情緒反而激發起來,出矛盾了。 第三方面是去年我們沒有認真地把全國的氣場調節一下。我記得去年我還講了,目前我們著重還是要搞一、二步功,五元庄先培養骨幹,一步一步來。對全國的氣場我們沒有認真地進行調整,因而出現了練五元庄反應大了一點。一是沒有經驗,預先估計不足;二的練功的時候,有幾個基本的東西注意不夠。當時沒有把混元竅開合重視起來。混元竅本來有開合。一開始發「哦翁——清——」音,就是要混元竅開合的,一開始把這個開合多搞一下,注重它一下就好了。由於咱們身體外面的氣,形神混元、外混元,混元得還不夠,加上忽略了混元竅的開合,所以出了點問題。在培訓中心這個問題很快就解決了,很多反應就克服了。對於混元竅的開合同志們要特別注意,因為今年我們不能縮手縮腳地搞五元庄了。今年我們把氣場調整過來,著重放在五元莊上。現在我練功就經常搞混元竅的開合,一到全國集體練功的日子我基本都搞混元竅的開合,一開一合,一開一合,跟全國廣大功友一塊兒開合,開混元竅,調整氣場。這麼一開一合就把這個氣和外混元以至形神混元的氣接上了。經過調整氣場,現在情況已經不一樣了,不僅練智能功一、二步功的人練五元庄沒什麼反應,有不少病人練五元庄效果也很好。因為五元莊裡前面四節功和後面四節功,既有外混元也有形神混元,所以只要把混元竅開合搞好了,氣連好了,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一、二步功。比如抻筋拔骨,五元庄的第二節聚竅開關做起來比立掌分指還費勁,如果稍稍再加上一點掌指的蛹動,效果會更好。當然它還不能完全代替一、二步功。要想練好五元庄,就應該有練一、二步功的很好的基礎。練過一、二步功了,還必須認認真真地練五元庄每一節功。五元庄原來十五節功,我刪掉了兩節,現在這十三節功再不好刪了,刪掉了哪一節,第一不對稱,第二練五臟前後的準備和整理顯得不完全。前邊四節功做不好,氣機發動不起來,準備工作就做不好;後面四節功做不好,整理、調整工作就不完善。只有認真練每一節功才能真正把外界混元氣通過外混元收到體內來,然後通過開關、開竅把氣引進去,在身體各個部分充斥起來,這是軀體混元氣。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把氣引到臟真部分即臟真混元氣。有同志會問:沒練過一、二步功的病人練五元庄把病練好了,那是怎麼回事啊?這問題提得有道理。實際上病人雖然也練五元庄,但他沒有捧氣貫頂、形神庄的基礎,他的形體動作要求能合度嗎?丁字掌轉圈能符合要求嗎?特別是他集中精神集中得好嗎?這樣一來,他做著五元庄的動作,實際練的是外混元的內容,只不過多加了個發音把五臟振一振,所以他有時間練練五元庄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他練五元庄和我們練了一、二步功要加強自我意識控制、加強情操的鍛煉去練五元庄,實質內容是不一樣的,收到的實際效用也是不一樣的。我們經常講,練智能功不是光在動作上下功夫,還要看實際內容,還要看精神境界、看精神狀態,所以這個問題應該辯證地看。我們講五元莊裡面集中了一、二步功,但不能取代它們。如果從捧氣貫頂、形神庄一步一步認真去練,比直接練五元庄可能對身體各個部分通透的深度、廣度會更加徹底一點。對五元庄和前一、二步功的關係應該這麼看。一開始就練五元庄它不能算做三步功,因為你還沒有把自己的身心健康塑造到三步功的程度。在這個問題上必須認識清楚,這是一個總的指導思想。 練五元庄應注意開混元竅,練混元竅開合。