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肌痛綜合征

纖維肌痛綜合征是一種以全身性疼痛、晨僵及特徵性壓痛點為特徵,並伴有疲勞、焦慮、認識功能障礙等癥狀的複雜性慢性病。又有稱肌纖維組織炎、肌肉風濕病、心因性風濕病、緊張性肌痛、纖維肌痛征等,1990年美國風濕病學會正式將本病名稱統一為纖維肌痛綜合征。纖維肌痛綜合征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前者原因不明;後者多繼發於外傷、各種風濕病,如骨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及各種非風濕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惡性腫瘤等。本病男女均可發,多見於女性,好發年齡多在25-45歲。本病一般屬中醫學「肌痹」、「筋痹」等範疇。

【中醫經驗集成】

(一)辯證論治

1. 肝氣鬱結,血分瘀熱

(1)主症情緒抑鬱,急躁易怒,口苦咽干,不欲飲水,脅肋疼痛,遇情志不暢或經前癥狀加重,周身多發性疼痛遊走不定;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

(2)處方白芍、當歸、茯苓各30g,粉丹皮、炒山梔、生地、百合、赤芍、柴胡、香附各10g,薄荷、生甘草各6g.

(3)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

2.瘀血痹阻,經脈不利

(1)主症周身疼痛,痛處拒按,經久不愈,或肩痛、臂痛、腰腿痛;舌質暗紫,脈細澀。

(2)處方生黃芪40g,秦艽、川芎、桃仁、紅花、甘草、羌活、沒藥、當歸、五靈脂、香附、牛膝各10g,地龍、烏梢蛇各15g。

(3)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

3.氣血兩虛,外邪入中

(l)主症全身疼痛,肢體麻木,晨僵,疲勞無力,頭暈,面色少華,納呆懶言;舌質淡紅,苔薄,脈細弱。

(2)處方黃芪50g,桂枝、赤芍藥、威靈仙、當歸各10g生薑5片,大棗5枚,仙鶴草12g.

(3)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

4.肝腎兩虛.風寒濕痹

(1)主症全身疼痛,腰膝酸痛,肢軟無力,疲乏易倦,小便頻數,大便時干時溏,不耐行走久坐;舌質淡,脈沉細無力。

(2)處方羌活、獨活、桑寄生、杜仲、懷牛膝、白朮、茯苓、川芎、秦艽、雞血藤、川斷、生曬參各10g,細辛5g,當歸、九香蟲15g,熟地、仙靈脾各30g.

(3)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

(二)名醫經驗

1.陳基長診治經驗

(1)活用活絡效靈丹活絡效靈丹出自於清代河北名醫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由當歸、丹參、生乳香、生沒藥組成。全方具有活血祛瘀,通絡鎮痛之功,主治氣血郁滯之肢體頑固性疼痛。陳教授認為,頸胸腰背肌筋膜炎可從「瘀」論治.依「不通則痛,痛則不通」的原理,抓住其氣滯血瘀致痛的病機,用活絡效靈丹加白芍、羌活、威靈仙治之,可共奏活血通絡、解痙止痛之功。脾腎陽虛者,重用杜仲、狗脊、菟絲子、懷牛膝、北黃芪以溫補脾腎,助益氣養血、通絡止痛;肝腎陰虛者,加六味地黃丸以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有濕熱者,加四妙散以清熱利濕、疏肌通絡止痛;感受風寒濕者,加羌活勝濕湯或蠲痹湯以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瘀積日久者,加血竭、全蠍以助搜絡祛瘀之力;瘀積日久痰結者,加二陳湯或白芥子、制川烏以剔皮里膜外之痰。

(2)擅用外治療法陳教授除了辨證活用活絡效靈丹加味內服中藥,還十分重視外治法的應用,擅用刺絡留罐法針對局部痛點(處)進行治療。頸胸腰背肌筋膜炎在疼痛區域常常可出現一個疼痛的敏感點,或反射痛點,或結節點,或條索狀物,該點往往正是病灶之處,痰瘀阻絡之所。針對病所,陳教授常用三棱針或梅花針或粗針頭刺絡放血法以祛瘀通絡,改善局部微循環,增加周圍軟組織的營養供應,解決局部缺氧缺血,松解肌筋膜,截斷肌肉組織中乳酸之分泌,達到止痛效果。用拔火罐法以溫經通絡、消腫止痛,罐內真空吸附力的作用,可增強局部新陳代謝和自身免疫力,提高病灶組織修復能力。通過剌絡放血和火罐留注的配合治療,既能使邪有出路,開門逐寇,又達到了溫經通脈、和營生新的目的。

(3)注重調攝預防對於頸胸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陳教授十分注重調攝預防,認為調攝是預防複發的關鍵問題。常常叮囑患者注意適度鍛煉身體,注意坐卧姿態,避免過度勞累,避免寒濕之邪,注意調節飲食。對於脾腎陽虛者,常囑其用豬尾或豬脊骨加北黃芪、杜仲各30g.花生適量,慢火煮湯分服。本方常服不溫不燥,是患者鞏固療效之根本。

