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禪前行概論 捌、無盡的超越
邁向佛陀的境界
華嚴禪前行概論 捌、無盡的超越
海雲繼夢法師文集
捌、無盡的超越
世間禪
禪有「世間禪」、「出世禪」、「出世間上上禪」三種,每一種裡面又分了好幾種;這些應該來講叫作「常識」,一個學佛者對這些常識和概念應該要有所了解。事實上,這些不見得都要修,因為那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和相當大的功夫。我們跟各位講的都是實修的部份,到時候在運用上就會用得著,不然你不知道怎麼修;當然你現在初學不一定要這樣修,可是當你一門成就以後,這些法門都很好用。
根本味禪
接著來講世間禪的「根本味禪」,它又分為「三品十二門」:
(一)四禪:厭欲界之散亂者,修四禪。
(二)四無量:欲求大福者,修四無量。
(三)四空:厭形色牢籠拘限者,修四空。
根本味禪又叫十二門禪,分為三品:「四禪」、「四無量」、「四空」。十二門禪就是四禪八定,從「四禪定」到「四空定」之間,要再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第一個是四禪,我們至少要到達初禪定的基礎,才能止息一切妄想,才能真正的觀照。那一天還有人問我:「我們不是要了生死、出三界嗎?為什麼要修三界內禪?」告訴你,如果還在欲界里,其他的都不用想,除了修到很多慾望跟妄想之外,根本不可能出三界。一定要先有初禪定的基礎,妄想心、混亂複雜的心境一定要平靜下來,才有可能進一步尋求出離,否則不可能!所以,我們要求你最少要到達初禪定;雖然很麻煩沒錯,但絕對不可免。
這就像假如現在要你回頭去學中國字,你會覺得很麻煩,外國人就有這樣的問題,除了注音符號要會以外,還要學寫方塊字,單單最常用的「我」那個字,就要好幾個筆劃。。如果現在叫你再學這個,你會覺得很沒意義,可是這個基礎不能沒有,否則不會寫字、不認識字,書本對你來說,就會是天書,一點意義也沒有。同樣的道理,初禪定的基礎一定要學起來,不要嫌麻煩。所以說愈早學佛愈好,因為有足夠的時間把初禪定的基礎打好。要修學到初禪定,即使你很用功,差不多也要三年的時間,所以這部份一定要下功夫。這一關過了,其他的就比較輕鬆了;這一關不過,要講任何禪修、任何學佛修行,那都是空口白話,沒有意義。
厭欲界之散亂者,修四禪;想要求大福者,修四無量;厭惡形色牢籠拘限者,修四空定。所以福報要大,心量就要大,不要小心眼,處處都要跟人計較;看人家能力好就眼紅,人家做錯事就在旁邊窮開心,這種人一點福報都沒有!你要懂得隨喜讚歎,福報才會出來。有些人雖然會布施,那會有大福報沒錯,但若沒有隨喜心,那個福報就是一般算命先生講的「有財無庫」,只是過路財神,下輩子當個銀行行員,每天算很多錢,卻沒有一張是你的。所以你要有「喜心」,尤其是隨喜心,慈、悲、喜、舍。
這三品十二門,是出生一切出世間善法之所依,所以叫作「根本味禪」。雖然是根本沒錯,但是他也有三種「纏」,分別是:
(一)雖有觀慧而不覺,故名「隱沒」。
(二)於此禪定中而生愛味,故名「有垢」。
(三)於所觀境界不能分明,故名「無記」。
第一個是「雖有觀慧而不覺」,所以叫作「隱沒」。很多人喜歡講他有什麼境界,其實都是「觀而不覺」,尤其是夢境,都是有「觀沒有覺」。「師父!我昨天夢到佛來……」我問他「什麼佛?有多大?」他可以在那邊比來比去,一下比這樣大,一下比那樣大,到底是多少大也講不出個所以然。為什麼?不覺啊!我再問他:「眼睛是藍色的,還是黑色的?」他想了老半天,「沒有注意咧!」這個叫作「隱沒」,都是一種錯綜複雜的綜合概念,不見的正確。
