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語錄800條(一)
06-13
智慧語錄800條(一)(一)◆安祥是處事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處人第一法,洒脫是養心第一法。◆立身十戒:1.謹言行以寡過。2.節飲食以尊心。3.省嗜好以養心。4.耐煩勞以盡心。5.慎喜怒以平氣。6.戒矜張以集事。7.崇退讓以合眾。8.慎諾言以全信。9.減耗費以惜福。10.存悲心以養德。◆我們可由三條路通往睿智:第一——思索之路,這是最崇高的道路。第二——模仿之路,這是最容易的道路。第三——經驗之路,這是最艱苦的道路。◆不須說而言,這是多說,多說必招怨;不當言而說,這是瞎說,瞎說要惹禍。◆禽獸皆有日長進,人性更明精進心;若受微苦身難忍,何能功德眾歡欣。◆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為人老實不誑誇,待人接物眾歡喜;學佛慈悲無你我,善行功德如恆沙。◆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別無聖解。◆萬境本閑,唯人自鬧,心若不生,境自如如。◆著意求真真轉遠,凝心斷妄妄更多;道人一種平懷處,月在青天影在波。◆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待君贈,自是第一流。◆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水凈,菩提影現中。◆寒雨瀟瀟風滿林,蓮花漏水夜沉沉;誰知舉世難醒夢,儘是光明般若心。◆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認識你自己』,那麼生活就會簡單多了。◆唯有無我,才能獲得快樂。學習對人慈悲,它是治療暴躁性情的唯一處方。◆凡事要以利益別人為前提,自己吃虧沒關係,如果事事只想利益自己,無明煩惱就會一大堆。◆我們要將生命化為一種享受,而不要讓它成為一種負擔。妄想、執著即是負擔。◆在別人和我們分享幸福的時候,自己的幸福,也同時跟著增長。◆大肚包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笑,笑開天下古今愁。◆無明使人兩眼一抹黑,追求著遷流變化,虛幻不實的東西。由於執著假有的力量,而引出更多幻覺,成了自己的受害者。當你用智慧透視了一切,此時周圍的世界,才是以真象出現的,也因此覺悟到,自己不過是時間空間的奴隸而已。◆世間所有的緣起,無一不是要啟發我們的覺性。◆不要抗拒命運,不要抱怨因果,直接接受它,煩惱就會減少,當下放下,煩惱即無奈你何。◆眾生總是透過自己的感覺和知覺來眺望外界,再以此做判斷來採取行動,習慣以自我中心來看待所有的事物。◆你要處理你這顆心,也不能離開你現在所有的念頭。◆所謂『禪』,是指不管何時、何地,皆能心平氣和的生活。◆我們沒有抱怨人生的任何權利。假如你對人生感到不滿,那只是表示我們對自己感到不滿,因為,因果從不誤人。好好的面對現實,並接受果報,將會比怨天尤人,更具實際的幫助。◆修行人不管到那裡,都要保持平常心,無掛無礙、清凈自在,而修行就是要修這點自在。◆若肯當下休,便可當下了。◆修行,即是將執著的力量化為無的觀念,透視它的無常性、無永恆性、因緣和合性。◆拒絕煩惱的人,永遠得不到菩提,逃避煩惱,就是逃避菩提,因為煩惱當下悟道,就是菩提。◆佛教徒不能只單靠一股熱忱,必須配合法的喜悅,才能安住在自己的崗位上。◆當悲哀在我們耳畔低語,生命是我們難以忍受的重擔時,我們需要勇氣才能面對煩惱,將其轉換成啟發本性的動力。◆抓蘆葦時不小心會傷到手,錯誤的求道方法也會使人毀滅。◆文字或聲音的毀、譽、贊、謗,並不是因果的判決者,清楚自己的起心動念及行為,才是最重要的。