2.袁長津診治經驗

(1)多以寒溫並用袁老認為,一類病症都有一個基本病因病機,痹證的基本病因病機即是《素問·痹論》所稱:「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因此,不管是什麼痹,均不同程度兼挾風、寒、濕之因,故仲景治痹諸方多不離肉桂、附子。同時,不通則痛,寒凝熱通,物之常也。治熱痹在用石膏、黃柏、知母、生地等大隊寒涼中少佐以溫葯,可防寒凝之弊。

(2)喜用蟲類搜剔對於久治不愈的頑痹,特別是出現關節僵腫變形者,袁老認為,邪氣壅滯不去,深痼關節筋骨,宜用蟲類搜剔走竄之品,如全蠍、蜈蚣、烏梢蛇、地鱉蟲等,以透骨搜風,舒筋通絡,攻毒散邪,消腫止痛。

(3)善於活血化瘀久痛入絡,痹證日久,大多挾有瘀血證。因此,袁老治療頑痹,喜用張錫純的活絡效靈丹及桃紅四物湯加減,或用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湯,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每見卓效。

(4)不忘扶正祛邪袁老認為,正邪交爭,是中醫的基本病理。病邪久羈,必損正氣,故治療久治不愈的痹證,在祛邪通痹的同時,很有必要扶正固本,以助驅邪愈病。

3.張風山診治經驗

張老認為,本病多因情志不舒,憂思郁怒而致肝失條達,氣機不暢,肝氣鬱結所致。《靈樞·本神》日:「憂愁者,氣閉而不行」。氣鬱化火則急躁易怒,上擾心神則心神難安不寐;氣鬱日久,氣機郁滯,由氣及血,氣血運行受阻,瘀滯脈絡而致周身疼痛。又《素問·六節藏象論》云:「肝者,罷極之本」,主體力而耐疲勞,久郁傷肝。故病人常有神疲乏力之癥狀。

張老以《丹溪心法》越鞠丸及《醫林改錯》身痛逐瘀湯加減化裁治療纖維肌痛綜合征,療效較好。越鞠丸是丹溪為開郁舒肝而設,能使氣機舒暢,氣行則血行,氣滯血瘀得解。該方可兼治與氣鬱相伴的血、火、濕、食、痰諸郁。方中香附開氣鬱,川芎調血郁,梔子解火郁,蒼朮燥濕郁,神曲消食郁。臨證應用時可按六郁之偏重加味使用。如氣鬱甚者,再加川楝子、鬱金、枳殼;血郁重者,可加桃仁、延胡索、丹參、紅花等。

張老指出,治療時除了要注重疏肝理氣、活血止痛外,還要高度重視失眠的治療。臨證時如病人肌肉疼痛較甚,舌有瘀斑,氣滯血瘀癥狀較重,可用身痛逐瘀湯加減治之。無論應用越鞠丸抑或身痛逐瘀湯,張老臨證時常加炒棗仁、合歡皮、夜交藤各20~30g,以養血安神,柔肝定魂,對於治療失眠、心煩及易怒等諸症,每獲捷效。

4.馮興華診治經驗

(l)肝鬱致痹纖維肌痛綜合征屬中醫學痹證之周痹、氣痹。馮教授認為,本病多因情志失調,憂思郁怒使肝失調達,肝氣鬱結,氣機不暢,血行受阻,脈絡瘀滯而致周身疼痛而發病。氣鬱日久化火則焦慮易怒,火擾心神則難以人寐,上擾清竅則頭痛,肝鬱乘脾則見腹瀉、腹痛等胃腸道癥狀。另「肝者,罷極之本」,主耐疲勞,郁久傷肝則見疲乏無力之症。

(2)舒肝解郁以通痹本病周身手足皆痛,並伴焦慮、疲乏、寐差、頭痛諸症。馮教授認為不能單治手足,亦不能獨治腰背,治療痹證的常用方法如祛風散寒除濕、舒經通絡等治療難獲良效。通過辨證多屬肝氣鬱結,氣血不暢。以舒肝解郁,調和氣血為法,治肝為主,蓋肝氣一舒,氣行血暢,氣滯血瘀得解而諸症漸除。馮教授以加味逍遙散化裁治療纖維肌痛綜合征常獲良效。

5.王維祥診治經驗

(1)辨證分型①氣血虧虛型:以全身多處肌肉觸壓痛、僵硬,遷延日久,行動艱難,時重時輕,失眠,面色無華為主症,同時伴有心悸自汗、頭暈乏力、情志抑鬱、食少納差,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②心腎不足型:以全身多處肌肉觸壓痛,晨起有僵硬感,活動不利,畏寒怕冷,腰膝酸軟,失眠健忘為主症,同時伴有神倦懶動、頭暈耳鳴、盜汗、焦慮,舌淡紅,脈沉細數。③氣滯血瘀型:以全身多處肌肉觸壓痛,痛如針刺,痛處固定為主症,同時伴有肢體活動不利、頭痛頭暈、面色灰暗,唇舌紫暗,脈沉或細澀。④風寒阻絡型:以全身多處肌肉觸壓痛較為劇烈,遊走不定,遇寒加重,得熱痛減,晝輕夜重為主症,同時伴有關節屈伸不利、晨起有僵硬感、活動後減輕,苔薄白,脈浮緊或沉緊。⑤肝鬱脾虛型:症見全身多處肌肉觸壓痛、酸痛,痛處固定,或有腫脹,肌膚麻木,天氣轉冷或陰雨天加重,食欲不振,大便稀軟甚則溏瀉,失眠健忘,焦慮易怒,舌苔白膩,脈緩。

