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究竟在做什麼?帶你重新認識心理學
心理引言:心理學究竟在做什麼?是心理諮詢嗎?其實,心理學不止心理諮詢而已哦!要想徹底了解心理學的來龍去脈,請聽心靈咖啡網細細道來。 ——心靈咖啡網
不論中西方,科學都是由哲學脫胎而來,心理學也不例外。當一個人對全世界的奧秘有了好奇心,Ta就有了做哲學家的潛質,當一個人對人類內心的奧秘有了好奇心,Ta就有了做心理學家的潛質。不管是哪個時代,也不管是什麼職業,哪個階層,人們都會對人類內心的奧秘感到好奇,其中以哲學家、思想家、醫學家、宗教領袖等好奇心旺盛的人為典型,他們對人類內心活動的規律深深好奇,因此會做一些觀察,也得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好比孔子說,朽木不可雕也,意思是「當人的內心敗壞到一定程度就再也沒法改變」,這就是一種對「人類內心活動的可變性」的看法;《黃帝內經》說「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這就是對「人類內心活動和軀體健康關係」的看法;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沒錯就是那個數學家)他認為靈魂分三個部分:理性、智慧和情慾,理性和智慧在腦,情緒在心臟,動物只有智慧和情緒,這是對「人類內心活動的功能分布」的看法;佛教提出「輪迴轉世」,這是對「人類內心活動是否會隨著肉體的活動而消亡」的看法。
但是,如果所有的觀察家都是憑一己的觀察而拍腦袋得出結論,那我們永遠不會得到最客觀的知識,也因此無法了解人類內心的真相。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明明白白的、看得見的、可推敲的、經得起檢驗的、能推而廣之的心理學,而不是憑藉個人臆想得來的、只適用於觀察者這一個人或者他身邊一小撮人的心理學,這才誕生了科學心理學。自從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第一個研究心理學的實驗室,心理學便從哲學中分化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開始使用更科學的方法,來尋找心理學的真相。
我們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心理學,動機何在?
可是,我們為什麼要了解人的內心活動呢?問這個問題之前,不如先問人們為什麼希望了解科學。
我們學習科學,是為了了解世界萬物的規律,從而掌握這些規律、運用這些規律,讓我們自己過得更好。
那些先賢們之所以要探索人的內心世界,其實也是為了了解人類內心活動的規律,從而掌握這些規律、運用這些規律,讓我們自己過得更好。
所以心理學的出現一開始就是「動機不純」的。我們之所以想要了解,是因為我們想要控制。學科學是為了控制大自然,而學心理學,是為了控制自己,控制別人。
所以,心理學和科學一樣,都是雙刃劍,心存善念,造福人類,一念之差,萬劫不復。
但不論是科學還是心理學,現階段破壞性都沒有人們想像的可怕。說好的2012世界末日已經過去了,咱們也還活得好好的,心理學目前的力量其實還遠不及科學,因為心理學的研究有四階段,前三個階段是描述、解釋、預測,做到了前三個,最後才能做到控制,而全世界人口這麼多,流動性這麼大,文化這麼多元,語言又不通,方法論也沒完善,要想做到全面描述都很困難,更別提最難的控制了。要想研究人,研究所有人,研究全人類,談何容易。
這就是為什麼當你問一個學心理學的同學「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永遠問不出答案的緣故——你的提問是在「預測」這個階段,你是要Ta根據你的外表、說話的聲音、體味和表情來「預測」你的想法,這屬於第三階段的內容。而我們的科學心理學,由於暫時還未解決個體差異的問題,無法對全人類作出統一的描述,所以還沒有完全進入第二階段「解釋」的層面,你的提問,對整個心理學界來說都已經超綱了。
嘆,如你所見,科學心理學的現狀,就是這麼無力。
你也許會舉出反例說,你看《Lietome》裡面不是有微表情嘛?這不作數?讀心術又是怎麼回事?星座呢?催眠呢?