第二個是「於此禪定中而產生愛味」,喜歡樂處寂靜、樂阿蘭若、內守悠閑,這都是有愛味,都是貪染,所以叫作「有垢」。修學禪定很容易產生「有垢」的情況,舒服禪就是屬於這一類。這種禪定不但很淺,而且很容易讓你快速地產生執著,是所有修學禪定當中最嚴重的弊端,可是偏偏就有人會為了這些弊端,願意拿一、二千萬拿出來貢獻,這種叫作「花錢挖墳墓,樂得要死」。修學禪定就是要棄捨,它剛好相反;在知見上,這已經是嚴重的偏差跟錯誤。
第三個是對於所觀境界不能分明、不清楚,這種叫作「無記」;對境界不清楚,那就不一定會上得了。所以「隱沒」、「有垢」、「無記」三個都是修行的境界,大家要特別注意,這些不是辭彙而已。我們數息,「數、隨、止」都是在觀鼻息,從「觀法」開始就要對鼻息進行轉化;這時已經不是觀鼻息了,注意力開始要去觀化境,化境要很清楚,隨著化境的提升,你就從初禪、二禪、三禪一直上去,關鍵在這裡。如果修了老半天,還是那個境界,那就是沒有進步了。這部份只有等你有那個功夫時才有辦法談,否則沒辦法講,這是行法上真正的問題。
這個「根本味禪」是外道凡夫修「六行觀」所得的禪味,或是佛弟子發有漏智心,以「四聖種」來修所得的禪味,所以叫作「世間禪」(當然這種講法不是佛陀講的,大概是佛陀入滅二、三百年以後,有成就的大德所下的結論)。六行觀我們在第一章就講過了,它又叫作「厭欣觀」,是以「有漏智」有次第地斷「下地惑」的方法。三界有九地,下地粗,上地妙,欣厭觀是比較下地與上地,厭下地的「苦、粗、障」,欣上地的「凈、妙、離」,依此「厭欣之力」,而斷下地之惑。比如我現在這一地是「五趣雜居地」,上一地是「初禪地」,就用厭五趣雜居地的苦、粗、障,欣初禪地的凈、妙、離,這樣一地一地的比較,有次第地斷下地之惑,來得上地之妙樂。這樣的修法,本身就有「觀」的作用。修行一定要「有觀」,千萬不要「無觀」,坐在那裡百不思量,心裡空空蕩蕩的,那個不對。但是這樣的修法,因為對上一地有欣樂之心,「有樂」所以有「愛味」,這就叫作「有垢」」。
這樣一地一地轉化上去,可是到了最頂的「非想非非想處地」,上面就沒得比了。這時候要斷「非想非非想處天」的惑,只有依無漏智的「苦集滅道」才能夠完成。但是到「有頂」這裡是很微細了,「非想非非想」是什麼狀況,不是你我凡夫之見所能講的,因為你現在一想,就「有想」了,不是「非想」;它是「非想非非想」,不是想,也不是不想,兩頭都不是。這定義得很好,但不是我們現在所能想的;唯有靠行法、行願力到那個地方時,自然就知道了,這已經是非常微細了。我弄了「一套餐盤」給同修們進行這樣的訓練,可是大家就是不會用,因為感受不到,品質還不到那裡;所以東西拿來就全部往嘴裡塞,給你的那些精緻套盤根本都不會用。不僅用具不會搭配,東西破了,你問他怎麼破的,他連破了都不曉得。為什麼?品質還沒到那裡,給你再好的東西也沒用,再怎麼轉,都是「有就好了」嘛,就變成那種情況了。我的意思是說,我們弄了一套給你訓練,這種狀況的訓練一定要先弄好,訓練完成以後就可以「擴大」;問題是,假如你那一個都弄不好,擴大就會出問題。這都是生命品質上的問題,生命的品質到了那個地方,自然就會兌現。
我從小洗澡、洗臉、洗腳都用同一條毛巾,一條毛巾打通關了。這次到美國去,供養的護法就問我:「師父!你怎麼都沒有用浴巾?」浴巾?我從來沒用過啊!所以掛在那裡也不懂得要怎麼用;因為品質不到那裡。所以就沒有嘗試,那就永遠不知道怎麼用了。生命也是這樣,沒有經驗,就永遠不知道;就像沒有生過小孩的人,往往不知道要怎麼疼愛孩子。以前我們在中壢養了一隻母狗,生了一堆小狗,那母狗在照顧小狗的時候,也不知道是誰教它的,它就是很會疼小狗。小狗眼睛還沒張開,爬出去了,它就把小狗叼回來。我們用個紙箱給它住,它就照顧得很好。母親照顧小孩是天生的,當她的生命成長到某一個地步,那個東西她自然就會了,那是生命的本質。
同樣的,我們現在的生命還沒有成長到那裡,我們要如何讓自己成長、超越而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你要是感受不到生命的存在,修行沒有用,你會一直停滯在一個地方,那是意識形態的,不是真正的生命品質。所以到了「最頂」這個地方,就要用「無漏智」了;無漏智不是只有四諦法,用「四念處」也可以對治,一樣可以使我們超越「頂地」,這是相當微細的地方。