(2)治療方法 以中醫辨證施治原則取穴治療,加刺相關部位壓痛點(疼痛過敏觸發點)。氣血虧虛型取脾俞、胃俞、足三里、解溪、曲池、合谷;心腎不足型取關元、腎俞、太溪、心俞、神門;氣滯血瘀型取膈俞、委中、血海、合谷、三陰交;風寒阻絡型取曲池、外關、風門、腰陽關、關元;肝鬱脾虛型取陰陵泉、三陰交、脾俞、足三里、太沖。常規針刺,得氣後留針30分鐘,觸發點取壓痛最敏感處,採用平補平瀉,辨證選穴根據虛實選用捻轉和提插補瀉。隔日1次,12次為1個療程。

(三)內服效驗方

1.狗脊湯

(1)處方狗脊、續斷、桑寄生、杜仲炭、骨碎補、白芍、川芎、蘇木各15g,當歸、乳香、桃仁各10g,雞血藤20g,炮山甲(沖服)6g,赤芍30g.本方有益腎強筋,活血通絡之功。

(2)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腎著湯

(1)處方川續斷、杜仲、白芍、乾薑、白朮、茯苓、甘草、雞血藤、當歸、川芎、威靈仙各適量。寒邪重者,加附子、細辛;濕熱帶下者,去乾薑,加芡實、薏苡仁;瘀血較重者,加地鱉蟲、紅花;部分有濕熱表現者,去乾薑,加虎杖、秦艽。本方有健脾益腎,通絡止痛之功。

(2)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7天為1個療程。

3.青骨湯

(l)處方蒼朮15g,羌活、藁本、升麻、防風各12g.本方有祛風通絡,舒筋止痛之功。

(2)方法每天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0天為1個療程。

4.新桃紅湯

(1)處方桃仁、紅花、獨活、地龍各15g,川芎、當歸、川烏各10g,細辛3g,肉桂、甘草各6g.寒邪甚者,可加附子;濕邪重者,可加防己;風邪勝者,可加防風;病程日久者,可加炙黃芪、桑寄生、杜仲、懷牛膝等。本方有溫經活絡,舒筋通絡之功。

(2)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5.疏郁通絡湯

(1)處方柴胡、酸棗仁各12g,廣鬱金、白芍藥、遠志、茯神、虎杖、石菖蒲各15g,青龍齒、牡蠣各30g,劉寄奴20g.本方有疏郁理氣,化痰通絡之功。

(2)方法每日1劑,水煎2次,每次取汁200ml,早晚各服1次。

6.養心葛根湯

(1)處方柏子仁、酸棗仁、茯苓、炙甘草、五味子、當歸各10g,葛根、白芍各30g,桂枝20g,乾薑3g,細辛6g,大棗7枚。本方有榮筋解肌,沮筋通絡之功。

(2)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7.柴胡獨活湯

(1)處方柴胡6g,蒼朮15g,防風、獨活、川芎、青皮各10g,炙甘草、制川烏、制草烏、細辛各3g。本方有疏經理筋,通絡止痛之功。

(2)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8.丹梔逍遙散

(1)處方丹皮、梔子、柴胡、當歸、白芍、白朮、香附、川芎、甘草各10g,茯苓15g,薄荷9g,生薑5片。全身竄痛者,加羌活、防風、秦艽;伴濕象者,加生薏苡仁、蒼朮。本方有疏肝理氣,通絡舒筋之功。

(2)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2次服。

9.黃芪桂枝酒

(1)處方生黃芪、三七各50g,桂枝、紅花、人蔘各20g,枸杞子、女貞子各30g,砂仁6g.本方有益氣活血,通絡止痛之功。

(2)方法上方葯加低度高梁酒2500g,浸2周,濾去渣,加冰糖100g.每次飲用20-30g,每日1~2次。

10.大活絡丸

(l)處方白花蛇、烏梢蛇、威靈仙、兩頭尖(酒浸)、草烏、天麻(煨)、全蠍(去毒)、首烏(黑豆水浸)、炙龜板、麻黃、貫眾、炙甘草、羌活、官桂、藿香、烏葯、黃連、熟地、制大黃、木香、沉香各60g,細辛、赤芍、沒藥(去油,另研)、丁香、乳香(去油,另研)、僵蠶、天南星(姜制)、青皮、骨碎補、白草蔻、安息香(酒熬)、制黑附子、黃芩(蒸)、茯苓、香附(酒浸,焙)、玄參、白朮各309,防風759,葛根、虎脛骨(炙)、當歸各45g,血竭(另研)2lg,炙地龍、犀角、麝香(另研)、松脂各15g,牛黃(另研)、龍腦冰片(另研)各4.5g,人蔘90g。本方有祛風通絡,舒筋止痛之功。

(2)方法上方葯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核大,金箔為衣,陳酒送服。

(四)中藥外治方

1-熱罨方

(1)處方羌活、獨活、伸筋草、透骨草、當歸、川芎、杜仲、桂枝、木瓜、防風、路路通、延胡索、五加皮、土茯苓、蒼朮、紅花、秦艽、桑枝、荊芥、威靈仙、生地、川斷各20-30g,生川烏、生草烏、生麻黃、細辛各15g.

