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文明禮儀」》之五
(2012-05-11 00:08:11)
轉載▼
標籤: 美國稱呼問候語閩東小張南轅北轍陳永霄雜談 | 分類: 個人創作 |
《淺談「文明禮儀」》之五陳 永 霄
②表情——誠懇尊重
一是與人交談時,神情應專註,態度應誠懇親切。如果東張西望、心不在焉、答非所問,就很失禮。這裡有兩個故事。妻子生病了,要讓丈夫陪她去看大夫,說:「我今天要去看大夫,你陪我去吧?」丈夫心不在焉,反問道:「他還好吧?」妻子氣極,扲起包包,門「砰」的一聲,自己去了。一向心不在焉的教授病了,不得不住進醫院。大夫來到他的病房門口時,護士說:「教授,大夫來了。」可憐的教授哼了哼說道:「告訴他我現在不能見他,我病得太厲害了。」護士大聲說:「是大夫來了」,教授才恍然大悟,連聲說「快,快,痛死我了!
二是表示祝賀時,表情應熱情,如果僅是嘴巴動聽,表情冷冰冰,就會被認為是敷衍,甚至諷刺。小張、小李在公司是哥們,小李因工作業績好,被提拔為部門主管,小張不服,但也不能不去祝賀。小張到小李家,小李很高興出門迎接,熱情與小張握手,但小張表情冷漠,口稱祝賀,心存鄙夷,伸手握手,不用力、不恍動,象一條死魚,並很快將手抽回。小李心想,既然不高興,何必惺惺作態。寒喧兩句,即抽身接待別的客人去了。
三是對方說話時,應認真聽,並經常有一些交流的體態語,如點頭等,這樣可使對方覺得自己受到重視。千萬不要表現出不感興趣或去打斷對方的話語。交談的雙方在對方談話的時候均要認真傾聽,不要隨便打斷對方的話,如果必須插話,則應該等對方談話間歇的時候再插入,而且要表示歉意:「對不起,我想插一句。」很多人常常迫不及待地想發表自己的見解,顧不上細聽別人的話,這不僅不禮貌,也是錯誤的。認真地聽別人的談話,可以吸取對自己有益的經驗,增進相互理解,豐富自己的頭腦,實在是受益良多。有人感嘆道,一個好的聽者,便如同撒哈拉沙漠中的清泉一樣稀有珍貴!美國著名記者艾薩克·馬科森大概是世界上採訪過著名人物最多的人。他說,許多人沒能給人留下好印象是由於他們不善於注意聽對方講話。在現實生活中,只有你去尊重別人,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因此,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同樣也應該注意尊重對方,而尊重對方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要隨便地打斷對方的話。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感受或是感知與對方分享,所以我們在與人交談中,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對方的話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
③眼神——傳遞信息
「一身精神,具乎兩目。」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情人眼裡出西施」等等,正所謂「眼裡有神,心裡有人。」眼神一向被認為是人類最明確的情感表現和交際信號。人的喜怒哀樂、愛憎好惡等思想情緒的存在和變化,都能從眼睛這個神秘的器官中顯示出來。據統計:人的87%的信息來源於眼睛。美國作家愛默生說:「人的眼睛和舌頭所說的話一樣多,不需要字典,卻能從眼睛的語言中了解整個世界。」印度詩人泰戈爾也說:「一旦學會了眼睛的語言表情的變化將是無窮無盡的。」西漢時,北方匈奴大單于伊稚斜派使者來漢宮,要求見皇帝。漢武帝劉徹狩獵在外,太皇太后命其回宮。劉徹與韓嫣換服裝,命韓嫣假扮皇帝,自己扮為武士,按刀站在一側會見匈奴使者。匈奴使者在朝上提出無理要求,武士打扮,目光如炬的漢武帝示意韓嫣同意,滿足匈奴要求。王恢為使者送行,問使者對皇帝印象。匈奴使者說,那個按刀站立,雙目如炬的武士才是真正的英雄。
因此,眼神與談話之間有一種同步效應,它忠實地顯示著說話的真正含義。與人交談,要敢於和善於同別人進行目光接觸,這既是一種禮貌,又能幫助維持一種聯繫,使談話在頻頻的目光交接中持續不斷。更重要的是眼睛能幫你說話。
有的人不懂得眼神的價值,以至於在某些時候感到眼睛成了累贅,於是總習慣於低著頭看地板或盯著對方的腳,要不就「顧左右而言他」,這是很不利於交談和發揮口才的。要知道,人們常常更相信眼睛。談話中不願進行目光接觸者,往往叫人覺得在企圖掩飾什麼或心中隱藏著什麼事;眼神閃爍不定則顯得精神上不穩定或性格上不誠實;如果幾乎不看對方,那是怯懦和缺乏自信心的表現。這些都會妨礙交談。當然,也有因為忙不看你,這也不符合禮儀規範的。我有一次到某一窗口辦事,服務態度不錯,「你好」,「請輸入密碼」,「謝謝!」等一整套服務很熟練,很準確,就是從頭到尾不看你一眼,始終不看眼前我這個大活人!而我也沒機會看清他的臉孔,真正看清的只是她頭髮里有三根白髮。當然也不能老盯著對方。長時間的凝視有一種蔑視和威懾功能,有經驗的警察、法官常常利用這種手段來迫使罪犯坦白。因此,在一般社交場合不宜使用凝視。