外道因為沒有總攝的四諦法(外道對四諦也有點認識,但不完全),所以只能用「六行觀」來斷下地之惑,但是到「非想非非想處地」就結束了。當初佛陀跟著外道修,就是修到最頂這個地方,發現還沒有出離,就放棄繼續在那裡修行的動機。修到這裡,外道都認為他已經成就了,可是他自己認為沒有,這就是佛陀的智慧!那麼,佛陀的智慧、善根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這部份就要你自己去想了。「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它的關鍵到底在哪裡?」這部份自己要用心,自己要去找,去參,這就是我們的疑情。
孔子是人,我們也是人,那他是在哪個關鍵點上成為聖人的?他沒人教啊!悉達多太子也一樣,那時候沒有人跟他講「要斷頂地的疑惑,就要用無漏智」,這些大概是世尊入滅後四、五百年才寫出來的,而世尊當時是怎麼發現「這個不對!」則是關鍵所在。今天你有沒有想過:「我是一個凡夫,那要怎麼變成聖人?關鍵在哪裡?你必須找到那個關鍵點;你有你的關鍵,我有我的關鍵,每個人的關鍵點絕對不同,唯有自己才能感受得到。
開悟「不由他悟」,你要自己來;怎麼來?這就是你下功夫的地方,我給你的只是一個普通的公式,公式的運用之妙,端看你自己了!就像數學的公式都一樣,但應用在化學時就不一樣,再拿到電學、天文學來用也不一樣。同樣都是「一加一等於二」演變出來的,為什麼他變得那麼妙?我們怎麼看都是一加一等於二?後面衍生的部份,因每個人「善用其心」的不同,而有非常不同的變化。你看,為什麼愛因斯坦就可以變化出E=MC2?這就是我們不會用心,會用心的就會有很大的變化;我們都是從共同點下手,然後到達不共同的目標。就像修根本味禪是通外道的,但是我們成就的時候可以跟他們不同,關鍵在這裡。
根本凈禪
接著我們要講的是「根本凈禪」,根本凈禪也有三品,分別是:
(一)六妙門:慧性多者,修六妙門。
(二)十六特勝:定性多者,修十六特勝。
(三)通明禪:定慧均者,修通明禪。
這是《釋禪波羅密》的區分方式,它只是簡單的這樣區分,至於你到底是「定多」還是「慧多」,那不一定。我個人是感覺修六妙門比較簡單,大概保守的人修六妙門,積極性的人修十六特勝。六妙門直接從「數息」下手就可以了,十六特勝則是「四念處」要通修;四念處有總相念處、別相念處,修十六特勝就等於修別相念處,每一念處分四個階段來修,所以加起來總共是十六特勝,有十六門。定慧均等修通明禪。其實這是對印度人來講的,對我們來講它已經變成知識了,沒什麼用。
根本凈禪這三品也是出生「出世間一切善法」之所依,所以叫作「根本」。它跟前面的「根本味禪」不同,「根本凈禪」沒有「隱沒」、「有垢」、「無記」的問題。在根本凈禪中是:
(一)「不隱沒」,意即有觀慧,又能覺了分明。
(二)「無垢」,於此禪定中,不生愛味執取。
(三)「有記」,於所觀境界中清楚明白。
前面根本味禪是雖然「有觀慧」,但是「不覺」;根本凈禪是既有觀慧,又能夠覺了分明,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根本味禪是有垢,它有貪著、愛味;根本凈禪是不生愛味執取,他知道有這種情況,但是不執著。你在修的時候要特別留意!我們提二個修學的態度給各位參考。一種反應是:「真好哩!我下一步要怎麼辦?」這種態度就對了喔,「真好」,但是馬上要超越它。另一種反應是:「真好哩!」人家跟他講「不要執著」,他就「哎喲,你都不知道有多好……」這種就不是修禪的正確態度。修學禪定,你內心真的感受到了,接著就「下一步呢?」這樣的態度,才能不斷的超越。其實這樣一句話出來,講的人自己不知道,但是生命品質就從這裡看出來了。