◆每個人應當懷著一顆虛空的心修行,有時我們可能無法受到肯定或賞識,但堅守本分、腳踏實地的鞭策自己,依舊是個人精進的正道。◆我們所行的善惡,未必能在一定時間內求得報應,善與惡,是在超越時間的領域被完成的。在那個領域,雖然看不到報應的明顯痕迹,但毫無疑問地,我們已經在我們的良心裡,意識到它的存在。◆修行人不可一直在對與不對中打轉,要從忍辱下手。◆所有活著的東西,都怕苦也怕死。認清你自己也是其中之一——『避免殺生吧!』不要由你引起苦惱或死亡,要尊重所有的生命。◆尺有不能量短的時候,寸有不能量長的時候,每樣事物都有它的缺陷之處,所以再高的才智也會有蒙蔽之處。◆我們為了求生存而學習,而將種種學習,轉化成一股強烈的執著,進而固執自己的習性,以為這就是真理。◆共業推動著歷史及宇宙的流行運轉,這股巨大力量所形成的局面,即是眾生所共同承受的果報。普渡眾生的目的,在於以大眾的力量來轉回,所以我們要自利利他,有因緣就要度人學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不懂佛法的人,只看到果報,而終日惶惶,恐懼災難的來臨。佛法乃是教人看清苦的因,時時檢討自己的思想、言行,以遠離惡果。◆把舞台上的裝置卸下的時候,我們就會意識到,我們一直把它當成現實的東西,原來只是個假像。人活著也只不過是——不斷的從一個假像,轉移到另一個假像。而死亡的剎那,則是將現實作最真實的展現,從這層意義來看,死的最後一念是很重要的。◆當死亡襲擊我們的時候,無論子女、父母、親戚或朋友,都幫不上一點忙。有信仰、有智慧的人,深知死亡的意義,而能立即掃凈安心立命的道路。◆突然不加思索的想起死,是不必要的,重要的是正視它、認識它,並接受死在一步一步接近我們的事實,卻又能平安、喜悅地活下去。◆當你為過去的回憶煩惱,為未來的事擔憂的時候,你應該想起生活只是存在於現在的。當你對現在的生活傾注全力的時候,對過去的煩惱,以及對未來的擔憂都將會消失的。◆所謂時間是一個極大的幻影,時間不過是我們用來了解事物或生活的內在稜鏡。對至高的理性而言,並無『時間』之存在,未來也是現在,時空只不過是我們藉以利用有限存在的無限存在。◆佛陀說:『已經開始過靈性生活的人,就等於已把光帶進幽暗的屋子裡,黑暗即刻被驅散了,只要堅持這種生活,你們的內心,一定能成為一個光明世界。』◆真正的宗教,必能回答最抽象的問題,並且可以從這些答案,來解決人生最實際的問題;同時,在每個人心靈中及人類社會生活中,建立鞏固的精神世界。◆貪慾、嗔恨、愚昧、傲慢、疑惑、邪見等會影響說話與行為,久而久之,成了習慣,便有一種力量,這就是苦惱的招集者,名為眾生的苦因。◆小惡不斷——殊不知,這種一時能騙他人耳目的犯行,養成習慣後,總會在意想的時候浮出表面,而在無意識中,鑄成恐怖的惡行。◆快樂來自於以感激的心情,去接受眼前的生活。◆惡事向己,好事與他,利他忘己為慈悲之極也。◆喜歡歸罪於別人的人,是一種缺乏勇氣的態度,以及懦弱的表現,佛弟子應時時具備,一顆了解責任與知反省的心。◆什麼樣的人是善良的人?一個人只有達到真正的宗教境界時,才能算是善良的人。然而,所謂的善是什麼呢?最重要的是指智慧與意志的和諧。◆心裡只有『利益』這一念頭的人,除了所謂『利害關係』的道德,便無其他道德,除了『物質上的幸福』這個宗教,並無其他宗教。◆小善行,親切人生。大善行,高尚人生。◆我們要有一顆對任何人都能合掌的心。◆無論你願不願意,身體像有時間性的東西一樣,隨著年歲的增長,而逐漸衰老,被我們當成真正生命的東西,將慢慢枯萎消失,而真正的、不斷成長的、不朽的生命往往到最後才覺醒。既然如此,倒不如從一開始,就認清這樣的生命,過充實的精神生活。◆願我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報,眾生有惡悉能容受,終不以此舍誓願。◆當一切都顯得不可靠,短暫並且反覆無常的時候,只有德行——在深深地往下紮根,而且任何力量都無法拔除它或摧毀它。◆富貴家宜學寬,聰明人宜學厚。