(2)方法 以上方葯研成粗末混合備用。首先將配好的中草藥(佔2/3)混合粗沙粒(佔1/3)裝進縫好的布袋內,封口(袋長20cm,寬12cm)。然後將葯袋浸透水,再放人大號鋼金鍋內蒸約20分鐘,取出葯袋,擰去多餘的水分,將葯袋直接放在患處,上面用塑料布包蓋葯袋,再用棉被蓋上,以助持溫。一般熱罨時間15~20分鐘,葯袋溫度降低取之。每袋葯可連續使用7次,再更換新葯沙。每日1次,7次為1個療程。

2.中藥外敷方

(1)處方當歸、獨活、秦艽、威靈仙、五加皮、防風、防己、蒼朮、馬錢子各等量,川烏加倍研細末混勻。

(2)方法治療時取適量混合中藥,用水調成糊狀,間接加熱約45C,用薄布包好,置於頸肩背部痛區,其上用水煮溶溫度達60--70℃的石蠟袋,棉墊覆蓋保溫,每次治療30分鐘。每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

3.艾葉蘇松方

(1)處方艾葉200g,蘇木、小松節各100g.

(2)方法 以上方葯加水煎30分鐘,取藥液適量,置木桶或盆中,外圍以葦席,先熏後洗。

4.通絡熱敷方

(1)處方勞損型:伸筋草、桑枝、桂枝、艾葉各25g,防風20g,雞血藤、五加皮、木瓜、牛膝、赤芍各15g,紅花、透骨草各10g;風濕型:小茴香、防風、桂枝、羌活、伸筋草各15g,獨活、牛膝、秦艽各109,細辛5g,艾葉25g,威靈仙30g.

(2)方法上藥研粗末裝入布袋中加少許大青鹽置籠屜上蒸半小時取出,根據不同類型趁熱敷於患處,每次30分鐘,每日2次。熱敷後可結合按摩治療。

5.葯鹽熱熨方

(1)處方青鹽500g,陳醋30ml,細辛20g,小茴香50g.

(2)方法將後2味共搗粗末,入陳醋與鹽炒熱,隔純棉布衣熨患處。每日1—2次,注意不可燙傷。

6.活絡熱敷方

(1)處方紅花、當歸、川芎、艾葉各20g,葛根、羌活、威靈仙、桑寄生、五加皮各30g,乳香、沒藥各15g,伸筋草、桑枝各50g.

(2)方法以上方藥粉碎為粗末,混合均勻,裝入長20cm,寬10cm的兩布袋內,置鍋內用水蒸20分鐘,取其中一袋外敷於疼痛部位,冷卻後放鍋中水蒸,取另一袋繼續熱敷,如此交替使用,每次熱敷1小時,每日1次。兩袋葯可連用5天,10天為1個療程。

7.中藥導入方

(l)處方川芎、桑寄生各25g,狗脊20g,附子、延胡索各15g,白芍、透骨草、伸筋草各30g.挾瘀者加乳香、沒藥各15g;風濕明顯者加威靈仙、茜草各15g;氣虛者加黃芪50g;腎陽虛者加淫羊藿、杜仲各15g.

(2)方法以上方藥水煎取汁50ml備用。使用電腦治療儀,每次中藥離子透人30分鐘,電量以病人能耐受為度。每日1次,15次為1個療程。

8.通經活絡膏

(1)處方紫荊皮(炒)、獨活(炒)各150g,赤芍(炒)、生南星、川烏、細辛、白芷各100g,山柰、白朮、肉桂各50g。

(2)方法 以上方葯共為細末,蜜調成膏。取膏藥適量,塗於針孔周圍3—5cm,以無菌敷料覆蓋,膠布固定3天。

9.外敷通絡酊

(1)處方川烏、懷牛膝、木瓜、防風、延胡索、續斷、紅花、川椒各30g.

(2)方法以上方葯經50%乙醇浸泡1個月備用。治療時以酊劑外塗患處,以TDP照射。

(五)針灸治療法

1.毫針法

(1)取穴肝俞、脾俞、膈俞、血海、足三里、三陰交、內關、阿是穴。

(2)操作常規消毒,上穴均施以平補平瀉手法,得氣後留針30分鐘,其間行針1次。每日1次,10天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2日。

2.溫針法

(1)取穴肩背部取肩髑、大椎、秉風、阿是穴、合谷、外關;腰部取腎俞、腰陽關、膀胱俞、氣海俞、軼邊、阿是穴、委中、三陰交。

(2)操作穴位局部常規消毒,用毫針按常規方法刺入穴位,得氣後取長約0.5寸艾條插套入針柄上灸之,灸2~3壯,每次取2~3個穴位交替灸之。留針3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2天。