上次我們講經的時候,有位女信眾一直來問「生命品質」,顯然她對於我們用「生命品質」這樣的現代語詞可以接受,但她還是執著,因為她要那個「生命品質」。你要生命品質幹嘛?每個人都有一份,你也有生命品質,只是好、壞之分而已,假如你對自己認識不清楚,那沒有用;但也從這個地方去分辨你生命品質的好壞,看出你修行能不能成功,一個人適不適合修行,也是從這一類的狀況中去看(當然,隨著己身層次的提升與知識領域的不同,所觀察到的也不一樣)。
一般沒有讀書的人,比較單純,不會掩飾。讀了書、有點聰明的,那就不一樣了,因為他的品質比較高了,但這也是問題所在,這種人容易偽裝,但他自己不清楚,因為他不是蓄意偽裝的,而是讀書過程中,學了很多知識、語言名相,那就會多了一層「牽絆」。沒讀書的人,因為腦子裡沒有那些知識、語言名相,表達比較單純、直接,碰到什麼狀況就反應什麼;知識愈多的人,相對就愈會隱瞞、隱藏,這都是自己要留意的。
有一位老同修,學佛已經很久了,我說:「你比我早幾年發心啊!」他很得意。我就問他:「你修學到現在,有什麼心得沒有?」「哎呀!什麼心得?這都很平常的,像我們這種凡夫,平常心是道!」我們兩個談了一個多鐘頭,他講來講去,都是用「平常」和「凡夫」在那邊轉來轉去。我問他:「你真的那麼平常嗎?」他說:「是啊!本來就很平常。你看,太陽出來也平常,我們喝茶也平常。」既然那麼平常,為什麼還要一直講平常?當他這樣一再強調自己是凡夫時,其實意思是說「我不是凡夫」,只是借著這樣的方式,來告訴別人自己是不平凡的。這也是一種偽裝、掩飾,學佛人要注意,我們常常用這種專業術語來欺騙自己。
「有記」就是對於所觀的境界,看得很清楚。通常我們對境界是不清不楚,所以我們會告訴你「在日常生活中要看得清清楚楚」,但不是只有日常生活那些事項,而是透過這些媒介,你要能夠「穿透」;比如各位在道場中領「掃地」這一份執事,那你就要想「這一期我領這個執事,就要透過掃地來證阿羅漢」,這就是我講的「穿透」,文章這裡講的「清楚明白」。你要非常透徹了解才對,換句話說,就是要透過這麼一個媒介,達到「波羅蜜」那個目標,那才稱得上清楚明白,否則不算。
根本凈禪乃是利根凡夫和外道,在「佛出世」前就已經修了,因為發的是「有漏智」,所以叫作「世間禪」;但逢佛出世或遇值佛法,則直發「無漏智」,這是根本凈禪與根本味禪的不同之處,所以它叫作「凈禪」。這裡講的「佛出世前」,意思不是真的指佛還有沒有出世,就我們來說,它是指你還沒有正式學佛修行以前。同樣的,「逢佛出世」或「遇值佛法」,也不一定是遇到佛,你「開始學佛」就算了;沒學佛以前,我們發的是有漏智,現在學佛了就發無漏智。
各位還沒學佛之前也在修行,只是那個時候你不會發無漏智。有一位朋友是個名人,不僅是三家銀行的理事長,同時開了好多家工廠。有一天他跟我講:「你都不知道,我好忙!」我說:「忙,那就念佛啊!」他說:「我真想趕快死一死,下輩子可以當小鳥,那就可以自由自在的唱歌。」我跟他開玩笑:「你假如當小鳥,我就用彈弓打你!」他瞪我一眼:「對喔,當小鳥也很危險。」人在忙碌當中也想修行,但是沒有目標,因為受到很多束縛。我常講,沒錢的人只有一個煩惱,有錢的人有無量煩惱,所以這個朋友才會想要去當小鳥,因為他忙到連歌也唱不起來。由此可見,社會上許多人雖然也有目標,但那個目標是盲目的。未遇佛法之前,我們幾乎跟這種狀況是一樣的,不見得是錯的,但卻是盲目的。現在值遇佛法,當然可以發無漏智了。
根本味禪是「純有漏」,根本凈禪是「亦有漏亦無漏」,因為它只要能值遇佛法就可以發無漏智,但不管是哪一個,他都需要「無漏智的導引」才有可能轉。處在現代這個雜訊充斥的時代中,假如你所發的無漏智心,不是以「有漏世間的實觀」和「厭離心」作為基礎的,那你所發的很可能只是「空心智」,不是真的無漏智,可能都只是嘴巴講講的那種,吹牛的比較快!