作為心理系學生,我只能遺憾地告訴你:
一、對於微表情:
1.首先,電視劇中的研究群體主要是西方人,西方人表情誇張,而東方人善於克制情緒,從小被教育遇事要不動聲色,你能捕捉到「微表情」的機會也許真的沒有想像的那麼多。這在心理學中叫文化差異。
2.其次,微表情只能代表情緒,卻不能代表想法。一個男人在摸鼻子的時候不一定是說謊,也許是因為其他原因而緊張,而這其他的原因,也許是你未曾了解的。這叫情境差異。
3.最後,微表情最短只持續0.04秒,相當於40毫秒,而實驗表明,人類視覺從看到表情到做出反應,最短也需要150毫秒,是40毫秒的3倍還多。(註:反應時是指一個個體從接受感官刺激作用開始,到開始做出外部反應之間的這段時間。測量反應時的實驗,早在19世紀唐德斯就已經做過。)
也就是說,只要對方的微表情消失得夠快,比你的反應速度還快,在你反應過來之前它就消失了,你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連有沒有看到都不敢確定,又怎麼可以用自己不確定的東西來預測對方的想法呢?
因此,即使微表情的確有可信度,可行性也是無法保證的。
二、對於讀心術和星座:
1.讀心術的常用手段是通過一個人的穿著打扮言行舉止判斷一個人的性格,但穿著打扮可以換,言行舉止可以偽裝,而個性特徵卻是相對穩定的東西,要用一個變化莫測的東西,預測一個相對穩定的東西,其準確性有多少,不得而知。更何況,這些外在的東西有時是受文化風俗影響的,但我們也知道每個民族裡面,也有各式各樣的人。
2.讀心術就是那個宣稱「知道你在想什麼」的人,星座也常常宣稱「知道什麼時間段出生的人是什麼性格」,但從現有的科學上講,直接讀取別人的想法是不可能的,想知道的話,只能根據常理去推測,那麼假如你的常理和Ta的常理有出入,那就沒法推測了,所以不論是算命的還是星座,都不會把話說死,都說得很含糊,只求一個大致上的符合,再要細緻地分析下去,對與不對都只能碰運氣了。從神秘學上講,或許讀心術可能實現,但,這已經脫離了科學的研究方法,不屬於心理學的研究範圍,而是心靈學。
三、對於催眠:
熒屏上的催眠是有誇大成分的,節目甚至為了效果,會實現挑選參與者。事實上,並不是催眠師想催誰就能把誰催倒,催倒一個人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①被催眠者信任催眠師
每個人的潛意識有一個堅守不移的任務,就是保護這個人。實際上,即便在催眠狀態中,人的潛意識也會象一個忠誠的衛士一樣保護自己。催眠能夠與潛意識更好地溝通,但不能驅使一個人做他的潛意識不認同的事情,所以不用擔心會被控制或者暴露自己的秘密。
②這個人本身催眠感受性高
文獻表明,有很大一部分人完全無法被催眠,一部分是因為器質性原因,另一部分是因為催眠感受性弱。催眠感受性是指受試者接受暗示程度的高低,在一般人口中,大約有25%的人,具有較高的催眠感受性,換言之,僅有四分之一的人可以較深地催眠,而真正能催眠進入深層恍惚意識狀態者,在一般人口中,只有10%。所以,即使被催眠,也基本不必擔心自己會失控。
最後多說一句,即便不是屬於隱私,但作為催眠師來說,也應該對於催眠過程中的情況為受術者保密,這是基本的職業道德。對於職業道德,業內有長期嚴格的考核,假如職業道德有問題,是絕對沒有機會上崗的。
闢謠了這麼多其實就是一句話:心理學現在根本不是萬能的,大家不要迷信心理學。
那麼,現在並非萬能的心理學,做了些什麼?