混元竅在哪兒要通過發音來找,慢慢練līng——1íng(靈),līng——1íng(靈),發靈音時心口裡邊一動(或一勾、一脹)的那個地方就是混元竅。發音時聲調可以低一點,也可以不出聲地練,反覆練,反覆琢磨體會。將來開合的時候就在那兒。反覆練混元竅開合,沒事就練,慢慢它就不知不覺地打開了,竅一開裡面就發生變化了。混元竅是中脈的一個重要部位,也為以後練中脈混元奠定了基礎。我們的中脈和密宗的中脈不相同,和道家練中脈的方法也不相同,是特殊的,是我們自己的。智能功就是一種特殊的功法,什麼什麼都特殊。古人佛家的中脈,七輪三脈(有的說是五輪三脈,實際上是七輪三脈),和我們的不一樣;道家的黃道、赤道、中道,和我們的也不一樣,我們的功是從古人功法蛻變過來的。道家功也好,佛家功也好,關鍵是用意念想;我們智能功的中脈,不是完全靠想出來的,而且路線跟他們也不完全一樣。中脈混元的功法非常簡單,就幾個動作。關鍵不是動作,關健是用理。用混元竅去開宮,開了以後把道理講了,自己發生變化。中線混元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動作,就一個起式,起式完了就練功,再沒有了。混元歸一就那麼一呆,連起式都沒有了。把這些問題告訴同志們是要大家把五元庄的基礎打好,將來要從這往中混元轉,從混元竅上轉。這些天練三心並站庄就可以放在混元竅上。練開合līng啊,1íng(靈)啊;開呀,合呀;嗡啊,清啊都行,一開一合就用「嗡、清」來開合,不光用手開合,把混元竅找出來。教五元庄在沒教功之前先練混元竅開合,它這一開一合裡面氣充上了,五臟之氣就容易連上了,這樣五臟之氣、臟真混元氣一聚一合,那個竅就開了,總機關開了,五臟就好說了。有的人問我,這些理論去年怎麼沒講?任何一個理論,都不是哪一個人一下把它完善起來的。即使的現在的佛經、道經的龐大體系,也是經過多人之手來完成的。理論是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慢慢形成的。我們智能功的理論也是一樣,不可能我一個人一下子就都想出來,需要通過實踐,大家提出問題,我把問題集中起來,解決一部分豐富一部分。有些東西是先出自同志們的口,我把它拿過來從智能功理論上加以系統化。五元庄功理也是一樣,不可能一下子把它搞得天衣無縫,有些問題是在實踐中產生了解決的需要,才有可能解決,理論才能逐步完善。 上面講到混元竅,要找對混元竅的位置,要進行開合,要多進行「e—u—eng,qing」(哦嗡清)的發音。經常這麼發音,開合,混元竅就發生變化了。另外,同志們要經常念「混元靈通」這四個字,「混」發huén音,混(huén)——元——靈——通。這個「靈」實際上有兩個振動點,一個是心口這個混元竅振動點,如果你意念稍稍往那兒一放(指頭裡面),裡面那個竅也在振動,它是兩個竅的振動點。不過,現在同志們不要過多地注意頭裡面這個竅,而應集中精神放在心口這個竅,這個竅你沒開好之前,開了那個竅(指頭),不能說一點兒幫助沒有,但幫助不大,反而給你這個竅(頭裡面)施加了壓力,所以,你集中精神往這集中(心口混元竅),這動的多,那兒動得少(頭裡面)。不過我不能不告訴同志們,念「靈」的時候頭裡邊這個竅也會動,但是你千千萬萬不要集中精神想裡邊這個竅,而是要想下邊的竅,把天地之氣——「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老子》,意思是天地跟個大風箱似的)、從這下邊一開一合,呼嚕呼嚕拉氣才行。當一念「混元靈通」時,混元竅會動,上面也會動,關鍵放在下面。