3.電針法

(l)取穴胸腰段的華佗夾脊穴、雙側委中穴及阿是穴(阿是穴多分布在足太陽膀胱經背部第一和第二側線或緊鄰處)。

(2)操作華佗夾脊穴用28號1.5~2寸毫針向背部正中方向斜刺0.8~1寸,提插捻轉得氣;阿是穴根據局部情況予28號2~3寸毫針,針尖與皮膚成15°平刺1.5N2寸,捻轉到明顯酸脹沉重;委中穴直刺1.5寸,提插捻轉得氣。以上穴位得氣後,選3—5組接G6805電針儀,連續波,舒適量,頻率宜快,每秒10次左右。留針30分鐘,同時輔以照射。

4.電針排刺法

(1)取穴以阿是穴為主,輔以經穴,病程短於1個月加大椎、肺俞,病程長於1個月加膈俞、肝俞。

(2)操作針刺經穴時採用常規刺法。針刺阿是穴時必須根據病變部位深淺而採用60°或30°斜刺法,同時應與相應肌纖維方向垂直刺入。再每隔0.5—lcm並排刺3-4針,針刺得氣後方可行電針治療。採用上海華誼醫用儀器廠生產的G6805-2型電針治療儀,一組電極夾負極接阿是穴第1針針柄端,正極接排刺針第2針或第3針針柄端,另一組電極夾負極接另一阿是穴第1針針柄端,正極接排刺第2針或第3針針柄端。採用連續波,電刺激頻率為40次/分鐘,電流強度以局部肌肉跳動、病人耐受為準。留針3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3天。

5.平刺滯針法

(1)定位 以左手揣穴,尋找痛點、結節或條索,在確定患病肌筋膜後,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按壓在肌束的兩側加以固定。

(2)操作病人取坐位,皮膚常規消毒後,根據肌觴膜的長度,選擇30號1.5~2.5寸的不鏽鋼毫針,以右手持針呈15°平刺進針後,將針身放平沿肌束長軸緩慢地通過其痛點、結節或條索(這時肌肉常會急劇收縮),將針向順時針方向捻轉3—5周,滯針後用左手彈撥肌束5~8次(此時肌肉常會突然鬆弛,疼痛消失,結節和條索消失或變軟),再向逆時針方向捻轉3—5周後出針,不留針。同時囑病人雙手抱頭做屈頸、抬肩活動,使該肌束全曲全伸3—5次。每天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

6.齊刺溫針法

(1)定位患者取俯卧位,在背部尋找痛點,捫及結節狀、條索狀物之壓痛最甚點為進針部位。

(2)操作局部作常規消毒後,以規格0.35mm×40mm無菌針,採用指切法進針,得氣後以該進針點為中心在其上下2^-4寸處,呈45°斜刺,三點一線,得氣後,於3針上加套3cm長之艾炷,行溫針灸。留針3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7.八針透刺法

(1)取穴 崑崙透太溪(直透法)、合谷透魚際(斜透法)、太陽透絲竹空(斜透法)、陽陵泉透陰陵泉(直刺法)、條口透承山(斜刺法)、內關透外關(直刺法)、魚腰透陽白(橫刺法)、風池透風府(斜刺法)°

(2)操作令患者取合適體位,將穴位常規消毒。針具採用不鏽鋼一次性管針,用36號1~2寸毫針針刺諸穴。每次留針3Q-40分鐘,留針期間行針3次。就診前3周每周2次,3周後每周1次,6周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7天。

8.穴位埋線法

(1)取穴風寒侵絡型取風池、百勞、風門、秉風、天宗、肩外俞、阿是穴;濕熱痹阻型取風池、肩井、天宗、秉風、肩外俞、後溪、支溝、阿是穴;氣血瘀滯型取天柱、百勞、曲垣、秉風、天宗、膈俞、阿是穴。

(2)操作穴位消毒局麻後,用裝有2號羊腸線1~2cm的12號穿刺針刺入穴內,除風門、肩井及部分阿是穴向內斜刺,埋人1cm單腸線外,均可用直刺法,埋入2cm羊腸線。針刺入後可配以縱橫疏剝法,然後注入羊腸線,外蓋敷料。每15天埋線1次,5次為1個療程。

9.小針刀療法

(1)定位患者俯卧床上,腹部墊枕。以壓之脹痛明顯,伴(或不伴)遠處放射痛,或捫及皮下有條索狀、硬結、板樣硬化的痛點作為治療點。

(2)操作局部常規消毒,刀口線與脊柱平行,縱行切割疏通腰背淺筋膜,再橫行擺動松解。對皮下硬結、條索狀物予切開剝離,針刀下有鬆動感時出針刀。在肋骨表面操作時,針刀不可離開骨面深刺。以上操作均按無菌操作進行。若患者無法耐受小針刀操作時的脹感,可予進針點皮下局部麻醉。每周治療1^2次,一般治療2~4次。

10.封閉針刀法

(1)定點 用手觸摸腰背部軟組織,尋找壓痛點,可觸及硬結條索狀物者即為治療點,做好標記。治療點多位於胸腰椎兩側,相當於皮神經在筋膜上穿出處的壓痛點,一般在棘突旁1.5-4cm之間,肩胛緣及骶骨緣和髂棘處也多見。

