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有關「靜坐」的問答

沒有師父指導,可不可以自己修學靜坐?會不會走火入魔?

答:可以啊,沒有什麼不可以。現代人最流行講走火入魔,其實沒有什麼火,也沒有什麼魔。只是靜坐的理論、靜坐的方法搞不清楚,再加上下意識里有些神秘觀念,引發精神、思想不純凈,自己造成幻境,這便叫走火入魔。像宋明理學家們大都講究靜坐,沒有走火入魔過。因為他們靜坐的要旨重在養心,講究的是思想純凈,所以沒有什麼走火入魔這些鬼話。

有家庭兒女、為生活奔波忙碌的人可不可以靜坐?

答:當然可以啊。靜坐是最好的休息。

生理上天生有病或肢體殘障可不可以學靜坐?姿勢不能完全達到標準有沒有問題?

答:靜坐主要的目的在心靜,並不一定在乎姿勢。心靜了就是靜坐,所以當然可以。

感冒生病時可不可以靜坐?

答:當然可以。感冒生病時,能靜坐反而會好得快些。

很嘈雜的工作環境可不可以靜坐?

答:可以「靜」,不一定要靜坐,在嘈雜的環境里擺出靜坐盤腿的姿勢,人家看你是怪相。其實心靜在哪裡都可以。

懷孕的人可不可以靜坐?

答:可以。可是沒有練過盤腿的孕婦最好不要盤腿靜坐。懷孕以前有盤腿習慣的人,當然可以盤腿,這都沒有關係。

吃飽後可否立即靜坐?

答:初學靜坐的人,剛剛吃飽了不能靜坐,因為腸胃正在忙著消化,不適合靜坐。對靜坐已經有心得的人來講,吃飽了馬上去靜坐,一下子就消化了。初學的人最好吃飽以後休息半個鐘頭到四十分鐘以後再上座。至於肚子餓的時候可不可以靜坐,初學的人最好是不要太飽也不要太餓。

女性月經期間,可不可以靜坐?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答:對一般初學的人來講,最好是休息幾天。如果是學佛的人,走心地法門,念佛參禪,看空了身體的,那麼,月經期間靜坐,一點妨礙也沒有,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至於道家和其他做功夫——所謂練氣血的,就是要考慮一下,在這個時候故意鍛鍊氣血,恐怕逆流反走,就形成氣血不順暢,反而變成病態;至於功夫好的人,就看她自己的經驗了。只能說到這裡,高深一層,以後再說。

老年人(尤其更年期的人)靜坐是否有需注意事項?

答: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多注意心地法門,信佛教的最好念佛,信其他宗教的,也要以他的宗教信仰為主,這樣靜坐,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人,可不可以靜坐?

答:當然可以靜坐。不過,要走心地法門,注意思想念頭,只管心念,好好養心,那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如果想做各種功夫,就需要有專門內行的人指導。

靜坐時聽到特別的聲音(幻聲)及看到一些光影幻象,怎麼辦?

答:這些都是心理作用所影響,也有一小部分是由生理內部變化所引起的。這要記住《金剛經》上的一句話:「若見諸相非相」,知道一切是幻境,不理它就好。這些幻聲幻象並不是壞事,那是靜坐進步當中的一種現象。如果當成有神通、有鬼神,就是迷幻成真,最好停止靜坐。

靜坐時胡思亂想不已,怎麼辦?

答:那很難辦。要走心地法門,那要多研究佛學啰!我也沒辦法幫助你,只能夠叫你空。佛也只能說:「住一切皆空」,怎麼空?佛、神仙都沒有辦法幫你空。

靜坐時容易昏沉睡著,怎麼辦?

答:昏沉睡著有兩種問題。一種是心理問題,心情沮喪、精神不好,會容易昏沉。一個是生理問題、身體、頭腦不健康也有這種情形。最好是睡夠了再起來靜坐。

學習靜坐的人在日常生活、辦公時,應如何練習定力?

答:那就要看你的定力了。定力同靜坐可以說有關聯,也可以說沒有關聯。有定力的人,就算不學靜坐,也可以日理萬機,事情雖然多,頭腦還是很冷靜,心情也很平靜。至於說,靜坐做得好,練出定力,用來做事,那要相當的功夫了。怎麼樣去練習?方法太多了,要實際去做,不是空談理論的事。

入定與睡眠有何不同?

答:這兩個名稱就不同。入定有各種定境,各種現象。定這個字很簡單,一個念頭,等於一個珠子一樣,把它定住在那裡,永遠是這顆珠子,那個叫入定。珠子不只一顆,還有各種各樣的東西,所以定有各種各樣的境界。千萬注意,不要把靜坐當作入定,那就錯了。靜坐是初步練習,將來功夫高了,可以因靜坐或學佛修道,進入你要的境界,那個叫入定。睡眠是大昏沉,當然不是靜坐的定境。

靜坐如何入定?入定後應如何?

答:靜坐是靜坐,入定是入定。入定是佛家、道家專有名稱,看你要修哪一禪定,百千法門,各有不同。「定」字本身的意義就是把一個東西定住,念頭像一顆釘子釘住,像一顆珠子放在那裡,珠子是活動的,把它定住,擺在一個中心點,專一不動。釘子、珠子都是作比喻,比喻有百千三昧,三昧是梵文翻譯,是百千種方法,是你達到「定」的境界。定是心定,身體跟著定,氣脈也跟著定了,這個叫「定」。入定的方法有很多種,所以佛教的念佛參禪,其他宗教專一的做禮拜、禱告,沒有雜念妄想,定到一個念頭上,乃至道家做各種功夫,密宗的各種觀想,都是入定的方法。但是定了就是悟道了嗎?不是。定跟悟道大有差別,靜坐得定是一般宗教、哲學共有的功夫,所以叫作「共法」;證得菩提、大徹大悟、悟道成佛,那個大智慧的解脫——「般若」,是不共法,佛法的真正中心就是智慧的解脫。我們普通學靜坐同入定還沒有關係,坐個幾天幾夜都不動,只能說靜坐坐得好,是不是達到入定的境界是另一個問題;而且達到入定的境界,同是不是悟道,智慧解脫了沒有,又是另一個問題,不能混為一談。

——南懷瑾先生《太極拳與靜坐》


推薦閱讀:

『普法問答』妻子私下為他人作擔保,丈夫是否負連帶責任?
情感問答(8)
有個人你愛了很多年,你和他/她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
紫極問答(道德經-道經篇-下)
學佛問答 >> 佛學篇

TAG:南懷瑾 | 先生 | 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