◆若只是施捨一些物質或金錢,這只是一時性的救助方法,短暫的效果消失之後,依舊又要回歸到原來的日子。倘若你教導眾生永恆的智慧,以及足以讓他發奮圖強的真理,他將靠自力邁向光明的前程,這是根本性的救助方法。◆盲目地尊重不合時宜的傳統,認同那些已經毫無意義的種種制度、習俗或法律規章乃至宗教儀式,將比不尊重傳統者,造成更大的危害。◆就像箭頭沒有拔出,就在傷口塗上膏藥一樣,單靠教理而不行持,是徒勞無功的。◆以慈悲利物,以智慧覺人。◆入佛法之海,以信為根本,渡生死之河,以戒為船筏。◆佛法在日用平常中,在方寸心田中,長養悲、智、行、願。◆一句良言,好比一顆優良的樹,其根底是深固的,其枝條是高聳入雲。一句惡言,恰似一顆惡劣的樹,從大地上連根拔去,絕沒有一點安定。◆愚痴的人,會把甘露化為毒藥,有智慧的人,能把毒藥化為甘露。◆行善之人,如春園小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作惡之人,若磨刀礪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以耐心了天下之多事,以無心了天下之紛諍。◆和氣平心,如春風拂弱柳,細雨潤新苗,何等舒泰!何等感通!◆信仰帶給人生力量,也帶給生命希望。◆我們應當用有限的生命,來孕育無限的慧命。◆根源於真理的思想,方能顯示其尊貴與永恆。◆最真實的偉大在於仁慈,最真切的智慧在於歡喜。◆見過所以求福,反己所以免禍。常見己過,常向吉中行矣。◆無量功德是從——信心、隨喜、感恩而生。◆你要超越你自己,才能真正得到知足與安祥。◆人常想病日,則塵念自息,人常想死日,則道念自生。◆道風德香熏一切,智恬情泊慮凝靜。◆『如來』,本無來去,應緣而已。◆知恩為大悲之本,開善業之初門。◆快樂是因放下而成就的。◆安逸的人藐視災禍,災禍卻常常等待滑跤的人。◆切不要因為人所知,或不為人所了解而傷心,因果自有定論。◆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君子絕交,不出惡言。◆我承認我是世界上最懦弱的人,因為,我不敢做任何一件壞事。◆美德是健康,惡習是疾病。◆人生本來就是苦的,咱們別再把它苦上加苦吧!◆有些人終身向幻影追逐,所得也只是幻影似的滿足。◆眾生由於分別現在因緣幻化之假相,所以妄念不斷。◆布施,並不是為了求得別人的回饋,而是降伏自己的慳貪。◆『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以淡泊的心態來處理慾望,不要刻意去鑽求,任由自己的心念,去攀緣無窮的慾望。◆假如,你正為某件外在事物所苦,事實上,使你痛苦的,並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你對這件事物的觀感。◆孝養父母,為百行之本。生時以孝養為先,回報養育之力,死後以追孝為本,致力報恩。◆注意自己的思想、言論,以及一切邪惡的行為,當你能注意到並保持它們的純凈時,你就已經踏進真理的道路。◆世間人以『有』,來享受生滅法的人天福報;菩薩以『無』,來享受不生不滅,戒、定、慧的喜悅。◆你現在的起心動念,決定了你的行為,而你現在的行為,也影響到了你的將來。◆誠心和氣,勝於調息觀心。◆『忍耐』,是醫治憂煩苦惱的仙丹妙方。◆痛苦與歡樂,像黑暗與光明,相互交替,只有知道怎樣使自己適應它們,並能聰明的逢凶化吉之人,才懂得怎樣生活。◆除自己之外,想去尋找罪惡的根源,如此,便不可能有真正的懺悔。◆人能夠欣然承受惡言之毒,有如喝甜美果汁一般,則堪稱為『有力大人』。◆若因想獲得別人的讚美,或是來自出鋒頭的貪婪心,即使是難得的善行,也會產生負面作用。◆欲凈其土,先凈其心,心凈則土凈。◆心凈本體現,水清月影明。◆『慈、悲、喜、舍』是佛弟子最基本的,道德修養準則,所以出言吐語,應該親切柔和,別人自然容易入耳,歡喜接受。◆留給子孫最佳的遺產,是光明無瑕的品格。◆你能靠慈愛與親切,來解除敵人的武裝,柴少了,火自然會熄滅,慈愛與親切,可以削除暴力。