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一種讓人和諧向善的思想文化
二、合天人——和諧向善為什麼必要
雖然人性是善的,有為善的可能,但人為什麼一定要向善呢?《詩經》說:「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11]《周易》說:「乾道變化,各正性命。」[12]儒學經典對天人之際有著深刻的領悟,很早就認識到了我們生活的這個宇宙,是一個有著自身存在、發展和變化規則的宇宙。宇宙中的任何一類事物,都有標誌它為這類事物而不是他類事物的本質規定性,都是依著自身的本質規定性存在、發展和變化的。草長鶯飛,魚游蟲爬,化化生生各足其性,各任自然。松只會長成松,而不會長成竹;魚只能長成魚,而不能成為鳥。人類秉賦的倫常,就是自己應當珍愛和躬行的美德。作為宇宙中的一類存在,人類怎麼能自異於宇宙法則,而偏離自己的秉性呢!因此《大學》中有這樣的記載:「《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13]黃鳥都知道自己應當棲止在什麼地方,作為靈於萬物的人類,怎麼可以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而連黃鳥都不如呢?陸象山說:「人生天地之間,靈於萬物,貴於萬物,與天地並而為三極。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而不盡人道,不足與天地並。」[14]「天地之所以為天地者,順此理而無私焉耳。人與天地並立而為三極,安得自私而不順此理哉?」[15]
「好是懿德」是自己本性的自然展開和實現,是自己性分之內的事,也是符合宇宙法則、合於天道的事。因此,「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內事,是己分內事。己分內事,是宇宙內事。」[16]「好是懿德」不是外在的命令,而是做人的內在要求,求而必得。它既平凡,又高尚;既簡單易行,又重大深遠,在自然而平凡中擔當著宇宙的道義。即便是一文不名、一字不識,它也體現著人生的價值,可以讓人身心安泰,坦坦蕩蕩。因而陸象山提出:「若某,則不識一個字,亦須還我堂堂地做個人。」[17]
宇宙是一個井然有序、萬物各遂其性的宇宙,萬物都體現著宇宙的法則,實踐著宇宙法則,都是在宇宙大法中生生不息。自身的本性得以展開,得以實現,就完成了自己存在的使命,實現了自身的價值,就是完滿地完成了自己存在的自然過程。因而從這個意義上講,不論是草木還是生靈,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別。儒家常常以物喻人,以物性喻人性,樂於觀雨聽風、賞花玩月,就是在春花秋月中體味出宇宙生機。周茂叔「窗前草不除」[18],就是通過茵茵小草觀宇宙生生之意。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19],大慨寓涵的也是這樣一種境界。所以,一個人無論他多麼富有,多麼顯耀,如果他踐行人性有虧缺,那麼他的人生就不完滿,不僅無貴可尊,而且要遭世人的唾棄;而無論一個人多麼卑微,多麼平凡,如果他沒有昧良知、人性無虧欠,那麼他的人生就是完滿的,不僅無賤可言,而且倍受世人的尊重。因此,人人都有昂頭的資格和必要。
儒學理解的宇宙不僅是一個「有物有則」「各正性命」的宇宙,也是一個「通天下一氣」的宇宙。宇宙就是「一氣」聚散的形式和過程,宇宙萬物都是氣化所生。張橫渠說:「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20]氣有陰陽,陽為乾,陰為坤,陰陽相推相盪而化生出萬物。所以「乾稱父,坤稱母」,「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存,吾順事;沒,吾寧也。」[21]人類每一個成員都是乾坤父母所生的,所以都是同胞,而萬物也是乾坤父母生出的,所以都是我們的同類。我們的存在是氣之凝聚,當順其自然地活著;我們的死亡是氣之消散,而歸於安寧,當坦然面對。這種「民胞物與」、「存順沒寧」態度,成為宋代以後儒學的一種重要觀念和儒者寬廣的胸襟。這種觀念,形成了儒學天人合一的另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中,不僅人與人的和諧成為人類的內在要求,而且人與物的和諧也成為人類不可推卸的責任。周茂叔「窗前草不除」,既是通過茵茵小草觀宇宙生生之意,也是「物與」境界的一種體現。
所以,「好是懿德」,完滿地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保持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尊嚴,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而與天合一,就使和諧向善成為必要,成為做人的題中之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