(2)局部封閉 常規消毒後,用5ml注射器吸取潑尼松懸混液25mg加2%利多卡因2ml加維生素B12針劑0.5mg,從標記點垂直進針,在皮層注葯O.lml後刺至深筋膜,有「沙沙」響聲時注射1/3藥物,再刺破筋膜進針少許,注葯Iml,然後退針至筋膜淺層,並向各個方向注完余葯。再換1個注射器對下一個治療點進行封閉。位於肩胛縫及骶旁或髂棘緣的壓痛點,封閉時在筋膜層注葯後應繼續斜向深刺至骨質表面注葯1/3,但在胸腰椎兩側注葯時,應注意勿過於深刺。

(3)針刀治療封閉完畢5分鐘後,用針刀自局部封閉的原針眼按四步規程進刀,刀口線應與皮神經走行一致,胸椎下部及腰部略斜向外下方(骶棘肌外緣以外部分)或略斜向內下方(骶棘肌外緣以內的部分)。針刀刺至肌筋膜有堅韌感時穿透筋膜,並以痛點為中心,向上和向下移動刀刃稍許,連續縱行切割約1cm,待出現「沙沙」響聲或落空感時,縱行和橫行擺動數下,然後退刀至筋膜淺面向各個方向松解。如治療點有硬結或條索狀物,則在切碎硬結或切斷條索物後,再行上述切割松解。對胸腰椎兩側治療點,進針刀深度以穿透腰筋膜,刺入肌肉少許為宜;肩胛緣、骶周及髂棘處,待穿透深筋膜松解後,應調整刀口方向繼續進針至骨組織緊貼骨面松解。術畢局部按壓片刻,用創可貼覆蓋。每次治療選擇3~5個治療點,

5天1次,分次將所有壓痛點治完,不要遺留。

11.鋒鉤針罐法

(1)定位根據患者酸痛部位,採取俯卧位或坐位,充分暴露肩背部,用鋥針在酸痛處尋找最痛點,壓作記號,判斷壓痛點深度,避開周圍大的神經和血管以確定進針深度和方法。

(2)操作 常規消毒後,使用消毒過的鋒鉤針,左手拇指和食指繃緊所刺皮膚,針尖與皮膚垂直,右手迅速將針刺入,然後將針柄扭正再與皮膚垂直達到預定深度,順肌肉紋理上下鉤割3-4次,可聽到鉤割的吱吱聲,隨即捻動針柄左旋180°再右旋180°,迅速按進針方向出針。出針後在針眼部位拔大號玻璃火罐5分鐘。5天1次,3次為1個療程口

12.刺絡拔罐法

(1)取穴華佗夾脊、大椎、大杼、阿是穴等。

(2)操作患者取俯卧位,穴位按常規消毒,先用消毒後的皮膚針以「一虛一實」中度彈刺手法,沿華佗夾脊、大椎、大杼、阿是穴循經叩刺,叩至皮膚局部潮紅充血,然後運用閃火法叩罐45隻,留罐10-15分鐘,起罐後用乙醇棉球擦乾出血,以防感染。隔日1次,7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3天,依據病情再行第2個療程。

13.穴位注射法

(1)取穴 有固定壓痛點者取壓痛點或其周圍腧穴;壓痛較廣泛者,取壓痛範圍內的腧穴,如兩肩胛間壓痛取肺俞、大杼,背痛伴肩臂牽涉痛取天宗、肩井等;局部可觸及硬結或條索狀改變者取硬結或條索狀改變的中心點。

(2)操作用5ml-次性注射器抽取當歸注射液4m和維生素B1:注射液Iml,充分混勻後備用。選取患部1~3個穴位,常規消毒後,將注射針斜刺入注射部位,得氣後回抽無血液反流即可緩慢注入藥液,每穴注射1~2ml。隔日1次,5次為1個療程。

14.皮膚針法

(l)取穴 以阿是穴為主,輔以鄰近腧穴,如肩井、天宗、巨骨、肩外俞、華佗夾脊穴等。

(2)操作每次選取4-6穴,常規消毒後,以皮膚針快速圍刺病變部位所取腧穴,使其出現紅暈充血為佳,刺後拔罐5—10分鐘。隔日1次,5次為1個療程。

15.浮針療法

(l)定位首先尋找陽性反應點,即壓痛最明顯處,取此點左或右2.0-3.0寸處為進針點。

(2)操作局部常規消毒後,用6號0.6mm×32mm-次性浮針針具(第一軍醫大學中醫藥研究所研製)l枚,針尖對準陽性反應點,快速平刺進針,透過皮膚後將針身平貼皮下橫向進針直至針柄。進針過程中,無疼痛,無得氣感,否則,應退回針尖至皮下,重新進針。完成後按壓陽性反應點,一般壓痛立即明顯減輕或消失。若疼痛未見減輕,則檢查針尖是否正對陽性反應點,若有偏差,應重新校正。完畢後,囑活動頸肩部,如不影響活動,則以膠布固定針柄,視天氣情況留針12-^48小時。取針後,若疼痛仍未消失,可間歇1天或選取其他進針點再行浮針治療05次為1個療程。