念「混——元——靈——通——」,「混」一般來說,它是從口腔到胸腔對振,可以入到心裡邊去,往下降,降到腎里的不多,有一些;「元」是從腎臟,從下丹田拉起來的。「混」是從前面下去的,「元」是從後面上來的,「靈」是從當中動彈的,「通」是周身的。念「混元靈通」四個字,治病可以念,搞實驗可以念,練功可以念,隨時隨地都可以念。咱們智能功不搞經絡。以前念「恬淡虛無」,有個音腔共震,有任督二脈接通。我們的「混元靈通」不走任督二脈又近乎任督二脈,著重注意的是開合。我們智能功把傳統功法處處都做了改變,按智能功的理論搞起來並把它的規律具體化了。經常念混元靈通,大夥一塊念也挺有意思,念什麼聲的都有,可它也不干擾,聲尖的,聲粗的,聲細的,大合唱出來以後混元氣也挺足。反覆這麼念可以開混元竅,調整形體。可以經常在練功之前,發放外氣之前,組場時,大家念「混元靈通」,不會放鬆就念「混元靈通」。「混」(huén)字念「混」(huěn)也行,最好不要念成「葷」(huēn)。後面這個「通」字念得[原作的,誤]要長,「靈」字如果自己念,要短促,一頓,集體念「靈」可長。這樣對竅開、功夫長都有好處。方才大家一起念的時候,「混元靈(短促、一頓)通」,對竅點那兒動得更明顯一點。念時一定要下額回收,仰著念「靈」肚皮往外綳,往外頂,慢慢變成大肚彌勒佛;收著念「靈」就往裡邊去了,是真正的竅。這是練混元竅的問題。練五元庄要注意作意、作想。把動作做熟練了,做準確了,把竅找對了,還得在練功的時候,尤其練五臟功的時候,必須自己支配自己,按照怒、喜、思、憂、恐的情緒主動去作意,去作想。 練肝這節功,就應怒目揚眉,帶著怒氣。不怒目揚眉也要生氣,有氣勁。生氣不能狠,你要恨誰,恨是殺。怒是生氣的,把氣生髮起來,生得過了度就變成殺,所以怒與忌恨是不一樣的。應該是生生之氣,怒而不恨,氣就不停,就瘀不住。平常人生氣,手氣得哆嗦,這是氣多了瘀住了,就和自發功似的,哆、哆、哆……停不下來。我們練智能功,氣不能那麼大,有這個意思、神意,精神狀態有這個東西就行了。不能讓氣停住,要和動作結合到一起,就象你惱怒的時候,動作就不會很柔了,跟別人一生氣,胳膊抬起來,手指著對方,氣生(發)得很足。當你練肝的時候,就得拿那種形態、那種心情、那種動作支配的機制去練。我們講作「怒」,怎麼去做,要用這樣的意識,這樣的心理支配自己的形體活動,這就需要靠自己的悟性了。 練心這節功,要有高興、得意、心裡美滋滋、十分自在的心情,展眉松吻,越做越美。拿那個心情和有那種心情時全身的感覺去練心經這節功。辦法是回憶自己最高興的一件事當時的心情感覺,做心經時就體會那種心情,這樣做會事半功倍。 脾主思,思慮。練脾經這節功的「思」,不能想別的與練功無關的事,只是集中精神就行了。集中精神本身就是「思」的精神狀態。精神往哪兒去集中?書本上講注意自己的鼻子尖,但是千萬不要使勁看著鼻子尖,注意鼻子尖的目的是讓你返觀內照,把意念收到身體裡邊去,精神守裡邊神就安寧了。鼻子和脾中宮在氣機上是相聯通的。注意鼻子尖不是意守,精神往裡收進去了就和裡邊的中宮竅聯上了。到發音的時候,脾一直到中宮會自然而然地振動。 肺的作想,要悲而不痛。練氣功不能悲痛,不能是悲痛欲絕的樣子,應悲而不痛。俗話講要有慈悲之心,大慈大悲,悲天憫人,「慈」是令人得福,「悲」是讓人出苦。憐憫別人,把「苦」救援起來,這叫悲心,「悲心普運」嘛!悲心不是悲哀。悲哀是看你們真苦,跟你們一塊掉眼淚去啊!悲心是有點憐憫的心情,但悲心和憐憫還不完全等同,心理過程不同。看到他不好,要救援他出來,不好的東西是壞的,壞的東西就使人不愉快,不愉快有個悲在裡邊,但是你要救他出來,這裡還有個積極性。悲心有積極性,光悲痛是消極的。這兒不好,要離開這個地方,這個意念叫悲心。