為了更好地了解人類,從1879年到2014年,這135年的時間裡,心理學家使用描述性研究和實驗性研究來探索人類內心的運作方式:
一、描述性研究:
1.檔案研究:如使用人口普查文件等已存檔的數據來分析。檔案研究的例子好比通過數據來觀察近年來的離婚率的變動趨勢。
(局限性:這種方式雖然便宜,也有普適性,但多數情況下無法獲得有價值的數據)
2.自然觀察:觀察者對人們自然發生的行為進行觀察,然後忠實地記錄下觀察的結果。好比說達爾文對自己的孩子進行觀察,寫出了《一個嬰兒的傳略》一書,是用觀察的方法長期系統地獲取嬰兒發展的實證資料,為發展心理學研究嬰兒打開了一扇窗口。
(局限性:期間保證不讓被觀察者知道自己在被觀察,否則被研究的對象可能會表現地不自然;另外,由於無法對情境做任何改變和控制,所以觀察者不能預計想要看到的行為什麼時候會出現)
3.調查研究:當想要研究一個群體的某些特點時,從這個群體中抽取足夠數量的樣本來,讓他們回答一系列關於他們思想、行為、態度的問題。這個方法也被許多電視台和網媒採用,用來調查相關人群,只不過心理學研究中的調查研究多半會問更多的問題,用紙質問卷或網路問卷把結果記錄下來,而且每個人問的基本是同樣的問題。
(局限性:如果所抽取的樣本不能很好地代表所要研究的整體,那麼這個調查結果的意義就不大了;另外參與調查的人員可能自己都不能意識到自己的真實想法,因此無法在調查問卷中給出真實的結果)
4.個案研究:對於典型的個人或者小群體進行非常深入透徹的考察。這種研究方法尤其適合小眾群體,好比研究同性戀人群,由於群體人數本身就很少,做大範圍研究不太現實,群體內成員的同質性也較高,所以個案研究就比較適合。
(局限性:如果研究對象在某些方面是非常獨特的,那麼結果的推廣性可能就會受到限制。)(但是不能推廣的經驗在小範圍內也許仍有大用處:以往有心理學家通過個案研究方法發展出了不少新理論,並應用到了心理障礙的治療中,成為了一種可供選擇的療法。)
5.相關研究:當想要研究兩件事之間的關係時,好比學習心理學中研究學習時間的長短會不會和考試得分的高低有關,就會找來足夠多的人(通常≥30),然後調查他們學習時間的長短和考分的高度,然後使用統計方法計算相關係數,根據相關係數絕對值的大小判斷相關的程度,根據相關係數的正負來判斷兩件事是「A升B也升,A降B也降」的關係,還是「A升B降,A降B升」的關係。舉個例子,好比說心理學家研究夫妻關係滿意度和夫妻每天相處時間長短的關係,就可以用相關研究的方式。
(局限性:當兩件事存在高度相關時,我們儘管希望是其中一個導致了另一個的發生,但是事實上並不一定意味著兩者之間存在著因果關係。好比說春天來了和樹開花了只是相關關係,因為在花棚里只要達到了溫度,不是春天也一樣開花,所以只能說春天和開花是相關關係,而並非直接的因果關係。世界上很多事情也是一樣的。)
二、實驗性研究:
實驗性研究是在可控的情境下精心操縱和改變其中一個變數,觀察這種改變對其他變數的影響(影響表現在實驗參與者的外在行為上),以此來考察兩個或多個變數之間的關係。
實驗法對於學理科的同學來說應該是很熟悉的。心理學家做實驗時,和其他學科一樣,都會設立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接受某種特殊的處理(可能是研究者說了和控制組不一樣的話、給他們看了和控制組不一樣的東西),控制組則不接受處理,或者接受另一種處理。保證兩組人的區別只是被施加的實驗刺激不同,儘力控制一切無關變數,然後假如出現了實驗組和控制組的結果有顯著差異,那就認為是實驗中施加的某種特殊的處理導致了兩組人行為上的不同。
舉個例子:好比一名醫學家發明了一種治療感冒的新葯。為了檢驗藥效,她找來20個感冒患者,讓他們每天吃一次這種要,10天之後,他們都痊癒了。假如就此說是感冒藥的功勞,你會質疑說這20個人不吃藥也可能在10天後好轉,所以,研究者才需要一個控制組。這個控制組裡的人也感冒了,但不給他們吃藥。十天之後,對兩組的健康狀況進行比較,如果此時實驗組明顯好於控制組,才能說明新葯確實有效。
在心理學實驗中也是一樣,只有當實驗組和控制組的結果不一樣,才能說是研究者的實驗控制導致了兩組的結果不同。
(局限性:無關變數的控制只能儘力而為,有時意想不到的無關變數可能導致實驗結果的改變;心理學家必須保證實驗過程和結果都是可重複的,這才能證明結果的可信度;即使在實驗室環境下可重複,但在生活環境下,無關變數干擾多,是否依舊能重複,是另一碼事;另外,實施實驗的前期準備工作耗時較長,即使花費了很多時間來計劃,也不一定能得出有用的結果,因此效率很低)