◆愛心與善意,是人一生中最好的部分,即使小小的,默默的、不知不覺的。◆生命比你想像的更容易完成,只要你能接納其不可能的部份。◆現在的起心動念,製造往後的六道輪迴。◆一個人領悟到,人生就是盡義務、犧牲、奉獻,他才算擁有深刻的智慧。◆世間人把享樂、奢侈稱之為幸福,而我卻認為『無所求』才是最高的幸福。◆享受現在所有的一切,你應當時刻觀照知足。◆一個人,若對自己的生活意義,缺乏明確的了解,或缺乏信仰,便會茫茫然地虛擲生命。◆『悟道者』——不因利害、毀譽、褒貶、苦樂等而動搖。畢竟這一切遲早都會成為過去。◆『時間流逝』——我們習慣如此說,但時間是靜止不動的流逝的是我們啊!◆『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閑。』人常持此意,以應事接物,自心何等自在。◆如果你不低估自己,而朝著目標默默耕耘,豐收必然可期。◆著眼於事情之結果,較顯示於外表上一時的成功,更具有處世的智慧。◆如果能夠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走在人生道場上,則隨時隨地,都能找到真實。◆佛弟子應將平等不二,納入自己身心日用中,使妙法從自身中表現,因佛性而成佛,轉凡心而成佛智。◆涅槃,是大火中的清涼。◆生命中沒有信仰的人,有如一個沒有羅盤的水手,在浩瀚的大海里隨波逐流。◆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唯多事者,方知少事之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為禍。◆一句彌陀一寶蓮,聲聲念出自心田,世出世間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掘陷阱者自落圈套!傷人者自歿其身,而不知災從何來?◆別人的理由對,我的理由不對,我歡喜讓之;別人的理由不對,我的理由對,我亦虛心包容之。◆無相即是中庸,設立任何一點,即非中庸。◆我不認識何謂『君子』,但看日間每事肯吃虧者便是;我不認識何謂『小人』,但看日間每事好佔便宜者便是。◆凡事受了責備,錯誤就被顯現出來,能顯明的指出你黑暗面的人,便是善知識。◆時常自我持戒者,能善於統一自己的心念;時常內省自身者,能度過自己想渡過的激流。◆戰勝一千個敵人,不如超越自我一人,此人方是真正的勇士。◆不要把自己推入痛苦的深淵,要記住!『時間總會過去的』。◆大凡聰明之人,極是誤事,何以故?惟其聰明生意見,意見一生,便堅持之,且不忍割捨。◆人的意念,可以化為行動,善念成就光明,惡念導向黑暗。◆黑暗的想法,會造成黑暗的命運,光明的思想,則會為我們帶來光明。◆我們無始劫以來,最大的毒瘤就是一個『我』字,眾生無法染凈不二,因此放也放不下,躲也躲不開,痛苦不已。◆用盡一切心機,不如一個無心機可用之人。◆最甜蜜的聲音,是仁慈的話,它永遠帶來陽光。◆嗔恨心一起,對事物看不順眼,即自惱惱人,執人我是非,菩提心的種子,就會被嗔心全部銷毀了。◆如同暴風雨破壞水的平靜與澄明,情慾、不安、恐怖、煩憂,將妨礙人認識自己的本性。◆菩薩不覺餘事,只覺自己。何以如此?因覺自心者,即覺一切眾生之心。◆總以功利念頭看待事物,則這世界將無尊貴之物。◆信仰,不能由人數的多寡來決定,根本不懂信仰的人,才會以人數來衡量信仰的真實性。◆勿追過去,勿慮未來。過去已逝,未來未至。故——對現在所擁有的,仔細觀察吧。◆菩薩對有因緣的眾生,以言語度化,對於沒有因緣的眾生,以德行度化。◆生命易逝,不容輕擲。◆莫煩惱前頭失處,且喜樂今日覺處。◆律己宜帶秋氣,處人須帶春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個人不了解生命,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人只有超越情慾,在和平之中,才有可能產生美好的事情。