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禪
「六妙門」就是「數、隨、止、觀、還、凈」六法,依此六法開發萬行,降魔成道;一切行可以從這六法開始,六妙門是基礎。現在台灣很多人學佛,都是從聽經開始,學到壽終了還是只有聽經。告訴各位,學佛光聽經不會成就,你不要想從這裡開智慧,一定要有實修基礎。假如能有「數、隨、止」的基礎來聽經,那聽經真的可以起妙用。現在講經的人很多,聽經的人更多,一場講經有時好幾萬人在聽,請問哪一位在聽經的時候「開悟」了?那更甭提證悟了。為什麼沒有?因為沒有行的基礎。基礎沒有,那隻能蓋樣品屋啊,有地基的房子才能住,才能算真正的房子。修行也一樣,行的基礎沒有,光聽經也只能算是樣品屋,不是真實的。所以行法一定要進行。為什麼我們硬是找了一個行法堂出來,就是為了讓各位有行的基礎。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利用這個場地,基礎一定要把它建立起來。接著來講「十六特勝」。
「十六特勝」,於四念處所起的觀行,始自「調心」,終至「非想非非想處地」;地地有觀照,能發無漏善根,厭惡造惡之過失,所以叫作「特勝」,共有十六行。
第三個是通明禪,於四禪、四定及滅盡定之修學中,而起觀「身、息、心」三事的禪法;身、息、心三個要合一。因為修此禪法,必須通觀「身、息、心」三個,所以說是「通明」;又因為修此禪者,能發六通、三明,所以叫作「通明禪」。
我們在六妙門裡面,也把「通明禪」這部份融進來了;本來也想把它擴大,將十六特勝給涵蓋進來,但又擔心這樣對各位負擔太重,因為你還沒有基礎,所以我們只修六妙門,還附帶送一個禮物——通明禪——給各位。為什麼我想把十六特勝倂進去?因為六妙門可以說就是「觀身不凈」。一般我們講觀身不凈,都是提到「九想觀」去了,也就是不凈觀。事實上,觀身不凈可以從六妙門的數息法修,不一定要從白骨觀修;「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的部份,也可以從這裡擴大出來,從一法變成四法就對了。可是要這樣指導各位,說明起來很費功夫,所以我把通明禪倂進來。數息從「止法」轉「觀法」時,就讓各位去觀「身、息」二者合一;由還法到凈法時,就變成「身、息、心」三者合一,這時六通三明會逐漸顯現。現在我是沒有講得很清楚啦,你不要被暗示了,被暗示的話,就變成催眠術了!下面我們來看「四念處」。
四念處
(一)身念處,觀身不凈。
(二)受念處,觀受是苦。
(三)心念處,觀心無常。
(四)法念處,觀法無我。
四念處跟十六特勝的修法有點類似。這地方講「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把它轉成「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應該叫作「總相念處」。在「別相念處」的時候就不是這樣觀,每一念處又各有四法,四念處一一分別去觀,所以四念處一展開,就變成十六特勝了。
「此四念處的觀法,皆以智慧為體。行者以此慧觀之力,安住於法上,即能產生正知見。」到此為止是一個過程的總說。過程雖然是這樣講,但每一個都還有它個別的修法過程。就整體的修行過程而言,我們叫「宏觀」,但若只知道宏觀,你不會修;假如只有宏觀的話,就會變成知識,沒有辦法實踐;要實踐,就要微觀。
所以就境界來看,宏觀的部份你一定要展開,不然心量會不夠;而修行的下手處,則一定要微觀,不但要微觀,而且要非常微觀。從微觀來看修行,一定要用對立法;從宏觀的立場來看修行,就要用圓融法。