不好的地方容易引起人們的痛苦,你作為旁觀者也能引起你一個同感,但是你要解救他出來,這就叫作悲。解救首先中[疑衍]是救你自己,使你自己離開不好的境界,將來你還得對人。要用這樣的心理狀況和精神境界去指導練肺經。舉個例子,看到一個二三歲天真活潑的小孩子瘸了不會走路的痛苦樣子,往往會從內心中產生惻隱之心,心裡邊覺得這孩子真可憐,聽著孩子掙扎著叫「媽啊!媽啊!」真動心。這種心情,心裡邊那種感覺,動的那個心就是悲心,心裡邊那種感受就是「悲心切切」。在《五元庄》教材中講發「桑」音時可意想「喪氣」,這是從肺主收斂這個意義上講的。有的人一練功就趾高氣揚,把氣往外散,一喪氣就揚不出來了,往回蹩了,把氣收斂到裡邊去,聚到一定程度再生髮轉化出來起作用。但有的人一想喪氣就拉著臉練功,只看到痛苦,而且把痛苦擱到自己身上,積極性就少了。應該是在不利的痛苦的環境中讓積極性發揮出來,要悲而不痛,含有積極的意思。看書的時候,不要完全受「喪氣」兩個字的影響,要正確理解它。 腎主恐。恐不是害怕,而是兢兢業業,小心謹慎那種心理狀態,使精神內斂,氣不外散,而且把氣聚到裡邊去。「小心,謹慎」,心小了,氣也就小了,再通過發音把氣聚藏起來、蟄伏起來。兢兢業業不同於精神緊張,緊張和害怕有內在聯繫。由於精神緊張而產生的舉止失措,語無倫次,甚至全身發抖,這是基於內在的恐懼心理而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殊的生理狀態。人體最根本的情緒反應有兩種,一個是高興,一個是害怕。害怕是痛苦到極點而產生的一種絕望心理,也是緊張情緒的潛在動因。我們平常說「小心」,小心是為了避免產生壞的結果,實際是怕它,拒絕它,你才注意別那樣做,那樣做有危險。一注意,一緊張,一怕,裡邊它自己就往回收斂,活動範圍小了,行為上小了,從心理上小了,氣就往裡邊收藏起來了。具體如何作想,可以想曾經引發你害怕心理的事情,還可以想你非常尊敬的人。看見非常尊敬的人也會有非常緊張、非常恭敬以致局促不安的心理狀態,這種局促不安反映出他的心很不平靜,這種不平靜也是一種害怕心理,一種警戒狀態。練腎臟這一經時就要經常想想那種非常小心謹慎的精神境界,那種生理變化,那種在小心謹慎的環境支配下的生命活動。表現在動作上要動作輕巧,要有既想做又不敢一下子做下去的那種幹事發怵的勁頭,用怵頭的心理去練腎臟。 上面講了練五元庄五髒的功時怎樣去作意,怎樣去運用精神。正是由於練每一臟時都要這樣主動地調動精神因素,如果你性格很偏頗,又不注意涵養,就有可能受到懲罰。如本來你容易生氣,碰到事就火冒三丈,還想在練肝臟時治治別人,練功時一咬牙一點指,氣「咚」就衝起來了,再碰著事,火「嗵」就冒起來,比不練功時脾氣還壞,所以很多人越練功脾氣越柔和,而有的越練功脾氣越大。這有兩個緣故: 一是很多練智能功的人原來在社會上沒有很高的地位,沒有受到人們尊重過,練功後能教功能治病了,周圍的感謝之詞、讚美之詞多起來了,慢慢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再一聽到譏諷謾罵之詞就氣暈了,環境不一樣了,沒有注意改造自己; 二是練功後氣機容易動彈了,氣和情緒結合得比較密切了,氣練得足了而沒有注意練神,聽到不如意的話氣一衝,原來沒氣沖不起來,現在氣足了再一衝,腦袋「轟」就脹起來了,頭暈了,血壓也高了,所以練五元庄以後要更自覺地涵養道德,陶冶性情,否則,練得越好(只能是相對來說)懲罰越厲害。練五元庄要求我們自覺地對自己身心健康進行重新塑造,對自己進行「自組織」。五元莊裡有掐訣的動作。