◆人的情慾,一開始雖然只像蜘蛛網,後來卻變成頑強的粗繩。它最初看起來像陌生人,後來像客人,最後卻變成一家之主了。◆『語言』對人類而言是件美事,不要由於說話,而降低了自己的人格。◆一個技術高明的木匠,毋須因未受到外行人的讚美而傷心。◆把人導致大不幸的最常見誘因之一——就是『大家都如此』這句話。◆有一件絕不容置疑的事——即『死亡』就在未來的某一點等待著我們。『人生,就像飛過室內的燕子』,我們不知從那裡來,也不知將往何處去,在我們之前、之後都是一片黑暗。◆當最後時刻來臨時,這一生是否有好食物吃、有好衣服穿,是否留下大量財富,披戴過榮譽的桂冠,或曾經受辱,是學者或是不學無術的人……這一切對我們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重要的是,如何完成生命的覺醒。◆人們不會在流動的水面上,去映照自己的形像,只有在清澈平靜的水面上,才可看清自己的容顏,也只有平靜才可平息躁動的心緒。◆一個人為了生意興隆,而染患胃潰瘍或心臟病,能算成功嗎?就算讓你得到了全世界,卻失去了健康,那對你又有什麼好處呢?還不是一次只能睡一張床,一天只吃三餐,就連清道夫也可以做到這些,他們甚至吃得更香,睡得更甜呢!別拿自己的生命,去交換所謂的『商業成就』。◆生活其實很簡單,但是人們非得讓它變得很複雜不可。◆有時以最簡單的方法,卻能夠解決最困難的問題。◆若你面對著一棵樹,只顧著看樹上的一片紅葉,那麼其他的葉子都將視若無睹。如果你不看這片葉子,而無心地只看一顆樹,則所有的葉子,都會在你視野之內。◆世路上的風波,翻翻覆覆,不可預料,只有『謙和讓人』最好,讓了人,那麼爭者不爭了,忿者氣平了,怨者消解了,天下最大的禍害,都能消滅在一個『讓』字當中。◆一個人若不懂得苦惱的好處,即表示他還沒開始過智慧的生活,也就是還沒開始過真正的生活。◆你應該滿足自己的命運,任何人均不可能在每一件事物上,永遠都超人一等。◆我們最想誇耀的,正是我們所缺乏的。◆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勿以請教別人為恥,人因為領悟自己所知有限,而有多學習的必要。◆永遠從對方的立場去想,由他人的立場看事,這或許會成為你一生成功的重要關鍵。◆凡事能從容不迫,思想和判斷力會加倍的迅速、正確。◆水清澄澄瑩,徹底自然見;心中無一事,水清眾獸現。◆能從內心發出陽光的人,會使四周的人生活得更快樂。◆齒剛而易挫,舌柔而永存,槍炮可以穿山裂石,卻難擊破柔軟的棉被。◆一個成熟的人,多半擁有一顆健康的心靈,無論他們是處在何種情緒狀況中,他們對自己或別人,都有一顆寬廣的心。◆每一個民族都有其民族性和優越感,因此,才會有因愛國心而產生的戰爭。同樣的道理,每個人也都有屬於自己的優越感,這是一種自尊心的表現,如果你希望獲得對方友善的對待,你務必先學會尊重他人。◆一個成熟的人必定講理。『理』——不在緊握的拳內,不在如簧的舌里,而在誠實的心中。◆為別人而做的事情,其實也是為自己而做,因為所有慈悲的行為必跟著一種善感,所有殘酷的行為則伴著一種惡感。◆人生最尊貴的事情就是——不斷面對別人的虛偽與不義,仍能保持自己對別人的親切。◆生活中親切的禮貌,可以培養對人平等的習慣。因此禮貌就像潤滑劑,可以防止磨擦情況的發生,如果經常運用,會產生積極的力量助長善意。◆善者是不善者的老師,不善者是善者的借鏡。如果不善者不尊重善人,善人不珍惜不善者,雖自認聰明,其實還是大大的糊塗。◆不肯佩服別人長處的人,生活是無趣味的,因為他從未得到過欣賞的快樂。◆真正的勤勞是安安靜靜的、不引人注意的,總以一定的量進行的——也就是默默的耕耘,而不必要的、急躁的、妨礙別人的勤勞,倒不如懶惰的好。◆如果人們都能以慈善、同情及人道的行徑來剔除禍根,則人生的災禍,便可消減過半。◆如果不是拿無言的誠懇和慈悲的香油,任何東西都無法將傷口的毒針拔掉。你為什麼讓自己對別人的惡念、忘恩、嫉妒、狡猾而感到氣憤呢?