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問青天丨蘇東坡千古一問竟問出道教人生真諦

[摘要]人之所以會有愁苦,是因為尚沒有明白世間萬物的短暫和虛幻,是自我的意識還受到塵間萬物的浸染和慾望的誘惑。因為滿足不了身心上的需求,所以才會有愁苦的情志產生。

文/清虛道人

談論起中國文學史上的道教文人,蘇東坡絕對是無法繞過的一個名字。眾所周知,蘇東坡本名蘇軾,東坡或曰東坡居士,是他的字型大小,更是他得以流傳萬世的道教名號。蘇東坡早年曾經拜道士張易簡為師,修學老莊之理。史書記載,蘇東坡的一生仕途波折,歷經三起三落,這也使他看透了人生名利,轉而把人生理想寄託于山間清風明月之上,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往往可以見到很多參悟修行的哲思。

不論是在人間還是在天上,究竟幾人能團圓?(資料圖)

千古一問

蘇東坡最為人熟知的一首作品為《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世人都知道這是一首中秋夜思念親人的作品,卻忽略了詞中也寫盡了蘇東坡對仙闕的希望。在人間現實中,親人難團圓,人生難美滿。所以蘇東坡就把希望寄托在天上宮闕,「乘風歸去,起舞弄清影」。然而可嘆的是,不論是在人間還是在天上,究竟幾人能團圓?把酒問青天,蘇東坡把人世間難以抒發的別離和愁苦,積蓄成了這千古一問。向天發問,向自己不平的人生和命運發問,傳達的不正是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人生主張嗎?

雖然道教追求修仙長生,雖然在道教經典中把神仙世界描述成是一個飄渺的處所,但在所有修道者的主張中,從來都不認為神仙是脫離了塵俗而存在的。人世間總有困苦,但卻不能因此而選擇逃避。在道教的修真理念中,著重強調的是人世間的歷練和功行。人之所以會有愁苦,是因為尚沒有明白世間萬物的短暫和虛幻,是自我的意識還受到塵間萬物的浸染和慾望的誘惑。因為滿足不了身心上的需求,所以才會有愁苦的情志產生。道教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在紅塵中煉心,使自己在面對世間一切苦與樂的時候,能夠不生貪嗔、不起抱怨、不戀繁華,寂滅了所有欲,才能忘塵,進而實現忘我,乃至於臻達忘忘的得道境界。

道家心性學的修養理論

這是道家心性學的修養理論,最早可以追溯到《南華經》心齋之法。正如莊子所言,很多人所謂的修行僅僅只是在祭祀的時候食素禁葷,卻不明白唯有掃除心中的雜念,才能實現與道和真的第一步。所以莊子提出了「莫若以明」理論,告誡人們不要因為自己心中的是非和成見而對他人、對世事摻雜主觀的認知,人生最難的是明白自己,而非是揣度他人。越是起心動念,離道的距離也就越遠。

從內心深處觀照自我的所言所行,才能找到作為萬物之一的人的「本然」所在。(資料圖)

所以蘇東坡在向天發問無果後,轉而向自己的內心去探求,遂得出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哲理。宇宙天地都是由陰陽組成的,陽極生陰、陰靜昇陽,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天地因陰陽而有四時,人心因自身機遇的興衰而有了喜樂與哀愁。但天地與萬物不仁,不會因為時節的轉變和月亮的圓缺而起心動念;相對照之下,人心又該如何做呢?這樣的答案不言自明。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言「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極大地肯定了人在世間的有為性,唯有從有為中求無為,從內心深處觀照自我的所言所行,才能找到作為萬物之一的人的「本然」所在,才是真正做到了法道、法自然。

絕世回答

但蘇東坡並沒有把自己的認知停留在天地萬物原本齊一的哲思上,修道不僅僅只是要求一個人能夠做到身心明凈,更要對每個人的現實生活具有明確的指導意義。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道教所提出來的修真理論從來都不是主觀的妄斷和臆想,而是真正從人生實踐中來,在經過提煉和升華之後,再次返歸到生活中去指導人生的具體操作方法。

唯有心念不動,任他東西南北風,又何來侵擾我心者。(資料圖)

深得道家精髓的蘇東坡自然也明白這一點,所以才可以在《後赤壁賦》中寫出「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的絕世回答。世間萬物,耳遇成聲,目遇為色,人人都受到聲色的耽染,卻不曉得回頭之路,這豈不是當日與蘇子同游赤壁的客人發出慨嘆的原因嗎?唯有跳脫情色沉淪,才能修無上真要。道家有言,修道乃是修心,心不被萬物所染,又何愁不能超越俗情呢!但蘇東坡顯然還要比此高一等,在他的眼中,物與我皆是造物者的「無盡藏也」,既然萬物齊一,又何來的沉溺與超脫。列子御風風御子,莊周蝶夢夢莊周,天地本是一場大夢,又何來覺者與寐者!萬物齊一,唯有能夠放下自我的人,才是臻達真逍遙者。

正如蘇東坡曾經寫下的那首偈子:「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唯有心念不動,任他東西南北風,又何來侵擾我心者。所以,在有道之人看來,世間萬事都是須臾一瞬,是不需要太用心機的。而那些不懂得去內視自我的人,卻總是把更多的聰明巧智都耗用在塵俗上,空其一生也明白不了「大智若愚」的道理。

(編輯:孟淅)

本文為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文/清虛道人,騰訊道學專欄作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喜歡該類內容歡迎上微信關注「騰訊道學」微信公眾號!(文章作者觀點與立場,不代表騰訊媒體的觀點與立場。)

返回騰訊網首頁>>
推薦閱讀:

蘇東坡《留侯論》
當蘇東坡遇到佛印,天天都是愚人節
大文豪蘇東坡筆下的春天是什麼樣的?| 枕邊讀詩
蘇東坡當年和佛印打賭,自己定力堪比佛祖,佛印卻回了他一個屁
蘇東坡拚命吃河豚:「也值得一死!」(2)

TAG:人生 | 道教 | 千古 | 蘇東坡 |