掐訣必須按照訣法的要求認真去做,因為訣是緊密地聯繫著內髒的氣化的[原作「呀」,穎為「的」之誤]。掐訣時手要放鬆要自然,千萬別綳勁。譬如練心訣,往裡面轉轉不過來,放鬆不了,這時就別勉強要求做難度那麼大的動作。平時練可以使點勁,真正練功時要自然,翻不過來就別翻,掌根擠不住就離開點。「那還能起到訣的作用嗎?」做得[原作的,誤]不那麼準確作用小點,總比起副作用強。手使勁綳著,擠死了,氣過不去還能夠調動氣化嗎?所以掐訣的手一定要自自然然才行。這要靠平時練,沒事就掰手指頭,練得手指很柔和了,問題就比較好解決了。 關於練功程序,教材上講了神念形、神觀形、神入形、形神合、形神妙五個階段。我們現在練功,就是練神念形或是神觀形。一開始練觀形也是念形,用精神來注意形體,跟練形神庄是一樣的。注意形體,意念就和形體相結合了。現在練功真正能達到練一套功念頭不跑,老是跟著動作走,老是念著形,就很不容易了。甭說練五元庄這麼長時間,練一套捧氣貫頂你能做到每一個動作,每一剎那時間都想著形體嗎?有的人這一點都做不到,還想:練練高級的「練神入形」吧!神入形,你怎麼入進去呀?你只有神念形,老想著自己的形體,做什麼動作,每一招式,每一動彈都想著,一開始想著大的動作、大的部位;再想,想著小的部位;再想,想著裡邊,進去了。到了裡邊,能感覺到裡邊,那本身就開始是神入形了,不過這是從外面入的,不是從裡面入的,所以,使精神老守著形體並不很容易,必須從第一步,從練功的第一個層次入手要求自己。有人說,「我想練神觀形」,行。閉著眼看自己看得清清楚楚,當然這個「看」實際是「想」。結合動作想,做這個動作想著,做那個動作想著,都想得清清楚楚。不會想就對著大穿衣鏡看自己,把身體各部位全看住,同時看兩隻手兩隻腳,把周身都看到都罩住。做一個動作「兩手捧氣上舉」能注意到手,同時整個身體都能注意到,身體周圍每個部位都注意到,慢慢就使神與氣與形三者結合在一起了,但首先得注意形體。觀形的目的還是為了念形,在這個層次上形不要丟。特別是藝術想像力豐富的人,就可以採取對著鏡子看自己練功的辦法,把自己看得很清楚了,然後不看鏡子,閉著眼一邊練一邊想著自己的形體。也可以不對著鏡子,閉著眼睛好象在鏡子里看著那個人,他在跟你做動作。他在那做,你在這做,這也是神觀形。以前我還講過,把個小人放在肚子里,想著肚於里的自己在練功也行。總之,在練功問題上不能好高騖[原作鶩,誤]遠,要一步一步地練,千萬不要急。廣大的病員同志先練捧氣貫頂,很多病就解決了。健康素質提高了繼續練形神庄。形神庄也可以治病,1985年到1989年辦班都叫輔導員班,很多重病人在輔導員班裡練功,治療效果也很好。因為有些人身體里經絡的阻滯很厲害,這樣的人練形神庄可能效果反而會更好一點。有的人情緒上有很大的故障,練了五元庄也可能會更好一點。情況不完全一樣,就在於他那個結滯的部位、深度、層次不完全一樣。說明了這三步功層次不同,它是根據人體生命活動層次,根據氣機在人體里各個部位不同的情況來安排的,各有側重,不過氣功都是整體的,從哪兒進去也能走整體。如果你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按系統走,可能會快一點。六步功法就是在不同層次上開的不同的門,裡面連著不同的道。每步功里又可分五種練法,走一個也可以深入進去,其間互相交叉相互聯繫。「這麼多功法,練功時間怎麼安排?」這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不能一概而論。有些人時間夠都練一遍,如果時間不夠,根據你的水平,水平不夠還有教功任務,最起碼功的套路不能忘了,動作姿勢要準確,這點不能忽略,但是怎麼樣同時真正把自身改變改變,長點功夫?