爭吵、輕蔑、處罰都不能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法是抹去這一切,反而善待他們,『善行』是讓我們息怒的方法。◆退一步則寬的境界,正如駕車駛進一條窄巷,迎面有車來時,在相恃之下,自己不妨往後倒退,這樣做好像是為了別人,實際卻為自己,因為只有讓路給別人,你才有路可走。◆能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所發生的一切,就是克服不幸的第一步。◆想不斷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個重要秘訣,那就是不因微不足道的事而煩惱,但無論多小的義務皆能履行,由此可以獲得心靈的滿足。◆肯布施財富的人,比只攢財的人富有,肯割捨情愛的人,比只獨佔的人更有情。◆『信心』——是用來打擊恐怖的良友,是激勵你擺脫卑賤和懈怠的夥伴。◆信心,能使人雖遭受侵犯,或感到困擾的時候,仍能屹立不移。◆知識豐富的現代人所持的共通特點就是——自我複雜。◆所謂智慧——第一:是洞悉虛偽。第二:是知道什麼是真實。◆知足的人最幸福,因為他永遠不會失望。◆讓我們的心靈每天保持純凈,讓我們每天盡心儘力履行義務,讓我們把和平帶到內在的世界。(二)◆在生命的成長過程中,時常會因某種人生觀改變而帶來震憾,改變當然是種可喜的進步,但依然還是要以平常心看待之。◆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乃是失敗的主因。◆對別人最強烈的說服力,是自我成熟。◆要成功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才能,只要把你能做的小事做得好就行了。◆實力是要有人生體驗才能培養出來的,從人生的體驗中,自然就會獲得很好的覺悟。◆志氣是蘊藏在心中的自強火種,使我們努力向前的原動力。人的質料是天生的,但是人的志氣卻能培養出來,志氣往往比天分來得重要。◆理性的使命乃是在於發現真理。因此,理性的濫用,亦即用理性來遮蓋真理、歪曲真理,必造成極大的害處。◆與人交往的時候,若能給對方較多的,或更高一層的尊重,才真正對他有所助益。◆向上級謙恭是本份,向平輩謙虛是和善,向下級謙遜是高貴,向所有人謙恭是安全。◆一個人最需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善良的人,始能激發他人自覺和自尊而奮勉努力,彼此互助以善意對待,於人於己,都有益處。◆不要有任何期待,不要預設任何立場,此時此刻,安詳、自在,才是最重要的。◆美好的關係,都建立在溝通上,而溝通,則是以信任為基石。◆人若沒有知恥心,便好像病入了咽喉,雖有好葯也吃不下。◆人生在世,最重要的生活態度就是『利人』。如果一個人不懂得付出,而一面只求接受的話,他的生命,可說正在死亡邊緣。◆一個人的生命,非得跟其他所有人之生命密切連結在一起不可,因為萬物是以『和諧一致』貫穿在一起的,生命的一切現象,成立於他們密切的關係之中。◆假如一個人已準備好,隨時接受一切對自己有所啟示的事物,人生的意義,對他就會變得非常明白。但,假如一個人,心中決定保持,對自己方便而已經成為習慣的生活,認為不該對此加以破壞,那麼,對他而言,人生的意義,便永遠模糊不清。◆我們活著,不能不知道我們為什麼而活,人必須弄清楚的首要事情,就是『人生的意義』。◆金錢買不到純潔的心靈,因為純潔的心靈,要有正直的行為;金錢買不到健康,因為健康的秘訣,在於正常的生活;金錢買不到幸福,因為幸福是一種純然的心境;金錢也買不到智慧,因為智慧是靠自覺培養。◆凡事皆退一步想,遂覺天寬地闊,否則憂積在心中,不但有害身體,且能致病。◆聰明人,往往從別人的錯誤中,糾正了自己的錯誤。◆改變習慣並不容易,習慣包含慣性,會推著我們繼續去做熟悉的事情。◆一個人要脫離種種已經接受的習慣,是需要非常大的努力。然而,內在完成的第一步總是跟脫離習慣不可分。◆任何一本書的影響,莫過於使讀者開始作內心的反省。