④稱呼——反映教養
禮者敬人也,禮多人不怪。而交際是從稱呼開始的。在人際交往中,稱呼反映著人的教養,體現著雙方關係的程度和社會風尚。
親緣性稱呼。按輩份身份稱呼,如爸爸、媽媽、三叔、二伯、大哥、大姐、姑媽、姨媽、舅舅、表哥、表姐等,這在家庭生活、親族聚會時候常用,顯得親切溫馨。
職場性稱呼。以交往對象的職務、職稱等稱呼,如「李市長」、「孫院長」、「 林教授」、「鄭老師」、「陳經理」、「李博士」、「王醫生」之類,以示身份有別、尊敬有加,這是一種常見的稱呼。
姓名性稱呼。其一,連名帶姓稱呼(單字名的另當別論。如趙江、李華),叫人陳永強、李文俊等,顯得比較生硬,只在開會等少數場合使用;其二,只呼其姓,並在姓前加上「老、小」等前綴,如老劉,小林;在姓後加「公」或「老」,如「王公」、「劉老」之類則尊敬有加,只能對德高望重者;其三,只稱其名(如:永強),比較親切,常用於長輩稱呼晚輩,在親友、同學、同事、鄰里之間使用。
泛稱性稱呼。對未知其姓名職務身份者,可用泛尊稱。在機關稱「同志(歐美、港台例外,有同性戀之嫌。到香港旅遊的遊客,看到「同志」酒吧與影院,千萬別進去,否則有身份之嫌)」,在公司、服務行業對男士稱「先生」,未婚女性稱「小姐(閩東人則喜歡稱「小妹」,因為「小姐」有「色情」、「坐台」、「妓女」之嫌)」、已婚女性稱「女士」;購物、問路等場合常用同志、師傅、小妹、小朋友之類的泛稱,也可用「大叔」、「大娘」、「大哥」、「大姐」、「阿姨」之類帶親緣性的稱呼,顯得更為親切。
稱呼應注意三要素:關係、場合、動聽。人際關係隨著場合變更而有所不同,稱呼也要相應改變。如朋友之間平時都直呼其名,在單位,就得喊張局長、趙科長。稱呼要讓對方感到動聽,覺得受到重視尊重,一般以「就高不就低」為好。如問路,覺的對方年齡與自己差不多,應「就高不就低」,叫「大哥」、「大姐」。但也有例外,如在學校,對輩份高而年紀小的同學如果稱其「叔叔」、「叔公」反而令人尷尬,這就應按同學關係直呼其名為宜。
⑤寒暄——真誠有禮
寒暄是會面時的開場白,是交談的序曲與鋪墊。常見的寒喧方式有:
問候式。如「您好」、「早上好」、「新年好」之類的常見禮貌語;「好久不見十分想念您」,「最近忙嗎,身體好嗎」之類的關切問候語。問候語有地域性,如蒙古人問候語:「牲口好么?」,你不能認為是在罵你,他有如四川人問候語「莊稼好么?」中原人「收成好么?」廣東人「生意好么?」一個樣,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北京人與閩東人典型關切問候語:「吃了嗎?」這是吃不飽年代的產物,無可厚非。但在廁所千萬別問候「吃了嗎?」。在廁所,一些禮儀應省去。如:「握手」、「敬禮」之類。部隊明文規定,在廁所不得敬禮,有的學校也有類似的規定。北京人與閩東人「吃了嗎?」是「您好」的意思,決沒有「沒吃,我請你吃一頓的意思。但在外國人的面前千萬別說「吃了嗎?」有一中外合資企業中方總經理,在老外面前問「吃了嗎?」他們異口同聲說:「設吃!」結果中方總經理請了一餐。
觸景生情式。如「晚上好!這時散步挺好的」,「今天天氣真好,出遊真不錯」,「這裡風景很好啊,在這裡逛公園挺不錯的」,「早晨好,上班去啊」,「這麼用功,還在讀書啊?
讚美式。如「多年不見,您風采依然」,「多年不見,您一點也不見老」,「小麗,你這個髮型可真漂亮」之類的語言對方聽了肯定高興。
敬慕型。如「久仰大名」,「拜讀過您的大作」等等。
寒暄語或客套話不一定具有實質性內容,卻是在人際交往中避免尷尬、縮短人際距離、向對方表達交往誠意的必不可少的禮貌,具有簡潔、尊重、友好的特徵。
⑥敬語——體現涵養
尊敬是禮儀的核心內涵,體現在語言上就要常用敬語、雅語,如:「您」與「你」;「先生」與「喂」;「小朋友」與「小孩」,「老人家」與「老頭」等。雖然稱呼的對象相同,但給人的感受完全不同。在
南昌藍天碧水公交站一對帥哥靚女問路:「喂,老頭!去下羅應該怎麼走?」那老頭回答:「坐88路,到終點站下車就到了。」剛好88路車到站,帥哥拉靚女一頭鑽進88路車,到終點站--南昌長途汽車站(南站)下車,一問,才知道下羅在北邊,在藍天碧水公交站應該坐223路到下羅站下車才對。由於問路不禮貌,被老頭南轅北轍指到了南邊。氣的帥哥直咬牙,狠狠地說:「讓我再遇見那老頭,我一定痛匾他!」
溫馨提示 ●說話講藝術,說你「變胖了」、「變瘦了」,不如說你「豐滿了」、「苗條了」;說「她有身孕了」,不如說「她有喜了」;說「李老先生在嗎?」不如說「李老先生在家嗎?」因為老人非常忌諱「不在」二字。當然,不排除老人之間的對話。老人們常常觸景生情,特別關心同一人群某某人「在與不在」的話題。如:「老王不在了,老張又壞了,我也差不多,老伴也快了!」之類。 ●昵稱和小名只能在家庭、親族、密友圈內使用,不宜在公共場合、職場使用。 ●「喂」、「哎」、「老頭」之類稱呼,在夫妻之間可能帶有昵稱、戲謔意味,但在社交場合則是粗俗的稱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