16.芒針法

(1)取穴肩背(位於斜方肌上緣中部,肩井穴前1寸)、風池、大椎。

(2)操作患者採取側卧位,病側向上。刺肩背穴時,針尖向後下方,緩緩按壓推進,並可捻轉,進針深度為3-4寸,使局部產生脹感,有時可有麻電感向背部放散;刺風池穴可進針1.5~2寸;大椎穴向上斜刺0.5—1寸。留針30分鐘,每日1次,5次為1個療程。

17.火針法

(1)定位術者用拇指按揉法,循足太陽經筋、足少陽經筋、足陽明經筋進行全線查灶,重點查第三腰椎橫突點、腰方肌、髂肌、棘肌、臀大肌、臀中肌、梨狀肌、髂脛束等,若觸及條索樣、小顆粒狀結節,按壓疼痛異常敏感即可定為筋結病灶點。

(2)操作確定筋結病灶點後,醫者以左手拇指尖按壓固定上述病灶點,右手持5號注射針頭置於乙醇燈上燒紅,快速刺人病灶點,當出現酸、麻、脹、痛或向四周放射後即可出針,對病灶較大者可採用「一孔多針』』法。然後用不同型號的玻璃罐,在病灶火針針孔施閃火拔罐術,留罐10分鐘。隔天施治1次,10次為1個療程。

18.刮痧法

(l)定位督脈、膀胱經兩側線及華佗夾背穴。

(2)操作以水牛角刮痧板和呂教授刮痧油為工具,先刮拭背部,其次胸部。刮拭背部時先刮督脈,其次膀胱經兩側線及華佗夾背穴。刮拭順序為由上至下,由內至外。刮力由輕到重,直至出痧,再輕刮結束。刮後飲一杯溫開水,休息半小時即可。每3~5天刮拭1次,以皮膚上痧退(即痧斑完全消失),刮拭部位的皮膚無痛感為準。5次為1個療程。

19.走罐法

(1),取穴取背腰部足太陽膀胱經及其腧穴、夾背穴以及阿是穴。

(2)操作囑患者俯卧,充分暴露背腰部,常規消毒後,自上而下塗一層液狀石蠟油。根據病人體型選擇大小適中、罐口光滑的玻璃火罐,用閃火法拔於背部(注意罐內負壓不宜過大,否則火缺罐移動困難)。將火罐沿雙側膀胱經走行,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來回推動。至皮膚出現潮紅或紅紫為度,然後將火罐在阿是穴處重點作旋轉走罐,最後停罐於阿是穴,5分鐘後取下。注意走罐時罐口始終與皮膚平行接觸,用力要均勻適中,速度要緩慢。

20,艾灸法

(1)取穴阿是穴。

(2)操作將艾條點燃,對準阿是穴迴旋溫和灸,距離以患者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度。每次灸15分鐘,每日1次,IO次為1個療程。

(六)推拿治療法

1.按壓搓推法

根據患處的範圍大小,術者可用拇指指腹或手掌的大、小魚際處垂直按壓患處約1秒鐘,再放鬆1秒鐘,按壓力量初時輕,後適當逐漸加力;操作5分鐘後再在患處皮膚上來回搓,回搓時的力量要輕,方嚮應與該肌肉纖維走向呈垂直,直到局部皮膚有熱感時操作力量可適當減輕,頻率可減慢;5分鐘後再力量均勻地、向心性方向推壓患處,但在離心方向後退時注意不要用力,時間為5分鐘。以上操作必要時可重複1~2次。最後術者用空心拳或掌有節奏地輕擊患處及周圍,術畢。每日1次,2~3周為1個療程。

2.益絡理筋法

患者俯卧,自然放鬆。術者立於患側或健側,先用攘法在腰背部作來回操作2—3分鐘;次用拇指或食指點揉心俞、肺俞、脾俞、胃俞、膏肓、天宗等穴;再用掌根自項部循脊柱一側或兩側自上而下進行迴旋按揉、推壓20次左右,力量要均勻,以患者可以忍受為度;最

後用指端由外向內,由輕到重,由淺人深彈撥肌痙攣所產生的條索狀結節4-6分鐘。以上手法反覆操作約20-25分鐘,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3.分筋理筋法

患者取俯卧位,醫者先行分筋手法,即用拇指與食、中二指將疼痛的肌肉或筋膜捏起後迅速放手,如此反覆數次後,用拇指於患處沿肌纖維走行的垂直方向來回撥動,反覆數次。再行理筋手法,即用拇指或掌根在患部作沿肌纖維的走向來回推按,反覆數次後,用手掌在脊柱兩側作快速上下的推擦,以局部有溫熱感為度。對兼有胸椎小關節錯位者,在分筋理筋手法術畢後,採用俯卧掌推法或端坐膝頂法整復移位的胸椎小關節。每日1次,每周治療5次,10次為1個療程。

4.通筋散絡法

患者取坐位,醫者先在患者肩背部用揉法、攘法、散法等松筋手法放鬆患者肩背部肌肉;後囑患者雙手交叉緊抱兩肩,使肩背部肌肉處於緊張狀態,醫者用手掌根按揉風門、肺俞、魄戶、膏盲(即脊柱與肩胛骨內側緣之間)等穴位3—5分鐘,再讓患者患側上肢極力旋向後貼於後背,醫者以手拇指沿肩胛骨內側緣向里揉動3~5分鐘。如為雙側痛,可用同樣方法對側。最後重點按摩激痛點,彈撥筋束,使結散氣通後用叩擊法結束治療。