這要從打好基礎做起,先在三心並、捧氣貫頂法上下功夫。來中心之後我每天帶著練三心並站庄,最少得練三個月,每天晚上站兩個鐘頭。別的功夫怎麼辦呢?你可以都帶進去。練站庄時一邊站庄一邊拉氣,一邊體會氣,上邊拉下邊拉,眯著眼睛看氣的變化,這些可以在站庄的時候搞。人是活的,不能把事情搞得很死板。練哪一個功都可以把其它功的功能加進去。練三心並站庄時也可以練發氣,組場帶氣,看看內氣外氣。雖然沒做大動作,仍然可以練內氣外放、外氣內收。把腰鬆開,把氣充起來,一部分一部分地體會身體裡面氣的變化,這屬於內混元了。還可以練混元竅開合,這都是活的,你要把自己定死就壞了。以前練武術可以把什麼姿勢都放在一個姿勢裡邊練,我們練養生那更可以了,一個站庄就可以包括很多內容。練捧氣貫頂反覆練,練慢的,練中等速度的,動作慢氣不能斷。老帶著氣周身轉,周身動,貫那兒、貫這兒,手上老是有氣,一個大氣層把身體包圍著。以後練快一點的,一快氣就沒了,那就一點一點快,快了也還有氣,還可以再快點;以後再慢點,半天也沒動,但是也沒停著,一套捧氣貫頂練三個鐘頭。不能老重複,推揉一個鐘頭那不算,就那一套動作做一遍三個鐘頭。練的時候氣不能丟,跟站庄一樣,一分鐘沒動那麼一點點,把動式做為定式來練,但是定式又沒定。這樣練有的人可能就做不了了。不要認為什麼功夫都好練,不是,快了慢了都不好練,就是中等速度好練。但真練功夫就得這麼練,而且一邊練一邊體會。這麼練功練哪套都行。真那麼從基礎練起來,也可能有的人一個月一層就過了。現在同志們練功有時就是應付差事,幾步功一過,到鐘點為止,這樣不行。「練功和教功的矛盾怎麼解決?」教功一定要搞起個班子來,不要自己單槍匹馬,教了三年還是你一二個人。要組織個教功的群體,大家分分工,在教功的時候注意把精神收起來,一邊講話,一邊注意裡邊。如講練功要領,一邊講,你自己一邊體會裡邊。這麼教功,管保學員的氣感強,反映好,而且你長功夫長得快。講課不能光念書本,一邊說,一邊體會,往裡面收。講什麼得發之於心,「發於心、形於口」,還要入於自己的耳朵,從耳朵再返回去,從裡面出來再進去。這也是練功。這樣就是整天教功也整天長本事,也是氣功生活化。在教功的時候,能不能一邊說話一邊給嘴貫氣?這比較難一點。你一邊講話還可以經常注意著舌頭,各自管各自的,不能互相影響。搞氣功就得會一心二用,既干這個也干那個,什麼都得幹才行。你真要是能夠這樣注意,講課時提前發個意念:今天我講課不喝水,注意口腔,講三個鐘頭不喝水也沒事,口腔唾液越講越多,口不幹還挺高興。教功講課這麼搞,既不會傷氣,也不傷力,還把練功的內容更深刻化了。有了這個基礎,再有點練功的時間,別人睡六個鐘頭你睡四個鐘頭,拿出兩個鐘頭來練功不也可以嘛!我就不信擠不出點時間練功。早晨練捧氣貫頂、三心並站庄,晚上形神庄,第二天五元庄行不行?我說也行,反正自己安排去吧!不過我覺得當你還沒有認認真真地打好基礎的時候,應該把三心並站庄好好練一練。沒事就這麼站著,走路再矮一點,練走庄,走矮子步。有的怕人說閑話,我看不要怕別人說,諷刺、挖苦也是磨鍊意志、磨鍊性格嘛!希望同志們要練基本功,從三心並站庄練起。練功問題我就說這麼多。(全文完)
推薦閱讀:

關於芭蕾舞的基礎知識,難道您不想懂?
關於元旦的祝福句子
祭灶關於灶君的傳說
關於今晚的超級月亮 8件你必須知道的事(組圖)
(18)[轉載]關於做人與處世的經典語錄

TAG:問題 | 關於 | 講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