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 | 培養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父母應該這麼做…
感恩節在美國的重要性不亞於聖誕節,這一天就像中國的春節一樣,一家人無論相隔多遠,都要團聚在一起。
現在的很多孩子都以自我為中心,對於孩子來說,感恩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他們應從小學習感恩:感謝自己的父母和老師,感謝幫助過自己的人,學會理解和包容,愛身邊的朋友。這其實也是一種高情商的培養。
作者:謝剛,「藍橡樹」專欄作家,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Temple University學校心理學博士;本文來源:《我在美國做學校心理學家-走進真實的美國中小學生活》,文章版權歸北師大出版社所有。
........................................
最近十多年對「感恩」的研究反覆顯明,經常對他人表示感謝已經遠遠不只是簡單的禮貌。常常心存感激的成人比條件相似但很少感恩的精力更充沛、遇事更樂觀、更喜歡與人交往、幸福感更強。他們更不容易抑鬱、妒忌或酗酒,更經常鍛煉身體、睡眠質量高、免疫力強。
同時也有許多研究證明感恩的心情和習慣是可以培養的。對幫過自己的人通過書信、電話或親自表達感謝,可以明顯提高本人的積極情緒。
剛搬來的鄰居夫婦都是博士畢業,從事高科技工作。他們四歲的兒子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透著機靈。一問果不其然,記憶超常,對車特別感興趣,所有車型車牌過目不忘。可讓父母費解的是,他從來不記地說「謝謝」,就算別人提醒了也拒絕說。我送他禮物時也注意到,雖然他很高興但沒有道謝。
共事的老師們也時常感嘆現在太多孩子權利意識 (sense of entitlement) 太強,覺得自己的所有都是理所當然,很少感恩。
與此相反,美國積極心理學創始人馬丁·塞利格曼博士(Dr.Martin Seligman)和克里斯托弗·彼得森博士(Dr. Christopher Petersen)把「感恩」 (gratitude)列為最能預測生活滿意度和高成就的七個因素之一。
最近十多年對「感恩」的研究反覆顯明,經常對他人表示感謝已經遠遠不只是簡單的禮貌。常常心存感激的成人比條件相似但很少感恩的精力更充沛、遇事更樂觀、更喜歡與人交往、幸福感更強。他們更不容易抑鬱、妒忌或酗酒,更經常鍛煉身體、睡眠質量高、免疫力強。
類似的結果在兒童和青少年的研究中也得到證實。比如對1035名高中生的調查發現,經常感恩的學生朋友更多、成績普遍更好。相反,很少感恩的學生嫉妒心更強、對生活滿意度低、更偏向物質主義。
2003年心理學教授羅伯特·埃蒙斯博士(Dr. Robert.Emmons) 把隨機抽取的100多名大學本科生分為三組,一組被要求每周記錄5件自己感激的事,連續10周。第二組每周記錄5件讓自己煩惱的事,第三組每周隨便記錄5件發生的事情,不分好壞。這些學生在實驗開始、中間和結束的時候做了關於身體和心理健康的詳細問卷。結果發現:
第一組在實驗結束時對自己生活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有高達25%的提高,對未來更樂觀,遠遠超過其它兩組。類似的實驗結果從中小學生到有長期健康問題的中老年人和抑鬱症患者身上都被重複。
為什麼「感恩」對人的幸福感有這麼大的作用呢?
首先,感恩增強人的自我價值,因為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從側面顯示自己值得別人的重視和幫助。
另外,感恩是一種社交情緒,加強了人際聯繫,而人際關係又是預測「幸福」最強的因素之一。
還有,感恩讓人感到自我的渺小和對外界的依賴,這樣就不容易產生嫉妒或憎恨等負面情緒。
值得慶幸的是許多研究證明感恩的心情和習慣是可以培養的。對幫過自己的人通過書信、電話或親自表達感謝,可以明顯提高本人的積極情緒。
另外,我們從小可以提醒孩子多觀察、體驗和記錄生活中值得感激的人和事。比如學前期可以在每晚臨睡前數一數一天中讓自己快樂的事以及明天更期待的事,像下雨天終於可以穿雨靴跳在積水窪里或在幼兒園摔破膝蓋老師給清理並包紮好。會寫句子後可以記「感恩日記」,每天至少一件,越詳細越好。
養成這樣的習慣,會自然地多注意生活中的美好,相當於給他們注入積極基因。2008年的研究發現221位6年級和7年級的學生連續兩周每天列出五樣他們感謝的人或事,三周後對學校的看法和生活滿意度都更積極。
這並不是說讓孩子完全過濾掉不好的事。太樂觀的人往往低估困難的程度,不利於找到現實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感恩日記或數算祝福要佐以其它更全面的交流方式, 比如每天在晚飯時全家輪流談談自己一天中不太順心的事、應該有好轉的事、最美好的事以及最嚮往的事,這樣可以幫孩子對生活有更現實的觀察和理解,不管再困難總是可以找到值得感恩的地方。
我們華裔傳統上不強調情緒的表達,夫妻、親子或朋友之間總覺得「言謝」就見外了,其實不然。這些習慣都是言傳身教中積累起來的。比如我的鄰居,剛搬家來時我和孩子盡自己所能提供方便,雖然並不是為了得到感謝,但他們從不言謝還是讓我們覺得有些尷尬。他們的孩子記車型車牌那麼輕鬆,可就是記不住「謝謝」,和父母待人接物的習慣不無干係。
所以,媽媽每天下班不管多累也要給全家準備晚飯,爸爸不妨帶頭向她表示感謝;爸爸周末再想休息,也堅持帶孩子參加球隊訓練或童子軍活動,孩子也要看到爸爸的付出; 孩子能想到為父母捶捶後背,細膩的心思同樣值得感謝。過年、過生日收到禮物,千萬別忘了親自寫封感謝卡。再加上春天的新芽、夏天的陽光、秋天的紅葉、冬天的初雪、朋友的互助、鄰里的友好等,這些小事日積月累,可以長遠地影響孩子看世界的態度。
感恩不只是一個節日,而應該是一個習慣。希望我們和孩子一起,每一天都有感恩的心情,發現和欣賞生活中的美好。
推薦閱讀:
※我的感恩2010
※感恩父母
※別再吐槽老人帶娃,進來看看你不知道的
※青少年情商訓練(三十九)
※生活中是否要感恩這兩則小故事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