假如你對我們使用的語言模式沒有弄清楚,會常常感覺到奇怪,「吔!這學佛人,想怎麼講都對?」它不是強辯,也不是狡辯,關鍵在於語言模式、思惟模式。修行假如是從微觀的地方下手,就要用對立法。什麼對立呢?「能、所」對立,「心、所」對立;用這種對立,你才能破。但是就宏觀來講,不能對立,它要圓融。所以,不要以為他高興時就這樣講,不高興時就那樣講。不是!它當中有很明確的標的,不是亂講的,也不是「我講的才對,你講的就不對」,當中的標的你要弄清楚。假如這個語言模式跟思惟模式沒有弄清楚的話,你沒有辦法進行,一進行就會出問題。所以為什麼常常被罵?告訴各位,你被罵是在消業障,不是我愛罵人就說是在消你業障,因為你在這兩個立場當中弄不清楚。雖然慢慢地講,你會進入狀況,可是還給你的時候,你又不行了,這個就叫作「雖有觀慧不能覺了」;這種情況最好的方式就是給你警覺性,通常我們就用「喝斥」的方法;但是用喝斥的,你就會覺得「這老傢伙,怎麼這麼不講道理!」不是不講道理,而是跟你講道理,你就會「雖有觀慧不能覺了」;假如沒有道理的話,你就會帶著警覺性。
你要學佛、要修法、要得道,那就要用修法、得道的方法。你想要在世間得安慰,總是要人家給你「好看的」,那你就用那一法。為什麼那一法修久了也不能成就?因為雖有觀慧,可是不能覺了分明!所以在適當的時機,常常要給大家一種鞭策、一種喝斥。換句話說,就是給你難看。常常給你好看,你的我執、自尊心、傲慢,會在那邊障道;給你難看,那就得看你的福德因緣跟善根夠不夠了。一次難看受不了,那就莎喲娜拉,一次就再見了;你有那個福德善根,幾次難看就破無明了。關鍵就在這裡!你受不了,我也沒辦法;你受得了,成就是你的,不是我的。所以在修行過程當中,我們要能夠了解「到底我們要做什麼?我們在做什麼?」這個部份要很懇切的把它確定起來。
從實修、行門的立場來看,希望各位能建立這樣的修行觀念——「行門」的立場跟「解門」不同。我們在講席中常常附帶提過去,大家好像也聽過了,講的時候都知道,等到境界一來全被擊垮了!基本上就已經對立起來了,無有二法嘛!這樣講是方便法,讓你好破「我的盲點在哪裡?」講心法跟色法對立,是破你的一合相;因為很多合相是有為法,要破合相,最好是「對舉」。我通常不講「對立」,因為我們要化對立為圓融,所以叫作對舉法。是「能所對舉」,不是「能所對立」;能、所本身不對立,它是一體的。我們之所以將它對舉,是讓你看清楚,然後把那個合相破了;合相一破,你就證了!關鍵在這裡。
同樣的,講「行布」和「圓融」也是對舉,兩者其實是一體的,所以最後要變成「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宏觀、微觀都是一體的,我們講「生命是全方位的」,其原因就在這裡,它的整體性也在這個地方,我們要能夠看得出來。修行要自己用心,我跟各位提示、開導,也只能講到這個地方,剩下來要靠自己用功,用功就是你的啦!我的一個口頭禪是:「放心!你的歸你的,我不會跟你抽傭金!」
◎本文轉自:顯密文庫
推薦閱讀:
※媒體稱日本人對華好感大幅下降 不適應GDP被中國超越
※無法超越的經典「神片」,你看過幾部?
※不求與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
※「台灣」其實已經被我們祖國大陸超越了
※超越死亡·第八章、超越自我——無我即解脫之前提
TAG: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