為什麼心理學家們135年的努力仍舊沒有改變全世界?因為每一種心理學研究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所以得出任何一個可靠可信的結論都相當不易。所以心理學目前在以蝸牛一般的速度火速發展著。
目前來說,心理學家們使用者以上提到的方法研究著以下這些內容:
□我們熟知的:
1.臨床心理學:圍繞各種心理疾病展開研究、診斷和治療。臨床心理學家可以為生活中的各種心理問題提供幫助,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危機(如關係破裂後的不快),大到一些相對極端的狀況(如長期嚴重的抑鬱)。
諮詢心理學也屬於臨床心理學家的範圍,諮詢心理學家也處理人們的心理問題,但是他們處理的問題更加具體。諮詢心理學的主要關注點落在教育、社會和職場適應這類問題上,幫助來訪者做職業規劃、尋找有效的學習方法,以及應對人際關係問題和考試焦慮等等。
我們所熟知的催眠、意象對話等等技術都是屬於臨床心理學的範圍。
2.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研究人的思維、情感和行動是如何受他人影響的。好比從眾心理、如何說服一個人、人與人之間的愛情是怎麼回事,這些都是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範圍。
3.人格心理學:人格心理學是研究人的人格特質,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人格差異。
4.發展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研究的是人們從受精卵開始直至死亡的心理發展歷程。孩子在每個年紀都有什麼心理特點,這個話題每個做家長的都很關心。每個個體也應該了解自己的心理發展歷程,以便更好地關愛自己,也設身處地地關愛他人。
□我們較為陌生的:這些也是心理學~
1.基礎心理學:研究人類的一些很基本的心理功能,好比感覺(視聽味嗅觸等)、知覺(空間知覺、時間知覺、運動知覺等)、學習和思維過程。目前這個分支的一些獨立的子方向也成為了獨立的分支。比如認知心理學,它聚焦於探索更高水平的心理過程,包括思維、記憶、推理、問題解決、判斷、決策和語言等。同樣是研究經歷地震的人群,一個臨床心理學家關心的是如何幫他們擺脫痛苦,而一個認知心理學家更感興趣的是倖存者對災難的記憶。
2.行為神經科學:人本質上是生物有機體。行為神經科學主要想了解的是我們的大腦、神經系統以及其他生物過程是如何決定我們的行為的。換句話說,行為神經學家一直在思考身體怎樣影響行為。例如,當海嘯席捲著巨大的生命威脅而來的時候,行為神經科學家最想知道的是此時此刻人體內會發生怎樣的生理變化。
3.臨床神經心理學:臨床+神經心理學,顧名思義,是要將神經心理學的研究結果運用於臨床。臨床神經心理學將神經科學和臨床心理學相結合,大大促進了人們對於大腦結構和化學過程的理解。目前該領域已經研發出了一些心理障礙的新療法,但同時也引發了是否應該使用藥物來控制行為的爭議。(比如化學閹割控制性成癮)
4.進化心理學:進化心理學關注我們從祖先那裡繼承的基因怎樣影響我們的行為。進化心理學認為我們細胞中的化學編碼信息不僅決定像頭髮顏色和種族這類特質,還是引發我們各種行為的關鍵。在進化心理學家看來,無論我們的行為是什麼,它們的最終目的都是幫助人類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5.行為遺傳學:行為遺傳學試圖理解我們是怎樣繼承特定行為特質的,以及在環境的影響下我們是否會真正表現出這些特質。
這些分支之所以讓我們有點陌生,是因為它們在分析心理學問題時,多少都帶有一點生物學的視角,所以有時候會被誤以為是生物學或者醫學。實際上,嚴格來說,這些心理學分支是心理學和生物學跨界的產物。
推薦閱讀:
※子人格識別與心理治療
※你是怎麼告訴別人「我是誰」的?
※不想活亦不想死,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創作慾望本質是什麼?
※[轉]通感與藝術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