◆不可輕視任何人,當我們心中對某人湧現出惡劣的情感,或可恥的猜疑之時,要立刻消除它。別人的言行,我們必須以善意、率直的心來解釋。◆有人擁有許多,仍在汲汲求取,我擁有不多,也不求取。他們擁有很多仍覺貧乏,我擁有少許卻很滿足。他們窮,我富有。他們乞求,我給予。他們吝嗇,我付出。他們營求,我生活。◆若你每天的發心,都是願眾生歡喜,你自己也會解脫。◆在深海中,一種身上會發磷光的魚類,海藻等物臨近它時就會發亮,而它卻不曉得這光亮乃發自它身上。『聖者』,雖然了解自己對別人發生了某些影響,卻不感覺他的給予。◆你所擁有的思想,或你一向的行為,終究會變成你為善或為惡的力量。◆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樂的人。如果,一個人離開城市,到山中去過著幽寂的生活,那麼,他也只不過是第二流的隱士,他,還是環境的奴隸。◆享受你自己的生活,不要與別人比較。◆凡事要多為別人設身處地的著想。多一分寬容即少一分爭執,多一分慈悲即少一分對立,你的心胸將會更寬廣,因為它再也不是一個只有自我的空間,而是可以包容一切眾生的世界。◆衡量一個人傑出與否,取決於他能否經得起挫折和考驗。◆我們應該感謝為我們指出缺點的人,當然,缺點並不因被指正而消失,但我們會因為缺點,而良心感到不安,而從那些缺點之中走出來。◆積蓄的池水,因不流的緣故,遂生腐敗的細菌。怠惰之人,亦復如是。◆傷人的話,絕口不說。久而久之,你就是一位親切的人了。◆恨不能止恨,愛才能止恨。如誤會永遠不能用辯論中止,它需要方法、和解及體諒對方來化解。◆唯有藉助同情的力量,來寬恕別人所犯的錯誤,你才能與他人和平相處。◆我最大的願望是絕不發怒、永遠說真話、親切溫和,不責難任何人,以忍耐對待暴躁的人,以善意對待傷害自己的人。◆工作本身並無苦與樂的區別,端看我們自己的心態而定。◆一個聰明人,他知道自己的愚昧,而一個愚人,會自以為他什麼都懂。◆為了將一件事情做得正確、做得好,必須知道做的方法——這是任何人都了解的。而想生活得舒適、活得好,也一樣必須先知道該怎麼生活。◆不把必然會失去的東西,硬據為己有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你給予人的,終究還是你的東西,而你所把持不放的東西,早已是失落的東西。◆一個人在承認一切之後,他自會沒有懼怕的。『心靈安適』,就是一個人在承認一切之後的心境。◆外界事物之意義,即是你生命經驗本身之意義。◆快樂的微笑及愉悅的心情,是保持生命健康的唯一藥石,它的價值是千百萬,但卻不用花費一分錢。◆『快樂』是人類最優異的資質,快活的人,不會探聽他人的隱私,不會非難他人,更不會挖苦旁人的缺點,挑剔別人的毛病。他會毫不吝嗇的體貼別人,給眾生歡喜,給眾生希望。◆獲得快樂的方法就是——不要為能力無法達到的事而煩惱。◆以愉悅的心情接受任何一件事物,而不要以懷疑的眼光來看,必能有一番新的景象。◆常向光明快樂的一面去看,那就是成功的秘訣。◆『微笑』是你的隨身寶,也是開啟人際關係的金鑰匙,你應該好好地把握住它。◆常露微笑、常保和善、常施小惠,即能外得人和,內得心安。◆微笑永遠受人歡迎,它是大自然中消除煩惱的良方,但它不能買,不能求,不能借、也不能偷。縱使你拋棄了它,任憑是誰也不能將它佔為己有。◆朋友之間最珍貴的贈品,是原諒與寬恕。◆善於寬恕的人,他的心是長在傷害構不到的地方。◆外表謙和,能使周遭的朋友,易於同你相處。◆時常讚美別人的人,自己本身一定具有更多值得讚美的長處和修養。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南山寺2015年6月30日上午開示】了知因果是最大的智慧
※周易博大精深 研讀增長智慧
※這個時代,人脈跟智慧哪個更重要?
※什麼樣的錯誤你認為是不可以被原諒的?
※智慧在高處,淡定在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