5.塗藥推拿法

病人取俯卧位或坐位。①在病變區抹以推拿按摩藥液(牛血蓮、八角蓮、散血蓮各250g,飛龍掌血、大血藤各150g,杉木尖、大金刀各lOOg;將上藥加入適量54度白酒中浸泡20~30天備用),用摩、揉法施術,先摩後揉,用時2~3分鐘;②以魚際揉法、指揉法在項部施術,並以拿揉法在項部、肩部施術,以掌揉法在背部施術,用時8分鐘左右;③以攘法施術10分鐘左右,病情重者及形體壯實者用屈指攘法(著力部位在3、4、5掌指關節),病情一般者用魚際攘法;④一指禪推兩肩胛骨內緣約3—5分鐘;⑤以單拇指、雙拇指分別彈撥硬結和條索狀物30~50次;⑥按大柱、肩井、肩中俞、肩外俞、大宗、曲垣、秉風、阿是穴等,每穴按30秒左右;⑦用藥液擦項背至發熱;⑧病人端坐,醫者立於患者後面,雙拇指置於風池穴,前臂抵病肩,兩掌托住患者雙下頜骨下方,施術時兩掌與兩拇指同時向上用力,兩前臂向下用力,持續1分鐘左右,再左右轉動頸項數次。

6.松離牽順法

①松解痙攣:以指揉、掌揉、拿捏、攘按等手法,松解頸、肩、背部痙攣的軟組織,解除痙攣,反覆數次,約5~10分鐘。②分離粘連:在患處尋找壓痛點(扳激點)和條索狀物,用單手拇指在痛點上作連續滑動lO次,然後在條索狀物上用拇指作與肌纖維垂直方向的來回彈撥10~20次,分離粘連,疏通經絡。③牽伸理順:當上述手法完畢後,術者站立於患者背側,一手握患側上臂使其外展、上舉,另一手拇指同時按壓扳激點及條索狀物,連續進行10次,最後再順肌纖維方向推按、復平、理順10次,以糾正肌纖維及韌帶的扭曲、變形,使其恢復正常的解剖位置。

7.舒通松解法

①患者俯卧位,術者用推法由患者背部進行由上而下的直推3—5遍;②用攘法在患者背部進行深透攘動,可反覆持續5分鐘;③用雙手按揉法在患者背部進行沉穩的揉動,往返30分鐘;④用大拇指和食中兩指的指端部分對稱地拿住疼痛的患處筋肉,進行短時間的擠壓,或提起後迅速放手,可做3—5次;⑤用拇指在患處與肌纖維或肌腱呈垂直的方向來回彈撥,反覆l~2分鐘;⑥最後,術者用雙手叩擊法在患背處輕快、柔和地叩擊,以放鬆肌肉,結束治療。以上手法每日1次,lO次為1個療程。病程長久及復感風寒者,可在手法治療結束後加拔火罐。

8.解攣松筋法

①體位:患病在肩背取端坐位,在腰背或腰骶部則取俯卧位。②介質:正紅花油。③拿法:單手拿捏自風池向下,至肩井改用雙手拿捏。腰背部自疼痛部位起單手拿捏兩側膀胱經,肥胖者可雙手拿之,反覆操作至局部皮膚髮紅髮熱。④揉法並點按法:以掌根揉為主,手法宜持久、柔和,點按以肩井、天宗、巨骨、風池、腎俞、膀胱俞、關元俞、阿是穴為主,手法應短促有力且富有彈性。⑤擦法:以掌根自上而下在病變部位快速單向移動,反覆摩擦數次,勿損傷皮膚。⑥彈撥法:沿肌纖維走向橫行彈撥數次,有結節或壓痛明顯處重點彈撥。⑦攘法:以小魚際、第四五掌骨背面著力於病變部位,帶動腕關節做均勻連續攘動。以叩擊手法結束,切脊、拳叩、掌叩法均可。每次30-40分鐘,每日1次,10天為1個療程。

9.滑動按壓法

病人取坐位或俯卧位,醫者站立於病人的患側,先進行局部摩、揉、拿等放鬆肌肉的手法,再用拇指對準患側肩背部的壓痛點,連續地滑動、按壓、彈撥,即『一滑一壓一彈」,滑時拇指稍松不離皮膚,可反覆操作至局部發熱感。病程短、疼痛嚴重者,開始時宜用輕手法,隨著壓痛減輕,再逐漸加重手法,以減少病人的痛苦。每個壓痛點滑動、彈撥2—5分鐘後,點按肩井、天宗、大椎等穴,再行按、摩、揉、攘、捶、擦、拍,最後拿肩井穴3—5次結束。每次25~3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2~3天。


推薦閱讀:

「可溶性」纖維降脂作用更明顯
汽車內飾紡織品 經編用纖維的發展趨勢
【原創】到底該如何補充維生素與膳食纖維?你要知道!
美妙!富含纖維的美味食物有助於管理糖尿病

TAG:綜合 | 纖維 | 綜合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